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7月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内蒙古农业书记会议决定
加强田间管理 发展畜牧生产
农牧民自筹自建小型水电站 巴林右旗水利建设成绩显著
本报呼和浩特5日电 最近,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举行农业书记会议,讨论了当前农作物的田间管理和农业区、半农半牧区发展畜牧业生产的问题。
会议认为,自治区目前农业生产取得很大成绩。全区播种计划已经超额完成;播种质量也很好。当前的工作就是要抓紧田间管理。会议要求各地把80%以上的劳动力、畜力投入夏锄保苗工作,同时,要抓紧追肥工作,要千方百计防治麦秆蝇、地老虎和小麦锈病等病虫灾害,保证小麦丰产丰收,颗粒还家。
会议指出,全区各级党组织,必须把领导农业生产放在重要地位。盟、旗(县)、公社党委第一书记要亲自抓农业生产,集中主要力量迅速开展一个以田间管理为中心的群众性的生产运动。广泛开展社与社、队与队以及个人之间的比干劲、比措施、比质量、比效果的评比竞赛运动。
会议强调指出,内蒙古自治区应当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畜牧业基地之一。在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方面,除纯牧区以外,还要充分利用农业区、半农半牧区的自然资源、畜牧业基础和人民群众经营牧业的经验。农牧业生产,必须实行相结合的方针。特别是农区、半农半牧区,农牧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发展、相互制约性更大,需要紧密结合,按比例发展。一般说,农区、半农半牧区发展畜牧的条件是很好的,因此要像抓粮棉那样来发展畜牧生产。在发展牲畜工作上,各地应该采取公养与私养并举方针,提倡社员自养牲畜。
发展牲畜还需要多方设法解决饲料问题,扩大种植面积,合理利用现有的天然牧场。
据新华社讯 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区和半农半牧区人民公社,利用当地小河沟溪的水力资源,兴办小型水电事业。目前全区已建成水电(水力)站三十三座,设备总容量六百五十多瓩。这批水电站一部分曾得到国家投资扶助,大部分由各族农牧民自筹自建,没有花国家一文钱。
这批小型水电站,已给各民族农牧民带来了许多好处。昭乌达盟翁牛特旗七分地人民公社的水电站,能提供电力抽水浇地一千亩,能带动两台碾米机,一台磨粉机,每天加工粮食两万斤,还使当地二百四十户社员点上了电灯。巴林右旗敖尔盖草原建成水电站后,蒙古族牧民利用电力挤牛奶、剪羊毛、加工炒米,大大减轻了体力劳动,促进了畜牧业生产的发展。
据新华社讯 内蒙古巴林右旗各族人民经过一年多的苦战,大大改善了农田和饲料基地的水利条件,并且在大片干旱草原上建立了水井网。
巴林右旗在昭乌达盟北部,气候干燥,风沙多,雨量少。境内虽有十九条大小河流,但没有充分利用。从去年开始,中共巴林右旗委员会发动全旗人民,展开了水利建设运动。一年多来已新建农田灌渠一百四十九道,小型水库、塘坝三十七座,修筑田间灌溉井三百三十七眼,使全旗农田灌溉面积扩大到十万亩。在素来缺水的草原上修建了三十八条饲料基地灌溉渠道,开发牧场水井近二千眼,并在特别干旱的无水草原上打井六百八十四眼。有两个牧区人民公社还建立了小型水力发电站和机械供水站。


第3版()
专栏:

山西省把思想工作和生产运动紧密结合起来
赛红赛勤赛巧 劳动生产效率高
本报太原5日电 山西省农村开展的赛红、赛勤、赛巧的劳动竞赛运动,正在原来保全勤、高工效的基础上,向力争提高每个劳动日的经济效果的方向发展。
山西省农村的“红、勤、巧”劳动竞赛运动,是今年3月全省树立起李天柱、张江考、王东果、李锐等先进旗帜以后,迅速开展起来的。所谓“赛红”,就是社员在劳动竞赛中要比共产主义觉悟,比劳动态度,比处处为国家为集体利益打算的品质;“赛勤”,就是比实干、苦干,比日日勤、事事勤、处处勤、时不空过、路不空行;“赛巧”,就是比巧改工具,比提高技术。红、勤、巧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以“红”带“勤”,以“勤”促“巧”。因此这既是一个生产运动,也是一个思想运动,这个运动巧妙地把农村中的政治思想工作和生产工作密切结合起来,成为山西省当前发展农村生产力的有效方法。
在竞赛中,各地采取了层层行行立标兵,以点带面的领导方法。评比时间有七天的、也有十天半月的。经过评比,“红、勤、巧”全面好的社员,除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还给予“红勤巧社员”的称号。现在全省已有四十万社员和干部获得了这个称号。集体单位之间也开展了“红、勤、巧”的评比竞赛,现在全省已出现了两万多个“红勤巧生产队”和“红勤巧作业小组”。
开展“红、勤、巧”运动,对解决山西省农村当前劳动力不足起了很大作用。全省农村自开展运动以来,劳动出勤率普遍由过去的70%提高到95%以上。无故旷工的人大大减少,时不空过、路不空行,上地来回捎带干活,在广大社员中形成了风气。
劳动效率普遍提高。不少社员和生产队、作业组突破了旧的劳动定额,创造了新纪录。据晋北五个公社的调查,劳动效率一般提高了20%到30%,某些先进的生产单位提高了50%左右以至一倍。晋北五个公社五个管理区,共有劳动力一千三百二十五人,在春耕播种各项农活中,突破劳动定额的有三百五十一人,平均超过定额标准20%到50%。
工具改革运动在“红、勤、巧”运动中有很大发展。许多地方人人学技术、个个改工具,出现了一个技术革新的新局面。春季以来,全省共整修和改革工具八十三万多件。
“红、勤、巧”运动也促进了使用劳动力和生产过程更加合理化。过去全省只有40%的生产队认真执行小段作业计划,开展运动以后,有90%的生产队都认真执行了小段作业计划。这一切不仅保证了今年山西省在劳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适时完成了春播任务,而且使夏季生产也赶前了一步。
为了使“红、勤、巧”运动继续健康地向前发展,中共山西省委农村工作部最近召开了各县有关人员参加的“红、勤、巧”运动座谈会。会上确定:“红、勤、巧”运动今后应该以政治挂帅与物质鼓励相结合,劳与逸相结合,巧与管相结合
(巧干和改善管理)的原则下,在过去保全勤、高工效的基础上,把运动引向人人关心质量,人人关心管理,力争提高每个劳动日的经济效果的方向发展,以确保今日多干一天活,秋后多收一分粮。
“红、勤、巧”运动开展得较好的阳高县,根据这次会议的精神,现在已经把过去竞赛中的高勤、高效、高质的“三高”口号,改为“五高”(加上高产量和社员提高收入)。沁县在当前运动中正在抓三件大事:一抓“红”字挂帅,组织党员、干部进一步认真学习中共山西省委有关“红、勤、巧”运动的指示,总结过去运动的成绩和缺点,提高思想认识,迎接新的运动高潮;二抓生产过程合理化,组织群众大鸣大放,揭发今年以来浪费劳力的现象,提高小段作业计划的质量,把每个劳动日都能用在生产最需要的地方;三抓全县铁木业生产,发动全县社员每人装备五件得心应手的常用农具,提高劳动效率。
(冯东书)


第3版()
专栏:

温江专区中稻种的又多又好
湖北红安县十万大军突击消灭三类苗
本报讯 四川省温江专区五百万亩中稻,已经转青、开始分蘖,一般发育旺盛,生长粗壮。
今年温江专区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劳力情况,缩小了早稻和双季晚稻面积,扩大了中稻种植面积。目前,全专区中稻占全部水稻面积的92%以上。在争取中稻大丰收的技术措施方面,也比往年抓得深入、全面。全专区大力推广了适应性强
(耐肥、抗倒伏、抗病抗虫)的高产地方良种,如三百棒、黑谷子、铁秆粘等;也推广了几个外来高产良种,如南特号、浙场三号。所有稻田,一般都采用了套犁深耕和先犁后挖等办法,耕深一尺左右。结合深耕,还普遍推行了熏土、坑土等办法,增进了土壤肥力。
插秧以前,自上而下地开展了以密植为中心的辩论,一般每亩实插三十万苗到四十万苗,比去年增加70%以上。插秧方式有“双龙出海”(复式条插)和“蚂蚁出洞”(单式条插)等。这些形式都有效地解决了密植后的中耕、除草困难,可以避免秋季阴雨多湿、日照不足,影响生长的缺点。中稻基肥,每亩普遍施粗肥两万斤以上;精肥四至五千斤。今后还决定采取“施匀、施足、施饱”的追肥方法,掌握“苗肥匀、穗肥饱、粒肥足”的原则,因地制宜地适时、看苗、看田、看天追肥,做到苗期不徒长,封行不过早,后期不脱肥。
为了使今后中稻田间管理工作做得细致、深入、及时,全专区各公社的生产队,都成立了专业队伍,实行分片包干,划片定块,人田对号的专业管理。
全专区将按中稻生长发育规律,把田间管理分为三个阶段:①插秧后、孕穗前,采取早中耕、早追肥、早消灭三类苗的“三早”办法,促使秧苗早分蘖、多分蘖。②圆秆到孕穗期间,饱施攻穗肥、攻粒肥,并开展突击防治病虫灾害和防倒伏运动。③抽穗、扬花以后,抓紧进行饱施粒肥和防风、防倒、防洪、防抛撒等“一饱四防”工作。
 (李君凯)
本报讯 湖北红安县中稻和晚粳的三类苗约占总面积的26%,目前正在加强这些三类苗的田间管理,争取三类苗尽快升级。
红安县消灭三类苗已经形成群众性运动。各级干部深入落后队、落后冲亲自管理三类苗。二程公社民利管理区四十四个小队长以上干部,负责管理三十五亩三类苗,定期包干消灭。驻明星生产队的总支副书记杨新玉和技术干部张培玉,管理的四亩三类苗,每亩追了八担草木灰、十二担人粪尿和六斤硫酸铵,连续薅了两次草、扯了一次稗,在七天内秧苗就有了好转。在干部带头、人人动手的情况下,全管理区四天就打青肥二万一千多担,捡猪牛屎二万多斤。所有三类苗都追了一至两次肥。
目前,十万突击大军正继续奋战三类苗,全县水稻三类苗有80%的锄了一至两次草,70%的追了肥。(附图片)
四川新都县桂湖公社第一耕作区第一生产队党支部书记刘发修(前第一人),在带头补苗,他们要做到块块田无缺苗、无弱苗。
新华社记者金学琪摄


第3版()
专栏:短评

管好中稻力争多收
今年南方各省都扩大了中稻面积,据最近统计,中稻已经超过了原定种植计划。狠狠抓住中稻,赢得中稻丰收,对增加全年的粮食总产量,有重大的意义。
使中稻丰收,有很多有利条件。从水稻生理方面来看,中稻从插秧一直到收割,整个本田生长期间,正是全年昼长夜短的时候,白天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多,夜间呼吸作用消耗养料少。自然条件对中稻的丰收,是极为有利的。其次,中稻的营养生长期比早稻长,有较多的时间积累物质,制造养料。另外,从操作技术方面看,今年作得也比较踏实。总的说,争取中稻丰收的条件是很好的。但是,如果插秧后的田间管理工作放松了,还是得不到预期效果的。去年水稻和今年小麦的丰收经验,都充分证明:只有搞好田间管理,才能进一步发挥土、肥、水、种、密的效能,取得大丰收。
目前各地中稻插得早的,已在分蘖成期;插植较迟的,也将开始分蘖。因为中稻插秧比早稻迟,好一点的田,多半种上了早稻;冬春积攒的粪肥,也大部分优先用于早稻及经济作物。中稻田虽然比去年同期施肥略多,但同今年早稻相比却是底子差、肥料薄。特别是部分收获油菜及大小麦后栽插的中稻田,为了抢季节,犁耙粗糙。部分地区反映,中稻三类禾苗比早稻多,苗短小,叶片发黄,分蘖很少。要迅速扭转这种局面,必须开展以积肥、追肥为中心的田间管理运动。在分蘖初期,幼穗开始分化前或者分化初期,和孕穗中期,要分次追施速效性肥料。目前肥料存量不多的地区,要突击积肥。夏季肥源最多,采集山青、湖草、大有可为。农民们的经验:“见青三分肥”。据化验,各种青草,不仅含氮量都在0.4%以上,而且含有0.1%以上的磷肥和钾肥。只要及时采集、沤制,几天的时间就可以沤烂。把沤好的肥料作追肥,肥效较快,有利于作物吸收。
中稻田的灌溉也非常重要。它除了供应水稻正常生长需要以外,还有调节温度的作用。据一些试验结果,晚间温度在摄氏二十到二十一度的稻田,比二十八度到二十九度的稻田谷粒重些,米质好些,根的发育也好一些。但是,不少种植中稻地区,7、8月份夜间温度高,昼夜温差小。这些都能使颖花退化,不实或半实粒(瘪谷)增多,最好白天浅灌,防止土温过高;傍晚将田中暖水排除,扩散土壤中的辐射热量。水利条件较好的地区,晚间还可以采取细水串流的办法,以降低土温。
今年中稻虫害比较严重。湖南省洞口县病虫防治站6月13日检查,每平方市尺内,有稻飞虱、浮尘子三十六至四十只,折合每亩二十二万到二十五万只,卷叶虫二十万条,稻苞虫一万八千条。郴县也有同样情况,每一百蔸禾中,可以捉到稻飞虱二百至四百只,浮尘子二十到三十只。今年为害中稻的虫害,来势凶,繁殖快,虫口密度大。如不及早突击治虫,就会在很短时间内出现大量麻叶、烂秆、倒伏等现象,遗留后患,影响收成。在这个时期,虫情预测预报工作必须加强,药械准备要力求充足。一旦发生虫情,应本治早、治小的精神,在盛发之前,一网打尽。
7月份,正是中稻孕穗、抽穗期间,长江上、中游,经常有季节性的大水。8、9月间,中稻正灌浆、成熟,沿海地区却常有台风侵袭。这些都直接威胁着中稻的安全生长。但是,只要加强预报工作,好好运用多年来防水、防风的经验,争取主动,是可以有效地防治和避免损失的。
“三分栽秧,七分管理”。今年中稻能否取得丰收,能不能使大面积丰产运动平衡地开展起来,就看7、8月间的田间管理工作做得如何。事不宜迟,快快动手吧!


第3版()
专栏:小资料

南方地区的中稻
中稻是我国南方地区栽培的一季水稻。近几年来,栽培总面积多在一亿四千万亩左右。中稻虽然分布整个南方,但以四川、湖南、江苏、安徽和湖北等省的面积较多,几乎占总栽插面积的70%以上。中稻的生长期约一百四、五十天,一般是4月上旬播种,5月中旬到6月中旬插秧,9月上、中旬成熟。
中稻营养生长期比早稻长,6至9月这个时期的光照、气温等自然条件好,对它的生长发育极为有利。因此就多数地区说,中稻的单位产量高于早稻和双季晚稻。
中稻收获以后的空闲田,可以种植当年成熟的荞麦、泥豆或蓄留当年可熟的再生稻;也可以经过短期休闲以后,种植第二年收获的油菜等夏熟作物。


第3版()
专栏:

安徽气象局的菜地
本报记者 韩国珍
走进安徽省气象局,就被人们高涨的劳动气氛和井然有序的生产景象所吸引。
记者随着生产管理委员会的负责人参观了这个机关的蔬菜地。整齐、平坦的一丘丘菜墒里,茄子、辣椒、蕃茄都已经结满枝头。荒山上新开垦的一窝窝的南瓜地里,大大小小的南瓜也都躲在绿色的叶子下面。一块块搭成晾棚似的瓜棚上,挂满了一条条的黄瓜、瓠子。
举目望去,一片葱绿的蔬菜地里,夹杂着星星的黄色的南瓜花和白色的瓠子花,以及挂满棚架的黄瓜、瓠子……。确实令人难以置信这是机关干部业余种植的蔬菜地!倒使人感到这是来到一个出色的蔬菜园了。
安徽省气象局干部种植的蔬菜,为什么搞得这样出色呢?带领我参观的同志说,这是与党支部的重视和彭利昌局长的带头分不开的。早在1956年,彭局长刚调来气象局时,他便自个儿利用机关内的空隙地,种上各种各样的蔬菜。这几年,彭局长家全家八口人,就是靠他自己开垦的一亩多地的蔬菜解决吃菜问题。每到冬天,南瓜、大白菜总是堆满一屋;菜吃不完,便送到食堂去。气象局的干部,每个人都吃过彭局长亲手种的菜。
今年4月,省委发出机关干部利用业余时间,在空隙地上开展农副业生产的号召后,彭局长又积极领着全机关的干部,开荒地,种蔬菜。党支部更是把大搞农副业生产作为支部工作的重点,每次开会都要研究、讨论生产,总结和布置生产。在支部领导下,成立了生产管理委员会和生产技术小组,由专人负责领导机关生产,因而局里的生产搞得非常出色。
原来是荒山坡的,现在已经开垦成为梯田,种上了蕃茄、南瓜和玉米;原来是荒山沟的,现在也已填平,变成了一墒墒的良田,种上了绿豆和各种瓜菜。带领我参观的这位生产管理委员会的负责同志,指着面前一片长得秆壮、叶肥的玉米和黄豆地说:原来这些都是荒山坡,满山的荒草,土质很坏,豆子、蔬菜种下去总是看不见长。前些时,局里有一位同志上街,看见有拆盖房屋的,便向局里建议,把墙土运回来作肥料。我们生产管理委员会便发动了全体干部,运回了一些老墙土,施在地里,结果玉米、豆子很快地变了样。
经过两个月来的生产,机关内开垦的十多亩地里,已经收获了一千多斤各种蔬菜。从5月下旬起,全机关已经做到了蔬菜自给。同时,由于种得好,黄瓜、茄子等比市场上还成熟得早些。因而气象局食堂里卖的菜,不仅新鲜,而且便宜。为了保证机关内蔬菜全年自给,气象局生产管理委员会,对蔬菜的种植和储存,又都作了详细安排。决定将可储放的、可腌的瓜菜都储存起来,留着冬天吃。


第3版()
专栏:

以红促勤 勤能生巧
高家庄生产队红勤巧生产竞赛运动调查报告
郝占敖 刘尚德
今年开春以来,山西武乡县城关红旗人民公社王白堙管理区高家庄生产队,掀起了一个集体高工效的红勤巧竞赛运动。这个热气腾腾的竞赛运动,促使全队劳动效率迅速提高。阴历1至4月半,这个生产队的男子全半劳力,每人每天平均做到一点九六个劳动日;妇女全半劳力每人每天平均做到一点五一个劳动日。4月半到月底的十五天,男子全半劳力每人每天平均做的劳动日提高到了二点二个;妇女劳力因为孩子得麻疹,许多人有五、六天没有上地,每人每天也平均做到一点三六个劳动日。由于劳动效率迅速提高,全队各种农活事事赶在前面。虽然今年的生产任务比往年大的多,又外调了七个精壮劳力;但全部秋田做到了三耕四耪,修整了边堰,施肥量比去年增加了四分之一;播种工作比管理区的计划提前十多天完成了。
贯穿运动的一条红线
高家庄是个偏僻的小山庄,全村十四户,五十一口人,种着一百七十亩山梁、沟凹夹砂地,大部分农活靠的是“一条扁担两个肩”。几年来,农业生产虽有很大发展,但仍然是全管理区最穷的生产队。
不过“人穷志不穷”。年初,高家庄生产队订出了亩产粮食三百五十斤的跃进计划(比去年提高46%),要坚决摘掉穷帽子。实现这个计划,最大的困难是劳力不足。全队共有二十二个男女全半劳力,有七个精壮劳力外出支援工业建设和修水库;留下来的十五个人,除了炊事员、饲养员和产妇,真正能参加农业生产的只有十一个人,其中六个是妇女劳力。根据社员原来的报工数,和全年的需工数相差三分之一。解决劳力问题,成了今年跃进的关键。队长高二锁把这个“底”交给大家,让社员们出主意。社员们的意见是:活人不能让尿憋死,全队齐心合力,人人起早搭黑,把工赶出来。集体高工效竞赛运动就在这个基础上开展起来了。人人红、勤、巧,则是贯穿这个运动的一条红线。
红——思想红,争上游
高家庄生产队的工效高,第一个原因是全队人人努力向上,个个干劲冲天。
自从队里提出了“一人要做两人活,齐心合力争高产”的口号,社员们起早搭黑苦干,个个踊跃争先。饲养员高庙锁除了喂好五个牲口,每天还要做一个半劳动日;有三个孩子的妇女高爱珍,每天能做两个工,赛过一个男子汉;五十多岁的老大娘王二焕,看护着六个娃娃,抽空还帮助老伴喂牲口,一天能做一个劳动日。队务委员会总结了他们的经验,作为全队的标兵,发动全队社员向他们学习。从3月份开始,队里又组织了“五好”社员竞赛,条件是:“五比”(思想比红——有共产主义觉悟、劳动比勤、工效比高、献计比妙、责任田比好)、“三要”(要服从领导、遵守操作规程、爱护公共财物)、“五不”(劳动不用叫、上地不等人、做活不返工、时间不空过、走路不空行)。每月评比一次,好的表扬奖励,有缺点检讨改正。队里的三个党员带头争
“五好”,保证家里人也力争达到“五好”条件,还要分片包干帮助群众。这样,标兵是榜样,“五好”是方向,党员是带头人,全队人人力争上游。从3月份以来,全队没有一个人旷工;除了几个妇女因孩子生病请过几天假,出勤率达到百分之百。5月份全管理区“五好”社员评比结果,高家庄生产队有五个人获得奖状,六个人受到表扬,90%的男女劳力上了红榜。
勤——时不空过,路不空行
高家庄生产队的工效高,第二个原因是全队无闲人,人人都勤劳,个个都干多样活,该着做啥就做啥。
在高家庄生产队,男女老少没闲人。全劳力干重活,半劳力干轻活,老年人干零活。有四个五十岁左右的老太太不能下地,都当了保育员;新媳妇武菊花过门第二天就下了地,第三天就做了两个劳动日。
男女全半劳力都干多样活,该着做啥就做啥。饲养员高庙锁,早起喂好牲口,上午赶上牲口犁地,下午把牲口交给老伴代管,他又去锄苗、铡草。炊事员高三孩除了做五十一个人的饭,还要抽空下地劳动半天。有的社员下工早,抽空还要送粪、挑水。社员巩银玉晚上看羊,一黑夜捎带刨了十四丈长的一道边堰。
进村出村没空人,是高家庄生产队的新风气。社员们下地都要捎一担粪;下工回来不是捎一捆秸秆,就是捎一担水。像担水、运秸秆、近地运粪等零星活,队里就没有派过整工。孩子们下学回家,也要捎带拾粪。
巧——改制工具,精一兼数
高家庄生产队的工效高,第三个原因是苦干加巧干,钻研学技术,工具得心应手,人人都是全把式。这个村的自然条件不好,连辆小平车也不能通行,可是社员们还是想了许多办法来改革工具,改进操作方法。老木匠王福昌改制了一种扁担,用起来弹性大、轻巧。过去种玉米间作豆子,要两个人拿着篮子点籽;女社员魏翠仙想了个办法,胸前挂两个口袋,左手点玉米,右手点豆籽,一个人能干两人活。全队的小农具都排了队,精壮劳力使用重钁、大锹、大粪筐,用着得手;妇女劳力使用轻钁、薄锹、较小的箩头,用起来灵巧。
高家庄生产队还特别注意组织社员学习技术。老农经常给大家传授技术,介绍干活的窍门;队里普遍实行了师傅带徒弟。不管干啥活,一个技术老农带领几个“二把刀”,做啥教啥,边做边教。担粪的时候就介绍“上坡脚尖用劲,下坡脚后跟出力”;播种的时候,采用师傅带着徒弟干,一边锄一边指导。技术老农高秃小用“师傅帮耧徒弟种”的办法,很快就教会了妇女高爱珍种谷。现在全队五个男劳力都是全把式;六个妇女劳力有三个成了全把式,另外三个人除摇耧外啥活也能干。由于人人精通技术,个个都是多面手,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
管理工作跟上来
人人红勤巧,个个高工效,就给生产的领导工作提出了许多新问题:要使社员的干劲永远旺盛,既要做好思想工作,又必须有合理的劳动报酬;要做到人人时间不空过,生产组织与管理工作就必须更加具体细致;社员们连明搭夜苦干,都希望把生活安排的称心如意;……。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不断地改进生产队的领导,就成为促进集体高工效竞赛运动深入开展的关键。
抓定额——大家评议,公平合理
过去,高家庄生产队实行的是以底分记工,不管干什么活,妇女“老八分”,男人“老十分”。开展红勤巧竞赛运动以后,虽说大家的劲头不小,但报酬不合理,也妨碍了社员的积极性。头几天,重活就派不出去。队长高二锁让他女儿高爱珍去担粪,爱珍也不去。高二锁恼火了,说爱珍“故意给他造困难,不服从领导”,要和爱珍去社员会上说理。不料社员们都同情高爱珍,说:“轻重活不分,一样记工,谁愿意干重活?”这一下把高二锁提醒了,经过和管理区研究,实行以定额记工分的办法。
如何把劳动定额定的合理呢?社员们说:只要领导放了话,众人是圣人。经过讨论,决定由队长掌握标准,社员民主评定。办法是:干什么活,评什么工分,最后由社员大会通过。全队制定了一百六十多种定额,根据活计轻重、技术性高低,划分了等级。因为定额是由大家评定,社员都感到公平合理,出勤率大大提高,由消极争分变成了积极抢活。
抓安排——民主派活,人尽其才
劳动定额合理了,大家都要求队长及时派活,安排合适的活计。这一来,队长成天忙的下不了地,社员还有意见。有一次,队长高二锁出外开会刚回来,因为不了解情况,派社员高庆和去已经刨了边堰的西沟去刨边堰,结果白跑了一趟;高庆和提出要队给包工。逼得高二锁急了,提出大家都来当队长,有事情共同商量。社员们同意了他的意见。从此,队里的作业计划、生产安排都通过社员共同讨论,共同派活,共同劳动,共同负责。这样做,大大刺激了社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5月中旬,犁地、刨边、下种等三种活挤在一起,劳力顾不过来。讨论作业计划时,社员高秃小提出一条建议:远地送饭一天干,门边近地早晚捎带干。执行的结果,节省了三十多个工。
为了发挥每个人的劳动潜力,经过社员讨论,在管理上先后进行了两项改革。第一、五天一派活。办法是:根据小段作业计划,在社员会上确定五天内全队要做的活,规定出耕作地块和质量、时间要求;然后按照每个社员的特长与自愿,一次给社员派五天的活;在这五天内,由社员主动安排自己的工作。第二、因人派活。根据每个社员的身体、技术条件和本人要求,派给他适当的工作。比如饲养员高庙锁除了喂牲口还要求下地,就照顾他的喂养时间,分配他犁地;炊事员高三孩除了做饭还想干活,就分配他在村边近地里锄苗等机动性较大的农活。挑水、运秸秆、近地送肥等零星活,队里不派整工,让社员们抽空捎带干。这样,社员们都有了合适的工作,干什么活计心里有了底,就能够主动安排,充分准备,合理利用时间,减少窝工浪费。生产队长高二锁也就从每天派活的琐事中解放出来,既能和大家一起劳动,又能集中精力检查耕作质量,解决生产中的主要问题。
抓生活——主动关怀,照顾周到
社员们都投入了紧张的高工效竞赛运动,就迫切要求把生活安排得更好。大家最关心的是:吃饱吃好休息好,老人娃娃照顾周到。针对这一情况,高家庄生产队在大抓生产的同时,注意了主动关怀与全面安排社员的生活。他们实行了大星期日制度,半个月放假一天,让社员安排自己的生活,赶集买东西,走亲戚,缝缝补补,处理家务事。过去社员有点私事就得请一天假,现在都做到了平时不请假,把家务事有计划地安排在星期日。队里每月给每个孩子发二斤半补贴粮,让保育员在半前晌
给孩子们煮一顿稀饭吃;老年人过生日,发给一斤白面;妇女月经期间调换三天轻活;怀孕六个月以上,从地里抽回来碾米磨面。在伙食上采取了重活吃稠吃好,轻活吃稀吃次。队里开会利用吃饭和地头休息时间,尽可能不占用社员休息时间,让大家好好休息。社员们下地回来,看见老人喜欢、娃娃笑,吃的舒服休息的好,心里舒畅,事事如意,全部精力就都集中到了生产上。
为集体高工效开山辟道
开展集体高工效竞赛运动,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许多农活赶在了前面。阴历1至5月,高家庄生产队已经做出劳动日两千五百余个,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一倍半多,占全队包工总数的53%以上。
很明显,随着高工效竞赛运动的深入发展,社员做的劳动日还会迅速增加,管理区给队的包工总数将被大大突破。这里就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如何充分利用与发挥这些劳动日的作用?这个问题如果处理的好,就能使集体高工效竞赛运动继续向前发展,使农业生产跨上骏马。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发生赶一段工、松一口气,使集体高工效竞赛运动时紧时松;或者是“使出劲来用不在刀刃上”,工分做的不少,生产效果不好,相对地影响劳动日的收入。
高家庄生产队认真地研究了这个问题,在开展高工效竞赛运动的同时,提出了“增产量、增收入”的口号。他们把全队的土地逐块地定了产量、措施、耕作时间、工数和责任社员,严格质量检验制度,经常检查措施贯彻情况,保证块块耕地质量高,条条措施落到田。同时利用高工效赶出来的工,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为提高产量打下雄厚的物质基础。
在力争农业增产的同时,也注意了不断开辟新的生产门路,利用集体高工效的威力,发展多种经济,增加社员收入。5月下旬,趁播种基本结束的空隙,队里组织社员在零星土地上抢种豆子、油料等作物三十多亩。6月上旬,趁大秋作物基本锄完的空隙,组织社员突击建设养猪场,发展养猪事业。
目前,在管理区的帮助下,高家庄生产队正在酝酿,大抓果树生产,扩大现有的梨树、葡萄园,使全村变成花果山。
(原载山西日报,有删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