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7月4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说和写
郭济方
从前在北京,听到提倡普通话,倒还不觉得怎样。赶等到了上海工作,才体会到其寓意之深。
北方人初到上海来,差不多都有共同的感觉,倒不是水土不服,而是言语不通。“格木斯哈伯朗塞扎,侬宰奈特弗来斯!”是什么意思?经过“翻译”,原来是“这东西一共只有三只,你全拿走不行!”。其它如:白相是游玩,交关是许多,等等不胜列举。
久了,发现上海有不少同志说起普通话来也很流利;既准确,又清晰。可惜只是碰到北方人才说。有一个阶段,公共交通车辆上的售票员也说普通话,虽说是学习,成绩却不小,给外地来的乘客添了很大方便。可惜也没坚持下去。
根本原因在于,说普通话还没有形成为一种风气。相反地,一些能说普通话的外地人为了工作方便和“适应环境”,也慢慢说起夹生的上海话来。双方来一个“向中间靠拢”,算是权安之计。大家盼望的普通话的声音,还没有如霹雳贯耳般响亮起来。
甚至,还不时从报纸上读到“我伲”(我们)、“交关”之类的词句,不禁从说普通话又联想到写普通话,感到这方面也有些问题。
北方人听不懂上海话,固然有些蹩扭,但因身居上海,只要多听几次,也就大致无师自通。而上海人(推而及于南方人)“看”不懂书上的北方话,或北方人
“看”不懂书上的南方话,那种蹩扭滋味更是“或有
甚焉”。而且由于地各南北,往往没有机会去听,去请教,去找“翻译”,于是当时囫囵吞枣咽到肚里,以后糊里糊涂搁在脑后。不懂,又不容易弄懂,又让读者怎么办呢?
举个例子看:“老蔫……经过一长盼休整,……真是不赖歹,干的戗!……敌人都尥着蹶子朝响枪的地方跑,……对方还在得意卖骗,……不知胡吣些什么,……叫他一巴掌给扇了个栽不楞。”(摘自冯志著“敌后武工队”,着重点是作者加的)确切的意思是什么?怎样“译”成普通话?读到这些地方,耐心的读者恐怕只有揣摩,而急性子的读者大概只好“跳”过去罢。
当然,我不反对说地方话和在文学作品中运用方言土语。地方话是历史的、社会的产物,不是一下子可以统一的。许多生动、形象化的易被广大群众接受的方言土语,也的确别具魅力,能使作品生色。我只是说,统一汉语,大家说普通话,这是正确的、必趋的方向,应该人人放开喉咙说,发动别人说,使之蔚为风气。一切文章——写在纸上的话,也都应当是普通话。那种听本国话和读本国书而需要求诸“翻译”的状况,该结束了。


第8版()
专栏:

爷爷和孙女
许淇
晚霞里,爷爷和孙女,漫步在昆都仑河边……
爷爷穿着紫红的蒙古袍;崭亮的马靴还沾着大草原的香气。他捋着棕黄的胡须,一双弯成月牙的眼睛,满含笑意,始终没离开少女的脸
啊啊,这就是我的小乌日娜!这就是从七岁起就骑着枣红马,在草地驰骋的乌日娜,这就是在繁星点点的夜晚,拉住我的袍角,要我讲嘎达梅林故事的小乌日娜。看,现在她已长成了。一顶帽子罩住了她长长的两条发辫,蓝布工作服上染着斑斑油渍,她已经成了一个有技术的工人了!
清早起,爷爷告别了老妻。带上最洁白的奶油,最鲜美的黄羊肉,最珍贵的皮子,来探望他的小孙女。一路上他都在想:乌日娜变得怎样了?长得更美了?长得高大了?她在干什么重要的活呢?这些虽然在她的信里,都写得明明白白的,但爷爷总想亲眼看一看。
当汽车载着爷爷来到包头昆独仑区,就看见两排红砖大楼整整齐齐,立在大路旁边。人家告诉爷爷,这就是工人宿舍。房屋的窗户好像开在云端里。啊!我的小孙女,住在天上哩。
当汽车载着爷爷来到包钢厂区。爷爷看见一座比一座更高的烟囱。别人告诉他那挨着什么热风炉呀,洗涤塔呀,钢架子正顶住蓝天的,就是快要流出很多铁水的一号高炉炉体。忽然间,哧哧哧……眼前一亮,闪电般地开出一朵银花,紧接着,遍地都现了。摩天的山顶有雪莲,这难道就是地上的雪莲?啊,不是,那是电焊工的手艺!
党支部书记领爷爷到乌日娜工作的地点。包钢机械总厂厂房占了很大很大一片砂地。爷爷好像走进了迷宫,要不是支书领着他,他真不知从哪儿进来,哪儿出去。阳光从天窗上洒进车间。敞亮的厂房机器在飞旋。多大的机器!轰隆隆的响声传万里;在高高的屋顶上,天车在运行。它移动着、移动着,随着哨声推移。然后挂下长长的铁钩,把大机件拉起。党支书说:“老大爷,瞧!那是谁?”是谁?是谁?那驾驶天车的人?那穿着蓝色工作服的娇小的身躯。难道是我眼花了,那脸蛋竟像乌日娜。“是的。”党支书好像猜到了爷爷的惊疑,“她就是乌日娜,你的小孙女!”
啊!乌日娜,毛泽东时代幸福的女孩子。党把你培养成一个多么有用的人!如果在旧社会,你会在凄苦的草原埋葬青春,当王爷和牧主的奴隶。现在高大的天车像是你长出的肢体,吊重的铁钩,像是你的手臂,听你使唤,摆动如意;再重的钢管构件,你也能轻轻地把它们稳放高举。是谁给了你这样巨大的力量,无穷的智慧,为建设包钢、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作出贡献?是党!爷爷不禁流下感激的泪。
晚霞里,爷爷和孙女,漫步在昆都仑河边……
老人捋着棕黄的胡须,少女甩开油亮的长辫,在砂地里,落日拖长了他们的身影。
一个说,奶奶很想你。你爹在公社当了生产队长。今年春天接羔挺顺利。羊儿壮、马儿膘肥。丰收就在眼前。社长要请你爷爷上敬老院。我说,我还硬朗,才不去呢!……啊啊,你最喜爱的小牛犊子,已当了三个孩子的妈哩。于是,故乡的人和事,在少女的眼前展现出来,更加亲切也更加美丽。一个说,我爱故乡,但我更爱包钢,我愿一辈子在这里劳动。党这样深切地关怀我,同志们对我比姊妹还亲。当我做出微小的一点成绩,党就给我大荣誉。我出席了全市的青年积极分子会议。啊啊,一位诗人还在报纸上把我描写了一番……
他俩你打断我的话,我又把你的话打断,又时时被一同发出的笑声打断。风把他们的笑语吹去,在昆都仑河边,和流水的低唱合在一起……(附图片)
吴衍庥 插图


第8版()
专栏:

慰抗洪战士归来
陶铸
入春风雨尚均匀,莫道天公恩惠深。
狂霰袭来瓦欲裂,恶涛卷到岳为倾。
人民自有回天力,蛇蝎难施螫毒针。
我信奇迹现秋后,灾痕不见见新村。


第8版()
专栏:

遥寄战胜洪水的人们
萧向荣
天公无眼泪偏多,涕泗纵横作浪波;
掀起恶涛三百丈,狼嗥虎啸舞群魔。
百万雄师战陌阡,冒淋十日夜连天;
魔高一尺道高丈,不许鱼龙向亩田。
云天南望路漫漫,每日新闻细细看;
一见洪峰归大海,心头如释觉怀宽。
捷讯频传到耳边,军民群力胜苍天;
举眉南望四千里,遥寄俚诗赋我悬。


第8版()
专栏:

老树做寿(童话)
达斡尔族 巴图宝音
夏天的一个晴朗的早晨,阳光是那样的明媚。绿油油的树叶被照得闪着亮光,鸟儿向着阳光歌唱,万物都被照得挺舒坦。
一个老猎人在家里穿好了猎衣,吃饱了儿媳给煮的香喷喷的狍子肉和野猪肉,拿上猎枪,跨上了枣红马,带着可爱的猎狗出发了。
森林里挺阴凉,松树一棵挨着一棵,简直密得几步远什么也看不见。老猎人漫步在林间,各种各样的鸟都向着他歌唱,白桦树的叶子“呼哒、呼哒”直响,原来是鼓掌欢迎老猎人哩。
老猎人朝直向前走,走过了密林中的绿苔藓和青岩石。走呀走呀,忽然,从不太远的地方传来一片“哗哗哗”的笑声。“从哪里传来的呢?”老猎人好奇地朝着声音那边走去。唔呵,黑压压的一大片,原来是很多年轻年幼的树围着一棵老树,替它做寿哩!好热闹啊:小黄雀吹喇叭,鹊雀给鼓锣,百灵鸟唱歌,大雁表演舞蹈。
老树从老远看到老猎人漫步走来,便挑起嗓门喊:“孩子们,快欢迎我们的老主人吧!”大家都向老猎人跳啊唱啊的欢迎起来,老猎人就高高兴兴地坐在中间了。
联欢会开始了。老树先清清嗓门讲道:“孩子们!首先祝贺我们生长的祖国。我今年五十岁啦,经历过好几个时代。在伪满时候,鬼子常来乱砍盗伐,可怕的山火终年累月的烧我们,我们身上烧秃了,我们可爱的朋友——黄莺儿、小兔儿都逃走啦,都避难去了,我们的生活真是又苦闷又凄惨……”
小黄雀“叽叽喳喳,叽叽喳喳”好像说:“现在我们又回来了”。
老树又接着说下去,说到现在的生活,它就笑了:“我总算活到了现在。现在的日子可不同啦,和过去完全不同啦!我们过着平平安安的好日子,再也没有人来砍伐我们,孩子们都能快活地活过少年时代长大成材,我们老母树也都得到了保护。我们的生活幸福极了,有了保护我们新生活的主人——猎民护林员和营林员。在这里坐着的这位老猎人,就是这样子的人。他们像保护自己生命一样的保护着我们,才终于消灭了我们的敌人——山火。现在我们常年穿着花花绿绿的衣裳,不怕风吹和日晒;我们的朋友——小百灵、小兔儿又经常同我们在一起跳呀舞呀的,我们的生活快乐极了。”
老树说着说着,又对旁边的几棵苹果树说道:“孩子,咱们的老主人在这里坐半天了,也没有捞着水喝,你快长出些苹果来吧!”那几棵苹果树真听话,“吱吱吱”几声响,长出了好多苹果来。老猎人一边吃着一边笑着,周围的树也都笑着。百灵鸟、小黄雀、鹊雀……又都跳的跳、唱的唱,闹腾起来了。各种鸟兽和树都热烈地要求老猎人给他们唱一只歌子,老猎人心想:这不应该推辞,就放开了嗓子,唱出一只鄂伦春民歌来:
“红红的太阳出在东山岗,
鄂伦春民族有了希望。
毛主席好比那红太阳,
鄂伦春民族得到了光明。
我们怎样报答毛主席?
要好好保护美丽的森林!……”(附图片)
苗地 插图


第8版()
专栏:

喜看“飞越天险”
谢逢松
两次看“飞越天险”,两度欢悦和激动。
我们祖国西南的康藏高原,拔海五千公尺以上,风雪长年不断,冰山盛夏不化,气候十分恶劣。解放前,美蒋空军梦想在这里开辟一条航线;可是,冰山和风雪一次次让他们葬身在高原之上。他们不得不把这里划为“空中禁区”。1950年,我们年轻的人民空军,却以革命的英雄气概,驾驶着缴获来的笨重、破旧的运输机,顽强地克服各种困难,飞越天险,史无前例地在这个“空中禁区”,开辟了北京—拉萨航线。影片拍摄的就是这些英雄事迹。影片将戏剧情节的发展,分“陆、空两路进军”。在地上,写气象三组同志在康藏高原的冰山雪岭中,他们遇到了雪山的崩溃,为了保证开辟航线的任务,与饥饿、寒冷、伤病作斗争;虽然电台摔坏了无法与部队联络,在濒于绝望的困境中,仍勇往直前,不畏艰苦。也写了他们与藏族老乡的亲密关系。在空中,写飞行员之间的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阶级友爱精神;写八零三号飞机二次起航、二次返航和第三次飞越天险,化险为夷,获得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地下和天上两条线联系密切,息息相关:地下的气象组,是天上准备飞越天险、开辟航线的“飞行员的耳朵和眼睛”,是他们的先行者;天上的飞行员,后来把“营救和开辟航线的任务结合起来搞”,又成了地下气象组的后援者。他们在事业上,在命运上,紧密相连,互依为存。天上的飞行员赵忠凯和地下的气象队员徐瑞,又是一对年轻的恋人,彼此之间还拴着一条爱情的线。这样,两条线相互交错,拧成一气,严谨紧凑,扣人心弦。再加上负责美术(包括特技美术)、布景、照明、摄影(包括特技摄影)等工作的同志,认真、严肃、细致,把地下和天上的环境气氛处理得逼真,给故事情节的发展打下了可信的基础。
在人物的塑造上,赵忠凯和张启良,堪称双璧。他们给人的第一个印象是:两个非常友爱的小伙子,俏皮、热情、纯朴、富有朝气,他们有相同的志向和不同的性格。
且看这一场戏:他们骑着摩托车在马路上疾驰着。张启良为了让赵忠凯能赶上时间去给徐瑞送行,自己抢过车来驾驶;车开得太猛,掉进沟里,张启良又叫赵忠凯跑步前进,自己单独背着车子走。几个动作,几句话,深刻地写了他们的深厚友谊,互相照顾和体贴;同时,也开始暴露了张启良性格中性急、冒失的一面,衬托出了赵忠凯性格中的沉着、稳健和略带腼腆。当第二次飞临鬼头山口时,张启良一心要完成任务,不顾气候的复杂变化,坚决主张冲过去;机长赵忠凯下令返航,他竟和他吵起来。回到基地后,张启良像一个打足气的皮球,到处顶撞。对赵忠凯来说,救气象队的同志,还有他爱人,他何尝不急呢?但他能以理智去克制感情,他想到“不光是钻进去,还要想到怎样钻出来”。这里显出他的冷静、沉着和成熟和张启良的热情和莽撞。到最后飞机缺乏氧气时,张启良却首先取下了自己的面罩,宁愿牺牲自己,把氧气留给正驾驶赵忠凯,来完成开辟航线的任务。
这些简炼的描绘,塑造出了两个性格鲜明的形象。影片在表露人物内心世界的时候,不是借助冗长的对话,而是通过人物极集中、极简炼的动作。像第三次起飞穿过山洞,在云海上盘旋寻找气象三组,再三联络,得不到回答,氧气消耗过多,赵忠凯决定返航。就在搬动方向盘的一刹那,他的脸一阵铁沉,便充分表达了赵忠凯意识到气象组同志、爱人徐瑞可能牺牲的万分痛苦的心情。后来,联络上了,飞机投下了物资,赵忠凯正与徐瑞通话,张启良冲着赵忠凯会意地眨了一下眼睛。这眼睛一眨,便又溢出了十分深厚的友情。
充分利用电影的特性,借助人物十分简炼的动作,来展现人物的内心,来刻划人物的性格,这是影片的又一成功之处。
影片对803号飞机三上青空的描写,可以算得一种妙笔。同样的人,同样的飞机,上同样的天空,但每次都给人不同的感觉,不同的印象,不觉得有任何的重复。作者作了费心思的设计。
第一次:起飞的一组镜头,连接得非常清楚、利落,速度快,很紧凑。航行时的特点是爬高,左发动机发生故障。
第二次:起飞时,是团长指着地图,叫飞行人员记住山口代号,马上准备起飞;接着,飞机就在云头出现了。航行时,主要是发现气候变化,张启良主张过山口,赵忠凯命令返航。
第三次:起飞前是赵忠凯和张启良各找首长谈话,谈话将结束时,接着是空中飞机机舱内,张启良和赵忠凯各一眨眼,表示和好。航行时的特色,是穿过山洞,为营救气象组同志,在云海上长久盘旋,后氧气不足,飞机险些出事的情景。在机场着陆,欢迎的人,准备来抢救的人,一片欢呼。
三次,每次有它的特色,每次有它引人的地方,一次像一个浪头,一次是一个高潮,浪头推浪头,高潮接高潮,形成了影片急促的节奏,浩阔磅礴的风格。
古语说文章写得好,“一气呵成”,“飞越天险”,也可以说有一种一气呵成的感觉。不过,在个别地方由于戏前的伏笔准备,前后气氛的贯串注意得不够,画面虽无破绽,却给人略有不真实、不自然的感觉。像雪山的崩溃,因为事先缺乏对这一事件的应有的渲染(只有小陶“你说要是塌下一方土来我们还有命不”一句话),便使人觉得有些突然,并没有给观众更大的震惊。气象组行进时的唱歌,受困时朗诵毛主席的“清平乐”(六盘山),事前的气氛准备都不够,也使人觉得不够自然。气象组这条副线,作者倾力不多,缺乏有机、连贯的描写,给人的感染和印象也就比较粗浅了。


第8版()
专栏:

人民公社收麦了(二首)
叶浓地头磨石哇哇叫,满地镰刀哈哈笑。收割机的轰响忽近忽远,满载的车队在大路上飞跑。高骡大马竖着尾巴昂着头,场里的碌碡高兴得连滚带跳。幼儿园的歌声飞满全村,食堂的饭菜香满街道。人民公社收麦了,新的诗,新的画新的歌调……麦田是汪洋大海麦田是汪洋大海,风催金浪滚滚而来!康拜因像出海的舰艇,乘风破浪,敞抒胸怀……“大海”是公社社员开,“舰艇”是国产的东风牌。小伙子在海上挥鞭跃马,姑娘傲坐在驾驶台……


第8版()
专栏:读者、作者、编者

对几个标题的推敲
最近读报,觉得有些标题在语法和修辞上还是值得推敲的。例如人民日报6月11日第四版有一则简讯的标题是“缅军击毙一股蒋帮残余部队”,“部队”是不能被击毙的,改为击毙多少人比较妥当。6月13日第六版有一个标题是“人民教师是光荣的岗位”,说“教师”是“岗位”不够恰当,不如改为“教育工作是光荣的岗位”。6月21日第一版“大丰收来自大挖潜力”这条消息的副题是“解放妇女家务劳动使田间劳动力大为增强”,“解放妇女家务劳动”也是不合语法的,动词“解放”和宾语“劳动”配搭不当。 刘万嘉


第8版()
专栏:读者、作者、编者

缺乏思想性的照片
6月11日人民日报第六版登载了十二幅高等学校的照片。其中只有一幅是介绍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其余照片所展示出的几乎都是一些巍峨的建筑物和美丽的校景。我们觉得这些照片占用了很大篇幅,但缺乏思想性。对于投考高等学校的学生来说,也缺乏教育和指导意义。 李杰毅 徐寿椿 何世昌


第8版()
专栏:读者、作者、编者

多反映教师的生活
最近人民日报刊登了“我热爱教师工作”等文章。我觉得这样的文章很好,对每个教师特别是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以及即将走向教师岗位的青年学生都有很大的启发。像这一类的文章过去登得很少。今后希望多发表些反映教师生活的文章,让广大文教战线上的同志受到鼓舞和教育。
江西南昌县蒋巷中学 许家庆


第8版()
专栏:读者、作者、编者

讨论了“经手和经心”
我们大同铁路电务段修缮所读报组读了咱报6月9日八版上柳笛同志写的“经手和经心”一文,立即议论开了,大家都认为这篇稿子对我们修缮所每个人都有教育意义。我们讨论了一下,觉得哈尔滨的刨工郑绪增九年不出一件废品,就因为他干活时专心一意,真正树立了主人翁的劳动态度。过去我们有些同志对工作的确是不够经心,干活不仔细,工作当中精神不集中,因此,常常出废品,返工。大家表示一定要向郑绪增、林德时等同志学习,他们能做到我们也一定能做到。李师傅是全所返工活最多的一个同志,讨论时他虽然发言不多,但心里的斗争比谁都强。果然第二 天他焊三角铁架子时,质量有显著提高。事实扭转了大家的认识,过去废品多不是因为技术低,而是“经手不经心”。
大同铁路电务段修缮所读报组


第8版()
专栏:读者、作者、编者

时间弄错了
5月25日人民日报第七版所载“谈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典”一文中说:敦煌石室中发现的唐本草残本,由于国民党反动政府和帝国主义分子勾结,被盗往英国和法国。但是,根据敦煌学的研究,在国民党反动政府统治时期,盗劫敦煌古物的主要是美帝国主义。至于敦煌石室中的唐本草残本,则是在清朝末年,被英国斯坦因(1907年)和法国伯希和(1908年)盗走的。
尚志钧
读者的意见是对的。原文作者未经细考,把时间弄错了。


第8版()
专栏:

说和写
郭济方
从前在北京,听到提倡普通话,倒还不觉得怎样。赶等到了上海工作,才体会到其寓意之深。
北方人初到上海来,差不多都有共同的感觉,倒不是水土不服,而是言语不通。“格木斯哈伯朗塞扎,侬宰奈特弗来斯!”是什么意思?经过“翻译”,原来是“这东西一共只有三只,你全拿走不行!”。其它如:白相是游玩,交关是许多,等等不胜列举。
久了,发现上海有不少同志说起普通话来也很流利;既准确,又清晰。可惜只是碰到北方人才说。有一个阶段,公共交通车辆上的售票员也说普通话,虽说是学习,成绩却不小,给外地来的乘客添了很大方便。可惜也没坚持下去。
根本原因在于,说普通话还没有形成为一种风气。相反地,一些能说普通话的外地人为了工作方便和“适应环境”,也慢慢说起夹生的上海话来。双方来一个“向中间靠拢”,算是权安之计。大家盼望的普通话的声音,还没有如霹雳贯耳般响亮起来。
甚至,还不时从报纸上读到“我伲”(我们)、“交关”之类的词句,不禁从说普通话又联想到写普通话,感到这方面也有些问题。
北方人听不懂上海话,固然有些蹩扭,但因身居上海,只要多听几次,也就大致无师自通。而上海人(推而及于南方人)“看”不懂书上的北方话,或北方人
“看”不懂书上的南方话,那种蹩扭滋味更是“或有
甚焉”。而且由于地各南北,往往没有机会去听,去请教,去找“翻译”,于是当时囫囵吞枣咽到肚里,以后糊里糊涂搁在脑后。不懂,又不容易弄懂,又让读者怎么办呢?
举个例子看:“老蔫……经过一长盼休整,……真是不赖歹,干的戗!……敌人都尥着蹶子朝响枪的地方跑,……对方还在得意卖骗,……不知胡吣些什么,……叫他一巴掌给扇了个栽不楞。”(摘自冯志著“敌后武工队”,着重点是作者加的)确切的意思是什么?怎样“译”成普通话?读到这些地方,耐心的读者恐怕只有揣摩,而急性子的读者大概只好“跳”过去罢。
当然,我不反对说地方话和在文学作品中运用方言土语。地方话是历史的、社会的产物,不是一下子可以统一的。许多生动、形象化的易被广大群众接受的方言土语,也的确别具魅力,能使作品生色。我只是说,统一汉语,大家说普通话,这是正确的、必趋的方向,应该人人放开喉咙说,发动别人说,使之蔚为风气。一切文章——写在纸上的话,也都应当是普通话。那种听本国话和读本国书而需要求诸“翻译”的状况,该结束了。


第8版()
专栏:

爷爷和孙女
许淇
晚霞里,爷爷和孙女,漫步在昆都仑河边……
爷爷穿着紫红的蒙古袍;崭亮的马靴还沾着大草原的香气。他捋着棕黄的胡须,一双弯成月牙的眼睛,满含笑意,始终没离开少女的脸
啊啊,这就是我的小乌日娜!这就是从七岁起就骑着枣红马,在草地驰骋的乌日娜,这就是在繁星点点的夜晚,拉住我的袍角,要我讲嘎达梅林故事的小乌日娜。看,现在她已长成了。一顶帽子罩住了她长长的两条发辫,蓝布工作服上染着斑斑油渍,她已经成了一个有技术的工人了!
清早起,爷爷告别了老妻。带上最洁白的奶油,最鲜美的黄羊肉,最珍贵的皮子,来探望他的小孙女。一路上他都在想:乌日娜变得怎样了?长得更美了?长得高大了?她在干什么重要的活呢?这些虽然在她的信里,都写得明明白白的,但爷爷总想亲眼看一看。
当汽车载着爷爷来到包头昆独仑区,就看见两排红砖大楼整整齐齐,立在大路旁边。人家告诉爷爷,这就是工人宿舍。房屋的窗户好像开在云端里。啊!我的小孙女,住在天上哩。
当汽车载着爷爷来到包钢厂区。爷爷看见一座比一座更高的烟囱。别人告诉他那挨着什么热风炉呀,洗涤塔呀,钢架子正顶住蓝天的,就是快要流出很多铁水的一号高炉炉体。忽然间,哧哧哧……眼前一亮,闪电般地开出一朵银花,紧接着,遍地都现了。摩天的山顶有雪莲,这难道就是地上的雪莲?啊,不是,那是电焊工的手艺!
党支部书记领爷爷到乌日娜工作的地点。包钢机械总厂厂房占了很大很大一片砂地。爷爷好像走进了迷宫,要不是支书领着他,他真不知从哪儿进来,哪儿出去。阳光从天窗上洒进车间。敞亮的厂房机器在飞旋。多大的机器!轰隆隆的响声传万里;在高高的屋顶上,天车在运行。它移动着、移动着,随着哨声推移。然后挂下长长的铁钩,把大机件拉起。党支书说:“老大爷,瞧!那是谁?”是谁?是谁?那驾驶天车的人?那穿着蓝色工作服的娇小的身躯。难道是我眼花了,那脸蛋竟像乌日娜。“是的。”党支书好像猜到了爷爷的惊疑,“她就是乌日娜,你的小孙女!”
啊!乌日娜,毛泽东时代幸福的女孩子。党把你培养成一个多么有用的人!如果在旧社会,你会在凄苦的草原埋葬青春,当王爷和牧主的奴隶。现在高大的天车像是你长出的肢体,吊重的铁钩,像是你的手臂,听你使唤,摆动如意;再重的钢管构件,你也能轻轻地把它们稳放高举。是谁给了你这样巨大的力量,无穷的智慧,为建设包钢、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作出贡献?是党!爷爷不禁流下感激的泪。
晚霞里,爷爷和孙女,漫步在昆都仑河边……
老人捋着棕黄的胡须,少女甩开油亮的长辫,在砂地里,落日拖长了他们的身影。
一个说,奶奶很想你。你爹在公社当了生产队长。今年春天接羔挺顺利。羊儿壮、马儿膘肥。丰收就在眼前。社长要请你爷爷上敬老院。我说,我还硬朗,才不去呢!……啊啊,你最喜爱的小牛犊子,已当了三个孩子的妈哩。于是,故乡的人和事,在少女的眼前展现出来,更加亲切也更加美丽。一个说,我爱故乡,但我更爱包钢,我愿一辈子在这里劳动。党这样深切地关怀我,同志们对我比姊妹还亲。当我做出微小的一点成绩,党就给我大荣誉。我出席了全市的青年积极分子会议。啊啊,一位诗人还在报纸上把我描写了一番……
他俩你打断我的话,我又把你的话打断,又时时被一同发出的笑声打断。风把他们的笑语吹去,在昆都仑河边,和流水的低唱合在一起……(附图片)
吴衍庥 插图


第8版()
专栏:

慰抗洪战士归来
陶铸
入春风雨尚均匀,莫道天公恩惠深。
狂霰袭来瓦欲裂,恶涛卷到岳为倾。
人民自有回天力,蛇蝎难施螫毒针。
我信奇迹现秋后,灾痕不见见新村。


第8版()
专栏:

遥寄战胜洪水的人们
萧向荣
天公无眼泪偏多,涕泗纵横作浪波;
掀起恶涛三百丈,狼嗥虎啸舞群魔。
百万雄师战陌阡,冒淋十日夜连天;
魔高一尺道高丈,不许鱼龙向亩田。
云天南望路漫漫,每日新闻细细看;
一见洪峰归大海,心头如释觉怀宽。
捷讯频传到耳边,军民群力胜苍天;
举眉南望四千里,遥寄俚诗赋我悬。


第8版()
专栏:

老树做寿(童话)
达斡尔族 巴图宝音
夏天的一个晴朗的早晨,阳光是那样的明媚。绿油油的树叶被照得闪着亮光,鸟儿向着阳光歌唱,万物都被照得挺舒坦。
一个老猎人在家里穿好了猎衣,吃饱了儿媳给煮的香喷喷的狍子肉和野猪肉,拿上猎枪,跨上了枣红马,带着可爱的猎狗出发了。
森林里挺阴凉,松树一棵挨着一棵,简直密得几步远什么也看不见。老猎人漫步在林间,各种各样的鸟都向着他歌唱,白桦树的叶子“呼哒、呼哒”直响,原来是鼓掌欢迎老猎人哩。
老猎人朝直向前走,走过了密林中的绿苔藓和青岩石。走呀走呀,忽然,从不太远的地方传来一片“哗哗哗”的笑声。“从哪里传来的呢?”老猎人好奇地朝着声音那边走去。唔呵,黑压压的一大片,原来是很多年轻年幼的树围着一棵老树,替它做寿哩!好热闹啊:小黄雀吹喇叭,鹊雀给鼓锣,百灵鸟唱歌,大雁表演舞蹈。
老树从老远看到老猎人漫步走来,便挑起嗓门喊:“孩子们,快欢迎我们的老主人吧!”大家都向老猎人跳啊唱啊的欢迎起来,老猎人就高高兴兴地坐在中间了。
联欢会开始了。老树先清清嗓门讲道:“孩子们!首先祝贺我们生长的祖国。我今年五十岁啦,经历过好几个时代。在伪满时候,鬼子常来乱砍盗伐,可怕的山火终年累月的烧我们,我们身上烧秃了,我们可爱的朋友——黄莺儿、小兔儿都逃走啦,都避难去了,我们的生活真是又苦闷又凄惨……”
小黄雀“叽叽喳喳,叽叽喳喳”好像说:“现在我们又回来了”。
老树又接着说下去,说到现在的生活,它就笑了:“我总算活到了现在。现在的日子可不同啦,和过去完全不同啦!我们过着平平安安的好日子,再也没有人来砍伐我们,孩子们都能快活地活过少年时代长大成材,我们老母树也都得到了保护。我们的生活幸福极了,有了保护我们新生活的主人——猎民护林员和营林员。在这里坐着的这位老猎人,就是这样子的人。他们像保护自己生命一样的保护着我们,才终于消灭了我们的敌人——山火。现在我们常年穿着花花绿绿的衣裳,不怕风吹和日晒;我们的朋友——小百灵、小兔儿又经常同我们在一起跳呀舞呀的,我们的生活快乐极了。”
老树说着说着,又对旁边的几棵苹果树说道:“孩子,咱们的老主人在这里坐半天了,也没有捞着水喝,你快长出些苹果来吧!”那几棵苹果树真听话,“吱吱吱”几声响,长出了好多苹果来。老猎人一边吃着一边笑着,周围的树也都笑着。百灵鸟、小黄雀、鹊雀……又都跳的跳、唱的唱,闹腾起来了。各种鸟兽和树都热烈地要求老猎人给他们唱一只歌子,老猎人心想:这不应该推辞,就放开了嗓子,唱出一只鄂伦春民歌来:
“红红的太阳出在东山岗,
鄂伦春民族有了希望。
毛主席好比那红太阳,
鄂伦春民族得到了光明。
我们怎样报答毛主席?
要好好保护美丽的森林!……”(附图片)
苗地 插图


第8版()
专栏:

喜看“飞越天险”
谢逢松
两次看“飞越天险”,两度欢悦和激动。
我们祖国西南的康藏高原,拔海五千公尺以上,风雪长年不断,冰山盛夏不化,气候十分恶劣。解放前,美蒋空军梦想在这里开辟一条航线;可是,冰山和风雪一次次让他们葬身在高原之上。他们不得不把这里划为“空中禁区”。1950年,我们年轻的人民空军,却以革命的英雄气概,驾驶着缴获来的笨重、破旧的运输机,顽强地克服各种困难,飞越天险,史无前例地在这个“空中禁区”,开辟了北京—拉萨航线。影片拍摄的就是这些英雄事迹。影片将戏剧情节的发展,分“陆、空两路进军”。在地上,写气象三组同志在康藏高原的冰山雪岭中,他们遇到了雪山的崩溃,为了保证开辟航线的任务,与饥饿、寒冷、伤病作斗争;虽然电台摔坏了无法与部队联络,在濒于绝望的困境中,仍勇往直前,不畏艰苦。也写了他们与藏族老乡的亲密关系。在空中,写飞行员之间的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阶级友爱精神;写八零三号飞机二次起航、二次返航和第三次飞越天险,化险为夷,获得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地下和天上两条线联系密切,息息相关:地下的气象组,是天上准备飞越天险、开辟航线的“飞行员的耳朵和眼睛”,是他们的先行者;天上的飞行员,后来把“营救和开辟航线的任务结合起来搞”,又成了地下气象组的后援者。他们在事业上,在命运上,紧密相连,互依为存。天上的飞行员赵忠凯和地下的气象队员徐瑞,又是一对年轻的恋人,彼此之间还拴着一条爱情的线。这样,两条线相互交错,拧成一气,严谨紧凑,扣人心弦。再加上负责美术(包括特技美术)、布景、照明、摄影(包括特技摄影)等工作的同志,认真、严肃、细致,把地下和天上的环境气氛处理得逼真,给故事情节的发展打下了可信的基础。
在人物的塑造上,赵忠凯和张启良,堪称双璧。他们给人的第一个印象是:两个非常友爱的小伙子,俏皮、热情、纯朴、富有朝气,他们有相同的志向和不同的性格。
且看这一场戏:他们骑着摩托车在马路上疾驰着。张启良为了让赵忠凯能赶上时间去给徐瑞送行,自己抢过车来驾驶;车开得太猛,掉进沟里,张启良又叫赵忠凯跑步前进,自己单独背着车子走。几个动作,几句话,深刻地写了他们的深厚友谊,互相照顾和体贴;同时,也开始暴露了张启良性格中性急、冒失的一面,衬托出了赵忠凯性格中的沉着、稳健和略带腼腆。当第二次飞临鬼头山口时,张启良一心要完成任务,不顾气候的复杂变化,坚决主张冲过去;机长赵忠凯下令返航,他竟和他吵起来。回到基地后,张启良像一个打足气的皮球,到处顶撞。对赵忠凯来说,救气象队的同志,还有他爱人,他何尝不急呢?但他能以理智去克制感情,他想到“不光是钻进去,还要想到怎样钻出来”。这里显出他的冷静、沉着和成熟和张启良的热情和莽撞。到最后飞机缺乏氧气时,张启良却首先取下了自己的面罩,宁愿牺牲自己,把氧气留给正驾驶赵忠凯,来完成开辟航线的任务。
这些简炼的描绘,塑造出了两个性格鲜明的形象。影片在表露人物内心世界的时候,不是借助冗长的对话,而是通过人物极集中、极简炼的动作。像第三次起飞穿过山洞,在云海上盘旋寻找气象三组,再三联络,得不到回答,氧气消耗过多,赵忠凯决定返航。就在搬动方向盘的一刹那,他的脸一阵铁沉,便充分表达了赵忠凯意识到气象组同志、爱人徐瑞可能牺牲的万分痛苦的心情。后来,联络上了,飞机投下了物资,赵忠凯正与徐瑞通话,张启良冲着赵忠凯会意地眨了一下眼睛。这眼睛一眨,便又溢出了十分深厚的友情。
充分利用电影的特性,借助人物十分简炼的动作,来展现人物的内心,来刻划人物的性格,这是影片的又一成功之处。
影片对803号飞机三上青空的描写,可以算得一种妙笔。同样的人,同样的飞机,上同样的天空,但每次都给人不同的感觉,不同的印象,不觉得有任何的重复。作者作了费心思的设计。
第一次:起飞的一组镜头,连接得非常清楚、利落,速度快,很紧凑。航行时的特点是爬高,左发动机发生故障。
第二次:起飞时,是团长指着地图,叫飞行人员记住山口代号,马上准备起飞;接着,飞机就在云头出现了。航行时,主要是发现气候变化,张启良主张过山口,赵忠凯命令返航。
第三次:起飞前是赵忠凯和张启良各找首长谈话,谈话将结束时,接着是空中飞机机舱内,张启良和赵忠凯各一眨眼,表示和好。航行时的特色,是穿过山洞,为营救气象组同志,在云海上长久盘旋,后氧气不足,飞机险些出事的情景。在机场着陆,欢迎的人,准备来抢救的人,一片欢呼。
三次,每次有它的特色,每次有它引人的地方,一次像一个浪头,一次是一个高潮,浪头推浪头,高潮接高潮,形成了影片急促的节奏,浩阔磅礴的风格。
古语说文章写得好,“一气呵成”,“飞越天险”,也可以说有一种一气呵成的感觉。不过,在个别地方由于戏前的伏笔准备,前后气氛的贯串注意得不够,画面虽无破绽,却给人略有不真实、不自然的感觉。像雪山的崩溃,因为事先缺乏对这一事件的应有的渲染(只有小陶“你说要是塌下一方土来我们还有命不”一句话),便使人觉得有些突然,并没有给观众更大的震惊。气象组行进时的唱歌,受困时朗诵毛主席的“清平乐”(六盘山),事前的气氛准备都不够,也使人觉得不够自然。气象组这条副线,作者倾力不多,缺乏有机、连贯的描写,给人的感染和印象也就比较粗浅了。


第8版()
专栏:

人民公社收麦了(二首)
叶浓地头磨石哇哇叫,满地镰刀哈哈笑。收割机的轰响忽近忽远,满载的车队在大路上飞跑。高骡大马竖着尾巴昂着头,场里的碌碡高兴得连滚带跳。幼儿园的歌声飞满全村,食堂的饭菜香满街道。人民公社收麦了,新的诗,新的画新的歌调……麦田是汪洋大海麦田是汪洋大海,风催金浪滚滚而来!康拜因像出海的舰艇,乘风破浪,敞抒胸怀……“大海”是公社社员开,“舰艇”是国产的东风牌。小伙子在海上挥鞭跃马,姑娘傲坐在驾驶台……


第8版()
专栏:读者、作者、编者

对几个标题的推敲
最近读报,觉得有些标题在语法和修辞上还是值得推敲的。例如人民日报6月11日第四版有一则简讯的标题是“缅军击毙一股蒋帮残余部队”,“部队”是不能被击毙的,改为击毙多少人比较妥当。6月13日第六版有一个标题是“人民教师是光荣的岗位”,说“教师”是“岗位”不够恰当,不如改为“教育工作是光荣的岗位”。6月21日第一版“大丰收来自大挖潜力”这条消息的副题是“解放妇女家务劳动使田间劳动力大为增强”,“解放妇女家务劳动”也是不合语法的,动词“解放”和宾语“劳动”配搭不当。 刘万嘉


第8版()
专栏:读者、作者、编者

缺乏思想性的照片
6月11日人民日报第六版登载了十二幅高等学校的照片。其中只有一幅是介绍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其余照片所展示出的几乎都是一些巍峨的建筑物和美丽的校景。我们觉得这些照片占用了很大篇幅,但缺乏思想性。对于投考高等学校的学生来说,也缺乏教育和指导意义。 李杰毅 徐寿椿 何世昌


第8版()
专栏:读者、作者、编者

多反映教师的生活
最近人民日报刊登了“我热爱教师工作”等文章。我觉得这样的文章很好,对每个教师特别是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以及即将走向教师岗位的青年学生都有很大的启发。像这一类的文章过去登得很少。今后希望多发表些反映教师生活的文章,让广大文教战线上的同志受到鼓舞和教育。
江西南昌县蒋巷中学 许家庆


第8版()
专栏:读者、作者、编者

讨论了“经手和经心”
我们大同铁路电务段修缮所读报组读了咱报6月9日八版上柳笛同志写的“经手和经心”一文,立即议论开了,大家都认为这篇稿子对我们修缮所每个人都有教育意义。我们讨论了一下,觉得哈尔滨的刨工郑绪增九年不出一件废品,就因为他干活时专心一意,真正树立了主人翁的劳动态度。过去我们有些同志对工作的确是不够经心,干活不仔细,工作当中精神不集中,因此,常常出废品,返工。大家表示一定要向郑绪增、林德时等同志学习,他们能做到我们也一定能做到。李师傅是全所返工活最多的一个同志,讨论时他虽然发言不多,但心里的斗争比谁都强。果然第二 天他焊三角铁架子时,质量有显著提高。事实扭转了大家的认识,过去废品多不是因为技术低,而是“经手不经心”。
大同铁路电务段修缮所读报组


第8版()
专栏:读者、作者、编者

时间弄错了
5月25日人民日报第七版所载“谈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典”一文中说:敦煌石室中发现的唐本草残本,由于国民党反动政府和帝国主义分子勾结,被盗往英国和法国。但是,根据敦煌学的研究,在国民党反动政府统治时期,盗劫敦煌古物的主要是美帝国主义。至于敦煌石室中的唐本草残本,则是在清朝末年,被英国斯坦因(1907年)和法国伯希和(1908年)盗走的。
尚志钧
读者的意见是对的。原文作者未经细考,把时间弄错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