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6月9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调整工业布局 调集技术力量 挖掘原料潜力 加强工商协作
苏州大力恢复传统百货生产
本报南京8日电 日用工业品生产有悠久历史的江苏省苏州市,最近在中共苏州市委领导下,根据重工业和轻工业并举的方针,适当地调整了工业生产的布局,并调集了技术力量和专用设备,积极恢复和发展日用品工业的生产。到目前为止,全市生产日用工业品的工厂已由年初的一百多个,增加到二百二十多个;职工人数也由一万人左右增加到一万五千多人;生产的日用品中,包括金属制品、日用百货、棉针织品、文教用品、日用化妆品、皮鞋制品、木器家具、家用杂货和工艺美术等九大类,共有四千多种规格。其中行销国内外市场的剪刀、拉链、铁锁、扇子、草席等名牌产品和传统产品,曾一度减产或停产,现在都恢复起来,开始成批地生产出厂。
苏州市日用工业品的生产,在去年大跃进中,主要产品都有很大的增加,质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随着社会购买力的大大提高,对日用工业品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加上去年经济改组,许多手工业社转业,日用品的品种相对地减少了,有些则因原料得不到供应而减产了,结果供应与需要之间就发生了矛盾。中共苏州市委分析了上述情况,在今年年初就开始抓日用工业品的生产;4月初又成立了日用工业品生产领导小组,并采取切实的措施,积极恢复和发展传统产品、名牌产品和群众急需的日用工业品,以满足市场新的需要。
中共苏州市委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首先将去年经济改组中分散的一部分专业技术工人和专用设备,经过登记排队以后,让他们回到日用工业品生产的岗位上来;接着在日用品工业部门内部,也按照
“先急需后一般”的原则作了安排,对于急需的,除了调拨人力和设备外,还添设了一批生产日用品工业的区属工厂和民办工厂,增加了产量和品种。譬如为了保证当前最急需的小五金产品及时得到充足的供应,全市从机械工业部门调出一千多工人,拨出一部分设备,建立了益新、金阊、长江等三个日用五金机械厂,同分布在各区的小五金工厂,组成了一个小五金产品生产网。这样,许多产品迅速增加起来,4、5两个月全市小五金产品已恢复五百多种。其中闻名全国的张小泉剪刀现在也恢复生产了。
在大力恢复和发展日用工业品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原材料的供应困难。在中共苏州市委的领导下,全市工业、商业、物资供应部门根据日用工业品生产用料的特点,从各方面挖掘潜力,找到了丰富的原料资源。首先,组织生产日用工业品的工厂与大厂、建筑部门挂钩,充分利用大厂和建筑工地的下脚、边料、角料、碎料进行生产。益新日用五金机械厂与几个机械工厂挂钩以后,今年的生产原料已基本得到解决。他们生产的各种衣扣原来用新铁皮生产,由于供应不足,生产时断时续,3月份产量只有两万八千打;4月份与机械工厂挂钩后,用旧铁皮作原料,生产三万八千打,5月份已超过五万打。
其次,组织商业部门主动与工业部门密切协作,配备力量深入各区、街道办事处,调查工厂生产能力、生产品种、市场需要和原料供应的情况,向工业部门提供资料;同时又从原料供应与产品推销等各方面给予生产部门方便。他们采取勤跑勤找、回收废品、提炼再生原料、积极向外地采购等办法,全力协助生产单位突破原料关。从1月到4月,全市收购的五百十四担废橡胶,就可制造胶鞋二万五千七百双,收购的一万一千八百五十五担废纸,可生产白报纸六百三十二吨。全市今年原计划生产肥皂八百吨,由于商业部门协助解决了烧碱、硬化油等原料,五个月已生产了一千吨。此外,各厂自己也制造了不少原料。
最近,市委又召开了日用品工业生产会议,决定继续扩大产品的花色品种;还决定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和市场价格管理,坚决贯彻优质优价政策,保证人民能得到更多的价廉物美的日用品。(附图片)
上图:苏州市的商店里陈列了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夏令日用物品,供人们选购。
左图(左起):一、苏州市恢复和增产了许多日用工业品。这是生活用品的一部分。二、全国闻名的张小泉剪刀,最近又恢复了生产。苏州市并成立了张小泉剪刀厂。这是干了六十二年剪刀活的老工人丁其之在校正剪刀。三、苏州扇子厂生产了大批各种花色的扇子。四、苏州裕华皂烛碱厂最近扩大了肥皂的生产量和增加了药皂、香皂等新品种。工人正在装箱外运。 本报记者 周庆政 王庆华摄


第1版()
专栏:社论

从苏州看日用品的增产
今天本报发表了苏州市积极增产日用工业品的新闻,这是目前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商品是五花八门的,归纳起来,是吃、穿、用三大项。其中又以用的范围最广,因时因地而异,各人喜爱不同,看起来星星点点,但缺少一样却又不行。例如,钮扣、洋钉、发夹、拉链、扫帚、拖把……,这些东西,在商品的海洋中似乎并不那么
“显赫”,可是少了它们,人们就会感到很大的不便。
目前某些日用品的供不应求是比较突出的现象。这主要不是因为去年日用品的生产没有增产或者增产很少。虽然,去年大跃进中有一些生产日用品的小工厂和手工业合作社转业制造其他产品,对日用品的生产没有及时作好接替的安排,因而影响了这一部分日用品的数量和花色品种;某些日用品的原材料,由于各项建设的大发展对原材料的需求很大,因而受到或多或少的限制,也影响了这些日用品的增产;但是,去年日用品的增产仍然是很大的。去年工业生产总产值中属于生活资料的产值,比前年增加了34%。其中棉纱增长了31%,其他四十一种轻工业主要产品增长了40%。这样的高速度的增产,在我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但是,我国人民的购买力却增长更大。去年由于工农业生产的大发展,农村人民公社化的实现,特别是由于就业面的扩大,人民的收入增加了,消费量也随之大大增长了。据江苏宿迁县、安徽临泉县、河南遂平县等十个县的调查材料表明,与前年比较,去年胶鞋的销售量增长了115%,塘瓷面盆增长了79.7%,搪瓷口杯增长了61.5%,肥皂增长了8.8%。今年以来,日用品的生产比去年同期虽然又有很大的增长,但是,许多日用品的销售量更比去年同期有成倍的增长。这些情况说明,目前日用品供应的紧张,主要是由于人民购买力的增长超过了生产的增长。这是生产大跃进过程中难于完全避免的,也是经过积极努力可以逐步克服的暂时的困难。我们的方针是在鼓励节约的同时,努力增加日用品的生产,尽可能迅速地改善目前的供不应求的状况。现在的问题是采取什么措施,迅速地大力增产日用工业品。在这方面,江苏省的苏州市向我们提供了经验。
在江苏省委领导下,苏州市委从今年第一季度起,就开始把增产日用工业品的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上。4月份又加强了领导,采取了积极措施,因而日用工业品的生产有了很大改进,在花色品种上都有了发展。一度停产、减产的名牌货(如著名的张小泉剪刀),传统产品(如苏州扇子)等继续大量生产了,原来自己不生产需要外地调进的几十种产品也能生产了;一些产品(如肥皂)不仅能满足本地需要而且能支援外地了;服务性的修理行业恢复和发展了。
苏州市大抓日用品的生产提供了些什么经验呢?
首先是适当地调整工业生产布局,把重点工业和一般工业很好地结合起来,使日用工业品的生产在整个工业生产中,占有一定的阵地。我们的工业生产必须要有重点,重工业当然是重点,例如钢铁,关系到我们国家建设的根本大计,关系我们子孙万代的幸福,当然是极其重要的。但是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里,消费品的需要极其巨大,它关系到眼前成亿人民的生活,切不可以轻视。因此要保证日用工业品生产的正常发展,就要划出相应的人力和物力,为生产日用品服务,这就要有合理的生产布局。苏州市由于适当地调整了生产布局,把一些“转业”的小五金厂重新恢复起来,并且适当增加了生产单位和技术力量,把那些原来生产日用品而后来转业的一千多熟练工人和若干专用设备,调回到原来的生产岗位;在产品上分门别类地排队,市场上急需的商品,尽先进行生产。结果,既保证了重点,又照顾了一般,促进了日用工业品的迅速发展,这是苏州市在大力增产日用品中的一个重要的正确的措施。
根据苏州的经验,在合理调整生产布局中,必须进行细致的思想工作,比如,有些人不愿意生产这些零零星星产值微小的日用品,他们的兴趣只集中在那些产值大的商品上;也有些人看不起这些小五金厂、小日用杂品厂或者手工业,总想把自己的厂变成一个中型厂或者大型厂,只想当红花,不愿作绿叶,只想当月亮,不愿作星星。这些思想显然是不正确的,必须在职工群众中进行辩论,求得思想上一致,认清生产日用品对于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重大意义。这样,职工们增产日用工业品的劲头就会大大提高。
其次,苏州的经验证明,日用工业品的原材料问题是可以适当解决的。许多日用工业品,并不需要什么特别贵重的原材料,因此,原材料来源很多。苏州市采取了三项办法,即:和大厂、建筑部门挂钩,利用它们的边料、废料;大力回收废品;自己制造。日用工业品的原材料问题,除了一部分需要国家拨给以外,其余绝大部分自己均可解决。苏州是一个五十万人的中等城市,这类城市在我国有好几十个,虽然情况条件不尽相同,但是自己动手解决一部分或者一大部分日用品生产的原材料,还是可以办到的。
第三,要想大力迅速增产日用品,满足人民的需要,必须贯彻实行工农商并举的方针。商业虽然不直接生产产品,但是和生产有极其密切的联系,许多原材料、废品的收购要靠它收进来,日用品生产出来要靠它及时销出去。在日用品生产中,商业部门具有组织生产、促进生产的作用。因此,进一步加强工商协作,十分重视和充分发挥商业的作用,是大力增产日用轻工业品所必须采取的措施。
苏州市的日用工业品的生产,当然需要继续努力,比如关于质量和成本问题还要采取进一步的具体措施加以解决,这样,才能巩固成绩和达到预定的目标。然而,他们已取得的成效,证实他们的方向和做法是正确的。如果全国所有城镇,都像苏州一样地自己动手,克勤克俭,合理地调整生产布局,积极开辟原材料的来源,努力增产日用品,那末日用工业品的生产必然会迅速增长上去,这对保证市场供应和促进生产建设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1版()
专栏: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定期交流大量小商品
广东涌现公社贸易市场
本报广州8日电 广东省各地最近在逐级召开物资交流会和推广产销合同制的同时,广泛建立了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定期举行的公社贸易市场。这种市场已经成为分配和交换千千万万零星小商品的适当形式,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活跃了城乡经济。
从4月下旬起,在各级党政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各地公社市场很快就建立起来了。汕头专区到5月上旬为止,就建立了三百一十八个,相当于这个专区过去原有的农村墟镇(市集)90%。
各地建立起来的公社贸易市场,大大增加了上市的商品品种和数量,交易十分活跃。普宁县流沙公社在4月26日举行第一次墟期,上市的商品包括蛋品、牛乳片、水果、蔬菜、鱼产品、燃料和种籽、种苗、小农具、小家具以及百货日用品等九百六十五种,比建立市场前品种增加六十倍。一些修补摊子也摆出来了。半天当中,市场成交额就达七千五百多元。据普宁县各公社市场5月上旬统计,上市商品达四千三百种,销售总额达十八万多元。群众从市场上买到了一些生活需用品,许多工厂也买到了一部分原料。在增城县派谭公社5月13日的第一个墟期上,鸡、鸭、鹅、鸡蛋、大头菜、蔬菜等满街都是。潮阳县的谷饶公社市场,第一个墟期上市商品七十多种,到第七个墟期就增加到四百多种。
公社贸易市场的建立大大激发了公社、生产队和社员个人的副业生产积极性。许多社员利用业余时间捕猎、采捞各种野生动物、植物或制作各种零星商品,为公社、生产队积累了一部分生产资金,本人也增加了收入。揭阳县棉湖公社新湖大队在第一个墟期的前四天,发动社员搞副业生产,生产产值达三千四百九十元。普宁县惠城公社东陇大队在建立公社市场后的十天内,社员就养鸡九千只,平均每人养一点八只。合山公社第一生产队一次发动社员上山采摘野生植物,加工后在市场出售,收入现金八百多元。
国营商业部门的购销业务也扩大了。揭阳县商业系统在建立公社市场的第一旬(4月下旬)在市场收购到的商品总值二百零六万元,比中旬增加62.4%;销售总额二百七十四万元,比中旬增加228%。由于市场集中交易,管理便利,产销双方在市场上交易时有条不紊,价格也合理,群众普遍表示满意。


第1版()
专栏:

上海市人代会号召全民力争上游
深入开展增产节约运动
据新华社上海8日电上海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经过十天的热烈讨论后,已经在6日闭幕。这次会议批准了市人民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以及上海市1958年决算和1959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制定了上海市1959年国民经济大跃进的计划。在会议闭幕那一天,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上海市长柯庆施作了总结性发言。他谈到了上海解放十年来的伟大成就、当前的任务和未来的美好远景。他号召全市人民团结一致,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广泛深入地开展增产节约运动,为完成和超额完成今年的大跃进计划而奋斗。他的报告使到会代表受到极大鼓舞。
这次会议召开时,正值上海解放十周年。经过十年来的改造和建设,上海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人民的生活和精神面貌方面,都发生了翻天复地、史无前例的变化。去年全市的工业总产值,不包括郊区十一个县在内,达到了一百七十一亿三千万元,比1957年增长50.2%,比1952年增长185.8%,比解放初的1949年增长了453.5%;去年钢产量达到一百二十二万吨,比1957年增长139.5%,去年第四季度平均一天的钢产量,就比解放前最高年产量还多五百吨。在工业生产大跃进的同时,农业生产也有很大的增长,郊区原上海、嘉定等四个县的粮棉产量比1957年翻了一番,提前超额实现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中规定的指标。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人民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觉悟也大大提高了。
上海市副市长曹荻秋在会上作工作报告,向全市人民提出上海市1959年国民经济的跃进计划,根据这个计划,1959年上海市工业总产值将比去年增长45%。这个计划实现后,上海市的重工业产值在全部工业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将由1958年的45.6%提高到50%左右,轻纺工业也有相应的发展。全市工业还将在国家的统一计划、安排下,向高级、精密、大型和尖端的方向发展。曹荻秋强调指出,上海是我国重要工业基地之一,完成国家计划是上海人民的最高利益,也是上海人民应尽的光荣责任。
为了完成这个计划,曹荻秋在报告中要求全市人民立即动员起来,更加鼓足干劲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与一切困难作坚决斗争;立即把各方面的各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汇合成为一个波澜壮阔、轰轰烈烈的全民性的增产节约运动;通过技术革新和其它有效措施,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生产,提高质量,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在这次会议过程中,来自全市各条战线、各个阶层的代表们,以他们亲身的经历和体会,畅谈了上海去年大跃进以来各方面的巨大成就和经验,他们以极其生动的事实对比了十年来新旧上海的变化。他们决心在党的领导下,带动全市人民进一步贯彻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民性的增产节约运动,争取用新的辉煌成就,迎接伟大祖国的国庆十周年。


第1版()
专栏:

智利前副总统
贝特雷加尔到京
新华社8日讯 智利共和国前副总统吉勒摩·德尔·贝特雷加尔夫妇应中国人民外交学会邀请,今天下午乘飞机到达北京。
到机场欢迎的有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周鲠生、秘书长吴茂荪,前中国人民银行访问智利代表团团长陈明等人。在北京的智利和平人士何塞·万徒勒里夫妇也到机场欢迎。(附图片)
周鲠生(右)陪同贝特雷加尔(持花者)和夫人步出机场
新华社记者 刘东鳌摄


第1版()
专栏:编辑的话

需要这种公社市场
广东的公社贸易市场,无疑是促进公社多种经营、发展商品生产和加强城乡经济联系的一种很好的形式。
许多地方逐级举行了物资交流会,成绩很大;广东的做法是在公社一级把一部分物资交流用市场形式固定下来,在国营商业领导下定期举行,从而发展了原有农村集市的优点,使得公社以至国家能够更有计划地经常地组织群众经济生活。
发展公社的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是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公社生产的商品,一部分经过产销合同纳入了国家计划,还有一部分是合同制范围以外的数量很大、常年生产的第三类物资。为了使这类物资货畅其流,就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定期的基层交换场所。广东的公社贸易市场,正是这种客观形势的必然产物。


第1版()
专栏:

农业部提出六点意见
严防、巧治杂粮病虫害
新华社8日讯 农业部5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采取措施加强杂粮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通知说:扩大玉米、高粱、谷子等杂粮作物的生产,对保证1959年农业丰收,有着重要意义,它不仅是人民主要食粮,也是牲畜饲料、轻工业原料所必需。因此,加强杂粮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对完成或超额完成1959年粮食增产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
通知说,今年病虫害的特点是:发生早,越冬病虫死亡少,数量大。华北地区玉米螟成虫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就进入羽化盛期并开始产卵,山东省聊城、济南地区玉米螟成虫提前发生七——二十天,虫口密度比去年同期多三——十三倍,预计一代玉米螟有大发生的可能。冀、鲁、豫等省谷田已发生粟灰螟幼虫,个别地块出现枯心苗,预计6月中旬达到为害盛期。江苏北部地区玉米、高粱遭地下害虫为害一般缺苗10%左右。从以上情况来看,虫情日趋紧张,经验证明,如疏忽防治就要减产10%以上或者更多。因而必须加强防治工作,坚决把病虫害消灭在初生阶段,已成为保证苗全、株壮,力争杂粮作物全面丰收的一项重要工作。通知就消灭病虫害,提出六点意见:
一、加强领导,把杂粮病虫害防治工作列入夏季农业生产一项重要内容,制订防治计划,安排一定数量的防病灭虫劳力,保证防治工作不因夏季生产繁忙而被挤掉。
二、消灭病虫害必须做到巧、准、狠。认真分析研究病虫情报,根据病虫发展情况,抓住有利时机,组织力量,采取人工、药械等综合方法,猛攻巧打,速战速决。在6月中、下旬应开展一次以消灭谷子苗期害虫和田间玉米螟的防治运动,东北地区应及时消灭网目砂潜(一种甲虫的名称),要求做到一块不漏一虫不放,保证不伤一苗。
三、各地必须深入贯彻“洋土并举”的方针,既要经济合理使用化学药剂和器械,又要发动群众大搞土农药土器械。1958年经验证明,我国土农药资源丰富,潜力大,有些效果并不比化学药剂低。因此,各级农业部门要和其他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及早组织群众采集、制造土农药,改装、创造效率高的器械。
四、夏收夏种已经到来,各地必须抓住这一季节,结合耕、种,施用毒土、毒谷消灭地下害虫,药剂拌种,栽插无病薯秧,并且建立无病良种留种地,有计划地繁育无病种薯,这是消灭甘薯黑斑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五、拔除田间病株,彻底销毁病源。要求早拔、连续拔、彻底拔,销毁干净。
六、及时总结防治经验,迅速推广。要鼓励大胆创造的革命精神,也要总结“多、快、好、省”巧治病虫的经验,把防治工作提高一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