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7月2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大力发展农业,加速建设柴达木
柴达木计划经济建设委员会主任 杨浩
富饶可爱的柴达木,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几年来的勘察和建设,已经由人烟稀少的戈壁滩,一变而为人们熟悉、热爱和向往的地方。在这辽阔的地区内,有着得天独厚的丰富资源,大量的可耕地和天然牧场,不愧被叫做“聚宝盆”和“粮米仓”。截至目前,已经找到可能储油的构造一百一十六个。经过在四十个构造上钻探,找到了十个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油田和三个气田,其中“冷湖五号”构造已经肯定是一个质高、量大、合乎理想的油田。
地质普查与石油勘探并进,先后发现和找到了五十多种矿藏,二百二十多个矿点。这些矿点一般都有开采价值。柴达木几乎拥有矿床分类学上所有的矿种和元素周期表上所列举的各种元素。柴达木将是祖国有着广阔发展前途的工业基地。几年来,特别是1958年对国家急需的石油、铅锌矿、钾肥等,本着“土法上马,因陋就简”的原则进行生产,先后建立了各种厂矿七百五十多个,不仅使柴达木的宝藏提前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并且扭转了过去“有进无出”的现象,出现了“有进有出,出多入少”的局面。
值得重视的是还有可耕地六百六十六万亩,有大小河流四十八条,可资灌溉的湖泊十六个,总流量七十亿公方,并且有充足的天然泥炭肥料,适宜大量发展农业。经过几年来的开垦,先后建立了二十一个国营农场,播种面积已经达到四十三万亩。另外,柴达木还有可供放牧的草原九千五百多万亩,可以牧放五百多万头牲畜。目前各种牲畜已经达到一百六十多万头。所以,柴达木不仅在工业发展上,而且在农牧业的发展上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它将自成一个完整的经济体系。
柴达木的矿产资源虽然这样丰富,但是过去因为没有社会基础,要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就必须从外地大量移入人口,而增加人口的先决条件是解决粮食问题。如果本地不产粮食,只依靠外地供应是不行的。柴达木的广大职工群众,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坚决贯彻了工农业并举的方针,特别是1958年全面大跃进以来,农业生产赶不上工业发展需要的矛盾更显得突出,因此把发展农业生产,努力增产粮食,作为全区的重要任务。
在柴达木地区发展农业生产,必须用两条腿走路,既要加强深耕细作,大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又要积极开荒造田,扩大耕地面积。因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只能是逐步的,并且需要许多条件作保证。在没有实现机械化以前,要大搞水利、增施肥料、精耕细作以及进行大规模的土地加工等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同时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首先要有土地。而柴达木又绝大部分是荒无人烟的地区和未曾开垦的处女地,所以必须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与积极开垦荒地并举。由于坚持了这个方针,播种面积逐年增加,单位产量也逐年提高。今年播种四十三万亩,比1954年增加将近五倍,1958年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四百八十二斤,比1954年提高一倍多。1959年由于各级党委更加重视了农业生产,群众干劲大为高涨,共积肥九十多亿斤,平均每亩施底肥两万斤,深翻土地七万多亩,并整修和扩修了水渠,播种期一般比去年提早了十五天,有20%耕地基本实现了园田化。目前的田间管理做得很细致,已经掀起了一个力争大面积丰产的群众运动,因而庄稼生长良好,丰收在望。
在柴达木发展农业不是没有困难的,除了劳力缺乏以外,这里是高寒地区、无霜期短、土质含盐碱较大,因此必须同大自然作顽强的斗争。几年来广大职工群众在党的领导下,都懂得了在盆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深远意义和工业农业发展的相互关系,因而提高了他们战胜困难、人定胜天的信念。经过职工们的艰苦奋斗和不断试验,初步摸索到了在盆地发展农业生产的基本规律。对于轻、重不同的盐碱地,都分别采用了灌溉泡洗、秋季深翻、冬季灌水、春季多施有机肥料、刮盐挖碱以及利用作物生理特性改良盐碱地等一系列措施,大大减少了盐碱对农作物的为害,改良土壤,显著地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同时为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奠定了基础。
为了解决盆地职工生活需要,促进农业生产的更大发展,还必须注意多种经营。柴达木各农场都种植了蔬菜,建立了养猪场、畜牧场以及副食品加工等小型厂矿。
为了充分地利用柴达木的农业资源,迅速地发展农业生产,促进以石油工业为主的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计划在几年之内开荒造田二百七十三万亩,播种面积达到二百万亩,其中粮食作物一百六十万亩。随着农业生产的大发展,畜牧业生产也将比目前增加几倍。这个计划的实现,将大大地改变柴达木的面貌。柴达木工农牧业生产的发展远景,将永远鼓舞着人们艰苦奋斗,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第5版()
专栏:编后

降服高寒
长江黄河之源的青海,地处高寒山区,要发展农业生产,就要加强关于征服高寒的科学研究工作。几年来,青海省直接领导农业生产的部门已经进行了这项工作,今后自必要继续加强。许多国营农场也已经程度不同地进行了一些科学研究活动,有了一些好的效果。在今后安排生产措施的时候,各个国营农场、人民公社都有必要把科学研究活动安排进去。
值得提出的是,科学研究部门和有的高等农业院校,几年来采取了考察、参观、下放锻炼等办法,对青海的自然条件已经作了一定的了解。有的科学工作者还在研究计划里安排了高山冰雪利用等的研究课题。但是,青海人民还迫切地希望着科学研究部门、科学工作者们对高寒地区的自然环境能作更多的了解,给予更多的科学研究上的帮助。如果降服高寒的科学研究有所成就,则不仅对发展青海的农业生产有重大意义,而且也将为其它高寒地区开辟发展生产的道路。


第5版()
专栏:

黄河上游赛江南
本报记者 赵淮青
金碧迷离的彩画
登上贵德县梅茨山远眺,四面是那望不断的丛峦叠嶂,云烟环绕着终年积雪的素古山。黄河从龙羊峡探出头来,扭动着它巨大的身躯,浩浩荡荡,一泻千里。它冲过宽广的盆地,两岸是无尽的麦田,果树的海洋,红杏、菜花、麦穗相间,织成金碧迷离的彩画。
黄河,千万年来,人们把它比作一只粗犷不驯的野兽。它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有如它永无止息的波涛,说不清,数不完。但是,在青海高原,黄河水自古就是清悠悠,像奶汁一样滋润着大地。在它漫长的上游两岸,有茂密的草原,有那一把捏得出油来的肥沃泥土,绿树、庄稼绵延不断。在这黄河流经的第一个农业县,差不多每家都有果园。鸭蛋大的红杏,甜香崩脆的长把梨,都是这里的特产,清香随风袭来,多么诱人。你随便走到那一家,女主人会领你爬上果树,让你吃个饱。傍晚,沿着黄河两岸漫步,你会看见尺多长的大鲤鱼蹦得老高。
难得的好庄稼
在河阴公社大史家生产队,六十多岁的老农史春英指着一片碧玉麦,笑迷迷地对记者说:“这是百年难得的好庄稼啊。你看,长的全像刀切的那样齐,麦穗又粗又长,少说还不打它一千多斤!”他蹲下身去,用手使劲地按了按,倒下去的麦秆却马上弹了起来。又说:“这麦根儿扎的就是有劲儿,你瞧,秆子多硬棒。不容易呀!去年深翻送粪那时候,社员们打着灯笼黑夜里当白日干,要不,一场大雨还不全跪倒”。“前些年呢?”我问他。“你是说解放前吗?那时打上二、三百斤就到顶了,而且收上一星半点,还给地主拿去了。”说到这里,史老汉放眼看了看四周的原野,那无边的麦田望不到尽头。忽然,他的脸沉了下来,像在想什么心事。沉默半晌,他才开口:“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黄河岸上,照理,日子应当过的舒舒贴贴,可是想起过去,穷人的日子可不好熬啊!那年月,就是浇地,也有个财主、穷人的差别啊。”
家家门前清水流
老人说起一件事情:解放前穷人流着汗饿着肚子修了水渠,水头却让有钱人霸住,只好眼巴巴看着庄稼卷了叶儿,眼泪往肚子里流。要是碰上旱年,地主还逼着大家杀猪宰羊,到“龙王池”敬天祷雨。那鬼地方,上百里的路上尽是长的黑刺,不让穿鞋,还得十步一磕头,不磕就用棍子打,回来,膝盖、脚板全扎起了血泡泡。到末了,钱花了,罪也受了,天上还是不落一滴雨。水像金子一样贵重,各族人民为争水浇地,互相仇杀,年年闹出人命。现在,家家户户门前都是清水长流。老人说着说着,兴头上来了,声音像敲钟一样:“解放以后,党领导我们修了七条水渠,能浇六万多亩地。日子过的红火了,人们的心也开窍啦。浇水的时候,你让我,我让你,上游照顾下游。就拿修清水渠来说吧,汉民修,藏民主动让出草原,还给运烧柴、送奶粉,人们以前的隔阂烟消云散了。杏子甜,鱼味美在贵德,我们看到杏树、梨树从每家的墙头上探出枝桠,果实累累。史老汉扔了块石头,扑啦啦落下来了许多熟透的杏子,一定要让我们尝尝味道。真是名不虚传,杏子肉多,香甜,放到嘴里就化了。史老汉把一个硕大的黄里透红的杏子在手里掂了掂,不胜感慨地说:“同志,你可信哩,早先我们硬是把这样的好果树砍掉当柴烧。那时候,贵德城只有一辆铁轮车,老阿奶们看见果子运不出去烂在地里,坐在树下伤心地抹眼泪。这几年不一样了,政府除了收购,还开了酿酒、果子酱等工厂。水果用途大了,社员收入增多,经营果园的心劲也大了。
走出果园,这位热心的老人又领我们到黄河岸看网鱼。在那巨龙似地横卧在河面上的、用大船作成的浮桥旁边,人们摇荡着渔船,张开了渔网,不多会儿就打到了许多鲤鱼和扁嘴鱼。史老汉告诉我们,打鱼副业是公社化以后提倡多种经营才搞起来的。这黄河鱼,味道鲜美,煮在锅里,不放油就香喷喷。
老汉一家
在黄河上游,记者曾经听到人们唱起控诉旧社会的歌谣:“穷百姓呀,好比一只羊;马元海是一条大灰狼,他张大血口把穷人的肉吃尽,还要把血喝光。”这歌词里的马元海是解放前统治青海的魔王马步芳的头号狗腿子。他看中了谁家的姑娘,光天化日就拉到家里去糟塌;看中了谁家的果园,一张封条就归他。贵德县远近十里八村,大部分青壮年都被拉去当兵。史春英老汉的儿子就是这样死在外乡的。那时候,他一家几口只一条裤子,年年辛苦当佃户,到头来拉了一身债,听见狗腿子的算盘响,腿就打颤颤。现在,他的三个姑娘,两个上了中学,一个在小学,儿子成了拖拉机手,而且家中有果园、菜园,新盖的十三间房屋收拾得干干净净,炕上的新被褥堆的老高。
儿孙满堂
在贵德,每个村庄都给人十分清爽整洁的感觉。街道两旁,翠柳低垂,家家户户门前溪流环绕,找不到一点污秽。我们走进下排村——一个普通的藏族村落,看见成群的五、六岁的孩子,一个个像粗墩墩的小树,奔跑着,雀噪着。看见每一家都收拾得很洁净,甚至连墙角、梁头也难以找到一点灰尘。可是,回想解放以前,人和牲畜住在一起,不知道什么叫洗脸,洗衣服。可怕的疫病和性病折磨着半数以上的人,田园荒芜。多少人由于没有勇气度过自己痛苦的余生,跳了黄河;多少人被马匪赶进山洞,用机枪活活地扫死。解放以后,党派了医生来,治病不花钱,现在传染病基本消灭了,健康了的人们个个下地参加了劳动。当许多藏族老人讲起这些巨大变化的时候,总是感激地说:“以前村里几家子都抱不上个娃娃,乡亲们都为这个民族不堪设想的未来忧虑着。最近几年来,连那些从不生养的、四十出头的妇女,怀里也抱上了娃娃。开头,我们寻思着:是村里的风水变了?还是娃娃的命大了?后来才懂得,是共产党搭救了我们藏族人民。没有共产党,这丰衣足食、儿孙满堂的日子哪里来!”(附图片)
赵志方插图


第5版()
专栏:

在土族聚居的地方
 生产门路多
走进我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就可以听到“平川小麦香,坡地青稞黄,山上种油菜,山顶放牛羊”的儿歌,它形象地描绘出了土族农村的景象。这里差不多每个生产队都兼有川地、坡地和山地,不同作物的颜色把土族山川点缀得如同锦绣。
全县除耕畜以外,有牛一万多头,绵羊和山羊十五万多只,奶品、肉类和皮毛是土族人民次于农业的大收入。这里是青海省养猪最多的地区,平均每户有猪一点六头。土族农民还在公社统一安排下,集体和家庭并举地养鸡、种菜、打猎和挖药材。最近,又新辟了养蜂、养兔等生产门路。
多种经营使得土族农村生产和生活十分活跃。解放以前,富饶的山川并没有给土族人民带来丰衣足食,他们愁苦地唱道:“稀汤当饭身子乏呀,精炕睡觉脊背酸呀……”,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他们推翻了封建统治以后,组织集体生产,向山林河谷索取财富,他们才逐渐摆脱了往日的贫困。
户户读书声
在自治县境内,现有小学二百一十三所,初中九所,学生近三万人,适龄儿童全部进了学校。土族农民一谈到文化教育的发展,就不禁要激动地说:“现在真是村村有学校,户户读书声了。”
当1949年土族地区解放时,全县只有小学生一千六百多人,绝大多数是地主富农的孩子。在土族集中的地区,没有一所像样的学校。土族农民几乎全是文盲,偶然接到一封信,要跑到二、三十里外去找人念。
有一个土族聚居的农村——五十村,全村一个识字的人也没有,大家感到十分痛苦,曾经每月筹集五十斤青稞雇了一个人到外地去念书。现在,这里有了一所包括初小、高小和初中的学校,共有学生五百多人。学校的成长得到了群众很大的帮助。在修建中,大家参加义务劳动,有人送木料,有人送土坯。他们切望着年青一代成为有文化的新人。
全村的文化生活也渐渐活跃起来。以学校为核心,办起了业余文化学校、农业学校,农村俱乐部整理和编演了许多民族歌舞;学校的师生还帮助推动了农村爱清洁、讲卫生运动。这个村子正是土族地区的一幅缩影。
培育小麦新品种
没有上过一天学的杨友苍,经过反复的刻苦钻研,育成一种既高产、适应性又强的小麦新品种。这个新品种以当地的“尕老汉”为母本,高产的碧玉麦为父本,杂交两代以后,每穗的平均籽粒比碧玉麦还多32%,不但颗粒饱满,而且抗病耐旱,口紧不易脱粒。
杨友苍是互助土族自治县贺尔川公社社员,共产党员。他发现当地试种的碧玉麦产量虽然高,但是有口松、倒伏、容易感染病害的缺点,就想着如何得到一种产量既高、又能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优良品种。当他知道庄稼和驴、马一样,“杂交可以生骡”的奥秘以后,就开始了试验。不料,第一年杂交成的籽种不到成熟就冻死了,第二年又被麻雀吃光了,直到第三年才收获到三十粒。
用冰草与小麦杂交能不能育成多年生的小麦呢?现在,冰草与小麦杂交第一代的苗稼已出现在杨友苍的试验地里了。它酷似小麦,但叶比小麦窄,并且具有冰草的一些特性。
能歌善舞的土族
我国土族共六万多人,以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为中心,跨祁连山脉,分布在青海、甘肃两省的大通、乐都、民和、天祝等县。分布在青海省的将近六万人,聚居在互助县的有二万多人。
远在北宋和元代,蒙古人曾经几次西进到祁连山麓的黄河、湟水流域,留居繁衍,形成今天的土族。
土族人民酷爱歌舞。但历代反动统治者禁止他们演出自己的歌舞,不准他们穿自己民族的服装。许多优秀的民间文艺作品被扼杀成“断简残篇”,甚至失传。解放以后,党不断派遣文艺工作者深入土族地区访问搜集,整理出版了大量口头文艺创作。土族人民也选派自己的优秀代表几次到北京演出,受到了热烈欢迎。
流传在土族民间的传说、谚语和历史故事,极大部分是用歌唱来表达的。土族歌曲包括“花儿”、宴席曲、喜曲等种。“花儿”是一种山歌。不论是田野里拔草的妇女,山坡上放羊的娃娃,赶车的老汉,几乎人人会唱。每年农历二月二、六月六,各地都举行“花儿会”,由许多唱家争相竞唱。演唱者都能触景生情,即兴编词。
上图就是老汉和妇女的“花儿”对唱。(附图片)


第5版()
专栏:资料

青海农业大有可为
地处长江、黄河之源的青海高原,农业生产大有可为。几年来,青海各族人民在东部的河(黄河)湟(湟水)流域精耕细作,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同时向从来没有长过庄稼的山区、草原和戈壁沙滩索取粮食蔬菜,收到了很大成效。事实证明,全省几乎没有一个地方不能发展农业。即使在柴达木盆地的戈壁沙滩里,在号称“世界屋脊”的唐古拉山地区,或者在长江黄河源头的玉树、果洛草原上,都出现了一片片茁壮的庄稼。1949年,青海粮食平均亩产量比全国平均亩产量低十一斤多,到1957年,就高于全国平均亩产量十五斤多。一些新辟地区的产量更使人对农业发展充满信心。柴达木盆地东部的德令哈农场,去年有一万四千多亩春小麦,平均亩产一千零七十九斤多。在拔海三千米、无霜期短的祁连山区,去年出现了六千五百亩油菜平均亩产三百十二斤多的大面积丰产纪录。农作物的品种也越来越多,除了春小麦、青稞、洋芋、蚕豆、莞豆、油菜、胡麻等在青海有长期种植历史的作物以外,近年来冬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等作物也都试种成功,并在部分地区开始大田试种。
青海省有着许多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这里的土壤以栗钙土为主,含有较多的有机质。由于牲畜多,又有丰富的草炭可以制肥,肥源比较丰富。农作物的生长要靠阳光进行光合作用,而青海地区有着较长的日照时间。开阔少雨的柴达木盆地,日照时间更长。青海省昼夜温差较大,白天植物制造的养分,在晚间温度较低情况下消耗甚少,这也对农作物生长有利。最有利的条件是全省可垦荒地极多。据已经勘测的地区的统计,就有肥沃的宜耕荒地三千多万亩,相当于现有耕地的四倍左右。
这里地势高寒,拔海一般在两千米以上,农业生产上的不利条件是干旱少雨和无霜期短。各族人民发挥了改造自然的英雄气概,不断战胜这些不利因素,发展农业。这里的旱象多发生在春耕播种以后,但全省以黄河长江为主的一百多条河流每年径流总量达到六百多亿立方米。解放以来,各族农民开渠引水,修库蓄水,已经使二百三十多万亩旱地变成了水地。现在,八百多万亩耕地中已经有一半摆脱了一般干旱的威胁。青海省无霜期一般只有一百天到一百五十天,对农作物危害较大的是秋霜。各族农民因而普遍选用成熟期短的品种,采取适当提前播种期和增施热性肥料等办法促使作物早熟,避免秋冻,并时刻准备防霜防雹。
以前,青海省的农业生产集中在东部较暖的河湟地区,耕地面积很少。解放以来,中共青海省委本着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与扩大耕地面积相结合的方针发展农业生产,近两年来并在牧区开展以牧为主、农牧结合、发展多种经营,全省耕地已经比解放时扩大了约四分之一,总产量也逐年提高。1957年,粮食总产量就比1949年翻了一番,而1958年,又比前一年有了更大的跃进。


第5版()
专栏:

粮仓 鱼库 果园
黄河、湟水两岸被称为青海的粮仓。那奔流的黄河、湟水的干流和支流,好似无数条飘曳的长带,绕过重重山谷,灌溉着千万亩肥沃的良田。
现在,收获的季节到了。早熟的青稞和大麦开始收割,茁壮的春小麦即将黄熟;蚕豆挂上了鼓崩崩的角儿;山顶上一片金黄,油菜开花了。
在美丽的青海湖上,渔人载着满怀的希望撒下鱼网,又载着丰收的喜悦归来,供应着西北和北京、天津等地的湟鱼就是他们劳动的成果。
遍布黄河、湟水两岸的果园里,杏子熟了;梨、桃和苹果的累累果实,把葱绿的山坡织成万紫千红的锦绣。杏子熟了。      
   本报记者 赵淮青摄
以“花果之乡”著称的化隆回族自治县群科公社的社员们正在给果木树和小麦喷洒杀虫药剂。             蔡云祥摄
你看,湟水河畔的乐都县碾伯公社的小麦长得多好。中共青海省委第一书记高峰同志(左三)等正在这里参观。  蔡云祥摄(新华社稿)
这里苗青水明,一眼望去好似江南景色。在青海高原上,水稻也试种成功了。           白兴元摄(新华社稿)
鱼儿何其多
青海省水产资源极为丰富,但是以前没有开发。遍布全省的湖泊河流,水面共有一千多万亩,生长着湟鱼、鲤鱼、鲫鱼、大头鱼和草虾等。据初步勘察,青海湖、鄂陵湖、扎陵湖、布哈河等地鱼的密度都很大。在布哈河渔场,十个人使用一副网具,每网能捕二、三千斤,多的可达万斤。渔人形容这里鱼多,说捕鱼就像在饭锅里捞饺子一样。以前,只有少数地区在冰冻季节有人破冰钓鱼。今年,中共青海省委决定大力发展水产事业,省商业厅在各地建立了国营渔场,人民公社也纷纷组织社员捕鱼,河流湖泊才开始贡献财富。这里的鱼产除供应本省市场,还运销到北京、辽宁、陕西、甘肃等地。
目前,还有更多的由人民公社组织的捕鱼队源源奔赴渔区。在主要鱼产地青海湖,一条环湖公路正在修筑,一座小型的渔网加工厂和一座帆船制造厂也已经建成。青海省商业厅作出了水产养殖规划,准备由国家经营和群众经营并举,把全省二十万亩面积的水库和十多万亩的池沼、水坑、河湾都利用起来,养殖鱼类。
在青海湖,今春第一次用网在冰下捕鱼,一网就捕获几千斤。
邵华、丁正瑞摄(新华社稿)


第5版()
专栏:

大力发展农业,加速建设柴达木
柴达木计划经济建设委员会主任 杨浩
富饶可爱的柴达木,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几年来的勘察和建设,已经由人烟稀少的戈壁滩,一变而为人们熟悉、热爱和向往的地方。在这辽阔的地区内,有着得天独厚的丰富资源,大量的可耕地和天然牧场,不愧被叫做“聚宝盆”和“粮米仓”。截至目前,已经找到可能储油的构造一百一十六个。经过在四十个构造上钻探,找到了十个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油田和三个气田,其中“冷湖五号”构造已经肯定是一个质高、量大、合乎理想的油田。
地质普查与石油勘探并进,先后发现和找到了五十多种矿藏,二百二十多个矿点。这些矿点一般都有开采价值。柴达木几乎拥有矿床分类学上所有的矿种和元素周期表上所列举的各种元素。柴达木将是祖国有着广阔发展前途的工业基地。几年来,特别是1958年对国家急需的石油、铅锌矿、钾肥等,本着“土法上马,因陋就简”的原则进行生产,先后建立了各种厂矿七百五十多个,不仅使柴达木的宝藏提前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并且扭转了过去“有进无出”的现象,出现了“有进有出,出多入少”的局面。
值得重视的是还有可耕地六百六十六万亩,有大小河流四十八条,可资灌溉的湖泊十六个,总流量七十亿公方,并且有充足的天然泥炭肥料,适宜大量发展农业。经过几年来的开垦,先后建立了二十一个国营农场,播种面积已经达到四十三万亩。另外,柴达木还有可供放牧的草原九千五百多万亩,可以牧放五百多万头牲畜。目前各种牲畜已经达到一百六十多万头。所以,柴达木不仅在工业发展上,而且在农牧业的发展上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它将自成一个完整的经济体系。
柴达木的矿产资源虽然这样丰富,但是过去因为没有社会基础,要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就必须从外地大量移入人口,而增加人口的先决条件是解决粮食问题。如果本地不产粮食,只依靠外地供应是不行的。柴达木的广大职工群众,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坚决贯彻了工农业并举的方针,特别是1958年全面大跃进以来,农业生产赶不上工业发展需要的矛盾更显得突出,因此把发展农业生产,努力增产粮食,作为全区的重要任务。
在柴达木地区发展农业生产,必须用两条腿走路,既要加强深耕细作,大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又要积极开荒造田,扩大耕地面积。因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只能是逐步的,并且需要许多条件作保证。在没有实现机械化以前,要大搞水利、增施肥料、精耕细作以及进行大规模的土地加工等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同时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首先要有土地。而柴达木又绝大部分是荒无人烟的地区和未曾开垦的处女地,所以必须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与积极开垦荒地并举。由于坚持了这个方针,播种面积逐年增加,单位产量也逐年提高。今年播种四十三万亩,比1954年增加将近五倍,1958年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四百八十二斤,比1954年提高一倍多。1959年由于各级党委更加重视了农业生产,群众干劲大为高涨,共积肥九十多亿斤,平均每亩施底肥两万斤,深翻土地七万多亩,并整修和扩修了水渠,播种期一般比去年提早了十五天,有20%耕地基本实现了园田化。目前的田间管理做得很细致,已经掀起了一个力争大面积丰产的群众运动,因而庄稼生长良好,丰收在望。
在柴达木发展农业不是没有困难的,除了劳力缺乏以外,这里是高寒地区、无霜期短、土质含盐碱较大,因此必须同大自然作顽强的斗争。几年来广大职工群众在党的领导下,都懂得了在盆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深远意义和工业农业发展的相互关系,因而提高了他们战胜困难、人定胜天的信念。经过职工们的艰苦奋斗和不断试验,初步摸索到了在盆地发展农业生产的基本规律。对于轻、重不同的盐碱地,都分别采用了灌溉泡洗、秋季深翻、冬季灌水、春季多施有机肥料、刮盐挖碱以及利用作物生理特性改良盐碱地等一系列措施,大大减少了盐碱对农作物的为害,改良土壤,显著地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同时为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奠定了基础。
为了解决盆地职工生活需要,促进农业生产的更大发展,还必须注意多种经营。柴达木各农场都种植了蔬菜,建立了养猪场、畜牧场以及副食品加工等小型厂矿。
为了充分地利用柴达木的农业资源,迅速地发展农业生产,促进以石油工业为主的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计划在几年之内开荒造田二百七十三万亩,播种面积达到二百万亩,其中粮食作物一百六十万亩。随着农业生产的大发展,畜牧业生产也将比目前增加几倍。这个计划的实现,将大大地改变柴达木的面貌。柴达木工农牧业生产的发展远景,将永远鼓舞着人们艰苦奋斗,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第5版()
专栏:编后

降服高寒
长江黄河之源的青海,地处高寒山区,要发展农业生产,就要加强关于征服高寒的科学研究工作。几年来,青海省直接领导农业生产的部门已经进行了这项工作,今后自必要继续加强。许多国营农场也已经程度不同地进行了一些科学研究活动,有了一些好的效果。在今后安排生产措施的时候,各个国营农场、人民公社都有必要把科学研究活动安排进去。
值得提出的是,科学研究部门和有的高等农业院校,几年来采取了考察、参观、下放锻炼等办法,对青海的自然条件已经作了一定的了解。有的科学工作者还在研究计划里安排了高山冰雪利用等的研究课题。但是,青海人民还迫切地希望着科学研究部门、科学工作者们对高寒地区的自然环境能作更多的了解,给予更多的科学研究上的帮助。如果降服高寒的科学研究有所成就,则不仅对发展青海的农业生产有重大意义,而且也将为其它高寒地区开辟发展生产的道路。


第5版()
专栏:

黄河上游赛江南
本报记者 赵淮青
金碧迷离的彩画
登上贵德县梅茨山远眺,四面是那望不断的丛峦叠嶂,云烟环绕着终年积雪的素古山。黄河从龙羊峡探出头来,扭动着它巨大的身躯,浩浩荡荡,一泻千里。它冲过宽广的盆地,两岸是无尽的麦田,果树的海洋,红杏、菜花、麦穗相间,织成金碧迷离的彩画。
黄河,千万年来,人们把它比作一只粗犷不驯的野兽。它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有如它永无止息的波涛,说不清,数不完。但是,在青海高原,黄河水自古就是清悠悠,像奶汁一样滋润着大地。在它漫长的上游两岸,有茂密的草原,有那一把捏得出油来的肥沃泥土,绿树、庄稼绵延不断。在这黄河流经的第一个农业县,差不多每家都有果园。鸭蛋大的红杏,甜香崩脆的长把梨,都是这里的特产,清香随风袭来,多么诱人。你随便走到那一家,女主人会领你爬上果树,让你吃个饱。傍晚,沿着黄河两岸漫步,你会看见尺多长的大鲤鱼蹦得老高。
难得的好庄稼
在河阴公社大史家生产队,六十多岁的老农史春英指着一片碧玉麦,笑迷迷地对记者说:“这是百年难得的好庄稼啊。你看,长的全像刀切的那样齐,麦穗又粗又长,少说还不打它一千多斤!”他蹲下身去,用手使劲地按了按,倒下去的麦秆却马上弹了起来。又说:“这麦根儿扎的就是有劲儿,你瞧,秆子多硬棒。不容易呀!去年深翻送粪那时候,社员们打着灯笼黑夜里当白日干,要不,一场大雨还不全跪倒”。“前些年呢?”我问他。“你是说解放前吗?那时打上二、三百斤就到顶了,而且收上一星半点,还给地主拿去了。”说到这里,史老汉放眼看了看四周的原野,那无边的麦田望不到尽头。忽然,他的脸沉了下来,像在想什么心事。沉默半晌,他才开口:“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黄河岸上,照理,日子应当过的舒舒贴贴,可是想起过去,穷人的日子可不好熬啊!那年月,就是浇地,也有个财主、穷人的差别啊。”
家家门前清水流
老人说起一件事情:解放前穷人流着汗饿着肚子修了水渠,水头却让有钱人霸住,只好眼巴巴看着庄稼卷了叶儿,眼泪往肚子里流。要是碰上旱年,地主还逼着大家杀猪宰羊,到“龙王池”敬天祷雨。那鬼地方,上百里的路上尽是长的黑刺,不让穿鞋,还得十步一磕头,不磕就用棍子打,回来,膝盖、脚板全扎起了血泡泡。到末了,钱花了,罪也受了,天上还是不落一滴雨。水像金子一样贵重,各族人民为争水浇地,互相仇杀,年年闹出人命。现在,家家户户门前都是清水长流。老人说着说着,兴头上来了,声音像敲钟一样:“解放以后,党领导我们修了七条水渠,能浇六万多亩地。日子过的红火了,人们的心也开窍啦。浇水的时候,你让我,我让你,上游照顾下游。就拿修清水渠来说吧,汉民修,藏民主动让出草原,还给运烧柴、送奶粉,人们以前的隔阂烟消云散了。杏子甜,鱼味美在贵德,我们看到杏树、梨树从每家的墙头上探出枝桠,果实累累。史老汉扔了块石头,扑啦啦落下来了许多熟透的杏子,一定要让我们尝尝味道。真是名不虚传,杏子肉多,香甜,放到嘴里就化了。史老汉把一个硕大的黄里透红的杏子在手里掂了掂,不胜感慨地说:“同志,你可信哩,早先我们硬是把这样的好果树砍掉当柴烧。那时候,贵德城只有一辆铁轮车,老阿奶们看见果子运不出去烂在地里,坐在树下伤心地抹眼泪。这几年不一样了,政府除了收购,还开了酿酒、果子酱等工厂。水果用途大了,社员收入增多,经营果园的心劲也大了。
走出果园,这位热心的老人又领我们到黄河岸看网鱼。在那巨龙似地横卧在河面上的、用大船作成的浮桥旁边,人们摇荡着渔船,张开了渔网,不多会儿就打到了许多鲤鱼和扁嘴鱼。史老汉告诉我们,打鱼副业是公社化以后提倡多种经营才搞起来的。这黄河鱼,味道鲜美,煮在锅里,不放油就香喷喷。
老汉一家
在黄河上游,记者曾经听到人们唱起控诉旧社会的歌谣:“穷百姓呀,好比一只羊;马元海是一条大灰狼,他张大血口把穷人的肉吃尽,还要把血喝光。”这歌词里的马元海是解放前统治青海的魔王马步芳的头号狗腿子。他看中了谁家的姑娘,光天化日就拉到家里去糟塌;看中了谁家的果园,一张封条就归他。贵德县远近十里八村,大部分青壮年都被拉去当兵。史春英老汉的儿子就是这样死在外乡的。那时候,他一家几口只一条裤子,年年辛苦当佃户,到头来拉了一身债,听见狗腿子的算盘响,腿就打颤颤。现在,他的三个姑娘,两个上了中学,一个在小学,儿子成了拖拉机手,而且家中有果园、菜园,新盖的十三间房屋收拾得干干净净,炕上的新被褥堆的老高。
儿孙满堂
在贵德,每个村庄都给人十分清爽整洁的感觉。街道两旁,翠柳低垂,家家户户门前溪流环绕,找不到一点污秽。我们走进下排村——一个普通的藏族村落,看见成群的五、六岁的孩子,一个个像粗墩墩的小树,奔跑着,雀噪着。看见每一家都收拾得很洁净,甚至连墙角、梁头也难以找到一点灰尘。可是,回想解放以前,人和牲畜住在一起,不知道什么叫洗脸,洗衣服。可怕的疫病和性病折磨着半数以上的人,田园荒芜。多少人由于没有勇气度过自己痛苦的余生,跳了黄河;多少人被马匪赶进山洞,用机枪活活地扫死。解放以后,党派了医生来,治病不花钱,现在传染病基本消灭了,健康了的人们个个下地参加了劳动。当许多藏族老人讲起这些巨大变化的时候,总是感激地说:“以前村里几家子都抱不上个娃娃,乡亲们都为这个民族不堪设想的未来忧虑着。最近几年来,连那些从不生养的、四十出头的妇女,怀里也抱上了娃娃。开头,我们寻思着:是村里的风水变了?还是娃娃的命大了?后来才懂得,是共产党搭救了我们藏族人民。没有共产党,这丰衣足食、儿孙满堂的日子哪里来!”(附图片)
赵志方插图


第5版()
专栏:

在土族聚居的地方
 生产门路多
走进我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就可以听到“平川小麦香,坡地青稞黄,山上种油菜,山顶放牛羊”的儿歌,它形象地描绘出了土族农村的景象。这里差不多每个生产队都兼有川地、坡地和山地,不同作物的颜色把土族山川点缀得如同锦绣。
全县除耕畜以外,有牛一万多头,绵羊和山羊十五万多只,奶品、肉类和皮毛是土族人民次于农业的大收入。这里是青海省养猪最多的地区,平均每户有猪一点六头。土族农民还在公社统一安排下,集体和家庭并举地养鸡、种菜、打猎和挖药材。最近,又新辟了养蜂、养兔等生产门路。
多种经营使得土族农村生产和生活十分活跃。解放以前,富饶的山川并没有给土族人民带来丰衣足食,他们愁苦地唱道:“稀汤当饭身子乏呀,精炕睡觉脊背酸呀……”,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他们推翻了封建统治以后,组织集体生产,向山林河谷索取财富,他们才逐渐摆脱了往日的贫困。
户户读书声
在自治县境内,现有小学二百一十三所,初中九所,学生近三万人,适龄儿童全部进了学校。土族农民一谈到文化教育的发展,就不禁要激动地说:“现在真是村村有学校,户户读书声了。”
当1949年土族地区解放时,全县只有小学生一千六百多人,绝大多数是地主富农的孩子。在土族集中的地区,没有一所像样的学校。土族农民几乎全是文盲,偶然接到一封信,要跑到二、三十里外去找人念。
有一个土族聚居的农村——五十村,全村一个识字的人也没有,大家感到十分痛苦,曾经每月筹集五十斤青稞雇了一个人到外地去念书。现在,这里有了一所包括初小、高小和初中的学校,共有学生五百多人。学校的成长得到了群众很大的帮助。在修建中,大家参加义务劳动,有人送木料,有人送土坯。他们切望着年青一代成为有文化的新人。
全村的文化生活也渐渐活跃起来。以学校为核心,办起了业余文化学校、农业学校,农村俱乐部整理和编演了许多民族歌舞;学校的师生还帮助推动了农村爱清洁、讲卫生运动。这个村子正是土族地区的一幅缩影。
培育小麦新品种
没有上过一天学的杨友苍,经过反复的刻苦钻研,育成一种既高产、适应性又强的小麦新品种。这个新品种以当地的“尕老汉”为母本,高产的碧玉麦为父本,杂交两代以后,每穗的平均籽粒比碧玉麦还多32%,不但颗粒饱满,而且抗病耐旱,口紧不易脱粒。
杨友苍是互助土族自治县贺尔川公社社员,共产党员。他发现当地试种的碧玉麦产量虽然高,但是有口松、倒伏、容易感染病害的缺点,就想着如何得到一种产量既高、又能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优良品种。当他知道庄稼和驴、马一样,“杂交可以生骡”的奥秘以后,就开始了试验。不料,第一年杂交成的籽种不到成熟就冻死了,第二年又被麻雀吃光了,直到第三年才收获到三十粒。
用冰草与小麦杂交能不能育成多年生的小麦呢?现在,冰草与小麦杂交第一代的苗稼已出现在杨友苍的试验地里了。它酷似小麦,但叶比小麦窄,并且具有冰草的一些特性。
能歌善舞的土族
我国土族共六万多人,以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为中心,跨祁连山脉,分布在青海、甘肃两省的大通、乐都、民和、天祝等县。分布在青海省的将近六万人,聚居在互助县的有二万多人。
远在北宋和元代,蒙古人曾经几次西进到祁连山麓的黄河、湟水流域,留居繁衍,形成今天的土族。
土族人民酷爱歌舞。但历代反动统治者禁止他们演出自己的歌舞,不准他们穿自己民族的服装。许多优秀的民间文艺作品被扼杀成“断简残篇”,甚至失传。解放以后,党不断派遣文艺工作者深入土族地区访问搜集,整理出版了大量口头文艺创作。土族人民也选派自己的优秀代表几次到北京演出,受到了热烈欢迎。
流传在土族民间的传说、谚语和历史故事,极大部分是用歌唱来表达的。土族歌曲包括“花儿”、宴席曲、喜曲等种。“花儿”是一种山歌。不论是田野里拔草的妇女,山坡上放羊的娃娃,赶车的老汉,几乎人人会唱。每年农历二月二、六月六,各地都举行“花儿会”,由许多唱家争相竞唱。演唱者都能触景生情,即兴编词。
上图就是老汉和妇女的“花儿”对唱。(附图片)


第5版()
专栏:资料

青海农业大有可为
地处长江、黄河之源的青海高原,农业生产大有可为。几年来,青海各族人民在东部的河(黄河)湟(湟水)流域精耕细作,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同时向从来没有长过庄稼的山区、草原和戈壁沙滩索取粮食蔬菜,收到了很大成效。事实证明,全省几乎没有一个地方不能发展农业。即使在柴达木盆地的戈壁沙滩里,在号称“世界屋脊”的唐古拉山地区,或者在长江黄河源头的玉树、果洛草原上,都出现了一片片茁壮的庄稼。1949年,青海粮食平均亩产量比全国平均亩产量低十一斤多,到1957年,就高于全国平均亩产量十五斤多。一些新辟地区的产量更使人对农业发展充满信心。柴达木盆地东部的德令哈农场,去年有一万四千多亩春小麦,平均亩产一千零七十九斤多。在拔海三千米、无霜期短的祁连山区,去年出现了六千五百亩油菜平均亩产三百十二斤多的大面积丰产纪录。农作物的品种也越来越多,除了春小麦、青稞、洋芋、蚕豆、莞豆、油菜、胡麻等在青海有长期种植历史的作物以外,近年来冬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等作物也都试种成功,并在部分地区开始大田试种。
青海省有着许多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这里的土壤以栗钙土为主,含有较多的有机质。由于牲畜多,又有丰富的草炭可以制肥,肥源比较丰富。农作物的生长要靠阳光进行光合作用,而青海地区有着较长的日照时间。开阔少雨的柴达木盆地,日照时间更长。青海省昼夜温差较大,白天植物制造的养分,在晚间温度较低情况下消耗甚少,这也对农作物生长有利。最有利的条件是全省可垦荒地极多。据已经勘测的地区的统计,就有肥沃的宜耕荒地三千多万亩,相当于现有耕地的四倍左右。
这里地势高寒,拔海一般在两千米以上,农业生产上的不利条件是干旱少雨和无霜期短。各族人民发挥了改造自然的英雄气概,不断战胜这些不利因素,发展农业。这里的旱象多发生在春耕播种以后,但全省以黄河长江为主的一百多条河流每年径流总量达到六百多亿立方米。解放以来,各族农民开渠引水,修库蓄水,已经使二百三十多万亩旱地变成了水地。现在,八百多万亩耕地中已经有一半摆脱了一般干旱的威胁。青海省无霜期一般只有一百天到一百五十天,对农作物危害较大的是秋霜。各族农民因而普遍选用成熟期短的品种,采取适当提前播种期和增施热性肥料等办法促使作物早熟,避免秋冻,并时刻准备防霜防雹。
以前,青海省的农业生产集中在东部较暖的河湟地区,耕地面积很少。解放以来,中共青海省委本着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与扩大耕地面积相结合的方针发展农业生产,近两年来并在牧区开展以牧为主、农牧结合、发展多种经营,全省耕地已经比解放时扩大了约四分之一,总产量也逐年提高。1957年,粮食总产量就比1949年翻了一番,而1958年,又比前一年有了更大的跃进。


第5版()
专栏:

粮仓 鱼库 果园
黄河、湟水两岸被称为青海的粮仓。那奔流的黄河、湟水的干流和支流,好似无数条飘曳的长带,绕过重重山谷,灌溉着千万亩肥沃的良田。
现在,收获的季节到了。早熟的青稞和大麦开始收割,茁壮的春小麦即将黄熟;蚕豆挂上了鼓崩崩的角儿;山顶上一片金黄,油菜开花了。
在美丽的青海湖上,渔人载着满怀的希望撒下鱼网,又载着丰收的喜悦归来,供应着西北和北京、天津等地的湟鱼就是他们劳动的成果。
遍布黄河、湟水两岸的果园里,杏子熟了;梨、桃和苹果的累累果实,把葱绿的山坡织成万紫千红的锦绣。杏子熟了。      
   本报记者 赵淮青摄
以“花果之乡”著称的化隆回族自治县群科公社的社员们正在给果木树和小麦喷洒杀虫药剂。             蔡云祥摄
你看,湟水河畔的乐都县碾伯公社的小麦长得多好。中共青海省委第一书记高峰同志(左三)等正在这里参观。  蔡云祥摄(新华社稿)
这里苗青水明,一眼望去好似江南景色。在青海高原上,水稻也试种成功了。           白兴元摄(新华社稿)
鱼儿何其多
青海省水产资源极为丰富,但是以前没有开发。遍布全省的湖泊河流,水面共有一千多万亩,生长着湟鱼、鲤鱼、鲫鱼、大头鱼和草虾等。据初步勘察,青海湖、鄂陵湖、扎陵湖、布哈河等地鱼的密度都很大。在布哈河渔场,十个人使用一副网具,每网能捕二、三千斤,多的可达万斤。渔人形容这里鱼多,说捕鱼就像在饭锅里捞饺子一样。以前,只有少数地区在冰冻季节有人破冰钓鱼。今年,中共青海省委决定大力发展水产事业,省商业厅在各地建立了国营渔场,人民公社也纷纷组织社员捕鱼,河流湖泊才开始贡献财富。这里的鱼产除供应本省市场,还运销到北京、辽宁、陕西、甘肃等地。
目前,还有更多的由人民公社组织的捕鱼队源源奔赴渔区。在主要鱼产地青海湖,一条环湖公路正在修筑,一座小型的渔网加工厂和一座帆船制造厂也已经建成。青海省商业厅作出了水产养殖规划,准备由国家经营和群众经营并举,把全省二十万亩面积的水库和十多万亩的池沼、水坑、河湾都利用起来,养殖鱼类。
在青海湖,今春第一次用网在冰下捕鱼,一网就捕获几千斤。
邵华、丁正瑞摄(新华社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