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7月22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按地区行业分别进行教学
西四商业职工业余学校经常化
本报讯 北京西城区西四商业职工业余学校办的好,结合改进业务工作为职工找到了可靠的学习时间;教学内容联系实际,学
员所学的政治、文化、业务知识日益促进着业务工作的改进。
西四商业职工业余学校是在去年10月成立的。这个学校所收的学员包括了西四地区的百货、副食品、照相、五金器材、理发、浴池、饮食等十一个行业的八百六十个营业单位。现有学员一千零六十人,占全体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二。这些商店营业时间不一致,各行业又有各行业的政治业务活动。去年职工业余学校刚办时,出席率常常达不到40%,有时只有两三人到校,根本无法上课。商业职工业余学校能不能办好?西四零售商业总店党委发动学校内部和各行业的职工一齐鸣放辩论。现有职工的文化水平多数是小学水平,有的还不会开发票、填写进货单,有的不会算帐。因此多数职工感到迫切需要学习,可是一谈到学习,大家又叫忙,时间的确是个大问题。一天营业十小时,营业前后还要整理商品、清点货款、打扫橱柜和地面,还要开各种业务会,那有时间来学习呢?
合理安排工作 挤出时间学习
西四零售商业总店党委引导大家算细帐,结合改进工作挖掘时间潜力。这一算,大家发现了好多窍门,如把清点商品、货款等工作安排在营业时间里进行,货款随卖随清点,商品随卖随补进。这样每天就腾出了半小时。过去有事没事售货员一齐上柜台,现在按照营业忙闲情况,每天分批上班,营业空闲时间就可以抽出人来学习。同样性质的友邻商店,过去营业时间相同,现在一个提早一小时开门、关门,一个推迟一小时开门、关门,这样既便利顾客,也抽出了学习时间。又如一个中心店下面有好几个门市部,过去采购相同的商品,由各门市部分段进行,现在联合起来统一由一个人进行,这样每三个门市部就可节省一个劳动力。有些店的营业小组原先分工过细,只要把分工范围适当扩大,也能按忙闲不同情况调剂人力了。
潜力找出来了,不同行业不同商店忙闲规律不一样,不可能在一天以内同一个时间把大家集中起来学习。西四零售商店总店党委决定文化课按地区划分分别进行教学,每次讲同一内容,分早晨、中午、晚上三班讲三次。这样就可使各店职工按自己的空闲时间来上课。政治课、业务课按行业分别进行。西四零售商业总店党委又派出工作组到各行业调整劳动组织和营业时间,按店按人安排工作、学习、休息。百货、果品店中午、晚上营业忙,就在早晨进行学习。鱼肉蔬菜店早上忙,就在中午学习。五金器材、国药等店,每天分不出特忙特闲的时间,就分成三班轮流工作学习。这样安排以后,职工的工作时间普遍比原先缩短了一到二小时。平时党委又统一控制活动,保证学习的业余时间不受侵占。少数职工临时有事,不能按时上课,职工业余学校的教师就为他们安排时间进行补课。这个学校的教师对缺课的学员非常关心,每当有学员缺课时,就立即把补课的时间托人带信转给请假的学员。因此学员们都很满意,也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根据具体业务确定教学内容
既提高了思想又推动了工作
这个业余学校为了满足学员的需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也按照学以致用的原则作了改进。多数学生经过半年学习,文化、政治、业务都有明显的提高。他们在语文课里,除了讲授基本知识外,也选一些和商业工作有关的文章作教材,如低年级教些商品名称。这样,原来一些识字不多的职工,现在也能开发票、作进货计划了。政治课以系统的讲授哲学、政治经济学常识和中共党史为主,也经常进行形势与商业政策的教育。为了便于联系职工思想进行教育,政治课由各行业中心店的党支部书记担任,统一备课,按行业分散进行,每隔一星期上两次课,四小时。业务课也是按行业分散进行,每隔一星期上两次课四小时。主要是围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运动,组织现场表演交流经验,由技术好的售货员开小训练班,或者和新售货员订师徒合同等办法进行学习。半年来在各行业中培养了十五名能手。如售猪肉的于庆芝,今年3月把四十斤重的半个猪的骨头剔清是九分钟,而现在只要一分五十四秒。售布的李秀庚量一匹布由用四十六秒缩短到了三十九秒。另外有三十多个新售货员,现在已经成了有技术的理发师、厨师、剔肉工。


第7版()
专栏:编后

学习时间从哪里来?
有不少人谈到改进工作,就感到迫切需要学习。而谈到学习时又常常绉眉头说没有时间。问题就出在时间上。时间从何而来呢?
本报今天发表的北京西四区零售商业解决学习时间的办法,值得重视。他们之中有些人,在这以前也认为学习没有时间,可是对工作时间的实际状况作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就发现一天之内不是时时忙,一周之内不是天天忙,一月之内不是周周忙,一店之内也不是人人忙,把每天、每周、每月的忙闲情况一排队,学习时间就挤出来了。
这给我们一个启发,解决学习时间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与方法。一种是陷于忙乱中,叫喊忙,日月如斯,别人在学习了,他还在一边摇头兴叹“没有时间”。另一种是和西四零售商业党委所采取的态度和方法相同,他们承认工作忙,但不是被动地陷在忙里面。他们主动地分析自己工作的特点,找出忙闲的规律来,然后妥善地安排,既改进了工作方法,又赢得了学习时间。
每个行业或者站在不同工作岗位上的个人,在正常情况下,他们的工作不可能日日月月始终只有忙而无闲的。每一项工作都有它本身的运动节奏。只要我们真正面对事实,认真地研究一下,就会找出忙中之闲来。


第7版()
专栏:

思想工作时时走在前头
吉埠党支部夏收夏种中不断鼓舞群众前进
本报讯 记者刘光辉报道:在当前紧张的夏收夏种中,江西赣县沙石公社吉埠生产队党支部紧紧抓住思想、生产、生活三项工作,充分调动了社员们的生产积极性,使全队夏收夏种工作完成得既快又好。
在夏收夏种中,吉埠生产队党支部首先抓住了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使社员们经常保持着旺盛的革命干劲。在开展夏收夏种之前,部分社员看到今年季节提早,就放松了收种准备工作。这时,党支部便组织社员开展了以怎样收好种好为专题的大辩论,使全体社员明确了快收快打、收好藏好和种好的重要意义。之后,社员迅速行动起来,全队及时地把收种工具、牛力等准备妥当,保证在紧张的战斗中武器不缺、队伍不乱。夏收夏种运动开始后,党支部立即加强了对运动的领导,支部的十五个党员组成三个党小组,分头深入田间和社员同劳动,一面发现和解决问题,一面在劳动中起带头示范作用,带动社员苦干巧干。女共产党员尹玉金带领八个妇女在抢收的第一天创造了一个小组收割十九担稻谷的纪录,赛过了男子组。党支部第二天便表扬了尹玉金小组,并组织各男、女小组同尹玉金小组竞赛。这样,全队立即掀起了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竞赛热潮。第三天,全队工作效率就提高了近一倍,平均每个小组每天收割二十九担稻谷。在结束夏收之后,部分社员产生了“松口气”的思想,主张休息几天再动手种晚稻。党支部发现这种思想情况后,马上向社员宣传了“春争日、夏争时”的抢种的重要性,使全队人马迅速转入了抢种,把晚稻秧苗提早插到了田里。
为了发挥每一个社员的最大作用,加快收种进度,党支部还协助生产队合理地全面安排生产,调动全队社员上阵,做到了家家无闲人,事事有人做。首先,党支部召开社员座谈会,广泛征求了社员对安排劳动力的意见和建议;然后根据社员们的意见,按照各个社员的身体强弱、技术特长,建议生产队将全队一千多个劳力分别组成收割、晒谷、犁耙、管水、后勤等小组。对附带劳动力、小孩便组成捡穗、收禾草小组。分组分工包干生产任务。这样科学分工后,每个社员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并且保证了项项生产有人做,生产秩序有条不紊。其次,在全面安排劳力的基础上,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确定合理的劳动定额。党支部协助生产队充分发动社员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以求定额计酬更加合理。讨论后,生产队依照社员意见确定劳动定额,再经过社员们开会通过后大家共同执行。这样制定的劳动定额,社员们个个满意,生产干劲更大。有的社员为了达到定额,日干夜干,晚上劳动到十点钟收工,第二天清晨四点钟又下田生产。他们说:“定额计酬合理,更要加油干。”此外,党支部还组织了有老农参加的检查组,逐丘逐块检查收种进度、质量,发现问题立即建议生产队讨论解决,从而保证了夏收夏种的顺利进行。
“共产党处处细心关怀我们,我们越干越有劲。”是吉埠生产队社员们生活得到党支部的关怀后说出的一句心里话。工作愈紧张,党支部愈注意关心社员的吃、喝、休息和睡眠。夏种前,党支部协助生产队领导整顿了食堂、托儿所,准备了收种期间需要的柴、米、菜、油、盐;利用生产空隙,及时给全队放了三天假,让社员们安排了家务事情,以便更好地参加收种。收种期间,食堂炊事员把饭、菜、水、烟都送到田间。党支部书记王诗椿和五个党支部委员在和社员一同劳动中,都经常询问并帮助社员解决生活上的问题,晚上还常常深入到社员家庭中问寒问暖,检查社员睡眠休息情况。由于社员吃好、喝好、睡好、休息好,个个体力充沛,一心一意参加抢收抢种,全队天天出满勤。


第7版()
专栏:

肯定产品性能 提出改进意见 更好服务生产
河北鉴定科学研究成果
本报讯 为了了解科学研究成果的质量,为了使研究成果能够迅速推广、应用于生产,河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有关方面的力量,对1958年研究试制成功的新产品、新技术进行了鉴定。
鉴定的重点是对完成今年工、农业生产计划和六大设备有重大意义的项目,以及属于高、精、尖或是具有普遍推广价值的项目。他们根据这些项目的大小和复杂程度分级鉴定,属于重大项目、问题比较多的,以市或市专业局为主,组织力量进行鉴定;属于一般项目、问题较少或比较成熟的,以研究试制单位为主,由市或专业局协助组织力量进行鉴定;对学术性较强的项目,组织科学技术协会的力量进行鉴定。通过鉴定,肯定了产品性能,一般的还作了与国内外同类先进产品的分析对比和经济意义评价,并进行了生产工艺的鉴定,提出了投入生产或推广的意见,同时也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这次对三十五个项目鉴定的结果,有二十三项可以投入生产或推广,有五项经过某些改进就可以应用和推广,有七项问题较多,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在肯定可以投入生产和推广的二十三个项目中,虽然有十几个项目过去曾经进行了一些生产,但是在推广应用上还是不够广泛的。同时也有几个项目,因为没有经过鉴定未敢投入生产。例如不用染料染色,是在去年技术革命运动中由群众创造出来的,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为了找出这一创造的理论根据,并为投入生产提供条件,曾经把有关的发明创造者组织起来,进行了一个时期试验室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这些成果并没有迅速系统地推广到生产中去。通过这次鉴定,肯定了其中那些方法是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同时对发明创造者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对五个已经基本成功,但还不完善或有一定问题的项目,经过鉴定,促进了这些项目的试验成功,以便更快地推广应用。对七个问题较多,还不能应用推广的项目,也指出了问题所在和今后努力方向。通过这次鉴定,不仅鉴定了研究成果,便于推广,而且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科学技术水平。
这次鉴定,采取了党的领导、科学技术人员和工人相结合的办法,并聘请了大学和科学部门的专家,商业部门、使用部门等方面的代表参加。同时把鉴定工作和学术讨论结合起来,启发大家从各个不同角度提出问题,使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得到充分的讨论、争辩。有些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例如,环氧树脂的工艺路线问题,吸收式加热电冰箱、氢气在制冷系统中的作用问题,以及一些新产品的发展方向问题,都有了明确的结论。在鉴定吸收式加热电冰箱的时候,有人主张吸收式加热电冰箱完全可以代替压缩式冰箱,有人主张吸收式加热电冰箱根本不是发展方向。经过争辩,最后肯定吸收式加热电冷箱,因为制冷效较慢,还不能完全代替压缩式的;但它构造简单,制造方便,我国固定燃料又丰富,热源多,特别是可以利用废热,因此它是发展方向之一,大家一致肯定可以投入生产。这次鉴定也为许多项目本身解决了一些科学技术上的问题,促使这些项目更加完善和成熟,更加具备投入生产和推广的条件。
此外,通过鉴定还促进了技术资料的整理和积累。鉴定的这些项目过去大多没有及时整理资料,即使有资料,也是残损不全的,不能作为指导生产和推广的依据,通过鉴定都比较细致全面地整理了技术资料,订正了过去不成熟和有缺点的部分,为交流推广提供了条件。
(王家骏)


第7版()
专栏:

左图:上海热工仪表研究所青年科技人员邵球琳(右)去年试制成功人造晶体氟化铝后,今年又试制成功氟化钙,这是一种高级光学仪器稜镜及透过红外线的重要材料。图为邵球琳和王乃芸在进一步试验 新华社记者 陈娟美摄


第7版()
专栏:

发掘研究草医草药 降服疾病造福人类
福建召开草医代表会交流采集草药秘方经验
宁夏已搜集各种珍贵中药秘方验方四万多件
据新华社福州21日电 福建最近召开的草医代表经验交流会,用座谈介绍、技术传授和现场采药等多种方式,交流了各地精选的草药秘方验方二千八百多件,对全省七百多种民间常用草药的不同名称、用途和用法进行了汇集和整理,基本上解决了同草异名或异草同名的混淆现象。经过这次经验交流,将进一步发挥草医草药的作用,便利医务人员用草药来同疾病作斗争。
福建省境内多山,气候温和,草药品种繁多,蕴藏丰富。全省并有数以千计的草医分布在广大农村和城镇中,运用草药为群众防治疾病。几年来,福建省医药卫生部门曾采取措施加强草医草药工作,取得很大成绩。福建省人民医院和一部分专区和市的医院都设有草药科,许多市县设有草医联合诊所,采用中西医相结合、互相学习交流经验的方法,共同总结出不少草医草药的治疗经验。在科学研究方面,福建省中医研究所设有专门研究草医草药的研究室,他们与省药品检验所、福建师范学院生物系等单位密切合作,对四百多种草药进行科学鉴定,并对一些草药作了实验室试验,编印出“福建民间草药”四辑。
在这次全省草医代表经验交流会上,各县市的一百八十六名代表带来了由各地整理出来的二千八百二十三件标本和近千篇经验材料,在会上进行了交流。代表们一致表示今后要尽力丰富祖国医学宝库,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据新华社讯 宁夏回族自治区从今年2月份以来;搜集到各种珍贵的中药秘方验方四万六千多件,中医药书八百多册。
各地在搜集中医中药时,都以专业医疗干部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组成采风队,深入农村、城镇采访。中卫县由十多人组成的采风队,到各公社和生产队边宣传、边搜集,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搜集到秘方验方二千多件。银川卫生学校师生深入群众采风,三个月内采集秘方验方八千多件。
各地回汉族群众听过宣传以后,纷纷献出祖传几辈的有效秘方。平罗县姚伏公社的一个老社员献出了五辈祖传的接骨秘方。银川市名医杨贯玉老先生献出了有四十年历史的治梅毒病特效药三仙丹方。


第7版()
专栏:

旅大市开展了一个群众采药运动。在第一个战役中,他们采集了黄岑、柴胡、沙参、花粉、白芍等七十多种药材,共四万多斤。这是积极参加采药运动的依养础(右)、陈文先(左)在整理采集来的各种珍贵药材新华社记者贾承滨、苗明摄


第7版()
专栏:

让鉴定形成制度
金文
一提起科学研究成果,人们首先要问:水平如何?能不能马上推广应用?
这是应该问的,也是科学工作者愿意回答的问题。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只有采取科学鉴定的办法。
河北省和天津市的科学技术委员会鉴定了一些科学研究成果的质量,确定了可以推广应用的若干科学研究成果。这对每个科学工作者是多么值得兴奋的事。一切科学创造,如果不经过科学的鉴定,即使有了研究成果,也只是作了工作的一半。
进行科学技术研究的目的,是要把研究成果用之于生产实践。如果我们只知道有了一项研究成果,不知道这项成果的质量,它好还是不好,好在什么地方,还有什么问题,经济效益如何等等,科学研究单位无法向生产部门推荐,生产部门虽然急待革新技术,也不敢轻于接受推广。经过科学的鉴定,这个问题也就可以解决。
对于科学工作者来说,一项研究的结果,本人如果还只是了解个大概情况,这就无法决定下一步的工作,是继续做这项工作呢,还是在这项工作的基础上去做另一项工作。经过科学的鉴定,也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如果鉴定指出,某项研究还有某些问题需要解决,做这工作的人就知道了努力的方向,继续研究,以求完善。这就促进了研究工作的发展。
鉴定还能够丰富学术活动的内容。一次鉴定的整个过程,就是一次实实在在的学术活动。在鉴定中,对某一问题的不同意见,可以展开争辩,求得解决。参加鉴定的科学工作者和有关部门,还可以在鉴定中交流经验,互相了解情况,有利于工作。同时,还可以促进技术资料的整理和积累。
鉴定是费力费时的事。可是,费力费时可以使研究工作避免损失,可以给研究工作带来好处,可以使研究成果很好地为国家建设事业服务。费力费时是必要的,是应该付出的代价。有的人耽心,强调鉴定,是否会束缚住青年科学工作者的手脚,妨碍他们的积极性。实际是不会的。要把工作做好,要从工作中得到严格的锻炼,本是青年科学工作者的愿望。只要让他们理解鉴定的意义,他们的积极性只会提高,不会受到束缚。
鉴定是科学研究工作中不可少的环节,应该形成制度。科学研究部门应该逐步推行这一工作,努力取得经验,促使科学研究工作更好地前进。


第7版()
专栏:

“百万农奴站起来”拍摄完成
据新华社21日讯 一部揭露西藏反动的、黑暗的、残酷的、野蛮的农奴制度和反映西藏百万农奴迫切要求实行民主改革的纪录影片“百万农奴站起来”,已经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完成。
这部影片印有汉语版和藏语版。影片以大量的事实和罪证,反映了西藏劳动人民在农奴制度下所受的野蛮、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影片揭发了郎子辖(原拉萨市政府)对人民进行残酷压榨的大量罪证:在原拉萨市政府前面放着皮鞭、大秤锤、算盘,以及审讯室设的地下牢狱。劳动人民交不起千奇百怪的苛税,就要遭受毒打、被锁进这个监狱里。影片向观众揭示了布达拉宫下面用来残害劳动人民的“蝎子洞”。
影片介绍了西藏军区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藏部队帮助西藏人民修筑了公路、发电站、兴办学校的情况,和解放军官兵同藏族人民亲密无间的友谊。最后纪录了最近举行的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的实况。


第7版()
专栏:

生产上的英雄 学习上的好汉
本报记者 殷平
曾经在基本建设战线上有过重大贡献的著名工业劳动模范戴礼彬,在猛攻“文化堡垒”中又取得了新的胜利。他以初小的文化程度进入武汉大学工农预科学习,只经过半年多的苦学,就补上了大部分中学课程。
这位出色的建筑工人,是怎样使自己那样迅速地成为大学工农预科学生的呢?这是一个令人感到兴趣的问题。为了叙述方便,还是让我从他的幼年时代的一段学文化的故事说起吧!
愿望终于实现了
1942年秋天,在湖北省黄陂县的一个乡村小学校里,曾经发生过这么一件事情:学校开学了,一群孩子高高兴兴地上学去。在他们后面,有一个衣服褴褛的孩子捧着一本破旧的“人手足刀尺”的书,低着头跟着他们走进了学校。当他还没有走进教室时,立刻被人拦住了。一个威严的声音在问道:“你缴了学费吗?”
“没有,我没有……”小孩战战兢兢地回答着。“那就走开去吧!”问话的那个人就这样无情地把他推出来了。这时,许多孩子也随着笑了起来。可是,这个有着强烈的求知欲的小孩,却忍受着人们的讥笑和嘲弄,上课时,又偷偷地站在门外听课,心想:总有那么一天,穷孩子也能念上书的。这个小孩就是幼年时代的戴礼彬。
武汉解放后,戴礼彬开始了新的生活,他进入了前中南建筑工程局第三工程公司,当了建筑工人。经历过各种苦难的戴礼彬,在党的培养、教育下,立刻放出了青春的光芒。他勤学苦练,很快地熟悉了技术,成为出色的建筑工人,连续地获得了武汉市、湖北省的特等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生产者、全国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等光荣称号。
但是,戴礼彬却从不满足,总感到自己作得还太少了。而且因为文化水平低,复杂的图纸看不懂,学习苏联先进技术也很困难,要写一点东西更是吃力。他报名参加了业余文化学校,但由于工作忙碌,加上建筑工地调动频繁,又很难坚持学下去。因此,他常常想:要是能够到学校里专门学习一个时期文化,该多好啊!
他的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去年9月里的一天,他接到通知说,党委决定保送他到武汉大学工农预科去学习。当时,戴礼彬激动得半天说不出话来。从此,他暗暗地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一定要攻破“文化堡垒”,为社会主义作出更多的事情。
破万难猛攻文化关
去年9月25日,戴礼彬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走上了新的岗位。临走之前,他所在的工程处专门开会欢送他。在会上,党总支负责同志鼓励他说:“戴礼彬同志,这次你去学习,一定要像生产上一样,战胜困难,坚持完成任务。”到了建筑在有名的珞珈山上的武汉大学时,副校长何定华同志也找他谈话,亲切地鼓励了他。他把这些话都一一记在心里。
紧张的学习生活开始了。他被编入了工农预科理科二年制的一个班里。也就是说,要在二年内达到高中毕业的文化水平,并在理科专业方面要超过普通高中毕业生的程度。这对于一个只陆陆续续念过四册初小书的戴礼彬来说,该是多么困难啊!
困难确是太多了。刚开始上课时,他连听课都很难听下去,两只眼睛一动也不动地望着黑板,仍然不知道教师在说什么。要作作业啦,可是,他连化学的元素符号和代数正负号等都一概不知,又如何作作业呢?他心里又是难过,又是着急,晚上连觉也睡不好。但是,当他想到党的教导和期望,想到自己的过去和现在时,就有了决心和信心。他一次又一次地鞭策自己:一定要努力克服困难,猛攻“文化堡垒”,不辜负党的关怀。
于是,他开始更加刻苦地钻研,别人花一分时间学的,他就花几分、几十分的时间来学,不懂的就虚心向老师、同学请教。他还根据老师和同学的意见,不断地改进学习方法。上课时集中精力听,下课后认真复习巩固。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开始能够听得懂课了,作业也开始能在同学帮助下进行了。
五个星期过去了,学校里开始进行第一次期中测验。学习刚入门的戴礼彬,这次除了几何考了三分外,其余各门功课都不及格。这时,有些人开始在议论:戴礼彬的基础太差,恐怕很难学下去。同时,班上还有一部分学生的成绩也不好,正在闹着要换班。因此,部分教师也想把戴礼彬调换到三年制的那班去。戴礼彬自己这时是很难过的,但又不知道应该怎样才好。他问自己:“怎么办呢?别人比我基础好,还要求换班,是不是我真的得换换班呢?”他决定去找工农预科的党总支书记黄礼同志好好谈谈。一路上,他反复地考虑着应该怎样向黄书记说明自己的想法。可是,当他走到黄礼面前,已经失去谈自己想要换班的勇气了。他只是含糊地谈了一下班上同学的学习情况就打算离去。但黄礼却好像看透了这个年轻人的心一样,温和而坚定地对他说:“戴礼彬同志,我相信你会战胜困难的,不要动摇,坚持下去,党需要你学好。”“我一定要坚持下去。”戴礼彬回答说。然后,他满怀信心地回到了班上。
戴礼彬不再相信基础差就不能学的话了。他想:既然能作生产上的英雄,就一定能作学习上的好汉。一定要学好,决不换班,决不掉队。从此,他变得更加坚定、乐观了,想出了各种办法来克服困难,迎头赶上去。在日常学习中,他特别注意刻苦钻研,上课时用心听课,下课后就逐个问题复习,一定要把问题搞清楚。像在生产上一样,他合理地安排时间,每天订出计划,把社会活动、锻炼身体和学习时间安排妥当。每天的作业坚持按天完成,决不拖到第二天。对于一些化学元素符号和难记的生字,他把它们记录在一个个的小本子上,利用吃饭前后、走路、开会前等空闲时间,进行温习。他还经常虚心向人学习,遇到问题就和小组的同志们一起讨论、研究,从集体讨论中来丰富、提高自己。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他的艰苦努力下,困难一个接着一个被克服了,学习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了。期终测验时,他门门功课都考得了四分。
帮助别人共同提高
戴礼彬在学习期间,还担任着班上的党支部书记和较多的社会工作。他不仅严格地要求自己学好,而且热情、积极地对待工作。就是在他学习最困难的日子里,也从没有放松过。他经常抽出一些时间来考虑和研究全班同学的学习情况,采取各种办法,来使全班同学都能学习好。他发现个别同学学习上有困难,就主动地找他谈,和他一起研究如何改进学习方法,克服困难。自己懂的问题,他也耐心地讲解给同学们听。
对于政治思想工作,他也很认真。他经常督促同学们关心国家大事,学习政治时事。某些同学对有些问题认识不清,他也诚恳、热情地帮助分析。在学校大办工厂时,他又积极带头参加生产劳动。在他的行动影响下,教师更加热情地辅导学生,全班同学互相帮助的风气已经形成。
因为他总是很好地完成党交给的各项任务,善于作群众工作,和教师、学生都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不久前,武汉大学改选学校党委会,他已被选为党委委员了。(附图片)
介夫插图 介夫插图 吴为插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