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7月11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关于工业布局问题
曹言行
工业布局是社会主义工业
建设中有战略意义的问题
打仗要讲摆阵势,建设工业要讲布局。当我们考虑工业在一定时间内的发展速度时,同时就必须考虑它在一定空间内的建设布局。尤其是要求高速度地发展工业,就更加要求合理的工业布局,摆好工业发展的空间阵势。有计划按比例高速度地发展工业,同工业的合理布局是分不开的。正如陈云同志所说:“工业布局的问题,是基本建设工作中贯彻执行多快好省方针的最关重要的问题。工业布局合理了,就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我国国土广大、资源丰富、气候良好、人口众多等有利条件,使工业能够更多、更快、更好、更省地向前发展;就可以使全国的工业体系能够较快地建立起来,并且逐步地改变我国工业生产力分布不平衡的状态,促进全国各地区经济的普遍发展,促进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的更好的结合。因此,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地合理地布置工业生产力,是基本建设中具有长远性质和全面性质的问题,是一个带有战略意义的问题。”(“当前基本建设工作中的几个重大问题”,见今年3月1日人民日报)。在资本主义世界里,工业集中于少数国家,这少数国家的工业又集中于少数地区的少数城市,工业布局极其混乱,不平衡。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业布局要求在全国各地有计划地、合理地、均衡地分布工业,要求工业接近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地;要求工业接近农业;要求便利于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要求各地区的经济既有分工,又能得到综合发展;要求适应国防力量的增强。
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大部分工业集中在沿海几个城市里。解放以后,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的工业布局贯彻执行了合理地利用东北已有的工业基础,积极进行华北、西北、华中等地新工业区的建设,在西南开始部分工业建设的方针,因而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旧中国工业分布不合理的局面。去年大跃进以来,我国的工业分布,产生了一种更新的局面,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洋法生产的企业和土法生产的企业,遍地开花,像雨后春笋般到处生长起来。这样,就更进一步地改变了旧中国工业分布不合理的局面。但总的说来,目前我国的工业布局还是不平衡的,大部分工业还是集中在东北和华东。从根本上解决工业均衡布局的任务,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今后我国每年将有为数众多的大中小型企业的项目进行建设,注意合理布局,必将有助于加速社会主义建设。
全国一盘棋,有计划
有步骤地建立工业体系
我国虽然人多地大,资源丰富,但工业仍然相当落后,因之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高速度地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使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生产能够保证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和人民生活不断增长的需要。但是,要具体地建立起全国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却需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的努力,在全国一盘棋的方针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实现。
首先要正确地掌握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对于全国这个全局和各协作区以及各省、自治区这些局部的关系要加以妥善的处理。从需要来看,全国各协作区、各省、自治区都需要建立工业基地。从可能来看,我国的生产虽然有很大的发展,但材料、设备同建设规模比较起来仍感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先从全国重点地区开始建立工业,而后才是各协作区以至各省、自治区。但全国的工业体系不是抽象的东西,而是由各协作区和各省、自治区的各个企业组成的,因此从全国出发就要照顾到各个地区的具体情况,合理地布置全国的工业。各个协作区、省、自治区也应当以局部服从全局的精神,根据全国的工业布局布置本地区的工业建设。
其次,在建立全国工业体系的过程当中,在地区建设上,应根据各协作区、各省、自治区的经济特点,资源条件,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建设;不应该不顾客观条件,不分轻重缓急,把建设项目在各大区、各省、自治区内平均分配,使各地区齐头并进。像我们这样经济落后的国家,要想逐步建立起全国的工业体系,必须先选择条件较好的地区有重点地建设,才能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使用,很快地发挥效果。如果齐头并进,把力量分散了,反而会延缓建立工业体系的进度。所以,在建立全国的工业体系时,必须有阵地的稳步前进。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首先建成了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并利用东北工业基地和其他沿海地区的工业基础,支援了包头、兰州、西安、武汉、洛阳、成都等新工业区的建设。自从1958年大跃进以来,继续以东北、华北、华东、华中为重点建设地区,更加充实了这些工业基地的建设,并利用这些工业基地的支援,在各省、自治区也建设了大批的骨干项目,过去一吨钢也不生产的省份,现在可以生产上千上万吨的钢。如果不是有阵地的稳步前进,决不能获得这样辉煌的成绩。
再次,在地区上有重点有阵地稳步前进地建立工业体系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地区之间的分工和每一地区综合发展的问题。由于各省、自治区的资源条件不同,经济特点不同,为了最合理地利用资源和最有效地发挥各个地区的特长,进而加速社会主义工业化,在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应当建设一些具有全国意义的原材料工业和加工工业,作为这些地区的主导工业部门,对全国担负一定的任务,实行地区之间的分工。比如有些省的铁矿和煤矿的条件较好,可以多发展钢铁工业,有的省有色金属资源比较丰富,可以更多地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盛产棉花的地区,可以多发展一些纺织工业等等。实行各个地区之间的分工,并不是除了这些主导工业之外,再不建其它工业了。相反的,更需要各个地区的综合发展。地区的综合发展之所以必要,主要是为了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首先是主导工业部门本身需要其他工业配合,比如主导工业部门是钢铁工业,就需要煤炭、电力、化学等工业与之配合。其次是有些工业本身就宜于就地取材,遍地开花地进行建设,如某些轻工业和砖瓦石灰等建筑材料工业,到处都有原料,到处都可建设。第三是有些大型企业具有综合发展的有利条件,利用这种有利条件,可以更多地发展生产。此外,工农业也要求综合发展,不应当有专门供给工业区以农产品的纯粹农业区,也不应当有专门依靠远距离供给农产品的工业区。每个地区应当既有工业也有农业。地区分工与综合发展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又可以缩短运输距离,降低产品成本,这样就更可以加快工业体系的建立。
为了便于地区分工和综合发展的结合,除全国已划分为七个经济协作区外,很多省、自治区在自己的辖区范围内又分为若干经济区。当前的作法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作法是以本省若干个工业城市为中心,相应地划分为若干个区域,行政区与经济区统一起来,省直接领导城市、城市领导乡村。一种作法是在原来专区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划分为若干个区域,也是行政区与经济区统一起来,省直接领导专区和直辖市,由专区领导各县和所属的城镇。至于各省、自治区和各省、自治区范围内的经济区,以至于各县的工业布局,都在全国一盘棋的精神指导下,掌握全局和局部、重点和一般的关系,有计划有步骤地合理分布工业。
在实行地区分工和综合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加快建设进度,还应当使大中小型企业结合起来,以收事半功倍之效。
在工业布局中必须注意
巩固和发展工业的分工和协作关系
工业经济是一种分工协作的经济。所有工业企业不分大小,不分土洋,都被千丝万缕的分工协作关系交织在一起,既需要其他工厂的协作配合,也要给予其他工厂以协作配合。例如钢铁工业,不但从采矿、选矿、炼焦、炼铁,炼钢到轧钢有一套完整的分工协作关系,而且还必须有煤炭,机械,化工及其他工业部门的协作配合,同时钢铁工业的产品又是任何工业部门所不可缺少的;又例如汽车制造厂需要几百个工厂同它协作配合,而它所制造的汽车又对社会上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起很大的作用。对于工厂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如果组织得好,将会使工业的生产一帆风顺地向前发展,否则会发生脱节或失调的现象。因此在工业布局中,对于工业生产和建设的安排,应当从全局着眼,不应孤立地看问题,当我们安排任何工厂的生产和建设时,应当同时考虑它同有关的工厂的分工协作的关系。只有工厂与工厂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明确了,才能正常地进行生产,也就是说,工厂与工厂能配起套来,生产出来的产品才能配起套来。
工业的分工协作关系决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随着工业的发展相应地向前发展,我国工业的生产和建设正在一日千里地前进,旧有的工业分工协作关系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工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如果我们不主动地组织新的分工协作,那么旧的分工协作就会阻碍工业的顺利发展。但新的分工协作关系是在旧的分工协作关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组织新的分工协作不等于随便否定旧的分工协作,只有新的分工协作能代替旧的分工协作时,才能把旧的否定了。任意否定旧的协作关系,往往会造成生产中的脱节现象。比如把机械修理厂改建或扩建后升级而为制造厂,如果升级后仍担任原来的修理任务或已有其他工厂接替,那么这样的升级当然是一件好事。如果有些机修厂升级后,只管制造,不管修理,结果新的机器造出来了,却有更多的机器因失修而不能使用,那就不对了。又如有些机器配件制造厂,经过改建扩建后,升级而为主机制造厂。如果升级后仍担任原来的配件制造任务,或自己不担任,委托其他厂担任,那么这样的升级,当然是一件好事。如果配件制造厂升级后,只管制造主机,不再制造配件,结果主机虽然造的不少,但配不成套的也更多了,这也是不对的。
在工业布局中处理工业的分工协作时,还要注意重点和一般的关系。工业的生产和建设必须保证重点,但是重点和一般必须结合起来。在工业布局中要经常注意调整工业的分工和协作关系,使重工业和轻工业、原材料工业和加工工业能够根据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原则,进行正常的生产和建设。
在布置工业基地的建设时,应把协作关系最密切的工厂,安排在一个工业区内,以便综合利用资源,缩短运输距离,提高劳动生产率。比如把钢铁厂、化工厂、机械厂布置在一个工业区内,那么对这些工厂所需的煤就可以综合利用。化工厂利用炼焦炉的煤气制造合成氨,剩下的废气可以供钢铁厂和机械厂作燃料用。焦炉生产的焦炭可以供钢铁厂和机械厂炼铁、炼钢和化铁用,炼焦副产的焦油回收后,经过精制,分出来的苯、萘、蒽等产品可以作合成橡胶、染料、溶剂等有机化学的原料。又如把炼油厂和合成橡胶厂组织在一个工业区内,橡胶厂利用炼油厂废气中的乙烯、丙烯气体,除了能制造合成橡胶外,还可以制造塑料及有机溶剂、酒精、丙酮等。因此这样的工业区可以说是比较合理的工业区。从建设上看可以降低造价,从生产上看可以降低成本。
工业经济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整个国民经济同样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缺少任何一个部门都会影响其他各部门的正常发展。因此在工业布局中,工业和农业、交通运输业、城市建设以及其他各行各业都要结合起来,统一布局。这样全国各个地区的国民经济才能有计划按比例地正常发展。


第7版()
专栏:

燃烧学——一门新兴的科学
中国科学院动力研究室副研究员 吴承康
在“北京人”穴居的地方,考古工作者发现了用火的遗迹。这就表示远在几十万年以前,人已掌握了用火这一项极重要的技术。现在,整个人类所利用的能量,百分之九十几是从燃料经过燃烧而得来的。因此燃烧就成为能源利用的一个重要过程。在日常生活里,在工业企业中,在国防与科学的探索中,从生火取暖到宇宙火箭,其中莫不有或大或小的燃烧问题。在很多的场合,如锅炉、冶金炉、内燃机、燃气轮机、冲压式喷气机和火箭等重要的热能利用技术中,燃烧的适宜与否往往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但是,人类虽已掌握了很多燃烧的技术,而对燃烧的详细过程,却知道得很少。燃烧设备也主要是根据大量试验所得的数据和经验来设计,而缺乏系统理论的基础。这是因为燃烧的化学物理过程是极复杂的。燃烧现象往往包括了同时进行的气体流动、分子扩散、传热和高温化学反应等过程。在各个单独学科还不太成熟的时候,他们的综合结果——燃烧,就更不易系统地加以理论的分析。又加以过去的燃烧设备,技术要求没有现在这样严格,发热强度还比较低。因此也没有大力从根本上来研究燃烧过程。但是近十几年来,世界上喷气推进技术高速度的发展,经常要求造出容积热强度(每立方公尺体积中每秒钟发出的千卡热量)高,运行范围广的燃烧室。而在燃烧室的设计试制工作中,必须经过大量的试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十分可观。这时就发现对燃烧基本过程的缺乏理解,阻碍了新的设计试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对于燃烧过程,就不得不深入地从根本上去研究它,了解它,以求在设计、试制和试验中,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在燃烧基本研究大量开展的同时,燃烧学就形成为一门崭新的、高速发展的基础学科。燃烧学的发展,又促进了各种燃烧技术的改进。不过目前的燃烧基本理论,还大大落后于生产实践。这就是说,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怎样去解决许多燃烧的技术问题,但是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做和更进一步应该怎样做,还不是十分清楚的。
燃烧学的研究内容是燃烧的方法和燃烧的理论。这里面包括了对旧的燃烧方法的深入分析和改进,对新的燃烧方法的过程的分析和探索,燃烧基本现象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等方面。这些研究和广大的工业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要使大发电厂的锅炉尺寸缩小,节省材料和地位,必须采取强化燃烧的方法。现代的液态排渣旋风炉,是其中的一种。煤粉在强烈的热风旋涡中燃烧,灰分的熔渣,则在液体状态下由出渣口排出,容积发热强度可以很高。对于旋风炉内燃烧过程的研究,就能直接促进旋风炉的发展。而要深入研究这个燃烧过程,就必须对其中的基本规律——固体颗粒群在高速高温气流中的燃烧规律,有所掌握。由此也可看出基本理论和生产实践中的关系。又如柴油机的油耗率和运行粗暴性主要是受到燃烧过程的影响。最近出现的一种“控制气化球形燃烧室”能得到很高的燃烧效率,而且在使用低质燃料时,运行也很柔和。据说它的道理是使喷出的油涂在活塞顶部的球形燃烧室壁上,随即以一定的速度蒸发燃烧。这种燃烧过程究竟如何进行,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在这类研究中,就要求对液体燃料的雾化、蒸发,对燃烧过程的基本理论有所掌握。高炉中焦炭和氧气的燃烧,是在极复杂的环境中进行的。这里,固体燃料床在鼓风压力下,进行着多种多样的气固两态的流体热力化学变化。这些过程的了解将对冶炼技术的改进起很大的作用。
我国地大物博,燃料资源十分丰富。为了要充分发挥各地燃料的作用,使它们能最合理地燃烧,必须尽快地对各种国产燃料的燃烧物理性质进行研究。例如各地出产的煤,在发电、冶金、运输等用途中的燃烧特性及其有关的物理性质;石油产品的燃烧、抗爆震、点火、腐蚀等性能;可燃矿物综合利用产品燃料的燃烧物理性质,都是重要的研究课题。知道了燃料的性能,就可以采用最适宜的燃烧方法。
在尖端性的新技术中,燃烧学更显得重要。高空飞行的喷气发动机的燃烧室,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在烧燃室体积和重量受到严格限制时,要使火焰在高速气流中不致被吹熄,使大量的燃料在千分之几秒时间内,烧成高温的气体,从尾部排出,要使发动机能在高空起动,并在各种速度和加速度情况下维持良好的、无振荡的燃烧,就有必要研究高速气流中火焰稳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振荡燃烧的理论,紊流火焰的传播,高速气流中液体燃料的雾化和点火,燃烧室中的辐射和散热等问题。在火箭燃烧室中,高温高压下的高速燃烧,点火和振荡燃烧,尾喷管中的化学反应等,都是关键问题。新的高能燃料燃烧研究,也是高速飞机、宇宙火箭等新技术中的必要研究项目。
燃烧学的研究方法,在目前主要是运用现代化的试验测量技术,对各种燃烧过程和现象进行实验观察。由于燃烧过程中往往牵涉到高温和高速的反应,在测量技术方面是有一些较高的要求的。另一方面,也要运用热力学、流体力学、物理力学、物理化学和传热学的定律,来建立符合实际的,有系统的燃烧理论。总的研究目的还是为了更快更好地找出新的有效燃烧方法,造出新的燃烧设备,使人类能更好地利用燃料能源。
在世界范围内,燃烧学的发展是较新的,而且正在以高速度发展着。苏联在这方面的成就,可以简单地用发射宇宙火箭这一件事来表明。除了这台火箭所表示的其他的科学技术的高度水平以外,在燃烧学方面如果没有世界最高的水平,也是无法发射的。苏联科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谢苗诺夫,是燃烧学方面创始性的权威学者。此外还有许多位有世界地位的燃烧学专家。他们的研究成果,已使燃烧学的体系建立起来,并在生产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我国自解放以来,工业迅速地发展,在各种热能利用设备的设计、试制和运行中,发现了不少燃烧问题,对燃烧的深入研究提出了要求。工厂、学校和研究机构已研究和解决了许多生产上的问题。尤其是1958年,在全国大跃进的形势之下,工作人员发挥了敢想敢干的精神,大大推进了燃烧研究工作的开展。
我国在燃烧技术的研究改进方面,已取得了不少成果。对各种国产燃料,进行了大量的燃烧性能测定工作。在锅炉设备和运行技术方面,结合我国煤种,作了不少改进,因而使锅炉燃烧效率,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这里面有很多群众丰富经验的总结和群众在劳动中创造的成果。新的锅炉燃烧技术和旋风炉,亦已得到初步研究成果,正进行实地试验。在内燃机方面,也做出了高效率的柴油机燃烧室。深入的燃烧过程和燃烧基本理论的研究虽然还是刚刚开始,但是在全国工业迅速跃进的形势和党的正确领导之下,这门新的学科一定会很快地发展起来。
燃烧学的涉及面是非常广阔的,燃烧研究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这一门新兴的科学,在我国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不久的将来,我国的燃烧学将有一支相当大的研究队伍,并将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第7版()
专栏:学术文化动态

莫斯科大学关于级差
地租问题的讨论
莫斯科大学经济系前一时期曾召开了一次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级差地租问题的科学讨论会,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帕什科夫作了“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级差地租”的报告,索科洛夫教授作了“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级差地租和纯收入”的报告。帕什科夫说,社会主义制度下级差地租存在的一般前提是:土地有限,社会必须耕种劣等土地;不同土地肥沃程度上差别以及土地对销售市场所处的位置;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具有商品性,价值规律起作用,而级差地租存在的直接原因是两种所有制形式的存在。在谈到确定农产品价值的问题时,他认为农产品价值不能由中等土地的生产条件来决定,因为这样就不知道作为地租的那部分剩余从何而来。在谈到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时,他认为这两种地租中的一部分应归国家,前者归国家的部分要多一些。索科洛夫认为级差地租存在的直接原因是商品生产的存在。两种所有制的存在,只对地租的分配有一定的关系。农产品的社会价值是由中等土地上的个别消耗决定的,一部分级差地租可留给集体农庄。
讨论时发言的有三十余人。关于级差地租存在的前提和原因问题,意见是一致的,关于农产品价值形成的特点问题,意见也基本上一致,都同意帕什科夫的看法。关于级差地租的分配问题,却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主张,级差地租Ⅰ完全归国家,因为,一、这部分补充纯收入,是由属于社会的更有利的自然条件创造的;二、这是“虚假的社会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它归土地所有者,在苏联就应归全社会利益的代表者——国家;三、为了使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有同等条件,级差地租Ⅰ也应完全归国家。有的主张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的一部分归国家,其余部分归集体农庄,他们认为,如果级差地租Ⅰ完全归国家,就是违反经营条件较好的集体农庄的物质利益原则。


第7版()
专栏:学术文化动态

美国一学者著书批驳
马尔萨斯主义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经济学杂志”今年第一期发表了格·西斯金写的,介绍美国雅各勃·奥色尔的“人类必然会饿死吗”一书的文章。文章作者说这书是反对饥饿、反对马尔萨斯主义的出色武器,奥色尔说,所谓“在人口过多的中国,饥饿是调节总的经济情况的必需的和值得欢迎的工具”、“怀疑把疟疾病人从死亡中救出来是不是对病人的友爱举动”等等,都是为反动的军国主义化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服务的伪科学。他用令人信服的统计材料证明马尔萨斯人口论的荒谬性。他指出,全世界最贫穷、遭饥饿的地区,如非洲和拉丁美洲,都不是人口过多,而是人口很少的。从下表就可看出:
每平方英里人数 每年每人收入(美元)
玻利维亚 3 35
沙特阿拉伯 4 40
比属刚果 5 71
比利时 288 716
英国 208 809
奥色尔并进一步指出,在落后国家中出生率高,是极度贫困的结果,而不是其原因。他说不发达国家可以用工业化摆脱贫困和饥饿,它们可以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它们在工业化后既可以维持大量人口,也可以实行出生率控制,这是双重利益。因为无知和赤贫的人们是无法减低出生率的,他并认为,战争是贫穷的原因,而不是贫穷的结果。他说,现代史上几时见到一个贫穷的国家去侵略一个富裕国家?奥色尔说,目前世界中极度贫穷是帝国主义的产物。帝国主义利用倾销、国外投资等方法,故意使不发达国家保持落后状态。他认为,农业土地利用面积的零散是生产力低和贫穷的一个重要原因,他说,机械化、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整理土地、生产人造食品等等,都是增产粮食的办法。


第7版()
专栏:学术文化动态

英国出版“楚辞”英译本
据英国泰晤士报文学增刊报道,我国古典名著“楚辞”,已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译者是牛津大学中文教授霍克斯博士。据说这是第一本完整的“楚辞”英译本,它的第一篇“离骚”所具有的南方情调和表达方式对西方读者是新鲜的,因为到目前为止,译成外文的中国文学大部分是孔子学说。这家报纸说,霍克斯的英译本组织得很好,每篇或每组诗前都有介绍,对引喻和典型人物都有注解,并附有为学者加的专门注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