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6月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冲破困难关 力争千斤亩
湖南三十多县开展丰产运动,群众冒雨积肥治虫防倒伏
江西各级干部带领群众狠抓早稻田间管理争取亩产千斤
本报长沙7日电 湖南省开展的粮食千斤丰产运动,把当前生产推向了新高涨。在省委作出全省开展粮食千斤丰产的决定以前,攸县、长沙、醴陵、耒阳等县都已先后开展了千斤丰产竞赛运动。现在,全省已有三十六个县、市的好几百万群众热情地投入了这一运动。他们冒雨出工,积肥追肥,中耕除草,你追我赶地开展了竞赛。
6月2日,中共湖南省委发表了给全省干部的一封公开信,指出当前开展大面积粮食千斤丰产运动的有利形势,首先是人民公社经过整顿巩固以后,在加强统一领导下,实行了分级管理,确定了经营管理制度;国家征购任务、公共积累比例已经确定;“三包一奖”的指标也已落实;广大干部思想作风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进,在组织公社生产和生活中,能更好地实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特别是全省粮食全面安排以后,农村人口平均每人每月能吃到四十斤粮食,这是历史上所没有的。因此,广大群众莫不欢欣鼓舞,干劲倍增。其次,广大干部和群众有了去年大跃进的丰富经验,今年的农业生产“八字宪法”又比去年执行得更早更好。加上目前早中稻生长茁壮,只要紧紧抓住田间管理,并努力战胜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就能够把粮食增产的计划变成现实。
今年湖南省千斤丰产运动特点之一,是开展因地制宜,平衡增产,提高粮食总产量。办法是:既抓大面积高额丰产,又紧紧抓住全面平衡增产;既要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又特别重视总产量的增加;既抓先进,插红旗,又要注意加强生产落后地区的领导;既大抓粮食生产,也密切注意林牧渔副业等多种经济的全面发展。总之,统筹兼顾,全面规划,因地制宜,具体安排,一切为了多打粮食,一切为了提高粮食总产量。中共湖南省委根据去年的丰产事实和今年的有利形势,要求今年全省四千六百万亩粮食耕地中,有二千万亩达到亩产千斤以上,其余二千六百万亩根据不同条件,分别达到六百、七百、八百斤。省委并要求各级干部把冲天的革命干劲与科学的分析精神结合起来,使千斤丰产运动建立在扎实牢靠的基础上。
运动的特点之二,是在“十分指标、十二分措施、二十四分干劲”的战斗口号下,切切实实地狠抓增产措施,层层讨论,层层落实。而抓好早稻就是当前夺取丰收的主要环节。目前,距离早稻收割还有五十来天,到中稻收割还有七十来天,正是决战阶段。各地正以“后天制胜”的决心,大抓田间管理,攻破“三关”,夺取粮食大丰收。第一关是“肥料”关。实行肥料挂帅,带动全面农业生产大跃进。目前全省有三百六十多万人投入轰轰烈烈的夏季积肥运动,二十多天中已积肥二十三亿多担。第二关是防治水、旱、虫害关。6、7月,是湖南各地水、旱、虫害威胁最严重的季节。最近,全省各地已连续下雨一个多月,沿江滨湖地区防汛抢险队伍,正积极准备防汛器材和排灌工具,严阵以待。6月上旬稻飞虱等虫害盛发,全省各地已制造两亿多斤土农药和大批药械,准备给毁灭性虫害以毁灭性的打击。第三关是防止禾苗青风倒伏关。目前已发现有部分施氮肥过多的禾苗枝叶下垂,有倒伏趋势。
目前各地都以田间管理为主,全面安排劳动力。一般每十亩田左右的农作物,即确定一个有耕作经验的主要劳动力负责,并实行定人、定田、定工分的田间管理责任制,指标落实,措施到丘,责任到人。
千条万条,党的领导是第一条。中共湖南省委要求各级领导、各级干部层层深入下去,到作业组、到落后地区、到田间、到群众中去,群策群力,夺取粮食大丰收。目前全省已有四十一万多名农村干部背着行李,深入田间,以参加生产来领导生产。
与此同时,中共湖南省委已发出“全党全民大动员、人人都来支援千斤丰产运动”的号召,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在秋前一定要积极热情地为农业铺路、让路。 (胡坚)
本报南昌7日电 江西省各地人民鼓足干劲,掀起了一个轰轰烈烈的早稻千斤丰产运动。
今年江西播种的二千三百一十九万亩早稻,普遍生长良好,早插的已孕穗含苞。
江西省委在分析了当前的有利形势以后,提出了以肥料为纲,抓住抗旱、防洪、除虫、除草和耘田等五个环节,猛攻田间管理关,使一类禾乘风破浪超千斤,二类禾一步不让争千斤,三类禾迎头跟上赶千斤的号召。全省广大农村干部和社员热烈响应省委这个战斗号召,纷纷根据禾苗生长状况,确定了争取达到亩产千斤的丰产垅、丰产片、丰产畈,或千斤万亩、千斤千亩和千斤社、千斤队。群众性的千斤丰产运动已席卷全省各个角落。仅据宜春专区萍乡、宜春、进贤、分宜、高安、奉新等六县统计,已经确定的早稻千斤丰产亩,即占六个县早稻总面积的41.6%。在确定了千斤丰产田之后,各地干部和社员立即一同逐丘鉴定禾苗,把禾苗分类排队,制定出不同的培育管理措施,并确定专人负责管理。
千斤丰产运动开展起来后,全省各级党委特别加强了对运动的领导。抚州地委领导干部和各县县委第一书记都分别率领了上万名干部会师田间,指挥战斗,参加战斗。地委第一书记在临川县孝桥人民公社指挥战斗时,和老农、社员一道,根据禾苗生长情况,制定了一套田间管理办法。全社干部和社员因此干劲更高,五千多人立即出动进行田间管理和上山下水积肥造肥。资溪县委第一书记在高埠公社和老农一起创造了边耘禾、边补苗、边拔稗草的方法。经过社员鉴定,马上在全社推广,大大提高了耘田质量。
在早稻千斤丰产运动中,各地不断地修改和充实原来的增产措施。萍乡县湘东公社的禾苗,原来一般生长良好,但在开展千斤丰产运动后,公社党委又将禾苗重新分类排队,立即督促各生产队组织了六千多名社员突击积肥追肥,两天内便对大约占33%的禾苗每亩追加了三十担肥料。彻安县三湾公社为了搞好一块三千多亩的千斤丰产田,社员们把原来制定的“二耘二追肥”计划,改成了“三耘三追肥”;原计划每亩追肥二十二担,现在决定追肥五十二担。九江专区经过全区人民半月苦战,已经取得了千斤丰产运动的初步成绩:全区早稻一类禾的比例已由前期的38%上升到43%,二类禾已由37%上升到39%,三类禾已由25%下降到18%。
(刘光辉)


第3版()
专栏:

雨季怎样管理稻田?
浙江各地总结经验,提出四项办法
本报杭州7日电 浙江省的早稻(包括中稻)已基本上插种完毕,目前,每天有二百四十多万劳动大军投入了以耙田、耘田、追肥、防治病虫害为中心的早稻田间管理工作。
黄岩县发动群众大抓田间检查后,很快就形成了田间管理的高潮。他们在田间检查中以查看三类苗为中心,实行田头会诊,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在田间检查的同时,黄岩县又大搞突击积肥、造肥,做到丘丘田头有沤肥坑,队队有土化肥厂,大搞土化肥生产。
浦江县在加强田间管理中,从上而下都建立了田间管理指挥部,县委管农业的书记和委员分头深入公社领导生产,各公社、大队、生产队的干部,也深入到群众中一起参加生产,领导生产,做到既抓收种,又抓管理;既抓生产,又抓生活,因此田间管理做得又快又好。
在许多地区召开的农民座谈会上,还普遍研究了在黄霉多雨季节如何进行耘田施肥的问题。各地总结出阴雨天耘田施肥的四条措施:一、浅灌勤灌:越是雨天越要浅灌,水满发冷就不发棵。二、抢阴天、小雨天和雨停间歇抢施追肥。随施随耘田,减少肥料流失。三、早耘、紧耘、精耘。做到小雨不停耘,阴天突击耘,晴天补耘,要比正常天气多耘一次。四、早稻生长不良的田,要抢施石膏、明矾,促使底肥分解或增加施人粪。这四条经验,对当前田间管理工作指导作用很大。
各地在加强早稻田间管理的同时,还及早做好防治病虫害工作,大部分县都已专门成立了防治病虫害指挥部。 (吴兆祥)


第3版()
专栏:编后

一切为了增产粮食
湖南开展的粮食千斤丰产运动,目标明确,是为了增加粮食的总产量。这个运动的基础很坚实:一方面是抓大面积千斤高产。一方面是抓全面平衡增产,不偏弃其一。这两者有区别又有联系。如果我们只看到它们的区别,在抓大面积丰产的时候,便容易忽视全面平衡增产。然而,为了增加粮食总产量,不仅要抓大面积高产,又必须以全面平衡增产为基础,这就是两者之间的联系。湖南在规定大面积高产田指标的同时,对其他地区又分别情况规定了不同的指标,这样做是很必要的。


第3版()
专栏:

抽穗扬花 稻香千里
广东各公社组织队伍抢修工具准备收割
本报广州7日电 广东省二千八百多万亩早稻,除极少部分受浸外,一般生长良好,正在抽穗扬花,有些已陆续黄熟。据有关部门说,今后二、三十天内如无特大灾害,可望获得丰收。
目前,在东起潮汕平原,西至十万大山,南从海南岛,北到粤北山区的广阔田野上,稻浪起伏,稻香醉人,呈现一幅丰收前的瑰丽图景。各地农民普遍反映说,今年的早稻生长得比去年好。据各地调查,一般每亩都在三十万穗左右。我国著名的水稻高产区——潮汕平原的数百万亩早稻生长得特别壮旺。这里的农民认为,今年如果没有特大自然灾害,早稻的单位面积产量仍将高过大丰收的去年。珠江三角洲的新会、中山、南海、番顺等县的早稻,也普遍生长茁壮。
再过二十天左右,全省就要进入收割大忙了。为了把丰收果实全部拿到手,各地农民正一鼓作气,加强后期田间管理和开展防洪防汛的斗争。与此同时,各人民公社也正积极调兵遣将,组织夏收夏种队伍,突击抢修各种工具,修建谷坊和进行备仓等工作,迎接迫在眉睫的夏收夏种的战斗。此外,许多人民公社还发动群众共同讨论和制定夏收夏种方案和细收细打的具体办法,要求做到不丢一粒粮,不丢一根草。 (杨文全)(附图片)
老农的喜悦(小品照片) 新华社记者 孙忠靖摄


第3版()
专栏:

雷官公社加强统一领导
领导各队干部社员讨论增产计划,抓住主要关键;社办农具厂、畜禽繁殖场,对各队作了有力的支持;对各队的生产、生活、财务管理,及时检查促进;用种种办法帮助基础比较差的生产队,发展生产;加强政治工作,使个个社员意气风发,干劲十足。
本报讯 安徽省来安县雷官公社加强统一领导,实行分级管理,公社管理委员会和各生产队,在工作中都发挥了主动性和积极性。
公社管委会应该抓哪些事情,从哪些方面加强领导呢?雷官公社党委作了讨论研究,把公社管委会应做的事情排了队:全社的生产计划要作统一的安排,全社性的基本建设要作统一的安排,公社直接掌握的企业和事业必须管好,落后队的领导需要加强,各队的生产、食堂、财务等需要不断检查,还有政治思想工作也必须加强。思想明确了以后,公社管委会就把有关全社的重大事情,紧紧地抓了起来。首先抓紧了全社的农业生产计划。他们发动群众细致地总结了去年的生产经验,又根据今年的有利条件,先后在干部和群众中,对计划进行了四次讨论、修订,定出了今年粮食增产指标,使计划,更加积极可靠。如他们经过研究,认为今年水利条件好,又有大量制造插秧机、风力水车等先进工具的条件,就把水稻这一高产作物的种植面积由去年的六万三千亩扩大到八万二千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5%,抓住了增产的主要关键。为了保证增产计划不落空,他们还把长计划作了短安排,抓住季节、环环扣紧。
公社直接掌握的工厂和家禽、家畜场,除有一个公社党委书记和一个副社长分工领导以外,各厂、场都配备了能力较强的干部专职管理。这些厂、场的生产计划都提交公社党委会和管委会认真研究。目前农具厂制造插秧机、风力水车和犁耙等工具的效率都比以前成倍地提高;这对各队作了有力的支持。家禽繁殖场今年可孵出鸭子一百九十六万只,比去年要多产六倍多;各小队和社员家庭养鸭所需要的小鸭有了可靠的来源。由公社经营的销路广、收益大的耐火土的开采,全年预计可收入一百二十万元。
公社还加强了对各生产队生产、生活和财务管理的检查督促。由公社党委书记、生产队长和社员组成的一个常年检查团,定期深入田间检查生产。为了帮助生产队搞好财务管理,公社还专门组织了一个财务检查组,检查财务开支,防止了浪费现象。
雷官公社党委会和公社管理委员会,对生产比较差的十二个生产队,都具体地进行了研究,采取了有效的办法,帮助他们提高生产:(一)抽调十七个大队干部加强领导,鼓舞他们自力更生;(二)少抽调这些队的劳动力参加全社性的劳动,以保证有一定的劳动力从事精耕细作;(三)公社在化学肥料和公积金等的使用方面,尽量照顾这些队;(四)多帮助这些队搞水利建设基本建设。如该社帮助山头小队时,抽调两个党员干部到该队领导生产,并拨给这个队六千多斤土化肥,还帮助他们修了六口塘、两个坝。
雷官公社在实行分级管理后,更加强了思想领导。公社党委依靠各级党的组织,对干部采取了鼓励、评比和红旗循环竞赛等办法加强教育。各个党支部都设有“红旗馆”,以完成每一时期任务为内容,每十天评比一次。在社员中也开展“五好社员”运动。因此,全社从党内到党外,从干部到社员,个个意气风发,干劲十足。
雷官公社加强统一领导,实行分级管理以后,现在队队都力争超产,由公社交各队管理的七十六个厂、场,也都经营得很好。公社一级的干部也能专心抓大事、抓中心,跳出了繁琐的事务圈子;生产队也觉得公社领导具体,事多不乱,能更好地发挥积极性了。
 (于明、石正章、韩国珍)


第3版()
专栏:

安徽滁全县讨论怎样当好生产队长
贵州大方县长石公社推行社员“一天三知道”
本报讯 中共安徽滁全县县委召开县、公社、大队、生产队干部和有部分社员参加的座谈会,认真讨论了怎样改进生产队领导问题,并决定以公社为单位,训练和培养生产队长。
滁全县现有九百六十四个生产队,三千五百多个正副队长。大部分队长都是成份好,积极苦干,有生产经验和领导经验。但是也有一些干部虽然积极苦干,由于缺乏领导能力,没有搞好生产。县委为了迅速改变这种情况,在珠龙、马厂两个公社召开了怎样改进生产队领导方法的座谈会。经大家讨论,认为当好生产队长首先要建立和健全队委会。应该选举一些生产经验丰富的老年、青年、壮年社员和积极分子参加,这样既加强了集体领导,又使队委会成员更具有代表性。它的好处有五多:耳多、眼多、嘴多、腿多、点子多。耳多就听得多,防止办事主观片面;眼多就看得多,发现问题快;嘴多就宣传得多,思想教育好;腿多就跑得多,能及时解决问题;点子多事情就能办好。同时建立了队委会使队长有更多的时间参加生产,考虑问题,又能密切联系群众,克服强迫命令、包办代替和独断专行的各种毛病。
在讨论群众路线问题上,大家认为当好生产队长要做到一算、二听、二同、三看、三直、四勤、三带头。一算是当队长要会计算,事事做到心中有数。要学会算三笔账,一笔是生产计划账:算茬口,算指标,算措施;一笔是收入支出账:粮、油、棉和多种经济收入各多少,开支多少,社员收入多少;一笔是劳动力账:怎样精打细算妥善安排,提高出勤率和劳动效率。二听是既要听上级的话,又要听群众的话,把上级和群众的话统一起来,对群众中正确的意见要采纳,不正确的要耐心说服。二同是同吃同劳动。队长和社员吃一样的饭,一样干活,不占便宜。三看是看庄稼生长好坏,看社员情绪高低,看气候是否变化。三直是心直、嘴直、办事正直。四勤是眼勤、脑勤、嘴勤、腿勤。多想点子,勤跑跑,常看看、问问、讲讲,不怕烦神。三带头是干活带头,吃苦带头,难事带头。
在领导方法上,大家认为赛、查、比是个好方法。赛是红旗竞赛,每一个重要的生产运动都要赛。社与社,队与队,社员与社员,干部对干部都要赛,并且要有始有终互相帮助。查就是检查验收,要天天碰头,日日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比就是评比先进。
在管理方法上大家认为需要建立一套管理制度,过去行之有效的方法要加以总结提高,灵活运用。例如必须长计划短安排,三天或五天要细致安排,做到定人,定田,定时。计划安排好以后,要交给社员讨论,使社员做到三天早知道。
县委在召开了这个座谈会后,又通过充分讨论,已决定把这个意见发给全县各级干部进一步研究推广,同时计划通过生产,树立标兵,以强带弱,现场参观,典型介绍,检查评比,加强领导等办法全面提高生产队长的领导水平。 (楼纪和)
本报贵阳7日电 贵州省大方县长石公社长石管理区,从5月份开始推行“每人一天三知道”的工作方法后,劳动效率迅速提高,生产管理井井有条。
“每人一天三知道”的内容包括:(1)每个社员知道自己必须完成的最低农活数量;
(2)知道做这项农活的质量要求;(3)知道自己在按量按质按时完成任务后得到多少工分,超额多少得多少工分。具体作法是,生产队把五天至十天的农活和应得工分交给各作业组。作业组再根据田地远近大小,活路种类、轻重等,分别包给几个人或一个人。每个社员即按照承包任务,安排自己的工作,作到“一天三知道”。
长石管理区5月份实行这个办法后,使按劳付酬原则得到更好的贯彻,社员劳动积极性大为提高,改变了每天等组长安排农活的现象,一般都能自觉完成自己的任务。同时生产管理也更加有秩序了,生产队长的工作更加有条理了,每天评工记分的麻烦也减少了。
这个方法特别适用于农活分散的山区,可以避免安排活路当中社员跑来跑去浪费工的现象。


第3版()
专栏:

忠县拔山公社
五十亩油菜亩产四百八十七斤
本报成都7日电 四川著名的油菜高产县忠县传出今年油菜丰收的第一声捷报。目前已打下、晒干、车净、过秤、验收的第一块大面积丰产田拔山公社油菜园获得了可喜的战果。这个油菜园的五十亩六分(市亩)油菜田共收了二万四千六百九十斤零十四两油菜子,平均亩产四百八十七斤十四两,比去年这个地区油菜田亩产二百三十四斤增产一倍多。在当地工作的中共四川省委生产检查团和中共涪陵地委生产检查团的验收代表、中共忠县县委第一书记张培儒等参加了油菜园的收割脱粒、晒干、风净、丈量土地和核实产量的验收工作。


第3版()
专栏:

看禾苗情况 定管理办法
枫溪公社干部深入田间,研究水稻防倒伏等问题
本报广州7日电 广东省潮安县枫溪人民公社最近在云英生产大队召开现场会议,干部深入田间,同群众一起“解剖麻雀”,切实而有力地解决了早稻后期田间管理当中的各种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现在,全社二十九个生产大队,正在继续鼓足干劲,集中力量做好预防倒伏和防治病虫害工作,把早稻田间管理抓到底,力争早稻大丰收。
枫溪公社的二万一千多亩早稻,目前80%正在抽穗扬花,其中有40%左右已经出穗灌浆。除掉一部分粳稻和直播田以外,其它的禾苗生势都比去年好,丰收在望。但是,有一千九百四十五亩稻叶过于浓绿,有倒伏的危险。另外,有八百二十亩已经染上了稻热病,其中比较严重的一百零九亩,病菌已从禾叶侵袭到穗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公社组织了七十三个生产大队的支部书记、大队长和有经验的农民,到云英大队的田头,共同“解剖麻雀”,看看禾苗的实在情况怎么样,以寻找对策。
云英大队的禾苗,在全社是有代表性的。这个大队的二百四十二亩稻田中,有一百二十一亩已经发生稻热病。到会代表逐丘检查后,认为目前病情还比较轻微,除了三十一亩穗颈部分发病以外,其余九十亩只有部分稻叶发生了病斑。从历年经验来看,目前病情完全可以防治。办法是:对穗颈发病的田喷射赛力生加1%的六六六粉,扑灭病菌;以后每星期再喷射三、四次硫磺石灰水,防止旧病复发。对于未发现穗颈病的田,要全面喷射硫磺石灰水,预防病菌从禾叶蔓延到穗颈。
从对云英大队禾苗的“解剖”中,到会代表都认为防止倒伏是水稻后期田间管理中一个复杂而艰巨的工作。目前的禾苗大致有三种情况,可以采取三种管理办法:(1)地势较高的田,前段排水工作做得比较彻底,目前水稻又在抽穗扬花,可以大胆灌水,以便充分供应禾苗抽穗灌浆时所需要的养分,促进结粒饱满。(2)低洼田,要放手排水晒田,防倒防烂;但也要照顾到水稻抽穗扬花所需的水分,在田土晒硬后,还要继续灌水。(3)禾叶过度浓绿、有倒伏危险的田,要坚决排水晒田,使田中央土块干硬;如果田中央土块未干,而田四周却受旱,就可以一边让田中央晒田,一边在田的四周浇水。
现场会议结束后,各个生产大队也仿照这种做法在队里进行检查,采取具体措施,马上行动。三天来,全社二十九个大队八百二十亩发生稻热病的田已全面喷射了一次药剂,另外二百九十亩可能发生稻热病的田也喷了一次硫磺石灰水。 (丁岗)


第3版()
专栏:简明新闻

宁夏扩大插秧面积
宁夏回族自治区今年计划种植的八十多万亩水稻普遍开始播种和插秧。
今年,自治区水稻种植的最大特点是插秧面积大大增加。过去,这里种水稻一直沿用撒播的方法,产量很低。去年,全区有五万多亩水稻采取插秧的方法,都获得丰收。因此今年各个种植水稻的人民公社,都把增加插秧面积作为提高水稻产量的重大措施。


第3版()
专栏:简明新闻

抓黄金季节更新森林
大兴安岭林区广大职工和群众抓紧当前森林更新的黄金季节,在保证完成采伐任务的同时,大力展开了更新森林工作。从四月下旬到五月下旬,播种和植树造林已达五万多亩,完成了全年人工更新计划的三分之一,苗圃育苗已完成一千多亩。


第3版()
专栏:

县委书记石秀华
本报记者 黄生谱 周荣
天下着蒙蒙细雨,湖南道县月岩公社田垅中一个穿着灰布衣服的人,正细致地在察看禾苗生长情况。在给禾苗追施保温速效肥的社员们,老远就认出那是县委第一书记石秀华。走近时,社员何康臣亲热地呼唤:“石书记,你又来了!”“是的,又来参观你们的禾苗了。”石书记一边亲切地回答,一边用手拨弄着禾苗,细心地看。他发现苗秆还不够粗壮,又用手抓起一团泥来细看,显然基肥也快分解完了,难怪社员们在抗雨追肥!这天晚上,石书记邀请了这些社员一同研究进一步搞好生产的新措施,直到深夜才散会。
知人情,熟地性
石秀华同志从河北南下,来到道县工作将近十年了。每年他有四分之三的时间和群众在一起学习生产,实地指导工作。无论是炎热的暑天,还是风雪交加的寒冬腊月,他照样下乡。十年来他走遍了全县几十个村庄院落,熟悉了成千上万块田垅的土质、水利条件。群众中许多白发苍苍的老人和少年儿童都认识他,一见面就亲热地呼着“石书记”。离县城一百多里路外有个大山洞,里面住着十多户人,过去只是在山上种杂粮,外面的人很少进去过。可是石书记却走到了那里,帮他们订出了生产计划,并组织一队青年到山下去种稻子,增产了粮食。石秀华同志就是这样足迹踏遍了全县各地,掌握了许多情况。
知人情,熟地性,对于指导和合理安排全县生产是多么重要啊!去年春耕中间,石秀华同志看到清溪公社有一片地种稻谷产量很低,便和社员研究试种花生。他们种花生四百亩,居然增产了,平均亩产八百斤,比种稻子增加两三倍收入。今年,这里就把花生扩大为六百五十亩。社员李祖德说:“石书记替群众办的好事,一年比一年多。”
寻找“千里马”
在每个生产环节中,石秀华同志都注意深入群众,发掘先进经验,寻找先进人物。人们称他这种活动为寻找“千里马”。
今年,他在乡下参加插秧,看到每人每天平均只能插一分多田,工效很低。但是,今年普遍推行了3×5寸和3×6寸的密植规格,按现在这个插秧进度一算,全县起码要延误一个季节才能如数如质插完秧。他心里很急,群众心里也很急。
“找‘千里马’去”!于是他到群众中去访贤问能。当他发现车头公社十八岁的女共产党员沈喜莲一天能插五万二千兜秧时,高兴极了,连忙带领十一个公社党委书记和有关农业技术干部,来到车头公社,请沈喜莲介绍经验,作现场表演。他和公社党委书记们用心地观看出沈喜莲拿秧束的左手靠近水面,拇指、食指和中指灵活地分着秧,右手只管往田里插,像鸡啄米般地快。由右插到左,从左又插到右,不甩头,省往返时间。同时,喜莲的脚斜踩入泥,退插时就不需再用手去扶平脚眼。插秧高工效经验就这样,被总结出来。广泛传授了沈喜莲的经验,训练了五万零八百名插秧能手。因此全县每人每天插秧进度由原来的一分多田提到五分田以上,其中每天能插一亩田的有四千人。结果早稻比去年提前二十多天插完了,中稻也提前完成。道县还因此被评为衡阳地区十二个县插秧最快的。
深入落后地区
事物发展总是不平衡的,有先进,有后进。仙子脚公社在全县生产大检查大评比中,曾经两次被评为末名。石秀华同志想,“为什么总赶不上去,其中定有原因”?便决定亲自到那里去。
仙子脚公社是个大山区,从县城去有七十多华里,他翻山越岭赶到公社,首先就来到了这个公社最落后的烟竹坪大队。他和大队长何衍忠分析生产没搞好的原因,又同社员座谈摸情况。通过多方面了解,找出了生产落后的原因,主要是公社党委没有根据山区地多劳少的情况,因人因地制宜地妥善安排生产。当时正需要全力搞农业生产,但这个社却还有一千六百个劳力在挖煤赚钱用;有些生产队是以种杂粮为主的,却要他们以种稻谷为主,因此群众积极性不够高。
面对这一情况,石书记亲自帮助公社党委作好安排:煤矿暂时停开,抽回了全部劳力;从新合理地安排了农业上的劳力和作物播种面积,并具体规划到每一块田地如何种植,如何管理。这些事都一一同群众商讨好。在石书记和全体干部带头参加劳动的鼓舞下,掀起了生产高潮,队与队、人与人之间展开了评比竞赛。不到一个月,公社的生产面貌焕然一新,春播、夏收、积肥、作物培育管理,项项工夫都搞得扎扎实实。第三次全县进行生产大检查大评比的时候,仙子脚公社就由原来的十二(最末)名升到第四名了。
当仙子脚公社跃升上来后,原来生产先进的公社鼓起了更大的干劲向前跑,你追我赶的竞赛运动,轰轰烈烈在全县展开了。
狠抓田间管理
眼前风还在吹,雨还在下,阴雨连绵已经持续了一个月,山上有些野生植物的叶尖,都被这阴雨沤得发黄了。正处在长苗壮秆的禾苗,是多么需要晴天,而天却偏偏不放晴,还刮着东北风!
县委几次召开会议,认为要想获得秋后丰产,当前田间管理的关键是战胜阴雨。在这紧要关头,石秀华同志和县委其他领导人,大都来到了田垅,和群众研究战胜阴雨的措施和办法。
在石秀华同志的指导下,车头公社的群众,打响了战胜阴雨的第一炮,创造了一套有效办法。他们在受阴雨影响发黄的禾苗里,分别情况,采取多中耕、重中耕、细中耕,以疏松被雨打紧了的泥土。同时在底肥不足的田里,追补猪、牛粪肥,普遍实行沟圳排灌,勤灌勤排,使冷生水不致冲入田里,防止分解了的肥料流失。针对阴雨天稻害虫容易发生的情况,自制了大量土农药,进行了多次围剿喷杀。这样,全社大部分发黄的禾苗迅速转青。有了这套经验,石秀华同志和县委其他同志便带领全县各公社党委书记前去参观,把车头公社的经验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进行推广,干部和群众战胜阴雨、搞好田间管理的信心更大了,干劲更足了。全县四十万亩早、中稻田,原有28%发黄,现在下降到10%左右了。群众决心要在几天内,把这余下发黄的三类苗全部消灭,以争取秋后高产。


第3版()
专栏:

江苏省江阴县周庄人民公社的社员们正在耘禾
 本报记者 吕相友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