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7月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多纺好纱多织好布
本报讯 从二季度开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以来,全国棉纺织工业棉纱、棉布的质量普遍提高。如棉布的入库一等品率,陕西由1月份的84.67%,提高到5月份的97.04%,上海由87.51%提高到95.81%。
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各地纺织部门发动群众对质量问题进行全面检查。河北、陕西、北京、沈阳等地纺织工业部门召开了五级干部会议,针对提高质量、减少浪费、开展增产节约运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鸣放辩论,通过摆事实,算细帐,找根源,想办法,使广大职工对提高质量有了深刻的认识。上海纺织工业局4月份组织各公司和四百九十五个工厂,对二十四种大类产品的质量进行了自查和互查,听取了商业部门、消费者和协作厂的意见,举办了质量展览会,大张旗鼓地揭发质量上存在的缺点,积极依靠群众研究改进,获得了显著效果。上海国棉二厂,运用了上下、左右、内外结合的办法对质量进行了全面检查,并把提高质量的要求向群众交底,群众提出了“人人把守质量关,不许次货逃过关,大家同抓四个关(检验、技术、操作和清洁工作),提高质量过好关”的口号,很快就形成了一个提高质量的群众运动。上海国棉一厂采取“互相访问和互相检查相结合”的办法,组织前一道工序工人到后一道工序访问,通过访问使工人人人关心产品质量。5月份并筒车间注意了这个问题,回丝从二千九百磅骤降到九百磅。
各地纺织厂对原来机器运转速度过高的机台进行了适当调整,并加强了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积极帮助工人提高操作技术水平,对提高产品质量起了很大作用。如北京国棉三厂,实行群众性设备大检查,对运转情况不良的机器进行了检修。同时发动全体保全保养工人,开展标准机台的竞赛运动,大大鼓舞了保全、保养工的积极性。经过一系列工作,机器设备有显著改进,对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减少材料的消耗起了很大作用。天津纺织工业局采用郭瓦廖夫
先进工作方法,集中了三十多名生产能手的操作优点,参照郝建秀工作法,总结成适合现在生产要求的细纱挡车,落纱操作法,效果很好。
许多厂从加强原棉管理和温湿度管理来保证产品质量的提高。今年原棉的特点是品级低。各地针对
这个情况,想了各种办法使低级棉纺好纱。加强原棉的逐包检验,根据原棉性能,合理安排工艺设计,调整机器参变数,加强了清花工序的除杂效能,提高半成品质量等办法,结果试用低级棉花纺出了优级纱。(附图片)
上海第一印染厂设计人员设计的新花布。
新华社记者 杨溥涛、夏道陵摄


第6版()
专栏:

加强管理,进一步提高纺织品质量
本报评论员
不断地提高纺织品的质量,为全国人民供应坚牢耐用、价廉物美的纺织品,是纺织工业部门职工的一项重要任务。纺织品质量的提高,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而且从整个国民经济和消费者个人来看,也是很大的节约。
今年第二季度在纺织工业系统中开展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以来,纺织品的质量已有所提高。但是,有些产品的质量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有些半制品的质量还不够好,大部分印染布的色泽不够鲜艳等,因此,必需进一步提高纺织品的质量。
要进一步提高纺织品的质量,除了在思想上必须重视外,还必须加强技术管理和生产管理,建立和加强必要的规章制度。
首先,应该加强成品、半成品和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制度,严格执行质量标准。要配备专职的检验人员,培养提高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并且应该建立与健全有关质量的统计记录制度,制订车间与轮班的质量指标,以便于检查考核,提高产品质量。
其次,应该健全机器的保全保养制度。目前有的企业的平车周期打乱了,保养制度也没有严格执行,突击检修坏车代替了正常的保全保养,这就使机器运转不正常,影响产品的质量。要提高纺织品的质量,就必需加强机器的保全保养工作,严格执行定期的保全保养制度和平车的质量检查制度和交接验收制度。注意做好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工作,扭转目前以突击检修为主的不正常现象。
第三,应该加强工艺过程的管理制度。必需建立和健全必要的工艺设计审批制度,实行分级管理的办法,工艺设计的改变,必需经过审批。
第四,应该加强操作方法的管理。工人的操作方法对于产品质量影响很大。现在应该做一些分析研究工作,集中各种操作法的优点,加以总结和推广。
在改进企业管理的工作中,应该贯彻大搞群众运动和加强集中领导相结合的原则。例如,产量检查制度方面,应该使工人的普遍检查和专职人员的特定检验相结合,组成广泛的严密的质量检查网,以推动产品质量的不断进步。其他制度的建立,也应该以同样的精神去做。在制订制度的过程中,必需贯彻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通过群众性的研究讨论来制订各种新的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才能适合生产与群众的需要和获得良好的效果。


第6版()
专栏:

透明印花布
透明花布也是最近上海新丰印染厂试制成功的。花纹的四边用白色涂料作轮廓,花叶透明清晰。这种布上的透明花可以保持很久。


第6版()
专栏:

透明纱
上海第五印染厂生产的玉燕杂色透凉纱,这种布是经过化学浆处理的。布上有菱形花纹,很像麻织品,不易沾染灰尘,最适宜做夏天穿的衬衫。


第6版()
专栏:

竹节防缩府绸
上海第二棉纺厂最近生产了一种竹节防缩府绸。布面上织出横条竹节纱,花纹美观突出。
这种布经过防缩处理,水洗后缩水很少。


第6版()
专栏:

印花布为什么会褪色?
人们买衣料的时候,往往要问一句“褪色不褪色?”实际上,无论那种印染的纺织品,多少总是要褪一些颜色的,只是有的颜色在织物上保持得时间较长,有的保持得时间较短而已。譬如大家最熟悉的阴丹士林兰布,也并不是永不褪色的。同样用阴丹士林颜料印染出来的棉布,有些品种经过三百多小时的强烈阳光曝晒后,才开始褪色,而有些品种晒五十小时就要褪色了;有些染色的针织品,能耐太阳晒(一般叫日晒牢度好),但经不起水洗(水洗牢度差);有的颜料能耐晒、又能耐水洗,就是经不起摩擦(摩擦牢度差)。
目前鉴定染色牢度,共分耐晒、耐洗、耐摩几个项目,这些项目中耐晒牢度又分为八级,八级最牢,一级最差,其余都分为五级,五级最牢,一级最差。这些标准现在仅仅作为工厂内部考核,以后还准备印在布上,消费者就可以根据不同用途来选购了。
染色布如果适当加以注意,也可以使颜色不致褪得快。譬如学生蓝布,水洗后,若放在阳光下,很容易泛红变色,最好是阴干;洗花布的时候,应该避免硬刷硬搓,这样就可以延长染色牢度。


第6版()
专栏:商品顾问

棉布为什么会缩水?
新布买来,不下水就做衣服,常常不是短了,就是瘦了,确实是件很头痛的事。为什么棉布会缩水呢?因为棉布是用经纱和纬纱交织成的,当它在水里浸透后,纱线比干燥时要粗得多,长度也就相应地缩短,棉布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收缩,这就是棉布缩水的原因。然而,各种棉布的组织不一样,缩水的程度也不同。像平布一类的织物,长短和宽窄缩水一般在3%左右,麻纱等织物横缩5%,卡其一类织物横缩比较少,只有1%,但是长短缩水要缩6%以上。
要求棉布绝对不缩水是不可能的,但也不是没有办法使它少缩水,去年上海第二印染厂职工创制了一种预缩整理机,织好棉布经过这台机器的处理,只缩水1%左右,不久,人们就可以买到这种经过预缩处理的卡其和府绸了。


第6版()
专栏:

穿筘女工吕萍
本报记者 伊晓
“那就是吕萍”。穿筘间生产组长把左角上穿筘架前的一个姑娘指给我们,顺着他指的方向,我们走了过去。她正在工作,停经片和综丝随着她左手的手指跳动着,右手上的钩针把经纱一双双地掏过停经片和综丝的小孔,筘刀带着清脆的响声把纱头压过钢筘。她全神专注着自己的双手。我们的突然出现,丝毫没有惊动到她,仿佛她是在另一个世界里。我们等到她动作中的一个间歇,问她:“你这样不用眼看,也不致穿错吧?”她随声答道:“不留神也是出疵点!”头却没回,就又工作起来了。随着自己动作的节拍,她又说:“这疏忽一点儿也不行。”筘刀嘎的一响,像打了个句号。她侧过头把钢筘仔细瞧了一眼,手才继续动作下去。她穿完这个织轴,检验一过,跟我们走出车间来。她个儿不高,圆脸庞,在她工作时,还以为这是个寡言笑的少女,没想到是个活泼的姑娘。
吕萍,在全陕西省纺织业里人人知名。她几年来一直是全省穿筘效率最高的,质量也是最好的。今年3、4、5三个月,平均每八十分钟穿一个织轴
(二千三百三十六根纱),最高是七十五分钟一个轴。可是,吕萍经常最关心的是拿出没有一点毛病的织轴来。
今年3月底,在“比、学、赶”运动中,穿筘乙班的高志娥和丙班的孙凤英都以七十二分多钟穿一个轴的效率超过了她。她同班的小姐妹们都替她着急,“你这个小吕萍,磨蹭,磨蹭,人家都把你给赶过了,”“你检查,检查,净是些重复动作!”旁边一位热心快嘴的姑娘说:“要不,你穿,我来替你检查。”可是,她羞红着脸解释道:“不,我自己的活不自己看过,心里老好像有事放不下,我自己努力赶吧!要不,给织布车间找下点麻烦,或是出了次布怎么办呢?”她还是一丝不苟的坚持着每一道检查手续。吕萍1953年3月进厂,那年才十五岁,从1954年2月起,五年多,穿了七千多个织轴,除了个别小毛病外,从来没有出过一个主要疵点。
保证穿筘不出疵点,不是件容易事,一个经轴按二千三百三十六根经纱计算,每个综框就有二千三百三十六根综丝,二千三百三十六页停经片,和一个有一千一百六十八道空的钢筘,要使经轴成为可以上织布机的织轴,就要把每一根纱用钩针钩起,按照一、三、二、四的次序,先从一个个小菀豆粒大的停经片的小孔中钩出,再从麦粒大的综丝孔里带过,最后用筘刀依次插过梳齿般细密的钢筘。每穿两根纱要有九个动作,穿妥一个织轴共需一万零五百一十二个动作,按照吕萍目前的平均效率,这全部动作要毫无差误地在七十五分钟内完成。以平均每个班作五个织轴,每年以三百个工作日计算,那就是说她在穿一千七百五十二万根纱,或是在七千八百八十四万个动作中,没有发生过错误。
要想理解为什么有的工人一个班就出好几个疵点,而吕萍就能一连几年不出疵点,那就要理解吕萍为消灭疵点曾经进行过怎样艰苦的斗争。吕萍一开始穿筘也曾经出过不少疵点,最大的一个疵点,就是穿错综丝。
那是1954年1月份的事,当她听说,她的养父催她赶快回去,要不然,就要向她的生身父母讨还她三担稻谷、二十块现洋的身价的时候,从前的事在心里翻腾起来。她生在无锡一个贫苦农家,十四岁以前,她曾被转卖过五次。最后从她养父张锡根家偷跑出来,到咸阳投奔她的姐姐,才进了国棉二厂的。她想到这,本来暗里数着的一、三、二、四,却成了一二三四。没有几天,生产小组长告诉她,织布车间来过传票,她那天穿的那个织轴的综丝批错啦。
当她回到宿舍时,怎么也睡不着,她想起代替同班的小丁去织布车间处理疵点的情形。小丁没有把一个坏的综丝换掉,当织轴上到布机上以后,那根坏综丝弄断了足有一寸宽的经纱。织布工大概以为她就是小丁,把这指给她看,用手比划着要她一根根接好头。那怎么能接好呢!又叫她用钩针穿,更没法穿了。在下班吃饭时,那个织布工碰到吕萍,还对她表现出不高兴的神气。一轴纱要经过前纺、精纺和络浆八道工序,才来到穿筘这里,弄坏了,会使别人的劳动化为乌有。她猛然抬头又注意到搭在床上用次布作的腰裙上一道显眼的双经,这还不是穿筘工人的疵点,使得这块布不能出厂。吕萍一夜也没睡好。
她所感到的这种内疚的痛苦,使她下定了决心消灭疵点。她要克服有点什么心事或外界干扰就不能工作的弱点。她把一个坏综框钉在自己嘈杂的宿舍的墙上,任谁在那里说笑,她照样在那里一、三、二、四地练习批综丝,别人吵得凶,她也就把声音念得大。现在她几乎已经锻炼到她在工作时,有多少人在她背后看,她都全不在意。那次最大的疵点,真的成为她穿筘以来的最后一个疵点。
她很注意每一个小动作,她经常学习别人长处,学不到总不罢休。当她在报纸上看到无锡市振新纱厂的先进生产者章瑞英的先进事迹以后,去年回家就特地到章瑞英那里学会了四个钩针穿筘的工作法。她学了别人,反回来就改正自己的动作。去年5月有一天,她忽然感到自己的筘刀响声总是比别人的紧凑得多,她一边看别人的动作,一边用手比划,突然发现自己用钩针穿过综丝孔时,不是像平时那样本能地扬一下再向下穿。而是平着就穿,由大动作改为小动作,快了三分之一秒。她高兴得不得了。织完这个轴后,她马上就向别人讲说她的“新发现”。
现在,吕萍只要听一听筘刀的响声,就能断定筘刀是否过了钢筘,光凭“手感”也能知道批错了停经片和综丝没有。她还在老工人帮助下,创造和改进了一整套质量检查工具,来预先消灭疵点,使疵点不出穿筘间,陕西省的大多数纺织厂都采用了这套检查工具。
穿筘,照某些人看,密密麻麻的一大堆钢丝铁片,整天坐在那儿“穿针引线”,会觉得这是件枯燥的事,而吕萍却认识到这件事在整个生产中的重要性,而对它结下了深厚的感情。(附图片)


第6版()
专栏:

突破原料
关纺出好棉纱
本报讯 上海国棉一厂,在党委的领导下,把住检验、配棉、清花、钢丝车间和温湿度等几道关口,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终于用较低级配棉纺出较高等级的棉纱。6月上半月,用平均六点九级棉花纺出的上等一级纱达到98.21%。
国棉一厂从今年2月底开始,所用原棉含水量高,杂质多,原棉等级一般都在七、八、九级。职工中有部分人认为:要进一步提高质量,只有等待上级配好棉。党委针对这种思想,反复向职工讲明提高质量的重要性,同时,召开老工人座谈会,研究低等级配棉纺高等级棉纱的办法。并发动职工分析试验低等级配棉是否有纺成较高等级棉纱的条件。分析结果,发现配棉等级虽然低,但是棉花成熟度好、纤维细、强度较高。用六级平原棉花,试纺出来的纱质量很好。
过去每批原棉进厂后只进行抽验,现在都逐包检验和小量试纺,工人们掌握了原棉性能再使用。清花和钢丝车间的职工,围绕原棉杂质多、含水多的缺点,加强原棉的预先处理工作。棉花使用以前,先用烘棉机烘一道,使水分减少;在原棉通过清花车和钢丝车时,采取少打多松的操作法,既可以除去杂质又不伤纤维。
加强温湿度管理工作,也是提高质量的一个办法。细纱车间温湿度低了,可以少出断头,但要提高棉纱和条干强力,却又要求细纱间有较高的温度,这是一个矛盾。这个厂采取提高前纺回潮的办法,解决了这个矛盾。由此可见,棉花等级虽然低一些,如能对困难进行具体分析,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棉纱质量是可以提高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