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7月19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党性的诗歌万岁!
山柏
今天(7月19日)是马雅可夫斯基的诞生日。如果诗人能活到现在的话,年纪也不算太大,六十六岁。好的艺术是永生的,但时间上距离我们更近的优秀作品,对我们生活所起的作用,总要更大些。何况马雅可夫斯基,可以说是我们的同时代人,他的那些著名的诗篇,难道不是一位当代杰出的作家所写的“现代题材”的作品吗?
不久以前,在莫斯科“北京饭店”前面,树立了一座诗人的铜像,昂首凝眸,仿佛正在朗诵他的新作。街上车如流水,行人如潮,诗人似乎依旧生活在、斗争在他的同胞们之间。
不久以前,在我们的中央广播电台里,听到了艺术家们的诗朗诵,其中有“苏联护照”、“好!”等马雅可夫斯基的名篇。仿佛诗人所表达的他对自己国家的自豪感也就是我们对自己国家的自豪感一样,仿佛诗人对帝国主义者的讽刺和抨击也就是我们对它们的讽刺和抨击一样。
随着年代的过去,马雅可夫斯基的号角一样的声音,越来越响亮了,他代表着越来越多的人民,在世界的讲台上,向全人类发言。从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后的四十多个年头中,世界上更多的劳动人民觉醒起来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诞生、成长起来了。这位“苏维埃时代最优秀、最有才华的诗人”,也为更多的人们所认识和敬爱,他的诗的生命力随着时间的前进而更加蓬勃旺盛。
诗人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爱、对无产阶级的无限忠诚、对革命导师和革命群众的崇敬和信赖、对革命事业的深切关怀和献身精神,这一切都十分饱满地表现在他的作品中,这些热烈的革命的颂歌,是社会主义文学的最初的不朽的巨著。
爱党、爱阶级,同时也恨阶级的敌人和自己人民思想意识中的资本主义残余。这是马雅可夫斯基作品的思想内容的另一个方面。他是用下面这样的字眼来表达这种感情的:
我要像狼一般
咬碎
官僚主义。
他的强烈的恨,是和他的同样强烈的爱统一的。这是完整的共产主义的党性。俄罗斯伟大诗人涅克拉索夫说过:“谁生活着没有悲伤和愤怒,他就不爱自己的祖国。”正是由于对正面的积极的新事物的热爱,才产生了对反面的腐朽的旧事物的愤怒。不能想像有一种两面讨好的新道德——不,这是“旧道德”,自由主义,市侩主义。
马雅可夫斯基的“鞭子一样的语言”,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开会迷”这首诗更受到了列宁的称赞。列宁在1922年3月6日(诗人的诗发表后的一天),在全俄五金工人代表大会共产党党团会议上的演说中的那段话已经多次地被引用了,但是我还想引用在下面,并且引用得更多一些:
“昨天我偶然在‘消息报’上读了马雅可夫斯基的一首政治题材的诗。我不是他的诗才的崇拜者,虽然我完全承认自己在这方面外行。但是从政治和行政的观点来看,我很久没有感到这样愉快了。他在这首诗里尖刻地嘲笑了会议,讥讽了老是开会和不断开会的共产党员。诗写得怎样,我不知道,然而在政治方面,我敢担保这是完全正确的。我们确实处于永无止境地老是开会、成立委员会、制定计划的状态中,应当指出这是很糟的状态。在俄国生活中曾有过这样的典型,这就是奥勃洛摩夫。他老是躺在床上,制定计划。从那时起,已经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了。俄国经历了三次革命,但仍然存在着许多奥勃洛摩夫,因为奥勃洛摩夫不仅是地主,而且是农民,不仅是农民,而且是知识分子,不仅是知识分子,而且是工人和共产党员。我们只要看一下我们如何开会,如何在各个委员会里工作,就可以说老奥勃洛摩夫仍然存在,所以必须长期地洗刷清扫他,督促鞭策他,才会产生一些效果。在这一点上,我们应当看清自己的处境,不要抱任何幻想。我们不要模仿那些把“革命”这个名词写成大写的人,像社会革命党人那样。我们应该重复马克思的话:在革命时期不但不会少作蠢事,有时还会多。我们必须冷静地和大胆地来看这些蠢事,我们革命者必须学会这一点。”(列宁全集第三十三卷194页—195页,人民出版社)
从引文看得出,伟大的列宁之所以欣赏马雅可夫斯基的那首诗,是由于他对革命事业、人民利益的赤忱的关怀,他不能容忍任何对革命事业的损害。一切为了党,从党的利益出发。党的利益也就是人民的利益,为了党的利益、革命的事业而战斗,歌颂和赞美,批评和讽刺,是同样需要的武器。
党性的诗歌万岁!诗歌的党性万岁!(附图片)
上图:马雅可夫斯基像,苏联列宁奖金获得者基巴尔尼柯夫作


第8版()
专栏:

让轻音乐之花常开
其庄
人们需要劳动,也需要休息。一紧一松一张一弛,这原是生活的规律。音乐艺术也是需要适应这个规律的。群众需要激励斗志、鼓舞干劲的音乐,也需要使人心旷神怡、情绪舒畅的音乐。
当工作之余,需要好好休息一下,打开了收音机,对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下午六点一刻的第一种节目,就会听到一阵阵清越悠扬、轻松愉快的音乐声流出,身上的疲乏似乎倏然而逝,精神为之一爽。仿佛盛夏中午行路于炎热的阳光下,突然遇到一棵翠绿欲滴的黄果树,走进树荫一阵凉风袭来,顿忘炎夏跋涉之苦。或者,就如观八大山人的山水画,读王维、孟浩然的写景诗。星期六或星期天的晚上,当一个年轻人走进公园,听到轻快的跳舞音乐,能不产生也要去跳一番的欲望吗?上了年纪的人即使不想跳舞,但是听听莺啭歌喉或者幽谷鸣泉般的乐曲,谁又不喜欢呢?
有人厌恶轻音乐是由于一种误解:把轻音乐和黄色音乐等同了起来。其实轻音乐是音乐艺术中群众性最大的一种体裁。“祖国进行曲”的作曲者杜那耶夫斯基就是这方面的大师。其实我们是有轻音乐的传统的,只是后来被黄色音乐败坏了轻音乐的名声。旧社会的黄色音乐也是轻音乐,但是那是一种情绪颓废、含有毒汁、能腐蚀人们心灵的轻音乐。我们当然要对它进行激烈的斗争。但是这决不是反对轻音乐,正相反,我们要多多创作旋律优美、情绪健康的轻音乐特别是跳舞音乐以代替过去的黄色音乐。这是一件事的两面,两者并不矛盾的。现在不容我们把轻音乐和黄色音乐混为一谈。
最近一年来,具有民族音调、情绪健康的轻音乐作品多起来了,北京、上海、广州有了较好的专业轻音乐队,专业作曲家、歌唱家和演奏也偶尔参加轻音乐的活动,音乐界也开始注意这方面的问题了。
最近中国音乐家协会举办了一次有歌唱家参加的轻音乐晚会,演出了三十几支新创作和改编,以及外国的优秀的轻音乐作品,除少数几支是专业作曲家写的,其余都是北京轻音乐工作者的业余创作。其中有不少可以推广的好东西。后来音协又召开了座谈会。这些活动,对促进轻音乐这朵鲜花的茂盛,是有好处的。
通过了这次的晚会和座谈,反映出目前的轻音乐活动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最主要的是:缺乏旋律优美明朗、情绪轻松愉快、内容健康并具有轻音乐特点的作品。轻音乐创作还未引起作曲家普遍的注意。在座谈会上北京的轻音乐工作者一致呼吁音乐界的支持,迫切希望专业作曲家多多创作一些通俗易解的轻音乐作品(特别是跳舞乐曲)。我们可以理解:这一呼吁的背后有着需要轻音乐来丰富生活的广大群众。


第8版()
专栏:科学珍闻

神灯长不灭 钢手探岩心
“神灯”
人们的传说中有过“神灯”的故事,据说这种灯永不熄灭。现在,有一种灯,它可以不用一般燃料及电流来发光,而且使用的期限实际上不受限制。因此,称这种灯为“神灯”也无所不可。
这种“神灯”是通过本身装置的一种气体氚照射β—质点,引起真空内壁上的发光物质来发亮的。它是匈牙利物理学家舍格提设计的。匈牙利最近的将来就要大批生产这种灯。
钢“手”
钢“手”是一种用来作繁重的工作——掘矿井用的机械。因为它形状像手,故称之为钢“手”。它每四十秒钟就可以“抓出”半吨岩石。钢“手”是远距离操纵的,不要人参予工作。它有一种旋转的气力装卸装置,在不用来掘井时,还可用它来作别的工作。
白色的血
在南极考察的苏联科学家捕到了一条鱼,这条鱼的血中没有一点红血球而是白色的,这就使人们打破了血都是红色的观念,原来也有白色的血哩! (宇文)


第8版()
专栏:山水新话

高山多宝藏
石工
最近我国登山队登上的慕士塔格山,拔海七千五百四十六米,在国外是少见的。欧洲、美洲和非洲都没有这么高的山,然而比它更高的山在我国还很多。在慕士塔格山西边不远有一座奥斯腾峰便比它高出一千零六十五米,珠穆朗玛峰就更高了。世界上超过八千米的高山大部在我国境内,至于六、七千米或五千米左右的高山就更多了。喜马拉雅山诸峰的平均高度就在六千米以上,天山、昆仑山、祁连山、念青唐古拉山、喀喇昆仑山以及云南、四川西部的横断山脉中,都有许多拔海五千米以上的高峰。
为什么我国有这么多高山呢?因为我国在地球历史上多海。说也奇怪,今日的高山正是而且必定是昔日的海,这种海常呈狭长的槽形,海底不断下沉,因而流水搬来的泥沙总是填不满它,堆积得很厚。由这些堆积物变成的岩石,竟可以厚达万米以上。
海底为什么会下沉呢?这因为那里的地壳受到挤压。这种压力是由于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产生的,经过一定时期便会消失。压力一旦消失,地壳下凹部分就会回升,聚集在其中的堆积物也随着隆起形成了高山。沉降得愈厉害、堆积物愈厚的海,形成的高山也就愈高。我国这些高山在地球历史上大都是经过长期沉降、堆积物很厚的海所形成,而且许多高山都是地球发展到距今较近的时期才形成的。其中喜马拉雅山最为年轻,一直到现在还在继续上升,天山、昆仑山、祁连山等的年龄,只不过一万万多年,还没有因为受到风、水、冰、雪等的侵蚀而降低太多的高度;泰山是在几万万年前造成的,经过较长时期的破坏,到今天拔海只有一千五百米了。
从前高山区常被人们认为土薄石厚、地瘠天寒,没有多大用处。是的,高山对于发展农业、交通等确有不便,但事情总是有它另外的一面,高山是造山运动形成的,而造山运动进行时会产生大量岩浆活动,这些岩浆冷却后构成大山的脊骨,同时造成了丰富的矿产特别是金属矿。目前我们已初步探明祁连山、秦岭、南岭等高山都是矿藏丰富的宝库。这些山都是比较低一点的高山,更多更高的大山我们还了解得很少。因此登山运动不仅是一项体育活动,而且对科学与生产也将作出重大贡献。(附图片)
泰山南天门


第8版()
专栏:

忘我
华君武
报载,北京举行摔跤比赛,中途大雨,场中积水甚深,观众不散,联想作此。


第8版()
专栏:文化街头

“小小……”之类
秦犁
前些时候读文艺刊物,见有一篇文字比较短小的散文,题目下标出“小散文”字样,当时颇觉意外!
近读6月号“文艺月报”,其中有一篇题为“年青人”的作品,下面标名为“小小电影剧本”,两者性质类似,只是后者在“小”字后面又加了个“小”字。
文学作品的样式有多种多样,如小说、散文、诗、剧本等,而且有的样式还不断发展、创造,比如除了长篇小说、短篇小说之外,还有个“小小说”。
我们不能从表面现象上看问题,不能仅以篇幅的长短来制造所谓“小散文”或“小小电影剧本”之类的名称。例如散文本身原来就有长有短,不标“小散文”的短篇散文和标了名的究竟有什么分别呢?如果两者毫无区分,那也就失去标新立异的意义了。如果仅仅是为了提倡篇幅短小,凡此类推下去,不是还要有“小小特写”、“小小童话”、“小小杂文”、“小小小诗”之类了吗?我以为,这只能给人们增加认识上的混乱,实际上对文学创作是益处不大的。


第8版()
专栏:

黄金苹果——番茄
朱米
人们吃番茄(西红柿)也不过二百五十年左右,这在各种农作物食用历史中算是很短的了。
那是十六世纪中叶在美洲发现之后,番茄才传到了欧洲。番茄在墨西哥的原名——拖玛脱也一并输入欧洲,所以一直到现在欧美许多国家和苏联还是把番茄叫拖玛脱。番茄到欧洲大陆之后就在比利时、英国等花园中定居下来,被大家当成一种看果子的观赏植物,并且登堂入室,成为装饰室内的植物了。当时番茄又被人们称为“黄金苹果”,但是虽有苹果之名,人们并不敢吃它,以为是有毒的东西,因之番茄又被称为“狼之桃”。人们虽不吃番茄,却把它的果实拿来治疥疮。
大约过了一个半世纪,人们才懂得吃番茄。1811年出版的德文植物学辞典中才有关于番茄能吃的记载:一般认为番茄是有毒的植物,但是西班牙人把它的果实加辣椒、大蒜和牛油作菜吃,而葡萄牙人和波希米亚人甚至用它的果实作调味汁,这种调味汁稍带酸味异常可口。
当人们一旦知道番茄不但可以吃而且营养极其丰富时,马上就普遍风行起来。我国在三、四百年前也有栽培,“群芳谱”上就有“蕃柿”的记载。那时只作为观赏,直到四、五十年前才开始食用。从此我国各地才逐渐栽培起来。
番茄含有较多的矿物质和很丰富的维生素甲、乙、丙和维生素丁原。尤其维生素丙不但含量最丰富,还有在煮熟后不受或少受破坏的独到之处,这是一般蔬菜所不及的。番茄果实中还含有适量的、助消化的苹果酸和柠檬酸等与一定的醣类,使吃的时候酸甜适口。再加之番茄果实中有较多的胺基酸,味道很鲜美。
番茄生吃的风味很好,是夏季大众化的优良水果。在食用前用开水烫一下就很容易去皮,而且起了消毒的作用。不过烫久了就会变酸,这是因为果实中起缓冲作用的蛋白质受到破坏,酸味就显出来了。
在番茄大批上市的时候,我们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些番茄沙士。方法很简单:把成熟了的番茄,摘去果梗、洗净,放到开水锅中煮熟,捞出来搓成细浆,然后用两层纱布过滤,滤出的汁液煮开装瓶密封即成。所有操作过程不要拖拉得太长了以免变酸。如果需要长期保存,可先装瓶,再把瓶放在开水锅中煮沸消毒即可。在汁液中还可加入一些盐或其他香料。这种瓶装的番茄汁就是大名顶顶的番茄沙士。如把过滤后的汁液放在锅中煮沸后加入适当的白糖,就可熬成番茄酱,不过十分费糖。


第8版()
专栏:

在海带养殖田上
张相林
乘一叶小舟,在烟台港外的渤海海面上划行,你可以看到:碧蓝的海水,倒映着明净的云天;平静的海面,漂浮着根根浮起的竹筒——浮标,排列成行。它的下面是什么?是海带在生长!这是在解放后发展起来的海洋养殖事业。在广阔的烟台港外,渤海下面,到目前为止已有一千七百亩左右的养殖面积,每年约计可产海带一亿零二千万斤以上,这是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啊!
盛夏时节,暖风吹来,平静的海面荡起层层涟漪,浮标随波摇摆不停,正是海带收割的季节。海带田里,人声喧嚷,船集如云,几百名男女养殖工们,分乘小船,浩浩荡荡,紧张地进行收割工作。
海带,这是祖国的海洋财富,它不只是富有营养,可以作味美的菜蔬。同时,又是良好的医药用材,可以防治胛状腺肿大,因为它含有丰富的碘质。
同舟的宋技术员告诉我:渤海沿岸非常适宜于海带的生长。政府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培养了大批的技术人员,从事这项工作。几年以后,这片海带养殖田的面积将扩大到几万亩,甚至几十万亩……他俯身从水中捞起一绳偌大的海带。这一绳海带足足有五十斤吧,黑亮黑亮的,又肥又壮,最大的一张叶子,怕有一尺宽,九尺长,真是爱人得很。宋技术员告诉我,现在这里的海带每亩平均产量在六万斤以上。今年,采用多层养殖法,选择良种,每亩产五百万斤的试验田正在生长中,不久就可以收割。
我抬起头来。海上,不知什么时候又增添了许多的养殖船!此时,太阳结束了他一天的劳动,正缓缓地向西方落去,落日的余辉,给海与天抹上了一层绮丽的光彩。养殖工们的欢笑声,歌声一直在耳边萦回缭绕。飞翔的海鸥,时而掠水而过,转眼间腾空而起。数不清的养殖船,满载海带缓缓地向岸边划去,船舷几乎贴近了水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