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7月1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欣然忘食”和“催眠”
鲁歌
我们现在常常用“刻苦用功”、“下苦工夫”、“苦学”等等词句来鼓励大家读书,这当然是要求大家读书要努力、要坚持不懈的意思;但倘使有人因此而认为读书虽然是件好事,却也是一件苦事,仿佛要认真读书就非得先有忍受苦难折磨的精神准备不可,那便错了。正相反,许多勤奋读书的人,都会告诉我们他自己读书乐的体验。
高尔基是一个深感读书之乐的人,当他感到“几乎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新的、不知道的世界的窗口”的时候,其喜悦可以想见。陶渊明读书虽然“不求甚解”,但他却“好读书”,以至“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古往今来,以读书为乐事,在书中找到无穷趣味的例子太多了。
不过,读书虽然是乐事,也并不是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不论读什么书都得到很大乐趣的。
鲁迅先生在一篇“读书杂谈”(见“而已集”)的讲演里就说过:读书有两种,“一是职业的读书,一是嗜好的读书”。嗜好的读书,能够“在每一页每一页里,都得着深厚的趣味”。而职业的读书,“譬如学生因为升学,教员因为要讲功课,不翻翻书,就有些危险……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的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的确,在鲁迅先生活着的时代,学生读书,教师教书,还不都是为了衣食饭碗,能够真正得到乐趣的人是很少的。而在那个时代,能够真正按自己的嗜好读书,因而得到“深厚的趣味”的,在一般人中间也是少有的。如果再追溯上去,儿童们在私塾、蒙馆里,在戒尺的威逼下背三字经、百家姓等等,根本不了解书里说的什么,却要硬背死记,直到滚瓜烂熟,这样读书更是毫无一点乐趣可言了。但是,时代已经改变了人们的心情。今天学生读书和教师教书,已经不是仅仅为了个人职业,而出于求知识求真理的愿望,为了祖国的建设,为了人类美好的将来,既为了个人,也为了集体,在这种崇高的理想的鼓舞下,当然不会有被强制而读书的苦痛,也远远高出于旧日封建士子仅仅为了“黄金屋”、“千钟粟”、“颜如玉”等等个人功名利禄而读书的快乐。
话说回来,读书的乐趣多少,还是要决定于书的内容,有一些书,也确实不一定使人看了得到多大乐趣。赫鲁晓夫同志在第三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说:“一个人看书的时候,有的书会使你激动,给你愉快,有的书会引起你对这部作品所反映的这种或那种现象的忿怒和愤慨。还有些书,看着看着会使人的眼睛合拢来。你想把它看完……但是看起它来实在太费劲,眼睛还是闭上了,擦一擦眼睛,又开始看,眼睛又合拢来了。”读这种书,除了可以催眠而外,可说得不到一点乐趣了。这就要求作者们在写书的时候,尽可能做到语言生动活泼,内容言之有物,总要使人愿意看下去,而且看过以后,在知识上思想上情感上有所收获,不要“自己受折磨写出一本书来,然后又拿这本书去折磨读者”才好。
另外,要使读书成为乐事,书的形式也有一定的影响。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在他那个时代排印的书大抵没有副页,天地头很短,翻开书来,满本是密密层层的黑字,加上油臭扑鼻,使人发生一种压迫和窘促之感,很少“读书之乐”。可见书的形式,对于能否给读者以“读书之乐”,也是有很大讲究的。这就要求我们的从事排印、装帧等工作的同志们多为读者们的“读书之乐”着想了。


第8版()
专栏:

从戏中戏说起
凤子兰光同志:
看了“最后一幕”,首先应该祝贺你,“最后一幕”非常吸引观众,当然我就是被吸引的观众之一。曾经看过一些戏,看了一两场,满台的人,观众却闹不清台上发生的是什么事。一直到散场,才把个故事捉摸出来。看的时候,观众是边想、边看、边议论。有时读了剧本才去看戏,因此还不至于弄不清线索。不过,我们也不可能有戏必读,一般观众的苦恼我们也身受过。也因此我就想:“这是什么问题呢?”万事开头难,写戏恐怕也是难在第一幕。看了“最后一幕”之后,脑子里不禁又翻腾起这个老问题。
一开幕,富有戏剧性动作的那一声枪响,立即把全场观众“镇压”下来。只一秒钟,那正聊着天的,吃着糖的,打盹的,刚跨出办公室手里还拿着份文件瞧着的……上千的观众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舞台上、聚光灯照着的角儿身上,那梳着两条小辫穿着破烂农民服装的“母亲”,哭喊着:“我的儿子”,怒骂着伪军,当她揪着伪军要拼命的时候,两人像发现了什么似的,这位农民老太太颤抖地哭喊着:“兴旺他爹……”这一场戏进行过程中,台上其他的角色好像没事人似的都各干各的。等装死躺在地下的儿子爬起来之后,观众这才恍然大悟地议论开了:“这是排戏呀!”“这是后台”!……观众很快的被带进了规定情景,这么自然的被带进规定情景,不得不归功于作者对于戏中戏这一细节安排手法之高。这一细节用在戏的开头是非常巧妙,有力;而且这一节戏中戏,就其情节来看,为全剧的矛盾,地下党领导的演剧队和国民党宣传机关的矛盾斗争,贯串全剧的中心事件作了伏笔,并且又体现了演剧队的艺术创造的方向。经过这一场排戏,几个主要角色及其关系非常清楚的介绍出来了。我又想,这一细节安排决不是随手拈来的,你是剧作家,你懂得编剧,你熟悉、了解观众,你会感到有这个责任,减除观众的苦恼,你决不会让观众看了半场戏还摸不着头脑,也许这个答案只对了一半,我还得再想下去……
戏在进行中,隔坐一位熟悉演剧二队的同志问我:“应放写的谁呀?”是呀,写的谁呢?演剧二队胜利地从北平撤退这事,解放前喜讯般传播在国民党统治区。二队的同志我倒是解放以后才认识的,那可真是闻名已久了。要具体看出谁是谁可就难了,应放有甲的影子,也有乙的影子,“最后一幕”中以应放为首的全演剧队的同志们的形象是二队的,也是其他队的;是演剧队的,也是国民党统治区其他进步职业剧团里的同志们的形象。当然作者下笔时会有人物的影子,而且不只一个;但是这些影子出现在作者笔下时必然经过一个化合提炼的过程,所以应放像许多我们所熟知的友人,却并不那么具体的像二队某一个同志,其理应在此。不止应放,大姐、老马、苏力、白灵、蒋暇……等等人物莫不如此。就说反面人物吧,世仁、胡主任之流,曾在国民党统治区戏剧队伍里干过一个时期的,谁也会感到“似曾相识”吧!
你这个戏虽然是以二队撤退为事件中心,显然是要通过这一中心事件反映党领导的文化斗争,反映文化战线上用话剧这一艺术形式宣传抗日救国同卖国的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的这一历史事实。为了纪念话剧运动五十年,你写这个戏,一则为了纪念已逝的苦难的年月,而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群知识青年的斗争行动,可以给生活在美好幸福的生活中的今天的青年们一些启发和教育。你的意图通过观众的反映来看,可说是相当完满而成功的达到了。观众的反映不只是开头那一场戏中戏,这里我就不再举例了。一个剧本的成功并不因为它有什么样的主题,观众是来看戏的,问题也就在这个“戏”字!可是戏从那儿来呢?想到这儿,忽然来了“灵感”,前边那个问题还没答完的,现在也许可以交卷了吧!我想你所以能创造出应放等等人物形象,就在于你有生活!你在演剧队生活了那么些年,你就是“在战线的一角艰苦地战斗过,并且顽强地战斗了十年”的这样一批青年战士中的一个。你有写作经验,可是如果没有那十年的生活,你不可能创造出应放等这些人物来,你不可能编这样一出戏。在戏剧团体生活过的是比一般人更懂得“戏”,所以你在戏一开幕就设计出这样一场戏中戏,一声枪响就立即把观众带进到规定情景中去。看来技巧也是根植在生活的基础上面的,离开生活,也许可以玩玩技巧,但是脱离生活的技巧是虚假的,虚假的技巧不是艺术,那样的艺术,人们不会信服,不会感动。
就戏论戏,我也还有些不满足,你是不是过于拘限于二队撤退这一历史真实,过于迁就了这一历史细节,因此观众们很难从这个戏看出党领导的演剧队在抗日战争及日本投降后所起的战斗作用和政治影响。就说撤退这一事实吧,在当时情况下在策略上“撤退”就是胜利,这个胜利对今天青年观众来说恐怕不好理解,因此就要求通过这个队的这一斗争,较深较广地反映出当时的总的政治气候——我解放战争的胜利和国民党的腐朽灭亡的趋势,二幕二场老徐上场带上来党的指示,匆匆几分钟的戏,近似交代,也像过场,观众印象不可能深刻。两学生的戏和玛瑞的戏演出时似有所删改,对于国民党的不得人心,民不聊生和人民等待解放的心情笔力似感不足。
扯的太远了,我应该向你汇报我看戏的印象。
青年艺术剧院演出你的“最后一幕”几乎全是青年演员,青年人有股热劲,虽然他们(和她们)没有那一段生活,演来还都可信。老演员王斑等演最次要的角色,如炊事员老李,是为戏生色的。演员中王培的向世仁最为成功,创造反面人物而不故意从外形着手,这一步就走对了头。应放是一个有原则、敢于斗争、和富有斗争经验,能灵活应付任何情况的地下党员,如果不深入体验人物,就很可能流于油滑,这个角色应该找一个较有斗争生活的演员来演的,并不是因为他是主角,而是这个人物没有一点生活经历是不容易创造的。蒋暇和大姊两角色比较真实。导演是成功的,戏扣的紧,气氛制造的恰到好处,有艺术组织魄力。舞台设计也不错,能突出表现戏。如第一幕的景,通向舞台的门有一个走廊,比化装间高几个台阶,那个区域的戏也比较多,这个设计符合了戏的要求,也为戏增强了表现力量。
有些属于表演技术问题,如演员的读词不太理想,有些演员语气不很准确,有的尾音送不到观众耳里,这固然需要技术锻炼,恐怕同时也要更好的体会台词的涵义。语义对了,语气也就错不了多少。他们都较年青,这方面问题可能多一些,唯其年青,改起来既快又容易。为此,愿意在此顺提一笔。
听说你将要下去生活,我们等待读你的新作!
握手!
凤子


第8版()
专栏:

最短的信
据说,法国大文豪雨果,把小说“悲惨世界”寄给出版家以后,许久没有得到回信。于是他写了一封信去询问,全信只有一个“?”号。出版家学他的样子,回信用了一个“!”号。
这两封信大概是世界上最短的信了。现在介绍这种传说,当然不是要求一切人的一切文字都短到这种程度。但是,更重要的是,当文章能够短的时候,就应该尽量短,像雨果那样,当他能用一个“?”说明问题的时候,再不要多用一点什么。 (毛文则)


第8版()
专栏:

登山日记
胜利红旗迎风飘
7月7日。
登山队在摄氏零下二十多度的气温下度过了漫长的夜晚。东方拂晓,阳光普照着慕士塔格山峰。
几天来的行军,虽然使队员们很疲惫,但因为现在要突击顶峰,大家的精神立刻振作起来。
大队出发了。第一个在前面开路的运动健将刘大义只走了十多分钟,便倚着冰镐喘息不止。第二个开路的运动健将陈荣昌赶上前去,也只走了三五步就不行了。三天来的开路工作,使得他们消瘦多了。后面的队员穆炳锁立即向队长请示,要求到前面开路。他是一个老登山运动员,深知做开路先锋的辛苦。
大队一步一步高升,顶峰越来越近,但困难也越来越大了。第十一结组组长崔忠义因为高山严重缺氧和气压低,跌倒在雪地上爬不起来了,身体健康的藏族男队员多吉甫接到命令,把他扶起送回营地。大队继续前进。在到达拔海七千五百米的地方时,副队长、女子登山运动员袁扬突然倒在雪地上了。有人来扶她,她连忙挣扎着用冰镐支撑起身体,继续向前移动,嘴里含糊不清地说道:“我,我自己能来……”但她只走了十多步又倒下去了。共产党员袁扬是一位坚强的女子登山运动员,她深怕同志们因她耽误了行军,几次挣扎起来,跪着一寸一寸的前进。直到队部下了命令,她才由指导员王凤桐送回营地。
茫茫大雪使得慕士塔格山顶峰难以辨认了。前面的开路先锋起初误把右前方的岩石当作了雪山顶峰,这使他们多走了一个多小时的冤枉路。绕了一个大圈子,才到达左前方的真正的顶峰岩石堆。
第一批登上顶峰的六名队员都是有经验的男子登山运动员。他们是史占春、许竞、陈荣昌、穆炳锁、王振华和藏族队员拉八才仁。他们在顶峰上焦急地等了很久,才看见后面的结组一个一个地跟了上来。
最令人操心的是女子登山运动员们。她们攀登的是世界女子从来没有到达过的高度的大雪山。前面健康的男队员在离顶峰还有一百五十多米的地方,也需要休息二十多次,才能走到山顶,何况女队员们呢!
一个结组临近了,一模一样的灰色登山衣,使人辨不出是男是女。史占春远远看见,大声问道:“有没有女同志?”这个结组组长王富洲上气不接下气地回答道:“有!藏族女队员潘多!”史占春听见了这句话,激动得挥舞着拳头喊道:“谁说我国妇女不能上高山!”六天来艰难困苦的雪山行军,我国女子登山运动员克服了多么大的困难啊!如今,一步一步地终于到达了拔海七千五百四十六米的慕士塔格山顶峰了!之后,女队员丛珍、王贵华等也上来了。登山队长许竞激动得含着眼泪和攀登上主峰的男、女队员一一握手。他们像久别重逢的战友,完全沉浸在胜利的欢乐之中。他们站在拔海七千五百四十六米的高空,欣赏着我们伟大祖国的美丽河山。远处高大的山峦,变成了起伏不平的丘陵,滔滔大河如同银丝线奔向远方。从顶峰东面向下望去,是无底的深谷,烟云在山腰缭绕,令人看了头晕目眩。
北京地质学院女学生丛珍和王贵华细心地把山上的石块装在衣袋里留作纪念。我国的女运动员能够搜集到拔海七千五百四十六米的高山顶上的石头,这的确是全国三亿妇女的骄傲!
登上顶峰的队员在北京时间下午六时二十分会集在山顶。队长许竞把代表三十三人签署的集体登上慕士塔格山的纪录,放进铁盒,安放在山顶的石堆下面。女子登山运动员丛珍高举着一面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大家都集拢在她的两旁。这一切,都被史占春摄入了电影镜头。
下山时已近黄昏。落日的万道霞光,直把蓝天和西边起伏的山峦切断,雪山也变成金黄色的了。
(九续、全文完)
王凤桐 杨克现


第8版()
专栏:

用黑旗迎接他
向青
亚非人民团结理事会号召非洲人民,抵制在马达加斯加举行的“法兰西共同体行政委员会”的会议,并号召所有非洲人民在各个地方用黑旗来迎接主持这个会议的法国总统戴高乐。以便毫不含糊地表明非洲人民对法国帝国主义者的这个有害行为的真实感情。他走到这里,便给这里带来灾殃,他走到那里,便给那里带来死亡,他是个丧门神,谁见了都够晦气,一生得不到吉祥!现在他摇摇摆摆,又来到马达加斯加,带来“法兰西共同体计划”,虽然满脸笑嘻嘻,众人都知道,那里面都是阴谋毒计!想绞死非洲人民争取自由的斗争,想使法兰西帝国的王座在非洲扎得牢牢稳稳。哼!谁会上你的套圈!丧门神既然来了,也不能白白给他走掉,非洲人民对法帝国主义应该表示一下真实的感情。我们要让他痛得深,戳穿他的灵魂。我们举起千万面黑旗,像千万个响雷,在他经过的路上,顶着他的脑门。一片黑的浪涛滚滚,天地也在旋转。让他听听人民诅咒的声音,让他见不到希望,让他只见到眼前一片黑暗!一片死亡!


第8版()
专栏:文风杂谈

架子
孙元凡
走进庙门,哼哈二将,四大天王,比人大好几倍,形象吓人。戏台上的英雄豪杰出场,大花脸从架势到唱腔,都与众不同。至于封建统治时代,官员的等级还表现在帽子、服饰、坐轿、居屋等等方面。所有这些,其目的在造成一种架子,使人望而生畏,给人以精神压力。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一切人都必须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干部要参加劳动,将军可以当兵。人与人的关系是真正的平等。我们不需要任何架子,不需要任何精神压力;架子变为可笑的东西,丝毫也吃不开了。
作家当记者,写特写,写通讯,是很好的事情。可是有的却要表现得与众不同,文章有股架子:让人感到此非一般记者之笔,乃是“我”在向你们读者作一篇多么重要、多么精彩、多么令人感动的报道。这样的文章往往以“我”为中心,一开始就向读者鸣锣开道:“我”到了某一个地方,这是“我”曾经到过的或者第一次到过的地方;“我”看到了、发现了某一个人物、某一件事情;“我”受了多么大的感动……然后才言归正传。在叙述的过程中,也还是随时不忘将作者本人“我”放在关键的地位。不久前,在人民日报上读到这样一篇报道,数了一数,全文共有四十多个“我”字。这样的文章,令人感到,如果不是作者的发现和给以评价,这些人物,这类事情,似乎就不会有这么大的意义了。
文章同一切事物一样,愈朴素,愈平易,愈没有架子,才愈见其光彩,愈见其重要,愈见其不凡;本来生动的、充实的内容,一被这种架子罩住,往往就暗然失色,令人望而生恶、望而生厌。写文章的人更要切戒。因为白纸印成黑字,千千万万读者都要碰到;应当让读者免受这种灾难,免受这种精神压力。


第8版()
专栏:

椰林农家(速写)
黄笃维


第8版()
专栏:

“欣然忘食”和“催眠”
鲁歌
我们现在常常用“刻苦用功”、“下苦工夫”、“苦学”等等词句来鼓励大家读书,这当然是要求大家读书要努力、要坚持不懈的意思;但倘使有人因此而认为读书虽然是件好事,却也是一件苦事,仿佛要认真读书就非得先有忍受苦难折磨的精神准备不可,那便错了。正相反,许多勤奋读书的人,都会告诉我们他自己读书乐的体验。
高尔基是一个深感读书之乐的人,当他感到“几乎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新的、不知道的世界的窗口”的时候,其喜悦可以想见。陶渊明读书虽然“不求甚解”,但他却“好读书”,以至“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古往今来,以读书为乐事,在书中找到无穷趣味的例子太多了。
不过,读书虽然是乐事,也并不是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不论读什么书都得到很大乐趣的。
鲁迅先生在一篇“读书杂谈”(见“而已集”)的讲演里就说过:读书有两种,“一是职业的读书,一是嗜好的读书”。嗜好的读书,能够“在每一页每一页里,都得着深厚的趣味”。而职业的读书,“譬如学生因为升学,教员因为要讲功课,不翻翻书,就有些危险……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的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的确,在鲁迅先生活着的时代,学生读书,教师教书,还不都是为了衣食饭碗,能够真正得到乐趣的人是很少的。而在那个时代,能够真正按自己的嗜好读书,因而得到“深厚的趣味”的,在一般人中间也是少有的。如果再追溯上去,儿童们在私塾、蒙馆里,在戒尺的威逼下背三字经、百家姓等等,根本不了解书里说的什么,却要硬背死记,直到滚瓜烂熟,这样读书更是毫无一点乐趣可言了。但是,时代已经改变了人们的心情。今天学生读书和教师教书,已经不是仅仅为了个人职业,而出于求知识求真理的愿望,为了祖国的建设,为了人类美好的将来,既为了个人,也为了集体,在这种崇高的理想的鼓舞下,当然不会有被强制而读书的苦痛,也远远高出于旧日封建士子仅仅为了“黄金屋”、“千钟粟”、“颜如玉”等等个人功名利禄而读书的快乐。
话说回来,读书的乐趣多少,还是要决定于书的内容,有一些书,也确实不一定使人看了得到多大乐趣。赫鲁晓夫同志在第三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说:“一个人看书的时候,有的书会使你激动,给你愉快,有的书会引起你对这部作品所反映的这种或那种现象的忿怒和愤慨。还有些书,看着看着会使人的眼睛合拢来。你想把它看完……但是看起它来实在太费劲,眼睛还是闭上了,擦一擦眼睛,又开始看,眼睛又合拢来了。”读这种书,除了可以催眠而外,可说得不到一点乐趣了。这就要求作者们在写书的时候,尽可能做到语言生动活泼,内容言之有物,总要使人愿意看下去,而且看过以后,在知识上思想上情感上有所收获,不要“自己受折磨写出一本书来,然后又拿这本书去折磨读者”才好。
另外,要使读书成为乐事,书的形式也有一定的影响。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在他那个时代排印的书大抵没有副页,天地头很短,翻开书来,满本是密密层层的黑字,加上油臭扑鼻,使人发生一种压迫和窘促之感,很少“读书之乐”。可见书的形式,对于能否给读者以“读书之乐”,也是有很大讲究的。这就要求我们的从事排印、装帧等工作的同志们多为读者们的“读书之乐”着想了。


第8版()
专栏:

从戏中戏说起
凤子兰光同志:
看了“最后一幕”,首先应该祝贺你,“最后一幕”非常吸引观众,当然我就是被吸引的观众之一。曾经看过一些戏,看了一两场,满台的人,观众却闹不清台上发生的是什么事。一直到散场,才把个故事捉摸出来。看的时候,观众是边想、边看、边议论。有时读了剧本才去看戏,因此还不至于弄不清线索。不过,我们也不可能有戏必读,一般观众的苦恼我们也身受过。也因此我就想:“这是什么问题呢?”万事开头难,写戏恐怕也是难在第一幕。看了“最后一幕”之后,脑子里不禁又翻腾起这个老问题。
一开幕,富有戏剧性动作的那一声枪响,立即把全场观众“镇压”下来。只一秒钟,那正聊着天的,吃着糖的,打盹的,刚跨出办公室手里还拿着份文件瞧着的……上千的观众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舞台上、聚光灯照着的角儿身上,那梳着两条小辫穿着破烂农民服装的“母亲”,哭喊着:“我的儿子”,怒骂着伪军,当她揪着伪军要拼命的时候,两人像发现了什么似的,这位农民老太太颤抖地哭喊着:“兴旺他爹……”这一场戏进行过程中,台上其他的角色好像没事人似的都各干各的。等装死躺在地下的儿子爬起来之后,观众这才恍然大悟地议论开了:“这是排戏呀!”“这是后台”!……观众很快的被带进了规定情景,这么自然的被带进规定情景,不得不归功于作者对于戏中戏这一细节安排手法之高。这一细节用在戏的开头是非常巧妙,有力;而且这一节戏中戏,就其情节来看,为全剧的矛盾,地下党领导的演剧队和国民党宣传机关的矛盾斗争,贯串全剧的中心事件作了伏笔,并且又体现了演剧队的艺术创造的方向。经过这一场排戏,几个主要角色及其关系非常清楚的介绍出来了。我又想,这一细节安排决不是随手拈来的,你是剧作家,你懂得编剧,你熟悉、了解观众,你会感到有这个责任,减除观众的苦恼,你决不会让观众看了半场戏还摸不着头脑,也许这个答案只对了一半,我还得再想下去……
戏在进行中,隔坐一位熟悉演剧二队的同志问我:“应放写的谁呀?”是呀,写的谁呢?演剧二队胜利地从北平撤退这事,解放前喜讯般传播在国民党统治区。二队的同志我倒是解放以后才认识的,那可真是闻名已久了。要具体看出谁是谁可就难了,应放有甲的影子,也有乙的影子,“最后一幕”中以应放为首的全演剧队的同志们的形象是二队的,也是其他队的;是演剧队的,也是国民党统治区其他进步职业剧团里的同志们的形象。当然作者下笔时会有人物的影子,而且不只一个;但是这些影子出现在作者笔下时必然经过一个化合提炼的过程,所以应放像许多我们所熟知的友人,却并不那么具体的像二队某一个同志,其理应在此。不止应放,大姐、老马、苏力、白灵、蒋暇……等等人物莫不如此。就说反面人物吧,世仁、胡主任之流,曾在国民党统治区戏剧队伍里干过一个时期的,谁也会感到“似曾相识”吧!
你这个戏虽然是以二队撤退为事件中心,显然是要通过这一中心事件反映党领导的文化斗争,反映文化战线上用话剧这一艺术形式宣传抗日救国同卖国的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的这一历史事实。为了纪念话剧运动五十年,你写这个戏,一则为了纪念已逝的苦难的年月,而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群知识青年的斗争行动,可以给生活在美好幸福的生活中的今天的青年们一些启发和教育。你的意图通过观众的反映来看,可说是相当完满而成功的达到了。观众的反映不只是开头那一场戏中戏,这里我就不再举例了。一个剧本的成功并不因为它有什么样的主题,观众是来看戏的,问题也就在这个“戏”字!可是戏从那儿来呢?想到这儿,忽然来了“灵感”,前边那个问题还没答完的,现在也许可以交卷了吧!我想你所以能创造出应放等等人物形象,就在于你有生活!你在演剧队生活了那么些年,你就是“在战线的一角艰苦地战斗过,并且顽强地战斗了十年”的这样一批青年战士中的一个。你有写作经验,可是如果没有那十年的生活,你不可能创造出应放等这些人物来,你不可能编这样一出戏。在戏剧团体生活过的是比一般人更懂得“戏”,所以你在戏一开幕就设计出这样一场戏中戏,一声枪响就立即把观众带进到规定情景中去。看来技巧也是根植在生活的基础上面的,离开生活,也许可以玩玩技巧,但是脱离生活的技巧是虚假的,虚假的技巧不是艺术,那样的艺术,人们不会信服,不会感动。
就戏论戏,我也还有些不满足,你是不是过于拘限于二队撤退这一历史真实,过于迁就了这一历史细节,因此观众们很难从这个戏看出党领导的演剧队在抗日战争及日本投降后所起的战斗作用和政治影响。就说撤退这一事实吧,在当时情况下在策略上“撤退”就是胜利,这个胜利对今天青年观众来说恐怕不好理解,因此就要求通过这个队的这一斗争,较深较广地反映出当时的总的政治气候——我解放战争的胜利和国民党的腐朽灭亡的趋势,二幕二场老徐上场带上来党的指示,匆匆几分钟的戏,近似交代,也像过场,观众印象不可能深刻。两学生的戏和玛瑞的戏演出时似有所删改,对于国民党的不得人心,民不聊生和人民等待解放的心情笔力似感不足。
扯的太远了,我应该向你汇报我看戏的印象。
青年艺术剧院演出你的“最后一幕”几乎全是青年演员,青年人有股热劲,虽然他们(和她们)没有那一段生活,演来还都可信。老演员王斑等演最次要的角色,如炊事员老李,是为戏生色的。演员中王培的向世仁最为成功,创造反面人物而不故意从外形着手,这一步就走对了头。应放是一个有原则、敢于斗争、和富有斗争经验,能灵活应付任何情况的地下党员,如果不深入体验人物,就很可能流于油滑,这个角色应该找一个较有斗争生活的演员来演的,并不是因为他是主角,而是这个人物没有一点生活经历是不容易创造的。蒋暇和大姊两角色比较真实。导演是成功的,戏扣的紧,气氛制造的恰到好处,有艺术组织魄力。舞台设计也不错,能突出表现戏。如第一幕的景,通向舞台的门有一个走廊,比化装间高几个台阶,那个区域的戏也比较多,这个设计符合了戏的要求,也为戏增强了表现力量。
有些属于表演技术问题,如演员的读词不太理想,有些演员语气不很准确,有的尾音送不到观众耳里,这固然需要技术锻炼,恐怕同时也要更好的体会台词的涵义。语义对了,语气也就错不了多少。他们都较年青,这方面问题可能多一些,唯其年青,改起来既快又容易。为此,愿意在此顺提一笔。
听说你将要下去生活,我们等待读你的新作!
握手!
凤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