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6月5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从头抓起 环环抓紧
十六省市代表共商棉花增产措施
据新华社石家庄4日电 棉花产量高低,直接取决于能收获的棉桃多少。为了力争今年棉花大丰收,5月下旬农业部在石家庄召开的全国棉花保桃会议,号召各地搞好田间管理,促使棉花早座桃,多座伏桃,座大桃,座好桃。
今年的棉花生产,是在总结了去年棉花生产大跃进的丰富经验基础上进行的。播种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绝大部分棉田出苗良好,幼苗生长茁壮,这些都是争取棉花大丰收的基础。会议认为,在这个基础上,加强田间管理,做好保蕾保桃工作,促使棉花多座伏前桃,确保伏桃,抓好秋桃,力争桃多、桃大、桃好,就成了确保棉花大丰收的关键。
根据去年的丰产经验,会议指出,多座伏前桃,能够有效地提早并加长结铃期,赢得多结桃的时间;同时伏前棉棵尚小,通风透光良好,棉蕾棉铃脱落的少,可以多收质量良好的“头喷花”。为了多座伏前桃,会议要求,在保证合理密植和全苗的条件下,要适时的早间苗,早定苗,早中耕,多中耕,以提高地温,促进幼苗发育,抑止苗期病害;还要加强防治苗期虫害,特别是麦收前后要彻底治蚜,以促使棉花正常发育,早现蕾、早开花和早座桃。
会议认为,确保伏桃是棉花增产潜力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暑伏期间,棉花开花最快最多,结的棉桃也大,成熟后吐絮质量良好,群众通称为“中喷花”。但是,这个期间,也是棉花蕾铃脱落最多的时候。根据历年情况,棉株中、下部的蕾铃,往往脱落70%到80%。因此,确保伏桃,就成了保证棉花获得高额丰产的重要关键。会议指出,要想防止暑伏期间蕾铃脱落,主要是以调剂肥、水、温(通风)、光(日照)为中心,采取各项措施,给棉花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会议指出,抓好秋桃是去年棉花大丰收的一项重要经验。今年,在确保伏桃的基础上,应该大抓秋桃。促使棉花多结秋桃的中心问题,是加强棉田后期管理:要增施肥料,天旱时要适当灌溉;还可根据霜期早晚,适当推迟打顶,多留果枝,以便多结秋桃。但是,盲目多留果枝或不打顶尖,也是不对的,要注意防止。
会议认为,苗期管理、多座伏前桃、确保伏桃,抓好秋桃这四个环节是互相关联的,一个环节,特别是第一个环节的工作抓不好,其他环节就要受到影响,因此,要从头抓起,环环扣紧。当前,要确实作好查苗补苗工作,搞好苗期管理,以便做到合理密植和苗全苗壮。
为了搞好以上四个阶段的棉田管理工作,力争棉花大丰收,会议号召各棉区立即开展大面积丰产竞赛运动。在运动中,各级领导既要抓大面积丰产田,又要组织广大群众注意对一般田的管理,把广种多收和少种高产多收结合起来。
参加会议的有河北、山东、河南、江西、湖北、辽宁、上海等十六个省、市的农业厅、局长,河北省产棉区的专、县农业局长,以及一部分植棉模范。会议期间,代表们参观了石家庄市郊区留营生产队的棉田管理。(附图片)
上海市崇明县今年播种的二十二万亩棉花长得苗全茁壮。这是该县庙正公社的社员们在田间进行定苗。 陈 辉摄(新华社稿)


第3版()
专栏:

大战风雨 抢救棉苗
湖北部分棉区开展抗灾增产运动
新华社武汉3日电 湖北省部分棉区农民,同狂风暴雨和寒潮所作的斗争,已经获得很大成绩。
湖北省今年棉花播种面积共八百多万亩,一般都生长良好。5月下旬,部分地区突然遭到了狂风暴雨和寒潮的袭击,幼嫩的棉苗受到了损伤。灾情发生以后,各地立即组织大批干部、老农和技术人员,对棉田逐块检查,并发动群众总结去年抗灾保苗、抗灾增产的经验,鼓舞了广大群众战胜这次灾害的信心和干劲,迅速掀起了一个抢时间、保全苗、加措施、超计划的抗灾增产运动。地处江汉平原的荆州专区,参加抗灾斗争的达六十多万人。受灾比较严重的监利县,出动了十二万人,一天一夜从渍水中抢救了六万多亩棉苗。江陵县弥市公社党委书记杨厚德,在八级大风中,领导群众用门板、芦席在二千八百多亩棉田旁边搭了防风牌,保住了棉苗未受损失。石首县大垸公社自由生产队党支部书记杨梅芳,冒大风大雨,打开棉田的闸门排水,从渍水中抢救了一千八百多亩棉田。


第3版()
专栏:读报常识

为什么要保蕾保铃?
我国主要棉产区到了6月,棉花就开始现蕾,七月进入花铃期,这是保蕾保铃的重要时期。
我国棉花生产虽然连年获得丰收,但蕾铃脱落现象仍然严重。1958年一般棉田的蕾铃脱落率比往年约降低10%,但脱落仍在60%以上,有些棉田,脱落率还要高。如果我们能使棉蕾棉铃少脱落,就可以更多的增产棉花。有人计算过,目前种植最多的岱字棉十五号品种,每亩种植五千株,每株现蕾五十个,如蕾铃脱落率为80%,则每株成铃数只有十个。每斤籽棉平均以一百二十五个铃计,则每亩可产籽棉四百斤。如脱落率能降低到40%,每株成铃数提到三十个,则每亩可产籽棉一千二百斤,产量可以提高二倍。如再将脱落率压低到10%,则每株成铃四十五个,每亩籽棉产量可达一千八百斤,产量较脱落80%的提高三倍半。由此可见,保蕾铃减少脱落是棉花获得高额丰产最关键性问题。


第3版()
专栏:

力争亩亩苗全块块苗壮
辽宁棉区种一亩、查一亩;缺一棵、补一棵
河南新乡地区合理留苗,勤除杂草,防治虫害
新华社沈阳3日电 辽宁省各产棉区人民公社大力加强棉花田间管理,力争“亩亩苗全、块块苗壮”。
今年辽宁省植棉三百零八万六千亩,超额完成国家计划。为了保证亩亩苗全,块块苗壮,各地棉农积极查田补苗。朝阳县凌川人民公社在棉花播种结束后,立即举办了各管理区、生产队干部的棉花保苗训练班。在棉苗铲土时,组织社、作业区、生产队干部和有经验的老农四十多人,分组对全乡所有的棉田逐队逐块检查。对出苗较差的棉田,就地研究原因和进行补救,作到发现一块及时补救一块。盘山县在召开查田补苗会议后,全县立即组织八千五百多人,边查、边补、边抢救,已抢救出受风剥的棉苗一万一千多亩,补种了二千三百多亩。营口、盖平等县组织力量种一亩、查一亩,缺一棵、补一棵,以寸土不闲,棵苗必争的劲头展开了保苗运动。
目前,出苗较好的棉区,正在抓紧锄草、间苗、定苗。幼苗生育较弱的棉田,除及时疏苗、锄草、补苗外,正分别补施肥料。旅大、朝阳部分干旱棉田,结合追肥,还进行了灌溉。
本报新乡4日电 中共河南新乡地委5月中旬向棉区广大人民发出了“多结伏前桃,大力保伏桃”的号召,全区三百九十三万亩棉田,在棉农精心管理下,苗全苗壮,发育早,长的好。5月31日的调查证明,今年的棉花一般大田已普遍生长出四、五片真叶,丰产方已达五、六片真叶,较去年同期每株多长二、三片真叶。部分丰产方已于5月下旬开始现蕾,较往年提前了几天。
多结伏前桃,大力保伏桃,是力争今年棉花更大丰收的基础。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新乡专区广大棉农正在积极贯彻执行新乡地委提出的增产措施。定苗的时候实行了三带:带尺,保证合理留苗;带篮,将间下的棉苗带出地外,防止病虫害传染;带药袋,发现虫株随时喷药。现在除部分碱地外,全区定苗工作已基本结束。定苗时,各地因地制宜的确定了不同的合理密植幅度。
从苗出土一半,即开始锄梦花,到5月底全区棉田普锄了两遍,三遍的已达50%以上。丰产方已开始锄四遍。因此大片棉田实现了无草无板结的要求。
与此同时,全区防治棉蚜的第一战役已基本结束,三十万治虫大军在“保苗如保命,治蚜如杀敌”的口号鼓舞下,一周内就防治三百余万亩,将有蚜株率压低到3%以下,为棉花早现蕾创造了条件。
(新乡专区棉花生产办公室)(附图片)
山西翼城县先锋公社西梁管理区有四十年植棉经验的老农姚克俊(前中)在现场参观时,根据他过去的植棉经验,提出在水地留苗的标准。右第一人是吴春安。 新华社记者 花 皑摄


第3版()
专栏:试试看

雨前剥花能保铃
棉花花冠上仰,开花时成盏状,遇雨容易存水;雨后花瓣闭合,积水排泄不出,花心极易发霉,因而招致幼铃脱落。
1958年石家庄农业科学研究所在棉花卫星田的管理上,雨季也采取了摘败花的措施。他们发现摘除半枯萎的花冠时,花心积水很多;有的花心中有一层糊状物,已经发酵,这种花冠,摘除后幼铃表皮呈灰白色,表明已受水浸的损害。因此防止花心积水的办法是在雨季每日下午剥去鲜花的花瓣,这样遇雨就不再存水。经对比试验,雨前剥鲜花,较雨后摘败花可减少脱落8.8%。


第3版()
专栏:

抓紧时机 缺苗就补
植棉能手张秋香向棉区兄弟姐妹提出建议
陕西日报消息 植棉能手张秋香最近了解到许多地区棉田缺苗现象十分严重,特写信给植棉地区的兄弟姐妹们,建议抓紧时机,做好查苗补苗工作。信上说:
今年4、5月间多雨,地温比较低,许多地区棉田缺苗现象十分严重。最近,我在武功县发现有的棉田缺苗占30%以上,这是严重问题。人常说,有苗不愁长,没苗心发慌。所以,抓紧时机,赶快查苗补苗,十分重要。
有人说,现在补苗已经迟了,赶不上了;还说,现在补苗是“白熬油,不顶啥”。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现在补苗就是有点迟了。但认为现在补苗就是赶不上了,根本不顶啥,这就不合事实。1957年,我们队里种了二百七十亩棉花,大家也许记得,在那一年5月中,下了一场雨,接着来了一次寒流,到处棉苗死亡很严重,我们的棉花苗就有一半冻死了。但是我们没有泄气,抱着缺苗就补的老主意,连续补了四次。就是这一年,我们保证了全苗,棉花亩产比1956年的九十五斤还高出十二斤。
现在到底咋办呢?我建议种棉花地区的兄弟姐妹们,都应该抓紧时机,赶快把所有的棉田做一次全面检查,发现缺苗,就赶紧移苗或补种。补种的时候,要注意处理好棉籽,用温汤浸种催芽;种的时候,最好用锄点种,把湿土盖在棉籽上,不要把地皮上的干土掺进去,这样出苗快。
她在信上最后说:前一个时期,因为地温低,很多棉籽没有出土,出了的苗也不很欢,眼前地温已经提高了,如果赶紧补种上,将来一定出苗快,而且苗子长得欢。定苗后,如能给这些补苗再施点速效肥,一定会赶上早种的苗。


第3版()
专栏:

有色棉
本报记者 成华
在凤仙花和芙蓉花上将要结出棉花来。
你们将有一天穿上一种不经印染但是花儿永不褪色的折叠裙,年轻的姑娘们,你相信吗?
这不是憧憬,也不是幻想。
在广西玉林专区农业试验站里,排列着一行行众多的培育植物新品种的瓦盆,这些瓦盆里栽培着各种有趣的植物。这里一片翠绿,万绿丛中却有几朵鲜花。走近一看,栽棉花的盆里,尺把高的青枝绿叶之间,开着四朵鲜艳的凤仙花。刚刚下过一阵春雨,花朵上沾着几滴雨水,更显得美丽婀娜。正在精心护理的蒋少芳,蹲在瓦盆旁边,告诉记者:这株用棉花和凤仙花嫁接成的新植物,是在4月1日嫁接成的。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
有一天,青年育种家蒋少芳走在街上,忽然发现人们穿的各种颜色的衣服,尽管新的时候它再漂亮,可是洗过几水以后颜色就褪的很难看。蒋少芳想,能不能有一种布,永不褪色,而且越洗颜色越好?他想,布是用纱织的,纱是棉花纺的,如果棉花本身就有颜色,那不更好吗?这个善于设想敢于创造的年青人,从此就打定主意要培育一种有色棉花。蒋少芳指着这株植物说:有些人认为棉花和凤仙花嫁接,是属于无性远缘杂交,不能得出杂种。可是我不相信这种见解,因为有色棉花已在苏联种植成功。为什么人家能试验成功,而我们不能呢?在苏联先进经验的鼓舞下,他信心百倍地进行试验。由于棉花是木质茎,凤仙花是肉质茎,一连嫁接了四、五十次都没有成功。这时,他想起在创造水稻新品种时,曾经遇到“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难,可是一经钻研,却又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经验。因此他不灰心,继续在探索新的方法。在摸索中,他选出幼龄植株进行嫁接,同时倍加爱护,半夜三更也去观察,发现水不够了马上浇水,室外风大立即把它搬进暖室,看到室内阳光少了,赶忙把它搬到室外,终于嫁接成功。蒋少芳说:到收获时,枝上结的棉桃将不再是白色,而是有色的棉花了。
我和蒋少芳穿过试验站新盖的暖房,在路过的一畦地里,又长满了芙蓉花和棉花杂交的新棉花。在田埂上,我们并排走着,谈到高兴之处,他就握紧并连连摇动着我的手。他说:我们的人民不仅应该吃得好,还要穿得好。
初中没有毕业年方二十二岁的蒋少芳就是这样日日夜夜的奋发努力,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他在玉林师范学校植物园当工人时,就从杂务缠身、终日繁忙之中挤时间钻研、学习、实验,培育水稻良种。他克服了实验中缺乏仪器用具的种种困难。在六十二次的失败和挫折中,来自客观的轻视和嘲笑,虽也使他时有苦恼和动摇。但在党的诱导和热情的鼓舞之下,研究工作愈做愈深入细致,终于找到了失败的原因。在第六十三次成功地完成了水稻和玉米的嫁接试验,培育出“玉米水稻”良种。并且用水稻和高粱进行有性杂交,培育出玉师一、二、三号三个水稻良种,否定了农业科学界认为“远缘杂交”难于成功的看法。同时,还用有性杂交和无性杂交培育成“高粱玉米”、“多穗玉米”等二十几种新品种。可是,他并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现在,他又开始了新的试验。(附图片)
赵志方 插图


第3版()
专栏:

让棉花早座桃、多结桃、结大桃
河北省石家庄市振头人民公社留营生产队队长 王满红
1958年我们生产队种的一千二百五十亩棉花,获得了空前大丰收,平均亩产皮棉二百零一斤,比1957年增产23.5%。丰产田十八亩,平均亩产皮棉三百零二斤,其中丰产试验田三点四七亩,平均亩产皮棉四百七十五斤。一般单株座桃十八点二个,其中伏前座桃六点八个,伏里座桃八点二个,秋桃三点二个。棉铃肥大,有些“岱字15号”的棉铃直径达到了四点一公分,中下部棉铃每六十个可摘籽棉一斤。
经过全队社员讨论总结,我队棉花大丰收在技术方面的主要原因是,根据石家庄市春季干旱多风、伏季多雨的气候特点,围绕着“早座伏前桃、多座伏里桃、争取秋桃”三个关键性环节,综合地、因地制宜地运用了农业“八字宪法”。在八字宪法的具体运用上,我们有以下体会:
(一)多座伏前桃
“带桃入伏,上下一嘟噜(桃多的意思)”,这是我们的实际经验。意思是多座伏前桃,雨季不疯长,上下满结桃。但多座伏前桃必须苗肥苗壮、早发育。我们促进棉苗肥壮、早发育的办法,除采取深耕、精细整地、早播种、早疏苗、早间苗、早定苗、种子处理等措施外,以下几点特别重要。
(1)多上猪圈粪,打好肥料底。自解放以来,我队每亩棉田年年上猪粪五千多斤,有时还上饼肥料百十斤。1958年,地力肥壮,基本上满足了苗期的需要。我们强调幼苗期不追肥,不浇水。因为水肥过多,不利于蹲苗;如果浇水过早,地温降低,反而抑制生长。
(2)播前灌足水,麦前蹲好苗。麦前蹲苗,是我队多年的习惯。蹲苗有利根群发育,使棉苗粗壮,节间短。而要蹲好苗,只有在播前保好墒,幼苗期不浇水。因此我队是在头年小雪节前后进行冬灌,春耕后普遍春浇,使棉田涵蓄了适当的水分,保证了出苗和苗期需要。以后一般到麦收前才浇一小水,去年麦收前有雨,直到6月8日才浇头水。在浇水方法上,采取了畦浇和沟浇的方法控制灌水量,保证了蹲苗。
(3)提高地温,促进幼苗发育。棉苗出土后,能否迅速正常发育的主要因素是提高地温。提高地温的有效措施是早中耕,多中耕,深中耕。我们体验到:早中耕和多中耕,使地发暖,保墒好,能防春旱,避免早浇;深中耕,能促进根群发育,利蹲苗,节间短。去年一般棉田在伏前中耕七次,丰产田达到九次。结合中耕进行松土、培土,消除了杂草。根据实测,早中耕与培土能提高地温一到三度(摄氏),能促进幼苗发育,减少病害。
(4)液肥追弱苗,株株健壮,块块整齐。在早补点,晚移栽,保证全苗的基础上,棉苗能否均衡生长,是能不能普遍早座桃和多座桃的中心问题。过去我们在消灭三类苗上虽用了很大力气,但生长的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去年我队采用了三十倍硫铵溶液
(墒好可以浓一些,地干可以稀一些)追施弱苗,消灭了三类苗,获得了棉株高矮一致,块块整齐的显著效果。这样做也同时解决了追肥后必须浇水与蹲苗的矛盾,既满足了幼苗对水、肥的需要,又不妨碍蹲苗。
(5)虫害要早治、彻治、连续治。棉蚜、红蜘蛛年年发生,我们连年就采取早治、彻治、连续除治,及时消灭了棉蚜、红蜘蛛等所有害虫,没有发生卷叶、红叶现象,保证了棉苗生长。这是我队的棉苗能够正常、均衡生长的又一重要因素。因为采取了以上措施,全队棉花获得了麦收前普遍显蕾,和伏前座桃六点八个的巨大效果。
(二)防止伏桃脱落
伏里是座桃最多的时期,也是落桃最多的时期,解决不了落桃问题,就不能够达到多座桃的目的。我们解决的办法是:
(1)合理给肥给水,既保证需要,又不让棉花徒长。伏里能否多座桃,与伏前的营养条件有很大关系。但伏里正是棉花盛花期,需肥最多,若肥料不足,棉叶和花蕾黄弱,就要引起棉桃大量脱落。不过追肥不当,也会使棉棵徒长,棉桃大量脱落。因此,我们队本着“少吃多餐,先少后多”的原则,第一次施肥在初花期,每亩追氯化铵二十斤,颗粒肥二十四斤;第二次在盛花期,每亩追棉籽饼十五斤,硫铵、过磷酸钙各十五斤;第三次在盛花后期,每亩追酱干十五斤,硫铵二十斤,颗粒肥二十斤。另外在盛花期普遍喷施了千分之二的硼砂溶液一次,根外喷磷两次。
伏里正是雨季,浇水后常常遇雨,使棉棵疯长,造成蕾铃脱落。因此,要掌握
“看天、看地、看苗”的浇水方法。
“看天浇水”:根据最近是否下雨决定应否浇水和水量的大小。观察方法是土洋并用。土法是看蛇过道,水缸湿、艾根生白芽,都是下雨预兆。洋办法是根据气象预测预报。
“看地浇水”:根据墒情和土质浇水。三寸左右深的土壤,如果用手攒土成团,证明墒情适宜;不能成团,则缺水。黄土地在头伏二伏浇水可稍大些;而黑夹土保墒力强,不能浇大水。
“看苗浇水”:顶尖与果枝齐长,表示水分合适,不浇水;顶尖长,果枝不长,是伤水,需要深中耕抑制徒长;果枝生长,顶尖不长是受旱,应该立即浇水抗旱。
在浇水方法上:入伏后,一般是沟灌,小水勤浇,以防浇水后阴雨连绵,造成徒长。
(2)精细整枝,保证通风透光,减少养分消耗,是多座桃的又一关键。
经过以上整枝措施,实现了棉株不见杈,节间无耳髓,铃旁无“鸡窝”,虽然株高叶肥,但空隙很多,并无过分郁闭现象。
(3)彻治虫害,可以减少脱落,多座桃。
(三)抓秋桃、增铃重
过去我队棉花是小暑、大暑去顶,每株留果枝十二到十四个。去年为了争取高产,一般在立秋处暑间去顶,丰产田未去顶,每株增加秋桃三点二个。但多留果枝,则棉株高大,影响了通风透光。如果不去顶尖,上部棉铃不能吐絮,白白消耗地力,且影响中部棉铃的生长速度和重量。我们认为,去顶应该适时,最迟不超过处暑。
后期追肥浇水,可以保伏桃、增铃重。老农们认为棉花生长期较长,虽然去了顶尖后棉花不再往高处宽处生长,但仍然要长铃、长绒、灌籽,如果水肥不足就要减产和降低质量。因此,去年处暑后每亩追酱干十五斤、硫铵十五斤,收到了上下叶色一致、棉铃一致的显著作用。但施肥浇水也不要过晚或过量。
(四)在丰产的基础上前进
在1958年大跃进的基础上,我队今春播种的棉花,已完成了第三次中耕,半数已经定苗,目前正在进行紧张的除虫战斗。经过社员讨论,今年保证亩产籽棉七百二十斤;培养丰产田六十七亩,计划亩产一千五百斤。
在实现上述指标的斗争中,仍然要狠狠抓住早座伏前桃,抓住伏里桃,争取秋桃和增加铃重四个关键环节。在措施上,除继续执行我们认为成功的经验外,根据去年所发现的问题,还打算采取以下改革措施:
(1)大力改革行距,突出抓光,解决棉田郁闭问题。
(2)继续试验双株丛留,保证密度。去年我队试验了一亩五千多株的双株丛留,获得了亩产九百五十斤的成绩。今年搞了三十亩大小垅型式的双株丛留,每亩留苗五千株以上;另搞了五十亩二点二尺行距的双株丛留,每亩四千株以上。希望从这些试验中能找出一种肥地密植的最好型式。
(3)全部实行边沟透浇,进一步调剂土壤水分,充分适应棉花生长需要。在大小垅棉的宽行开沟,窄行培土,使成为高埂边沟。旱时用边沟浇水,阴雨连绵时用边沟排涝。在渠井双保险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旱涝双保险。
(4)增灌开絮水,摘一喷,浇一水,保证不受秋旱,达到保桃增重的目的。
(5)合理配合土肥料和施肥,以便既满足棉株各个阶段的生长需要,又要作到不徒长,多座桃,少落桃。


第3版()
专栏:

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
划拨土地种植饲料
发放家畜家禽贷款
据甘肃日报消息 天祝藏族自治县各级党委在繁殖家畜家禽方面,听取社员群众的意见,在饲料、资金、劳动时间等方面给予了社员以方便和帮助,从而促进了家畜家禽的繁殖。目前,全县家畜家禽的发展,与1958年年底比较:猪增加了13.2%,鸡增加了18.3%,鸭增加了二点一倍,鱼增加了十二点八倍。
这县为了解决集体生产和个人饲养家畜家禽在时间上的矛盾,提出实行小段包工,自报全年出勤劳动日数的办法,社员在一天内完成包工定额后,有充裕的时间饲养猪、鸡等家畜家禽。在饲料方面,除发动社员在百草丛生的季节寻找青草解决猪饲料以外,最近还规定:1、各公社都按每人平均占有土地数的5%,拨给社员作为种植饲养家畜家禽的饲料地。2、利用空闲地和社员工余时间,组织集体种植饲料,秋后按劳分配,用以繁殖家畜家禽。3、各生产队将多余的谷糠、谷衣、豆衣、胡麻衣等分配给社员,当作饲料。
各生产队和食堂的养猪场均成为供给社员仔猪的主要基地。古浪镇人民公社和平大队为集体猪场和社员个人配育仔猪,专门饲养了五百六十口母猪,仅在最近两个月内,供给了社员三百二十口仔猪。
县、公社和生产队,还在经济上给予了大力支援。到目前为止,全县除给社员个人发放了家畜家禽贷款六千四百元外,有的公社还以赊欠办法,给一些经济上有困难的社员供给了仔猪。
由于这样,全县社员个人饲养的家畜家禽都大有增加。95%以上的社员养了猪、鸡、鸭,其中古浪镇人民公社和平大队,平均每户养猪四口,养鸡十五只。(附图片)


第3版()
专栏:

钟埭公社八寺桥生产队
解决鸡饲料办法好
新华社杭州讯 浙江平湖县钟埭公社八寺桥生产队因为饲料问题解决得好,社员饲养家禽的数量多。目前,全队共有鸡、鸭、鹅二千七百八十八只,平均每户饲养二十五只。
这个生产队解决饲料的主要办法是:一、大量培植青饲料。除经常割野草、捞水草做饲料外,还利用屋前屋后、田头地边种植南瓜、青菜、萝卜等。这样,鸡鸭在春天可以吃青草,夏秋吃蕃薯藤、革命草、南瓜叶,冬天吃青菜、萝卜等。二、捕捉活食。发动儿童和老年社员拾田螺、摸螺蛳、捉泥鳅和蚱蜢等作饲料。这些饲料,可以更好地促进家禽生长,增强抵抗力,还能提高产蛋率。三、实行人工育虫。在河边、竹园、桑地里挖二尺来深的沟,沟里铺一层稻草、一层牛粪垃圾,每天用温水泼浇,一星期后,可以培育出大量小虫,用来喂鸡鸭。四、利用稻草、瘪谷、油菜籽壳等制成粉末饲料。五、在收割后的田里和闲地上进行流动放牧。
这些方法实行后,大大增加了家禽的饲料来源,社员饲养家禽的积极性普遍提高。(附图片)


第3版()
专栏:

嘉山红旗公社
把小猪小鸡赊给社员
本报合肥讯 安徽省嘉山县红旗公社实行“公养和私养并重”的方针,家禽家畜发展很快。
记者最近访问这个公社时,只见村村鸡成群、猪满圈。这个有一千八百三十五户、七千零十五人的公社,已养鸡五万多只,平均每人有七只;生猪每户平均一头。其他如鹅、鸭和牛、羊,也有了增加。
公社党委为帮助社员解决幼畜、幼禽缺乏的困难,建起了孵鸡厂,大量炕孵,把一批批新孵出的小鸡赊销给社员,全社养鸡的数量很快就超过了往年。第一批出窝的小鸡,现在已普遍有三四两重了。公社还加强了对养猪场的领导,要求做到母猪不空怀,以便迅速满足社员户户能养猪。现在公社已赊给社员小猪近三百头,还有三百多头小猪断奶后即可供给社员喂养。
有了幼禽幼畜,公社还大力协助社员解决饲料困难。在提倡采集野生饲料的同时,给每户留一部分饲料地,鼓励社员利用家前屋后、田头地角种植瓜菜等饲料作物。
这个公社一面帮助社员发展家禽家畜,一面还相应地发展了集体饲养的数量,如公社着重大养母猪,作为今后进一步发展生猪打好基础。养鸡场也打算把鸡的数量扩大到一万只,作为供应市场和繁殖良种之用。羊场也将再繁殖小羊九百五十头。
(石正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