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6月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还魂记”及其他
田汉
江西省古典戏曲演出团入京演出,给我们带来了古老优美的弋阳腔、青阳腔、赣剧、徽剧,也给我们带来翻新了的汤显祖名剧——牡丹亭还魂记。
4月上旬我访南昌的时候,老友凌鹤同志邀我看了江西的几个重要剧种(就可惜没有听到青阳腔),也看了弋阳腔化了的“还魂记”。由于二年前(1957)是汤显祖逝世的三百四十周年纪念,前年以来南北剧团较多演出汤氏作品,特别是“还魂记”。在北京我们就看到北方昆剧院和昆剧研究社的“牡丹亭”演出。“牡丹亭”的春香闹学、游园惊梦诸折在京剧剧团也是经常演的,梅兰芳同志的“游园惊梦”更是大家喜好的折子戏,但全本演出就十分难能可贵了。我个人还是第一次看到。
汤显祖此剧不只是表现了进步的思想,富丽的才华,于结构音律也做了再三反复精严细缜的推敲。他是和英国大剧作家莎士比亚同时的,莎士比亚是1616年逝世,汤显祖是1617年逝世,仅后莎士比亚一年。汤氏的剧作最有名的是紫钗、邯郸、南柯、还魂四梦,他是一位敢于跟当代腐败统治斗争的人,因此迭遭参谪压抑,最后抓住这一不被重视的戏曲形式来抒写他的孤愤。倘使梦是人类苦闷和理想的象征,那么汤显祖正是敢于做梦的人。他用他的“梦”来攻击当时的腐败丑恶的官场,倾吐人民的痛苦,也像“还魂记”那样,从当时被压抑的青年男女的立场反抗杜渐防微坑害青年幸福的封建礼教。杜宝是自以为疼爱女儿的,但他在丽娘复活以后,柳梦梅千里相投,他还是拷打梦梅不让他们结合的。“还魂记”的“改译者”石凌鹤同志说:
“杜丽娘生于宦门,长在深闺,她被礼教约束甚严,但对美好的理想却是生死追求,没有爱生不如死,有了情虽死可复生。”
汤显祖正是抓住了这一比死还要强的东西,才使他的作品卓绝千古。莎士比亚的“罗米欧与朱丽叶”同一写人间的美丽深远的情爱,杜丽娘与朱丽叶伤春自怜有同一感情,朱丽叶的遭遇是悲剧,杜丽娘经历波查之后以喜剧结束,但感情的纯真坚定生死不渝,真是各有千秋。
“还魂记”原作较为艰深,不只演得少,纵然能演出也很难被今天的青年观众所透彻理解。凌鹤同志把此剧改成弋阳腔演出,不止把原作化成近于现代的生动活泼的语言,也有所阐明丰富。随便举“寻梦”的一段做例子吧:
原作:(懒画眉)〔旦〕最撩人春色是今年。少什么低就高来粉画垣,元来春心无处不飞悬。(绊介)哎,睡荼?抓住裙衩线,恰便是花似人心好处牵。
改译:(下山虎)春色年年,春色年年,最撩人却是今年。你看这花谢花飞春苑,胭脂千万点。睡荼?扯住裙绦线,恰便是花似伊人带笑牵。显然改译的比原作更好懂些了,也更生动些了。
此剧演到花神祝贺丽娘回生与梦梅相见为止,“回生”以后各折都删去了。凌鹤同志认为这样“剧情的矛盾便解决了。如果保留以后的枝节反而冲溃了主题。”我不反对把场子紧缩得更符合今天的要求些。实则“回生”以前原剧有三十五折现在缩成十一折了。但若说“剧情矛盾已经解决”,似乎矛盾过于简单空泛了。杜丽娘只是游园惊魂,寻梦无痕,秋夜忧伤抑郁而死,他们并没有碰到什么具体的尖锐的阻碍。因而我主张把寻梦加强,让梦梅也寻梦来到花园,与丽娘邂逅,刚要交言,便被杜宝惊散,不许丽娘再到花园,这样是不是较为具体些?
我也不以为“牡丹亭”之类的名著,只许原封不动,“不应乱易一字”;欧洲人演莎士比亚也是有所删削的,何况是改译。但对原作采取更慎重的态度,尽量保存它的佳章佳句是必要的。凌鹤同志在这一点做了很好的范例。但也要提一点小意见。如惊梦的“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一阕是人人唱得口角生香的句子。我觉得把“雨丝风片,烟波画船”,改成“柳丝花片,烟波画船”就不恰当,
“柳丝花片”也与下文“烟波画船”的情境不合。又“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的“锦屏人”也不必改为“富贵人”,人民对“锦屏人”的成份还是看得出的。
“还魂记”的演出值得大大赞颂一番。首先是弋阳腔老艺人能把凌鹤同志的译词那样恰当有力纳入弋阳腔的牌子就是一桩很不简单的事。乐队的演奏技术也非常之好,一些本京搞场面的同志就非常佩服。
弋阳腔拥有潘凤霞、童庆礽等这样优秀的演员也是十分值得庆幸的。演员出得好不好,关系剧种的成败,而好演员又很不容易培养。这要求社会上爱惜这些演员,演员们也以高度责任感爱惜自己。
这个戏杜丽娘的唱最繁重,潘凤霞同志能够始终不懈地坚持下来。她跟那位去春香的天真无邪的小姑娘也配合得很好。倘使还有着不足的话那便是惊魂,寻魂,悼殇三折的表演上段落还分得不够清楚,还有点“平”。倘能细细体会人物感情的发展就会更臻完美了。
今年4月16日我和凌鹤同志们由瑞金回南昌,路过临川曾抚过“汤家玉茗堂”石碑,谒过汤显祖先生的墓。碑靠着一家商店的墙边,墓在菜场边,墓碑两侧有江吕棠书联云:“文章超海内,品节冠临川。”稍远有一亩藕塘,虽有短垣弱柳不无荒凉之感,比起莎士比亚的故乡纪念那位剧诗人的隆重丰富,那就差得多了。我建议就玉茗堂原址或墓边建一些池馆,纪念三百四十二年前的这位剧作家,也可以供省内外甚至国内外文化戏剧界瞻仰凭吊。
谒这位先辈剧作家墓的时候写了几首诗抄在这里:
雨丝风片过临川,
邀得青年拜墓田。
莫道梦痕无觅处,
“还魂”新入弋阳弦。
直把歌场作战场,
先生何止擅文章?
十年十剑磨成日,
再访汤家玉茗堂。
杜丽何如朱丽叶,
情深真已到梅根。
何当丽句锁池馆,
不让莎翁有故村。6月3日(附图片)
“还魂记”中游园一场


第8版()
专栏:

麦收之夜
仪庚德
天刚黑下来,星星成群结伙的往出走。周村村南的路上,满是收麦回来的人群和麦车。人们的说笑声,车轮的运转声,鞭子声,畜蹄声交织成一团。
人群里并肩走着两个生产队长,又说又笑。一个是周村管理区第三生产队的队长周小明,一个是杜家庄管理区第二生产队的队长杜贵全。他们虽是一个公社,但杜家庄在中条山腰,气候较凉,麦田还是一片青翠;而周村在山下平川,麦田已经遍闪金光。因此两个管理区最近签订了麦收协作合同。杜贵全就是根据合同带领人马,于今天赶到周小明的生产队来的。
人们走进村子,来到了食堂。食堂的主人,早为自己的客人安排停当了一切。院子里放着十几个洗脸盆和毛巾;屋子里匀称的摆着二尺高的小方桌,四旁都有小板凳,桌上放着筷子和两个大菜盘,一盘是凉拌豆芽和笋丝,一盘是炒蒜苔和韭菜。人们粗粗地洗过手脸,就走进屋子坐下来。霎时,白松松的馒头和热烫烫的豆儿米汤,一木盘一木盘的端过来。客人们纷纷用“太不家常了”的话,带着谢意埋怨着主人。两个队长,没管这些,仍在吃饭中继续交谈着今天开镰收割中的问题。
交谈中,杜贵全突然站起来说:
“杜家庄的社员同志们,吃罢饭,田爱云、李秀兰、李九凤去磨镰,其余的都到麦场上参加积麦。”周小明一听,也站起来着急地说:“不要,不要!我们早安排好了,大家抓紧时间休息吧……”他还想说什么,但被杜贵全一把拉着坐下来。杜贵全说:“小明,你这是干什么?”周小明说:“是啊,你这是干什么?合同上并没规定要大家积麦呀!”杜贵全说:“可是合同上也没规定放下晚饭的筷碗就睡觉。”两人开辩论会似的争执着。
人们很快离开饭桌走向麦场上。杜贵全和周小明的辩论也只好不了了之,他们最后也朝麦场上走去。
田爱云、李秀兰、李九凤三个年轻妇女,一路说笑回到他们住宿的地方。九凤先进门,一边打着手电找灯来点,一边吃惊地说:“咳,怎么,爱云,你刚才把麦镰和钐刀都放哪去啦,怎么地上只有几块磨石呢?”田爱云说:“脚多眼少的家伙,眼瞪得像电灯泡一样亮,可看不见偌大一堆镰,有什么办法!”说着和秀兰走进来。九凤已经点起了灯。但三个人都看不到镰刀的影子。九凤报复说:“爱云,人家脚多眼少看不见,你该眼多脚少,却怎么也看不见呢?”秀兰说:“爱云,生地方,你是不是走错门儿……”爱云说:“绝不是,也许是谁拿去了……”九凤说:
“对,准是跑错门儿了。谁拿去了?现在还有……”爱云拉住话头说:“听,又扯到茄子地里去了。也许是那个好心人拿去替咱们磨了,咱们出去找找吧!”秀兰说:
“走,保险丢不了!”九凤说:“想得多么心宽!我不去,你们去拿别人替咱磨现成的快镰吧。”爱云、秀兰两人都跳着走出了门。
人多好干活。麦场上吊着一盏汽灯。杜贵全生产队和周小明生产队的社员,不分你我,搅成一团,搬运的搬运,举高的举高,打扫的打扫,真是干劲冲天。不多一会儿,满场纵横的麦捆,被堆成了两个长方形的大堆,堆顶上又搭起了些碾过的麦秸和麦糠,房顶一样,仿佛两排茅屋。
杜贵全和社员们回来的时候,屋内静悄悄的,只有一片灯光照着几块磨石。“磨镰的人呢?”杜贵全心里想。人们说话声中,床角里坐起了李九凤,一边揉眼睛,一边支吾地问:“找回啦没有?”原来田爱云和李秀兰走后,李九凤一会儿就被疲乏拖进了梦境,积麦的人回来,她当是爱云和秀兰。杜贵全一听,没头没脑,就问:“九凤,找回什么了?”这句话像一瓢冷水泼在九凤头上,才清醒过来,睁眼一看,不觉噗嗤一笑。然后把找麦镰的事说了一遍。杜贵全听了又有些不安,他将想说的话压缩到一句:“大家抓紧时间休息吧!”说罢又独自走出来,信步跑到周小明生产队的记工室。
记工室的窗上一片灯亮,里面说说笑笑。杜贵全进去一看,可不,爱云、秀兰,还有周小明和他队的几个青年男女社员都在这里,地上堆着磨好的麦镰和钐刀。周小明见杜贵全进来,就问当场的人们:“看我这个诸葛亮怎么样?”大家说:“真的,算得准!”杜贵全听了早知道这话里有意思,就说:“你们也看看我这个孔明怎么样?”大家怔住了。周小明说:“我刚到这里就算出你霎时就会来,话刚落音,你就进门,称得起诸葛。你呢?”杜贵全说:“我算准了你们的人拿去了我们的‘武器’,我们的人追到你们这里,当然是孔明。”他俩的话逗得人们哄堂大笑。
杜贵全说:“都累了,还是休息吧,准备明天继续战斗。”田爱云说:“今年麦子真叫人喜欢透啦,不休息也能连战三天三夜。”周小明说:“有劳有逸嘛,还是快休息。”
他们走出来的时候,天空像一块无边的青色玻璃板,上面镶着无数的银星,一阵夜风,吹来田间布谷鸟的清脆的啼声。田爱云即景生情说:“好啊!让夜风和这只候鸟将我们两个队的情谊传到远远的地方!”杜贵全拍了一下周小明的肩头小声说:“你听,到底是中学毕业的姑娘!”


第8版()
专栏:

麦收(诗二首)
运城县卿头公社社员 吕金枝
选种姑娘
远处一片黄,
近处浪催浪,
心灵手巧的选种姑娘,
为什么呆呆地站在地边
上?
棵棵粒儿肥,
穗穗籽儿壮,
心巧手巧的选种姑娘,
为难地不知该把那株选
上。
丰 收 歌
车儿嘎嘎笑,
扁担肩上跳,
千车万担往回跑,
场上麦垛比山高。
场上麦垛比山高,
仓库的大肚也装满了,
保管愁,队长笑,
乐得支书整夜不睡觉。


第8版()
专栏:美术常识

质朴、优美的陶器
梁任生
在北方农村,常常看到木本色家具上,陈放着些黑色釉和白地黑花的笔触豪放的陶瓷器皿。在南方,我们也可以见到绿釉、红釉和一种比较纤细的白地青花陶瓷器,置放在轻巧的竹制家具左右。这种陶器是民间美术工艺创作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民间陶器在我国农村中使用极广,但是有些人常把这些陶器看作“粗货”,其实就在这些所谓粗货的普通的陶器上,可以看到我国民间制陶艺术的优秀传统。
在民间,传统的制陶技艺有着很多优点,如就地取材,粗料巧做,既结合使用的需要,又注意美的欣赏等。心灵手巧的民间艺人,就是用双手和几件简单的工具制造出各种各样质朴、优美的陶器的。例如为了注酒不洒失,酒壶有着一个喇叭花形的壶口。壶肩部有双耳或四系,让人们携带时方便,也是斟酒时的把手。耳、系、口、柄与器皿本身构成均衡、和谐、多变化的样式。
泡菜坛也是生活中常用的器皿。坛的造型说明了实用中的科学性,表现了制陶艺人的智慧。泡菜坛顶部的凹槽是贮水用的,加盖以后,即不再进入空气,能使坛内菜蔬不致腐烂,经贮藏发酵后,便能制出一种有清香酸脆的可口泡菜了。陶器艺人常在坛子外部作有趣的装饰。那是在坛子外部坯体上的一层白色泥浆尚未干透时,即用手指和竹刀涂抹和刻划成花纹。这种方法既方便,而且具有很别致的装饰效果。
北方山区人民喜用镂空雕花的鱼纹枕,也是一种实用而又美观的陶器。枕头上用含氧化金属钴和含氧化金属铁的材料,绘成的蓝色和黑褐色的鱼纹,非常生动。此外,还有日常家用的盘子、饭碗、水罐以及给孩子们做的“哨子人”、“骑马人”等陶质玩具等等,都具有上述的特点。
陶器的产地很广,几乎全国各地都有,它本身具有很大的实用性,同时也反映了各地区人民的生活习惯和劳动人民的朴质。民间陶器的花纹新鲜,调子明朗、愉快;纹饰的组织,各有其传统的样式,但并不墨守陈规、拘于老套。一花一草尽力求得有创造的美,而不是一模一样的自然描画。
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民间工艺美术作品。通过搜集、研究,让我们从这些来自生活的艺术中,汲取营养,获得启发,丰富我们的陶瓷美术作品。(附图片)
陕西青花菜盘
四川青花酒壶
四川棕釉油壶


第8版()
专栏:

说“问”
冯力平
仔细想一下“学问”这个词儿,颇有意思。把“学”和“问”放在一块儿,是很有道理的。
提出问题,认识并解决问题,这是学术研究和作各项实际工作的有效方法之一,甚至应该说是必不可少的。“问”,有时是对别人,有时是对自己。问别人,常常能够得到教益;问自己,可以促使思考。能够和善于问,是能够和善于思考的结果;问得好,是想得好的证明。
只要留一点儿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可以碰到“问”(提问、设问、反问等)。古人提倡“不耻下问”,孔子的弟子就常常向他提出许多聪明的问题来。群众中更不乏“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遇事就问个“怎么”“什么”“为什么”,是没有任何坏处的。今天,不少知识分子已能放下架子,提出问题去向工农群众请教。这是好风气、新风气,是过去任何时代所没有也不可能有的现象;这是接受了党和毛主席教导的结果。可惜,不是所有的人都认识了“问”的意义,更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使用“问”这个好方法。例如,在高等学校里,多设有答疑室,这对同学们的学习有很大帮助。但也常有这种情形:在两节自习内,没有一个人提出一个问题来,教师坐冷板凳,答疑室形同虚设。有人说,我没有问题。这当然并不等于都弄懂了,却常会是没有深入钻研,还不能发现问题。更有许多人根本不愿意问,他们怕问错了,遭人笑话。他们以“问”为“耻”;但并不说出来。在老师面前尚且如此,更别说“下问”了。
“问”,并不只限于求得解答,如数学上那样,直接要求一个得数。会做思想工作的人,他们解决思想问题,有时并不讲许多道理,而是提出问题来启发对方思考,往往几个问号成了打开思想的钥匙。
历史上也不乏这样的思想家。我们还可以看看下面这个有趣的例
子:希庇阿斯说:美就是一位漂亮小姐。……苏格拉底说:希庇阿斯,一匹母马是美的时候,能不承认它有美吗?(柏拉图文艺对话集240页)且不管苏格拉底对“美是什么”的看法是否正确,但他不用长篇的辩驳,只用简单的反问来驳倒了自己的论敌,这方法不能说不巧妙有力。
我们试回想一下赫尔岑和车尔尼雪夫斯基,他们把自己的小说名曰“谁之罪?”“怎么办?”,后面都有一个大问号。这就提醒了他们那时代的先进人物去探讨当时最重大的社会问题和革命任务,这是多么有力而富有启发性啊!


第8版()
专栏:大家谈

博物馆和孩子
陋室
参观鲁迅博物馆回来的路上,听到一个故事:有位女教师领着一群红领巾参观鲁迅博物馆。每个孩子都带着自己用的课本。女教师让孩子们将书和鲁迅先生幼年在“三味书屋”“百草园”读过的书比一比。孩子们看了看展览着的那些洁净的线装书,又低头看了看手中的书页卷着、满沾污垢的课本,都羞得脸红了。从这以后,这些孩子都非常爱护书了。这真是一位教育孩子得法、熟悉孩子心理的教师。博物馆通过富有教育意义的实物、照片等进行宣传教育很能引起少年儿童们求知的兴趣。组织孩子参观博物馆、纪念馆,这是向他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一种很好的活动。博物馆在向孩子们招手,希望孩子成为那里经常的小观众,从这座课堂里认识祖国的历史并且认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像他们的革命父兄那样,人人成为坚强的战士。


第8版()
专栏:

麦收(木刻) 王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