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7月13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运算之道
庄农
读了“加减乘除”(7月3日人民日报八版),得到不小启发。人类生活是离不开数学的,但加减乘除却不能并用于各个方面。因为无论生产或者消费方面,都有它的运算特点。
先说生产方面的运算特点。一般都是用加法演算。比方生产增加了多少,这就是加法。一般情况下,从总产值来说,生产是很难有成倍的增长的。中国去年是空前的大跃进,钢加了一番,粮食也加了一番,但是,也仅够一个乘2的乘法,实际上也还不过是一加一等于二。个别物品的生产,有时会用乘法演算。比如某种工具进行了革命,于是这种生产便能成倍数的增加。生产上有时也能出现减法,比如生产力因受到生产关系的障碍而遭受破坏时生产便下降,这就是我们看到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粮食的生产,遇到特大的人力不能抵御的天灾,也会减产,这也是减法。但是,这些都不妨碍,在一般情况下,生产总是用加法运算的规律。
再说消费方面的运算规律。这里的消费是指的生产果实的分配,主要是用除法演算。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统计,某某国家,按人口平均计算:钢是多少;粮食是多少;布是多少……这便是除法。这种除法的规律是被除数(即生产总值)越大,除数(即人口)越小,那末,商数(即按人口平均数)越大。相反,便越小。这是常识,不用多说的了。
我们还是多谈一谈我们中国的运算特点吧。
我们的特点是一穷二白,人口众多。一穷(经济落后)二白(文化技术落后),这就是我们作为运算用的那个基数太小;人口众多是被除数太大。
这样一来,算加法,由于基数太小,虽然加了很多,但总数仍不算多,甚至够上了乘法(加倍了),总数还是不多;我们说我们现在是富日子,那是同自己过去比较说的,增加了近一倍,比起从前来这还不富吗?当然富。但是同别的国家比又怎么样呢?有许多国家基数要比我们大的多,所以,也就比我们富的多。
算除法,由于被除数小,除数大,因此商数就很小。想想看,去年增加了那么多钢,那么多粮,但平均在六亿多人身上,能够合多少?这样一算,我们就不能认为我们是富家翁,因此,也就不能用富家翁的方法去过日子。
这样说来,我们的情况不是很令人悲观的吗?基数小,除数大的情况,是一种不利的情况,该怎么办呢?
不,我们应该乐观,因为我们有好办法。比如除数大,这是个不利情况,但把除数转化为乘数,这就是个大有利的情况。从生产上看,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多想点办法,把加法运算得更好些,使生产多加一些,一个人加一点,六亿多人就是六亿多点,加十点就是六十多亿点,这不是很有利吗?我们每个人还可以个别的弄一点小乘法,比如改革工具,生产革新,使自己手下的生产能来个成倍的增长,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也是很有利的吧。这就叫增产。
从消费上看,我们可以先来个减法;减法,不是说要降低生活水平,那是资本主义国家里喜欢的算术,而我们是不演那样的算题的。生产发展了,生活应该相应的提高。但是减法还应该有:那就是把属于浪费的或是可以节约的那一部分减下来,然后一乘,这就是很可观了。比如储蓄,每人每月平均一元,就是六亿多元,十元,就是六十多亿元,这不是很了不起吗?这就叫节约。这只是说的消费方面的节约,如果要算生产方面的节约,那就更是可观的了。
因此,我联想到:广东今年水灾的损失虽大,其实并不可怕,因为它只不过是一种减法,夺走了的我们还能拿回来。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浪费虽小,倒是可怕的,因为它是乘法,先乘以6亿多,再乘以365,无形之中,一年来的损耗,一定要比广东洪水夺走的要多得多。这也是我们必须厉行节约的原因吧。
总之,除数可以转化为乘数,减法又有利于加法。有了六亿五千多万勤劳的人民,只要我们精通算道,未来的美景一定会是财源似海富贵如山的。


第8版()
专栏:

响亮的“东进序曲”
屠岸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届文艺会演中,我们看到了几个比较优秀的话剧,顾宝璋、所云平作剧,石岩导演,前线话剧团演出的“东进序曲”,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戏的历史背景是:抗战进入了相持阶段,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号召全国人民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投降、分裂、倒退。剧本所描写的就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1940年我新四军挺进苏北的斗争事迹:新四军挺进纵队正在对日寇进行反扫荡,国民党驻江州的苏鲁皖游击总指挥部却与国民党江苏省政府合谋聚歼我挺纵于桥头地区。挺纵为自卫起见,在攻克日寇据点后,进驻桥头镇。苏鲁皖部竟以武力收复桥头镇为名,准备制造磨擦,挺纵遵循党的指示,在战端未启之时,派代表赴江州谈判,在战端既启之后,又本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给来敌以狠狠的打击;直到兵临江州,又以大敌当前,抗日为重,主动停战,使苏鲁皖部放弃了反共投降的阴谋。
这个戏最大的特点是矛盾复杂,冲突尖锐。戏中矛盾的主线在于我新四军方面与国民党苏鲁皖游击总指挥部之间。但是对方阵营中却是十分复杂的:这里有国民党顽固派(蒋介石嫡系)和国民党游击队(即苏鲁皖部,被顽固派目为杂牌军)之间的矛盾,有汉奸与顽固派之间的矛盾,有游击队与汉奸之间的矛盾,他们各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排除异己,扩充实力,或是互相火并,或是互相利用……而游击队内部又有具有民族气节的军人与动摇投降分子之间的斗争,又有我地下党员争取友军起义的斗争……这一切矛盾都环绕着矛盾的主线而展开。在这条主线背后,则是那个时代的主要矛盾,即中华民族与日本侵略者之间的矛盾。它虽然不是戏中的主要矛盾,却是戏中一切矛盾的前提。剧作者面对着如此头绪纷繁的矛盾冲突,进行了去粗存精的工作,把戏剧冲突组织和安排得那么妥贴,使一切情节都围绕着矛盾的主线而展开,层层深入,从而表现出我党我军团结抗日政策的光明磊落,大义凛然。
“东进序曲”选择了富有戏剧性的历史素材,不是把敌我双方的领导人分场来写,而是安排了我新四军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陈秉光亲赴江州跟国民党苏鲁皖游击总指挥部的高级军官谈判的场面,用四场戏的篇幅来刻划英雄陈秉光同对方进行面对面的斗争,这样,就有可能使戏剧冲突被表现得更为尖锐和更为集中。“出使江州”一场,初步揭开了对方的内部矛盾,描写了陈秉光在苏鲁皖第一纵队司令周明哲家作客时所表现的作为新四军代表的雅量和原则立场;接下去的“舌战群顽”一场,写得腾骧磊落,酣畅淋漓。在这场戏中,陈秉光出现在苏鲁皖游击副总指挥刘大麻子家的宴会上。这是一个万分危险的场合,然而陈秉光尽管不拥有真刀真枪,却拥有舌剑唇枪,拥有真理,他一一驳倒了顽固派、动摇分子等四五人的反共谬论,揭露了汉奸汪精卫代表的真面目,宣传了我党的团结抗日政策,给动摇分子指出了光明的前途。这场戏惊险像“鸿门宴”,紧张如“群英会”,显示了作者向传统学习的收获以及正面表现巨大冲突的魄力和手腕。
陈秉光的性格被刻划得很鲜明。他一到江州,先到周明哲家去团结争取这位军人,周对他说:“江州天气不好,难道你们一点不知道?”陈秉光回答:“天气我倒不关心,你们这里人气如何?愿向周司令请教。”一开口就显出了他的乐观精神,对危险环境的蔑视以及关心团结的态度。作者善于把人物推到斗争最严酷的场合去考验他,
“舌战群顽”一场不用多讲了: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比杨子荣智闯威虎山更加惊险,因为这不是化装斗智,而是公开的政治辩论。以“阴谋陷害”一场为例,当陈秉光发现敌人在茶水里放了毒药企图暗害他和他的警卫员之后,他明知身临险境,却丝毫也不惊惶或沮丧,而是立即揭露敌人的阴谋。我们看到,陈秉光对敌人们有劝说,有批评,有痛骂;有时循循善诱,有时慷慨陈词,有时疾言厉色;但是,尽管变化多端,却总是以党的政策为准绳的。纵观全剧,这个人物临危不惧,遇事从容,表现了一个共产党的高级军事指挥员的高贵品质。
戏中另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是周明哲。这个旧军人讲义气,重交情,有民族自尊心,不愿跟上司同流合污。但由于旧社会给他的影响太深,他对共产党又认识不清。作者写出了他的性格上的多方面的矛盾,写出了他终于起义的思想斗争过程。周明哲在反共前线不愿打新四军一枪,受到了上司的怀疑,顽固派又阴谋火并,使他无路可投;他的副司令林毅(我地下党员)和他的妹妹周明珠(民先队员)又在一旁策动,这才使他最后走上起义的道路。这一类人物,不仅古代有,现代也有。把他们的形象艺术地概括出来表现在作品中,只要处理得好,就能产生很好的教育作用,而且往往能够显示出作品概括生活的广度。
反面人物中,刘大麻子是描写得比较成功的。这个人物反复无常,一心想在反共战争中捞一把,不想偷鸡不着蚀了一把米。作者比较准确地刻划了这个封建军阀出身的军官的贪婪愚蠢、粗鲁莽撞的性格。苏鲁皖游击总指挥刘世仪是在最后一场才出现的。正当我兵临江州,敌副总指挥刘大麻子像热锅上的蚂蚁那样走投无路的时候,刘世仪突然出现了。这种章法好比山回峰转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刘世仪这个人物不同于其他反面人物中的任何一个,他有他的主张和作为,但一切又都是从保存个人实力出发,因此这个人物是完全可信的。
导演的处理,有节奏,有起伏,有高潮。“舌战群顽”和“友军起义”形成了先后两大高潮。导演处理得节奏强烈,动作迅速,干净利落。
戏的缺点是表现我军在桥头镇的几场戏比较平,挺纵司令员和参谋长缺少戏剧行动,因而性格不够突出。地下党员林毅的形象也不够鲜明,他的作用也没有很好地被强调出来。
演员都很齐整,搭配很好。演陈秉光、王勇、周明哲、刘大麻子、段泽民的几个演员,都有较好的创造。


第8版()
专栏:

滴水不干
据说,释迦牟尼曾问过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永远不干枯?”弟子回答不出,释迦牟尼说:“把它放到大海里去。”
目前有些青年人总是在想干些什么不朽的事业,但怎样才是不朽的事业呢?上面的比喻回答的就很好,把个人的事业放到人民事业的大海里去。无论你是做教师、职员、工人或者是农业技术员,以及任何普通的劳动,都是不朽的事业。
(姚兆熊)


第8版()
专栏:祝你健康

牙病的防治
傅连暲
不能小看了牙齿,如果牙齿掉了,食物不能精细的咀嚼,就会影响消化,还能带来其它的疾病。再说牙痛更可以使人达到寝食俱废坐立不安的地步,很多人都领略过这种痛苦的滋味。
牙齿为什么会痛呢?本来牙齿最外面的牙釉质层是没有什么知觉的,牙釉质下面的象牙质也只有轻度的感觉,唯有牙的最中心的部分——牙髓,因为有了丰富的神经血管,感觉才最灵敏。因此感到牙痛,常常是疾病变化侵犯到了牙齿的深部。这样的牙病有很多种,而最常见的是龋齿,也就是俗称的“虫牙”。其实并没有什么虫子,造成龋齿的原因:一方面可能由于牙齿的实质结构不好,如像缺少钙、磷、氟这样一些重要的矿物质,或者缺少与钙磷代谢密切相关的维生素丁。另一方面可能由于牙齿的不清洁,存在有食物残渣特别是糖类的东西,因口腔内细菌的发酵作用而产生酸,酸对牙齿的侵蚀,就引起了龋齿的发生。龋齿的开始是在牙齿上面形成一个小洞,逐步扩展到牙髓甚至牙根,细菌也随之侵入而发生炎症,而这种炎症刺激就能给人带来难以忍受的疼痛。更严重的是,由于牙根炎症的扩延,可使面颊肿胀,全身发烧。在少数情况下,甚至细菌大量进入血液发生危险的败血症。所以对于牙痛的病也是不能忽视的。
牙齿为什么会掉呢?本来牙根是长在稳固的牙槽骨里面,在牙槽骨和牙齿之间有一层牙周膜把二者牢牢地联结在一起。这就好像把一件东西缚在大树上一样,牙周膜就是绳子,绳子断了,被缚的东西就要掉下来,所以牙齿脱落的原因多半是牙周的疾病所致。引起牙周炎症常见的原因是牙齿不清洁和牙垢的生成。牙垢长在牙齿靠近牙龈肉的地方,它是一种黄褐色坚硬如石的东西,是残存的有机物质与唾液中钙质的混合沉殿物,它与残存在牙缝里的其它污物一样都能刺激牙龈肉而引起炎症,进而侵犯到牙周膜,这就造成牙齿松动和脱落的条件。
很多人认为“老年掉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其实不然。虽然老年时牙龈肉和牙槽骨都要萎缩一些,牙根暴露得长一些,牙齿也磨损了一部分,因而增加了牙齿松动和易患牙病的因素。但是牙齿的脱落毕竟都是由于牙病引起的,而牙病大都可以预防。我今年已经六十五岁了,牙齿还是完整无缺,这也可以说明“年老掉牙”并不是什么必然的规律了。
牙病预防的方法很多,有条件的地方,每年最好请牙医师检查一次,剔除牙垢和矫治一些缺点,在这里我只提出防治牙病最重要的三点:
第一、要注意保护牙齿的洁净:前面举出的龋齿和牙周病都与牙齿的不清洁有关,所以要不断地把牙缝里积存的食物残渣及时清洗,不让它停留,以免发酵损害牙齿和牙周组织。
第二、牙病早治,牙缺早补:龋齿的早期,龋洞还小,如果加以填补就能治好;破坏大了,就要很快的拔掉,以免引起严重的牙根和牙槽骨的疾病。如果牙齿掉了,也要早些安上假牙,因为一个牙齿掉的久了,相邻的牙就要向这个缺空方向偏斜,相对的牙也要向这个缺空方向伸长,这就使牙齿零乱,牙缝加宽,容易患新的牙病。
第三、要给予牙齿以必要的锻炼:这就是要吃些富于纤维的蔬菜和杂粮等比较粗糙的食物,以及养成“慢吃细嚼”的习惯。因为这样能活跃牙槽骨、牙髓和牙龈肉的血液循环,从而增进牙齿牙龈和牙槽骨的强壮,防止过早的萎缩。我国古代不仅很早就懂得了漱口刷牙的好处,而且也很早就知道了牙齿锻炼的好处。从前就有人提倡过一种叩击牙齿的运动,宋代林洪有一首诗:“热极风生齿不宁,侵晨叩漱曰惺惺,若教运用无常隔,还许他年老不零。”这是很有科学道理的。不过单纯的叩击,容易损伤牙齿,吃些粗糙食物和养成慢吃细嚼的习惯是更为妥善的方法。


第8版()
专栏:文化街头

雅致
 秦犁
看实验话剧院的“大雷雨”,一开幕即感到布景的美。远远的伏尔加河,弯弯的河岸,岸上古老的俄罗斯建筑,教堂的尖顶……既给人以真实感,又给人以色彩素淡、调和的美感。这种风格贯穿在后面的各幕布景中。客厅一景,墙壁、壁上的画、门、椅子等等的颜色和外形,也都搭配得匀称谐和。这戏的舞台美术可以用这样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它——雅致。
要使舞台画面优美,给人以美感,不需要像个别戏中出现的那样“穷凶极恶”地涂抹披挂,绸缎绫罗,金银珠宝,山珍海味,目迷五色,大叫大嚷,唯恐材料还未使尽,唯恐颜色不够刺目,唯恐舞台上还留有空隙,唯恐这一切还没有达到“喧”景“夺”戏的目的!
这样做,同提高舞台美术的宗旨并不相符。这是舞台美术的闹独立性。而且,这样的美术其实不美。
当然,风格可以多种多样,而且“大雷雨”是俄国名剧,布景是俄国的风景和建筑,我们自不能照搬,我们有我们自己的东西,民族的风格。但是,我们的优秀的民族艺术传统同样也是优美的,雅致的,而不是丑陋的,杂乱无章的。


第8版()
专栏:

登山日记
篝火晚会
7月1日。
今天晚上,满天繁星。登山队在慕士塔格山下的大本营,举行了一次欢乐的篝火晚会。
中共登山队支部书记许竞向大家报告说,今夜晚会一方面是庆祝党的三十八周年生日,另一方面是预祝从明天开始的攀登主峰的胜利。他号召每一个登山队员学习党对各项事业充满着胜利的信心和在实际工作中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精神。
队员们围着熊熊的篝火席地而坐。五名能歌善舞的藏族队员首先自告奋勇,跳了西藏农民舞。整个营地便活跃起来了。这里有京剧,有黄梅戏,有河南坠子,也有山东快书和相声;有汉族,藏族、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歌曲,也有各民族的舞蹈。几乎每一个队员都表演了节目。红艳艳的火光照在登山队员健康、黝黑和快乐的脸上,洋布拉克冰川融化的溪水潺潺地作响,仿佛在为这次晚会作着音乐伴奏。晚会上,运动健将史占春和许竞表演了儿童歌曲“三只老虎”,他们那种天真的动作,引起了哄堂大笑。登山队员、驻守边疆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岳保娃,表演了维吾尔族的铁环舞。没有铁环,他用一条木棒代替,也跳得维妙维肖。北京地质学院进修生、副队长袁扬演唱了“勘探队员之歌”,女医生王义勤演唱了电影“红霞”中的插曲。藏族女队员还合唱了藏歌“我爱我的家乡”。游艺节目一直进行到深夜,全体队员起立合唱了“登山队员之歌”,大家才恋恋不舍地回到各自的帐篷中去。
战斗的时刻
7月2日。
战斗的时刻到了。中国男、女混合慕士塔格登山队今天正式出发攀登主峰。在队员们面前耸立着的,是一座拔海七千五百四十六米的金字塔般的覆盖着冰、雪的山峰。山是这样高,路是这样远,即使在极良好的气候条件下,也需要六天时间,忍受着低压、缺氧等困难,才能攀登到雪山顶峰。
吃罢早饭,慕士塔格雪山在阳光照射下发出灿烂耀眼的光芒。队员们纷纷把自己的食品和装备打入背包。登山队这次突击主峰的装备很轻,平均每人负荷只有十七点二市斤,除了必要的高山帐篷、鸭绒睡被、鸭绒衣、高山暖靴以外,只携带了中国风味的干燥米饭(煮熟晒干的米饭)、榨菜、腌豆腐,以及一些水果罐头等食品。
行装安排好了。十时左右,四十多名突击主峰的男、女登山运动员在大本营前举行了宣誓典礼。国家体委登山处处长史占春向队员讲话。他要求这些勇敢的男、女队员们,必须珍惜战斗前每一分钟每一秒钟的时间,来检查自己攀登慕士塔格山峰前的一切准备,特别是意志方面的准备。因为,在登山的过程中,每一个队员前进一步,都要付出体力上的、精神上的巨大的消耗。他说:“我们以前经过了艰苦的锻炼,经受过各种考验,我们目前已变成了一支战斗力很强的登山队伍。我们一定能够再接再厉,为揭开我国女子登山历史新的一页,为祖国的体育运动建立功勋!胜利归功于党!荣誉属于坚强勇敢的人们!”登山队员们都静静地听着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
接着,史占春代表国家体委和登山队中共党组,把一面国旗授给了中国男、女混合慕士塔格登山队,他希望登山队员在这面胜利的红旗的引导下,勇敢地前进,把它插在“冰山之父”的最高点。
登山队副队长袁扬(女)带领全体登山队员在五星国旗前宣誓。誓词说:我们四十七名男、女登山队员,接受党交给我们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让祖国的五星红旗飘扬在慕士塔格顶峰。我们向党响亮地回答:一定胜利完成任务。
党教导我们说:前进的路上有无数的艰险,胜利的事业里有无数困难。风暴、冰雪和雷电要使我们变得更坚强更勇敢。
我们坚决地向党宣誓:党的支持和鼓舞,就是我们的力量,天大的困难我们也能突破。任何艰险也阻挡不住我们勇往直前!
十时半,全体队员便在国旗招引下,向慕士塔格主峰前进了。 (四续)
王凤桐 杨克现


第8版()
专栏:

宣传队员
(套色木刻)
杨先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