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6月24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关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问题的讨论

社会主义和分工
李洪林
在阶级社会,剥削阶级的统治,使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成为对抗的矛盾。这种分工束缚了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使他们终身陷入苦役。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了这种对抗,并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这种分工也将成为历史的陈迹。因此,我们对这种分工没有什么留恋。但是,当我们分析这种分工的时候,却不能这么简单。
有人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只有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有人说,社会主义社会不能容许这种分工。这种看法,恐怕是把问题的一个方面当成全部,并且把将来才能实现的事情提到现在了。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同时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在当时是一个伟大的进步。它完全是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并不是哪一个人或哪一个阶级铸成的历史错误。原始社会末期,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生产经验。总结这些经验,使它系统化,进一步解决生产中的问题,需要专门的脑力劳动。当时氏族和部落的扩大以及氏族和部落内外关系的日趋复杂,也需要专门的脑力劳动。同时由于人的思维能力进一步的发展,也有必要对人和周围世界的关系作出概括的说明。为了满足这些客观需要,就必须使一小部分人从体力劳动当中解放出来,专门从事脑力劳动。为什么不能让大家都来从事脑力劳动呢?生产条件不许可。脑力劳动者必须有足够的时间来熟悉他的业务,在当时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要让大家都去搞脑力劳动,社会生产就要中断。但是当时生产力的水平虽然很低,它究竟比过去高了一些,一个人生产的生活资料除了养活自己以外,还能稍有剩余,于是脑力劳动就分离出来了。
可见,这个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这个结果一经出现,反过来又成为生产力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少数脑力劳动者,这时得以在体力劳动者的供养下,进入专门的知识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因此,才产生了古代的科学、艺术和哲学。这时,一方面是大规模的奴隶劳动的使用,一方面是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所以生产力是大大地发展起来,而不是受到阻碍。以后一直到资本主义社会,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都曾经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近代的大机器生产,如果没有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简直是不能想像的。
我们说这个分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并不是说单纯的脑力劳动推动了生产的发展,更不是说知识分子是历史的主人。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是劳动生产的历史,推动历史发展的始终是劳动人民。脑力劳动者的生活资料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他们之所以能获得闲暇去从事研究和学习,正因为劳动人民担负了额外的劳动。他们进行研究和创作的材料,也是劳动人民在实践中创造的。总之,离开劳动人民,离开体力劳动,知识分子就将寸步难行,他们的脑力劳动就要枯竭。
我们说这个分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也不是说它对于生产力一点也没有阻碍。像任何事物一样,这个分工有它的正面和反面。分工使一小部分人得到一定的自由,却使大多数人失去了自由;分工使科学艺术得以繁荣,同时也使脑力劳动者脱离了劳动人民和生产实际;在生产中应用科学成果本来是件好事,但是劳动人民却因此被榨去更多的血汗;劳动人民给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最重要的条件,同时他们也被剥夺了享受文化教育的起码权利;
“卑贱的”劳动者当中,本来有无数天才,这些人只要有适当的教育和起码的工作条件,便会成为出色的科学家、艺术家或群众的领袖,但是不分昼夜的繁重的劳动把他们发挥天才的可能性全部扼杀了。所有这些,对生产力的发展不能不是严重的阻碍。
虽然这样,我们究竟不能不承认,这个分工是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进步。今天我们所拥有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没有这个分工,是不可能如此丰富多采的。我们首先应当以最大的敬意来对待亿万劳动人民。他们忍受着残酷的剥削和骇人听闻的折磨,不声不响地创造着一切。同时,历史上伟大的学者和艺术家,也值得我们尊敬,因为在人类的文化成果上,凝结着他们辛勤的劳动。而且尊敬他们,同时也就是尊敬那哺育了他们的劳动人民。
这个分工的弊病还不是后来才出现的,上面说的那些缺陷是这个分工与生俱来的。但是只要分工的条件还没有消失,分工就将带着它这些缺陷继续存在。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造成分工的条件不会立刻消失,因此分工也就还要存在,它并不因为谁容许或不容许而有所改变。但是另一方面,分工的条件也的确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进展而改变,因此分工也就逐渐走向消灭,它同样也不会因为谁的留恋而推迟退出历史舞台的时间。
在社会主义阶段必须首先接受旧式分工,然后创造条件使它走向消灭
马克思把社会主义社会当中残存的不平等叫作旧社会的“瘢痕”。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就是这些“瘢痕”中的一个。但是,正如人一生下来就遇到现成的生产方式一样,社会主义社会也不得不接受过去遗留下来的旧式分工,因为它是一个现实。让无产阶级对这种曾经奴役自己的旧式分工表示满意,是办不到的。无产阶级之所以要起来革命,就是要打破一切不平等,解放整个社会,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正是不平等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空想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从来也不从什么抽象的理想出发来“规定”社会生活“应当”怎样,而是按照实际生活本身的逻辑作出必要的结论。生活本身的逻辑是:一个东西的可能性没有发挥净尽的时候,不会退出历史舞台;或者是:只有当新的、更高级的东西能够代替旧东西的时候,旧东西才能消灭。但是无产阶级对于生活本身的这种逻辑,并不是消极等待,而是积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因为下面这一点同样是生活本身的逻辑:只要正确地认识并掌握了决定这个事物本身发展的各种条件,人们就能按照它的规律促进它的变化。
决定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的,是生产力水平的不高。这个条件在社会主义社会当中还不能立即改变。尤其在中国,更不能很快地改变。我国革命胜利后所接受下来的生产水平,是极低的,粮食只有两千多亿斤,钢只有十几万吨。而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每年增长的速度,又是有一定限度的。我们要改变生产力不高这个现实,必须首先接受它,否则社会生产就要中断。同样,旧式的劳动分工也是必须接受的,因为要使广大劳动群众都具备现代的文化科学知识,不是短期办得到的。首先,仅仅从教育的观点来看,要使一个文盲状态的人具备那怕是中等文化水平,也得十年左右,更不要说高等文化水平了。其次从物质条件上看,需要更长的时间,因为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高度发展的生产力,以致每个人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生产大量产品,这样才能大大缩短劳动时间,才能有充裕的时间去学习文化科学。这样,在社会主义阶段,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劳动人民事实上没有从事脑力劳动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不管人们愿不愿意,必须首先接受旧式分工,然后再积极创造条件使它走向消灭。
假如“不容许”这种分工的存在,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那就会使整个社会生产陷入混乱:没有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知识分子“担负”起整个社会的物质生产;没有文化的劳动人民去担任工程师、作家、教员、医生、演员的任务。这就是让他们都丢开自己熟悉的业务去担当力不胜任的工作。这样,社会生产就是不中断也要倒退。
我们说知识分子不能胜任劳动生产的任务,并不是说他们天生高贵,劳动不得,而是说几千年来他们都脱离了劳动生产,今天不论从体力上还是从经验技能各方面,都不中用。退一万步说,即使他们大部分能够中用,靠这少数人也养活不了整个社会。
我们说工人农民对脑力劳动力不胜任,一点也不包含轻视他们的意思,因为愚昧落后的责任丝毫也不能写在劳动人民的账上,正是剥削制度使他们在文化上陷于落后的境地。承认这一点,只是承认一桩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事实。正如我们承认一穷二白一样。
有人这样设想:我们不能容许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曾经用革命的手段消灭了剥削阶级对生产资料的垄断。既然所有制都能这样,为什么对待这个分工就不能这样呢?我们的回答是:情况不同。剥削阶级占据着生产资料,到今天已经完全不合时宜,生产力的发展已经使这种所有制没有任何理由继续维持下去。而且把生产资料从剥削阶级手中拿过来,社会生产简直受不到任何影响。没有剥削者,生产照样进行,而且可以进行得更好。但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就不同了。当劳动人民还没有知识化的时候,就贸然“取消”分工,其结果就是消灭了科学和文化。文化科学知识是社会所必需的,它是整个社会的宝贵财富,是丢不得的。这财富固然不能只记在知识分子的账上(创造它的首先是忍受了巨大牺牲的劳动人民),但是知识分子在这上面投入的劳动也是不能抹杀的。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曹雪芹的名字,和他们伟大的作品同样是不朽的。而且由于历史的原因,知识分子至今还占有着知识,并且使用着它,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当中不可缺少的力量。为了使劳动人民知识化,就必须使知识分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知识贡献出来(有人说把知识还给劳动人民,这话十分正确)。
可见,在劳动人民知识化以前,这种旧式分工还有存在的必要,它的积极作用还没有完全消失。新的东西(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必须依靠旧东西,从中吸取营养,在它成长壮大以后,自然就把旧东西代替了,这是一个辩证的否定。而目前,不论从哪方面看,新东西都还不能代替旧东西,旧东西还没到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刻。但是另一方面,事情也正在起变化,这个时刻虽然还没有来到,也不是太遥远的将来了。
如果说,劳动者在文化上的愚昧落后,在生产方法十分落后的时代,还感不到它的缺陷的话,那么到了机器生产的时代,这个缺陷就十分明显了。因此,打破这个分工的要求,在资本主义时代就已经由生产力的发展提出来了。但是资本主义根本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它只有留待社会主义革命以后才能解决。
我们现在的任务不是消灭分工,更不是消灭脑力劳动,而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大力发展科学和文化
社会主义建设本身,日益需要更多有文化的劳动者。这种需要,首先是生产力发展本身所引起,它主要还不是一个道义上的问题,而是一个经济生活发展的客观规律。一切近代的和最新的生产技术的应用,都要求生产者具备较高的甚至尖端的科学技术知识。这就逼迫人们去掌握科学和文化,这就是劳动人民知识化的客观必要。
另一方面,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一切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要参加劳动,因为只有这样,才不至于使一部分人为另一部分负担他分内的生产任务,才能使社会产品更快地丰富起来,才能使人人都有时间去提高文化水平和享受文化生活。这就是知识分子劳动化的客观必要。
经济生活本身既然提出了物质上的需要,必然就会产生相应的社会舆论。于是读书、学习、提高科学技术就成为社会风气,而“劳动光荣”这种全新的道德观念的传播也就势不可当。
但是这并不是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马上就能消灭。这个矛盾和阶级矛盾很不一样,因此解决这个矛盾的方式也和解决所有制时大不相同。这个问题,要在生产力大大发展的基础上,经过工农知识化、知识分子工农化、以及文化科学的高潮之后,才能解决。我们的任务就是积极努力,促使这个变化加速实现。
现在工农群众学文化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将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工农必然会逐步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最后达到能够进行脑力劳动的地步。在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的过程中,这是有决定意义的一环。当然目前这个变化只是刚刚开始,很多工农还没有脱掉文盲帽子;已经脱掉文盲帽子的,他们的文化水平也还远不能从事脑力劳动。这个过程不是三五年、甚至也不是一二十年所能完成的。
知识分子劳动化的过程也已开始。不过我们还不能把现在知识分子参加体力劳动这件事就叫作消灭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现在干部和知识分子参加生产劳动,主要的意义还是改造思想,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更好地领导生产。他们本身的岗位仍然是脑力劳动。在体力劳动当中,他们当然也创造了一些物质财富,其中甚至出现了生产能手。但是从经济意义上说,它的作用几乎是微不足道的。共产主义社会要求一切脱离物质财富生产的人都重新参加劳动,使每个人都不能把自己分内的生产任务推到别人身上。从这一点看来,现在干部和知识分子参加的体力劳动还差得很远,不能认为这就消灭了分工。不过事情总是由小到大的。我们也不能等待有那么一天,这一天一到,一切脱离劳动生产的人一下子都完全回到生产中来。在这个意义上,这件事又可以说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萌芽。
只是上面两个方面还不够。共产主义将是一个文化科学十分发达的社会,那时,整个社会的科学艺术水平将是非常之高,同样每一个人的文化科学水平也要非常之高。根据这个前景来看看今天的现实,就知道我们现有的水平还差得很远。所以必须有一个全面的文化科学的高潮,才能使这种分工最后消灭。现有的知识分子,一方面固然要劳动化,另一方面,同样也要知识化。知识分子也要知识化,并不奇怪。应当老实承认,我们知识分子的文化科学水平,一般也是不甚高的,这种水平不要说和共产主义水平相比,就是现在用来建设社会主义,也是很不相称的。
曾经有过这么一种见解,所谓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就是把这两方面拉平。因此有的学生就不安心读书,他们以为:既然要消灭这种分工,何必学那么多知识呢?在这种见解的支配下,甚至有人觉得读书都是“不光采”的,连“红色工程师”的提法都成了“错误”的。这可以说是“绝圣弃智,返朴归真”的倒退思想。如果按照这种见解,不要说共产主义,就连社会主义也建设不成。消灭这个分工,是要用更高级更完备的知识来代替原来的知识,而不是把原来的知识消灭下去。现在,我们的知识不是太多了,而是很少。我们需要更多的学者、工程师、作家、艺术家、教员、医务人员,需要更高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个分工走向消灭。显然,做到这一点是需要较长的时间的。
从这些方面看起来,消灭这种分工还只是一个前景。我们党关于文化革命和技术革命的政策,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以及关于干部下放的措施等等,都是立足在现实的基础上而制定的,它并不是要立即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同时,这些方针又是高瞻远瞩的方针,它预见到社会生活发展的趋势,贯彻这些方针,也就给这个分工的消灭铺平了道路。
因此,现在我们的任务不是去消灭分工,更不是去消灭脑力劳动。社会主义之所以还不是共产主义,特征之一就是它还保留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当前的客观条件,保留这种分工并不是什么耻辱,当然也谈不到什么光荣。当前的任务是积极利用这种现存的分工,大力发展生产力,大力发展科学和文化。生产力越发展,科学文化越发展,这个分工的基础也就越加削弱。等到脑力劳动成为每个人的家常便饭的时候,知识分子也就消灭了,因为人人都是知识分子,“分子”也就成了全部了。到那时,原来意义上的体力劳动也就消灭了,因为那时一切生产过程都充分使用最新的科学成就,繁重的体力操作基本上消灭了。同时,也正因为生产过程都采用了最新的科学成就,所以生产者也都具有工程师的水平,于是,原来意义上的体力劳动者也就消灭了。但是这个时候,已经不是社会主义社会,而是共产主义社会了。
事情就是这个样子。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创造了阶级社会的全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它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之后,又必然走向自己的反面: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社会主义阶段,正是这个分工走向反面的开始。


第7版()
专栏:

要善观形势
海波
不久前,湖北省襄阳专区许多人民公社就1959年的农业生产形势问题,展开了群众性的讨论。讨论前,不少公社感到困难很多,完成1959年生产大跃进计划的把握不大。群众感到有劲没处用。讨论后,这些公社不仅能保证实现1959年生产大跃进的计划了,而且可以超额完成。于是群众干劲冲天,生产扎扎实实、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这次群众性讨论的重要特点是:对当前的农村形势,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取得了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并根据对于客观形势的分析,及时改变了原来的计划。例如,在讨论前,有人听说今年的农业生产量还要在1958年的基础上继续大跃进,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他们认为1958年干劲已经很大,办法已经想的不少了。但是通过具体分析,大家立即改变了看法,认为有利条件大大超过了1958年。对这些有利条件,各个公社、各个生产队都找出了几十条。其中最主要的有:(一)1958年进行了许多农田基本建设,但这些东西在去年由于建设的晚,发挥作用不大,而今年一开始就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二)1958年生产大跃进给1959年继续大跃进创造了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三)有了1958年生产大跃进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有了农业生产的八字宪法;(四)党有了更加丰富的领导生产的经验;(五)最重要的还在于有了对生产有巨大优越性的人民公社。所有这些有利条件,都是1958年所缺少的。这样一分析,使大家认识到:1959年在1958年的基础上继续大跃进,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而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善于具体分析和观察形势(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对我们有着多么巨大的实际意义。
具体分析情况、观察形势,是每个人工作和生活的必要条件。不能设想,一个人对它所处的形势一无所知,而能正确地进行工作和愉快地生活。生产是如此,打仗、讲话、写文章、办一切事,都是如此。如果打仗的人不了解敌情、我情、地理环境等形势,就很难打胜仗;讲话、写文章的人如果不了解形势,就会言之无物或胡言乱语。因此,人们总是根据形势来提出自己的任务,确定自己的行动。形势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自己有利的,一方面是对自己不利的,人们的任务就是尽量想法认识并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或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这就是说,人们要想工作得好和生活得好,就必须学会善于观察形势。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同志都善于观察形势的。对待形势,人们往往采取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主观主义的态度:对客观形势漠不关心,或只有一般的了解,不作具体研究和分析,遇事只凭主观臆断。这种人对工作不会提出恰如其分的意见,只能充当客观规律的奴隶;工作好坏只能碰运气,作好了(可以肯定好的机会很少)不知为什么,作坏了也不知所以然。他们最容易犯两种错误:一种是空想一通,盲目行动,脱离群众,不能实现;另一种错误是右倾保守,没有对新鲜事物的敏感,而对新鲜事物的敏感正是一切革命者最宝贵也是最必需的东西,没有它就不可能进行真正的革命。
对待形势的另一种态度是,善于分析和观察,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与客观形势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注意形势的任何一点微小的变化,并且善于根据客观形势的不断变化来改变自己的思想,确定自己的行动方向。认真研究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并善于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办事,这样,人就不是客观形势的奴隶,而是客观形势的主人。人不仅能调动生产中的一切积极因素为人类幸福服务,而且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是一种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是科学的态度,它使人们无往而不胜。襄阳专区各地开展的对于形势的群众性的讨论,并且能够根据讨论的结果提高了生产指标,制定了具体措施,鼓舞了人们的干劲,正是上面这种态度的具体化。
善于观察形势当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其所以不是轻而易举,是因为客观事物是十分复杂的,它不像小葱拌豆腐那样一清二白,一眼就能看穿,而必须对复杂的现象作具体的深刻的分析,找出它的本质来。对客观事物只有经过分析、综合、推理、判断,才能得出比较正确的认识。如果对形势只有一般化的了解,对形势的概念不是经过对许多具体事物的分析和综合得出来的,那么这种概念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是不可能有真正意义的。为什么有些人只认识到1958年的大跃进,但对1959年继续大跃进的有利形势认识不足呢?为什么有些人认为别人那里能够有条件大跃进,而对自己这里大跃进的信心不足呢?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对自己所处的形势缺乏具体分析。这样,当然他们就只能看到一些现象的东西,而看不到本质的东西,就不可能正确认识形势,就不可能继续组织大跃进。
对事物进行具体分析也有两种方法和两种效果。一种方法是个人或几个人关在屋子里不和群众接触,凭空去想,根据自己想的一套去行事。这种分析的方法对形势的观察不可能是全面的,因此也很难是正确的,其结果在工作中犯错误也是必然的。另一种方法是自己想,同时发动广大群众和自己一块观察、分析形势,这是一种群众路线的方法,也是唯一正确的方法。1958年我国各个战线上采用的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方法,和毛主席经常教导我们的调查研究的方法,都属于这一类方法。经常把一些重大问题交群众鸣放、辩论,或拿去与群众座谈、商量,向他们请教,任何困难都会得到解决,任何复杂问题也比较容易弄清楚。这一切都说明,在人们观察形势中,也必须采用群众路线的方法。
由于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所以观察形势也必须是经常不断地进行。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一劳永逸的窍门。如果不这样,人们的思想就一定要落在形势的后面,工作就会犯错误。那些有右倾保守思想的人不一定从来都是有保守思想的,他们中间曾经有不少人也是能够观察形势的,能够作好工作的,为什么后来落后了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没有经常注意观察形势,并且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形势来改变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因此,为了不至于落后,就必须经常不断地注意形势的每一细小变化。每个革命者都应当具有敏锐的政治眼光,有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善于观察形势。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我们不断地实现大跃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