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7月13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看棉施肥的生理基础
过兴先
“看天看地看棉花”
是棉花施肥的秘诀
施肥对于棉株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有极大的影响。肥料施到棉田后所起的作用,不仅决定于棉株的本性,而且也决定于棉株的生活条件,特别是土壤气候和农业技术等因素。我国农民有极丰富的施肥经验,植棉能手曲耀离和张秋香,都主张施肥要“看天看地看棉花”,简单的七个字生动地道出了棉花施肥的秘诀。这秘诀包含着复杂而丰富的科学内容和技术措施。真正学会看天看地看棉花,做到得心应手地施肥,并非易事。看天,就得熟悉季节变化和温度、雨量、日照等天气因素;看地,要了解棉田土壤的种类、质地、水热条件和肥力变化;看棉花,要学会和棉花讲话,懂得棉花什么时候吸收什么养分,需要多少养分,以及这些养分对于棉株生长发育的关系。棉花离不开天和地的具体条件,看天不是对天气简单的了解,而是要在了解季节和天气变化的基础上,看得出天气和棉花生长发育的关系和天气对于土壤特性的影响。同样,看地就得和看天看棉花联系起来;看棉花就得和看天看地统一起来。看天看地看棉花的中心是看苗施肥,总结农民看苗施肥的经验,不仅要掌握到方法和技术,更重要的还要领会对看苗施肥的看法和观点。运用先进的科学理论和已有的研究成果是总结经验的重要武器。我们必须使科学理论和农民丰产经验结合起来,才能进一步提高丰产经验并丰富科学理论。
看棉施肥,虽然离不开当地的天和地的特殊条件,但是作为施肥的生理基础,有它的一般规律。看棉花,先要了解棉株是怎样生长的。棉株生长由小到大、由轻到重,测定棉株生长量的增加可以用干物质的累积表示,在棉株一生中干物质累积有一定的趋势,从棉苗出土到棉株开始现蕾这一阶段棉株累积的干物质量约为整个生长期最后总量的5%,现蕾开始以后棉株才进入比较剧烈地累积干物质的时期,从现蕾到开花盛期约累积干物质总量的24%,从开花盛期到第一铃开裂,约累积65%,从第一铃开裂到生长期终止,约累积6%。当然,棉株各发育阶段干物质积累的情况是因地区、品种和栽培条件而有所不同的,例如生长期长的品种和生长季较长的地区第一铃开裂到生长期终止这一阶段所积累的干物质比重要相应地大一些。
棉株在不同发育阶段中干物质的积累,只可使我们了解棉株大致的生长情况,并不能代表养分的吸收。一般讲,养分的吸收随棉株年龄而增多,棉株在苗期吸收养分极少,其后逐渐增多,从开花盛期到第一铃开裂期间吸收量最大。棉花施肥以氮肥磷肥最重要,氮磷施肥问题也最复杂。根据苏联棉花研究所在塔什克的实验结果,棉苗2至3片真叶时期吸收的氮素仅为整个生长期吸收总量的0.25%,磷素(P2O5)0.06%,从2至3片真叶到现蕾以前,吸收氮10.20%、磷8.6%,从现蕾到开花盛期,吸收氮29.20%、磷12.90%,从开花盛期到第一铃开裂,吸收氮48.90%、磷59.60%,从第一铃开裂到生长期终止,吸收氮11.40%、磷18.90%。由此可见,棉株对氮、磷的吸收程度各有不同,在棉株开铃以前,氮的吸收相对地高于磷的吸收,在棉株开铃以后,则磷的吸收相对地高于氮。必须指出,这种棉株不同发育阶段吸收氮、磷的情况是随气候、土壤、品种、栽培条件等因素的不同而有一定差异的。
棉株在不同的发育阶段
要求不同的氮磷营养
棉株各个器官的氮磷含量在不同发育阶段有一定的变化规律。棉苗开始从土壤吸收养分以后,棉株中氮磷含量稍有增加,到现蕾前棉株氮磷含量达最高。此后,由于棉株剧烈的生长以及生殖器官吸收营养物质,营养器官中的氮磷成分下降,到生长期终了,棉株一生中所吸收的氮磷总量约有60%以上集中到棉籽内。棉株一生中从土壤中吸收养分的量,随棉株氮磷成分的百分率、籽棉重以及籽棉与营养器官重的比例而定,棉株生产百斤籽棉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大致氮为二点八至七点一斤、磷(P2O5)为一至二斤,变动的幅度很大,棉花单位面积产量虽与吸收养分的量并不成正比,但这里可以推知,高额丰产的棉田肥料用量也不必过大的。
棉株在不同的发育阶段要求不同的氮磷营养条件。棉苗出土后数天之内几乎用不到从土壤内吸收养分,棉苗出土后从七至十到十五至二十天时期内,也即棉苗出现第一、二片真叶的时候为营养的临界期,这时棉苗对磷的营养要求特高,这时期磷如不足,即阻滞生长发育、加高果枝着生部位、延迟成熟并减少产量。棉株结铃期需磷达最高量,这时磷如不足,则增加落铃、阻滞生长、导致不饱满棉籽的产生、影响到籽棉及种子品质。同样,及时的氮营养有其重大意义。棉株出土后七至十天须吸收少量而必要的氮素。棉苗二十天起至第一铃开裂期间氮的营养有极重要的作用。氮的吸收同磷一样,最高吸收量也在棉株结铃期。棉株早期阶段如缺乏氮素,花蕾出现的数量就要受到限制,如在以后追施氮肥虽然还可补救,但氮素供应愈迟,结铃盛期来临愈迟,现蕾至开花到开铃所需的时间延长,增加后期收花量,减少籽棉总产量。反之,如果棉株初期氮的营养条件良好,而在开花结铃期氮素不足,则不能保证有足够的食料运向成长中的棉铃,增多脱落并减低铃重。大体说来,合适的氮磷营养是,在棉苗出土后七至十五天或十至二十天保证磷的供应,开始限制氮的供应;到二十天后则要保证氮的供应;现蕾阶段虽然也要保证供应氮,但并不需要大量的氮。开花结铃阶段对氮磷的供应要求得更多。这是考虑肥料种类、用量、配合比例和施用时期的重要依据。
棉株不同发育阶段必须有足够的氮磷营养,氮磷两者必须有一定的比例,棉株才能进行正常的生长发育。在棉株磷营养不足的情况下,氮素强化棉株的生长而延迟发育,这时棉株氮的成分增加,特别增多矿物质氮的含量,棉株生长高大,加高第一果枝着生的部位,增多叶枝,增多中心部分结实器官的脱落,增大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之间的比例,减低第一次收花量和总产量,纤维品质降低,棉籽发芽率降低,同时也降低其后代的生产力。在棉株氮营养不足的情况下,氮素强化棉株初期或现蕾以前的生长,加速棉株发育并导致器官的衰老,这种营养条件下的棉株含磷量增高,各器官的矿物质磷特别增多,棉株植科不高大,果枝着生部位低,叶枝发育较弱,中心部分的铃脱落少,结铃停止较早,棉株外围部分的蕾铃脱落多,第一次收花量高,后期收花量低,总产量不高,纤维长度减短,而棉籽的播种品质良好。理想的氮磷营养条件是氮磷两者都充足,这时棉株体内并无氮或磷单方面的高量累积,两者有机质态的含量相对地增加,棉株生长发育正常,产量高而品质好。但是,如果氮磷的营养过多,特别是氮或磷单方面的过多,对棉株生长发育极不利。苗期如氮素单方面的过多,当时棉苗还未形成足量的炭水化合物,会导致非蛋白质态氮的大量累积,阻滞生长发育。生长后半期如氮素过多,强化棉株生长但阻滞发育,减低产量。棉株生长前半期如磷素过多,则加强营养器官物质的累积,导致过早的衰老,生长停止早,结铃停止早,减低产量。如秋季磷素过多,则可以使棉株重新发育,其结果增加棉株生长而形成更多的晚熟棉铃或不能开裂的棉铃。
看棉施肥还必须了解根系的活动、
土壤的肥力基础和天气变化
棉株除氮磷营养外,钾是最重要的。此外如硼锌等微量元素在生理上也有其重要作用,这里都不谈了。
棉株的矿物质营养都是从根部吸收的,因此看棉施肥还必须了解根系的活动。棉苗出土后,棉根即迅速向下生长,五至六天后可达十二至十五厘米长。棉苗出土后两周主根可深达四十至五十厘米。当时主根的长度较地上部可长二至三倍,到生长期末,主根可深达一至二公尺,棉株根系有稠密的侧根,根系最活动的部分一般位于十至三十厘米土层内。根系的特性与施肥时间、肥料用量和施肥部位有密切关系。
以上所谈的只是棉株本身与施肥有关的一些生理特性。有些生理特性可从形态上反映出来。看棉施肥,可以从形态上看。例如缺少氮营养,叶色淡绿或黄绿,茎纤弱,叶较小,花器官较少,下部叶脱落早。当发现棉株这种缺氮情况时再作施肥补救,往往已失之过晚。因此看棉施肥更重要的是熟悉棉株生长发育的内在变化,了解棉株各个发育阶段对于氮磷营养的要求,然后再根据气候、土壤等具体条件设法采用一定种类的肥料和用量以及合适的施肥时间和施用部位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棉株的要求。
了解到棉株什么时候需要那些养分、多少养分后,要决定怎样施肥,还必须了解土壤的肥力基础及其他有关特性。例如棉株一生中吸收的氮磷有一定的比例,但是各种土壤中氮磷的含量存在形态及变化规律等有极大的差异,因此各地区施用肥料的氮磷比例就相应地变化很大。如果了解到土壤中氮磷的含量和有关特性,针对棉株对于氮磷营养一定的要求,就可以较有根据地考虑氮肥磷肥适当配合使用的问题。土壤肥力基础不同,施肥的种类、时间和方法也就有所不同。我国棉区土壤的肥力一般是不够高的,同时肥料的供应也很不足,这样,棉株生长矮小,果枝和果节数少,在接近主茎的果节上着生少数棉铃,上部果枝和边缘果节上蕾铃脱落严重。在这种基肥不足、追肥用量不多的情况下,追肥施用要力求及时,大致可以在现蕾期开始前后施用,以争取较多的果节,多结些棉铃。肥料的种类可仅用氮肥,磷钾肥不是那么需要的了。同时为了使少量的肥料获得最经济的使用,可以用硫酸铵三至四斤,化水穴施,或用人粪尿穴施也可以,长江流域棉区的棉农是有这种经济施肥的经验的。我国棉区也有大片肥力基础较高的棉田,并且肥料供应也不缺乏,特别如丰产片和丰产试验田,在这种情况下,要注意控制前期追肥的时间和用量,一般说,在棉株开花前,要控制氮肥,适当的多施磷钾肥,以防止棉株徒长。等到棉株中下部结好几个棉铃后,再适量增施氮肥,这样的施肥情况大致与以上所介绍的棉株一生中吸收养分的规律相符合的,农民的丰产经验也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河北石家庄振头人民公社留营生产队,解放后棉产年年提高,他们的植棉经验很丰富,施肥的经验更突出。他们的棉田是水浇地,有机肥料施用较多(1958年亩施质量好的圈肥六千斤),打好肥料底,这样在幼苗期间不施追肥,第一次追肥在现蕾期开始,追肥的原则是“先磷后氮,先少后多”,而在盛花期以后,不再施用氮肥,必要时进行根外喷磷,该队通过这样的施肥并结合其他措施,使棉株达到“早座伏前桃,多座伏里桃,争取秋桃”的丰产要求。总之,土壤的条件极复杂,看地的内容很丰富,农民看地的经验是极可宝贵的。
棉株生长发育和当地的季节及天气变化有密切的关系。棉株一生中吸收养分的一般规律在某一地区有其特殊的一定的变异。如前所述,棉株在盛花期到第一铃开裂的时期内差不多吸收一生中所吸收的氮50%、磷60%。可见去年农业生产大跃进中提出的后期追肥的经验是有生理依据的,不过最后一次施肥的确不宜过迟,这要根据生长季长短而定,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最后一次施肥的截止期可以迟于东北和西北的棉区。当然,即使在同一地区,还得看当年的气候变化而定。浙江的棉农在霉雨季节来到或即将来临之时很少施肥,这是他们看天的好经验,因为霉雨季节雨水多,日照差,棉田含水量多,这时如施肥,特别如施用多量氮肥,往往不利于棉株现蕾阶段的发育,并且容易导致棉株徒长,严重影响到棉株往后的正常发育,至于多雨季节施肥容易流失肥料养分,那又是另一回事。棉株吸收养分与当时的天气变化息息相关。温度的变化对根系的活动有直接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温度上升则提高根系的活动力,同时温度上升又加强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促进土壤氮磷的有效化。在这里,天、地、棉花三者有着错综复杂的制约关系。看天看地看棉花就是要掌握三者间的关系,通过合理施肥和其他栽培措施,使棉株良好的生长发育。


第7版()
专栏:

也谈“事后诸葛亮”
杜守素
由来已久,诸葛亮在广大群众的眼睛里,简直就是智慧的化身。在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群众迫切需要各色各样的智慧,因而也热烈地崇拜具有高度智慧的人。“三国演义”的作者掌握了这种心理,更把诸葛亮描写成天文地理无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料事如神、算无遗策的超人,造成群众智慧崇拜的突出的对象。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现在各个战线上都有一种小会,叫做“诸葛亮会”:这又表示了群众相信自己的智慧,认为只要集思广益就能够解决问题。
“三国演义”里面对于诸葛亮的描写,虽然含有文学上的夸张,但不是毫无根据的。陈寿的“三国志”记述了有名的“隆中对”,说明诸葛亮未出茅庐,就善于观察形势,早料定三分割据的局面,后来的事实,大体如他所料。刘备败走夏口,“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权)。”因向孙权分析形势,开陈利害,并激以正义,促成孙吴合作抗曹,终于取得赤壁之役的大胜利。后主建兴三年,亮率众南征,及秋南中悉平。中间有“七纵七擒(孟获)”的故事。胜利后毅然录用其渠率(帅),不另置官吏,说是要使“不留兵,不运粮,而纲纪粗定,夷汉粗安。”这些都是诸葛亮之所以为诸葛亮。
但是,另有一种情况。当人们对于那些把事情做坏了,或者做得不够好的人提出指责或批评的时候,往往从当事人或旁观者那里听到
“事后诸葛亮,谁不会?”的嘲讽。仿佛“事后诸葛亮”是一钱不值的。当然,对于那些不怀好意的、冒牌的“诸葛亮”,不管其为“事前”“事后”,我们都不需要。但倘若是善意的帮助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及时改正错误的所谓“事后诸葛亮”,那是不但不应当受到嘲讽,而且应当受到欢迎。因为:
第一,要知道历史上的诸葛亮,一面是广有智慧,另一面也以谨慎著称。他自己就很自信地说过,“先帝以臣谨慎,故临终寄臣以大事”(见出师表)。而后人也给以“诸葛一生惟谨慎”的评语。谨慎,才能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才能够全面考虑问题于事前,虚心接受教训于事后。三国志说,“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伸,是以分兵屯田为久住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由此可见,屯田之计,是接受了屡次失败的教训(包括木牛流马没有解决运粮问题)而定下来的。这说明就在“多谋善断”的诸葛亮,也还有不只一次地表现为事后诸葛亮的时候。其实,现身为事后诸葛亮,并不足以证明事前诸葛亮的不智,而由于总结工作、接受教训,反足以扩充其事前诸葛亮的智慧。总而言之,事后诸葛亮与事前诸葛亮是辩证的统一的。
韩非说,“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是以圣人不期修(循)古,不法常行,论世之事,因为之备”(五蠹篇)。诸葛亮每自比管仲乐毅,而陈寿则称为“管(仲)萧(何)之亚匹”,他治蜀,一反刘璋之废弛而尚严明,看来当属法家,或者也有取于韩非吧。
第二,由于时移、势易,条件必然发生变化,从发展的观点来说,事后诸葛亮很是重要。如果不随时检查和总结工作,我们的工作方法就不能够跟上去适应那已经变化了的客观条件,就要犯大错误。毛主席有一段话说得真好,又扼要,又具体,现在引在下面:
“……然而一般地说来,不论在变革自然或变革社会的实践中,人们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毫无改变地实现出来的事,是很少的。这是因为从事变革现实的人们,常常受着许多的限制,不但常常受着科学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而且也受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过程的方面及本质尚未充分暴露)。在这种情形之下,由于实践中发现前所未料的情况,因而部分地改变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的事是常有的,全部地改变的事也是有的。即是说,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部分地或全部地不合于实际,部分错了或全部错了的事,都是有的。许多时候须反复失败过多次,才能纠正错误的认识,才能到达于和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相符合,因而才能够变主观的东西为客观的东西,即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结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二八二——二八三页)本来,客观世界(包含社会)的辩证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因而我们反映客观世界发展及其规律的主观认识运动也就不能有止境。所以说,“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二八四页)可是,我们在变革世界的实践中,却可以、也必须按照客观现实的性质和主观的要求,合理地把它划分为若干发展阶段,并把某一发展阶段区分为若干小的客观过程。一个阶段或一个小过程开始之前,就是“事前”;一个阶段或一个小过程结束之后,就是“事后”。尽管“思想落后于实际的事是常有的”,但我们可以努力准确地或者接近准确地掌握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以期做到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这就得靠事前审慎周详地“造成相应于该实践过程的法则性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这谓之事前诸葛亮。但是,既然“思想落后于实际的事是常有的”,那么,事后就必须周密细致地进行检查和总结,看看实践的结果是否符合于客观实际,从而得出工作的经验或教训,并以此指导再实践,这样循环往复,工作向前发展了,我们的能力也随之提高。这样看来,对于实践,事后诸葛亮并不比事先诸葛亮较不重要些。毛主席上述的指示,就很着重这一点。
第三,对于实践的检查和总结,即事后诸葛亮,从认识过程说来,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认识论必然的要求,构成其必不可缺少的环节,也就是说,它是有着认识论的根据的。毛主席总结了中国革命的丰富经验,科学地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原理概括成为这样的一个公式: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二八五页)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认识来自实践,同时实践是真理的标准。所以说,“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与发展真理。”(同上)因此,根据实践而发现的真理所造成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就必须付诸实施——再实践,看看它们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以期获得比较地进到高一级的认识——再认识。如果付诸实施之后,不去检查,不去总结,试问怎样能够知道该实践的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为什么能够成功?因什么而失败?不这样做,“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的再认识就会落空;一切科学文化的发展都会受到阻碍。由此可见,某些轻视工作的检查和总结,或把它看成额外负担的思想懒汉是错误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个著名的公式本身,也正体现了“事前诸葛亮”与“事后诸葛亮”的统一。


第7版()
专栏:

要学会算账
“算账派”是“保守派”的别名。我们不赞成“算账派”,要反对他们。但并不是因为他们要求“算账”,而是因为他们对事情采取保守态度。如果只谈“算账”,我们不但不反对,而且很赞成,赞成时时算账,处处算账,事事算账,大账小账一齐算,有账必算。如果不算账,就会建不成社会主义,或者使社会主义遭受损失。社会主义经济,不是有一条发展规律,叫“有计划地按比例地发展”么?怎么订计划,怎么按比例呢?简单一句话可以说完:就是要按照需要与可能,切切实实地算账。
有账必算,这就是说,只要是和建设社会主义有关系的,不论你是哪一行,哪一业,不论是全国也罢,一个工厂、一个人民公社也罢,处处都得算账,而且算得精,算得细。
用一个工厂来打比方吧。在建厂之前,就要算许许多多的账:第一要算一算,这个工厂将来所要生产的东西,在全国、全省或全市的整个工业生产计划中需要不需要?需要的是这个品种,还是另一个品种?需要得多,还是需要得少?因为全国一盘棋,这是棋中的一颗棋子,这棋子该下不该下,如何下法,都得算清楚。第二要算一算,这个工厂未来生产上的一切来龙和去脉,例如生产所需要的资源、原材料、设备、运输、劳动力、技术力量以至产品的市场消纳等等。不算清这笔账,就可能后患无穷,包袱越背越重,以至垮台。第三,基本建设中的各种设计和计算,也有一大笔账要算。
至于建厂之后,开工生产,既有产品的产量、质量、产值问题,又有生产的成本、劳动生产率等等问题,更要时时算账、处处算账、事事算账,那就不用提它了。
但是我发现,虽不是多数,却有那么一些同志,不大算账,却在办着工厂。办工厂而不算账,能不能把工厂办好呢?我实在替这些同志捏着一把汗。
再用农村人民公社来打个比方,该算账的地方,也不会比工厂少。农业增产的八字宪法,我看每个字都有大笔的账要算。只拿八个字中的第一个字“土”来说,就大有可算的账,先一块地一块地算一遍,全公社究竟有多少地?全社的地,已耕的是多少,未耕的是多少?已耕地之中,肥地多少,瘦地多少,土质如何,宜种何物,如何改良?未耕地之中,可耕的地多少,不可耕的地多少,有无荒地可以开垦?能开垦的是多少,不能开垦的是多少?不能开垦的是些什么地:是山地、洼地、沙石地还是其他的地?这些地还有没有利用的可能,如何利用,利用以后又能收益多少?……单凭这个“土”字,就够我们算一辈子的账,因为我们要算的,不止是算过去和现在,而且还得算到未来的多少年去。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农民的衣食父母。一切的生产计划,就从土地算账算起,不把土地账算清楚,就一切都谈不上。
但是我也发现,虽不是多数,却有那么一些同志,不大算账,或者不善于算账,或者不愿意算账,他们办人民公社挺热心,忠心耿耿就是不爱算账。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算户数大到几千户、万多户,算土地大到几万亩,甚至十几万亩,单凭这个“大”,就够人大算其账了,何况还得“公”?公和私的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等等许多问题,要想正确地处理它们,就得算账。不算账,或少算账,或算账算得不清楚能不能把一个又大又公的人民公社办好呢?我想,是不可能的,至少很困难。
我们的总路线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什么是“鼓足干劲”的“足”?首先就是个数量和程度问题;什么叫“力争上游”的“上游”?“上游”既包含数量,也包含质量;“多快好省”的“多”,是产品的数量,“快”既是生产的速度,也只能用数来计算;“好”是质量好,而质量的好坏比较,也得凭计算;“省”是节约,节约活的劳动和物资消耗,那就更需要算账。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说到底,无非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篇总账。不但建设社会主义要算账,将来建设共产主义也还是要算账的。马克思不是说过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簿记比任何时候都重要吗?
所以我主张,有志于建设社会主义的人,无论为工、为农、为商、为学、为兵,都要学会算账,做一个精明强干的当家人。算账不是为了保守,而是为了跃进。要跃进,就要把账算清楚,算得确确实实,现在不正在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吗?增产要算账,节约也要算账。
算账怎么算法呢?首先要从政治出发。从政治出发,就是要从社会主义的利益出发,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一要算得细,算得全;二要算得真,算得确实;三要算近,还要算远;四要算大账也要算小账。
或许有人问:作工作不是要政治挂帅吗?都埋头算账去了,谁管政治呢?我说:只要是从社会主义利益、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是有利于社会主义和人民群众的账,而且确确实实算好了,那就是政治挂帅。
(摘自北京“前线”第十三期,作者繁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