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6月29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多养肥猪 多卖肥猪
商水县每户平均养猪两头多
去秋以来超过收购任务73%
据河南日报消息 河南商水县各人民公社贯彻执行了公养私养并举的方针,有效地调动了群众喂养生猪的积极性。这个县现有生猪三十五万二千七百八十一头(全县平均每户两头多),其中集体喂养二十八万四千七百八十一头,约占总数80%;私人喂养六万八千头,约占20%。从公社化到今年5月,共出售合格肥猪八万二千七百一十九头,超过国家收购任务的73%。
去冬今春,全县养猪积攒肥料二百八十九亿斤,使全县一百一十万亩麦田普遍追猪肥一至两遍。生猪的迅速发展,还带动了全县家畜家禽的全面发展。
又讯 商水县各公社在发展生猪生产中,充分发动群众利用代食品解决猪饲料。全县建立饲料加工厂一千零四十一个,每日加工代饲料一百五十余万斤;县、社经营的三十四个酒厂与猪场签定长期合同,低价出售酒糟,专作猪饲料;商业部门从广东采购十六万斤水浮莲苗,正在扩大培植。私人养猪除拨给社员饲料地以外,号召社员下地带箩头,回家不空手,春夏贮,冬季喂;在劳力出工方面,也安排了社员养猪、种植饲料的时间。食堂和社员个人养的猪,由集体养猪场饲养员统一放牧,每月付给一定报酬。
又讯 商水县各公社大量喂养母猪,改良配种技术,增殖仔猪。
现在,全县母猪已发展到四万零七百四十四头,建立仔猪繁殖场一千四百四十一个、种猪配种站十八处。贯彻执行“自繁、自养、自足”方针,开展“适龄母猪不空怀”和“一猪十子百孙”运动,积极推广双配、复配、多产、快产和采取三比(比满怀、比生殖率、比成活率)、二固定(专人、专圈)的繁殖经验。
社、队集体养猪场,大量供应社员仔猪。一般采取现钱出售,对困难户采取无息将仔猪作价贷给社员,以后偿还猪款。
又讯 商水县各公社都很注意合理解决养猪积肥的报酬问题。猪场养猪收入归集体所有;食堂养猪收入除抽出10%到15%奖励炊事员外,其余全部归食堂单位所有;社员私人养猪收入全部归自己。
生产队收购社员的肥料,以质论价。付酬办法有:付现款,实物兑换,记工分三种。这些办法实行后,粪肥流失和损害庄稼等现象大大减少了。
又讯 商水县在发展生猪生产中,公养和私养方面有明确的分工。生产大队养母猪,生产队养八十斤以上的肥猪,社员养仔猪。生产大队的母猪繁殖场,把仔猪喂养四十天后售给社员;社员把猪养到八十斤,售给生产队;生产队集中育肥到一百三十斤至一百五十斤,售给国家。


第3版()
专栏:

首都蔬菜旺季来到
日夜收购及时运销
新华社28日讯 北京6月份蔬菜供应量较上月和去年同期有很大的增长。据北京市蔬菜公司统计,从6月1日到25日,平均每天由郊区供应城市的各种蔬菜有三百四十七万多斤,比5月份多五十九万多斤,比去年同期多二十七万多斤。
进入6月以来,近郊区的各人民公社对夏种夏收和蔬菜上市工作都作了全面安排,他们一方面加强田间管理,积极除治病虫害;一方面分配足够人力和运输力,收获和调运蔬菜上市。生产蔬菜为主的南苑公社芦沟桥公社、黄土岗公社、四季青公社等都把蔬菜上市作为当前的中心任务,每个公社每天都保证供应城市几十万斤新鲜蔬菜。远郊区各区(县)种菜的人民公社,也都克服长途运输的困难,给城市积极调运蔬菜。
市区蔬菜供应部门,除了和各公社加强联系,安排上市计划以外,并且派人派车到田间帮助收割、调运蔬菜。天桥菜站在十天内出动了二百五十人次,下乡帮助收割蔬菜十万多斤,市蔬菜公司派汽车帮助各公社直接调运蔬菜三十六万多斤。
现在郊区夏种正忙,蔬菜旺季也将到来,为了使夏收夏种和蔬菜上市两不误,很多公社都对劳动力作了全面安排。芦沟桥公社小屯大队是菜区种麦较多的地方,他们安排了五百人负责菜田管理,组织蔬菜上市;运输力分昼夜两班,白天拉麦,夜间送菜。蔬菜供应部门也做到日夜收购,及时卸车。本月25日,市蔬菜生产办公室又召集市蔬菜公司、市运输公司和各菜区的干部举行会议,全面安排了运输力的问题,保证把已经收获的蔬菜,及时运往市场。(附图片)


第3版()
专栏:

闯过苗禽、饲料、技术三大关
泗联公社三个月家禽增十一倍
本报上海28日电 上海市郊松江县泗联公社在三个多月内,鸡、鸭、鹅数量猛增十一倍,平均每户饲养家禽二十一只。
这个公社集体和社员个人饲养家禽同时大发展。公社、生产队、食堂饲养的数目占67.7%;社员私养的占32.3%。
在发展家禽中,公社由上到下建立了专业组织和领导机构,并以发展较快的生产队为重点,树立榜样,召开现场会议,全面推广。在队与队、小队与小队,以及人与人之间开展了四查四比竞赛:查只数、生长速度、成活率、饲料消耗;比养得多、长得快、养得好、饲料省。
泗联公社在发展家禽生产中,除了在政治上加强领导外,并组织力量闯过了苗禽、饲料、技术三大关口。例如公社种禽场,将公鸡分散到各生产队饲养,以增加有精蛋,提高孵鸡率;在孵化工作上,公社建立了土缸孵坊,同时还充分发动群众用母鸡孵小鸡小鸭。
这个公社依靠群众解决饲料。采取的办法有“放、捉、采”。“放”即野外放牧,让鸡鸭在场地上、白水田里,寻食零星粮食和野生虫草等;“捉”就是发动老年、小孩挖蚯蚓,捉泥鳅,以量记工,或现金收购;“采”即是向外采购鱼头鱼尾等代饲料(主要是喂蛋鸭)。
为了保证家禽养活养好,公社以六十四个养鸭能手为基础,组织技术研究委员会,举办八十多人的训练班,通过现场参观、老手带新手、边教边学的办法传授技术,培养了三百多名新的技术骨干,充实了技术力量。在苗鸭期间,各生产队又专门挑选有经验的养鸭社员,将小鸭先集中喂养半个月,危险期过后,再分群饲养。养小鸡也是这样,先由养鸡能手集中养一个时间,待大毛出齐后,再分给社员私养。通过这些方法,苗禽成活率大大提高,全社平均成活率80%以上。
在发展家禽过程中,各个生产队还采取大小分群饲养的方法,使鸡鸭吃食均匀,迅速成长。一般饲养六十天的菜鸭,每只体重可达到三斤半。三星生产队三千多只菜鸭,饲养两个月,平均重量达到四斤。
为了促进家禽生产的迅速发展,各生产队对集体饲养的鸡鸭,还全面贯彻执行了三包到小队(包工、包产、包本)、五定到人(定人、定指标、定质量、定措施、定奖励)的饲养责任制。
(附图片)
北京东郊农场饲养的大批肉鸡,个大体肥,这是在宽阔的场地上啄食的鸡群。  
     郭福长摄


第3版()
专栏:

“四季常青”的淮安城
中共淮阴地委财贸工作组
初到淮安城的人们,总会对这个城镇出产大量的、新鲜的、品种多样的蔬菜发生很大的兴趣。
在这里,不论是早晨,还是黄昏,到处可以买到各种新鲜的蔬菜;数量充沛,品种齐全。不仅保证了当地市场需要(全城每人每天可以吃到两斤以上的蔬菜),并且支援了十个兄弟省市的大中城市。
这个城镇是怎样发展蔬菜生产的呢?
建立蔬菜基地
淮安城,是江苏省一座古老的城市。当地农民有着培植蔬菜的丰富经验,蔬菜一向可以自给。但大跃进以来,新的工厂企业不断增加,就业人员迅速增长,人民群众的购买力大大提高了,对副食品的需要,特别是蔬菜的需要量相应增大了。因此,仅靠原来少数的“兼业”队伍来生产蔬菜,已经远不能适应城市人口增长的需要了。
淮安城镇委根据“郊区农业、蔬菜第一”的精神,重新规划了蔬菜生产,调整了作物布局。在十个生产大队中,将城区周围的新城、夹城、联合三个大队,划为专业大队,建立蔬菜基地。由镇委书记挂帅,并抽出供销部主任、组织委员和妇联主任等四个干部,担任大队支部书记或队长,加强对蔬菜生产的具体领导。
在发动社员规划蔬菜生产,使生产指标落实的过程中,镇委通过一系列的会议,向群众宣传了郊区为城市服务的方针,并说明口粮由国家统一调度,销路由商业部门负责。这样,就消除了群众对种植蔬菜的顾虑。联合大队原计划只将40%的土地种蔬菜,现在全部种了蔬菜。
城镇居民也种菜
在专业生产为主的前提下,淮安镇委又号召城镇居民,利用业余时间种植蔬菜。这个号召受到群众的热烈响应,很快形成了“城里城外一片青,家旁屋后刨菜园”的生产高潮。勺湖居民委员会不仅发动居民分户种植了十五亩蔬菜,而且新开垦了四十亩土地,建立起一个由居民集体生产的菜园。今年以来已收获各种蔬菜二十多万斤,基本上做到了蔬菜自给。
发动城市居民种植蔬菜,不但可以减少市场供应的负担,同时也改善了居民生活,增加了居民收入。勺湖居民委员会锺瑞文,在屋旁种了一分半地的蔬菜,除供一家人自吃以外,每月还有多余蔬菜出售,单苋菜一项,最近就卖出四百多斤。
“四季常青”
广大消费者不仅春夏两季能吃到丰富的蔬菜,而且在冬季也能吃到新鲜的蔬菜。这是淮安城蔬菜生产“四季常青”的一个特色。
话要从去年冬天说起。那时,他们对“夏菜冬植”进行了大胆的试验。开始,有少数人不赞成这种做法。他们说:“十冬腊月长大椒、结番茄,不但没有看过,连听都没有听过!”但经过讨论,大家认为:花房冬季既能开花,菜园冬季就能长菜。于是,一方面在各生产队成立技术研究小组,调查土壤,分析各种蔬菜的生长环境,总结已往培育蔬菜的经验;另一方面根据温床育苗的科学原理,开始了“夏菜冬植”的试验。
“夏菜冬植”的试验,受到商业部门大力的支持。比如:搞温床育苗,需要玻璃,商业部门一次就供应他们三十多箱,同时还帮助他们到外地采购一百余万斤芦柴,及时解决了菜田打芭的需要。蔬菜商店还组织八十多个职工送肥下乡。社员种植蔬菜的干劲也十足,他们提出“菜园管理超花园”的战斗口号。“夏菜冬植”终于成功了。在淮安城冬天的街头,曾经出现了番茄、黄瓜、大椒、梅豆、披头、雀头小萝卜等各种夏菜。
“夏菜冬植”成功的事实,更加坚定了他们改变“蔬菜生产受季节限制”的决心,用大力来解决历年来很难克服的蔬菜“伏缺”问题。他们在春季就召开了老农座谈会,总结种植汤菜的经验。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将全城一百余亩“夜潮砂土”(这种土质适宜夏季种植汤菜)全部种上小汤菜,目前已开始上市。从一般产量计算,每亩可产两千斤;两月轮作三次,可产六十多万斤。这不但可以保证本地夏季市场需要,同时还可支援外地一部分,从根本上解决了“伏缺”问题。
这里,一年四季是菜田常青,市场上蔬菜供应不断。
千里送青菜
淮安城蔬菜生产大发展,有力地支援了兄弟城市和工矿区人民的蔬菜需要。
这方面的事情,说来是很多的。例如,1月份,有一位来自福建前线的客人,要买一部分咸菜。副食品经理部听到这个消息后,连晚召开了加工人员会议,赶制三千多斤质量精美的红大片,满足了外来旅客的需要。据这个经理部统计,从1月到5月底,通过加工调给上海、旅大等地的红大片、大头菜等十五种咸菜就有一千零七十万斤。调给徐州工矿区的各种鲜菜达一百二十多万斤。目前仍在源源外调。当地菜农和蔬菜市场的人员,为了使工人老大哥吃到好菜,都拣质量好的外调。
淮沭新河沭阳工程队为了感谢淮安城支援的蔬菜,在赠送的一面红旗上写道:“千里送青菜,协作友谊深!”
但是,这里的人们,并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他们表示要继续鼓足干劲,生产更多更好的蔬菜支援大城市和工矿区。
(原载新华日报)


第3版()
专栏:

陕西大量孵小鸡
新华社西安28日电陕西各地采取措施,大量孵化小鸡。据西安市、靖边、铜川、兴平等十一个县市不完全统计,最近两个多月来已孵化出小鸡二百三十多万只。
今春以来,陕西省农林厅和商业厅联合开办了三期家禽孵化训练班,为各县培训孵化技术员近百名。商业部门还为家禽产区配备了几十部电孵器。蓝田县各公社建立了十一个孵化场,培训了三十七名人工孵化技术员,使每个公社都有两个孵化技术员。
在孵鸡工作中,各公社和生产队还互相支援种蛋和帮助提高技术。
(附图片)
喂小鸡(木刻)
蒋铁峰


第3版()
专栏:编后

好消息不断传来!
河南商水县生猪迅速发展,这个县从去年公社化到今年5月份,售给国家的生猪共八万二千多头,超过国家收购任务的73%;“四季常青”的淮安城,不但保证当地人民有充足数量的蔬菜,而且还支援了十个省的大中城市;上海市郊松江县泗联公社仅仅三个多月的时间,鸡鸭鹅的数量猛增十一倍,每户平均有家禽二十一头;在养猪之乡的湖南宁乡县流沙河公社,养猪事业一日千里,欣欣向荣……这都是一些令人兴奋的消息。
党和国家十分关怀人民的生活。事实证明,只要各地党委加强领导,全面规划生产,统一安排劳力,副食品生产就能迅速恢复和发展。我们相信,这样的消息将从祖国各地不断地传来。


第3版()
专栏:

养猪之乡
本报记者 胡坚
宁乡县流沙河人民公社的猪在湖南是有名的。人们称流沙河是“养猪之乡”。
这个公社有一万二千多户人家,都住在流沙河两岸,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
一走进村庄,就看到山坡上养猪场的猪舍,一排紧接一排的爬上了山岗。在青草地上,成群的小猪互相追逐游戏。一种养猪好的饲料——水仙花绿满池塘,正盛开着粉红色的花朵。傍晚收工的时候,村庄里更加热闹了,姑娘们提着一篮篮的青饲料回家,社员们趁着落日的余辉在饲料地上锄草浇水,还有社员在家里叮叮当当地修理猪舍,准备养猪。
我朝着叮叮当当的响声走去,来到流沙河生产队第五作业组。这里三十多户人家有二十二户在修猪舍,有十二户社员养的小猪已经关进了新修好的猪舍,猪舍是现成的,社员们找些废木材,两三个晚上就把它装修好,粉刷一新,显得很整洁。当我正在参观的时候,一位五十多岁的喻家老妈妈拉着我去看她养的一头小母猪。她一边抚摸着滚壮的小猪,一边向我介绍,“你看这只母猪小,今年还能下一窝小猪,少不了要卖百把块钱。到秋后,社里进钱,栏里出钱,手头就更方便了。我还准备秋后给细崽娶个媳妇啦!”说着,正好他的儿子扛着锄头从饲料地回来,笑声就从猪栏边响起来了。
和喻家老妈妈告别后,领着我参观的公社畜牧水产部部长李昌云说:“用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发展生猪,大家劲头可大啦!”他举了一些数字:这个月才过去二十天,全公社存栏猪较4月底增加二千多头,总数达到两万多头,平均每户养猪两头多,社员养猪占全社存栏总数的17.8%。他说:“现在两条腿才开步走啦!我们这里群众都爱养母猪,再过几个月,你来看看,母猪下小猪,小猪又下小猪,到处都是红嫩嫩的滚壮壮的小猪群,真爱煞人啦!”
“你们发展养猪一开始就很顺利吗?”我问。
“不,不可能是这样。”李部长回忆5月初开始贯彻生猪生产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时,有的群众有顾虑,有些干部思想不通。公社党委会结合宣传公养私养同时发展的政策,采取算账、对比、回忆等办法,层层进行了思想发动。特别是结合田间参观、对比,着重研究了养猪、积肥、增产粮食之间的相互关系,给社、队干部的教育最大。去年流沙河生产队每户养猪二十四头,稻谷亩产八百五十斤;相邻的石坝生产队,耕作条件差不多,每户只养一头多猪,猪少肥少,每亩只收六百多斤。今年这两个队的禾苗,由于施肥情况不同,差别也很显著。大家到田间一看一算,养猪的劲头就来了,广大群众看到干部都带头养猪了,思想顾虑也逐渐消除了。
我们边走边谈,很快到了荷叶生产队副队长文建康家里。碰巧,文建康刚从田间耘禾回来,还带了一满篮野生饲料,这是他在耘禾除草时顺便捡回来喂猪的。他放下篮子,就领我们到猪栏边。一头八十多斤重的母猪已经怀孕两个月了,安详地睡在栏里。
“你养猪能完成出工计划么?”我问。
“能!”文建康回答说。他家里养猪半个月来,平均每天做十二个工分,可是社里只要求他一个月做二百八十个劳动工分。他说:“养猪种饲料是要花工的。但是只要盘算好,早晚挤时间搞一下,一家一户养头把猪,耽误不了多少工夫。”他在不久前社里召开的干部会上,用他去年养猪不误出工的事实,解除了许多干部怕社员养猪影响集体生产的思想顾虑。去年他家养一头母猪,下两窝小猪,收入二百二十五元;俩夫妇全年做四千一百多个工分,超额完成了出工计划。会上的结论是:只要抓紧社员的出工计划和私人养猪80%以上的肥料用到集体生产上去,只要加强领导和妥善安排,有计划地发展私人养猪,不仅不会影响集体生产,反而能增加肥料,推动集体生产。当晚文建康回家就修好猪栏,带头养猪。在干部带动下,几天工夫,全生产队有条件养猪的社员半数以上都养了猪。
在进行思想发动的同时,这个公社采取分批分期,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公私养猪事业,并认真帮助社员解决一些具体困难。比如,最近全公社就组织一百八十八个木工,帮助社员整修好二千六百多间猪舍。划给社员七百八十多亩饲料地,每头猪发给一斤饲料种子和一部分精饲料,还帮助社员解决了煮猪食用具不足的困难。我们在这里参观时,还看到有些养猪条件不完全具备的社员,自愿合伙养猪,他们叫“伙养”户。贫农文茂乾老汉和李雪梅老妈妈都是六十多岁的人,都是孤老人,过去是社里的“五保”户。去年他们合养一头猪,文老汉身体健旺,负责种饲料、弄柴火,李妈妈家里有煮潲工具,又是全乡有名的养猪能手,负责煮潲喂猪。去年他们伙养一头母猪收入二百六十多元,每人分了一百多块钱,生活得很好。最近他们又伙养了一头母猪。文老汉领着我们参观时,连连赞赏自己的母猪好:“狮子头、泥鳅尾、铜锣肚、桃子耳、毛粗嘴短,这就是流沙河的良种猪啦!今年养猪的收入比去年又少不了啦!”
“私人养猪劲头的确不小,集体养猪怎么样?”我希望李部长介绍一下。他说:“集体养猪劲头也很大。”接着他介绍了目前这里集体养猪的两种形式;一种是专业场,一种是食堂养猪。全社专业养猪场有一百八十八个,专业养猪约占全社养猪总数20%。全社八百四十多个食堂都养了猪,一般每个食堂只有十来户,养猪一二十头,食堂养猪约占全社养猪总数60%。社员对食堂养猪兴趣很大。4月份全社三百六十一个食堂的养猪收入,除了解决食堂的油盐钱外,还抽出一部分钱按社员这个月做的劳动工分多少进行分红。每一百个工分可分六、七角钱,一般社员一个月能做三百多工分,单是食堂养猪劳动分红就有两块多钱;再加上劳动工资部分,除了吃饭不要钱,还能收入五、六元。
我们来到了流沙河生产队第二作业组食堂。这个食堂较大,二十二户九十九人吃饭,养猪三十一头,4月份出售小猪十一头,收入近两百元。拿出八十八块钱按劳动工分分红,每一百个工分得八角钱。组长王维佳说:“食堂养猪,一举数得,好处很多。”他说,食堂里有九十多个人吃饭,每天有大量的残菜残饭和米汤潲水,不养猪是个很大的浪费。而且养猪积肥,对田里好处大。他们今年已送了六万多斤猪粪下田,解决了三十多亩稻田缺少肥料的困难。
我们参观公社第一养猪场时,他们正在安装牛拉切料机。场长喻国正告诉我们,现在用人工切饲料,将近要花费养猪用工的一半。牛拉切料机安好了,只要一个人站在机子旁边送饲料,三、四个钟点就可以把全场二百多头猪一天的饲料切好,至少可以腾出十来个劳动力。他们的口号是:“大搞工具改革,增猪不增人。”目前全场生猪已由4月份一百三十六头发展到二百十四头;还有五十多头母猪怀了孕,接连不断地生小猪,到年底能翻好几番。
设在公社办公处对面的生猪收购站,最近三天中收购了三百多头生猪,正准备外调。这些猪都滚壮,大的有四百多斤一头。公社党委第一书记刘汉凯在送别时再三叮嘱:“秋后你再来看看,我们这里将不是每户养两头猪,而是养七、八头猪了。”在这里,我看到了公私并举的养猪方针,在广大群众中产生了多么伟大的物质力量啊!


第3版()
专栏:

平地也能多养羊
王体强
甘肃省榆中县注意在平川地区发展养羊事业,为我国广大平川地区发展畜牧业打开了一个新门路。榆中县川区养羊的经验证明,采用这种办法养羊,既不占土地和饲料,又不占劳动力;既可以大量增加优质肥料,又可以大量增加公社社员收入,增加城乡肉食供应和毛、皮供应。
在我国北方,除牧区、半牧区以外,平川地区一些农民也有养羊的习惯。但是,这件事没有受到普遍的足够的重视。因此,平川地区养羊事业很少发展。在南方,浙江、云南等很多省区的农民,历来都零星喂养着一些羊,这证明在南方也是可以养羊的。但是,也因为对这件事不重视,南方养羊也很少。榆中县川区是个干旱地区,水草并不富足,还能养很多羊;那末,在广大的平川地区,特别是南方平川地区,水草那样富美,饲草问题很容易解决,就更有可能大量养羊。问题只在于是不是重视这件事情。
现在,大中城市需要的羊肉,大都是远距离地从牧区、半牧区调运来的;这样就要多费许多运输力,有时还不能保证及时供应。平川地区、城市郊区多养羊,就可以避免发生这种情况。这是在大力发展猪、鸡、鸭、鹅以外增加肉食供应的一种好办法。现在,时令已进入夏季,各地水草很好,正是养羊的好时节,机不可失。希望川地的人民公社都把养羊事业抓起来,没有羊只的迅速设法购买,已有羊只的加强放牧、管理、繁殖工作。


第3版()
专栏:

小群饲养 省工省料
榆中县羊只年年增加
据新华社兰州电 甘肃榆中县注意在平川地区发展养羊事业。现在川区有羊七万九千多只,平均每户二点八只。虽然这里紧靠兰州市,历年支援城市的任务较大,农民自己宰杀淘汰的也较多,但羊只还是一年比一年增加。现在和1953年比较,羊只净增50%以上。
榆中县在平川地区发展养羊的办法,是以生产队为单位,分小群饲养,每个生产队养一两群,每群十只到三十只,最多五十多只。因为羊群小,可以由老汉或半劳动力管理。羊群就在村旁、路边、河畔、渠边、坟地等有草的地方放牧。放牧还不能吃饱时,就利用田间锄的草或收的苜蓿来补饲。每年冬季除了照常放牧以外,还用夏秋季节积下的树叶、豆科植物叶子和青贮的玉米秆等喂养。因为羊群小,大牲畜的饲草不会受到影响。
川区养羊好处很多。不仅能以肉食供应附近城市,还能增加大量优质肥料。1958年,榆中川区羊只积下的肥料有一亿多斤。另外羊的皮毛收入也很大。去年榆中县川区农民仅羊毛一项即收入二十多万元。
今年,榆中县川区各人民公社更加重视养羊,已经买了一百二十只新疆细毛羊,准备把这里的粗毛羊品种逐步改良成细毛羊,以提高羊毛质量。(附图片)


第3版()
专栏:

白洋淀里鸭成群
据河北日报消息 徐水县白洋淀地区各公社、生产队贯彻执行“自繁自养、公私并举”的方针,养鸭事业迅速发展。
白洋淀地区各社、队为了增加社员收入,增产更多的副食品,供应城乡需要,大力发展养鸭事业,计划今年达到三十七万只。到6月20日,已发展到二十一万多只。其中十一万多只老鸭,已产蛋二百五十三万多个,商业部门收购商品蛋达一百五十多万个,社员增加收入十五万多元。
白洋淀地区各社、队在发展养鸭事业上抓了以下几项措施:首先,加强了对养鸭的领导。凡有养鸭任务的生产大队,都建立了一条养鸭战线,组织了专业队或专业小组,并确定了专门管理养鸭工作。其次,在养鸭生产上贯彻执行了按劳分配的原则,加强了经营管理,实行了包工包产、超产奖励的办法。他们规定:每只母鸭年产蛋七十个,超产部分的70%奖给承包单位。推行了这个办法以后,社员养鸭的积极性更高,许多人都事先寻找天然饲料多的场地,从淀内打捞螺蛳、打蒺藜,给鸭子补食。白洋淀、新安等四个公社已打捞螺蛳、蒺藜八十多万斤。第三,在集体养鸭的同时,还注意了发动社员自养,明确提出了“谁养归谁”,不少社员积极买小鸭养殖。据白洋淀、新安等公社统计,到6月20日,自养鸭已达两万多只。第四,他们特别注意了繁殖工作。自入春以来,整修了十二个孵鸭场,到6月20日,已孵出小鸭二十一万多只,目前正孵化的还有三十多万只。
(附图片)
赵志方 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