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6月29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声势和干劲
纪风山
近来,我参加过几次农业生产大检查。开始时候,看问题比较表面化。一看到有的生产队,干起活来男女老幼齐出动,遍地人群,气势不小,就称赞说声势浩大,干劲冲天,认为这里的干部有办法,社员积极性高。但当看到另一种情况的时候,比如有些生产队,乍看起来地里安安静静,看不见人群,听不到呐喊,社员们三三两两从容而紧张地劳动着。就不免觉得这是“干劲不足”,干部疲沓。
当深入一检查的时候,我们发现那些被我们赞许为“声势浩大”的生产队,大多数确是很好的,确是声势浩大,干劲冲天,但也有个别的竟是进度迟缓,农活粗糙:而被我们称之为“干劲不足”的生产队,有的却是活道细致,人马不乱,各项农活进度都很快。有一些生产队,夏收夏种、幼苗管理施行了包工到户,将收割灭茬、中耕锄草各项农活,根据各户劳力多少一次包到户,提出质量要求,规定完成时间,付给合理报酬,并制定了奖励办法。千斤担子大家担,克服了劳动效率不高,干活拥挤,农活质量粗糙等现象。这样作之后,好坏分明,群众满意,保证了农活质量,提高了劳动效率,发挥了各户辅助劳力的作用。因此,我们虽没见到过这些队的浩大声势,可是,他们的各项农活却都能按质按量完成,有的还跑在了前头。
由此,我认识到:干劲的大小,并不完全都表现在某些表面的声势上。特别是当群众运动(生产运动也是一种群众运动)比较深入了的时候,往往就同运动初起时那种轰轰烈烈的形式有所不同,因此,以一种固定的观点来考察运动,往往就会失之于片面。
怎样才能真正区别清楚干劲的大小和形式的优劣呢?我想,最重要的是需要检查者深入,深入,更深入。


第8版()
专栏:

诗情画意“沈清传”
胡沙
看了朝鲜彩色唱剧艺术片“沈清传”,触景生情,使我又回忆起了朝鲜的优美无比的水光山色。那低矮温柔的茅屋,那满山遍野的鲜花,那奇秀的山峰和青翠的松柏,那山崖上流下的瀑布,那一望无际的海波,尤其是那喜歌善舞的勤劳勇敢的朝鲜人民。“沈清传”单从外景的拍摄和场景的处理,就够使人心醉的,更何况通过这个环境,描绘了一个优美动情的故事。
故事不用我来叙述,许多人对它并不生疏,因为继“春香传”之后,“沈清传”也在我国的许多城市和乡村上演过,让人念念不忘。故事并不复杂,描写一个名叫沈清的少女,她出生后,母亲就死了,双目失明的父亲抱着她四处乞奶,将她养大,父女俩相依为命。后来听说用三百石白米上供,可使父亲眼睛复明,她就以三百石米身价自卖自身,被富商当作祭品投入海中。她的孝心感动了天神,玉皇命龙王迎她为上宾。后来又送她返回人间,作了王后,得与父亲相见。悲伤的父亲一阵惊喜,失明了四十年的双眼重又睁开了。
这是一个普通的劝人行孝的故事么?不是的,这个故事蕴藏着崇高的丰富的思想,象征着为了追求光明和幸福而不惜牺牲一切的人民的意愿。
“春香传”和“沈清传”都是朝鲜人民的集体创作,在民间流传了许多年。这是两部反抗意识十分强烈的艺术品,只要我们一想到这两部作品是朝鲜人民在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创作出来的,我们就能更深地体味到它的含义。
朝鲜人民将“春香传”和“沈清传”当作他们的艺术珍宝看待,是一点也不过分的。因为朝鲜人民赋予了这两部作品以优美的艺术形式,巧妙的结构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这两部作品都称得起是诗剧,全剧诗意浓郁。
我们看电影时,可以从银幕上欣赏到许多优秀的七言诗。格律都很整齐,含意都很深,诗句中饱含着形象。这当然也应当感谢汉语的翻译者,我认为许多地方翻译得很好,很有味道。朝鲜的文化和我国文化有着深切的联系。我国的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朝鲜人民也当作自己的诗人来尊敬。所以自然而然的在诗歌形式上有许多相通之处。
我说“沈清传”的唱词采用了七言的形式,也就是说她的作者采用了完美的诗的形式来抒发剧中人的情感。
其中有几段戏,如沈清半夜在月下焚香祈求上苍让父亲重见光明,演员歌唱得声泪俱下。沈清在投海以前向着惊涛骇浪又一次向上天恳求,一定要给她父亲睁开双眼,又再三嘱咐商人一定再回到她的故乡桃花村,看看她父亲的眼睛是否已经睁开了。那个激动人心的场面。又如海龙王送她重返人间的那一段群众合唱,那是对她的祖国和故乡的赞美。再如她乘着降仙花从海底升到王宫的湖中的那一段歌唱及当了王后之后仍念念不忙盼望父亲重见光明的歌唱,都由于情景安排的好和唱词写得美,使戏剧中的抒情部分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们欣赏到了许多优美动人的抒情诗。
“沈清传”的故事其实是很复杂的。如今看起来使我感到不复杂,是由于艺术家提炼的结果。很显然,编剧家为了适应歌剧抒情的要求,把抒情的部分扩大了。把叙事和交待情节的部分就轻轻的一描而过,如那个商人和那个和尚的出现,只用了很少几个镜头,却把更多的篇幅给与了抒情部分。就是把对白部分减到了极少,把唱词增加了,也就是把剧中的散文部分压缩了,诗的部分增强了。这就是这出戏为什么给我们一种诗意浓郁的感染的缘故。
朝鲜的表演艺术家,如扮演沈清、沈奉事、沈清的亡母、龙王及国王的演员,都具有充沛的情感、优美的歌喉和杰出的表演技巧,他们将人物形象刻画的很鲜明,将剧情传达得很完善。
看一次这样的好电影,是一次美的享受。(附图片)


第8版()
专栏:

需要这样的科学教育短片
车厢里某工程师慌忙地出门,竟忘了拔下电熨斗的插销,幸亏车厢里的其他旅客帮助他想出好主意,一场火灾算幸免了。这是苏联科教短片“在一条大街上发生的事”的情节。另一部科教短片“小故事”,说的是谢尔盖和玛莉雅这对夫妇中了二万五千元的奖。欢喜之下,夫妇俩拿全部月薪到商店去购买了华丽的用品和服装……。当他们满意地回来时,家里却烧了个一干二净,奖券也烧成了灰烬;原来是玛莉雅由于过度的高兴,出门时忘了关电炉子,弄得乐极生悲。
这是两部别有风趣的苏联科教短片,它通过小故事,着力地讽刺了不注意防火的人,达到了教育大家注意用电安全,宣传防火的目的,叫人深思牢记,而每部片子仅映十分钟左右。像这种有趣的科教片,我以为今天在我们国家还不很多,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王允人


第8版()
专栏:

布加勒斯特,你好
陈残云善良的牧羊人布加勒,从这草野上定居开始,整整五百年啦;五百年,
不平常的暴风,
不平常的暴雨,
不平常的火焰,没有把你摧毁!布加勒斯特,你好!五百年,日子并不短,你流着被压迫的眼泪,而又在不屈的反抗中:
看见土耳其统治者的毁灭,
看见奥匈帝国的毁灭,
看见希特勒集团的毁灭,
看见葛洛尔王朝的毁灭!布加勒斯特,你好!当乔治乌—德治和他的战友,
从黑暗的监狱中走出;当罗马尼亚共产党的红旗,
在灰色的王宫上升起;当激情地欢呼着的人们,
和无敌的苏联红军拥抱;你便变成了光荣的标志,布加勒斯特,你好!从那时候起,你穿上了美丽的衣裳,你戴上了鲜艳的红花,你唱着青春的赞歌,你奔放地欢笑!一千七百万颗不同民族的心,跟着你一同跳跃。布加勒斯特,你好!从那时候起,黑海吹来温暖的风,枯毁了的杨树抽出绿芽;多瑙河上的流水,发出和平轻快的声响;你的面前铺开金色的阳光大
道,你敞开胸怀往前走!布加勒斯特,你好!到如今,才不过十五年,你变成幸福的花园。四百八十五年的创伤,也变作激励你前进的力量。摧残过你的强盗的徒孙们,在你的笑声下奄奄一息了!你却迈着大步,继续前进!布加勒斯特,你好!前进,千军万马地前进!一百三十万吨钢铁的声音,欧洲第二的石油的声音,强大的化学工业的声音,集体农庄胜利再胜利的声音,像一支雄壮的交响曲,
在工人党的指挥下前进!布加勒斯特,你好!好呀,你和莫斯科,北京,
和所有兄弟们的心脏,共同跳跃,又合着齐一的步伐,向共产主义的大花园前进!好呀,牧羊人布加勒要复活了,他将笑着,和大家一起走向
更幸福更幸福的明天!布加勒斯特,你好!!
1959,6,15,于布加勒斯特


第8版()
专栏:跃进随笔

“老来青”及其他
史羔
据统计,全国水稻丰产模范陈永康同志创造的著名水稻良种“老来青”,现在已推广全国十九个省市,十五个国家引种了。
这个良种的来历,是在二十年前的一个秋天,陈永康从松江阳桥到长岸村回家的路上,在别人的稻田里看到一个长得特别优异的稻穗,第二年他就进行种植,跟当地普遍栽种的晚粳黄种进行比较,又经过两年培育,到第三年,他自己的二十多亩水稻,全部换用了这个品种。附近亲友也都来换种,“老来青”就这样传开了。
我做了个粗略的小计:仅江苏、山东、广东等三个省出版介绍的五十五位“农民选(育)种家”里,像陈永康一样,由“看到一个长得特别优异的稻穗”,或一株“特异的棉株”,以至一颗“个儿大”的豆粒,而创造成新品种的,有二十七位,即占50%左右。
这件事对我们有很深刻的启发。牛顿万有引力这样科学上划时代的发现,传说是他看见苹果从树上落地,想:“为什么不朝天上掉呢?”——当然,传说而已,并无实据。但这用文艺理论家的话来说,不就是“客观真实的反映”吗?事实证明,不少革新创造,科学技术上独树一帜的创见,卷帖浩繁的艺术巨著,以及关于社会,关于大自然的各种规律的探索,往往是这样由无数不为人们注意的十分平凡的现象开始加以进一步深思,和不断钻研出来的。在各种工作中获得成就的,也总是那些善于发现新鲜事物(开初这总是细小的),而又能刻苦钻研的人。


第8版()
专栏:诗情画意

弯弯小路绕篱笆,穿林过树到我家。
月夜咱们河滩去,梨树影里看落花。
闻山诗 吴燃木刻


第8版()
专栏:小常识

马铃薯制成柠檬酸
有一种为医生、糖果点心制造者、厨师和纺织工人等所需要的白色酸性结晶——这就是柠檬酸。人们利用柠檬酸来调味,制造各种水果糖,染布匹以及制造药物。
过去,柠檬酸只能用柠檬来制造,现在人们已用糖,甚至制糖后的残渣来制造它了,苏联列宁格勒的科学家切斯诺科夫和伊林斯基教授最近又证明,有几种马铃薯含有相当大量的柠檬酸。现在他们已制定了在把马铃薯制成淀粉时回收柠檬酸的方法。根据科学家的计算,每吨马铃薯可以制成约三公斤的柠檬酸。
(宇文)


第8版()
专栏:大家谈

“粪美”等等
习工
3月17日,人民日报八版刊一短文,题为“欣赏”。文中说到一位中学教员给学生解释“欣赏”这个词,向学生说:对喜闻乐见的事物,可以用欣赏,比如花、影剧、一切艺术品等等。但对厌恶的事物就不能用这个词。如不能说欣赏大粪。有的学生说老师讲的不对。曰:“它(大粪)可以作肥料……,画家们把它画上画布,摄影师把它摄入镜头,诗人们还作诗歌唱它,难道不能用欣赏?”那教师听了,深感自己对肥料缺乏“农民那样的深厚感情”而感叹不止。5月21日,据人民日报八版“读画偶感”一文所说,果然有以粪作画的。有的画着“群猪正在屙粪,人在候接”。文章作者正确地批评了画家的观点。
看了两篇短文中所反映的“粪美”论,我在想,那中学生,那中学教师,那画群猪屙粪人在候接的美术工作者,真的曾在大粪面前,感到大粪很美丽而有欣赏之情吗?我又想,如果按着粪可作肥就可作画、作诗和歌唱的美学观点,推而广之,粪之类也可以搬上舞台“欣赏”了。而屎克郎、蝎子、蜈蚣等,这些可作药材维护人体健美的肮脏、凶恶、恐怖的东西,也可以作画、作诗和歌唱了。它们将给人们的生活和感情带来的是美呢?还是什么呢?
积肥的人及其劳动是美的,是可以大书大画大唱的。去年初春,我和社员们一起撒大粪。那时,天和日暖,男男女女,一人一筐,斜挂肩头,双手抓起大粪,均匀地撒向刚播种的麦田。大家的姿态动作都一样,一把接着一把,一筐接着一筐,每撒一把粪我们都感到高兴,每一粒大粪都饱含着我们丰收的希望。那时我就想,人们这种劳动,也颇有诗情画意。这里的人们,虽然很珍惜粪,但粪在他们的眼前,也是脏的,是臭的。不同的阶级对同样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有不同的美学观点。但这绝不是说美是离开客观存在的唯心的产物,美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各个阶级对同一事物抱不同的美学观点,只是反映了有的阶级的美学观点真正反映了客观事物的美。有的是受阶级的偏见,歪曲了客观事物的美。把丑的看成是美的,把美的看成是丑的,尤其对社会现象是如此。如像积肥等各种劳动和从事各种劳动的人,资产阶级认为是丑的,无产阶级认为是美。在这里,也如对其它事物一样,无产阶级美学中的阶级观点和美的客观性是完全统一的。
话说远了,再说那些撒粪的农民吧!因为粪是脏的,是臭的,所以,大粪虽然就在他们的眼前,就在他们的手里,可是他们并不欣赏那大粪。他们也不希望在诗歌里、电影里和画布上,把他们和粪平列在一起来赞颂。而那张“群猪屙粪人在候接”的画,我虽然还没有见到,但可以想见,那画把群猪卷起尾巴屙屎同人和人的劳动平列起来了,甚至那画的焦点可能集中到了群猪屙屎了。我认为,把我们生活里最主要的本质的东西和次要的无意义的(在思想上)东西平列起来,这并不是现实主义对于“真实”的要求,反而和自然主义的所谓“真实”相接近。美学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共产主义社会的人们,将有可能更大限度地按着美的法则生活。鲁迅曾把美术称为“国魂之现象”。所以,既然在中学生和中学教师中,在美术创作中,出现了“粪美”之类的观点,那就值得注意了。


第8版()
专栏:大家谈

“欣赏”异议
徐味
读“欣赏”一文(3月17日人民日报第八版),有些不同的看法。
虽然文章里的那位中学语文教员在说了大粪不能欣赏之后,遭到学生的议论,而自觉错误,甚至找出了“感情问题”的根源,但是我却认为他并无错处,因而毋须自责。因为大粪固然是农作物的肥料,人们可以而且应该把它当做宝贵的东西来加以利用,但这仅是因为它的实用价值,而不是因为它的欣赏价值。欣赏价值和实用价值,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它可以统一,也可以不统一,甚至可以是对立的。说大粪不能欣赏,并不等于说大粪无用,更不等于鼓励人不去积肥。如果一个人到了乡间看到农民在积肥,他自己嫌脏怕臭,不愿与农民接触,这应该说他的感情有问题,因为他忽视了这种劳动的意义。相反把大粪说成有欣赏价值,好像积肥的农民有欣赏大粪的癖好,这同样也是感情问题,因为他并不真正知道农民积肥的原因和意义在于利用大粪来争取农作物的丰产,而不是如他所说的是因为大粪可以欣赏。
感情问题没有解决的,当然应该力求解决,但解决的办法,应该多与群众在一起劳动和生活,真正了解他们,改造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不是误解他们,对他们作不恰当的臆测。


第8版()
专栏:

漓江水上人家(速写) 黄笃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