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7月12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机马牛相结合 提高耕作效率
全省耕地20%使用农业机械30%使用新式畜力农具
本报讯 今年,黑龙江省一亿亩耕地中,有五分之一开始实现农业机械化。其中国营机械农场的一千五百万亩耕地,从翻地、播种,收割、脱谷直到扬场等田间作业,都用农业机器来进行,机械化程度已达70%;有农业机械的人民公社,运用拖拉机耕作的水平,也不断提高,由开始只是翻地、播种,发展到部分麦田的收割、田间送粪等项作业。与此同时,黑龙江今年还有占耕地面积30%的翻地、播种和麦收等作业,是用新式畜力农具耕作的。根据农业部门多年的调查:使用农业机器播种的作物,由于深耕密植,小麦一般增产20%到30%,大田作物一般也增产10%到20%。
黑龙江省土地较多,人口较少,农村劳动力比较缺乏。每个整劳动力平均负担四十到五十亩耕地,还要抽出劳动力支援工厂、矿山和林业方面的生产。因此,早在1947年,国家就开始在这里举办国营机械农场、1951年开始举办拖拉机站了,同时,还推广了一批新式畜力农具。到现在,全省已有拖拉机一万零六十三标准台(每一标准台为十五牵引马力),联合收割机一千二百三十七台,还有二十四万六千多件新式畜力农具。此外,在去年工具改革高潮中,还创造出可以用于抽水、发电、带动车床的绞关动力机。这些效率很高的工具,再加上广大农民群众的冲天干劲,对贯彻农业八字宪法,提高劳动生产率起了重要作用。今年全省一千多万亩春小麦,其中80%是用机械农具和新式畜力农具播种的,目前大部麦苗肥壮,生育良好;著名的东北大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用机械农具和新式畜力农具播种的,现在大部长的也很好。使用这种优越的工具,既可以起到深耕和合理密植的作用,并且效率很高,可以省出大批劳动力来。去年全省农村每个劳动力,一个劳动日平均产粮四十五斤。全部机械化的国营农场,平均每个劳动力,一个劳动日产粮一百斤。商品粮比率75%左右;一些使用新式畜力农具的人民公社,一个劳动力平均一个劳动日生产粮食六十多斤,商品粮比率约占一半。
黑龙江省在推行农业机械化过程中,根据不同时间,不同条件分别采取了国营农场、拖拉机站和新式畜力农具推广站等形式。建立最早的是国营农场,当时农村中互助合作组织还没有发展起来,因此强调国营农场对农民起示范作用。现在全省国营机械农场已达八十五处,机械化程度已达到70%以上。新式畜力农具推广站,是在互助合作运动已经形成高潮的形势下,为了全面推广新式畜力农具,和教会使用新技术而建立的。拖拉机站是在农业生产合作社出现以后建立的,在高级合作化运动中有了全面发展。到目前,80%的新式畜力农具在人民公社手中,去年年底各公社已有拖拉机一千多台(混合台)。在大力推广机械农具的过程中,黑龙江省一直强调机、马、牛结合的方针,从发展生产出发,充分发挥机械和马匹的作用。在一些机械比较集中的县和公社,由于采取这个方针,机械农具、新式畜力农具的效能,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就省出许多劳动力兴修水利、进行田间管理以及多种经营,如畜牧业、副业等得到了全面发展。
为了保证农业机械化顺利发展,黑龙江省非常注意技术力量的培养,和机器的修配工作的配合。几年来,通过带徒弟,办学校等方式,全省已经培养了一千多名机械技术员,和两万多名拖拉机手,还建立了由大中小型修理厂(所)组成的全省规模的修理网。同时,全省还成立了各级农具研究所七十多处。(龙公朴)(附图表)
黑龙江农村劳动生产率比较表
北京青年垦荒队员们,在黑龙江边上的萝北垦区建起的幸福家园。


第5版()
专栏:

中苏友谊的花朵
——重访友谊农场
本报记者 马新仁
车过兴隆镇,一片碧绿的麦浪漫卷了大地。离总场部还有三十多里,但是我们已经进入友谊农场区了。
五年前中苏勘测场址的专家刚来到这里时,我们发出了建场的第一条消息。那时吉普车钻进荒地立即就被野草淹没了。不久,由苏联赠送的全套机器设备,将三十三万亩荒地全部耕翻过来。前后只不过一年多一点的时间。投入开荒的九十四台拖拉机,就把原来一片荒地,变成了一座麦海包围的农业城。
但是,这些数字现在已不足以说明机械化的威力了。今年是建场的第五个生产年度,这里耕地面积已经扩大到七十万零五千亩,拖拉机才陆续增添了三十六台。在平坦的场内公路上,汽车以每小时四十公里的速度跑进总场部。这里就像一个小型工业城市。新建的五层楼高的面粉厂刚刚完工,一年可以生产一万五千吨面粉。面粉厂的周围,有食品加工厂、化工厂、木器厂。在机器修理厂的旁边,又建立了小型炼钢厂和机器加工的卫星厂。鸡舍里十二台电气孵卵器同时工作。从总场部到分场,到每一个生产队,都在忙着修建猪舍,全场已有两万多口猪,三万只鸡,今年还要继续大发展。经营这样多事业要多少人力?我问过农场党委书记刘宝庆同志。他说:在农村单是种那样多地也得十几万人。可是在友谊农场,各种生产都算在内,只有一万三千名劳动力。
机械化的威力这还没有充分发挥。刘书记又向我讲了这样一个新情况:今年,农场有意识的在五分场第二生产队进行充分发挥机械效能的试验。这个生产队耕种面积一万九千五百亩,配备了七台拖拉机,六台联合收割机,六台播种机,还有犁、耙、镇压器等等。而种地的人只用五十个,平均每人种地三百九十亩。和那些只用人力和旧工具每人种地一亩的地方比较,这个生产队就等于一个人干了三百九十人的活。外来参观的人一听到这个惊人的数字,都想亲自去看一看他们是怎样完成这么大的工作量。
我赶到这个生产队的时候,大规模的机械化春耕已经过去了。出土的麦子长有两三寸高,就像一张巨大的绿色地毯铺盖在一万二千一百五十亩的麦田里。远处一台拖拉机拖着农具。生产队长向我说:播种这些小麦只用了八天时间,麦田全是深耕密植,播种前都施了底肥,现在正在追肥,每亩地再施十三斤到二十斤化学肥料。他听到我问为什么田间看不到有人在施肥的时候,就笑了起来:“我们五十个人种地,三十个是拖拉机手、农具手,下余的二十个是加油员、统计员和农工,春种、夏锄、秋收都用机器,尽量少用人力。施肥也这样。要用人往地里送肥料、再用人力把肥料装进施肥箱,那得用多少人工啊!”
全部参加施肥的人只有八个。队部的院子里,三个人搅拌化学肥料,装上汽车。司机开着车子飞快地来到田间。施肥机是播种机改装的。汽车的车箱加上一个类似卷扬机的设备,农具手和司机都不用动手,肥料就自动流进施肥箱里,只消五六分钟的时间,就可以把三个施肥箱装满。拖拉机开动起来,一次就能够给七十二行麦子追上肥料。
友谊农场机械化生产的威力已经给它周围的农村带来了变化。今年有三个乡的土地全部由农场的机器代耕。机械化生产一经出现,立即改变着生产面貌。以前在农场的边界上两边一望,农场里不论是什么庄稼,都是一望无边的大片,纵横整齐,地界分明;场外的耕地却如此相反,田块之间夹杂着零星的荒地,野草的种子到秋天全被吹进庄稼地里。今年春天,农场的拖拉机群在播种同时,将三个乡去年秋翻深度不够的十二万亩土地全部重耕了一遍。原来田间许多浪费土地的小路一起被耕断了。村屯外面是一片像栽绿绒的黑色的地毯。
松松的田间新路走起来非常费劲。到了治安屯的前面我看到了一种新的景象,在田间劳动的全是妇女。一个老汉悠闲地坐在田边上晒太阳,他身后插着一根“禁止通行”的木牌。原来他坐在一条过去的“毛道”上。现在按着机械化耕作的要求,道路也改变了。他对我说:“农场给我们代耕,麦子、大豆都是机器种的。地里的活少多了,就剩下给麦子撒化学肥料,给妇女干就行了。”
由于机械化的代耕,三个乡都能拿出大批多余的劳动力去兴修水利和经营副业生产。在友谊农场的四周,正在修建四个大水库。在幸福水库工地上,水库旁的山坡上盖起了一座房子,十几个青年住在那里,经营一片果园,翻过山去,那里正在建设一个饲养场,饲养猪、牛、羊。今年农民还打算在柞树林里放养柞蚕哩。


第5版()
专栏:

让农业机械在当地生根
——记拜泉县农民改革拖带农具的经验
本报记者 焦化东
一提起农业机械化,人们常常会想到,用拖拉机耕作,能不能吸取适合当地条件的好的耕作经验和好的耕作方法?这个问题,已经在黑龙江拜泉县得到了回答。
拜泉县农民是从1953年开始使用拖拉机的。现在拖拉机是归公社所有,由管理区经营使用。农民群众对待拖拉机,就像侍弄牛马一样,又关心又喜爱。但在使用过程中,却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它所拖带的那一套机引农具,像机引犁、圆盘耙、镇压器和播种机等等,都是外来的,只适用于在平整的土地上耕作,不适于黑龙江长期习惯的起垅种地,而垅作又是根据当地自然条件长期形成的,有它科学的、合理的一面,不能一古脑推翻。比如这里长年气温较低,春季比较干旱、风大,而夏秋雨水又大。因为起垅的耕地,接触阳光和空气的地面都比平整的土地大,对提高地温很有利。它在春季保墒,阻挡地面的好土被风吹走;而在夏秋多雨的时候,垅沟又代替了排水道。所以这种耕作方法,对成熟期较长的大秋作物有很大的增产作用。当然“垅作”也不是不可改变的,拜泉县农民实行机耕以后,把原来“垅作”的春麦改为
“平作”,一般都增产20%左右;可是大秋作物改为“平作”,有的不增产,有的还要减产。这样,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全县只有四分之一种春麦的耕地,可以用农业机械翻地、播种,而另四分之三播种的大秋作物的耕地,仍然要用旧式农具耕作。每到春耕、夏锄时候,强壮的男劳动力扶着旧式弯钩犁、赶着牲口起垅和趟地,起早贪黑,播种期过后半个月还种不完,夏锄时想趟三遍,也只能趟上两遍;可是,那时候拖拉机却在旁边干着急,有劲使不上,除了挂上拖车搞点运输以外,就得闲起来。农民说:“怎样才能把好钢使在刀刃上呢?”
这种农业机械和当地传统的耕作方法的矛盾,在很多地方都遇到了。是一古脑改变耕作方法来发挥工具效能呢,还是依照适合当地条件的耕作方法来改革工具呢?中共拜泉县委根据上级的指示,除把可以平作的作物改为平作,以充分发挥机械效率外,又领导农民积极改良和创造适合于拖拉机拖带的“垅作”的机引农具。
拜泉县拖带农具的改革工作,从1957年开始的。在改革的过程中,一方面有省的农业科学研究部门和县的机械厂,作了一些改革试验,帮助农民解决一些问题。而另一方面,中共拜泉县委也发动了农民群众进行改革。第一个制造出一种简便的挂在拖拉机后面,就可以进行耕作的拖带工具,并在“垅作”大秋作物的土地上正式应用的,是兴业农业社党支部书记秦玉坤和他周围的群众。1957年,秦玉坤足足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跟拖拉机作伴,跟班作业,跟班修理,整天守在拖拉机旁边。这个不曾见过拖拉机的党支部书记,在学会了驾驶和简单的修理的同时,摸着了拖拉机的脾气。他和拖拉机手合作,并组织许多农民,一起来进行试验。开始用一根又粗又长的木头杠子,拴上几副弯钩犁,横挂在拖拉机后边来种大秋作物的土地。后来,经过中共拜泉县委发动群众进一步进行研究和试验,迅速地在全县推广开来,一千多农民群众、六百多拖拉机手,还有一百多个农村铁、木匠,都成了改革能手,各样“垅作”拖带农具陆续出现。
1958年春天,全县三十四台拖拉机挂上了大量的弯钩犁,三十二个机耕社提早半个月种完了大秋作物的土地。可是跟在拖拉机后边扶犁的社员提出了问题:人凭两条腿走路扶犁,怎能跟的上拖拉机呢?拖拉机开的很慢,人在后边还累的气喘,拖拉机的效能没有很好的发挥。怎么办?没过几天,到夏锄趟地时候,中兴农业社想出了新办法,他们把花轮车改成一种“旧犁扶助车”,和弯钩犁一块挂在拖拉机后边趟地。在这种车上,按照旧犁的数目安上了小小的木头板凳,人坐在小板凳上扶犁。拖拉机就发挥了更大的效率。
拜泉县有这样的庄稼话:“种在犁上,收在锄上。”趟地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但一定要和铲地配合进行。机耕社趟地遍数多了,扶犁的人也就用的多了,铲地的人数相对减少,男女老少一齐出动也没铲上四遍地。这又需要把坐车扶犁的人从拖拉机后边解脱出来。于是,又一个更大规模的拖带农具改革运动,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今年春耕的时候,农民拿出新改革和创造的“起垅播种机”、“悬挂式三用五铧犁”、“牵引式中耕五铧犁”等等,大批扶犁的劳动力就从拖拉机后边解脱出来了。最妙的是“起垅播种机”,使用起来,不仅减去了起垅扶犁的劳动力,而且是一面播种、一面起垅,使播种和起垅的两道工序并作一次完成。这样一来,最初挂在拖拉机后边耕作的旧农具和外来的农业机械结合一起,旧农具由“土”变“洋”,发生了质的变化,就成了适合“垅作”要求的新的拖带农具。
拜泉县农民的这种创造,不仅仅是解决了当前的一些实际问题,而它深远的意义在于,他们给农业科学研究部门,提供了一个解决“垅作”农具的蓝图,对将来制造出更完备的“垅作”农具有很大意义。
早些年,拜泉县光用弯钩犁、弯钩锄、弯弯镰刀耕作,地多人少工具笨,种的毛毛草草。那时候是在旧垅上种地,有些简单的把旧垅台翻作新垅沟,有些则是在旧垅台上开条小沟就下种。现在,他们用上了新农具,因为省工出活,就有力量彻底改变了旧日的耕作状况;地还是那么多,人也没有增加多少,可是已经能够深耕细作了。拜泉县今年占耕地面积三分之一左右的小麦和大豆,在认真整地,翻、耙、耢、压搞了几遍以后,把地整的又平又细。其余三分之二左右的大秋作物的土地仍是“垅作”的,然而这种“垅作”,绝大部分已不是在旧垅上种地,而是在土地整平整细以后,重新起垅。“垅作”的概念已经换上了新的内容。(附图片)
拜泉县农民用拖拉机送粪
本报记者 胡伟摄


第5版()
专栏:

向农业机械化道路迈进
播下农业机械化的种子
黑龙江省解放后建立最早的机械化农场,是1947年建立的国营通北农场。当时正是解放战争进行得最紧张的时刻,党为了指引农民逐步走上集体化、机械化的道路,在北安县的通北地区建立的。十二年的时间,通北农场在播下豆麦种子的同时,也播下了农业机械化的种子。目前全省已有机械农场八十五处,部分人民公社也开始使用农业机器了。
第一个拖拉机站
黑龙江省的第一个农业机器拖拉机站——桦川农业机器拖拉机站,建立于1951年。它的任务是给周围的农村,特别是星火集体农庄代耕。从那年起,世世代代用弯钩犁种地的农民,迈出了农业机械化的第一步。
首先使用拖拉机的集体农庄
著名的星火集体农庄——现在是星火公社的一个管理区。它不仅是黑龙江省的第一个高级合作社,也是首先使用农业机器耕作的农庄。它是和桦川农业机器拖拉机站同时诞生的。这个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庄,除了收稻之外,翻地、播种、脱谷、碾米、灌溉,都是用机械来操作的,它曾给黑龙江省农民指出了集体化、机械化的方向。
女拖拉机手
黑龙江省第一个女拖拉机手梁军,她现在在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里工作。她是在1949年德都县萌芽乡师范学校学习开拖拉机的,后来成立了梁军女拖拉机队,这是妇女参加农业机械化作业的开始。这一消息传出后,很多女青年学习了梁军的榜样,投身在垦荒事业里来。现在,每个机械农场和大部分有拖拉机的人民公社,都有女拖拉机手了。
农业机械在萝北县开花
北京青年垦荒队,从1955年9月6日在萝北县开起了第一条犁沟那天起,揭开了萝北县垦荒事业的序幕。接着,天津、河北和哈尔滨的青年垦荒队也来到这里。在这以前,设治六十多年的萝北县,仅有人口七千人,耕地八千多公顷。在1958年这里又建立了军垦农场。现在人口已达四万三千人,耕地也有四万公顷,还拥有数量可观的现代化农业机器装备——拖拉机、载重汽车。这个过去人烟稀少的县份,现在已变成农业机器最多的县份了。


第5版()
专栏:

既像塞北 又像江南
过去人们知道鱼米之乡是江南,出蚕丝的地方也是江南。现在在我国最北部的黑龙江省也一年年发展水稻,一年年发展养鱼,向鱼米之乡发展,养蚕事业也发展到我国最北部的黑河地区。
大豆
黑龙江今年播种大豆二千一百零九万亩,占全省总播种面积的21%强。农民所种植的大豆大部分是“满仓金”,这种大豆,个儿大,粒子圆,含油率高达18%到21%。大豆不仅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农产品,又是用途很广的工业原料,除了用来榨油、食用外,还可以做四百多种工业品,像塑料、人造奶油、油漆、纺织染料剂、人造橡胶、造纸、人造羊毛和其他人造纤维等。
蚕丝
比起种水稻、养鱼,养蚕是黑龙江省农村最年轻的事业。较大规模的试养是从去年开始的,去年收了一千三百多万颗蚕茧,由牡丹江丝绸厂织出了黑龙江省的第一匹绸缎。黑龙江省野生的柞树林很多,约有三百万到四百万亩。开始大规模饲养的主要是柞蚕,也有少量的桑蚕和蓖麻蚕。去年试养的结果,蚕茧的千粒重平均为十四五斤。今年黑龙江省将更大规模地继续放养柞蚕。和养蚕业发展同时,一首新歌在全省农村广为流传:“柞树林里结金钱,不种棉花穿丝绢;历史从此开新页,丝绢不只产江南”。
(宋化江)
水稻
黑龙江大米晶莹柔韧,具有糯米的色香味,和著名的天津小站米齐名。今年全省水稻已播种了四百多万亩,而从1916年黑龙江省最南部的宁安县开始种植水稻到1945年解放,三十年间全省水田总面积只发展到一百八十万亩,而且水稻生长线没有越过北纬四十七度。解放后党政机关重视水稻发展,指定工作人员和农民一起大力培育早熟新品种,水稻种植疆界逐步北移,今年水稻一直种到北纬五十三度的黑龙江边。无霜期短,水温较低,本来是黑龙江省发展水稻生产的不利条件。但是经过农民多年努力,十多个适合黑龙江省自然条件的水稻新品种已经培育成功,有两个品种的生育期只要九十几天。根据东北农学院一位教授的研究结果,江南水稻整个生育期需要的温度总量是摄氏三千多度,经人工培育后变了性格的黑龙江省的水稻品种,只要两千多度就成熟了。各地农民也创造了多种办法,例如晒水灌溉、油纸育苗,提高水的温度,缩短水稻田间的生育期。

纵横黑龙江各地的江河湖泊是发展水田和养鱼事业的有利条件。全省长度在十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有一千七百多条,水产资源非常丰富。松花江盛产“三花(鳌花、扁花、吉花)五罗(法罗、雅罗、同罗、哲罗、湖罗)”,乌苏里江、黑龙江以大马哈鱼、锽鱼最有名。而镜泊湖的“湖鲫”,更是脍炙人口。捕鱼方法除撒网外,盛行冬季冰上捕鱼。在开垦不久的密山垦区,人们冬季使用拖拉机拉着大网捕鱼,两台拖拉机在一条小河两岸上开动,鱼网在冰下拦河兜捕,一网就打到过五千六百斤肥大的鲫鱼。去年8月人民公社成立后到年底,各地人民公社从江河捕捞了大量尾鱼苗放入鱼塘。松花江两岸的肇源、呼兰、宾县、阿城、富锦五县已大部分乡养鱼。全省人工修造的养鱼池,面积共有一千五百万平方米。靠近嫩江的齐齐哈尔市,养鱼事业进入了城市。
甜菜
黑龙江省农民种植甜菜,已经有五十八年的历史了。全省的甜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全国的首位。1958年播种了二百二十万亩,产量达三百二十万担,比东北解放初期增加十倍。甜菜的含糖量1949年仅为12.8%,到1958年已提高18.01%(化验数)。今年甜菜播种面积比去年增加了五万亩。
这些甜菜有力支援了制糖工业。目前全省已有机械化糖厂六处,生产砂糖、粉白糖、红糖、方糖和冰糖。1958年大跃进中,全省又兴建了四百多处土糖厂。现在全省出产的糖占全国12%以上,甜菜制糖已占全国的首位。每年生产的糖,70%支援全国各地。
甜菜的副产品还有很多用处,像废糖蜜可以制酒精,每天有一万二千吨废甜菜丝,经过机械干燥后行销国内外。甜菜的青顶、茎叶,还可以用来饲养牲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