1959年8月1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从今年小麦丰收想到的
谢平仄
人们在欢庆今年小麦大面积丰收的同时,正从各个方面总结丰收的经验。今年小麦的丰收再一次证明:凡是人们的思想行动符合客观规律,结果一定美满;反之,人们的思想行动违反了客观规律,结果就不美妙。
全面与中心
山东淄博市淄城公社里两个生产大队,黄家铺和贾村,历年来,贾村的小麦亩产量,都高于黄家铺;今年却变了样,黄家铺大大超过了贾村:黄家铺的二千七百多亩小麦平均亩产比去年增加了一倍,而贾村的一千五百多亩亩产只增加6.6%。后来一总结,原来是黄家铺全面运用了“八字宪法”,贾村却只抓了密植,丢了水肥和其他。这个简单的例子说明了,跃进与否,首先取决于贯彻“八字宪法”是否全面。今年小麦获得丰收的其他地方,也都是比较全面地贯彻了“八字宪法”。
“八字宪法”是对多年来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它正确地概括了农作物正常生长和增产的各种基本条件。作物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才能生长良好,增加产量。所谓全面地贯彻“八字宪法”,就是为作物全面地创造这些条件,这样就符合了作物生长的客观要求。片面对待“八字宪法”,就是不让作物具备各种必要的条件,这就违背了它的客观要求。米丘林学说认为,生物与其生活条件有不容分割的联系,生物离开了它的生活条件,就不再是活的。因此生物赖以生长发展的各种必要条件是不能任意破坏的。破坏了,它们就得不到正常的发展。黄家铺和贾村的经验,正好说明了这个道理。
全面贯彻“八字宪法”,必须根据当地情况,抓住中心,带动全面。江西进贤县,不仅和其他地方一样,抓好了密植这个中心环节;而且根据他们的山岗丘陵都是贫瘠的红土这个致命弱点,大搞积肥和改良土壤。在田间管理的不同时期,又根据不同的情况先后组织了群众运动:在“大雪”到“冬至”间,小麦普遍出苗,遇到冬旱缺肥,影响了返青发蔸,因此开展了“施腊肥”运动。在“大寒”到
“立春”间,下了冬雨,水的问题基本解决,但急需营养,便展开了第二次追肥。在“惊蛰”前后,春雨连绵,麦田板结,影响拔节,便开展了开沟排水,松土,追肥三突击。后来在“春分”前后正当麦苗孕穗时,常因狂风暴雨,发生倒伏,而且边远地区还有不少三类苗。他们便集中主要力量去防治倒伏和消灭三类苗。就这样,低产县丰收了,全县平均亩产比去年高出两倍。
低产区盛开高产之花,是今年小麦丰产的特色之一。不少低产区增产的幅度是非常惊人的。除了进贤,一向低产的陕西渭北,一季麦抵上去年两季粮。还有过去叫作“大水缸”的江苏江宁县长江公社长江大队,三麦的亩产和总产都比去年增加一倍。据了解,除了贯彻“八字宪法”全面又合理以外,特别是因为他们对于造成本地区低产的主要原因认得准,措施抓得狠。“大水缸”因为江堤失修,水系混乱,地多人少,肥源缺少,是低产的病根,因而确立了长期奋战,根本改变面貌的方向:十年来(特别是去年)他们兴修了一百多项水利工程,进行了机械、肥料、土壤等项农业基本建设,现在他们拥有拖拉机、脱粒机、抽水机等二百多台,改良土壤二千多亩,土化肥厂一百多个,人造粪坑、熏土窑、猪圈、人造阴沟等一万多个,不利条件得到了基本改变,加上十足的干劲和全面贯彻“八字宪法”,怎能不猛跃呢?
怎样算合理
历年来,各地都提供了密植能够增产的大量材料。山西稷山县樊村公社魏家院管理区记载的数字是这样的:
1955年亩播十二斤,亩产二百二十六斤;
1956年亩播十五斤,亩产二百五十四斤;
1957年亩播十八斤,亩产二百六十四斤;
1958年亩播二十五斤,亩产三百零七斤。
面对这样的事实,产生“下籽越多产量越高”和“越密越好”的印象,是不足为奇的。但是按照这样的逻辑无限制地做下去,就不免事与愿违了。请看贵州印江县在今年小麦收割时作的一次调查。在同样的条件下:每亩用种二十斤到三十斤的,收获量一般比种子量增长十二倍到二十倍;每亩用种四十斤到八十斤的,收获量一般比种子量增长一倍到二倍;每亩用种一百斤以上的,收获量比种子量增长半倍,或者达不到用种量。山西的魏家院,没有按照“越密越好”的主张办,他们实行了“五看”的密植方案,即一看土壤厚薄,二看粪肥多少,三看籽粒大小,四看播幅宽窄,五看播期早晚。还把土地分为三类,顶好的下籽四十斤,次好的下籽三十五斤,三等地下籽三十斤。结果小麦丰产了。施肥和深耕等等也是这样。河南孟县城关公社东街大队一百五十亩丰产田每亩播种三十斤,每亩折合施用纯氮三十七点五斤,麦禾生长健壮、秆硬不倒,平均亩产六百零三点四斤。而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播种十八点八斤,施肥量折合每亩纯氮达五十五斤,结果全部倒伏,亩产仅四百二十五斤。
所谓“越密越好”、“越多越好”、“越深越好”之类,就是认为密植、施肥、深耕等等,是没有条件的,没有限度的,因而可以由人们任意处置。事实究竟怎样呢?以密植为例。的确,增加播种量,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能够增加禾苗的株数和穗数。但是禾苗的正常生长,同时要求保持单株一定的营养面积和光照等等。从河南孟县所作的调查中,将会看到:由于播种量的不同,怎样引起光照和营养面积的变化,因而引起作物生长状况的变化,以及最终怎样影响产量的:
(一)(附表格)
从上面可以发现两个极为重要的事实:
第一、密植与光照,与营养面积,其实还与通风、土质、品种、季节、劳力等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受它们的制约。所以它既不能孤立地闹“个人英雄”,也不是万能的;它只有在保持单株一定的营养面积和光照等等条件下才能增加产量。的确,世界上没有抽象的东西,没有孤立的东西,任何东西都是具体的,都是与周围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所以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都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第二、当每亩株数由二十万向三十五万增加的时候,亩产量在不断提高:由四百五十九点五斤提高到五百五十六点八斤;而当每亩株数由三十五万再往上增加以后,亩产量却不是继续提高,而是逐渐下降了(见表三)。这个现象说明:“真理与谬误,正如一切在两极对立之中运动着的逻辑范畴一样,都仅仅在极其局限的领域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如果我们企图在上述领域之外把这个对立当作绝对的东西来应用,那末我们就会完全失败。即是,对立的两极就会互相变换位置,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恩格斯:“反杜林论”)密植也和其他事情一样,有着矛盾的两方面,既有充分利用土地和增加株数穗数的一面,同时又有减少单株的光照和营养面积的一面,即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因而既有增产的可能,又有减产的可能。哪个可能变成现实,就要看具体的条件。河南孟县的调查,当每亩株数超过三十五万以后,不利于庄稼生长的一面,开始由非主要的方面转为主要的方面,因而产量就由上升转向下降了。由此可见,密植是有条件的,有限度的。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它就会“物极必反”,由增产的措施引出减产的结果。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在一定的条件下,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的东西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所以,“越密越好”之类的想法是违背客观规律性的,因而是错误的。同样,有些人看到因过密而减产的现象,就埋怨密植,说 “还是稀植好”,也是违反事实,违反事物向前发展的规律的,因而也是错误的。密植有什么过错呢?问题在于人掌握得如何。
从上面的材料中,是否能认为小麦亩播三十斤,亩产五五六点八斤,就是千篇一律,一成不变的绝对界限?不能。单拿今年来说,各地贯彻“八字宪法”各有千秋:有的证明亩播三十斤左右为宜,有的则证明亩播二十斤左右为宜。产量更是千差万别,从亩产百斤左右到千斤以上都有。如果再往前看,看明年,看后年以至遥远的将来,变化肯定还会有的,正像过去会变成现在一样。就我国农业发展的前途说来,是无限的,但就一定的时间地点说来,它又是有限的。解放以来我国农业不断上升,年年增长,正好体现了变化是无限的这种趋向。但每年上升的幅度,又表现出变化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是有限的。变化的无限性,是通过具体的有限性实现的;而且是通过对旧的限度的破坏,和新的限度的建立来实现的。今年小麦丰收,就是打破了以前技术措施的旧规格,制定了新规格,改变了旧条件,创立了新条件的结果。如果一切依然故我、原封不动,有何发展和跃进可言?至于技术措施的旧规格变多少,如何变法,是否样样变,年年变,例如播种量,是否块块地方年年都得增加?还要从具体条件出发,从农业生产的特殊规律出发。
其他事情也不例外。如人们的认识,恩格斯说过:“它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根据它的素质、使命、可能性、历史的最终目标说来,它是至上的和无限的;根据它的个别表现和在每一特定时机的实现说来,它是非至上的和有限的”(“反杜林论”)。
既然事物的发展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是无限与有限的统一,那么冲天的干劲与科学分析的精神的结合就是合理的;也就是既考虑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八字宪法”的增产作用,又从时间、地点、条件出发,确定适当的目标,才是合理的。又既然事物向前的发展必然是旧的限度的打破,新的限度的建定,那么大胆革新和从实际出发的结合就是合理的;也就是既主张打破旧的指标和规格,又因时、因地地制定新的现实的指标和规格,才是合理的。
面积与单产
在今年小麦生产中,还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如何提高总产量?对这个问题,有些地方解决得较好,如江苏扬中县,不仅三麦的单产比去年增长82.9%,而且总产量比去年增长93.77%,全县售余粮从去年的一百七十万斤增加到一千零十七万斤,增加收入的社员占95%以上,社员分得的口粮也比去年多。他们的经验中有一条值得特别一提,就是“既力争单位产量增长;又尽一切可能不减少而且扩大了种植面积。”而另一些地方由于在培植“丰产方”的时候,减少了播种面积,结果,虽然单位面积增产了,但总产量没有增加。这的确是一个教训。
今年的实践证明:要提高农业总产量,必须种植面积和单位产量兼顾。如果片面地强调一个方面,忽视另一个方面,都达不到目的。种植面积与单位产量是对立的统一。它们之间有矛盾,例如种植面积过多了,难免影响单产的提高;而较多地注意提高单产,也难以照顾大田。然而,这两个方面同时是相互依赖、互为前提的:这就是要在保持一定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提高单产,在提高单产的要求下保持一定的种植面积。不管到什么时候,就是将来实现了“少种多收”,也还是必须既考虑种植面积,又考虑单位产量,既要认真确定种多少面积,又要努力提高单产,不能偏废。


第7版()
专栏:

风能的利用
中国科学院动力研究室 吴文
早在纪元前两千多年,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做出帆船,利用风力在黄河上行驶。接着又创制了船帆式风轮机(即风车),利用风能车水和加工谷粮,把风能应用到农业生产上。
陆地表面流动空气的能量,超过可以利用的水能和每年开采出来的燃料能的总和
全世界可以利用的风能潜量是异常巨大的。风能是直接来自太阳的辐射能。在达到地球表面的全部太阳能中,大约有2%的能量被大气层吸收。热升冷降,使得地球表面的全部空气发生流动,这就是风能的来源。不过,人们可以利用的风能,只是接近陆地表面一两百米以内的流动空气的能量,估计约为全部风能的1%到2%。即使这样,这项能量仍是异常庞大的,估计仍在两三百亿瓩左右,远远超过了全球每年可以利用的全部水能和目前每年开采出来的各种燃料能的总和。
除去风能数量庞大之外,它还有个优点,就是风源容易寻找。只要有气象记录,就能确定适当的风轮机站,不必进行勘查钻探等等工作。只要有风,就可随时取用,不必投资开采。这比利用煤、石油等能源,又省时又方便。
利用风能的机械,叫做风轮机(或称风力机、风车)。利用风能就是利用流动空气所具有的动能。当风流过风轮机时,风速就减小,也就是风的动能减小。这部分减小的动能,就为风轮机所吸收。从理论上讲,可以为风轮机所吸收的最高能量,为全部风的动能的零点五九三,这个数值称为最高风能利用系数。实际上,风轮机的风能利用系数都小于零点五九三,
风的动能大小与风速的立方成正比,所以风速加大时,风的动能就增加得特别快。九级(风速二十米/秒左右)以上的暴风,就具有破坏的力量。风轮机一般工作在三级至七级(三至十四米/秒左右)风速范围之内,遇有暴风,就必须停止运行,不然就会遭受损坏。
我国有许多地区可以使用风轮机;在风速较高的地区还可以建立一百瓩以上的大功率风轮机风轮机可以带动水车,进行排灌;或带动转磨,加工谷粮;或带动发电机,产生电力。这类机械所需能量不大,一般在一至十瓩之间,风轮机很容易满足这种要求,所以农村中最为适用。在我国内蒙草原、西北平原和山区以及新疆等地有些地区,往往因为缺水缺煤,不能建立水力、火力发电站,影响垦荒和农业生产。这些地区,一般多是一年四季有风,如果使用风轮机,最合理想。此外在沿海地区以及全国各地,风力很均匀普遍,都可使用风轮机。在风速较高的地区,还可以建立一百瓩以上的大功率风轮机,用以发电,供应工业建设需要。所以,利用风能,对于国民经济建设,意义是重大的。
目前使用的风轮机,可以概括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叶翼旋转平面与风向平行一致,转轴多为垂直方向,但也可为水平方向的;一类是叶翼旋转平面与风向垂直,转轴一律是水平方向的。第一类风轮机采用垂直转轴时,风从任何方向吹来,都能转动,这是它的优点。江苏省里下河一带农民创造的走马灯式的带八个到十个布帆叶翼的大风车,就属于这一类。这类风轮机的缺点是风能利用系数低。理想的最高值,仅为零点三三三。实际数值更低,在零点零八至零点一六之间。同时因为转动叶翼的直线速度始终比风速小,所以转轴的转速很低,如用以带动发电机,就必须有比较大的增速装置。由于能量利用系数低,以致单位功率需用材料多,造价就高,且结构复杂,不适用于高速风,所以这类风轮机,现已很少使用,正在被淘汰中。第二类风轮机是目前世界各国使用最多的一类。它可区分为简易的低转速的一种和现代化的高转速的一种。前者适用于产生五瓩以下的小功率,后者适用于产生十瓩以上的中大型功率。
低转速的风轮机,一般具有叶翼四个至二十四个。叶翼直径大都在十米以下。叶翼可用布帆或木板做成。全部结构如叶翼、支架、转轴、调节装置等,除轴承少量金属接头及钢丝绳外,均可用木材竹料做成;因此可以就地取材,造价低廉;同时制造及使用技术,要求不高,所以在各国农村中,使用得比较早,也很普遍。例如目前我国江苏兴化县就有这种类型的风轮机三万多部,每部平均可产生功率三至五瓩。全国其他各地,也在大量使用,深为群众欢迎。十八世纪中叶,荷兰在全国各地,即建有此种风轮机七八千部,用以排灌和加工农产品,对于当时的荷兰国民经济建设,起了促进作用。直到今天,仍有一千多部在使用。此外如丹麦、希腊、英国等岛屿国家,在农村中,多年来也广泛地使用这种简易的风轮机。低转速风轮机比上述第一类风轮机较好,但仍有缺点,如风能利用系数低,结构复杂,不牢固,只适用于低速风等。所以当我们需要利用高速风产生大功率的时候,就不得不采用新型的高转速的风轮机了。
许多国家都在加强高速风轮机的研究试制工作;目前全世界各种风轮机的总功率约为五十五万瓩
高转速的风轮机,是一种现代化的动力机械。一般具有两个至四个叶翼。每个叶翼的剖面,都呈流线型,与飞机上螺旋桨叶翼剖面相似。自叶翼根部至尖端,沿不同半径处的剖面型线,也各不相同。选择这些剖面型线,要根据气体动力学来考虑决定;主要的要求是升力/阻力比愈大愈好;比值大就能提高风能利用系数。高速风轮机的使用,还是近几十年的事,不像低速风轮机出现得那么早,使用得那么普遍。但最近各国都在加强研究试制工作。例如英国于1949年在苏格兰海岸建立一台一百瓩的风轮机实验发电站,三个叶翼、液压变距调速,目前仍在运行。美国曾于1940年在北部山区建立了一个一千二百五十瓩的风轮机发电实验站,两个叶翼,全金属结构,进行五年研究工作的结果,认为大功率风轮机的机械结构问题,已可完满解决;而经济性更好的发电站功率,应在两千瓩左右。西德于1947年设计了一座一万四千瓩的巨型风轮机发电站,塔高二百五十米,利用风速较为稳定的高空气流,但迄今尚未制成。这些国家的研究试制工作至今仍在实验阶段。在创制高速现代化风轮机方面,苏联是远远走在世界各国的前面。首先流体力学大师儒可夫斯基奠定了风轮机的基本理论,找出了最高风能利用系数为零点五九三。1923年,苏联中央流体力学研究所创制了新型叶翼,使原有风轮机效率提高二到二点五倍。根据发表数字,到1954年止,全苏共有新型风轮机站近三万处,总功率约十二万瓩。最大发电机组为一百瓩。今后还准备建立三十瓩的发电站六十万处,广泛在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中使用。
我国对高速风轮机的研究试制工作,是在最近几年才开始的。但在短短的几年里,各地已先后做出品种不同的高速风轮机十多种,如营口十六点八米三翅机、辽宁活向尾车机组,吉林五十七型,内蒙58—7型等,成绩很大,为将来的推广使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根据初步估计,目前全世界各种风轮机的总功率约为五十五万瓩,其能量相当于年产五十万吨煤。这个数量,若与全球可以利用的风能资源两三百亿瓩相比较,真是微不足道。什么原因限制了我们利用这项财富呢?大量利用风能的主要障碍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风轮机的性能不够完善,造价高。另一方面是风源不稳定:时有时无,时快时慢,同时风向也常改变,造成运行的不稳定。这对于被带动的动力机械和要求转速稳定的发电机来讲,都是不合适的。针对着这些问题,各国从事风轮机的工作者沿着不同的途径,进行研究。为了提高风轮机的效率,就必须对叶翼的气体动力学作理论的探讨。为了使风轮机能适应风源不定的情况,就需要提供有效的调向调速方法。对于低转速小功率风轮机的人工移位调向,尾翼或旋转尾车自动调向和人工操纵布帆调速的几种装置。对于高转速大功率风轮机的机械转向调速,液压变距调速,离心式稳定叶片调速和电动调向调速等装置,均需继续研究改进。而后者的调节装置,都应是高度自动化。为了避免暴风的袭击,每个风轮机就需装有自动安全防护措施,以免过速损毁。为了选定最有利的地点,建立风轮机站,就需要有长时间的可靠风源资料,并需进行整理分析。尤其是建立大功率风轮机发电站,选择地点是项繁重的工作。为了风轮机发电站能经常供电,就必须有调节电量的储能设备。有时还要考虑与水轮机,或者与内燃机一同安装,以保证随时供电。河北安次县大王务乡,最近建立了一座风、水、沼、火联合发电站,这是群众结合当地情况的创举。
目前最要紧的事情是把低速小功率风轮机的机构简化,就地取材,以减低造价,同时改进设计,保证使用灵活可靠。把高速大功率风轮机的研究试制工作推进一步,定型推广。再按照当地风源条件,执行土洋并举,大中小相结合的方针,大力建立各种风轮机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