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7月27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爱”而后能“护”
孙平
“爱护国家财产”,已经成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一个高尚的美德了。最近我看到许多工人在增产节约保证书上,也写有这一“爱”。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因为我们在这个国家当了家、做了主,就应当有这个当家做主的责任心。
人们把“爱”和“护”紧紧地连在一起,是有道理的,因为:有“爱”才能有“护”。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事情。一个人穿了一身心爱的衣服,坐椅子,总是要拂一拂灰尘;对于自己心肝儿似的孩子,更是如此。睡觉的时候,总要让孩子睡在床里边,怕滚在地上摔伤了;上街的时候,紧紧地拉着孩子的小手,总怕什么东西把孩子碰伤了。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只要留心,处处可见可闻。由此可见,这“护”的里边确是包含着极深极深的“爱”的。
对国家财产,也是一样。有了极深极深的“爱”,才有可能无微不至的“护”,甚至在必要时不惜一切地去保护。优秀的共产党员、青年女工向秀丽,为了抢救国家财产,维护群众的生命安全,而光荣牺牲的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青年会计员徐学惠,为了保卫国家财产,虽身负重伤仍坚持和匪徒搏斗的优秀品质,正是对伟大祖国、对国家财产的极深极深的“爱”的具体表现。
“爱”是具体的,“护”也是具体的。抽象地说“爱护”,而无实际行动,说一千遍、一万遍,徒具虚名而已,是假的,一文钱也不值。在日常生活中,不仅具有把国家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把长远利益放在眼前利益之上的思想,从大处着眼,而且能够自觉地“爱”国家的一草一木,“护”国家的一针一线,从小处着手,这样的“爱护”,才是“爱”得真实,“护”得彻底,是真的,是金也不能换的。
所谓“金也不能换”,是因为这样对国家财产的“爱护”,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我国六亿几千万人口,人人如此,时时如此,日积月累,久而久之,其节约的财富恐怕非用天文数字计算不可。陕西第一棉纺织厂里,有一个由六个人组成的茶炉小组,他们为了支援国家建设,节约用煤,日谋夜算,千方百计,从废煤灰堆里筛未烧过的煤碴,从放过煤的地方铲尚有用处的煤土,甚至东跑西跑,东找西找,连落叶也扫,木屑也拾,结果,二十个月没有领一斤煤,却夜以继日地充分地供应了两千多名工人和二百四十多户职工家属的茶水,为国家节约用煤达七百余吨。如果用这些煤发电,可以发一百一十二万度电,用来炼铁,可以炼五十六万公斤铁,用来炼焦,可以炼四十九万公斤焦又三万五千公斤焦油。再如前两天报上登的鞍山钢铁公司第一炼钢厂陈效法、李绍奎抢险护厂的事迹,表现了工人阶级为公忘私的英雄气概。这些都是由爱到护的极为生动的例子。
“爱”是“护”的前提,“护”是“爱”的表现,有无微不至的“爱”,才能有无微不至的“护”。


第8版()
专栏:

崇高的关怀
李天峰
有天夜里,我的两个孩子一齐病了,吐泻不止,据症候,我疑心是霍乱。便和妻领到甘肃省人民医院门诊部去急诊。挂号之后,大夫不来,妻便有些着急。我们等了一会儿,大夫急急忙忙的进来了,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人。妻说:“孩子病成这样,你们左等不来,右等不来,工作真不负责!”现在想来,不管意见正确与否,她当时的态度是很难令人接受的。但奇怪的是大夫一点也不生气,反而好意解释说:“你的意见很好,我们以后一定改正。”说着就给孩子诊病,是中毒性消化不良。这天夜里,急诊的孩子很多,紧接着,就看第三个。忽然一个穿白衣的青年小伙子跑进来说“刘大夫,院长说你痢疾还没有好,再不能工作了,请你回去休息,宋大夫马上就来换你。”我才恍然明白他是带病工作的。他的形象在我的眼前,忽然变得格外高大起来,同时也立刻感到了我们只看到自己的孩子有病,而没有想到大夫为了关怀孩子们的健康而忘却了自己的健康。这时,只听他斩钉截铁地回答说:“不行,这么多的孩子病着,我能离开这里吗?宋大夫白天才上了班,夜间又工作,年纪大的人受不了。”结果,他一个孩子接着一个孩子的又诊下去。在由医院回来的路上,妻和以往孩子有病的时候大不相同了。对孩子们的病,一字不提。却好几次的提起刘大夫,说:“我想写封信去给他道歉,但可惜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我说:“不知道也没关系,以后我们好好向刘大夫学习就行。”
妻是去年才参加商业工作,任售货员的。今年以来,由于增产节约运动的开展,大家都忙于生产和工作,没时间买东西。商店里关怀消费者,为了更好的为顾客服务,决定加强流动推销工作,送货到工厂,到田间,到里弄,到办公室。有一天,她和一个同志到军区去推销。刚推销毕由军区出来,迎面便是一阵大风,刮得尘土飞扬,乌云蔽日,雷声隆隆,由远而近,眼看就要下大雨了。两个人正着急商品怎么办?忽然一辆小汽车飞驰而来,停在他们的跟前。原来是军区负责同志,因为天气不好,派来送她们回去的车子。这倒使她们没了主意,两个人提议“把商品送回去就行,人可以慢慢走回去。”但司机同志不同意,只好坐着小汽车回来。售货员的工作,受到军区负责同志这么大的关怀,使她感动不已,经常向我谈起。好像工作中就增加了力量。
这两件事,经常缠绕在我的心头,虽然小,但却始终忘不掉,因为我从这里,推想到了我们未来社会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崇高无私的关怀。


第8版()
专栏:

照像
李学鳌上好胶卷,对好光圈,年轻的记者,来到宽大的车间——给党委书记照像,要登在报纸上边。几百台马达欢唱,几百架机器飞转,几百双手操作忙,几百张脸上红光闪,党委书记是哪个?半天没找见。忙把工人问,工人答得妙:“党委书记当工人什么活儿他都干。要照像你就看着照,他就在我们中间!”


第8版()
专栏:

“鬼愁寨”
白族 那家伦
天渐渐黑下来时,隐隐约约可以看到“鬼愁寨”了,我不由得加快步子,心里也兴奋起来:“这下又要见到岩大妈了!”
1950年春天。一个傍晚,我随着部队追歼残匪到过这里。一跨进寨子,我们的心就立即紧缩起来:这是一个遭受过多么严重灾难的地方啊!四处看不到一个人影;大片良田荒芜着:到处是断垣残壁、蔓草丛生;寨东头荒地里,还有几具未掩埋好的尸体,乌鸦和老鹰正噪杂地在啄食……
突然,一间破茅屋里,传来了一阵悲恸的哭声。我们急忙赶过去,隔着窗子一望:一个瘦骨棱棱、衣裳褴褛的老大妈,正坐在床边哭泣,床上直挺挺地睡着一个少年。豆样的油灯,照着少年那腊黄的脸。
我们推门进去,老人蓦地一下站起来,吓得浑身抖擞,指着床上的人说:“他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了,你们行行好!”我们解释了半天,她才明白我们不是“老黄狗”,而是解放军。于是,她请我们救儿子的命。军医给她儿子打了一针,不一会他就醒过来了。我们一边为她的儿子治疗,一边问起她寨子里的情形。她没说话就先掉了泪。
四十年前,这里是个人畜兴旺的寨子,有五六百口人。由于土司的剥削及血吸虫病的坑害,每年都成十成十的死去。狠心的土司就说这个寨里有鬼,把它取名为
“鬼愁寨”,并且划了界,不准寨里的人走出半步,其他人也不能到寨里来。没有医生敢来看病,病人死的更多了!老大妈的男人、女儿都是她眼睁睁看着死去的。现在,全寨总共剩下几十个人了!
听说我们要去追击残匪,她就把儿子托给邻人照看,一定要给我们带路。原来那股残匪的头子,就是全寨人痛恨的土司。那天夜里,我们打了一个大胜仗——土匪全部歼灭了,土司是岩大妈亲手用猎枪打死的!
从此,我们跟岩大妈认识了。每次路过,我都要来看望一下她老人家。1952年、1954年都来过,没想到现在又有机会来了!
我走进寨里,天已经黑定了,再加上浓雾迷漫,什么都看不清。我凭着记忆,摸索到岩大妈门前,正想敲门,“吱——”一声,门开了,一个人走出来和我撞了个满怀。我借着灯光定睛一看,便惊喜地喊道:“岩大妈!”我看见她仿佛变得年轻了,胖了。她端详了我一会,才认出来:“啊啵啵是你呀!今天早晨一开门,我看到屋前的花开了,晓得要有贵人来!是哪只孔雀把你引来的?”没等我回答,她就忙忙碌碌地张罗起来:倒开水、做饭、铺床,并像连珠炮似地问了我这几年的情形。看我吃完了饭,她才说:“你睡吧,大妈还要去上文化课。”我问起她儿子。“他呀,到县里开会去了。当了干部,忙得连媳妇都顾不上找!”她出去了,留下一串笑声。
我很疲惫,洗了碗就上床睡觉了。躺在床上看看屋顶,才发觉这三间瓦房是新盖的,墙壁用石灰刷得雪白,新桌子还散发着松香气味……这个家简直是焕然一新了。
一睁眼,天已经亮了。
我和岩大妈走到门外一看,若不是大妈在身旁,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房子差不多全是新盖的,还有一座楼房(大妈说那是学校),寨道上鸡鸭成群,准备下地的男女和上学的儿童满脸是笑地向大妈打招呼。
“怎么有这样多人?”我问。大妈笑着说:“这阵是黄金世道,光生不死呀!还从外村搬来了些!出不了两年,我们就要比四十多年前更热闹了!”我故意问:“那样您不嫌人多吗?”“你瞧,这么好的庄稼,一年收三季。人再多也嫌少呀!”顺着她的手,我看到梯田里成熟的稻谷金黄一片,在晨风中微微起伏。
这时,我突然想到那个难听的寨名,不禁念叨起来:“鬼愁寨,这寨名字……”大妈眼里闪着自豪的光辉,说:“嗳,早改了,你瞧!”她指给我看对面大树上挂着的木牌,上面写着三个大字:“乐人村”。红色的字在阳光照耀下正闪闪发光哩!


第8版()
专栏:百花坛

戏曲演员的“门坎”胡沙
近来真是眼福不浅,看了许多京戏、昆曲、梆子、评剧的折子戏,也多半是这些戏曲表演艺术家的拿手戏。什么地方拿手呢?主要在表演“技巧”上。评剧因为年头短,折子戏的量和质都不如那些老大哥,可见“技巧”这东西不简单,是经过长年累月和许多前辈艺人的精心创造形成的。
我只看到几场折子戏,却有好几场是小生压轴,如“黄鹤楼”,“临江会”“借赵云”等,使我马上想到了一百年前的名小生徐小香,因为他为创造周瑜的艺术形象,是费过心血的。有人说:“十年磨一剑”,形容用功之深。戏曲表演中,经过一百年琢磨的剧目,不在少数。这种表演才真的称得起精彩。“精”就是少的意思,“彩”就是美的意思。中国戏曲表演上有一条法则,叫做“多不如少”,怎样才能又少又好呢,那就需要有高度的技巧。
边看戏,我忽然想起了川剧名丑刘成基,川剧丑是很出名的,刘成基从技巧上说,又是其中的高峰。北京人看过他的表演“赠绨袍”和“议剑献剑”,对他的技巧莫不赞扬。记得有一次程砚秋同志看他表演“赠绨袍”中的“跪门吃草”,他表演时,砚秋同志就忍不住连声夸奖,戏一闭幕,他马上到后台和刘成基握手。作为有高度表演技巧的程砚秋同志,他热爱和尊重演员的技巧,因为他知道技巧得来不易。
事后,刘成基老先生告诉我,川剧观众将“赠绨袍”和“议剑献剑”当作丑角的“门坎”,“跳不过这两道门坎,算不得好丑角。”为了跳过这个门坎,刘老师从年幼时起,就一直对它下功夫,所以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我觉得“门坎”这两个字用得很妙。他好比运动员跳高,有一个最高标准摆在那里,让后辈演员去跳,后辈演员经过刻苦磨练,掌握了前辈的表演技巧,才能跳得过,跳过之后,他可能又把那“门坎”提高些,并设立新的“门坎”。我们的戏曲表演技巧,事实上就是这样发展过来的。如梅兰芳同志,又为后辈设立了许多门坎,如“醉酒”,“别姬”等,好像至今还没有人能跳得过去。
青年的戏曲演员,不管生、旦、净、末、丑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门坎”,也可以叫做“技巧关”,必需要争取跳过这一关。只有这样,才能算是真正的掌握了传统的表演技术,也才有可能往更高的艺术高峰前进。
由于折子戏的演出,(虽然只是才开始,演员也很少),却显出我们老艺术家们的功夫之深,艺术之美来了。
如侯喜瑞、荀慧生、李洪春、筱翠花等不大常登台的前辈,也各显其技。从这里也使我们体会到,我们的年青戏曲演员要费多大的心血、劳动,再加上年月才能将这些前辈所设的“门坎”跳过。


第8版()
专栏:

锦绣边疆
云南瑞丽速写
宗其香
耘稻
大青树下割剑麻
亲如一家


第8版()
专栏:

“爱”而后能“护”
孙平
“爱护国家财产”,已经成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一个高尚的美德了。最近我看到许多工人在增产节约保证书上,也写有这一“爱”。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因为我们在这个国家当了家、做了主,就应当有这个当家做主的责任心。
人们把“爱”和“护”紧紧地连在一起,是有道理的,因为:有“爱”才能有“护”。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事情。一个人穿了一身心爱的衣服,坐椅子,总是要拂一拂灰尘;对于自己心肝儿似的孩子,更是如此。睡觉的时候,总要让孩子睡在床里边,怕滚在地上摔伤了;上街的时候,紧紧地拉着孩子的小手,总怕什么东西把孩子碰伤了。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只要留心,处处可见可闻。由此可见,这“护”的里边确是包含着极深极深的“爱”的。
对国家财产,也是一样。有了极深极深的“爱”,才有可能无微不至的“护”,甚至在必要时不惜一切地去保护。优秀的共产党员、青年女工向秀丽,为了抢救国家财产,维护群众的生命安全,而光荣牺牲的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青年会计员徐学惠,为了保卫国家财产,虽身负重伤仍坚持和匪徒搏斗的优秀品质,正是对伟大祖国、对国家财产的极深极深的“爱”的具体表现。
“爱”是具体的,“护”也是具体的。抽象地说“爱护”,而无实际行动,说一千遍、一万遍,徒具虚名而已,是假的,一文钱也不值。在日常生活中,不仅具有把国家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把长远利益放在眼前利益之上的思想,从大处着眼,而且能够自觉地“爱”国家的一草一木,“护”国家的一针一线,从小处着手,这样的“爱护”,才是“爱”得真实,“护”得彻底,是真的,是金也不能换的。
所谓“金也不能换”,是因为这样对国家财产的“爱护”,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我国六亿几千万人口,人人如此,时时如此,日积月累,久而久之,其节约的财富恐怕非用天文数字计算不可。陕西第一棉纺织厂里,有一个由六个人组成的茶炉小组,他们为了支援国家建设,节约用煤,日谋夜算,千方百计,从废煤灰堆里筛未烧过的煤碴,从放过煤的地方铲尚有用处的煤土,甚至东跑西跑,东找西找,连落叶也扫,木屑也拾,结果,二十个月没有领一斤煤,却夜以继日地充分地供应了两千多名工人和二百四十多户职工家属的茶水,为国家节约用煤达七百余吨。如果用这些煤发电,可以发一百一十二万度电,用来炼铁,可以炼五十六万公斤铁,用来炼焦,可以炼四十九万公斤焦又三万五千公斤焦油。再如前两天报上登的鞍山钢铁公司第一炼钢厂陈效法、李绍奎抢险护厂的事迹,表现了工人阶级为公忘私的英雄气概。这些都是由爱到护的极为生动的例子。
“爱”是“护”的前提,“护”是“爱”的表现,有无微不至的“爱”,才能有无微不至的“护”。


第8版()
专栏:

崇高的关怀
李天峰
有天夜里,我的两个孩子一齐病了,吐泻不止,据症候,我疑心是霍乱。便和妻领到甘肃省人民医院门诊部去急诊。挂号之后,大夫不来,妻便有些着急。我们等了一会儿,大夫急急忙忙的进来了,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人。妻说:“孩子病成这样,你们左等不来,右等不来,工作真不负责!”现在想来,不管意见正确与否,她当时的态度是很难令人接受的。但奇怪的是大夫一点也不生气,反而好意解释说:“你的意见很好,我们以后一定改正。”说着就给孩子诊病,是中毒性消化不良。这天夜里,急诊的孩子很多,紧接着,就看第三个。忽然一个穿白衣的青年小伙子跑进来说“刘大夫,院长说你痢疾还没有好,再不能工作了,请你回去休息,宋大夫马上就来换你。”我才恍然明白他是带病工作的。他的形象在我的眼前,忽然变得格外高大起来,同时也立刻感到了我们只看到自己的孩子有病,而没有想到大夫为了关怀孩子们的健康而忘却了自己的健康。这时,只听他斩钉截铁地回答说:“不行,这么多的孩子病着,我能离开这里吗?宋大夫白天才上了班,夜间又工作,年纪大的人受不了。”结果,他一个孩子接着一个孩子的又诊下去。在由医院回来的路上,妻和以往孩子有病的时候大不相同了。对孩子们的病,一字不提。却好几次的提起刘大夫,说:“我想写封信去给他道歉,但可惜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我说:“不知道也没关系,以后我们好好向刘大夫学习就行。”
妻是去年才参加商业工作,任售货员的。今年以来,由于增产节约运动的开展,大家都忙于生产和工作,没时间买东西。商店里关怀消费者,为了更好的为顾客服务,决定加强流动推销工作,送货到工厂,到田间,到里弄,到办公室。有一天,她和一个同志到军区去推销。刚推销毕由军区出来,迎面便是一阵大风,刮得尘土飞扬,乌云蔽日,雷声隆隆,由远而近,眼看就要下大雨了。两个人正着急商品怎么办?忽然一辆小汽车飞驰而来,停在他们的跟前。原来是军区负责同志,因为天气不好,派来送她们回去的车子。这倒使她们没了主意,两个人提议“把商品送回去就行,人可以慢慢走回去。”但司机同志不同意,只好坐着小汽车回来。售货员的工作,受到军区负责同志这么大的关怀,使她感动不已,经常向我谈起。好像工作中就增加了力量。
这两件事,经常缠绕在我的心头,虽然小,但却始终忘不掉,因为我从这里,推想到了我们未来社会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崇高无私的关怀。


第8版()
专栏:

照像
李学鳌上好胶卷,对好光圈,年轻的记者,来到宽大的车间——给党委书记照像,要登在报纸上边。几百台马达欢唱,几百架机器飞转,几百双手操作忙,几百张脸上红光闪,党委书记是哪个?半天没找见。忙把工人问,工人答得妙:“党委书记当工人什么活儿他都干。要照像你就看着照,他就在我们中间!”


第8版()
专栏:

“鬼愁寨”
白族 那家伦
天渐渐黑下来时,隐隐约约可以看到“鬼愁寨”了,我不由得加快步子,心里也兴奋起来:“这下又要见到岩大妈了!”
1950年春天。一个傍晚,我随着部队追歼残匪到过这里。一跨进寨子,我们的心就立即紧缩起来:这是一个遭受过多么严重灾难的地方啊!四处看不到一个人影;大片良田荒芜着:到处是断垣残壁、蔓草丛生;寨东头荒地里,还有几具未掩埋好的尸体,乌鸦和老鹰正噪杂地在啄食……
突然,一间破茅屋里,传来了一阵悲恸的哭声。我们急忙赶过去,隔着窗子一望:一个瘦骨棱棱、衣裳褴褛的老大妈,正坐在床边哭泣,床上直挺挺地睡着一个少年。豆样的油灯,照着少年那腊黄的脸。
我们推门进去,老人蓦地一下站起来,吓得浑身抖擞,指着床上的人说:“他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了,你们行行好!”我们解释了半天,她才明白我们不是“老黄狗”,而是解放军。于是,她请我们救儿子的命。军医给她儿子打了一针,不一会他就醒过来了。我们一边为她的儿子治疗,一边问起她寨子里的情形。她没说话就先掉了泪。
四十年前,这里是个人畜兴旺的寨子,有五六百口人。由于土司的剥削及血吸虫病的坑害,每年都成十成十的死去。狠心的土司就说这个寨里有鬼,把它取名为
“鬼愁寨”,并且划了界,不准寨里的人走出半步,其他人也不能到寨里来。没有医生敢来看病,病人死的更多了!老大妈的男人、女儿都是她眼睁睁看着死去的。现在,全寨总共剩下几十个人了!
听说我们要去追击残匪,她就把儿子托给邻人照看,一定要给我们带路。原来那股残匪的头子,就是全寨人痛恨的土司。那天夜里,我们打了一个大胜仗——土匪全部歼灭了,土司是岩大妈亲手用猎枪打死的!
从此,我们跟岩大妈认识了。每次路过,我都要来看望一下她老人家。1952年、1954年都来过,没想到现在又有机会来了!
我走进寨里,天已经黑定了,再加上浓雾迷漫,什么都看不清。我凭着记忆,摸索到岩大妈门前,正想敲门,“吱——”一声,门开了,一个人走出来和我撞了个满怀。我借着灯光定睛一看,便惊喜地喊道:“岩大妈!”我看见她仿佛变得年轻了,胖了。她端详了我一会,才认出来:“啊啵啵是你呀!今天早晨一开门,我看到屋前的花开了,晓得要有贵人来!是哪只孔雀把你引来的?”没等我回答,她就忙忙碌碌地张罗起来:倒开水、做饭、铺床,并像连珠炮似地问了我这几年的情形。看我吃完了饭,她才说:“你睡吧,大妈还要去上文化课。”我问起她儿子。“他呀,到县里开会去了。当了干部,忙得连媳妇都顾不上找!”她出去了,留下一串笑声。
我很疲惫,洗了碗就上床睡觉了。躺在床上看看屋顶,才发觉这三间瓦房是新盖的,墙壁用石灰刷得雪白,新桌子还散发着松香气味……这个家简直是焕然一新了。
一睁眼,天已经亮了。
我和岩大妈走到门外一看,若不是大妈在身旁,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房子差不多全是新盖的,还有一座楼房(大妈说那是学校),寨道上鸡鸭成群,准备下地的男女和上学的儿童满脸是笑地向大妈打招呼。
“怎么有这样多人?”我问。大妈笑着说:“这阵是黄金世道,光生不死呀!还从外村搬来了些!出不了两年,我们就要比四十多年前更热闹了!”我故意问:“那样您不嫌人多吗?”“你瞧,这么好的庄稼,一年收三季。人再多也嫌少呀!”顺着她的手,我看到梯田里成熟的稻谷金黄一片,在晨风中微微起伏。
这时,我突然想到那个难听的寨名,不禁念叨起来:“鬼愁寨,这寨名字……”大妈眼里闪着自豪的光辉,说:“嗳,早改了,你瞧!”她指给我看对面大树上挂着的木牌,上面写着三个大字:“乐人村”。红色的字在阳光照耀下正闪闪发光哩!


第8版()
专栏:百花坛

戏曲演员的“门坎”胡沙
近来真是眼福不浅,看了许多京戏、昆曲、梆子、评剧的折子戏,也多半是这些戏曲表演艺术家的拿手戏。什么地方拿手呢?主要在表演“技巧”上。评剧因为年头短,折子戏的量和质都不如那些老大哥,可见“技巧”这东西不简单,是经过长年累月和许多前辈艺人的精心创造形成的。
我只看到几场折子戏,却有好几场是小生压轴,如“黄鹤楼”,“临江会”“借赵云”等,使我马上想到了一百年前的名小生徐小香,因为他为创造周瑜的艺术形象,是费过心血的。有人说:“十年磨一剑”,形容用功之深。戏曲表演中,经过一百年琢磨的剧目,不在少数。这种表演才真的称得起精彩。“精”就是少的意思,“彩”就是美的意思。中国戏曲表演上有一条法则,叫做“多不如少”,怎样才能又少又好呢,那就需要有高度的技巧。
边看戏,我忽然想起了川剧名丑刘成基,川剧丑是很出名的,刘成基从技巧上说,又是其中的高峰。北京人看过他的表演“赠绨袍”和“议剑献剑”,对他的技巧莫不赞扬。记得有一次程砚秋同志看他表演“赠绨袍”中的“跪门吃草”,他表演时,砚秋同志就忍不住连声夸奖,戏一闭幕,他马上到后台和刘成基握手。作为有高度表演技巧的程砚秋同志,他热爱和尊重演员的技巧,因为他知道技巧得来不易。
事后,刘成基老先生告诉我,川剧观众将“赠绨袍”和“议剑献剑”当作丑角的“门坎”,“跳不过这两道门坎,算不得好丑角。”为了跳过这个门坎,刘老师从年幼时起,就一直对它下功夫,所以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我觉得“门坎”这两个字用得很妙。他好比运动员跳高,有一个最高标准摆在那里,让后辈演员去跳,后辈演员经过刻苦磨练,掌握了前辈的表演技巧,才能跳得过,跳过之后,他可能又把那“门坎”提高些,并设立新的“门坎”。我们的戏曲表演技巧,事实上就是这样发展过来的。如梅兰芳同志,又为后辈设立了许多门坎,如“醉酒”,“别姬”等,好像至今还没有人能跳得过去。
青年的戏曲演员,不管生、旦、净、末、丑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门坎”,也可以叫做“技巧关”,必需要争取跳过这一关。只有这样,才能算是真正的掌握了传统的表演技术,也才有可能往更高的艺术高峰前进。
由于折子戏的演出,(虽然只是才开始,演员也很少),却显出我们老艺术家们的功夫之深,艺术之美来了。
如侯喜瑞、荀慧生、李洪春、筱翠花等不大常登台的前辈,也各显其技。从这里也使我们体会到,我们的年青戏曲演员要费多大的心血、劳动,再加上年月才能将这些前辈所设的“门坎”跳过。


第8版()
专栏:

锦绣边疆
云南瑞丽速写
宗其香
耘稻
大青树下割剑麻
亲如一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