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6月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质量
清华大学毕业设计结合国家生产任务
本报讯 清华大学的教师们,根据学校党委的要求,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应届毕业生毕业设计的质量。
清华大学一千多名应届毕业生,目前正在进行最后一个阶段的学习——毕业设计。毕业设计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综合运用过去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产上的一些问题。同时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过去,毕业生的毕业设计,由教师根据教学方面的要求,拟订一些假想的生产建设题目,交给学生去作。去年,清华大学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始把一部分毕业生的毕业设计,同承担国家生产任务结合起来。水利系1958年毕业班的一百五十七个学生,因为结合生产作了毕业设计,就有一百三十九个在考试时获得了优良的成绩,其中有二十个学生被奖为优秀生。根据去年的经验,学校决定,今年应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要更广泛地结合承担国家生产和科学研究的任务。
结合承担国家生产任务作毕业设计,也带来了两个新的问题:第一,生产往往要求每个学生固定在一个工序上工作,而教学则需要让每个学生在一些主要工序上受到全面训练。如作设计的就要在搜集资料、拟订方案、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等设计程序上都得到训练;第二,一项生产任务常常只能供学生学习掌握一个方面的技术,而教学上却要求通过毕业设计,让每个学生都能基本上掌握有关专业的全面技术。如学热力发电专业的学生,就要受到设计一座完整电站各个主要部分的训练,其中包括锅炉、燃汽轮机、热力设备自动化等部分。学汽车拖拉机专业的学生,就要受到设计试制有关汽车拖拉机的发动机、底盘方面的训练。
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清华大学的做法是:在选择任务时,既考虑国家当前经济建设的要求,也考虑教学上全面培养人才的要求。在设计过程中,他们采取了轮换工作、组织学生集体讨论问题、互相检查工作等办法,来完成每个学生的全面训练。如水利系设计水库工程时,他们按照设计进程,在每个阶段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在设计准备工作中,组织参加这项设计的全体学生一起搜集资料、勘测地形。进入拟制设计方案阶段时,他们发动每个学生都作一个全面的方案,采取相互评比的办法,集中所有方案的优点,得出一个比较先进的方案,这样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了业务训练。进入具体设计时,每个学生分工担负这项工程上的一个局部设计。大坝、隧道、电站等是一个水利工程上的主要部分,他们对此采取了轮换工作的办法。如:在初步设计阶段,先让一批学生作大坝的设计,进入技术设计时就让这批学生去作隧道的设计,而到施工设计阶段时,再让这批学生去进行电站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还常常针对一些技术上的关键问题举行生产会议。这样,在完成一项水利工程设计中,使所有参加的学生都受到了全面的基本训练。
有些生产任务内容比较单一,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他们就按照教学需要再选择几项生产任务组织学生来作。例如,动力系汽车拖拉机专业一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是担负深耕犁的设计、试验和制造任务。学生在设计深耕犁的工作中,受到设计犁头和机架传动的训练;并且根据这个专业的教学要求,学生还应该受到设计发动机的训练。因此,教研组又同时安排学生用一段时间参加发动机的设计工作。
在毕业设计中既要完成生产任务,又要全面培养学生,这是一项十分细致复杂的工作,要求有统一的领导和具体的帮助。清华大学在全校和各系都成立了专门领导毕业设计的机构,许多系为每个学生指定了指导教师。多数指导教师编制了进度表,经常按表检查,以保证生产和教学正常进行,便于加强辅导工作。(附图片)
清华大学建筑系的教师,在指导同学们作毕业设计
杜道盛 盛承天摄
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梁思成在辅导学生作毕业设计


第6版()
专栏:

作好毕业设计
彬南
高等工业学校本届毕业学生已开始作毕业设计了,这是高等工业学校教学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它也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一次总结。通过毕业设计工作,学生将全面地综合运用过去几年所学的基础理论与工业技术专业知识,来研究和解决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使自己得到锻炼,具备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做好毕业设计工作,对于提高干部的质量,检查、总结和提高教学工作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今年高等工业学校学生的毕业设计都同生产实践有紧密联系,抛掉了“纸上谈兵”风气。设计题目都来自生产,设计的研究的结果也将回到生产,为生产服务。生产实践中所发生的问题和考虑的因素,往往要比书本上复杂得多,可以使学生加深学习的深度,锻炼独立工作能力。理论进一步联系了国家建设的实际,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进一步做好毕业设计。
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生产劳动并不能代替理论教学;一个方面的生产训练,更不能代替其他方面的要求。真刀真枪地进行毕业设计,如果不注意完成教学要求,也有可能达不到全面培养的目的。有人认为,学生的某方面的能力已经在过去训练过了,全面训练已经在过去分别完成,现在的毕业设计不必从加强全面的综合锻炼出发。这样就会降低对毕业设计的要求。应该看到,过去的训练同今天毕业设计的全面而综合的训练是有区别的。学生要在已有训练的基础上,经过毕业设计,进一步提高,达到全面提高的目的。学校要注意在不同类型的毕业设计中,进一步把教学、生产劳动、科学研究互相结合,使学生受到更好的全面训练。
学生在毕业设计中,要注意克服个人主义的某些“小打算”。因为,错误的思想,只能把人们引导到错误的道路上去。特别是结合生产作毕业设计,如果做不好,发生错误,那就会直接影响生产建设。经过思想改造的学生们,自然都愿意把自己最好的毕业设计成绩向祖国汇报,作为对国家和人民多年培养的回答,自然也会愿意把自己的一颗赤心献给国家和人民。我们希望能在多少万篇毕业设计中,听到他们为人民服务的跳动着的心声,看到他们真才实学的本领。
教师在毕业设计中,要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毕业设计的成功,也说明教师的心血灌溉开了花,结了果。如果过去教学工作做得很好,那就要再接再励;如果过去做得不够,那就要努力补足。学生做完毕业设计,全部学校学习生活就结束了。愿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生的努力下,使毕业设计对祖国对人民作出应有的贡献,并且成为师生之间教学相长的最珍贵的结晶。


第6版()
专栏:

民主改革后共同建设美好的家乡
阿坝各族人民团结互助
新华社成都4日电 本社记者周祖佑报道: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经过民主改革,从根本上消灭了造成民族压迫和民族隔阂的阶级根源,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日益发展。居住在这里的藏、羌、回、汉等各族人民目前正团结无间,互助协作,共同建设着美好的家乡。
新的民族关系,首先表现为各少数民族人民对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无限热爱和信赖。他们积极响应号召,全州在民主改革后两年多的时间内,就实现了高级合作化。许多藏族人民连个人的生活私事,也主动地去找汉族工作干部商量,谈知心话。草地索称美部落一位藏族老大娘送别汉族干部时,流着眼泪依依不舍,她说:“封建主过去说人民政府是汉人政府,我说人民政府是藏民的救命恩人。我至死也要跟着共产党走!”
互助协作、彼此学习,是当前各族人民友好关系的特点。他们在民主改革中共同摧毁了封建制度,又共同组成了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现在,在岷江、黑水和杂谷脑河沿岸,到处都是多民族组成的联合社。许多老死不相往来的村寨和部落,也结成了亲密的联系。大金县涓尔乡居住着藏、回、汉三族农民,解放前由于三族封建主挑拨,民族之间经常发生冲突。有一次,回、汉两族大地主争夺女人,还强迫三族农民为他们打仗,死伤了许多人。民主改革中,藏、回、汉族农民共同推翻了封建统治。他们说:民族间不团结的根根这下挖掉了!去年,三族农民共同建立了人民公社,生产队、组之间经常在劳力、种籽、肥料等方面互相支援。茂汶羌族自治县农家乐农业社是由藏、汉、羌、回四族社员组成的。过去,各族农民连换工也不在一起。建社后,他们一起劳动,互相学习生产技术,大家生产积极性很高,只有一年功夫,这个社的收入就超过了当地富裕中农的水平,亩产粮食七百三十多斤。此外,全州各族农民在各项生产运动中,还广泛开展了大协作,互相借肥借种,共同兴修水利,交流生产经验。自治州到处流传着歌颂民族团结的歌曲。人们唱道:高高的山顶有许多,山根相连是一个;大小江河有许多,流入大海是一个;兄弟民族有许多,热爱祖国的心是一个。
民主改革以后,不仅各民族之间的关系起了根本变化,民族内部的团结也加强了。如若尔盖县热哥寨和里拉寨两个藏族寨子,过去由于封建主争权夺利,经常发生械斗。民主改革后,两寨藏民提高了觉悟。热哥寨干部呷望主动地向里拉寨干部说:我们的械斗是封建主造成的,现在共产党领导我们掀掉了压在我们头上的大石头,我们再不应该彼此仇杀了。两寨的干部互献哈达,群众欢呼共产党和毛主席万岁。现在,这两个寨子已经组成了一个合作社,团结在一起发展生产。


第6版()
专栏:

创造高原生产经验 大搞农副业生产
驻西藏部队争取蔬菜自给
新华社拉萨4日电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西藏部队,在平息叛乱、肃清散匪的同时,大搞农副业生产,争取做到蔬菜自给。
今年,西藏部队的生产准备比往年早,去年冬天,他们就开荒二千五百多亩,深翻了二千多亩耕地,积肥一千六百多万斤。今春,拉萨等地叛乱平息以后,许多部队就开赴农田,按时进行了春播。现在拉萨河畔、日喀则附近,以至拔海四千多公尺的阿里地区都种植了蔬茶和青稞。有些部队还喂养了大批的牛、羊、鸡、鸭。
几年来,驻西藏的人民解放军,在气温多变、农作物生长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创造出许多高原生产经验,获得了农副业的丰收。去年仅驻拉萨地区的部队,就生产了蔬菜一千二百四十多万斤,最高亩产量达一万五千斤。他们种的六百多亩小麦等作物也获得大面积丰产。此外,各部队还建立了面积达一万二千多平方公尺的温室,使部队冬季也能吃到新鲜蔬菜。过去这里只能种青稞、豌豆,由于他们不断改良土壤,试种新产品,现在可以种玉米、冬小麦、冬青稞了,蔬菜也由少数品种,发展到多样品种。今年他们种下的蔬菜,就有莴笋、西红柿等二十多种。


第6版()
专栏:

永远生活在社员之间
——罗世发领导生产处处依靠群众
本报记者 纪希晨 于竞祁
四川省新繁县新民人民公社社长,兼新民生产队队长和党支部书记罗世发,在工作中处处走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和带领群众,十年如一日,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和革命干部的优秀品质。几年来,他直接领导的新民中队(原新民农业社)生产直线上升,社员生活愈过愈好。这个有七百三十九户社员和五千亩耕地的队,去年粮食亩产量达到二千一百四十五斤,平均每人有粮三千一百斤。解放以来,他一直被群众选为县、专区、省和全国的历次农业劳动模范或先进代表。1953年以来,他又被连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不久前,当社里新居民点落成时,人们把一副大红对联贴在他的门上,上面写着:“一颗红心献给党,万般辛苦为社员”。这副对联,恰如其分地描绘出了罗世发的特点。
无论在领导生产还是处理日常事务中,罗世发十分注意联系和依靠群众,有事和群众商量。今年春耕开始,新民队立志争取比去年更大的跃进。但怎样才能订出今年生产计划并保证计划的实现?罗世发认为这是全队的大事,必须和群众商量,大家齐心合力才能办到。他和干部们不但在订计划前广泛征求了社员们对今年生产的意见,而且在制订过程中反复五次把计划交给群众讨论。这样,全队社员对指标的意见愈来愈一致,措施愈来愈具体。例如,如何增加肥料是保证今年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社员黄光华等在讨论中,建议利用田边地角扩大种植绿肥的面积,就使全队扩大了一千五百多亩绿肥田,相当积造一千多万斤混合肥料。在水稻播种前,全队决定推行“向阳条栽”的新的密植方法也是这样。新民队今年为了争取水稻大面积高产,把推行合理密植做为增产的中心环节。但不少人对密植后的通风透光问题顾虑很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罗世发和队干部们便再一次领导全队社员,就密植问题进行了讨论,既说密植优点,也说密植缺点,并把“向阳条栽法”交给群众鉴定。这种方法是根据太阳由东向西运行的规律,把水稻按东西方向条栽,南北方向开厢,对解决密植后通风透光有很大作用。经过群众讨论和鉴定,全队社员不仅树立了全面看待密植问题的观点,而且一致同意实行这种新密植法,随即按照今年密植规格播下稻种。
发现和总结群众经验,集中群众智慧解决生产上的难题,是罗世发最常用的方法。不久前,当小麦进入孕穗关后,发现有些小麦有倒伏的危险。罗世发马上就找一些老年农民,向他们请教防止的办法。结果,很快就总结出培土、搭架、多施磷钾肥等五、六种办法。这些办法及时推广后,全社小麦倒伏很少。早稻播种开始后,为了防止气温降低冻坏谷芽,罗世发又先后访问了许多有经验的老农。老农刘发栋不爱说话,他就亲自到地里和他一块劳动,终于找到了用关水泡秧田的办法,利用水温变化不快的特点来保藏谷芽。由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全队就普遍提早了早稻播种时间,保证了适时播种。
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是罗世发一个突出的特点。几年来,他从未因自己的政治地位而改变这一作风。一般说来,他每个月都能抽出二十天左右的时间参加生产。每逢困难任务,他总是带头参加。如在积肥运动中,为了开展利用各种肥土肥泥的活动,他首先把自己的院墙拆掉,从而大大鼓舞了群众情绪。社员们说:罗社长都能干,我们为什么不能?另一方面,对来自群众的正确批评,他都能诚恳接受,并加以改进。公社化后,队上有的干部对妇女的特殊要求照顾不够,女社员们提出了意见。罗世发知道后,就马上召集干部进行研究。他亲自提出和制订了一套办法,如把过去统一放“特殊假”的做法改为自由选择,对孕妇、产妇进行多方面照顾等。当他宣布了这些规定后,女社员十分兴奋,立刻给干部们贴了一张表扬大字报:“共产党,像爹娘,妇女健康有保障,我们一定生产打胜仗,要和男子比谁强!”
罗世发在工作中十分注意集体领导,重大问题都提交支部和队委会讨论,另一方面不断加强社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培养群众中的积极分子。此外,他还特别注意通过表扬好人好事的做法在群众中树立榜样,开展学习运动。队里有个女生产队长黄继芬,平常生产积极,工作任劳任怨。在一次洪水暴涨时,她又带头跳下急流,和三十多个社员一块,用身体结成一道“人堤”挡住浪头,使发生危险的河堤得以及时抢修。在罗世发倡议下,全社展开了学习黄继芬运动,对群众教育很大。去年,队里扩大红苕面积缺乏秧苗,社员钟朝清带头拿出自留地上培育的红苕秧,全队又立即开展了学习钟朝清的运动。由于这样,全队积极分子的队伍不断壮大,成为党联系群众的有力助手。最近三年中,党、团员都增加了一倍多,群众中的积极分子也由过去不满一百人增加到三百多人。去年大炼钢铁中,全队干部纷纷上山,只有一两个人在家,但由于积极分子多,群众觉悟高,全队农业生产照常进行。
群众干劲愈大,愈要关心群众生活。还在1953年,新民队就在罗世发建议下,创办了第一所幼儿园。公社化后,他更关心集体生活,亲自领导生活福利工作。为了办好食堂,他不仅经常去检查食堂工作,还和队上的干部轮流担任炊事员,摸索办好食堂的经验。有一次,他听说女社员陈玉芳对伙食有意见,他就亲自去找她了解。谈话以后,罗世发才知道有个别食堂炊事员不爱清洁,开饭不按时,他马上就去帮助这些食堂改进工作。除此以外,罗世发自己也经常帮助社员解决一些临时的困难,如帮助个别社员添制冬衣、看病等。由于这样,社员们对罗世发就更加敬爱。他们热情地把罗世发称为“能文能武、是好领导又是好朋友”的人。(附图片)
罗世发(左)在公社产院里,探望产妇的健康情况。
新华社记者陈捷摄
罗世发在麦田里 于竞祁摄


第6版()
专栏:编后

有事同群众商量
新繁县新民生产队的党支部书记罗世发同志,十年如一日地在工作中处处走群众路线,有事就和群众商量,做得很好,很有成绩,被社员称赞为“万般辛苦为社员”的好干部。这是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干部的好榜样。
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干部,在执行政策和工作任务时,要向群众“交底”,“交心”,还要与群众同甘共苦,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在生产上带头干。这样,才能够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得到群众的支持,真正把事情谋好,办好。罗世发同志是这样做的,各地人民公社也有不少党支部书记也是这样做的。我们希望每个党支部书记都能这样做,认真把党的各种工作做好。


第6版()
专栏:

里下河洼地上的一天
天还没亮,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由五个人组成的野外调查队就出发了。大家哼着自编的歌曲,在长江三角洲的一条运河大堤上行进着。他们到这里来,要为国家制订长江流域规划,提供里下河地区地貌地形和水文的资料。
霎时,东方的朝霞闪出万道光芒,眼前出现一片金色的洼地,陈老师领着大家坐了下来,一面谈话,一面观察着地形。
眼前就是“碟子形”的里下河洼地,从里下河洼地边缘向中心看,地形逐渐降低。他们把这个地形和不久前在范公堤和长江古砂嘴(天然堤)上观察的情景,与学习过的教材和资料联想在一起时,深深感到给里下河区下一个“碟形洼地”的意义是非常确切的。可是,眼前这个“碟形洼地”的内容,比之课堂学习,又是多么丰富啊!
工作开始了。观察测量,画剖面图,展开现场讨论。他们讨论了运河堤东西地形的差异和里下河洼地的成因,从解放后人民政府修建了这条堤屏障着里下河地区免遭河水侵害,说明新旧社会对待自然灾害的两种根本不同的态度,他们又谈到了彻底根绝自然灾害和里下河农田水利建设的一些意见。陈老师望着大家脸上喜悦的神色,满意地说,大家讲得很深刻,这两个小时的野外工作,使我们了解了里下河的地貌特征和成因,摸索到一些改造、利用它的办法。你们是未来的人民教师,不但要有这样丰富的科学知识,而且还要有对祖国崇高的感情,……。
陈老师热情的鼓励,更加激发了青年们的感情,阿康霍地站了起来,朗诵了他当场编写的一首快板诗:
“说普查,道普查,普查意义真正大,教育方针得贯彻,全面锻炼收获大。” 尚纪(附图片)
苗地 赵志方插图


第6版()
专栏:

学生和工人作了朋友
北京大学中文系一、二年级全体学生,曾在京西矿务局的门头沟煤矿和城子煤矿生活过三个半月。他们和煤矿工人一道参加和煤、推罐、放炮、打眼等各种井下劳动,一面学习业务课程。他们还访问工人和劳动模范,编写煤矿英雄谱、矿史、煤矿工人歌谣选,结合中心任务开展矿口宣传和演出,帮助工人扫盲,为工人举办业余文艺讲座,和工人一道进行文艺创作。学生们常常怀着激动的心情谈到这一段的生活。他们不仅学到了许多生产实践知识,更重要的是受到一场政治思想上的洗礼。
有一次,一个叫吕佳的女学生在井下没有遵守安全规程,看到放炮,好奇地挤进去看。突然,顶板上一块石头朝她的头上落下来。一个工人看到,立刻冲上去把她推开,而他自己却来不及躲开被石头打伤了。在紧急关头,工人同志这种舍身为人的高贵品质深深地感动了所有的学生,使他们更加深了对自己身上个人主义思想的鄙弃和决裂。
“一副眼镜几卷书,走路迈着四方步。树荫底下谈天地,颐和园里去游湖”,这原是中文系一年级学生程裕桢描叙自己所向往的学生生活的一首诗。教育方针的大辩论也没有完全解决他的思想问题。下煤矿经过劳动实践,和工人生活在一起,在他参加编写反映煤矿工人解放前后的生活,和党领导煤矿工人进行地下斗争的小说“长夜”的过程中,程裕桢转变了,他虚心地向工人学习,严格地要求自己,哪儿活重就争取到那儿去劳动,不论分配什么任务,都积极努力地去完成。
共同的劳动,共同的生活,使这些大学生和煤矿工人结成了深厚的友谊。学生们把煤矿称作他们的
“第二故乡”。回校以后还和自己的工人师傅经常通信往来。在节日和例假日,总有一些学生欢欢喜喜地去矿上访问老师傅、老朋友,工人们有空时也爱上北大来玩。矿上有什么紧急任务需要帮助,自然就想到他们的大学生朋友。“五一”前夕,城子煤矿绘宣传画的人手不够,打了长途电话来,二年级学生立刻派出了他们当中最擅长绘画的学生,赶去帮忙。城子煤矿党委书记李文风趣地说:北大和煤矿结了亲啦!
曲润海 余辉音(附图片)
华东纺织工学院棉纺教研组教师荣广颐(左二)和四年级学生一起,在华纺式超大牵伸机旁观察纺出来的42支高支纱的质量,以便继续改进。 新华社记者 陈娟美摄


第6版()
专栏:

尝试
长春地质学院在野外生产实习活动中,作了地质勘探工作中的新的尝试。这个尝试,就是学院党委根据学生野外地质生产活动的实践经验,总结提出区域地质测量(以下简称区测)和找矿相结合的办法。这一办法,改变了过去地质界历来的区测不管找矿,找矿不管区测的分家办法,使找矿工作效率大为提高。
实行区测和找矿相结合的办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经过了思想斗争的。起初,学生们是按照课堂里所讲的区测只管区测,找矿只管找矿的程序进行工作。区测的学生在填图工作中,发现了可能有矿的地方,把它标在图纸上,然后交由专门找矿的人去找。实际上这样做效果不好。搞区测工作的学生对区测填图劲头不大,填图效率不高;专门找矿的学生看图行事,需要一定时间熟悉图纸,结果形成整个找矿工作进展十分缓慢。党委注意了这情况,及时进行研究,提出区测和找矿相结合的办法,并召开现场会议推广。在会议辩论中,驳倒了那些认为区测和找矿分两步走是地质界的老规矩,区测找矿相结合,不仅影响区测填图质量和速度,而且矿也找不好等错误思想,进一步肯定了党委提出的区测、找矿相结合的办法。现场会议之后,学院领导在重新部署任务时,就把区测和找矿的两项任务同时交给学生,区测同时也找矿,找矿同时也区测,以区测指导找矿,以找矿带动区测。
区测和找矿相结合进行后,工作效率立即出现明显的变化。吉南大队的一个分队起初区测工作进行了两个月,没有找矿,区测填图面积只完成五百二十平方公里;而后来,仅仅三十天就完成了区测填图面积一千一百平方公里。同时在这个面积范围内,还进行了找矿工作,发现了很多中、小型矿藏。 开欣 德天(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