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6月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及时雨”
陆忠祥
雨有及时雨、不及时雨。润庄田,壮禾苗,及时雨最好。领导者的预见就像及时雨对禾苗一样地对工作起促进作用。一个工作中心转向另一个中心,特别需要领导者像及时雨一样,走在前头。5月16日人民日报登载一篇“县委书记在田间”的通讯,便是一例:
广西陆川县的早稻已大部插下,早插的已有二十天,而耘田追肥的仅是很少一部分田,70%至80%的劳动力仍还在突击插秧扫尾。看来,田间管理还没有被人重视起来。这时,县委第一书记王英来到田间,向大家提出一个问题:“当前正是插秧扫尾与田间管理两项工作交叉进行的时候,是不是仍然以插秧为中心呢?”第三作业区主任说:“插秧要抢季节,不能把中心转到田间管理上去。”支部书记也认为插完再转,工作好做些。可是也有人反对这种意见,他们主张目前应该以田间管理为中心。看来,意见一下子统一不起来。王英对支部书记说:“再找大家谈谈吧,看田间管理要不要抢季节。”后来,经过田头会诊,具体分析禾苗,回忆老农的谈话,引导大家辩论,终于使群众认识到再让尾巴拖住中心,增产就成问题了。由此很快出现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先前是“早禾不满十嘛,到十来天自然会转青的”重插轻管的思想在作怪;后来是“块块有兵,垌垌有将,田间管理工作进行得有条有理了。”
县委书记的指导,不正是像对这些庄田下了一场“及时雨”吗?县委书记很有预见,很会多谋善断。“及时雨”所以可贵,就在于“及时”二字。一个领导者的预见像“及时雨”一样,脑子里经常考虑下一步工作如何进行,在一个生产高潮之后就着手组织下一个高潮,“不让尾巴拖住中心”,十分重要。陆川县委这个事例,对所有公社、企业都很有教益。


第8版()
专栏:

德国的春天
赵瑞蕻
初到柏林列车在白桦林中飞奔过去,随后两旁出现红瓦的楼房;晨光中的盆花开得那么?烂,黑、红、黄三色的国旗飘在窗口上。快到柏林了,我是多么的激动,十二天愉快的长征将要完成。我在书本、报纸上,音乐和诗中,早已和你相亲,啊,柏林!如今我将要投入你的怀抱——德国人民的雄伟的京城!你从解放的烈焰中复活过来,凤凰?槃呀!你浑身是新的生命!在东车站我初次遇见德国朋友,一个新国家和新的一代的代表;我们似曾相识,热烈地握手,我周围闪着花朵的微笑。亮堂堂的阳光照耀着东柏林,红布白字的标语装饰着高楼;长街上人群在乐声中活动——柏林在歌唱!柏林在战斗!为德国民主的统一而战斗!为社会主义和平建设而战斗!凤凰?槃呀!马克思的家乡,人们在这个红色的世界里行走。汽车驰过斯大林大街,驰过群鸥飞翔着的长桥……啊,柏林!你以壮丽的新姿,吸引着我,我的琴弦已在轻跳。我的心多么快乐,多么激动!诗句不禁从心窝中喷涌!这时候,散文一定要失去光泽,只有抒情诗的翅膀才能飞上天空!举杯祝贺皮克总统健康!祝贺中德友谊万年长青!在这里,在台尔曼广场上,把第一支歌献给德国人民!
波罗的海之歌浩瀚碧蓝的波罗的海呀!从朝阳中涌出的玫瑰的光彩呀!地球冲着太阳旋转过去,我的心冲着大海敞开!我站在歌德,贝多芬的岛屿上,普希金的家园就在我的东方;西边是安徒生童话的国土,我的对面是史特林堡的家乡。浪花溅落在这些国家的堤岸上,友谊连结着各族人民的心肠,阳光,诗和涛声,和平的合奏呀!十月的光芒照耀着上下四方!今天海上是风平浪静,远近的渔船迎着晨曦在航行——船上岸上的都是我的兄弟,热爱和平生活的都是我的亲人!德国的货轮在开向天津,苏联的军舰已访问了伦敦,大海要永远载着友谊和彩旗,载着群鸥,载着礼炮的乐音!谁敢再掀起波罗的海风暴,无论是西德法西斯或美国的强盗,我就用笔的钢尖蘸着控诉的墨水,把他们在我的诗稿上永远钉牢!浩瀚碧蓝的波罗的海呀!从朝阳中涌出的玫瑰的光彩呀!地球冲着太阳旋转过去,我的心冲着大海敞开!


第8版()
专栏:

在阿布都阿郎的羊舍里
杨克现
银装素裹的天山雪峰,若断若续地倒映在碧蓝的巩乃斯河里。山上积雪已经开始融化了,山下牧草已经出了嫩绿的芽儿。春天来了!
春天,对于草原上的牧民来说,是最繁忙的收获的季节。为了去看看牧人的收获景象,我打算去拜访阿布都阿郎。
阿布都阿郎是一位勤劳朴素的哈萨克贫苦牧民的儿子。自己放羊也有三十多年了。他熟悉羊的性情,能根据羊的目光、叫声和动作,分辨出它们是病了饿了,还是在想念自己的羊羔了;羊也熟悉他懂得他的手势、呼哨和杆子的示意。他一呼哨,它们就会或是排成一字形吃草,或是散成满天星式的吃草,或是站在原地一动也不动,等待主人的命令。他曾经连年创造过新疆细毛羊高产纪录,多次受过农业部的奖励。
我正朝阿布都阿郎的羊舍走去,只见一个穿着花连衣裙的中年妇女,挑着两桶水,轻快地在我们的前面走着。“江干(嫂子)!”她听见了我的叫声,转过头来。洁白的方布头巾裹着头发,红润的面庞上带着微笑,原来她正是阿布都阿郎的妻子布布卡。我把她的水担抢过来放在自己的肩上,跟她一边谈说着向前走去,一进家门,她就忙着煎奶茶给我喝去了。
不一会,阿布都阿郎进来了。他仍然戴着冬季用的带有护耳的皮帽。布布卡把我的来意告诉他以后,他便热情地把我引进了羊舍。
这是一幢很大的羊舍,里面分栏装着双羔、单羔、满月的羊羔、半个月的羊羔和初生的羊羔。它们听见外面母羊的呼唤,全都骚动起来,叫嚷着。有的爬上栏杆,亲切地舐着依栏站立的阿布都阿郎的衣裳。
“收成怎么样?”
“不错!”他高兴地打开了蓝色的笔记本,看着上面记载的每一只羔羊出生日期,母亲号码、羔羊体重等,再看了一下产羔累计表说:“全群二百只母羊,有一百九十三只产了羔,单羔八十一只,双羔二百二十只,还有六只羔羊是三羔”。这真是一个很高的数字啊!
不过阿布都阿郎显然对母羊一年只产一次这点还不满意。他说今年年内准备想法让母羊再产一胎,使羔羊繁殖率一年达到300%。他一边说着,一边打开了那些双羔栏,那成群的羔羊,像放了学的儿童一般,叫嚷着欢腾地奔向自己母亲身边,然后,摇摆着尾巴,跪在草地上吃起奶来。
阿布都阿郎巡视着每一只羔羊,仔细地观察每只母羊和羔羊的情绪变化。我却一心一意地寻找三羔的母羊,想看一只羊如何哺育三只羔。可是东找西找,一个三羔母羊也找不到。阿布都阿郎知道我的意思后,笑着告诉我:“要一只母羊喂好三只羔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当三羔一生下来,就要把其中一只抱到同天产羔的母性最强的单羔母羊那里去。”
“母性最强的?!”我感到诧异。
“是的。”他不慌不忙地向我解释:像人一样,有的年轻的大羊初次作母亲,还不懂得疼孩子;有的对两个孩子偏爱其中的一个。这就需要我们帮助去培养它们母子的感情。但是,也有这样的母羊,在产前阵痛时,它就跑去亲亲别的羔羊。这就是母性最强的大羊,我们的三羔,大都是由这类羊代乳的。”
“不过,”他深怕我不明白,继续说:“每隔十天还要检查一次母羊产奶量的变化。有极少的母羊,产后不几天,奶汁就不浓了,量也少了。这时它们会厌恶羔羊吃奶,会把羔羊甩掉跑开,遇到这种情况,就得采用别的办法了。”经他这一提,我才明白,为什么阿布都阿郎老跟着羊群,仔细观察羔羊吃奶的原因来。
给羔羊喂完了奶,阿布都阿郎赶着大羊出外放牧去了。布布卡立刻就来把羊舍打扫得干干净净。她走了以后,又进来了一位面上已有很多皱纹的老年妇女。后来,才知道这是阿布都阿郎的寡嫂娜娃提。
娜娃提把热温的牛奶装进她手里拿着的奶瓶中,抱着一只一只羔羊喂起奶来。
这六只羔羊,有的因为大羊奶汁稀吃不饱,有的因为大羊得了乳腺炎,还有一对羔羊,她们的母亲9356号大羊得了不治之症腹膜破裂而死。临死前,阿布都阿郎施行了手术,才把羔羊从胎内救了出来。这些羊羔,现在只能靠人工喂养。
养活一对孤羔,是牧羊人最困难的事情。但我发现娜娃提对这对孤羔有特殊的感情。她像收下了一对失去母亲的婴儿,可怜它,爱护它,把它搂在怀里亲它。在娜娃提的爱护下这两个出生只有半个月的羔羊,体重已增加到十多公斤,并不比同天生下来的其他羔羊差。
娜娃提又转向另一个育羔栏栅,抱起了昨夜新生的一对羔羊来。这对羔羊很小,还不懂吃奶哩。于是娜娃提便用手搿开它们的嘴,像灌药一样,灌进它们的肚子。而后摸摸肚皮,自言自语地说:“饱了!”又转向另一个栏栅……
离开阿布都阿郎的羊舍时,我心里说不出的兴奋:我们的草原上,有多少像阿布都阿郎一家人这样勤恳的好牧人啊!我们的羊会愈来愈多,多得就像天边的白云团似的。


第8版()
专栏:读书札记

古代的服装及其他
刘勉之
在封建社会里,也和今天一样,人人都要穿衣裳。但是,有一点不同,衣裳的质料、颜色、花饰有极大讲究,不能随便穿,违反了制度,就会杀头,甚至一家子都得陪着死。原来那时候,衣裳也是表示阶级身份的。
以质料而论,绸、缎、锦、绣、绡、绮等等都是统治阶级专用的,平民百姓只能穿布衣。以此,布衣就成为平民百姓的代名词了,有些朝代还特地规定,做买卖的有钱人,即使买得起,也禁止着用这些材料。
以颜色而论,大红、鹅黄、紫、绿等染料国内产量少,得从南洋等地进口,价格很贵。数量少,价钱贵,色彩好看,这样,连色彩也被统治阶级专利了。皇帝穿黄袍,最高级的官员穿大红,大紫,以下的官员穿绿,皂隶穿黑。至于平民百姓,就只好穿白了,以此,“白衣”也成为平民百姓的代名词。
至于花饰,在袍子上刺绣或者织成龙、凤、狮子、麒麟、蟒、仙鹤、各种各样的鸟等等,也是按贵族、官僚的地位和等级分别规定的。平民百姓连绣一条小虫儿小鱼儿也不行,更不用说描龙画凤了。不但如此,在统治阶级内部,也有极大讲究,例如龙袍,只有皇帝才能穿,绣着凤的服装,只有皇后才配穿,即便是最大的官僚如穿这样的服装,就犯“僣用”、“大逆不道”的罪恶,非死不可。
北宋时有一个大官僚,很能办事,也得到皇帝信任。有一次多喝了一点酒,不检点穿件黄衣服,被人看见告发,几乎闯了大祸。
明太祖杀了很多功臣,其中有几个战功很大的,被处死的罪状之一是僭用龙凤服饰。
本来,贵族、官僚和平民都一样长着眼睛鼻子,一样黄脸皮,黑头发,一眼看去,如何能分出贵贱来?唯一区别的办法是用衣裳的质料,色彩,花饰,构成等级地位的标识,特别是花饰,官员一般在官服的前胸绣上动物图案,文官用鸟,武官用兽,其中又按品级分别规定那一级用什么鸟什么兽,是一点也不能含糊的。这样,不用看面貌,一看衣裳的颜色和花饰就知道是什么地位的贵族,什么等级的官员了。当然,衬配着衣裳的还有帽子,靴子,例如皇帝的平天冠,皇后和贵族妇女的凤冠,官员的纱帽、朝靴,以及身上佩带的紫金鱼袋或者帽上的翎毛,坐的车饰,轿子的装饰和抬轿的人数,和住的房子的高度,间数多少,用什么瓦之类等等。
在北京,许多旧建筑,主要是故宫,不是都盖的是黄琉璃瓦吗?这种房子只有皇帝才能住,再不,就是死去的皇帝,例如帝王庙。神佛也被优待,像北海的天王殿也用琉璃瓦,不过是杂色的。
为了确保专用的权利,历代史书上都有舆服志这一类的专门纪录,在法律上也有专门的条款。
各个阶级的人们规定穿用不同的服装,住不同的房子,使用不同的交通工具,绝对不许乱用。遵守规定的叫合于礼制,反之就是犯法。合于礼制的意思,就是维护封建秩序。但是,也有例外,例如在统治阶级控制力量削弱的时候,富商大贾突破规定,乱穿衣裳,模仿宫廷和官僚家庭打扮,或者索性拿钱买官爵,穿着品官服装,招摇过市。至于农民起义战争暴发后,起义的人们根本不管这一套,爱穿什么就穿什么,那就更不用说了。
今天这些都已经成为历史上的陈迹了。宫殿、王府、大官僚的邸第还可以看到,只是已经变了性质,例如故宫和天王殿都成为博物馆,帝王庙办了中学,成为人民大众游览和学习的场所了。至于服装,除了在博物馆可以看到一些以外,人们还可在舞台上看到。


第8版()
专栏:观众的话

从影片“望江亭”想起的
张大年
我最近看到了由京剧名演员张君秋主演的彩色戏曲影片“望江亭”,觉得它既是好电影,又是好戏。由此也产生了一些联想:
我希望电影部门能够多拍摄几部优秀的戏曲影片,这很有好处。因为我国戏曲的遗产非常丰富,许多优秀的剧目历来在舞台上上演不衰,像我国伟大戏剧家关汉卿的“望江亭”(又名“谭记儿”)就是其中之一。人民是爱好这些剧目的。如何使我们丰富多采的优秀戏曲,更广泛地传播,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这是很重要的问题。但是目前由于一些条件的限制,在中小城市以及广大农村,要想经常看到优秀的传统剧目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大可以利用电影这一群众性最大的艺术形式,多多拍摄雅俗共赏、老少欢迎的戏曲电影。这是最受群众欢迎的样式。这样既能满足更多群众的要求,使他们花钱不多,费时很少,便能欣赏优秀剧目,看到优秀演员精彩表演;又使优秀剧目和演员的表演传之久远。
其次,戏曲影片表现的是戏曲,所以它具有戏曲的特点;另一方面它又是影片,它又具有电影的特点。因此,希望在戏曲影片中,既保持优秀戏曲的精华和特点,又能充分运用电影特有的艺术技巧,使二者很好结合起来,使这种影片成为有独特风格的艺术创造。
我以为影片“望江亭”在这方面是做得较好的。比如谭记儿巧扮渔妇来到望江亭那一折,画面远处是碧绿的山光水色,一线灯光从望江亭上透射出来。谭记儿着绿色衣裙,披蓑衣出现在江岸上,月光柔和地洒在她的身上。此情此境不但没有妨碍戏曲象征性的表现方法,还增加了戏剧的真实感。另一方面,扮演谭记儿的演员张君秋,运用传统的戏曲手法,和他圆润柔美的唱腔,精炼地塑造出了一个大胆蔑视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机智勇敢地同他们进行斗争的妇女的形象。谭记儿和白士中盟誓订终身、望江亭上巧取上方宝剑和圣旨、公堂上斥骂杨衙内这几折戏,把谭记儿对丈夫的爱和对统治者、压迫者的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深刻而又诙谐地揭露和嘲弄了愚蠢而无耻的统治者。由于影片
“望江亭”对二种艺术特性结合得好,因此相得益彰,使它获得观众的赞赏。
我们也还有许多其他的优秀戏曲影片,如“天仙配”、“十五贯”等,也是在这方面做得较好的,观众对它们的欢迎,有的甚至超过一般艺术片。但也有些影片过分拘泥于舞台象征性的表演,或者没有注意很好地运用电影艺术技巧,就令人感到美中不足。作为一个观众,我希望戏曲影片能多开几朵枝叶茂盛的鲜花,使我们的电影艺术更加蓬勃的发展。


第8版()
专栏:奇妙的事实

“猫岛”
宇文 译
不久前,一个英国的大地测量学家——旅行家来到印度洋的一个小小珊瑚岛上,这岛的名字叫“弗列加特”。在这个岛上没有植物,甚至连鸟类也不在这里落脚。在地上只发现有数不清的洞穴,看来好像是兔子洞。
这位旅行家就在岸边自己的小船上过夜了。可是,夜里,岛上响起了一片刺耳的尖叫声,把他惊醒。
原来,从洞里爬出来了几只猫,它们是当退潮的时候出来在浅水中捞鱼吃的。
据大体的估计,在这个孤岛上大概不少于一万只猫。看来,很可能这些猫的祖先是从附近沉没的船上流落到这里来的。
(原载苏联“环球”杂志)


第8版()
专栏:

黄浦江夜色 (套色木刻) 赵延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