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7月26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一秒钟也不放过
王文涛
我们一般都是用一点钟、半点钟计算时间,几分钟、一分钟的时间就很少重视它。其实,在现代生活中,就是极微小的一点时间,人们已经能充分的利用它了。一架照像机在百分之一秒里,可以拍出一张照片,一架电子计算机在千分之一秒里,可以做完数不清的工序。说千分之一秒,未免有些离奇,还是说一秒吧。秒就是钟表里那“嘀嘀嗒嗒”的声音。一秒就是其中的一响。这是我们听得到的,差不多是我们眨一下眼皮的功夫。但是在这个短暂的时间里,普通的汽车可以跑一百多米,普通的飞机可以飞三百多米,如果说到火箭那就跑的更多了,苏联今年1月发射的宇宙火箭,在这一秒里要前进十一点二公里。
我说这些,是因为想到节约。节约,当然是指节约人力和物力。物力实际上也是人力,是物化了的人力。而节约人力其实就是节约时间,在一定的时间里争取多做一些事情。我们搞建设很强调速度,所谓“分秒必争”,其实这就是说的节约时间。
提起节约时间,那门路可就多得很。要求人人都节约千分之一秒,或者“?”的那一秒,未免有点“太严”,不过节约一分钟、几分钟、十几分钟那是容易做到的。可惜有些人对这“分”是轻视得很,八点开会,他八点半到,一点也不难为情;一个钟头可以结束的会,拖上两、三个小时,人们一点也不奇怪。有一次在农村就碰到这种情形:有一位干部晚上向群众讲防旱,他先用了很多时间讲扯三皇五帝防旱如何如何,讲得大家都睡了觉。最后他才说:“从明天起放水浇地,注意节约用水。”社员这才抬起头来说:“这不结了。”“三捶两梆子的事,你先说那样多。有你说的这些时间,十亩地早浇完了。”
一切该简单的就简单,能节约一分钟是一分钟,能节约一秒是一秒,社会主义建设速度的快慢就在这一分一秒之中。我以为在节约中,我们还应该大声疾呼:“节约时间!”对我们来说,夺取时间就是胜利。当然,一年只有三百六十天,一天一夜只有二十四个小时,你想多夺一分也是不行的,我们说的“夺”应该是“分秒必争”的那个“争”字,也可以说是“挤时间”的那个“挤”字,在一切有用的时间里多争一分钟、多挤一分钟、多干一分钟的事情,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第8版()
专栏:

古灯琐记
非白
黑夜,自古以来就不是人类的朋友,夜幕漆黑,限制了人们的活动,又是野兽活动的好时光。试想在原始森林中生活的人类远祖,会如何的来诅咒黑夜啊!终于人们掌握了火,这不是由于天神的慈悲,也不是普罗密修斯的功绩,而是人类“劳动”的结晶。生活在五十万年以前的中国猿人,已经会用火了。火成为当时人们最宝贵的财产,也成为驱除黑暗的唯一工具。
漫长的岁月过去了,人们一直利用火炬来作照明的工具。构成火炬的材料有多脂的松木,也有芦苇、麻束和各种各样的木材与柴草。
懂得用油来点灯,是很大的进步,油料多是兽脂或植物油。尔雅释器:“瓦豆谓之登,即膏登也”,可见我国至少在周代即已用油灯。楚辞招魂中有“华镫错些”之句,又说明春秋战国也用金属制灯。灯既用金属制成,所以许慎“说文”中灯字作“镫”,从金旁。
到了西汉,灯的形状、种类、质地都比以前复杂精致,实物材料遗存的也很多。当时以陶和铜质的灯最普遍,还出现了铁灯。在形状上,有细柄浅盘的“高灯”,很像青铜器中的“豆”,就这一种来说,也有许多变化,或者把下面作成大喇叭口式足,或者在柄上加有凸纹或其他装饰。说文主字条:“主,镫中火主也。从呈,象形”,实际上就是这类灯的形象。有把灯足作雁足形状,如建昭雁足铜灯。有带把的“行灯”或“烛豆”。东汉以后,流行一种长檠多盏的灯,在一只长檠上,分成多枝,分托着几个灯盏,数目常常是三到九个,并且作出各种花叶装饰。更复杂的,像1956年在河南陕县出土的汉代陶灯中,有一件三级的朱雀九支灯,异常华丽(右上图)。1949年在长沙出土铜牛镫一件,淡绿色,耳向下垂,牛角从两侧竖起,至顶部合而为一,呈复碗状,作“出烟管”用(左下图)。牛背中部有圆洞,其上置有带把圆灯盏。牛腹中空,为贮油器。牛体右侧还有“敕庙牛镫四礼乐长监治”的铭文,为汉灯之精品。
两晋以来,青瓷器普遍使用,灯也不例外。已发现的两晋、南朝以至隋的青瓷灯,多是下设一圆盘,圆盘中立灯柱,上座灯盏,灯盏或与柱分制合成。又因六朝以来,以莲花纹作装饰图案之风大盛,故青瓷灯也常用莲花作装饰。随着瓷器工艺水平的提高,瓷灯也日趋精美。三门峡市出土过一件唐代宝装莲座长颈白瓷灯,造型漂亮,釉色莹明,极其精美。
采用蜡烛作照明工具,较迟一些,说文谓“烛,庭燎火烛也”,实际上仍指火炬而言。汉代以后,除用麻或束苇渍油作烛外,已开始用蜡作烛了,晋书有“周顗弟嵩,以所执蜡烛投之”一句,“蜡烛”二字连用,足证当时确已使用蜡来作烛了。但西晋时蜡烛还是一种价格较高的照明工具,据说当时曾有富翁石崇用蜡烛火焰来作饭,以示其奢侈豪华。
直到清代,蜡烛和油灯始终是我国主要的照明工具。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中记有皮油造烛法,用桕子经蒸、碓、磨、榨以后,以竹筒或纸筒灌注成烛,其质量甚高,故“此烛任置风尘中,再经寒暑,不敝坏也”。(附图片)


第8版()
专栏:

“无名岛”外景拍摄散记
方辉
我们北京电影制片厂青年摄制组,光荣地接受了影片“无名岛”的拍摄任务,离开了首都,来到了祖国海防线上。在这里我们要和最可爱的人生活、工作在一起。这对我们这些年青的电影工作者来说,真是无比的兴奋和自豪。
选择“无名岛”外景地的工作,是拍摄前的中心工作。在祖国海岸附近,想发现一个无名小岛,这不是一件难事,但是要我们在茫茫大海中找一个符合影片要求的“无名岛”,真就是个难题了。舰队的同志作了我们的指南针。作战室里,许多同志都在专心一致的去探求“无名岛”。首长和有关方面的同志翻开了海图,仔细的查阅着……。有丰富航海经验的同志也集中精力在绞脑汁……。领导上为了更实际的来解决这个问题,决定出海勘察。
一只高速炮艇,飞驰在海面上,它冲过巨浪,翻过波涛,不管暴风和骤雨,它一次、二次、三次、多次的寻找,终于我们的海军同志们,就像“无名岛”影片中歌颂的主人公一样,战胜了自然,完成了“无名岛”场地的选景工作。
*       *
阳光刚露出山顶,我们乘卡车来到了码头。演员还没跳下车,码头上迎面跑来一群海军战士,热情地迎接我们。“喂!同志,你就是××影片里演××的吧?”有的战士兴奋地对熟悉的演员招呼。演员谦逊地回答:“是啊!演的不好。”这时大家会心地笑起来,我们的友谊就从这里开始了。
艇,对我们来说是很陌生的,虽然在电影里也常见过。为了熟悉海上生活,我们来到艇上,看到什么都感到新鲜,真像一个孩子走到一座大花园里,他嗅到什么花都香甜,可就是叫不出她的名字一样。
艇上的同志,生怕我们不习惯海上生活,把前舱里的几个底铺都让给我们住,吃饭也特别照顾。可是我们不能这样安详的生活下去,我们向首长提出要求:生活得和真正战士一样。于是每当在甲板上集合,我们也排在战士的后面,不管是酷夏,也不管是严寒,我们的海军战士们,他们夜以继日地坚守着神圣的岗位。特别是当祖国人民欢度佳节的日子里,他们更是加倍的严守着海防,那怕是沧海中的一粟,也逃不出勇士的耳目。一位战士的日记本里记下了这样一段话:“脚下踩的甲板,就是祖国的土地。党就是我的母亲,她时刻给我力量。生活再艰苦,战斗再紧张,它只能考验着我的意志,更坚强。”这是他们特有的共性。和他们一起生活的时间虽是短暂,对我们却是一次生动的教育。
拍摄时间到了,我们不得不和亲人们告别。
“同志,这是我在海边拾来的贝壳,送给你留作纪念吧!”
“谢谢你,这些日子给你们添了不少麻烦。这张照片,请你留下吧!”
当我们登上码头,炮艇接受新的任务,驶向远方……可是我们的手还不愿放下来,仍向大海中的黑点摇晃着……
天空没有一丝光,黑色的云层低低地压在人们头上。海水在大风中掀起了丈高的巨浪……。几艘美国护航舰,不顾一切地逃溃着,近处的敌太成舰被我军炮火痛击下,轮机中雷,尾部中弹,它冒着浓烟作垂死的挣扎……。舰桥上,敌舰长吴约翰,恐惧地向枪炮官冯占魁说:“快向美国朋友打求救信号”;可是“美国朋友”早跑了!正在这个时候,我军三五三鱼雷快艇勇猛直前的向太成舰冲来……刹那间,一声巨响,敌太成舰呜呼哀哉!
这场激烈的海战,是影片中最难拍摄的大场面。如果这些镜头在银幕上放映时,也仅仅有一分钟之久,而拍摄起来却需用四、五个工作日。最后快艇撞击敌舰的镜头还得用特技来解决。由于海军同志们的帮助,做了充分的研究工作和周密的计划,使这场戏拍得比较真实。


第8版()
专栏:山水新话

峡谷好水源
石工
我国多高山,也多深谷,举世无双的三峡就在我国。
高山与深谷是对立而又统一的,它们总是伴生在一起。因为高山区地势陡、水流急,水对河底的冲刷也就厉害,能够逐渐在高山中破坏出深深的峡谷。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看出了这种变化,在诗经中可以找到“高岸为谷”这样合乎科学原理的句子。
但是峡谷的形成不仅是河水工作的结果,峡谷是河流的破坏与地壳上升相结合的产物。当河流正在冲刷的时候,如果那里的地壳上升,本来应该因冲刷而变低的河底便能得到补偿,仍然维持相当的高度,于是继续被河水狠狠冲刷,这样不断发展下去,就造成了特别深和特别窄的峡谷。郦道元对三峡的描写突出地表现了峡谷这种既深且窄的特点,他写道:“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水经注:江水)在峡谷中不到中午看不见太阳,不到半夜看不见月亮,这该有多深、多窄和多陡!
假使地壳没有上升,那么河底就要因被不断冲刷而变低,河流的水面也要随着下降。河流水面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它向下冲刷力量的大小,当河流水面愈是比海面高时,水流愈快,冲刷力也愈大,如果水面降低了,向下冲刷的力量也就减弱,不能造成很深的峡谷。同时河水仍继续对两岸进行破坏,逐渐加宽河谷,甚至在河滨造成平原,因而更不可能出现峡谷了。
因此,峡谷多出现在地球最近历史时期曾经上升或正在上升的地带,特别是我国西部有许多这样的上升地带,在这些地带造成了三峡、三门峡等许多著名的峡谷。三门峡附近那一段黄河的特点,清楚地说明了地壳上升的影响,在陕县和垣曲之间,黄河河槽突然变窄,因为这一地段和中条山、太行山连在一起,是一个正在上升的地段。
地势的升高和河槽变窄,都能使得水流加速,因而峡谷是建设水电站的好地方。我国高山多、峡谷多,加上许多地区雨水充足,所以水力资源极为丰富。我国水力资源达到五亿四千四百万瓩左右,超过英美水力资源的总和,占全世界水力资源的七分之一。这五亿多瓩的动力,约有80%蕴藏在多高山多峡谷的西部。如今,峡谷已不只是让人惊叹其险绝而已,我们正在“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使峡谷也为我们的工农业生产服务。
〔上图:长江三峡里最险要的瞿塘峡〕(附图片)


第8版()
专栏:

西瓜小传
朱米
从五代史上知道,郃阳令胡矫从契丹得西瓜种,而契丹的瓜种又是从回纥所得。由于瓜从“西域”来,所以称“西瓜”了。多年以来,我国各地无不种植,到处都有佳种,色、香、味、汁各具千秋。
若干年以前,西瓜的老祖宗野西瓜就在南回归线下的非洲南部卡拉哈里大沙漠、纳米布大沙漠中生长着。并养成一副适于沙漠气候的习性。这些习性还一直在它们今天的子孙身上流传着。
西瓜在野生时代就养成了勤俭持家的好习惯。当一粒瓜种发芽生长之后,就用大部分力量来把根伸向土壤深处。这样才能贪婪地吸收着比金子还宝贵的水份——沙漠中深层的水份。由于如此根深蒂固,就是现在不是在沙漠生长的西瓜苗还不适于移动哪。另外西瓜还在叶片上撒下一层保水的白色绒毛,这一切是多么合乎开源节流之道。
沙漠中的风又大得出奇,这可给西瓜带来不少困难。可是它巧妙地采取了卧倒的方针,叶片也裂得很碎,减少了受风面积。还伸出许多卷须牢牢地抓住地面上每一件可抓住的东西。
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利用风力、水力、动物或机械力等等。西瓜综合了这些传播方式的优点,为后代在艰苦的环境中开辟了生存发展的道路。当西瓜成熟时瓜柄就枯萎了,还很容易折断,正是瓜熟蒂落,为果实脱离母体创造了多么有利条件!西瓜果实呈圆形也是有着积极作用的,这可在一望无际的大沙漠中驾着狂风滚动。成熟了的西瓜果实比重变小了,这正是为了赶着在雨季成熟,可乘着短暂的洪水漂流到遥远的地方。一直到现在,人们还经常用西瓜比重的变化来决定成熟度呢。
无比丰富的汁液是人们对西瓜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其实西瓜中这些汁液是为它自己的孩子准备的。当西瓜被风吹到新的地方而腐烂后,种子与水分就一齐遗留在地中;或者当野兽在啃食西瓜时,一些种子与水分就顺着口角流到地上;这时候种子就借着母亲所赠送的乳汁,立即萌发生长了。
动物吃西瓜要比人类早得多。漫游非洲的李文斯乐曾描绘道:“那时各种不知名称不胜枚举的动物都吃饱了西瓜,真正的森林之王——象和犀牛,都在痛饮西瓜的汁液。还有各种羚羊、狮子、狼、豺和鼠也在大嚼特嚼;它们知道,这是恩赐给它们的礼物”。
外国的水手们,曾由于在码头上用传递方式装卸西瓜而发明了玩篮球。这算是西瓜对人类的又一功劳。


第8版()
专栏:文化街头

“单折戏”长寿!
秦犁
北京市举办的单折戏展览演出,是件好事情!
单折戏就像是文学作品里的短篇小说一样,人们在看多了成本大套的“巨著”以后,确实是需要这些短小精炼的短篇的。这些单折戏都各有其生动的情节,有的虽说是从本戏中抽出来的一折,但可以独立成章,有其完整的结构,而且在单折戏中文戏武戏全有,也不难找到生旦净末丑角色,观众是一向欢迎单折戏的。
也正因其短小,所以单折戏就更凝炼、更集中,也更能感染观众,收到强烈的效果。有些单折戏剧目是久经考验了的。例如谁不爱看充满了田园风光的“小放牛”,谁不爱看表现绿林中英雄性格的“盗御马”,谁不爱看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秋江”?
但是,近年来,单折戏好像演得不多了。这一次,北京的一些主要剧团和这么多名演员都参加单折戏的展览演出,说明大家开始重视单折戏了,事实证明,观众是喜爱单折戏的。
为了单折戏的永生,我们要求剧团在展览过后,把这些节目安排在日常的演出中。另外,各地方戏曲中好的单折戏也不少,可惜到目前为止,好像注意力还只偏重于整理改编大部头的本戏,希望各地在整理大部头本戏的同时,也要兼顾一下单折戏!


第8版()
专栏:奇妙的事实

牙签鸟
鳄鱼上岸来了,正想找一个舒适的地方睡睡,还没有来得及卧下,就有一群小鸟迎面飞撞过来。鳄鱼看看,便张开大嘴,而小鸟则一阵风似的涌了进去。是不是鳄鱼吃掉了小鸟呢?不。因为在小鸟飞进了鳄鱼的嘴以后,鳄鱼的嘴一直就是张开着的。原来小鸟飞到鳄鱼口中去,是为了啄食鳄鱼牙缝中的残碎食物。这对于鳄鱼来说,大概也和人们牙缝中的食物碎屑被牙签剔掉一样,会产生一种舒适之感,所以它们实在也巴不得小鸟们去啄弄一番。有时小鸟来迟了,鳄鱼已经入睡,它们便轻轻地用翅膀在鳄鱼的嘴边拍打几下,这虽然会打扰鳄鱼的清梦,但鳄鱼也总是欣然开口相迎,从来也没有表示过不耐心。这种小鸟由于充当了鳄鱼的牙签,所以人们常叫它们为“牙签鸟”。又因为是鳄鱼的知己,因此又有“鳄鸟”的名称。
“牙签鸟”的感觉非常灵敏,只要外面稍有点动静,它们便会从鳄鱼的口中一哄而散。鳄鱼一听到它们的振翅声,也会立刻惊醒,从容地作好迎敌的准备。所以“牙签鸟”又无异是鳄鱼的警卫者。  
  (杨旻)


第8版()
专栏:

泪泉
——澜沧江边的传说
陈贵培在高高的三达山上突起一堵石岩,一棵高大的缅桂花树,像一顶大伞把它复盖,石岩上喷出二股清泉,太阳每天从雾海里醒来,第一个泡在泉水里洗脸。传说这堵好看的石岩,是一个多情少女的化身,每夜她和小伙子躺在这片
花间,时间在风雨中过了一年,一天爱她的小伙子,到远山打猎没有回来,她站在这座高山上,等待了七百七十七天。不幸小伙子被犀牛伤害,临死前他托白鷼鸟,把一只箭带到姑娘身边,姑娘拿起弩箭,把自己悲痛的心截开,眼里冒出两股清泉,顷时她昏倒在山间。时间在传说中过了一千年,忠贞的爱情使她化作山岩,两股泪泉永远喷向蓝天。山下是一片傣族村寨,寨里有一个古规,只要夕阳吻着山岩,姑娘就要汲回一罐泉水,夜晚用来煮茶把情人款待,让他尝尝泉水是酸是甜。


第8版()
专栏:

一秒钟也不放过
王文涛
我们一般都是用一点钟、半点钟计算时间,几分钟、一分钟的时间就很少重视它。其实,在现代生活中,就是极微小的一点时间,人们已经能充分的利用它了。一架照像机在百分之一秒里,可以拍出一张照片,一架电子计算机在千分之一秒里,可以做完数不清的工序。说千分之一秒,未免有些离奇,还是说一秒吧。秒就是钟表里那“嘀嘀嗒嗒”的声音。一秒就是其中的一响。这是我们听得到的,差不多是我们眨一下眼皮的功夫。但是在这个短暂的时间里,普通的汽车可以跑一百多米,普通的飞机可以飞三百多米,如果说到火箭那就跑的更多了,苏联今年1月发射的宇宙火箭,在这一秒里要前进十一点二公里。
我说这些,是因为想到节约。节约,当然是指节约人力和物力。物力实际上也是人力,是物化了的人力。而节约人力其实就是节约时间,在一定的时间里争取多做一些事情。我们搞建设很强调速度,所谓“分秒必争”,其实这就是说的节约时间。
提起节约时间,那门路可就多得很。要求人人都节约千分之一秒,或者“?”的那一秒,未免有点“太严”,不过节约一分钟、几分钟、十几分钟那是容易做到的。可惜有些人对这“分”是轻视得很,八点开会,他八点半到,一点也不难为情;一个钟头可以结束的会,拖上两、三个小时,人们一点也不奇怪。有一次在农村就碰到这种情形:有一位干部晚上向群众讲防旱,他先用了很多时间讲扯三皇五帝防旱如何如何,讲得大家都睡了觉。最后他才说:“从明天起放水浇地,注意节约用水。”社员这才抬起头来说:“这不结了。”“三捶两梆子的事,你先说那样多。有你说的这些时间,十亩地早浇完了。”
一切该简单的就简单,能节约一分钟是一分钟,能节约一秒是一秒,社会主义建设速度的快慢就在这一分一秒之中。我以为在节约中,我们还应该大声疾呼:“节约时间!”对我们来说,夺取时间就是胜利。当然,一年只有三百六十天,一天一夜只有二十四个小时,你想多夺一分也是不行的,我们说的“夺”应该是“分秒必争”的那个“争”字,也可以说是“挤时间”的那个“挤”字,在一切有用的时间里多争一分钟、多挤一分钟、多干一分钟的事情,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第8版()
专栏:

古灯琐记
非白
黑夜,自古以来就不是人类的朋友,夜幕漆黑,限制了人们的活动,又是野兽活动的好时光。试想在原始森林中生活的人类远祖,会如何的来诅咒黑夜啊!终于人们掌握了火,这不是由于天神的慈悲,也不是普罗密修斯的功绩,而是人类“劳动”的结晶。生活在五十万年以前的中国猿人,已经会用火了。火成为当时人们最宝贵的财产,也成为驱除黑暗的唯一工具。
漫长的岁月过去了,人们一直利用火炬来作照明的工具。构成火炬的材料有多脂的松木,也有芦苇、麻束和各种各样的木材与柴草。
懂得用油来点灯,是很大的进步,油料多是兽脂或植物油。尔雅释器:“瓦豆谓之登,即膏登也”,可见我国至少在周代即已用油灯。楚辞招魂中有“华镫错些”之句,又说明春秋战国也用金属制灯。灯既用金属制成,所以许慎“说文”中灯字作“镫”,从金旁。
到了西汉,灯的形状、种类、质地都比以前复杂精致,实物材料遗存的也很多。当时以陶和铜质的灯最普遍,还出现了铁灯。在形状上,有细柄浅盘的“高灯”,很像青铜器中的“豆”,就这一种来说,也有许多变化,或者把下面作成大喇叭口式足,或者在柄上加有凸纹或其他装饰。说文主字条:“主,镫中火主也。从呈,象形”,实际上就是这类灯的形象。有把灯足作雁足形状,如建昭雁足铜灯。有带把的“行灯”或“烛豆”。东汉以后,流行一种长檠多盏的灯,在一只长檠上,分成多枝,分托着几个灯盏,数目常常是三到九个,并且作出各种花叶装饰。更复杂的,像1956年在河南陕县出土的汉代陶灯中,有一件三级的朱雀九支灯,异常华丽(右上图)。1949年在长沙出土铜牛镫一件,淡绿色,耳向下垂,牛角从两侧竖起,至顶部合而为一,呈复碗状,作“出烟管”用(左下图)。牛背中部有圆洞,其上置有带把圆灯盏。牛腹中空,为贮油器。牛体右侧还有“敕庙牛镫四礼乐长监治”的铭文,为汉灯之精品。
两晋以来,青瓷器普遍使用,灯也不例外。已发现的两晋、南朝以至隋的青瓷灯,多是下设一圆盘,圆盘中立灯柱,上座灯盏,灯盏或与柱分制合成。又因六朝以来,以莲花纹作装饰图案之风大盛,故青瓷灯也常用莲花作装饰。随着瓷器工艺水平的提高,瓷灯也日趋精美。三门峡市出土过一件唐代宝装莲座长颈白瓷灯,造型漂亮,釉色莹明,极其精美。
采用蜡烛作照明工具,较迟一些,说文谓“烛,庭燎火烛也”,实际上仍指火炬而言。汉代以后,除用麻或束苇渍油作烛外,已开始用蜡作烛了,晋书有“周顗弟嵩,以所执蜡烛投之”一句,“蜡烛”二字连用,足证当时确已使用蜡来作烛了。但西晋时蜡烛还是一种价格较高的照明工具,据说当时曾有富翁石崇用蜡烛火焰来作饭,以示其奢侈豪华。
直到清代,蜡烛和油灯始终是我国主要的照明工具。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中记有皮油造烛法,用桕子经蒸、碓、磨、榨以后,以竹筒或纸筒灌注成烛,其质量甚高,故“此烛任置风尘中,再经寒暑,不敝坏也”。(附图片)


第8版()
专栏:

“无名岛”外景拍摄散记
方辉
我们北京电影制片厂青年摄制组,光荣地接受了影片“无名岛”的拍摄任务,离开了首都,来到了祖国海防线上。在这里我们要和最可爱的人生活、工作在一起。这对我们这些年青的电影工作者来说,真是无比的兴奋和自豪。
选择“无名岛”外景地的工作,是拍摄前的中心工作。在祖国海岸附近,想发现一个无名小岛,这不是一件难事,但是要我们在茫茫大海中找一个符合影片要求的“无名岛”,真就是个难题了。舰队的同志作了我们的指南针。作战室里,许多同志都在专心一致的去探求“无名岛”。首长和有关方面的同志翻开了海图,仔细的查阅着……。有丰富航海经验的同志也集中精力在绞脑汁……。领导上为了更实际的来解决这个问题,决定出海勘察。
一只高速炮艇,飞驰在海面上,它冲过巨浪,翻过波涛,不管暴风和骤雨,它一次、二次、三次、多次的寻找,终于我们的海军同志们,就像“无名岛”影片中歌颂的主人公一样,战胜了自然,完成了“无名岛”场地的选景工作。
*       *
阳光刚露出山顶,我们乘卡车来到了码头。演员还没跳下车,码头上迎面跑来一群海军战士,热情地迎接我们。“喂!同志,你就是××影片里演××的吧?”有的战士兴奋地对熟悉的演员招呼。演员谦逊地回答:“是啊!演的不好。”这时大家会心地笑起来,我们的友谊就从这里开始了。
艇,对我们来说是很陌生的,虽然在电影里也常见过。为了熟悉海上生活,我们来到艇上,看到什么都感到新鲜,真像一个孩子走到一座大花园里,他嗅到什么花都香甜,可就是叫不出她的名字一样。
艇上的同志,生怕我们不习惯海上生活,把前舱里的几个底铺都让给我们住,吃饭也特别照顾。可是我们不能这样安详的生活下去,我们向首长提出要求:生活得和真正战士一样。于是每当在甲板上集合,我们也排在战士的后面,不管是酷夏,也不管是严寒,我们的海军战士们,他们夜以继日地坚守着神圣的岗位。特别是当祖国人民欢度佳节的日子里,他们更是加倍的严守着海防,那怕是沧海中的一粟,也逃不出勇士的耳目。一位战士的日记本里记下了这样一段话:“脚下踩的甲板,就是祖国的土地。党就是我的母亲,她时刻给我力量。生活再艰苦,战斗再紧张,它只能考验着我的意志,更坚强。”这是他们特有的共性。和他们一起生活的时间虽是短暂,对我们却是一次生动的教育。
拍摄时间到了,我们不得不和亲人们告别。
“同志,这是我在海边拾来的贝壳,送给你留作纪念吧!”
“谢谢你,这些日子给你们添了不少麻烦。这张照片,请你留下吧!”
当我们登上码头,炮艇接受新的任务,驶向远方……可是我们的手还不愿放下来,仍向大海中的黑点摇晃着……
天空没有一丝光,黑色的云层低低地压在人们头上。海水在大风中掀起了丈高的巨浪……。几艘美国护航舰,不顾一切地逃溃着,近处的敌太成舰被我军炮火痛击下,轮机中雷,尾部中弹,它冒着浓烟作垂死的挣扎……。舰桥上,敌舰长吴约翰,恐惧地向枪炮官冯占魁说:“快向美国朋友打求救信号”;可是“美国朋友”早跑了!正在这个时候,我军三五三鱼雷快艇勇猛直前的向太成舰冲来……刹那间,一声巨响,敌太成舰呜呼哀哉!
这场激烈的海战,是影片中最难拍摄的大场面。如果这些镜头在银幕上放映时,也仅仅有一分钟之久,而拍摄起来却需用四、五个工作日。最后快艇撞击敌舰的镜头还得用特技来解决。由于海军同志们的帮助,做了充分的研究工作和周密的计划,使这场戏拍得比较真实。


第8版()
专栏:山水新话

峡谷好水源
石工
我国多高山,也多深谷,举世无双的三峡就在我国。
高山与深谷是对立而又统一的,它们总是伴生在一起。因为高山区地势陡、水流急,水对河底的冲刷也就厉害,能够逐渐在高山中破坏出深深的峡谷。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看出了这种变化,在诗经中可以找到“高岸为谷”这样合乎科学原理的句子。
但是峡谷的形成不仅是河水工作的结果,峡谷是河流的破坏与地壳上升相结合的产物。当河流正在冲刷的时候,如果那里的地壳上升,本来应该因冲刷而变低的河底便能得到补偿,仍然维持相当的高度,于是继续被河水狠狠冲刷,这样不断发展下去,就造成了特别深和特别窄的峡谷。郦道元对三峡的描写突出地表现了峡谷这种既深且窄的特点,他写道:“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水经注:江水)在峡谷中不到中午看不见太阳,不到半夜看不见月亮,这该有多深、多窄和多陡!
假使地壳没有上升,那么河底就要因被不断冲刷而变低,河流的水面也要随着下降。河流水面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它向下冲刷力量的大小,当河流水面愈是比海面高时,水流愈快,冲刷力也愈大,如果水面降低了,向下冲刷的力量也就减弱,不能造成很深的峡谷。同时河水仍继续对两岸进行破坏,逐渐加宽河谷,甚至在河滨造成平原,因而更不可能出现峡谷了。
因此,峡谷多出现在地球最近历史时期曾经上升或正在上升的地带,特别是我国西部有许多这样的上升地带,在这些地带造成了三峡、三门峡等许多著名的峡谷。三门峡附近那一段黄河的特点,清楚地说明了地壳上升的影响,在陕县和垣曲之间,黄河河槽突然变窄,因为这一地段和中条山、太行山连在一起,是一个正在上升的地段。
地势的升高和河槽变窄,都能使得水流加速,因而峡谷是建设水电站的好地方。我国高山多、峡谷多,加上许多地区雨水充足,所以水力资源极为丰富。我国水力资源达到五亿四千四百万瓩左右,超过英美水力资源的总和,占全世界水力资源的七分之一。这五亿多瓩的动力,约有80%蕴藏在多高山多峡谷的西部。如今,峡谷已不只是让人惊叹其险绝而已,我们正在“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使峡谷也为我们的工农业生产服务。
〔上图:长江三峡里最险要的瞿塘峡〕(附图片)


第8版()
专栏:

西瓜小传
朱米
从五代史上知道,郃阳令胡矫从契丹得西瓜种,而契丹的瓜种又是从回纥所得。由于瓜从“西域”来,所以称“西瓜”了。多年以来,我国各地无不种植,到处都有佳种,色、香、味、汁各具千秋。
若干年以前,西瓜的老祖宗野西瓜就在南回归线下的非洲南部卡拉哈里大沙漠、纳米布大沙漠中生长着。并养成一副适于沙漠气候的习性。这些习性还一直在它们今天的子孙身上流传着。
西瓜在野生时代就养成了勤俭持家的好习惯。当一粒瓜种发芽生长之后,就用大部分力量来把根伸向土壤深处。这样才能贪婪地吸收着比金子还宝贵的水份——沙漠中深层的水份。由于如此根深蒂固,就是现在不是在沙漠生长的西瓜苗还不适于移动哪。另外西瓜还在叶片上撒下一层保水的白色绒毛,这一切是多么合乎开源节流之道。
沙漠中的风又大得出奇,这可给西瓜带来不少困难。可是它巧妙地采取了卧倒的方针,叶片也裂得很碎,减少了受风面积。还伸出许多卷须牢牢地抓住地面上每一件可抓住的东西。
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利用风力、水力、动物或机械力等等。西瓜综合了这些传播方式的优点,为后代在艰苦的环境中开辟了生存发展的道路。当西瓜成熟时瓜柄就枯萎了,还很容易折断,正是瓜熟蒂落,为果实脱离母体创造了多么有利条件!西瓜果实呈圆形也是有着积极作用的,这可在一望无际的大沙漠中驾着狂风滚动。成熟了的西瓜果实比重变小了,这正是为了赶着在雨季成熟,可乘着短暂的洪水漂流到遥远的地方。一直到现在,人们还经常用西瓜比重的变化来决定成熟度呢。
无比丰富的汁液是人们对西瓜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其实西瓜中这些汁液是为它自己的孩子准备的。当西瓜被风吹到新的地方而腐烂后,种子与水分就一齐遗留在地中;或者当野兽在啃食西瓜时,一些种子与水分就顺着口角流到地上;这时候种子就借着母亲所赠送的乳汁,立即萌发生长了。
动物吃西瓜要比人类早得多。漫游非洲的李文斯乐曾描绘道:“那时各种不知名称不胜枚举的动物都吃饱了西瓜,真正的森林之王——象和犀牛,都在痛饮西瓜的汁液。还有各种羚羊、狮子、狼、豺和鼠也在大嚼特嚼;它们知道,这是恩赐给它们的礼物”。
外国的水手们,曾由于在码头上用传递方式装卸西瓜而发明了玩篮球。这算是西瓜对人类的又一功劳。


第8版()
专栏:文化街头

“单折戏”长寿!
秦犁
北京市举办的单折戏展览演出,是件好事情!
单折戏就像是文学作品里的短篇小说一样,人们在看多了成本大套的“巨著”以后,确实是需要这些短小精炼的短篇的。这些单折戏都各有其生动的情节,有的虽说是从本戏中抽出来的一折,但可以独立成章,有其完整的结构,而且在单折戏中文戏武戏全有,也不难找到生旦净末丑角色,观众是一向欢迎单折戏的。
也正因其短小,所以单折戏就更凝炼、更集中,也更能感染观众,收到强烈的效果。有些单折戏剧目是久经考验了的。例如谁不爱看充满了田园风光的“小放牛”,谁不爱看表现绿林中英雄性格的“盗御马”,谁不爱看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秋江”?
但是,近年来,单折戏好像演得不多了。这一次,北京的一些主要剧团和这么多名演员都参加单折戏的展览演出,说明大家开始重视单折戏了,事实证明,观众是喜爱单折戏的。
为了单折戏的永生,我们要求剧团在展览过后,把这些节目安排在日常的演出中。另外,各地方戏曲中好的单折戏也不少,可惜到目前为止,好像注意力还只偏重于整理改编大部头的本戏,希望各地在整理大部头本戏的同时,也要兼顾一下单折戏!


第8版()
专栏:奇妙的事实

牙签鸟
鳄鱼上岸来了,正想找一个舒适的地方睡睡,还没有来得及卧下,就有一群小鸟迎面飞撞过来。鳄鱼看看,便张开大嘴,而小鸟则一阵风似的涌了进去。是不是鳄鱼吃掉了小鸟呢?不。因为在小鸟飞进了鳄鱼的嘴以后,鳄鱼的嘴一直就是张开着的。原来小鸟飞到鳄鱼口中去,是为了啄食鳄鱼牙缝中的残碎食物。这对于鳄鱼来说,大概也和人们牙缝中的食物碎屑被牙签剔掉一样,会产生一种舒适之感,所以它们实在也巴不得小鸟们去啄弄一番。有时小鸟来迟了,鳄鱼已经入睡,它们便轻轻地用翅膀在鳄鱼的嘴边拍打几下,这虽然会打扰鳄鱼的清梦,但鳄鱼也总是欣然开口相迎,从来也没有表示过不耐心。这种小鸟由于充当了鳄鱼的牙签,所以人们常叫它们为“牙签鸟”。又因为是鳄鱼的知己,因此又有“鳄鸟”的名称。
“牙签鸟”的感觉非常灵敏,只要外面稍有点动静,它们便会从鳄鱼的口中一哄而散。鳄鱼一听到它们的振翅声,也会立刻惊醒,从容地作好迎敌的准备。所以“牙签鸟”又无异是鳄鱼的警卫者。  
  (杨旻)


第8版()
专栏:

泪泉
——澜沧江边的传说
陈贵培在高高的三达山上突起一堵石岩,一棵高大的缅桂花树,像一顶大伞把它复盖,石岩上喷出二股清泉,太阳每天从雾海里醒来,第一个泡在泉水里洗脸。传说这堵好看的石岩,是一个多情少女的化身,每夜她和小伙子躺在这片
花间,时间在风雨中过了一年,一天爱她的小伙子,到远山打猎没有回来,她站在这座高山上,等待了七百七十七天。不幸小伙子被犀牛伤害,临死前他托白鷼鸟,把一只箭带到姑娘身边,姑娘拿起弩箭,把自己悲痛的心截开,眼里冒出两股清泉,顷时她昏倒在山间。时间在传说中过了一千年,忠贞的爱情使她化作山岩,两股泪泉永远喷向蓝天。山下是一片傣族村寨,寨里有一个古规,只要夕阳吻着山岩,姑娘就要汲回一罐泉水,夜晚用来煮茶把情人款待,让他尝尝泉水是酸是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