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7月12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宿迁、泗阳、淮阳金针菜普遍丰收
辽宁具体安排木耳生产
本报南京11日电 江苏省宿迁、泗阳两县大力发展金针菜(即黄花菜)生产,供应城市人民副食品的需要。目前,正是金针菜收获旺季,社员们一面紧张地采制,一面把已加工好的送上市场。
宿迁、泗阳两县是江苏金针菜的主要产区,几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援、扶助下,金针菜的生产有很大发展。泗阳县原有金针菜一万一千多亩,去年扩种了三千五百多亩,今年又发动群众利用“十边”空闲土地,扩种三千多亩。宿迁县今年能采摘的金针菜达到一万六千多亩。这个县的丁咀公社采取移秧分栽利用“十边”隙地扩大了两千五百亩。大兴公社同兴、先进两个大队在分秧时采取少剪坐盘根,适当保持原有根须的“快速分秧法”,打破了历来一年移栽三年见花的常规,他们今年移栽分秧的一千多亩金针菜,80%都见了花。丁咀、大兴、仰化等公社过去每年都有六、七十万斤金针菜供应城市人民和出口。
中共宿迁县委和泗阳县委很重视金针菜生产的领导。宿迁各个重点产区的公社都有一名党委书记负责管理金针菜生产。泗阳县为了加强对金针菜生产的技术指导,抽调商业等有关部门的人员,组成技术指导小组,深入基层,围绕农业生产,巡回检查和指导。这两县还建立了田间管理责任制度,采取定人、定工、定产、定质的“四定”办法,将任务包到人,定到队或场。宿迁县今年抓住金针菜发芽、返青、拔节等重要的环节,每亩追施了一百担到一百五十担杂肥和五十担猪粪肥,并松土、锄草二至五次。
目前,这两个县的商业部门已开始收购金针菜。并采取边收、边加工、边运出的办法,及时供应城市人民副食品的需要。宿迁县商业部门在丁咀、大兴、仰化公社等重点产菜地区建立了百人以上的三个金针菜加工厂,并采取定点和登门收购办法,组织一百三十个工作人员,设立了四十三个收购点。这里的金针菜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加工的,保证产品色黄、大片、无花、无拐、无霉烂。到本月7日止,这两个县已收购金针菜五万多斤。今年这里的金针菜除本地食用一部分外,估计收购的数量将比去年增长40%。
(宿迁县委通讯组,泗阳县报编辑部)
本报郑州11日电 河南省著名的特产黄花菜(金针菜)已经开始上市。进入7月以来,在黄花菜主要产地的淮阳县,社员们每天清晨在数千亩金花灿烂的菜田中采摘含苞未放的花蕾。近十天以来,全县已收购二十多万斤。河南省黄花菜有个大、肥壮、味美的特点。淮阳县的黄花菜更为有名。淮阳县黄花菜生产不仅面积占全省60%以上,而且历史悠久,菜农都有丰富的培植经验。
今年,全县六千七百多亩黄花菜生长很好,总产量预计可以达到八十多万斤,由于黄花菜生产技术性很大,为了保证黄花菜丰收,全县各主要产菜区的公社,都像管理粮食作物一样,精心培育花田。许多生产单位在管理黄花菜中,采取成立专业队,实行任务包干,定额管理的办法。
为了恢复和发展黄花菜生产,中共淮阳县委加强对黄花菜生产的领导,全县计划今年再扩大面积三千多亩,全县现有一千一百四十三亩能分根的老花田,将全部进行分根移植。(方徨)
本报沈阳11日电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辽宁省出产木耳、蘑菇的许多地区,正在具体部署这项生产。旅大、铁岭、康平等市、县,对这些特产干菜生产已作了规划和安排。盛产木耳的宽甸县,曾派人深入木耳产区进行技术指导,并帮助解决了生产中的一些具体问题。目前,全县已选出了二十多万根生产木耳的用材,预计今年可产木耳二万斤。凤城县商业部门已同各人民公社签订了一万多斤木耳的购销合同。
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已有十四个国营林场选出七百四十立方米的木耳用材,分别建立了木耳场。过去认为不出产木耳的抚顺市,今年也安排了这项生产。5月间,抚顺市农林局在温道林场还召开了木耳人工接种现场会议,促进这项生产的发展。岫岩、桓仁、新宾、绥中等县,对木耳人工接种,也作了重点试验,并配备了专人进行技术指导,到各处传授。
辽宁省各地商业部门,除采取“包下来”的办法,大力收购木耳、蘑菇、黄花菜以外,还根据对发展特产干菜生产有利的原则,适当地调整了收购价格。(孙桂山)


第7版()
专栏:

加强特产干菜生产的领导
本报评论员
副食品中的黄花、木耳、笋干、榨菜、香菇等特产干菜,是我国农村的重要副业产品。在广大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一定地位。由于干菜的优点是:份量轻,耐贮藏,便于运输,在大型工地、边疆、军需等方面都很适用,而且还是国家的出口物资,常年出口量很多。去年仅木耳、笋干、黄花等七种商品即出口十六万余担,为国家换回了大量外汇。
解放后,由于各地党政的重视,生产是逐年发展的。1956年比1949年,黄花菜增加了175%,木耳增加132%。但是,1957年后产量趋向下降,例如1958年比1956年木耳减少60%。
生产下降的根本原因是近两年来广大农民集中主要力量搞农业。首先解决粮、棉、油等主要的农产品,这当然是十分必要的。在人们集中力量发展粮食生产、棉花生产的情况下,对这些分散的、小的副食品就放松了。但是放松这项生产,不仅要影响农民收入,也影响全国人民某些副食品的供应,也会影响国家的出口贸易。
改变这种状况并不难,只要加强领导,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切实安排,这些特产干菜的生产就会很快地恢复和发展起来。
发展这项生产应当贯彻公私并举的方针,鼓励社员在不影响集体生产的前提下,搞部分特产干菜副业生产。在发展这项生产中,各地中断、放松生产的干菜,要迅速着手恢复,像山西垣曲县中断了三十余年的木耳生产,经过安排就已恢复了。原来不产的品种要进行试种试制。浙江原来不产榨菜,每年需从四川大量调入,1952年试种成功后,不仅能自给,还能支援外地,成为我国新的榨菜产地。对于不占用耕地面积的干菜和调味品,如笋干、香菇、蘑菇等,可以尽量多搞。利用水渠、田埂、荒地、多种黄花菜,利用房前屋后种植其它干菜都大有可为。在干菜品种上,要“粗细并举”“大小一齐抓”,既要抓大路货,也要抓名产品;既抓家生的,也抓野生的。这样才能使品种日益丰富多采,应有尽有。
目前正是黄花、木耳、食菌等干菜的生产或上市旺季,商业部门必须全面地做好收购、包装、运输、外调等准备工作,并深入调查摸底,千方百计地加强这些产品的收购工作,通过购销工作来促进这项生产的发展。在偏僻地区的零星特产干菜,商业部门还应该采用逐户串门、上门取货和划片定时定点的收购办法,以便利群众。价格偏低的,应予适当调整。
中央一再指示要求各地发展副食品生产,各地党委正在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生活。广大农民搞副食品生产的情绪高涨。我们应该紧紧地抓住这些有利条件,乘风挂帆,在各地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地规划特产干菜生产,全力促进特产干菜生产发展。争取在一个不长的时期里,生产出品种齐全,量多、质好的特产干菜,充实副食品的种类,供应广大人民的需要。


第7版()
专栏:

加强“耳山”管理
立身
木耳是我国山区土特产品之一。按其颜色不同可分为黑耳、白耳和红耳等几种。黑木耳可以作菜,是我国人民喜爱的副食品。
我国黑木耳大部分是人工培植出来的,也有不少是在森林里自然生长的。
黑木耳是一种技术性较强的作物。根据四川、湖北、陕西等省重点产区经验,当前必须加强“耳山”的经营管理。在“耳堂”(耳棚附近)要经常除去杂草藤蔓,保持林地清洁,并将主要路口拦好,禁止放牧采樵。如遇天旱,应该组织力量用喷雾器、水枪等进行洒水,用水要清洁。水的用量以能浸透耳棒和地皮为宜,过多过少都不好。在雨水过多季节,要谨防山洪暴发,冲走耳棒。耳堂过湿或已积水,应开沟排水。
黑木耳以颜色纯黑、朵大、体厚、干燥、没有尘土杂质,耳脚不带木质的为上品。提高产品质量,必须抓住采耳时机和改进采耳和烤耳技术。
适宜繁殖黑木耳的植物很多,常用的有:橡、栗、桑、榆、槐、桦、椿等树木。实际上,一般杂木(樟科等树种除外)也能用于生产木耳。最近广西省玉林县石南公社石南生产大队用废旧的木薯根和秆培植木耳成功。用木薯根和秆培植木耳,方法简单,收入大,每百斤原料可产价值十四元的木耳,原料易得,不用木材。
目前正值黑木耳生产最旺盛的季节,加强“耳山”的经营管理,并做好木耳的采收、干燥工作,一定能为今年的民需、出口生产更多的黑木耳。


第7版()
专栏:

金针菜
金针菜又叫黄花菜,是一种很好的特产干菜,国内销路很广,也有部分出口远销南洋等地。
黄花菜是多年生宿根植物,适应性很强,南北各地都有栽培。我国黄花菜的主要产区是江苏苏北,山东,河南、湖南等省。其中以宿迁,淮阳等地生产的品质较好。
黄花菜花期一般在六、七月间,春秋两季都能分株繁殖。秋季分株的黄花菜,当年成活,第二年春季生长茂盛,比春季分株的较好。


第7版()
专栏:

扩大采集地区生产更多“口蘑”
本报张家口8日电 张家口地区的特产,驰名全国的“口蘑”,已开始上市。为了保证这项特产按计划完成,中共张家口市委会对今年的“口蘑”采集工作做了具体安排。
过去这里采集“口蘑”地区只限于坝上的沽源、商都、康保等地,今年扩大到坝下的怀安、崇礼、蔚县等地。采集区的扩大,给完成和超额完成今年“口蘑”生产任务,提供了有利条件。
这里的商业部门,在收购“口蘑”中采取边采集、边晒干、边集中、边收购的办法,以便利群众和扩大货源。一些“口蘑”主要产区,都设立了星罗棋布的收购点。


第7版()
专栏:

香菇是怎样生产的
承贵
香菇又叫“香蕈”是一种寄生在腐朽木段的树皮下面,属于担子菌类的植物。香菇菌伞的底面有很多狭长的薄片,叫“菌折”。菌折上面长着无数的孢子,香菇就依靠成熟的孢子繁殖。在生长过香菇的地区,如果温度和湿度合适,它可以自行天然繁殖。人工培育它,是为了得到质量更好、产量更高的香菇。
香菇主要供食用,是菜肴中的上品,同时在医药上也有一定的用处。我国福建、江西、安徽、浙江、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等省区,有一百多个县都产香菇,其中以福建、江西产的最多最好。
我国适宜培养香菇的树种有:麻栎、白栎、槲栎、栗树、青冈、栲树、木荷等等。生产香菇的“菇木”要在前一年秋末冬初砍倒,留着枝叶使其自然干燥,到当年3、4月再砍去枝丫,锯成五、六尺长的木段,并在周围砍成相距五、六寸,深一、二分的斜口(叫“砍花”)。香菇就是播种在这些“菇木”上。
繁殖香菇的“菇场”要选择坡度不大,东向或东南向、通风良好、湿润的地方。为了通风,“菇木”要排列成阶梯形或蜈蚣形。
香菇一般在重阳节后开始发生,“冬至”到“清明”间长出的最多。冬天采摘的香菇叫“冬菇”,菌伞厚,品质好。伞面上有形似菊花的白色裂纹的叫“花菇”,品质最好。春秋季生长的,一般菌伞开散、肉薄、柄长,品质较次。
采摘香菇要在菌伞张开六、七分的时候最好。有些产区有出售鲜菇的习惯。为了便于贮藏和运输,多数产区都是把鲜菇晒干或烘干出售。
香菇是一种味美、有营养、耐贮藏和便于运输的特产干菜。香菇不仅是国内广大人民喜爱的食品,同时也是一种出口物资。出口一吨香菇,可换二十吨钢材。
生产香菇要消耗较多的木材,和木材生产上是有一定矛盾的。但是这个矛盾是可以逐步解决的。从一些情况看,在生产香菇有基础的地区,划定一部分林子作为生产香菇的基地,改变过去的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和改用弯曲木材、经济价值不大的枝丫,以及开展技术革新,寻找广阔的代用原料,都是一些可以试用的节约木材的办法。香菇主要产区,如果订有长远规划,在砍伐树木以后及时更新造林,就能够连续不断的进行香菇生产。


第7版()
专栏:

南漳木耳生产为什么能逐年上升
杨柏?
湖北省木耳重点产区南漳县,几年来产量逐年上升,从1949年以后产量平均逐年增加7%左右。木耳产量上升,群众收入也随之增多,这里的长坪公社,1957年仅木耳生产一项,平均每户就收入五十二元多。因而产区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很多,过去缺衣少食,现在丰衣足食。群众歌颂这项生产是:“远看大山坡,近看银子窝,木耳结满山,不愁吃和穿”。
为什么南漳的木耳生产能稳步发展呢?根本原因在于党委重视这项生产,并加强了对它的领导。而党委之所以重视,是由于充分认识了发展木耳生产对供应城市、工矿区人民的需要,扩大出口和增加社员收入的重要意义。这个县发展木耳生产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呢?
第一、县委和县以上的各级党委,层层有专人负责领导木耳生产,并将木耳生产列为重要的生产项目,安排了劳力,固定专人管理具体生产。为了发展木耳生产,这里各公社在木耳生产上也实行包工包产、超产奖励的办法。
第二、依靠群众有计划的发展“耳山”。生产木耳的树,培植十年左右才能长成,为了使木耳生产能逐年发展,他们不仅“靠山吃山”而且还积极地“吃山养山”,逐年扩大“耳山”面积,从物质上保证木耳生产的发展。当地培植“耳山”的方法有二种:一是砍稠山,有计划的砍树,不是剃光头,这样就保证了年年有树可砍;二是变荒山为柞山(柞树即青杠树,也叫橡子树,属壳斗科),年年点橡子,全县几年来共种植了十五万多亩。
第三、交流先进技术,加强“耳杆”管理。这个县非常重视提高生产技术,为了推广先进技术,先后几次召开了现场会议,总结和推广了高产经验,使木耳的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
有的地区,认为生产木耳和放养柞蚕有矛盾,他们这里由于把生产木耳和放养柞蚕因地制宜地作了全面规划,因此使两项生产同时并进。他们的作法是:近山、低山养柞蚕,远山、高山种木耳。不论哪项生产都各有专人负责。
由于层层采取了措施,今年他们的计划产量将比去年增加二倍左右。
当地商业部门和生产单位全面签订木耳预购合同,及时发放预购定金,解决公社发展生产中缺资金的问题,对发展这里的木耳生产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7版()
专栏:

“草菇娘”上鲜菇嫩
本报讯 江西赣南地区正在积极生产草菇。根据信丰、赣县等六个地区的统计,现已堆了稻草二万五千六百八十五支(草菇娘)。绝大部分“草菇娘”上,已生长出壮嫩的鲜菇。
过去这里的草菇的生产范围不广,仅信丰、大余等地培植较多。为了发展当地的名产和供应市场需要,去年赣南商业处在信丰召开了短期训练班,还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传播了草菇生产技术。今年,大余、兴国、瑞金等县还搞了草菇试验田或组成技术巡回辅导组,来推动草菇生产。
又讯 江西省商业厅附属食用菌培植厂,利用马粪、石膏粉、过磷酸钙、稻草等为原料,培育出一种鲜美肥大的白蘑菇。
这个厂计划今年栽培这种白蘑一万三千多平方公尺,预计可产二万到二万五千斤蘑菇供应市场。
本报讯 广西蒙山县各公社新建草菇生产基地一百多个,目前已有四十个基地生出大量草菇。东风公社大塘大队的一个基地,日产草菇九十多斤。按这样的生产率计算,全县草菇基地可生产出草菇九十多万斤,价值二十二万四千多元。
草菇味道鲜美,销路广阔。生产草菇,投资少、省劳力,收入大、收入快,因此,自从今年春天,生产草菇技术从平南传入,立即在蒙山全县推广。蒙山目前培植草菇的技术,已有了一些改进,使培植时间由三十天缩短为十五天,由每百斤稻草产菇一百斤提高到一百五十斤。


第7版()
专栏:小常识

草菇
草菇是在稻草上培育出来的一种食菌,外形和北方的蘑菇相似,江南各省多有生产。草菇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很好的副食品。
生产草菇的主要原料是稻草。生产草菇的稻草发酵以后,接种上菌种(生产过草菇的草或成熟的草菇),在适当的温度、湿度下,草菇就陆续长出来。


第7版()
专栏:

四川剑阁县剑门山上的银耳、木耳今年又获丰收。这是社员们在山上捡木耳。 贺去非摄(新华社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