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6月27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为国家提供丰富的副食品
国营农场家禽家畜大发展
据辽宁日报消息 辽宁省一百零四个国营农牧场在认真贯彻执行大量发展副食品生产的经营方针以后,猪、鸡、鸭、兔有了显著增加。到现在为止,据不完全统计,猪增加到十三万五千头,比年初增加50%;鸡、鸭、兔已达三十五万只,比年初增加两倍半。现在,农场职工正在大力修建猪、鸡舍,准备更多发展家禽家畜。
辽宁省各个国营农场过去都以经营粮食为主,只养一小部分优良种猪,负责向农村推广仔猪。因此,农场猪群长期得不到发展,生产粮食的粪肥也得不到充分供应,粮食产量提高得很慢。今年2月,国营农场根据省委指示,改变了经营方针以后,情况大有好转。不少农场已由原来的几百头猪发展到几千头。鸡、鸭由一只没有,发展到几万只。
为了保证完成肉食生产任务,各场合理安排了饲料作物生产,种植了大量青饲料,栽植了地瓜、苜蓿,7月份就基本上可以开始作到饲料自给。
除了大量养猪养鸡以外,其他的畜牧业也都在迅速发展。铁岭畜牧场的奶牛产奶量已克服了历年“5月淡季”关,全场种母马基本做到全配全准。小东畜牧场养的“东北改良羊”,春季剪毛已大大超过计划,平均每只产毛六点六公斤,其中高产达四十一斤。铁岭种畜场还把全场的母牛、母马集中饲养,设立了人工授精站,计划用优良种公马、牛改良。
据新华社讯 黑龙江省密山、合江两个农垦局的数十万劳动大军,经过几年来不懈的勤奋劳动,改变了密山、合江垦区荒原的面貌,建起了大型国营农(牧)场群,已经开始为国家提供了丰富的农畜产品,并将逐步成为一个商品性农畜产品生产的重要基地。
密山、合江垦区北起黑龙江,南至兴凯湖,西起小兴安岭,东到乌苏里江,是个三角地块。这里现在已经建立起来二十七个互相毗连的国营农场。
这两个垦区几年来已为国家生产了大量的粮食,仅去年一年就收获了十八万四千八百五十多吨粮食,还有其它畜产品。今年各国营农场在七百七十万亩土地上播种三百八十七万亩大豆,计划为国家生产十一亿八千万斤大豆;在畜牧业方面,计划养猪三十二万五千六百九十头,养鸡鸭四百六十四万只,到年底为国家提供三千八百吨猪肉,五千一百吨禽肉,三千吨鲜蛋以及其它大量畜产品。
各农场在经营方针上,都以农业为主(牧场以畜牧为主),农业、畜牧业、工业相结合,发展多种生产,因此几年来畜牧业生产得到了很大发展。例如密山垦区今年1月份养猪三万四千头,养鸡十六万只;经过五个月,猪就增加了一倍多,鸡增加了两倍以上。这两个垦区现有十四万八千头猪,八十万只鸡,以及大量的牛、马、羊、鸭、蜜蜂、蚕、兔等。同时,为农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工业生产,也有了相应的发展。合江农垦局已经兴建大小工厂和副食品加工厂一百四十一项。密山垦区今年的工业总产值将达到二千万元。各农场兴办工业,不仅解决了农副产品加工的困难,满足了垦区生产和职工生活需要,同时也支援国家建设。
据新华社南京讯 江苏省十三个国营机械农场和十八个地方国营农场积极发展家畜家禽生产。各场圈存的生猪已从年初的四万三千头增加到五万四千多头,家禽饲养总数已达六十三万只,比年初增加了三十倍。
各国营农场在发展生猪和家禽生产中,都建立专业队伍。这些饲养员半数都经过短期专业训练,能初步掌握孵化育雏的一般知识和技术。各场还发动人人动手饲养家禽家畜。东辛、云台两场动员全场已经形成了人人关心个个动手的养禽热潮。
各场都挖掘潜力,就地取材,盖了不少简易的禽畜棚舍。淮海、新河、东辛、云台、练湖等农场就新建了简易棚舍七百五十间。在饲料方面,各场都扩大了饲料作物种植面积,及时播种了谷类、块根、块茎等高产饲料作物。有的农场采取补种、混种、间作、套作和利用隙地种植等方法增加饲料作物种植面积。各农场并组织专门力量,大量收集和贮存野生饲料植物,或者收集蚌、小鱼、小虾等喂鸡喂鸭。有的场用人工培虫的方法,繁殖蚯蚓、昆虫等作饲料。土地条件较好和水面广阔的农场,还制定合理放牧规划,多方面地解决饲料问题。
(附图片)
新疆伊犁垦区国营第十二团农场养畜连发展生猪生产,采取了野营放牧。这是野营放牧归来的肥猪群。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供稿)


第3版()
专栏:

以农为主带动多种经营
宁远县水市公社因地制宜全面发展生产
据新湖南报消息 湖南宁远水市公社以粮食带头,获得农、林、牧、副、渔全面跃进的胜利。
这个公社近三万亩早、中稻现在长得一片青绿,早稻已经抽穗扬花。五千亩夏薯扩种计划,已超额一倍完成。甘蔗、花生、棉花、黄麻、苧麻、百合、药材、西瓜等作物,正在加工培育。畜牧、水产正在加速发展,生猪平均每户一头多,鸡鸭鹅兔成群,家禽平均每户达七只。三个牧场饲养的二千五百四十多头大牛,膘肥肉满,池塘里放养了鲤鱼、草鱼和白鱼。真是“猪牛满圈、鸡鸭成群、鱼满池塘”。社、队经营副业共有三百五十八种,从1至5月,抓回现金七十五万多元,使公社有了充裕的农业生产资金,同时,月月发工资给社员,鼓舞了群众生产的积极性。
又讯 水市公社党委在大抓粮食生产、全面发展多种经济的思想指导下,全面安排劳力和领导力量。第一书记和农业书记以主要力量抓粮食生产,畜牧水产和副业各有一个书记负责,林业生产有一个党委委员专管。干部都深入到生产队、作业组,参加生产领导生产。在劳力安排上,根据生产需要、技术高低、体力强弱,作适当安排。全公社抽调了约15%的劳力抓多种经营,共组织了一百五十二个专业队,大型的、技术性强的专业队,一般固定不动,实行三包(包工、包产、包成本)、四定(定领导、任务、质量、时间),具体到组到人。同时采用经常性的专业队与群众性的临时突击相结合,农忙少抓与农闲大抓相结合,对劳力进行灵活安排。农忙时保证85%以上劳力搞农事生产,农闲时适当多安排劳力抓多种经营。加强了定额管理,许多生产项目上采用按件记工、按产质记分、按定额记工等办法,组织群众利用空隙时间搞。如熬松针油所要的原料和柴火、采药挖药等,群众可以在收工时和闲空时顺带搞一下,节省了大量劳力。当地许多群众有制造竹器的技术,便利用晚上、工余时间组织群众织粪箕篾箩,打提桶,削筷子,劈刷把等,发挥了群众的劳动积极性。
又讯 水市公社在制定今年的生产规划时,公社党委在保证实现国家计划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作了通盘安排。首先是保证粮食增产。其次在水市等靠近潇水的十多个大队种植了大片经济作物。例如大阳洞大队沙质土壤较多,适于种植甘蔗、花生,因此就扩大种植面积。山区竹木成林,油茶遍布,公社党委便大力领导群众开发山林,垦复油茶山,组织适当的劳力放簰、伐木,制造木、竹器,熬松针油等。在畜牧生产上加强了对食堂养猪的领导。大队饲养场以母猪为主,繁殖小猪,解决猪源问题。社员私人养猪已拨给饲料地,现正在播种各种饲料。另外,鼓励和协助社员多养鸡鸭,组织专业捕鱼队等。
又讯 水市公社供销部门积极开展了业务活动,为各种产品打开销路,并组织生产活动。如野生植物、药材等国家收购物资,都通过现场参观。实物展览,找老农座谈等多种方式,交流生产经验,组织群众进行生产。这里过去不会打斗笠,今年供销社和竹篾器社组织了三个手工工人去禾亭公社学习,回来后向各大队传授技术,大织斗笠。从今年4月份起,社里自制的斗笠不但满足本社需要,还可外销。过去本社都不会织谷筛,供销社女干部欧阳松翠,即带女社员织谷筛,并且进山教徒弟。全公社商品性产品正在不断增加,秋收工具如萝筐、晒簟等,除满足本公社需要外,还成批外调。(附图片)


第3版()
专栏:

穗穗登场 粒粒还家
河北麦收工作精益求精
山西晋南开展复收复打运动拾麦一千万斤
新华社天津26日电 俗语说,“麦秋雨季猫猫腰,胜过冬季走三遭”。河北省各地人民公社为了精益求精地收好麦子,目前都在组织社员反复拾、反复轧、反复扬,进行“第二次麦收”。
今年麦收开始,河北省党政领导机关就指示各地人民公社开展收好、留好、征购好、用好、种好的“五好”运动。各地在麦收中,都发动半劳动力和老年、儿童等组成拾麦队,做到随收、随拾和复轧、复扬,麦收工作比往年做得细致。现在小麦已经收割完毕,南部邯郸、石家庄两个专区的打场工作也已经基本结束;但是二次麦收仍在进行。全省投入二次麦收的有三百万人左右,只邯郸、石家庄两个专区就有一百八十四万人。
在小麦收割完毕后,许多地方的人民公社和管理区都组成了检查团,同生产队的干部一起到割过的麦田里和打麦场上,检查小麦的收打情况。检查中发现,已拾过的麦田里和打麦结束的麦场上,仍然有丢失麦穗、麦粒的现象。于是通过现场会和算细账,动员社员们积极地投入二次麦收运动。任丘县大尚屯人民公社的领导干部在后仲村生产队六分大的一片麦田里,拾到了九千五百个麦穗,折粮四斤多。通过这个事实,公社召开了现场会议,发动全社妇女、儿童、小学生六千四百多人,只一天功夫又拾回了七万九千多斤麦穗。
在打场刚刚结束的地区,许多公社对场边和轧过的麦秸也进行了检查,发现场边丢有麦粒,麦秸里裹着麦粒。社员们提出:不只要打净、拾净、拣净、扫净、筛净,还要在麦秸上垛前,把轧过两三遍的麦秸再抖一次。定县定州人民公社东关管理区的社员把一千九百多亩地的麦秸抖了一次,就复收了小麦一千六百多斤。
据山西日报消息 收打不净,麦收不停。晋南区开展复收复打运动,确保小麦穗穗登场,粒粒还家。
晋南地区的八百三十万亩小麦,目前已基本收割完毕,复收复打运动又在全区展开。今年的复收复打运动,是批判了“今年的小麦长得比过去哪一年都好,丢上几穗不算啥”等自满、消极思想以后开展起来的。比如,平陆县的三十五万六千多亩小麦,到6月20日为止,已经收割完毕,全部登场,碾打了70%以上。在收割和碾打过程中,一般都注意了细收细打,只是在收割当中,全县就组织老汉、儿童九千四百余人,拾回麦穗近一百万斤,折合麦粒三十三万斤。但是经过认真检查,在细收细打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拾得不净,特别是一些远地和山坡地;二是打得不净,大部分地区只碾打两遍,就打积结垛;三是麦糠扬的不净;四是场边抛撒多。中共平陆县委会具体算了四笔账,如果能够把地内拾净、麦秸碾净、麦糠扬净、场边扫净,全县就可多收小麦三百五十六万多斤,够八千九百多人吃一年。稷山、运城、芮城等县经过检查,每亩丢穗掉粒普遍在二斤以上,有的丢掉三至五斤。
中共晋南地委为了迅速扭转收打中的自满情绪,确保丰产丰收,再次指示全区各级党委书记在复收复打中要亲自挂帅,重点深入田间,把复收复打深入开展起来,确实达到穗穗不丢,粒粒还家的目的。
目前,全区参加拾麦的人数达三十余万,连同第一次拾麦,已经拾回小麦近一千万斤。(附图片)


第3版()
专栏:

几种猪瘟防治法
白痢
才脱离母体不多久的仔猪容易得这种病症。治疗方法是,把次硝生铋、重炭酸氢钠、磺胺片、旦白梅等几种药物掺在一起,用温开水冲调喂猪(两个月以内的仔猪一次用量是次硝生铋一小颗,重炭酸氢钠和磺胺片各半颗,旦白梅一克,两个月以上仔猪用量加倍),一天喂三次,这样,一天或两三天就可痊愈。
喘气病
是猪仔常见的病症,这种病对生猪发展有很大威胁,死亡率很高。最近,武汉市青山区同心餐馆在发展副食品生产中,找到了土法治疗生猪喘气病的方法:他们发现猪感染上这种病症后,就将猪的尾巴割去两寸左右,放血;同时在猪耳朵上割开一个小口,将一块绿豆大小的明矾放入,用细麻绳捆扎起来,待猪耳朵发肿时,再割开放出污血。经过这样处理以后,病猪即可痊愈。
腿黄病
三、四十斤重的架子猪在受湿气侵蚀后,容易感染这种病症。发现猪子得上这种病后,可先用手探摸病猪腿部,找出疼痛处,再用破磁片的尖端在疼痛处划开一道口子,放出污血,然后敷以消炎膏,用纱布包上,四、五天后即可痊愈。
癞皮猪
先把肥皂放在开水里溶化成泡沫,待稍凉后,用硬棕刷沾肥皂泡沫擦洗病猪(不能全身都擦洗,只能擦二分之一的部位,一天擦洗两三次),然后再以80%的滑石粉和20%的六六六粉掺合起来,擦抹猪身(也是二分之一的部位,还要注意不要将药物撒进病猪的眼睛里和口里),两三天就可治好。
以上这几种防治猪病的方法经江汉肉类加工厂采用后,都已收到疗效。(原载长江日报)(附图片)


第3版()
专栏:

适时适量灌水 大力除治病害
河套平原春小麦一片碧绿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26日电 内蒙古河套灌区今年大力推行“浅浇快轮,经济用水”的先进灌溉方法,灌溉工作质量显著提高。已经适时适量灌溉过两次水的一百二十多万亩春小麦,目前长得一片碧绿,麦苗比历年都好。
黄河后套灌区历年丰收。今年入春以来,各族农民更大兴水利工程,开展了以渠道岁修和平地打堰为主要内容的春修水利运动。经过这次运动以后,灌区的五大灌域都先后在5月中旬放水浇青。同时,由于各人民公社在春小麦播种前,分别把各类麦田培修成一亩以下到三亩以上的畦田,开挖出农渠、毛渠五万一千多道,因此麦田得到了“浅浇快轮”的合理灌溉。而过去这里因为地不平整,往往采取“深浇漫灌”的落后方法。
今年广泛推行定额包浇办法,也是实现“浅浇快轮、经济用水”的一个重要措施。目前,许多人民公社都选出对水利和灌溉有经验的强劳动力,组成包浇小组或水利专业队,按质按量按时地进行包浇工作。他们根据今年麦田播种密、施肥多、翻地深等情况,比往年普遍增浇一次水,并且适当地增加灌水量,作到了适时适量的灌溉。今年浇过二水的头三天中,春小麦几乎每天都平均生长四公分左右。许多地区的一类麦苗约比往年增加了20%,三类麦苗减少了15%。现在大部分麦田正浇灌三水,少数麦田将浇灌四水,这是河套灌溉史上未有的景象。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26日电 内蒙古河套平原上的各族人民,防治春小麦锈病获得成效。一百二十多万亩春小麦,目前正在八万多名灭锈治虫大军的保护下迅速成长。
今年,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河套平原上的春小麦,由于深翻密植和灌溉工作做得好,生长十分茂盛。最近因为温度和湿度渐高,小麦锈病和其他病虫害在各旗县都有发生。巴彦淖尔盟的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和人民公社,在“不让锈病过6月,誓夺小麦大丰收”的口号下,从6月中旬开始,向小麦锈病等发起了群众性的防治和围歼运动,八万多名灭锈治虫大军,日夜地向感染锈病的麦田喷洒各种土农药。现在喷洒过农药的麦田已有十二万一千多亩,占感染锈病麦田的46%。许多麦田喷过头遍后,正喷二遍。受过药剂喷洒的不少麦田,锈病已停止蔓延。


第3版()
专栏:编后

大有前途
国营农场大力发展副食品生产,多养家畜家禽,对于农场,对于国家,都有很大好处。
首先国营农场所提供的副食品,将会更多地供应市场,改善人民生活,并满足国家的出口需要。如辽宁各地国营农场养的猪已经比年初增加50%;鸡、鸭等已经比年初增加两倍半。全国国营农场有七百多个,耕地面积在一千八百万亩左右。如果以每亩耕地养一头猪,十只鸡计算,就可以养一千八百万口猪,一亿八千万只鸡。
其次可以更多地增加农场的收入。据统计,一吨肉类的产值约等于十多吨粮食的产值;而生产一吨肉类的成本和生产一吨粮食的成本相差不多。同时,国营农场发展了家畜家禽,可以积大量粪肥,对于农业增产也是可靠的保证。
这样看来,在全国的国营农场开展副食品生产,前途大有可为。


第3版()
专栏:

冲破小麦万亩高产关
河南日报记者 惠明深 本报记者 张励中
激动人心的万亩丰产区
河南省偃师县老城、翟镇两个公社十六个大队一块连片的万亩丰产区,平均亩产小麦六百零三斤。这是激动人心的消息!
万亩丰产区,我们前后访问过三次。每次访问,我们的心情都久久不能平静下来。记得我们第一次到万亩丰产区的时候,一望无垠的麦田,被笔直的道路切得方方正正。说土地平整的像面镜子,显然并不过分。一方方茁壮的麦苗,像是绿茵茵的地毯,而每个方中又有数不清的大小一样的畦子,像绿毯中的图案。田边有整齐的篱笆,路边又有新栽的白杨。看到这番令人心醉的风光,我们兴奋地想:这真是劳动人民用巧夺天工的双手,在大地上描龙绣凤。5月中旬,我们再度来到这里的时候,田野里已是麦浪滚滚,麦秆密密麻麻的真是“撒土不漏”;摇摇摆摆的一层麦穗,是那样的匀称而又整齐,麦地里人简直进不去了。最近,我们又到万亩丰产区,已是收获季节了。洛河两岸的肥沃土地上,一片金色的海洋。个个农民眉笑颜开,他们形容今年的麦子是:“看着喜人,割着躁,运着费劲,打着笑。”往年,一个壮劳力,拿起镰刀一天割个亩儿八分麦算不了什么;今年,费尽全力一天也不过割四五分麦。放倒的麦铺子,一个挨一个,几乎盖严了地皮。麦场里的麦垛,像人工筑成的麦山、麦岭。
公社化和丰产区
万亩丰产区,获得平均亩产六百零三斤的事实,充分证明了人民公社制度的优越性。
公社化以前,能不能搞像今天这样的万亩丰产区,人们是不敢想像的。那时候各个高级社都局限在自己的小范围内,劳动力的解放(主要是妇女)和调度,以及推广农业技术,都有一定程度的限制。我们在岳滩采访的时候,这个大队的副支书李甲寅向我们说了这样一个规律:农业技术的推广、生产的增长和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农业增产是随着生产关系的改变在前进着。1953年,他们村搞互助组的时候,密植小麦只十四亩;1954年建了两个初级社,秋天种麦时就种了二百八十多亩。当时有人专种稀植麦和农业社比赛,结果密植的亩产三百七十三斤,稀植的亩产二百四十四斤。1955年夏收以后,岳滩出现了合作化的高潮,这年小麦密植就普遍推行了。他说,只有人民公社化以后,才能像今天这样全面地贯彻农业“八字宪法”。
1958年实现了人民公社化,群众的干劲和增产的要求更加高涨了。中共偃师县委掌握了群众的要求,在洛河两岸划出一万亩土地,搞万亩小麦丰产区,指派专人成立了万亩丰产区指挥部,发动全民辩论大搞万亩丰产区的有利条件和措施。
万亩丰产区一搞起来,提出的第一项措施是:土地深翻一尺左右。多少年来,这里的耕地只是犁六、七寸深,丰产区要深耕一尺,是一项艰巨的战斗任务。当时正在全民大办钢铁的节骨眼上,一半以上的强壮劳力去搞钢铁了。人民公社发挥了它的优越性,组织了大协作,运用大兵团突击,开办公共食堂、托儿所,解放了大批妇女劳力,成了深翻土地的主力军。现在,人们在欢呼万亩丰产区大面积高产的时候,都一致称颂人民公社的好处,公社化为大面积高产创造了条件,大面积高产显示了时代的特征。
全面贯彻“八字宪法”
在万亩丰产区,我们访问了社员和干部、科学技术人员和老农,他们异口同声地说,今年大面积丰产的决定因素,就是以敢想敢干的精神和科学分析的态度相结合,全面综合地贯彻了农业“八字宪法”。
在一万亩土地上要创造高产,这个大胆的创议震动着每个人的心。人们懂得大面积丰收的意义,人们讨论着达到高产的办法。争论最多的就是密植问题。过去,这一带由每亩播种七、八斤,逐年增加到十五斤、十八斤;每增加一次播种量,产量就有增加。许多人根据这个规律推断,如果播种量仍然停留在十几斤上,想比1958年更高地增产是不容易的;而1958年的密度并没有到顶,播种量还可以增加。因此,有人主张播种三十斤,有人说播种四十斤、五十斤,有人则认为越多越好,一亩地种它六十斤、八十斤、一百斤;也有人认为保持原来播种量也能增产。
为了更好地解决合理密植问题,中共偃师县委发动群众广泛讨论,同时,又派县农林局长和一个县委委员到外县学习密植的经验。岳滩大队讨论时,有人主张下种四十斤。老农任毛旦提出不同意见:“咱这里是五寸行距,如果下种四十斤,麦籽耩到地里就会叠起来,苗准出不好。”干部们研究了他的意见,认为有道理,他们又进一步研究,将五寸行距改为三寸半行距(1958年试验成功的),将二分播幅改为五分播幅,下种三十斤多一点正合适。中共偃师县委根据群众广泛讨论的意见,参考外地的经验,专门作了研究,认为在1958年的基础上,适当地增加密度是增产的重要关键,确定下种量控制在四十斤以下。
作为“八字宪法”的中心——密植问题定下来以后,大家又讨论土、肥、水等其他措施怎么跟上去。干部和群众结合,经过认真研究,认为农业“八字宪法”互相关连,必须综合利用。确定土地深耕由过去六寸加深到一尺上下,施足底肥,浇好五水,保、管等措施也具体研究了办法。这些都具体地执行了:一万亩土地深耕八寸到一尺的三千九百五十亩,一尺到一尺二寸的五千六百一十三亩,一尺五寸到三尺的二百六十七亩,三尺以上的一百七十亩;底肥、追肥平均每亩一万五千斤到二万斤,并有一部分化肥,还施了种肥;浇了踏地、封冻、返青等五水(后两水只浇了一部分就下雨了);其他措施也抓得好。
尽管万亩丰产区指挥部和各大队进行了充分的工作,但“八字宪法”执行起来仍然是有斗争的。我们在岳滩大队采访的时候,党支部副书记李甲寅向我们介绍了这样一个事实:这个大队的第四生产队有几个耧把手,对下种三十多斤思想不通,播种的头几天检查的严,他们照样办了;后来检查的稍松一点了,他们偷偷地改成了十八斤。麦苗出土后,大队发现四队的这四十亩麦苗比别的稀,每一次检查评比,他们都输了理。到小麦拔节后,下种三十多斤的麦苗旺盛;但有的地发现有倒伏的迹象。他们神气起来了,说什么“那时光批评咱,这回该批评谁了?光说不中,到底种多少籽好,可见高低了吧!”等小麦一抽出穗来,他们又泄气啦,因为这四十亩地的麦穗每亩比下种三十斤的少十几万。
万亩丰产区通过检查评比的方法,认真细致地贯彻各项增产措施,差不多每隔十天左右就要检查评比一次。从深翻土地开始到收割麦子,一共评比了十八次,每次评比都是指挥部的人员带领上大队和生产队的干部,深入田间,观察研究,根据麦苗的不同情况,提出切实的措施。检查评比是一种良好的工作方法,又是开展竞赛的好形式。它能够集思广益,互相交流经验,互相启发,树立先进,促进后进;又能够使干部们随时掌握小麦生长情况,心中有数,“对症下药”。通过检查评比,使一些原来生产落后的队迎头赶上了。
苦干、细干、巧干
万亩丰产区大面积高产,并不是轻而易举得来的,它渗透着广大社员们冲天的干劲和智慧。在全民大办钢铁,劳力不足的情况下,同时展开了深翻土地的大战,将一万亩土地,深翻一尺上下。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送粪的时候,大车拉、小车推,小孩挽篮送,姑娘们用筐挑,真是有多少力量都使出来了。小麦生长后期,吸浆虫、黄锈病、行军虫接踵袭来,社员们向病虫害进行了坚决的战斗。治行军虫的时候,我们正在这里采访,寸把长的虫子,多的地方一平方尺大的麦田里就有二百多条,吃小麦叶、吃嫩麦穗脖,社员们用滴滴涕和六六六粉突击喷杀。
万亩丰产区及早抓防倒伏,说明了他们的细干、巧干。小麦刚返青,田间管理上发生了争论。有人认为,今年麦苗稠密,需要再浇一水,以便催苗生长;多数人认为,浇二次返青水没有好处。因为今年小麦密植、肥多、生长旺盛,防止倒伏成了突出的问题。大家总结了过去防倒伏的经验,必须早下手,到麦苗长高了再抓,就嫌晚了。过去拉网搭架,对防止倒伏有一定作用。但是这种办法只能用于少数试验田,大面积根本不可能,而且拉网搭架并不是治本的办法。早抓防倒伏,除了施磷钾肥、草木灰外,返青期进行镇压蹲苗,抑制一下麦苗的生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镇压二次的株高七十四点八公分,倒伏的占5%,不镇压的株高八十四点七公分,倒伏35%。
大面积丰收,就是苦干、细干、巧干争得的。
鼓舞和力量
万亩丰产区大面积丰收,是在半机械化(水利机械加部分机耕)加上广大社员的劳动和智慧取得的,它同时带来了思想和技术上的丰收。这一巨大的成就,鼓舞着远近群众,为贯彻多种多收和高额丰产田同时实行的方针树立了榜样,给人们指出了方向。
现在,万亩丰产区以内的群众有了夏季的亲身体验,对争取秋季大面积高产更有了信心和办法。丰产区周围的群众,受到了启发,纷纷要求搞大面积粮食、棉花丰产区。老城人民公社夏季只有六千亩丰产区,他们总结了夏季搞丰产区的经验,秋季搞了一万八千亩玉米、谷子丰产区,三千七百亩棉花丰产区。以夏促秋,决心争取“丰产全年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