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7月19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提高丝绸的质量和产量
浙江省轻工业厅丝绸管理局副局长 袁之平
浙江是我国丝绸工业的基地之一,无论是蚕茧、丝、绸产量,都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今年第一季度以来,浙江丝绸工业开展了以优质高产为中心的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运动,质量产量双双跃进。今年上半年白厂丝平均等级比去年同期提高0.02级,绸缎正品率平均达到95%以上,比去年同期提高2.74%。总产值完成计划的110.65%,白厂丝总产量完成计划的104.7%,绸缎总产量完成计划的118.37%。
这个成绩的获得,首先是由于各丝绸厂的领导干部通过学习,明确认识到全面贯彻多快好省的方针的重要意义。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在开展以优质高产为中心的厂际竞赛的同时,许多企业根据丝绸产品的特点,加强了对职工的教育。使职工群众普遍认识到,丝绸是珍贵产品,按品种、按计划生产,提高丝绸质量,不仅具有经济意义,而且具有政治意义。
在解决这些思想认识问题的时候,我们还用事实说明优质与高产并不矛盾。去年下半年,杭州市和湖州市两个地区的丝绸厂,产品质量一直相差悬殊:湖州市丝绸厂的绸缎正品率一贯保持在99%的水平,产量超额完成国家计划,而杭州市丝绸厂正品率却长期停留在90%以下。我们及时抓住了这个事实,树立了湖州达昌丝绸厂产品质量第一的标兵,并通过会议、报纸、广播等各种方式,向广大职工进行广泛的宣传。通过学习湖州达昌丝绸厂的经验,今年以来,杭州市的绸缎质量已节节上升。
革新技术,不论是操作方法和工艺过程的改进,也不论是改变产品设计和原材料的节约代用,都要看是否能够取得既高产又优质的经济效果,决不能采取片面的措施。去年年底,为了普遍地提高工人技术水平,我们曾经集中了全省缫丝厂的先进工人在嘉兴中国缫丝一厂开展了比先进操作竞赛,根据高产优质低消耗的原则,总结出一套缫丝和复摇的先进操作经验。丝绸厂也运用了同样方法,总结出美丽绸、织锦缎等四大先进操作法。全省丝绸厂在革新和推广先进设备装置时,也充分考虑到优质高产的效果。
要达到优质高产,工厂企业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深入细致的作风。不能只看报表上的生产数字,而应该经常深入车间检查产品的质量情况,遇事善于同群众商量,虚心诚恳地向有经验的工人和技术人员求教,运用“三结合”的方法,经常研究解决产量和质量的关键问题。
保证优质高产,还必须有合理的规章制度,这是组织正常生产,保证生产秩序所不可缺少的。今年第一季度以来,浙江省不少丝绸厂开始重视了这个工作,根据生产的需要,把应立的规章制度立了起来,并已取得显著成绩。
浙江丝绸工业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企业管理水平还赶不上上海、江苏等兄弟地区,同时部分厂的产品质量还不够稳定。因此,必须继续鼓足干劲,深入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并虚心学习兄弟地区丝绸工业的先进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便更好地完成今年的生产计划。


第7版()
专栏:

缫丝工业中一项重大改革
机械化立缫机改革成功
本报讯 一种机械化立式缫丝机已经在浙江省改革成功。目前,全省各缫丝厂已有三分之一的立缫车实现了部分机械化操作。用立缫机缫丝比原来的立缫车提高生产率1%到10%以上,基本上消灭了“夹花丝”、“色不匀”等现象。并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还可以降低车间的温湿度。
用立缫车缫丝,从送茧子、缫丝直到把蛹排出去,都由一个缫丝工人用双手或用简单工具来做,有时操作很忙乱,影响产量质量的提高。
不久以前,浙江省工业厅和杭州市纺织工业管理局组织各缫丝厂有关领导干部、保全工人和技术人员,经过几个月反复试验,终于改装成功了三组机械化立缫机。
这三组改革后的立缫机,是把原来的立缫车,以十四或十八台组成一个整体,在两头安装了机械,从索绪、理绪、送茧到排蛹,都用机械操作,工人的主要操作从原来十二项减少到六项。 (苏烈山)


第7版()
专栏:

丝绸
丝绸的种类很多,一般可分为纯家蚕丝(桑蚕丝)织品、纯柞蚕丝织品、纯人造丝织品和桑、柞蚕丝、人造丝等纤维混织品等四大类。
丝绸的特点是光泽柔和、色彩鲜艳,穿在身上柔软光滑,凉爽舒适;柞蚕绸质地坚牢,经久耐穿。丝绸适合做夏季的衣服、领带、围巾、丝袜、汗衫、窗帘、台毯、被面、椅垫和其他日用装饰品。
丝织品还具有耐热、绝缘性能,柞蚕丝还能耐酸、耐碱而又耐用。因此,它在轻、重工业、化学工业和国防工业上的用途也很广,如用绝缘绸包扎电器、电线,用绸子过滤和筛粉,用丝做渔网、织航空用的降落伞和耐酸耐碱材料和工作服等等。丝绸事业在我国有十分光辉远大的发展前途。(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不出次货的达昌绸厂
本报记者 程敏 李新民
太湖附近的浙江省湖州市,有一家只有四百多工人的丝绸厂——达昌丝绸厂。工厂虽小,可是名气很大。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从江苏、上海、四川、辽宁、江西、浙江等省的丝绸厂前来“取经”的,就有八、九百人。
达昌丝绸厂所以有名,是因为产品质量好。还在1957年,这个厂就被公认为质量全国第一。去年,全厂的平均正品率,又从1957年的98.61%上升到99.25%,在全国各丝绸厂第一次评比中,得了质量红旗。
今年以来,全厂平均正品率月月都是99.9%以上,照工人的说法,已经有了“三个九”。在浙江省几十个丝绸厂中,达昌丝绸厂还是名列前茅。正品率已经达到这个水平,再上升0.01%,都是极其困难的,可是,5月份,这个厂又达到了99.96%。
为什么质量红旗能长期在这里飘扬?这是使人感到兴趣的问题。
机器老 质量高
人们一走进这个厂的织造车间,就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织绸机都是使用了三、四十年的铁木机。他们就是用这些老机器,织出了质量很好的绸缎。
有一次,这个厂要织“美丽绸”,这是真丝和人造丝的交织品,不易掌握。过去这个厂有个老常规,改品种第一匹,必出次货。现在,能不能改变这种现象,保持优质的荣誉,这是全厂职工都关心的问题。
工厂领导决定突破这一关。他们组织了几个人,选定一台老机器,先行试织,这几个人围在机器旁边,仔细观察着机械的运转情况,发现问题就集中研究,马上调整机械,改进操作方法,这样,一匹很好的“美丽绸”织出来了!通过试织,工人们也熟悉了新品种的性能。党支部又在这台机器旁边召开了现场会议,提出“改品种不出次货”的号召。全厂有四十台机器织造“美丽绸”,每匹都是正品。
机器虽老,职工们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使它返老还童。例如:织绸工王德芳看到老机器上的梭子常常“出轨”,把经线弄断,织出的绸就产生病疵,他就创造了一个工具名叫“轧梭护经保险”,装到机器上,从此消灭了“轧梭”的毛病。
工人们知道,绸缎质量的标志之一,就是有没有油渍。因此,他们每天上班,总要细心地作好清洁工作,里里外外检查一番,不使绸面轻易发生油渍。工人们个个细心、勤快,如果发现可能产生病疵的情况,就预先设法避免。
永不自满
在访问达昌丝绸厂以前,我们到过杭州和吴兴县的许多丝绸厂,到处都在“学达昌,赶达昌”。可是,达昌丝绸厂的党支部书记却很谦逊地说:“杭州的永春丝绸厂和吴兴的永昌丝绸厂,质量上升很快,我们得赶他们了。”经过几天的采访,我们发现,支部书记这种谦逊态度,丝毫不是客气,而是一种时刻鞭策全厂前进的指导思想。
工厂的领导经常提醒职工戒骄戒躁,爱护荣誉,要从学先进中保持先进。
去年6月,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杭州日报的消息说,杭州市幸福、永春两个丝绸厂的质量已赶上达昌。达昌丝绸厂的黑板报马上转载了这个消息,有线广播把这个消息播了一遍又一遍。党支部连夜开会研究,怎样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接着,开了全厂的干部会议,会上,工厂的领导说,5月份虽然基本消灭次货,但零料绸还不少,主要是存在着自满情绪,思想落后于形势。这一来,职工们纷纷检查工作,针对生产关键,提出六条提高质量的措施,结果,6月份就创造了全厂历史上正品率的最高纪录。
人人关心质量
在达昌丝绸厂,不出次品已经成了一种风气。不论是领导干部、科室人员、工人、甚至炊事员、传达员,都很关心质量。工厂大门旁的墙上,贴着一张质量比较表,每天每人的产品质量变化情况都写在上面,上下班,这里都围满了人。那怕有人质量下降0.01%,所有的人都感到痛心。
在检验室里,工人们用小剪刀、放大镜、眉毛镊等工具,把绸缎上某些细小的病疵剔除掉。检验人员大都是织绸经验很丰富的老工人,那怕一点极小的病疵也逃不过他们的眼睛。他们还经常到织造车间去,和工人一起研究提高质量的办法。
这个厂的职工根据生产经验,制订了一套提高质量的制度,包括品名专业会议,班的碰头会等等十大项。工人们自觉地执行自己订出来的制度,几年如一日。有一次,青年工人姚希熊第一次织“花纺”,出了次品,厂里开了小型专业会议,帮助他分析产生次品的原因,提出改进办法。姚希熊出了一次次品自己很难过。为了使全厂工人从这件事上得到教训,他主动建议再开一次全厂职工参加的专业会议,厂领导接受了这个意见,姚希熊在大会上作了检查。从那以后,姚希熊再没有出过一尺次绸缎。
在这里,任何时候,工人都有一种崇高的荣誉感,这就是在质量上保持最先进水平。


第7版()
专栏:

为丝绸优质高产创造有利条件
浙江推广整套操作经验
本报讯 素称丝绸故乡的浙江省的丝绸工业,已经总结出一套完整的丝绸生产操作法。这套操作法,包括缫丝、复摇、摇纡、织绸等四个方面,三十八项先进操作经验。
浙江省丝绸工业生产潜力很大:工人的技术水平有高有低,丝织厂的机械有效利用率最高和最低相差30%左右;如果把所有丝绸厂机械的有效利用率平均提高到90%,全年就可以增产绸缎八百四十万米。
根据这一情况,浙江省丝绸工业领导部门召开了缫丝工人的比先进操作竞赛,并且邀请了江苏、上海、山东、新疆等各兄弟缫丝厂的先进工作者参加表演。从这次先进操作竞赛中,总结了十二项先进缫丝操作经验,五项先进复摇操作经验。在全省丝绸工业会议上,又总结了十五项先进织绸操作经验、六项先进摇纡操作经验。
这一套丝绸先进操作经验,已经推广到全省各个丝绸厂。杭州洪峰绸厂推广了这些经验,4月份绸缎正品率从原来的90%提高到99.8%。杭州丝绸厂挡车学徒工陈玲华,学习了素机的操作经验以后,消灭了次货。6月份,全市绸缎正品率比去年同期提高1.93%,有十四家丝绸厂平均达到99%以上。
各厂在推广先进经验的同时,还推广了先进设备装置,使先进操作经验能够发挥更大的效果。 (苏烈山、董敏之)


第7版()
专栏:

怎样保护丝织品
丝绸是高级织品,使用方法好不好,就会影响丝织品的寿命。洗的时候,最好用碱性小的肥皂和皂片。先把肥皂用开水溶化,搅拌待凉,把要洗的织物先用温水浸透,放在肥皂温水中,浸半小时,用手轻轻揉洗,用清水把肥皂洗净,晾干。洗人造丝织物要特别注意,不要硬搓和横拉,因为这种纤维湿时容易拉坏。洗后轻轻把水分压挤出去,晾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可以防止泛黄和脆化。


第7版()
专栏:

丝绸城
本报记者 李新民 郑志标
西湖——丝绸
住在杭州,天天看到绮丽多姿的西湖。阳光下闪着金光的湖面,绿色的白堤和苏堤,沿湖兴筑的各种各样的建筑物,处处使人感到景物之美。
离开西湖,穿过市区,向东走或者向北走,人们可以听到丝绸厂里发出的一片机梭声。当我们访问这些工厂时,五彩缤纷,光耀夺目的绸缎,使人想起了西湖。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咏钱塘湖的诗写道:“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种江南春天的自然景象,经常出现在织绸机上。有一种绸子叫烂花乔其丝绒,乍看起来,轻纱似的绸底,衬托着朵朵绒花,就像春天里漂浮在水面上的花丛和浅草。
杭州,是风景城,也是丝绸城。
杭州每天都有从祖国各地或从国外前来购买绸缎的客人,每天都收到赞扬绸缎的信。
有一次,一家绸缎商店进来了一群新疆来的客人。当服务员把一段放射着金黄色光亮的绸子放在客人面前时,一个客人马上把它装进自己的口袋,伸开两手,在柜台边载歌载舞起来。舞罢,带着极大的喜悦把它买了回去。
前进的脚步
这几年杭州丝绸工业发展很快。现在,杭州共有缫丝、织绸、印染、机器修造等工厂三十多家,构成了完整的丝绸工业系统。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的丝绸印染联合厂也已经投入生产。许多基本建设工程还正在进行。
在这些工厂中,技术革新每年有好几百项。我们访问了杭州丝绸厂(这是由几个破厂子拼起来的)的织绸车间。这里,机器是各式各样的,看来已经相当老了,可是它们却生产出质量很好的绸子。这里每部机子上至少有两项到四项设备上的改革,单是梭子就有好几样革新。有的机子装上一件小钢钎一样的“探纬”,利用电力能使梭子在丝用完时自动停下来。有的梭子,丝用完时,就自动地换上另一只有丝的梭子,根本不要停车。
春色满园
杭州一万多丝绸工人,近十年来,他们生产的白厂丝和绸缎,价值相当于铺设一百一十二条从上海到杭州的铁路钢轨的价值,单是生产的绸缎就可以绕地球赤道四转。去年,他们生产了二百多个新品种和二千多个新花色。今年,头四个月他们又生产了一百四十多个新品种和一千二百多个新花色。
东风绸、珠影绸、金星光缎、天霞缎、新雅锦等新品种,都受到了国内国外人们的极大赞赏。
都锦生、云裳等八个丝绸厂正为首都的建筑物生产着窗帘、屏风、沙发等应用的十九种装饰绸缎,有的金光闪耀,有的古色古香,充分显示了我国绸缎的独特风格。其中“东风缎”有十八市尺阔,它的织机宽二十三市尺。
设计者的巧思
一个新的花色品种的产生,要经过许多道手续。第一道手续是图案设计。
什么图案,什么颜色人们最喜欢?这是设计员每天考虑的问题。这些人的时间,不仅用在办公桌上,也用在公园里、野外、工地上和街头。他们注意每个新的式样和颜色,注意行人的衣服和头发,甚至手里拿的东西。
我们访问了胜利丝绸试样厂设计员马祖根。这个满头银发的老人,已有三十五年丝绸生产经验。最近,他根据一个女同志的手提包上的花样创造了一种“兰星绸”,他说:姑娘们把它作成衣裳,这衣裳就会金光四射,像天上的繁星一样。
当前最受欢迎的“东风绸”就是他设计的。这种印花、织花和挖花的绸子,看起来,花中有花,层次分明,色泽鲜艳新颖。他为了设计这个新图案,搜集了多少样本也无结果。有一个早上,他到新安江水电站去参观,在火车上,发现窗外一片碧绿的麦田,农民开始在田间忙碌,一轮红日升上山头,光芒万丈。他完全被这幅自然的宏伟图景所占据,苦思多少白天黑夜的图案,就在这时找到了。


第7版()
专栏:

你喂蚕我采桑蚕儿结茧送工厂织成绸做衣裳元旦穿上庆丰收
金传珍 诗并剪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