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6月9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经手和经心
柳笛
翻阅报纸,被工人同志一连串的动人事迹吸引住:
天津第一机床厂磨工林德时,干起活来聚精会神,一丝不苟,不论做大活、小活,新产品还是老产品,都一样细心。五年来,经他手做的活,件件精细,没有一件废品,而且月月超额完成生产任务(见5月20日人民日报);
上海锅炉厂车工朱纪福,六年不出次品,他干活时严格要求自己,从不粗心大意,从他手中加工的两万多个大大小小的零件,没有一件不合规格的(见5月15日新闻日报);
哈尔滨林业机械厂刨工郑绪增,干活时专心一意,眼盯着刀,手扶着摇把,九年如一日,没出过一件废品(见5月31日黑龙江日报);……。
乍一看来,事情并不惊人,仔细一想,觉得确实不那么简单。五年、六年、九年……,时间不算短,一件废品都不出,这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研究一下他们生产优良产品的原因,可以得出一些共同的结论: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一句话,活从手中出,事从心里过,每一件产品不只经过他们的手,而且经过他们的心。那一件一件精致的产品上面,烙印着他们巧手雕琢的痕迹,凝结着他们精心生产的心血!看到这种质量好的产品,我们自然不能不对那些工人同志肃然起敬!
办事情不只经手而且经心,这是一种高贵的负责精神,是自觉的主人翁态度。那位九年如一日没出过一件废品的郑绪增常对人说:“作一件‘活’,要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平常自己丢一件东西会感到心痛,为什么出了废品,浪费了许多人的劳动,浪费了国家资财不感到心痛呢?本来应当用十年的东西,因为质量不好,一年就坏了,那对得起谁呢?”脑子里具有“对得起”、“心痛”这些观念,是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具体表现。要“对得起”,所以郑绪增干活时才眼不斜视,耳不旁听,精心操作,全神贯注在生产上;也正因为对浪费感到“心痛”,郑绪增才做到了九年不出一件废品。一个工人把自己的劳动同集体、同整个社会联系在一起,处处想到集体,对集体负责,真不愧为主人翁!
在我们的国家里,像郑绪增、林德时、朱纪福这样的人,是不罕见的。原因很简单,我们都是国家的主人。是主人,就有一份责任在身。身上有了重任,好像是肩上挑了一副重担,心里多了一件“心事”,自然而然地要常常想到自己对人民所负的责任。常常想,事情就透到心里去了。一个人有了责任心,办事情就认真起来,一认真,天大的困难也不怕,多么难办的事情都能办成功。责任心可以使一个人牺牲个人的利益,舍己为人;责任心也可以鼓舞一个人积极进取,勇往直前。责任心强的人,办起事来,手上做,心里想,深思熟虑,多谋善断,不管大事小事一经他们的手,就处理得井井有条,又快又好。这种人一多,事情就好办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是千千万万劳动者用他们的责任心浇灌出来的花朵。
办事经心不经心,是一个人对事情有没有责任心的表现。我遇到过这样的人:他们常常貌似负责,经手办了不少事情,但是事情到了他们手里,一滑而过,漫不经心,粗枝大叶,一推了事。他们办的事情愈多,不负责任的情况愈加严重,给国家造成的损失也就愈大。事情经手和经心,本来是一致的,可是他们却把“心”和“手”分家了。在增产节约运动中,听到有人说:“人有失手,马有失蹄,出点废品,有些浪费,是免不了的。”这自然是一种借口。我想,问题不在于“失手”“失蹄”,重要的是失去了那颗值得珍贵的责任心!
“经手容易,经心难!”这话倒有点道理。也许因为“难”,所以还有一些人没有做到既是“经手人”,又是“经心人”。其实,要做到事事经心,也很容易。我们每人都有一颗心,只要把这颗心交给人民,而不为自己私有,自然就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尽职尽责。大家都对自己经手办的事情负责,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可以展翅高飞了!


第8版()
专栏:

五月麦收忙
莎荫
麦子黄来麦子香,
麦浪滚滚似海洋。
从南到北几百里呀,
晋南遍地夏收忙。
六月天呀镰刀响,
万石新麦又入仓。……
姑娘们用晋南的花鼓调唱起了欢乐的麦收歌。醉人的南风在无边的金黄的麦田里打滚。晋南平原上公社化后的第一个夏收季节到了!
晋南的5月是炎热的。人说,5月天晒得人流油啦!可是,5月却正是晋南农事特别繁忙的季节。齐水水的麦子,一夜工夫就黄下一大片。每当这个季节到来的时候,晋南平原上就沸腾起来了。人们身披着炽烈的阳光,脚踏着烫脚的土地,抹着一把一把的汗水,把辛勤地经营了一年的果实收割回来。
今年晋南的小麦长得特别好。西起吕梁山,东迄中条山的狭长的晋南平原,已经变成了一片金黄色的海洋,麦浪滚滚,麦香阵阵。当我乘坐的列车在晋南麦海中飞驰前进的时候,从窗口俯视两侧,只见黄色的麦海中,浮动着许多黑点,就像一群黑色的水鸟遨游在阳光普照的水面上。同车的旅客告诉我,那是人们在收割。
俗话说:“麦收一晌,蚕老一时”。如果可以把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比作战斗的话,那麦收就是晋南农村一年四季所经历的战斗中最紧张的一场。一个村千把亩麦,一旦麦黄镰刀响,短则三五天、长则七八天,就要完全收割完,小麦全部登场。到临汾的第二天,就听中共晋南地委农村工作部的同志说,和潼关隔河相望的风陵渡人民公社长旺管理区开镰收麦了。当第二天我匆匆赶到那里的时候,长旺村周围就已经只剩下一些零星的小块麦田了。人们正在村里和村周围的打麦场上碾麦。旷野安静下去了,嗡嗡的扇车响代替了收割机的声音。
我回头赶往风陵渡公社靠北的焦卢管理区。这里包括十个村二十一个生产队,有一万多亩麦田。我去的时候凑巧碰上头一天开镰收割。
这个场面是激动人心的:割麦的人们形成了一条曲折的线,在向着麦海蠕动,小镰刀和“扑子”(即撒链)在闪动着,擦擦的响声竟是这样大,使得人们互相说话都不得不提高嗓门。间或互相鼓励着:
“后边的,加油啦!”
“别急,等会你就知道我们的厉害啦!”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爷作了我们的临时向导,他很健谈,又像生气又像高兴的给我讲,原来组织麦收队时,他也报了名,队长说他年纪大了,扛不了这活儿,没让他参加。他说:“坐不住啊,活了七十五岁啦,还没见过这么好的麦,撒把土也落不下,可是队长说我老了!”正在用“扑子”撒麦的管理区主任谭忠贤,是个劳动模范。他丢下撒链接待了我。他告诉我,今天是第一天,人还没全出动。明天就集中来了。虽然我没有问他,他却自动地告诉我说:“这麦子好啊!往年,一个人一天怕撒不倒十五、六亩!今年用上吃奶的劲也不过七、八亩,就说收割机吧,”他指着靠南边正在奔腾着的机器说:“那是摇臂收割机,今年哪,四匹马拉得满身披水啦,还拉不到一个来回,不是机器沉,是麦子厚啊,后来我们就决定用拖拉机拖了,还不错吧?”
二套、三套的大马车正在把刚刚割倒的新麦川流不息的拉回去。大车一走,小孩子们就成群结队地到那里收拾遗留下的零星麦穗。后来才知道,这些小鬼们都是初小一、二年级的学生和幼儿园的孩子,他们担负着麦收中“打扫战场”的任务。生产队给他们起了个名,叫“颗粒还家团”。不过,一位专管拾麦的妇女向我们说:“今年怕拾不下东西,好几十个人半天拾了不到十斤。今年夏收准备早,工具好,人心齐,割得净,装得净,丢失很少了!”


第8版()
专栏:

迟到的女儿
雪夜
一个星期六的夜晚,倾盆的大雨直泼在车站候车室门口的台阶上。
最后一个旅客进站了!入口处只剩下一对夫妇——一个军官和他的爱人。他们用焦急的眼光望着前方,好像在等什么。军官使劲地抽口烟,看看表说:
“再过十分钟,车就开了,她可能不来了!”
“这孩子,已经上中学了,还这么不懂事!你得写封信来好好批评她。”女的皱着眉头生气地说。
突然一辆三轮车飞快驰来,在他们面前停下了。车篷一打开,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跳下车,一下子就扑到了军官的怀里:“爸爸,爸爸!”
“啊!你可来了,我还以为这次见不到你了呢。”军官抚摸着女儿的头,他紧锁着的眉头展开了。
“只顾说话,连车钱也忘记付了。同志,多少钱?”中年妇女抱歉地对三轮车工人说。
“不!同志,我不要钱。我还得感谢你们呢。”三轮车工人说。
“感谢?”
“是呀!多亏你们这好姑娘啊。”三轮车工人非常感激地说。
军官莫名其妙的看看三轮车工人,又望望女儿,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是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个多小时前,夜降临了。一个小姑娘一蹦一跳地朝实验中学走来。
“哎呀!王丽丽,你叫我好找呀!我跑遍学校都不见你。你到哪儿玩去了?”传达室的老王埋怨她说。
“谁玩了,我去帮同学补课去了——他病了。您找我有啥事,王伯伯?”
“啥事?”王伯伯对她说:“你爸爸来了。”
“爸爸?”她乐得拍着手一跳多高,“他在哪儿?”
“在车站等你哩!刚才你妈妈来了,她说你爸爸路过这儿。他有要紧事儿,不能回家,九点半还要搭车走,要你到车站去见他。”
“妈妈呢?”
“她等不及你,先走了,叫你快去。”
“我就去!”她放下书包就跑,拨浪鼓似的两个小辫子迅速地消失在夜色中。
她跑啊,跑,跑得衣袋里哗哗直响,顺手一摸,啊,是她心爱的贝壳和彩石——这是前年爸爸回来时给她带来的礼物。
前年爸爸回来时,摸着丽丽的头问:“丽丽,你猜我给你捎回什么礼物?”
“小手枪。”她马上回答说。
“手枪?你要手枪干啥呀?”爸爸笑着问她。
“打蒋介石,打帝国主义呀!”丽丽瞪起明亮的大眼天真地回答。
“好,我们一起打敌人,保卫世界和平。”爸爸笑着,掏出一只橡皮鸽给她,“小战士,送你一只和平鸽吧!”然后他又掏出个精致的小布袋说:“海防前线也没啥好玩的,给你带回几块——”他将布袋往桌上一倒。呵!尽是些五颜六色的贝壳和奇形怪状的彩石。丽丽乐得一夜没合眼。她把那心爱的宝贝送一些给同学,放一些在“少年之家”,自己留了几块。从那以后,那些贝壳、彩石一直没离开过她。跑起来,衣袋里就哗哗直响。它们被磨得亮光亮光的,好像涂了层彩釉……。
“咚”,突然的一撞,打断了她幸福的回忆——她和一个打伞的女人撞了个满怀。
“对不起,婶婶。”她道歉后又跑了。
“等等,姑娘!你知道人民医院在哪儿吗?”那个青年妇女拉住了她。
“医院?!”王丽丽看她那焦急的样子,吓了一大跳:“我刚才碰伤了你吗,婶婶?”
“不是。我孩子病了,正发高烧。孩子他爹拉车还没回来。我来请医生,谁知医院又搬了家。”
丽丽知道不是把婶婶闯伤了,心里轻松了,但马上又着急起来:“她去请医生,谁在家照看小病人呢?要是替她去请医生,那就见不到爸爸了……一个少先队员见了别人有困难能跑开吗?不,不能!爸爸会原谅我的。”想到这里,她说:
“婶婶,你回去照看小弟弟吧,我去替你请医生。”
“你?……等等,姑娘,下雨了,给你伞。”青年妇女激动得声音发抖。
她接着雨伞就跑了。
雨愈下愈大。丽丽和医生正在街上匆匆忙忙地走着。
“小朋友,你忘了问她地址吗?”高个子医生问。
“真该死!我一慌,忘了问。人家病很急啊,咋办呢,医生叔叔?”丽丽说。
“还到你碰见她的地方看看吧,或许能碰到她。”
当他们走到原来那个地方时,只见一辆三轮车停在那里。
“同志,你们是去看病的吗?”拉车工人问。
“是啊,你?……”
“我就是病人的爸爸。请快上车吧,同志!”
王丽丽看看钟已九点十分了,说:“叔叔,既然你来了,我就不去了。我爸爸还在车站等着我。他九点半就要搭车走了。”
“啊?九点半!”三轮车工人抬了抬头,“你怎不早说呢!医生同志,你自己到我家去吧——博爱胡同六十一号。我把这位同学送到车站去。”说罢一下子把丽丽抱上了车,蹬车就跑。
“停停,停停,叔叔,看病要紧,看病要紧啊!”
但是她的喊声同车子一起迅速地消失在茫茫的雨夜中了。
知道丽丽迟到的原因以后,爸爸紧紧地搂着丽丽,笑着对妈妈说,“我们错怪她了!”


第8版()
专栏:

一件耐看的雕刻
刘小岑
在“保加利亚现代造型艺术展览会”中,有一件石雕“女清洁工”,作者是拉札罗夫·伊万。看来这是一件很普通的作品,但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越看越耐人寻味。作者通过擦地板这一日常的劳动动作,而刻划出一个普通劳动者的面貌,这个人弯着腰右手用力的伸向前方去擦地,她是那样地专注、认真、丝毫也不马虎。而且由于整个的构图结构,能给人一种前进式的感觉。在艺术的处理上,她的右脚掌和脚根都有力地踏在地上,这是动力的起点,它支撑着身体向前运动,而左脚在中间又构成了雕像的稳定性,同时又打破了右手在前右脚在后的单调的形式,而丰富了前进中的节奏感。这个人物的身体很显然是被夸张了,胳膊、手、脚等都显出了不匀称的比例,但是妙在你反而感到非常的必要。她的身体很粗壮有力,但全身的动作又很灵活。雕像的左肩高,右肩低;左臂屈,右臂伸,衣纹也是有虚有实有垂有裹,都给这一运动造成了微妙的对比,显得动中有静,动愈显动。这件作品刀法粗犷,腿底下的石头就那样的塞着没有打完和左脚根连在一起。头巾和脸以及其他细部都是一个浑然的整体,而没有如实的雕琢。看起来好像没有雕完,但是它更突出了大的动作的效果,真是别有味道而独具一格。看起来它特别的简略,但是却越看越丰富。看起来你找不到人物脸部的表情,但是艺术家却抓到了大动态上的更大的表情。正因为如此,所以才能一下子就把人紧紧地吸引住。艺术家在这里没有高声的叫喊,却响亮地说出了非常有力量的话语。高明,真是大巧若拙。
一件感人的雕刻,首要的是看他对主题思想的深度揭示的如何,是看它的艺术造诣是不是有独到之处。这件作品之所以能吸引我,还因为它充分的利用了雕塑的语言。雕塑最基本的语言是形象与动态。找不到典型的形象,找不到典型的动态,就如同哑吧一样有语难言,因此也无法引起别人的共鸣。有的同志把自己的作品讲解得能够感人落泪,但是看作品时却并不感动人,这就是还没有找到雕塑的语言,还没有找到感人的艺术形象,还没有找到微妙的动态。今天能够看到保加利亚现代造型艺术作品中,三十多件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雕塑原作,真是一个可贵的学习机会,我还想再去仔细欣赏那些作品。


第8版()
专栏:

女清洁工  拉札罗夫·伊万


第8版()
专栏:文化街头

使人找到书,使书找到人
苏杭
到书店买书的读者,大约有两类。一类有具体目标,站到柜台前,问营业员某某书有没有,有则喜而购之,无则扫兴而去。一类是没有具体目标,指望在浏览之中,发现若干合意的书,于是越过柜台,面对书架东张西望。偶有发现,如获珍宝,如果站上个把钟点不得要领,只好望洋兴叹了。后者真是“逛”书店的,这一类人为数相当可观,我和很多人一样,有着这么一种逛书店的习惯。
“使书找到人,使人找到书”——十个字,概括了书店工作同志的服务精神。做到这里的两个“找”字,要付出多少辛勤的劳动!但是当人找到书,书找到人之后,读者该是多么喜悦!
使前一类人找到书,比较好办。怎样让后一类人找到书?我想,应当从整顿书架入手,把分类、排列更加科学化,更加适合读者浏览。
到书店买书的读者有时感到“眼花撩乱,望洋兴叹”,原因在于浏览书架费时费事。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大类清楚,事不费在这里。费事在于大类之中缺乏子目,或子目之中条理欠佳。在某些书店或旧书门市部里,你会发现:古今中外共居一格;理论与创作混杂,小说与诗歌不分……。
读者跟他心爱的书“巧遇”,是会有的:但书店的工作总要愈做愈细,书籍的分类不宜马虎从事,合理调动书籍陈列队伍,各得其所,自然就会给读者很多的方便。


第8版()
专栏:小常识

当南瓜开花的时候
莫克
南瓜花开了。那一朵朵鲜艳的大黄花,多么使人喜爱!人们又多么希望每一朵花都能结出一个大瓜来。可是,南瓜常常会有落果的现象,特别是在一连几天阴雨之后,落果更多。
南瓜落果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体内营养不足,特别是花果过多,叶面所制造的营养供不应求时,瓜就落下了。二是由于阴雨天时,蜂、蝶、蚁等闭门不出,雌花没有昆虫为她授粉,果实就暗然落下了。
明白了原因,我们就能“对症下药”,有效地防止南瓜的“夭折”,争取丰收了。首先是加强营养。除播种时下足基肥外,在南瓜生长发育期间,应多施磷、钾肥料,并分段压蔓施肥,以加强养料吸收。还要结合摘心、疏花疏果工作,使营养集中供应预定留下的果实。并且在蔓茎第一节上用竹钎穿过,减少养料过多消耗在根部的生长上。其次,在阴雨天早晨八、九点钟瓜花盛开的时候,用毛笔替南瓜结亲(人工授粉)。趁这机会,还可以与别的瓜类互相传粉,搞些杂交试验。如果有条件,可用生长刺激素喷在雌花上,这样,虽然不经授粉,也能结出无子南瓜来。


第8版()
专栏:

南瓜趣闻
苏联学者为南瓜巧配良缘,利用嫁接法,使南瓜上长出西瓜和甜瓜来。
我国老农发现南瓜第一片真叶(新生绿叶)所指方向,就是将来瓜蔓伸长的方向,据此在定苗时计划安排,就可免以后整蔓之虞了。
非洲旅行者常以挖空的南瓜一串串地穿起来代筏渡河,渡后又用它来装水。
澳大利亚人喜欢把老南瓜锯开挖空,当帽子戴。
南美洲的南瓜品种多为瓶罐状,当地人将它挖空后用来盛粮食或牛奶。(鸿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