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7月27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男女同工同酬 传授生产技术 安排生活福利
妇女出全勤 干活更有劲
唐江公社提前完成早稻收割任务
本报赣州26日电 江西南康县唐江公社的经验证明:在解决当前
“双抢”劳力不足的困难中,充分调动妇女的生产积极性,是一项有效的办法。
收种开始前,唐江公社对全社劳动力和收种任务做了一次摸底算账,发现收种面积比去年增加了三千多亩,而劳力却比较缺乏,按照公社收种计划需要,全社大约缺少一万个劳动日。
公社在挖掘劳动潜力时,发现全社现有的八千多名妇女整半劳动力中,有些妇女出勤率低、工效不高。据公社计算,如果八千个女劳力的90%天天出勤,全社收种劳力就会由不足变有余。于是,公社立即对妇女出勤率低、工效不高的原因作了深入调查,发现有三个原因影响妇女出工:
一是男女虽然同样劳动,但给妇女劳动的报酬比较低,不甚合理;二是有些妇女认为“田头活又重又难,是男人做的事情,思想还没有彻底解放;三是大部分妇女缺乏生产技术。
针对上述三个原因,公社首先以平田生产队为重点,组织十个青年妇女成立了一个“快收速种巧姐妹组”,指定两个老农专门负责传授割禾、打禾、犁田、莳田等收种技术。经过五天训练后,以这个组为榜样,组织妇女生产队长和部分妇女前来参观学习。然后,各生产队以“妇女怎样在夏收夏种中发挥作用”为题。分别组织妇女开展大辩论。辩论中,大家受到了“快收速种巧姐妹组”的典型事实教育,破除了“妇女不能干田头活”的思想,从而鼓起了干劲,一致表示要和男子汉比高低。会后,各队妇女纷纷成立了战斗小组,准备投入收种运动。
在提高了思想、建立了组织的基础上,公社又采取了三条措施解决报酬、生产技术等问题。一是合理调整劳动报酬。公社规定:记工分给报酬不以男女性别为依据,只以干活多少、质量高低、劳动态度为凭证。二是组织老农向妇女传授生产技术。每个妇女战斗小组配备一、两个老农担任教导员,在田头边教边学边做,现场传授收种技术。三是妥善安排妇女生活福利,健全农忙食堂、托儿所组织,使妇女有充裕的时间参加生产。公社并规定:怀孕和月经期妇女不干重农活和不下水田。
由于认真执行了上述措施,唐江公社妇女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大队三百六十多个妇女,前期只有一百多人经常出勤,这次收种运动中全部出了勤。她们分别组成三十一个战斗小组,包割、包打、包晒、包运进仓,平均每天收割十九担谷,与男子组并驾齐驱。隘阪大队八个妇女,创造一天收割二十九担谷的最高纪录,赛过了男子汉。平田大队第五小队女社员董招娣,过去只会做些零星活,现在艰学苦钻,已掌握了打禾、犁田、耙田等重要农活的操作技术,她在收种中积极带头干工效高,每天都得到了九个工分。据公社统计:全社八千多个青壮年妇女的出勤率,平均每天都达到了98%;有六千五百名妇女学会了割禾、打禾、犁田、耙田、莳田等全套生产技术。公社最近举行了一次夏收夏种评比,评选了一千五百名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其中妇女占一千名。全社平均每八个青壮年妇女中就有一个劳动模范或先进生产者。
由于妇女积极参加生产,唐江公社提前五天完成了一万八千亩早稻的全部收割任务,二万多亩晚稻田中已有一万亩插上秧苗,其余稻田也犁耙了三次,估计可以提前三天完成夏种任务。 (刘光辉)(附图片)
公社化后,农村大批妇女参加了劳动生产。这是河南偃师县老城公社女社员在玉米地里用药除虫。 新华社记者 唐茂林摄


第3版()
专栏:

南风吹来早稻香
南风吹来早稻香,
满坡稻穗耀眼黄,
人民公社真正好,
今年黄稻装满仓;
装满仓,
丰收山歌响四方。
田里忙来场上忙,
男女社员都紧张,
抓紧季节不放松,
边割早稻边插秧;
边插秧,
打胜一仗又一仗。
(连孙)


第3版()
专栏:

树立标兵 提高双抢工效
四川留宾公社党团员带头创造高工效纪录
本报成都26日电 四川南溪县留宾公社树立高工效标兵,开展高工效运动,加快了“双抢”进度。
留宾公社今年的早稻种得好,长得密,需要抢收的劳力比往年大大增加。公社党总支根据现有劳力和“双抢”开始后的工效计算,抢收抢栽要一个半月才能完成,比计划日期增多近一倍。经过反复研究,决定立即开展一个改进操作技术、改进工具为中心的高工效运动。
在开展高工效运动中,全社党员和干部积极带头,树立标兵。党总支书记傅怀清在运动第一天就亲自带领三个高工效战斗小组展开竞赛。涂德祥战斗小组第一天创造的打谷纪录,就超过一般社员七倍以上(平均数字)。接着,在犁田、栽秧、扮秧等方面由党员、团员和积极分子创造的高工效也相继出现。如徐明清战斗组提高栽秧技术,五个人一天栽二十多亩,超过一般社员一倍多。在总支号召下,社员们纷纷报名参加高工效战斗组,展开了向标兵们学习和看齐的热潮,两天就出现了五十五个打谷高工效组,最高的超过一般工效十倍以上。在这些战斗组中,80%以上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积极分子。公社各管理区和生产队都及时组织评比,召开现场会传播先进经验,表扬和奖励了这些标兵,大大鼓舞了群众热情。
由于高工效运动的开展,全社工效大大提高。“双抢”开始时每天打谷工效每个劳力平均只有六分多,犁田一人一牛每天一亩多到二亩,栽秧每人二亩多到三亩。现在全社工效普遍提高了20—30%。
随着工效提高,全社早稻已基本收完,晚稻可以在月底前栽完。


第3版()
专栏:

一个好“内当家”
湖南浏阳县城郊公社国庆生产队星星食堂的炊事员萧桂冬,“双抢”一开始,她看到队里田多劳力少,自动提出抽出一个炊事员参加“双抢”,由一人作饭。队里同意了这个意见,决定由她继续担任炊事工作。从此,她的干劲更足了。每天天还不亮就起床,把米淘洗干净,煮熟蒸好,在开饭前几分钟按各人定量一份份秤好滩凉;五十人的菜饭,一日三餐都是这样。吃的菜既注意新鲜,又注意口味,并且尽可能调剂开来吃。比方早晨吃南瓜、瓮菜、辣椒;中午就吃丝瓜、苦瓜和酸菜等,干汤搭配,咸淡适合。茶水经常不缺,还寻了一些土药煎成凉茶,送到田间,让社员止渴解暑。
她把时间安排得很好,白天搞茶饭,利用晚上挑水,准备些菜……,往往人家睡了,她还在忙着。
大家生活得好,对生产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社员周普说:三餐茶饭吃得舒舒服服,搞起生产来一身是劲。有了个好“内当家”,一天多做三、四分不打紧。


第3版()
专栏:

社员生活得到热情照顾
广西宁明县“双抢”工效提高30%
本报宁明26日电 位于祖国南疆的广西宁明县的七万多农民,在抢收抢种中得到多方面的照顾和关怀。
宁明县的7月,气温都在摄氏三十六度上下,是全年最热的天气。这个月,农活又十分繁重,十几万亩已熟早稻要收上来,晚稻要插下去,还要扩种十二万亩秋种作物。在这天热活重的情况下,各级党委特别重视群众生活。收种开始,各公社普遍在田头、场边搭盖凉棚,供社员休息纳凉。棚内设有饮茶缸或田头食堂,社员可以在休息时得到充足的茶水供应。各地还采取赶早晨、抢晚间,阴天大干、中午休息的办法,加快收种进度和减少社员疲劳。大忙期间,社员每天的口粮一般都增加四两到五两,每个劳动力平均每天可吃到将近一斤的青菜。全县一千多名医务人员下乡给广大社员检查身体,为有病社员治病,由于医务人员关心社员生活和健康,繁忙炎热的宁明县农村,生病的人比往年大为减少。
在繁忙的劳动中,全县三支电影队都出动为社员巡回放映。各公社的业余文工队、宣传队等,利用社员休息时候,为社员表演或与社员一同进行文娱活动。社员们的生活得到各方面的关怀和照顾,生产积极性更为高涨,出勤率达到92%以上,劳动效率比平时提高30%左右。7月底大部分地区可结束夏收夏种工作,收种季节比往年提早半月到二十天。


第3版()
专栏:

改革工具 改进劳动管理 掀起评比竞赛
大生队挖出大量劳动潜力
据浙江日报消息 绍兴漓渚公社大生生产队,发动群众,从各方面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解决了夏收夏种劳力不足的问题。
今年,这个生产队由于扩大了连作稻,增加了早熟品种,劳力不足的矛盾显得非常突出。从7月13日至8月3日的二十二天内,平均每人每天要做十八点二个工分才能完成任务。党支部当即发动社员讨论,在讨论中,不少干部和社员积极主张开展高工效运动和改进管理办法,来解决劳力不足的问题。有的社员说:“稻拖架和拖泥船,是运输工具中的好东西,去年用了三部稻拖架,由二个人带一头牛操作,一天可以拖稻二十亩,工效比由人挑提高二、三倍。很多社员对大镰刀很感兴趣,他们说:今年早稻插秧密度高,用大镰刀割最有劲,比小镰刀起码要提高工效一倍半。大家的思想认识统一了,决定全队大搞高工效运动,千方百计提高劳动效率。
搞好工具改革是提高劳动效率的中心环节。全队组织力量,经过几天突击,把二十三部打稻机、八十只稻桶全部修好。全队四十部风力水车,经过修理,部部都能运转了,比用脚踏水车提高工效五、六倍,可以节约一万六千个劳动工分。为了使各种新式工具发挥更大作用,队里还选出了十五个有经验的社员担任农具保管员,成立了农具专修组。
合理组织劳动力,改进劳动管理,也是提高劳动效率的重要环节。这个队着重抓住四条:
第一,按每人特长分工分业。在生产小队内将劳动力编成割稻、打稻、翻耕、拔秧、运肥、施肥、耘田、晒谷等小组,任务明确,便于检查验收,有利于发挥社员的特长;同时还根据每个人的体力、技能等情况进行分工、妇女会做的活男的不做,老年会做的青年不做,少年会做的大人不做。
第二,实行小段包工责任制,发动社员自报劳动工数。全队十五个小队,社员自报的劳动工分,都超过生产队的计划投放数。社员们说:自报工分后,人人心中有数,担子大家挑。
第三,改进计工评分方法,实行定额管理,做到评分田头清。方法是:任务到田,责任到人,工分到丘,集体干活田头清,个人干活按活清,做到五天一小结,半月一中结,夏收夏种结束后再清算。
第四,适当安排晴天和雨天、白天和晚上、上午和下午的农活。
为了缓和夏收夏种期间劳力紧张状况,该队还对各项农活作了妥善安排,把可以提前做的农活提前做好。全队已把四百二十一亩秧田的稗草、杂草、田塍草全部拔光,这样可增加肥料,有利于拔夜秧。根据去年经验,他们还决定把不易脱粒的早粳稻割倒后就地堆放,到夏收夏种基本结束后脱粒,这样也可以缓和劳动力紧张的状况。
这个生产队还采取抓先进、立标兵、开展竞赛等方法,促进高工效运动。最近他们通过评比,树立了先进标兵,号召全体社员向先进学习。并且采用先进报告团、现场比巧、老手带新手就地训练、墙头宣传等办法,宣扬先进推广先进。
大生队采取这一系列措施后,共挖出十一万八千多个劳动工分,除弥补原来缺少的九万多工分外,还有了多余,使二十二天的夏收夏种任务能提前三天完成。
近日来,社员们正积极进行夏收夏种的准备工作。出勤始终在95%以上。


第3版()
专栏:

广东开平县的农民们,力争多种多收,抓紧时间,早插晚稻。 吴卓良摄(新华社稿)


第3版()
专栏:群众中来

小宝宝有专人照管
在“双抢”开始以前,湖南宁乡县道林公社同升大队根据妇女的要求,办好各种托儿组织。
为了加强对托儿工作的领导,大队总支委员会确定了一位总支委员和妇女主任负责抓这一工作;各个生产队由妇女队长、保育员、母亲代表、食堂会计等组成管理小组,经常检查督促托儿所、幼儿园的日常工作,听取群众反映,开展评比竞赛——比小孩健壮、比清洁卫生、比服务态度、比团结互助、比带管方法。这样大大改进了托儿所和幼儿园的工作。
在“双抢”期间,为了保证母亲出工方便,还增办了临时托儿组和幼儿班。使尚未入托、入园的小孩都有专人带管。同时,规定了吃奶的小孩每日送奶四次,断奶的喂四次稀饭。
这个大队采取了上述措施后,入托婴幼儿逐渐增加,能入幼儿园的儿童全部入园了。现在小孩在幼儿园、托儿所里生活得很好,个个结实,活泼可爱。全队五十四个妇女摆脱了孩子的拖累,无牵无挂地投入了“双抢”战斗。
潘泽洪


第3版()
专栏:建议

注意保护妇女健康
目前,南方各省正在抢收早稻、抢播晚稻,劳力非常紧张;同时女社员们在解脱了家务劳动以后,出工也非常积极。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更多注意女劳力的保护问题。有些地方这个工作做得很好。如湖北浠水公社新民生产队规定孕妇不派重活,月经期不下水田,喂奶的妇女安排近活,体弱的女社员分配干晒场、选种等活。这样安排既适应农活多方面的需要,也能大大提高女社员的劳动积极性。
有些地方农活一忙,干部忙这忙那,无形中就忽视了妇女社员的特殊困难。这是不好的,妇女是农村一支巨大的力量,保护和合理使用妇女劳动力,正是组织好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我建议各地党组织在双抢期间注意检查一下这个问题,使女社员能在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黄攻


第3版()
专栏:群众中来

家务事安排好
江西瑞昌县夏坂公社党委帮助社员安排夏收夏种期间的家庭生活,使女社员一心一意的投入双抢战斗。
公社党委第一书记朱运巨和书记王亚西分别深入到夏坂、北联等大队,帮助社员安排时间,使社员在生产繁忙时,仍然有空搞家务。他们的办法是,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时间。例如社员私养的猪要采青饲料,公社就规定:养一头五十斤以上大猪的,给一个妇女三天采集饲料的时间,五十斤以下的给两天时间。
设在这个社的国营商业部门,派出了十五个货郎担,送货上门,让女社员尽快的把家务事办好,以便及时投入双抢。经过这样安排,许多女社员已经办妥了家事,准备投入“双抢”。 姜西


第3版()
专栏:

红光社的“半边天”
星环
如果有人问我:在四川郫县红光公社你最突出的印象是什么?我将毫不迟疑地回答:是妇女。公社的党委第一书记是妇女;到达我们重点调查的红光管理区后,第一个接待我们的又是妇女——长驻红光管理区的公社副社长;和人们谈起红光管理区的发展史,人们说,这个乡第一个走互助合作道路的是三个妇女——现在的管理区副主任萧绍群,第一生产队女队长张安林,还有一个女社员巫绍群。开始,我们还以为这仅仅是一种巧合。但是当我们听得更多看得更多以后,才知道这正是真真切切地反映了公社化后的妇女,在国家生活和生产建设中发挥的作用愈来愈巨大了。“妇女半边天”,在这里已经成了真实的写照。
每当人们回忆起去年公社成立后,大战“四秋”、大炼钢铁的时候,人们不由得不赞叹地说:要是没有妇女,去年的秋收秋种秋耕秋藏任务就完不成,更不用说按照“八字宪法”的要求来秋耕秋种了。
妇女在生产上的作用
去年公社成立的时候,由于各项工作都在发展,当时留在农业战线的只有一万七千个劳动力,其中主要是妇女。他们既要完成农业生产任务,又要搞林牧副渔等其他各业,而且这几方面的用工量都大大超过往年。尽管很多妇女过去并没有参加主要劳动,农业生产技术又不熟悉,但是,她们没有叫困难,她们勇敢地和男半劳力一起,出色地完成了“四秋”工作的任务,秋耕秋种比那一年都做得好、做得细,保证了“八字宪法”的彻底贯彻。全公社五万多亩夏收作物的田地,80%都深耕了一尺上下。90%以上的小麦实行了“宽厢条播密植”。红光管理区三千多亩小麦、油菜等夏收作物,从深耕到播种几乎全是妇女完成的。往年很多妇女没作过担粪、耕地等重活和技术活,去年都学着做了。去年整个公社平均每个男劳动力出工三百四十天,比1956年的二百五十天增加36%;女全劳动力出工三百一十天,比1956年的一百二十天增加158%。去年妇女劳力占公社总劳力的49.3%。红光管理区的比重更大,这个管理区的第九生产队在公社化前共有劳力一百七十二人,其中男劳动力九十七人,占总数的56.4%;女劳动力七十五人,占劳力总数的43.6%。公社化后共有劳力二百零三人,其中男劳动力九十九人,比公社化前增加二人;女劳动力一百零四人,比公社化前增加了二十九人。
现在红光管理区的妇女在生产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了。事实确是如此,今年红光管理区一千多亩菜子,全部是妇女扯的,两天就扯完了;一千五百多亩麦子,大部分也是妇女收割的。晒场、打场也全部是妇女。至于秧田里的薅秧、除稗等工作,那更是由妇女担任了。据第一生产队的不完全统计,5月份妇女做到五百个工分以上的就有张安林、赖玉英、林淑芬、温玉芳、李秀清、吴玉华等人,等于一般男强劳力所做的工分;一般的妇女劳力做了四百分左右,最少的也做了三百多分,同一般的男社员不相上下。
为了掌握农业生产技术,使自己能够更好地为公社的生产尽力,从去年秋天开始,红光管理区的妇女积极向老农、技术员学技术。1957年全管理区只有八十五个妇女会栽秧,1958年就有三百三十八个人了;1957年只有二十三个妇女会打谷子,1958年增加到三百三十五人;1957年根本没有妇女犁田,到1958年已有十四个妇女会犁田了。第一生产队的妇女还组织了“三八科学进军组”,学习农业科学技术。从去年种小麦起直到今年小麦成熟为止,按照小麦生长的每个环节,技术员给她们上了十一次课,使这些妇女基本上掌握了有关小麦生长的科学技术知识。
公社解放了妇女劳力
为什么公社化后妇女能够在农业生产上发挥这样大的作用?你问任何一个妇女,她都会回答:是公社给我们创造了条件。过去这个公社的妇女有不少人也参加生产,特别是红光管理区参加生产的妇女更多一些。但是,当时妇女除了出工以外,还要担任繁重的家务劳动,每天要煮饭、喂猪、洗衣、做鞋脚针线,还要带娃娃。家里人口少的还好一点,人口多的,妇女一天光忙家里就忙不赢,就是参加劳动,也是身在田头心在屋头。这些情况公社化后都不存在了。吃饭,有公共食堂;孩子可以进幼儿园、托儿所;做衣服,有缝纫组……。这些集体生活福利事业大大解放了妇女劳动力,激发了妇女生产的积极性。据红光公社胜利管理区第四生产队的调查:这个队一共一百三十户人家,过去每户需要一个人在家做饭,大约有四十五个妇女因家务牵累太重而不能出工,现在这些妇女都被解放出来参加了生产。
由于公社化使妇女得到了彻底解放,因此,妇女们都怀着感激的心情参加生产,在生产上表现得非常积极。在今年夏收夏种开展的高工效运动中,红光管理区第一生产队有二十四个妇女因收割小麦、油菜又快又好得了奖。参加栽秧的二十多个妇女,有80%得了奖。
妇女突击组还和兰远志男子组展开了竞赛,竞赛的结果,两家打成个平手。两个组平均每人栽秧一亩以上,都超过了定额。
在夏收夏种正紧张的时候,郫县地区的气候经常不大好,阴雨天较多,为了抢季节,遇到下雨,妇女们也不休息。第一生产队林淑芬妇女组,一共八个人,有天冒雨打了菜子三千多斤,大大超过了定额。
战斗在不同岗位上的妇女
妇女不光在农业生产战线上劳动得这样积极,就是在其他工作岗位上也表现得很好。不管是在食堂还是在幼儿园、托儿所,不管是在养猪场还是在拖拉机耕作队,到处都可以看到妇女紧张的劳动,听到妇女忘我劳动的动人事迹。在红光公社,除了专门有一个女子机耕队外,仅仅在红光管理区机耕队,就有十一个女拖拉机手。女拖拉机手吴发惠和副队长共同驾驶的“少先号”机车,今年要争取成为红旗车呢。红光管理区养猪场的熊淑清,是五个孩子的妈妈,也是连续三年当选的模范饲养员。从1956年办高级社起,她就在社里养猪。她对猪非常关心,猪食总是切得细细的,猪圈经常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当我们去参观这个猪场的时候,看见的是干燥整洁的猪圈,听见的只是猪见了生人的哼哼声。她每天喂猪时,都要仔细看看猪吃得怎么样,吃饱了没有,有没有毛病。因此她喂猪以来,除了去年从外地购进的一些猪病死几头以外,在本社自繁自养的没有生病死去的。一般饲养员都是喂十几二十头猪,但去年下半年,她和黄福元两人就喂了七八十头猪。虽然忙得不可开交,但猪还是养得很好。
红光管理区中心食堂的炊事组长戴淑玉,总是想方设法把伙食办好,她常说:大家吃的好,生产才搞得好。因此,她总是把饭菜弄得干干净净,而且按户给社员送到桌上。这个食堂的流动人口很多,一会这个来了,一会那个又来,有时一天她要做五顿饭,一点空也没有,但她总不抱怨。为了照顾别的炊事员的睡眠,她总是起早睡晚,自己担任最繁重的工作。
谈到保育员,人们都说红光管理区第一生产队托儿所的戴婆婆和伍二娘都很好。戴婆婆从互助组时期就给妈妈们带娃娃,到现在已经好几年了。她带娃娃细心、不怕麻烦,把娃娃带得很好。妈妈们啥时出工啥时把孩子送来,晚上要夜战,她们也帮着管孩子。戴婆婆现在主要管娃娃们的伙食,为了让娃娃身体健康,长得好,她总是把饭弄得软软的,菜切得细细的,还在可能条件下把菜做得口味好一点。伍二娘也像戴婆婆一样,带娃娃很尽心、耐烦,又爱清洁,不管那个娃娃尿湿了片子,她看见了都赶着去洗,即使不是她负责管的娃娃也是这样。屋里屋外弄脏了,她就赶快打扫干净。她们还自己学着给娃娃做了点简单的玩具和学步的圈椅。她们说:把娃娃带好,妈妈们就放心,劳动起来也展劲。
正是由于她们把生产同生活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所以她们这些做后勤工作的才这样尽心尽意,才这样处处为生产者着想。我相信,有了前后方妇女的团结一致,有了这么许多在各个岗位上积极劳动的人,今年,红光公社的生产将要搞得更好,更好!


第3版()
专栏:群众中来

农忙夸食堂
周杏琴
我是浙江慈溪县浒山公社金星生产队的女社员。自从我们生产队里办起公共食堂以后,我解脱了一日三次和锅灶打交道的麻烦,愉快地参加了农业生产。今年一月起到现在为止,我已做了一千一百四十六个工分,比去年同期多做了一倍。
过去,每到紧张的夏收夏种的日子,想抽身到田里去帮个忙,可是一天要烧三餐饭,再加路上来来去去,花的时间倒不少,生产的忙却没有帮上。有时回家稍微晚了一点,孩子饿得直哭。一听小孩哭,心里急得什么似的。慌慌张张地引火烧饭,烧出来的饭不是生就是僵,一家人心里都不高兴,生产劲头也受影响。现在可好了,一日三餐食堂替我们烧得好好的,吃饭时间一到,走进食堂,一股饭香直往人的鼻子里钻,胃口特别好。
目前,正是紧张的夏收夏种季节。我们的食堂炊事员同志更想得周到,他们除了每天为我们烧饭以外,还增加了新鲜的蔬菜,并且替我们烧开水,使我们常常有水喝。一切都给我们安排得好好的,自己一点也不用操心,这种事情太使人感动了。每当想起食堂的好处,我就觉得浑身都是劲。


第3版()
专栏:

男女同工同酬 传授生产技术 安排生活福利
妇女出全勤 干活更有劲
唐江公社提前完成早稻收割任务
本报赣州26日电 江西南康县唐江公社的经验证明:在解决当前
“双抢”劳力不足的困难中,充分调动妇女的生产积极性,是一项有效的办法。
收种开始前,唐江公社对全社劳动力和收种任务做了一次摸底算账,发现收种面积比去年增加了三千多亩,而劳力却比较缺乏,按照公社收种计划需要,全社大约缺少一万个劳动日。
公社在挖掘劳动潜力时,发现全社现有的八千多名妇女整半劳动力中,有些妇女出勤率低、工效不高。据公社计算,如果八千个女劳力的90%天天出勤,全社收种劳力就会由不足变有余。于是,公社立即对妇女出勤率低、工效不高的原因作了深入调查,发现有三个原因影响妇女出工:
一是男女虽然同样劳动,但给妇女劳动的报酬比较低,不甚合理;二是有些妇女认为“田头活又重又难,是男人做的事情,思想还没有彻底解放;三是大部分妇女缺乏生产技术。
针对上述三个原因,公社首先以平田生产队为重点,组织十个青年妇女成立了一个“快收速种巧姐妹组”,指定两个老农专门负责传授割禾、打禾、犁田、莳田等收种技术。经过五天训练后,以这个组为榜样,组织妇女生产队长和部分妇女前来参观学习。然后,各生产队以“妇女怎样在夏收夏种中发挥作用”为题。分别组织妇女开展大辩论。辩论中,大家受到了“快收速种巧姐妹组”的典型事实教育,破除了“妇女不能干田头活”的思想,从而鼓起了干劲,一致表示要和男子汉比高低。会后,各队妇女纷纷成立了战斗小组,准备投入收种运动。
在提高了思想、建立了组织的基础上,公社又采取了三条措施解决报酬、生产技术等问题。一是合理调整劳动报酬。公社规定:记工分给报酬不以男女性别为依据,只以干活多少、质量高低、劳动态度为凭证。二是组织老农向妇女传授生产技术。每个妇女战斗小组配备一、两个老农担任教导员,在田头边教边学边做,现场传授收种技术。三是妥善安排妇女生活福利,健全农忙食堂、托儿所组织,使妇女有充裕的时间参加生产。公社并规定:怀孕和月经期妇女不干重农活和不下水田。
由于认真执行了上述措施,唐江公社妇女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大队三百六十多个妇女,前期只有一百多人经常出勤,这次收种运动中全部出了勤。她们分别组成三十一个战斗小组,包割、包打、包晒、包运进仓,平均每天收割十九担谷,与男子组并驾齐驱。隘阪大队八个妇女,创造一天收割二十九担谷的最高纪录,赛过了男子汉。平田大队第五小队女社员董招娣,过去只会做些零星活,现在艰学苦钻,已掌握了打禾、犁田、耙田等重要农活的操作技术,她在收种中积极带头干工效高,每天都得到了九个工分。据公社统计:全社八千多个青壮年妇女的出勤率,平均每天都达到了98%;有六千五百名妇女学会了割禾、打禾、犁田、耙田、莳田等全套生产技术。公社最近举行了一次夏收夏种评比,评选了一千五百名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其中妇女占一千名。全社平均每八个青壮年妇女中就有一个劳动模范或先进生产者。
由于妇女积极参加生产,唐江公社提前五天完成了一万八千亩早稻的全部收割任务,二万多亩晚稻田中已有一万亩插上秧苗,其余稻田也犁耙了三次,估计可以提前三天完成夏种任务。 (刘光辉)(附图片)
公社化后,农村大批妇女参加了劳动生产。这是河南偃师县老城公社女社员在玉米地里用药除虫。 新华社记者 唐茂林摄


第3版()
专栏:

南风吹来早稻香
南风吹来早稻香,
满坡稻穗耀眼黄,
人民公社真正好,
今年黄稻装满仓;
装满仓,
丰收山歌响四方。
田里忙来场上忙,
男女社员都紧张,
抓紧季节不放松,
边割早稻边插秧;
边插秧,
打胜一仗又一仗。
(连孙)


第3版()
专栏:

树立标兵 提高双抢工效
四川留宾公社党团员带头创造高工效纪录
本报成都26日电 四川南溪县留宾公社树立高工效标兵,开展高工效运动,加快了“双抢”进度。
留宾公社今年的早稻种得好,长得密,需要抢收的劳力比往年大大增加。公社党总支根据现有劳力和“双抢”开始后的工效计算,抢收抢栽要一个半月才能完成,比计划日期增多近一倍。经过反复研究,决定立即开展一个改进操作技术、改进工具为中心的高工效运动。
在开展高工效运动中,全社党员和干部积极带头,树立标兵。党总支书记傅怀清在运动第一天就亲自带领三个高工效战斗小组展开竞赛。涂德祥战斗小组第一天创造的打谷纪录,就超过一般社员七倍以上(平均数字)。接着,在犁田、栽秧、扮秧等方面由党员、团员和积极分子创造的高工效也相继出现。如徐明清战斗组提高栽秧技术,五个人一天栽二十多亩,超过一般社员一倍多。在总支号召下,社员们纷纷报名参加高工效战斗组,展开了向标兵们学习和看齐的热潮,两天就出现了五十五个打谷高工效组,最高的超过一般工效十倍以上。在这些战斗组中,80%以上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积极分子。公社各管理区和生产队都及时组织评比,召开现场会传播先进经验,表扬和奖励了这些标兵,大大鼓舞了群众热情。
由于高工效运动的开展,全社工效大大提高。“双抢”开始时每天打谷工效每个劳力平均只有六分多,犁田一人一牛每天一亩多到二亩,栽秧每人二亩多到三亩。现在全社工效普遍提高了20—30%。
随着工效提高,全社早稻已基本收完,晚稻可以在月底前栽完。


第3版()
专栏:

一个好“内当家”
湖南浏阳县城郊公社国庆生产队星星食堂的炊事员萧桂冬,“双抢”一开始,她看到队里田多劳力少,自动提出抽出一个炊事员参加“双抢”,由一人作饭。队里同意了这个意见,决定由她继续担任炊事工作。从此,她的干劲更足了。每天天还不亮就起床,把米淘洗干净,煮熟蒸好,在开饭前几分钟按各人定量一份份秤好滩凉;五十人的菜饭,一日三餐都是这样。吃的菜既注意新鲜,又注意口味,并且尽可能调剂开来吃。比方早晨吃南瓜、瓮菜、辣椒;中午就吃丝瓜、苦瓜和酸菜等,干汤搭配,咸淡适合。茶水经常不缺,还寻了一些土药煎成凉茶,送到田间,让社员止渴解暑。
她把时间安排得很好,白天搞茶饭,利用晚上挑水,准备些菜……,往往人家睡了,她还在忙着。
大家生活得好,对生产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社员周普说:三餐茶饭吃得舒舒服服,搞起生产来一身是劲。有了个好“内当家”,一天多做三、四分不打紧。


第3版()
专栏:

社员生活得到热情照顾
广西宁明县“双抢”工效提高30%
本报宁明26日电 位于祖国南疆的广西宁明县的七万多农民,在抢收抢种中得到多方面的照顾和关怀。
宁明县的7月,气温都在摄氏三十六度上下,是全年最热的天气。这个月,农活又十分繁重,十几万亩已熟早稻要收上来,晚稻要插下去,还要扩种十二万亩秋种作物。在这天热活重的情况下,各级党委特别重视群众生活。收种开始,各公社普遍在田头、场边搭盖凉棚,供社员休息纳凉。棚内设有饮茶缸或田头食堂,社员可以在休息时得到充足的茶水供应。各地还采取赶早晨、抢晚间,阴天大干、中午休息的办法,加快收种进度和减少社员疲劳。大忙期间,社员每天的口粮一般都增加四两到五两,每个劳动力平均每天可吃到将近一斤的青菜。全县一千多名医务人员下乡给广大社员检查身体,为有病社员治病,由于医务人员关心社员生活和健康,繁忙炎热的宁明县农村,生病的人比往年大为减少。
在繁忙的劳动中,全县三支电影队都出动为社员巡回放映。各公社的业余文工队、宣传队等,利用社员休息时候,为社员表演或与社员一同进行文娱活动。社员们的生活得到各方面的关怀和照顾,生产积极性更为高涨,出勤率达到92%以上,劳动效率比平时提高30%左右。7月底大部分地区可结束夏收夏种工作,收种季节比往年提早半月到二十天。


第3版()
专栏:

改革工具 改进劳动管理 掀起评比竞赛
大生队挖出大量劳动潜力
据浙江日报消息 绍兴漓渚公社大生生产队,发动群众,从各方面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解决了夏收夏种劳力不足的问题。
今年,这个生产队由于扩大了连作稻,增加了早熟品种,劳力不足的矛盾显得非常突出。从7月13日至8月3日的二十二天内,平均每人每天要做十八点二个工分才能完成任务。党支部当即发动社员讨论,在讨论中,不少干部和社员积极主张开展高工效运动和改进管理办法,来解决劳力不足的问题。有的社员说:“稻拖架和拖泥船,是运输工具中的好东西,去年用了三部稻拖架,由二个人带一头牛操作,一天可以拖稻二十亩,工效比由人挑提高二、三倍。很多社员对大镰刀很感兴趣,他们说:今年早稻插秧密度高,用大镰刀割最有劲,比小镰刀起码要提高工效一倍半。大家的思想认识统一了,决定全队大搞高工效运动,千方百计提高劳动效率。
搞好工具改革是提高劳动效率的中心环节。全队组织力量,经过几天突击,把二十三部打稻机、八十只稻桶全部修好。全队四十部风力水车,经过修理,部部都能运转了,比用脚踏水车提高工效五、六倍,可以节约一万六千个劳动工分。为了使各种新式工具发挥更大作用,队里还选出了十五个有经验的社员担任农具保管员,成立了农具专修组。
合理组织劳动力,改进劳动管理,也是提高劳动效率的重要环节。这个队着重抓住四条:
第一,按每人特长分工分业。在生产小队内将劳动力编成割稻、打稻、翻耕、拔秧、运肥、施肥、耘田、晒谷等小组,任务明确,便于检查验收,有利于发挥社员的特长;同时还根据每个人的体力、技能等情况进行分工、妇女会做的活男的不做,老年会做的青年不做,少年会做的大人不做。
第二,实行小段包工责任制,发动社员自报劳动工数。全队十五个小队,社员自报的劳动工分,都超过生产队的计划投放数。社员们说:自报工分后,人人心中有数,担子大家挑。
第三,改进计工评分方法,实行定额管理,做到评分田头清。方法是:任务到田,责任到人,工分到丘,集体干活田头清,个人干活按活清,做到五天一小结,半月一中结,夏收夏种结束后再清算。
第四,适当安排晴天和雨天、白天和晚上、上午和下午的农活。
为了缓和夏收夏种期间劳力紧张状况,该队还对各项农活作了妥善安排,把可以提前做的农活提前做好。全队已把四百二十一亩秧田的稗草、杂草、田塍草全部拔光,这样可增加肥料,有利于拔夜秧。根据去年经验,他们还决定把不易脱粒的早粳稻割倒后就地堆放,到夏收夏种基本结束后脱粒,这样也可以缓和劳动力紧张的状况。
这个生产队还采取抓先进、立标兵、开展竞赛等方法,促进高工效运动。最近他们通过评比,树立了先进标兵,号召全体社员向先进学习。并且采用先进报告团、现场比巧、老手带新手就地训练、墙头宣传等办法,宣扬先进推广先进。
大生队采取这一系列措施后,共挖出十一万八千多个劳动工分,除弥补原来缺少的九万多工分外,还有了多余,使二十二天的夏收夏种任务能提前三天完成。
近日来,社员们正积极进行夏收夏种的准备工作。出勤始终在95%以上。


第3版()
专栏:

广东开平县的农民们,力争多种多收,抓紧时间,早插晚稻。 吴卓良摄(新华社稿)


第3版()
专栏:群众中来

小宝宝有专人照管
在“双抢”开始以前,湖南宁乡县道林公社同升大队根据妇女的要求,办好各种托儿组织。
为了加强对托儿工作的领导,大队总支委员会确定了一位总支委员和妇女主任负责抓这一工作;各个生产队由妇女队长、保育员、母亲代表、食堂会计等组成管理小组,经常检查督促托儿所、幼儿园的日常工作,听取群众反映,开展评比竞赛——比小孩健壮、比清洁卫生、比服务态度、比团结互助、比带管方法。这样大大改进了托儿所和幼儿园的工作。
在“双抢”期间,为了保证母亲出工方便,还增办了临时托儿组和幼儿班。使尚未入托、入园的小孩都有专人带管。同时,规定了吃奶的小孩每日送奶四次,断奶的喂四次稀饭。
这个大队采取了上述措施后,入托婴幼儿逐渐增加,能入幼儿园的儿童全部入园了。现在小孩在幼儿园、托儿所里生活得很好,个个结实,活泼可爱。全队五十四个妇女摆脱了孩子的拖累,无牵无挂地投入了“双抢”战斗。
潘泽洪


第3版()
专栏:建议

注意保护妇女健康
目前,南方各省正在抢收早稻、抢播晚稻,劳力非常紧张;同时女社员们在解脱了家务劳动以后,出工也非常积极。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更多注意女劳力的保护问题。有些地方这个工作做得很好。如湖北浠水公社新民生产队规定孕妇不派重活,月经期不下水田,喂奶的妇女安排近活,体弱的女社员分配干晒场、选种等活。这样安排既适应农活多方面的需要,也能大大提高女社员的劳动积极性。
有些地方农活一忙,干部忙这忙那,无形中就忽视了妇女社员的特殊困难。这是不好的,妇女是农村一支巨大的力量,保护和合理使用妇女劳动力,正是组织好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我建议各地党组织在双抢期间注意检查一下这个问题,使女社员能在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黄攻


第3版()
专栏:群众中来

家务事安排好
江西瑞昌县夏坂公社党委帮助社员安排夏收夏种期间的家庭生活,使女社员一心一意的投入双抢战斗。
公社党委第一书记朱运巨和书记王亚西分别深入到夏坂、北联等大队,帮助社员安排时间,使社员在生产繁忙时,仍然有空搞家务。他们的办法是,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时间。例如社员私养的猪要采青饲料,公社就规定:养一头五十斤以上大猪的,给一个妇女三天采集饲料的时间,五十斤以下的给两天时间。
设在这个社的国营商业部门,派出了十五个货郎担,送货上门,让女社员尽快的把家务事办好,以便及时投入双抢。经过这样安排,许多女社员已经办妥了家事,准备投入“双抢”。 姜西


第3版()
专栏:

红光社的“半边天”
星环
如果有人问我:在四川郫县红光公社你最突出的印象是什么?我将毫不迟疑地回答:是妇女。公社的党委第一书记是妇女;到达我们重点调查的红光管理区后,第一个接待我们的又是妇女——长驻红光管理区的公社副社长;和人们谈起红光管理区的发展史,人们说,这个乡第一个走互助合作道路的是三个妇女——现在的管理区副主任萧绍群,第一生产队女队长张安林,还有一个女社员巫绍群。开始,我们还以为这仅仅是一种巧合。但是当我们听得更多看得更多以后,才知道这正是真真切切地反映了公社化后的妇女,在国家生活和生产建设中发挥的作用愈来愈巨大了。“妇女半边天”,在这里已经成了真实的写照。
每当人们回忆起去年公社成立后,大战“四秋”、大炼钢铁的时候,人们不由得不赞叹地说:要是没有妇女,去年的秋收秋种秋耕秋藏任务就完不成,更不用说按照“八字宪法”的要求来秋耕秋种了。
妇女在生产上的作用
去年公社成立的时候,由于各项工作都在发展,当时留在农业战线的只有一万七千个劳动力,其中主要是妇女。他们既要完成农业生产任务,又要搞林牧副渔等其他各业,而且这几方面的用工量都大大超过往年。尽管很多妇女过去并没有参加主要劳动,农业生产技术又不熟悉,但是,她们没有叫困难,她们勇敢地和男半劳力一起,出色地完成了“四秋”工作的任务,秋耕秋种比那一年都做得好、做得细,保证了“八字宪法”的彻底贯彻。全公社五万多亩夏收作物的田地,80%都深耕了一尺上下。90%以上的小麦实行了“宽厢条播密植”。红光管理区三千多亩小麦、油菜等夏收作物,从深耕到播种几乎全是妇女完成的。往年很多妇女没作过担粪、耕地等重活和技术活,去年都学着做了。去年整个公社平均每个男劳动力出工三百四十天,比1956年的二百五十天增加36%;女全劳动力出工三百一十天,比1956年的一百二十天增加158%。去年妇女劳力占公社总劳力的49.3%。红光管理区的比重更大,这个管理区的第九生产队在公社化前共有劳力一百七十二人,其中男劳动力九十七人,占总数的56.4%;女劳动力七十五人,占劳力总数的43.6%。公社化后共有劳力二百零三人,其中男劳动力九十九人,比公社化前增加二人;女劳动力一百零四人,比公社化前增加了二十九人。
现在红光管理区的妇女在生产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了。事实确是如此,今年红光管理区一千多亩菜子,全部是妇女扯的,两天就扯完了;一千五百多亩麦子,大部分也是妇女收割的。晒场、打场也全部是妇女。至于秧田里的薅秧、除稗等工作,那更是由妇女担任了。据第一生产队的不完全统计,5月份妇女做到五百个工分以上的就有张安林、赖玉英、林淑芬、温玉芳、李秀清、吴玉华等人,等于一般男强劳力所做的工分;一般的妇女劳力做了四百分左右,最少的也做了三百多分,同一般的男社员不相上下。
为了掌握农业生产技术,使自己能够更好地为公社的生产尽力,从去年秋天开始,红光管理区的妇女积极向老农、技术员学技术。1957年全管理区只有八十五个妇女会栽秧,1958年就有三百三十八个人了;1957年只有二十三个妇女会打谷子,1958年增加到三百三十五人;1957年根本没有妇女犁田,到1958年已有十四个妇女会犁田了。第一生产队的妇女还组织了“三八科学进军组”,学习农业科学技术。从去年种小麦起直到今年小麦成熟为止,按照小麦生长的每个环节,技术员给她们上了十一次课,使这些妇女基本上掌握了有关小麦生长的科学技术知识。
公社解放了妇女劳力
为什么公社化后妇女能够在农业生产上发挥这样大的作用?你问任何一个妇女,她都会回答:是公社给我们创造了条件。过去这个公社的妇女有不少人也参加生产,特别是红光管理区参加生产的妇女更多一些。但是,当时妇女除了出工以外,还要担任繁重的家务劳动,每天要煮饭、喂猪、洗衣、做鞋脚针线,还要带娃娃。家里人口少的还好一点,人口多的,妇女一天光忙家里就忙不赢,就是参加劳动,也是身在田头心在屋头。这些情况公社化后都不存在了。吃饭,有公共食堂;孩子可以进幼儿园、托儿所;做衣服,有缝纫组……。这些集体生活福利事业大大解放了妇女劳动力,激发了妇女生产的积极性。据红光公社胜利管理区第四生产队的调查:这个队一共一百三十户人家,过去每户需要一个人在家做饭,大约有四十五个妇女因家务牵累太重而不能出工,现在这些妇女都被解放出来参加了生产。
由于公社化使妇女得到了彻底解放,因此,妇女们都怀着感激的心情参加生产,在生产上表现得非常积极。在今年夏收夏种开展的高工效运动中,红光管理区第一生产队有二十四个妇女因收割小麦、油菜又快又好得了奖。参加栽秧的二十多个妇女,有80%得了奖。
妇女突击组还和兰远志男子组展开了竞赛,竞赛的结果,两家打成个平手。两个组平均每人栽秧一亩以上,都超过了定额。
在夏收夏种正紧张的时候,郫县地区的气候经常不大好,阴雨天较多,为了抢季节,遇到下雨,妇女们也不休息。第一生产队林淑芬妇女组,一共八个人,有天冒雨打了菜子三千多斤,大大超过了定额。
战斗在不同岗位上的妇女
妇女不光在农业生产战线上劳动得这样积极,就是在其他工作岗位上也表现得很好。不管是在食堂还是在幼儿园、托儿所,不管是在养猪场还是在拖拉机耕作队,到处都可以看到妇女紧张的劳动,听到妇女忘我劳动的动人事迹。在红光公社,除了专门有一个女子机耕队外,仅仅在红光管理区机耕队,就有十一个女拖拉机手。女拖拉机手吴发惠和副队长共同驾驶的“少先号”机车,今年要争取成为红旗车呢。红光管理区养猪场的熊淑清,是五个孩子的妈妈,也是连续三年当选的模范饲养员。从1956年办高级社起,她就在社里养猪。她对猪非常关心,猪食总是切得细细的,猪圈经常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当我们去参观这个猪场的时候,看见的是干燥整洁的猪圈,听见的只是猪见了生人的哼哼声。她每天喂猪时,都要仔细看看猪吃得怎么样,吃饱了没有,有没有毛病。因此她喂猪以来,除了去年从外地购进的一些猪病死几头以外,在本社自繁自养的没有生病死去的。一般饲养员都是喂十几二十头猪,但去年下半年,她和黄福元两人就喂了七八十头猪。虽然忙得不可开交,但猪还是养得很好。
红光管理区中心食堂的炊事组长戴淑玉,总是想方设法把伙食办好,她常说:大家吃的好,生产才搞得好。因此,她总是把饭菜弄得干干净净,而且按户给社员送到桌上。这个食堂的流动人口很多,一会这个来了,一会那个又来,有时一天她要做五顿饭,一点空也没有,但她总不抱怨。为了照顾别的炊事员的睡眠,她总是起早睡晚,自己担任最繁重的工作。
谈到保育员,人们都说红光管理区第一生产队托儿所的戴婆婆和伍二娘都很好。戴婆婆从互助组时期就给妈妈们带娃娃,到现在已经好几年了。她带娃娃细心、不怕麻烦,把娃娃带得很好。妈妈们啥时出工啥时把孩子送来,晚上要夜战,她们也帮着管孩子。戴婆婆现在主要管娃娃们的伙食,为了让娃娃身体健康,长得好,她总是把饭弄得软软的,菜切得细细的,还在可能条件下把菜做得口味好一点。伍二娘也像戴婆婆一样,带娃娃很尽心、耐烦,又爱清洁,不管那个娃娃尿湿了片子,她看见了都赶着去洗,即使不是她负责管的娃娃也是这样。屋里屋外弄脏了,她就赶快打扫干净。她们还自己学着给娃娃做了点简单的玩具和学步的圈椅。她们说:把娃娃带好,妈妈们就放心,劳动起来也展劲。
正是由于她们把生产同生活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所以她们这些做后勤工作的才这样尽心尽意,才这样处处为生产者着想。我相信,有了前后方妇女的团结一致,有了这么许多在各个岗位上积极劳动的人,今年,红光公社的生产将要搞得更好,更好!


第3版()
专栏:群众中来

农忙夸食堂
周杏琴
我是浙江慈溪县浒山公社金星生产队的女社员。自从我们生产队里办起公共食堂以后,我解脱了一日三次和锅灶打交道的麻烦,愉快地参加了农业生产。今年一月起到现在为止,我已做了一千一百四十六个工分,比去年同期多做了一倍。
过去,每到紧张的夏收夏种的日子,想抽身到田里去帮个忙,可是一天要烧三餐饭,再加路上来来去去,花的时间倒不少,生产的忙却没有帮上。有时回家稍微晚了一点,孩子饿得直哭。一听小孩哭,心里急得什么似的。慌慌张张地引火烧饭,烧出来的饭不是生就是僵,一家人心里都不高兴,生产劲头也受影响。现在可好了,一日三餐食堂替我们烧得好好的,吃饭时间一到,走进食堂,一股饭香直往人的鼻子里钻,胃口特别好。
目前,正是紧张的夏收夏种季节。我们的食堂炊事员同志更想得周到,他们除了每天为我们烧饭以外,还增加了新鲜的蔬菜,并且替我们烧开水,使我们常常有水喝。一切都给我们安排得好好的,自己一点也不用操心,这种事情太使人感动了。每当想起食堂的好处,我就觉得浑身都是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