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6月17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无畏与无私
庄农
安业民有大无畏精神,向秀丽有大无畏精神,徐学惠有大无畏精神……,所有敢于向敌人,向困难作不屈不挠斗争的人,他们的大无畏精神,都容易被人看清楚。可是,那个“注意采取各种办法向群众交心”的魏家理同志(他交心的事,在6月2日本报发表的“心心相印”一文里曾经谈到过),是不是也有大无畏精神呢?就不容易看清楚。
当然有的;而且比他人一点也不逊色。这就是刘少奇同志所说,共产党人“无事不可对人言”的大无畏精神。
魏家理同志的大无畏精神,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他彻底向群众交心。敢于把自己想些什么,干些什么统统都告诉群众,以取得群众的监督。而且,在工作上有了缺点和错误,就马上去向群众公开检讨。这件事看起来简单,其实,如果不是真正具有大无畏精神的人,是不肯作也作不来的。
文学家喜欢说人有“灵魂深处”,他们辛勤探察的正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奥秘。其实,这“灵魂”和“世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这个“心”。交心,就是把自己的“灵魂深处”亮开来,引导别人进入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就像我们欢迎检查卫生的人进入我们的房间,任他们在各个角落里观察检验。如果,他内心存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奥秘”的话,或者是有什么污垢的话,他是不敢这样亮开来的。何况,主动把自己的所有想法去告诉群众,这正像一些人所说的是“授柄于人”,把权力交给了群众,让他们监督自己,只许办好事,不许办坏事。如果他还存有半点私心,便会不顾也不敢这样作。
第二,他敢于非常负责地向领导上说真话。这里有一个例子:去年秋末,地里的地瓜、花生都成熟了,群众迫切要求不失时机地把一年生产的果实拿到手。但是,正当这个时候,队里三分之二的劳动力,都上调到公社和县里去了。群众对这非常不满,干活消极,劳动效率很低。魏家理发现这个问题,便马上到公社党委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公社党委没有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又马上向县委作了反映,结果使秋收免受了一些损失。
这件事,也是看起来简单,实际上要有很大的勇气,才能作到的。只有对党对人民是有无限忠心,丝毫也不计较个人得失(比如不怕别人说自己保守),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这样披肝沥胆地向党说真心话,反映群众中的真实情况。
这样我们便会看得很明白,大无畏精神并不是什么天生的东西。只有具有大公无私精神的人,才可能有大无畏精神。刘少奇同志曾经指出过我们党内有这样一种人,他说:“党员如果在他的思想意识中只有党的共产主义的利益和目的,没有自己离党而独立的个人目的和私人打算,
他真正大公无私,那末……他也可能有最大的勇敢。因为他没有任何私心,他没有作过‘亏心事’,他的错误缺点能够自己公开,勇敢改正,有如‘日月之蚀’。他‘理直气壮’,永远不怕真理,勇敢地拥护真理,告诉别人以真理,为真理而战斗。即使他这样作暂时于他不利,为了维护真理而要受到各种打击,甚至受到大多数人的反对与指责而使他暂时孤立(光荣的孤立),甚至因此而要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也能够逆潮流而拥护真理,绝不随波逐流。因为对于他个人来说,他无所畏惧。”(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我以为魏家理同志正是这种人。他既完全信任党,又完全信任群众;既坚决听党的话,又坚决听群众的话。因此,他既是党的一个好同志,好干部,又是群众的一个好朋友,好领导者;他取得了党的完全信任,也取得了群众的完全信任;他既受到了党的表扬,也得到群众的热烈称赞。这使我们兴奋而激动,也使我们最清楚不过地看出:从根本上说,我们党的利益和群众的利益,永远都是完全一致的。同志们千万要记住:当你看到群众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那正是我们党的利益在遭受损害。必须用大无畏的精神去捍卫它,捍卫群众的利益就是捍卫党。
因此,我们应该发扬这种大无畏精神,这种对党对群众的耿耿忠心。我们要提倡对群众完全交心,对党完全说真话。对党对群众不应该保留一丝一毫私心,也不应说一丝一毫假话。人们要用对于大勇者的尊敬,对于忠心者的热爱,来迎接每一个说真话的人。


第8版()
专栏:祝你健康

“夜班”与健康
傅连暲
在工厂、医院、报社等单位,都不免有夜班工作。有人耽心上夜班会不会影响健康。我的回答是否定的。有许多动物都是宵行昼伏,像狮子就是喜欢晚上活动的。如果说我们的身体能像狮子一样,我想大家该会满意的了。
或许有人不同意把人比作动物的见解,那么就对夜班工作来一个具体分析吧!
首先假定上夜班与上白班每天都是八小时工作、八小时睡眠而没有区别的话,则二者之间的区别主要就只在于:工作睡眠与进餐时间的改变,接触阳光机会的多少和上白班大多是自然照明而上夜班是人工照明等三个方面了。而这只需要妥善安排,对于夜班工作者是无损于健康的。
生产性照明应该注意,条件不好时,不仅对视力有损,而且容易引起疲劳,减低工作效率。自然照明比人工照明多少要优越一点,但在时间上或空间上,太阳照明也有不足或不均匀的缺陷,所以有些工厂白昼工作也得人工照明或者混合照明。一般工厂的照明光源都是经过卫生设计的,可以不必顾虑。
接触阳光,是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因为阳光能使人皮肤健康,能促进皮肤内丁种维生素的生成,以保证骨胳的强壮。阳光中对于我们最重要的光线是紫外线,但白昼在室内工作的人,由于紫外线为窗户的玻璃所遮断,也是受惠不多的。所以任何人每天都应该有一定的户外活动,来沐浴一下温暖的阳光。夜班工作者获得了充足的睡眠以后,在日间进行一两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是完全可以作得到的。
养成生活习惯的规律性,可以说是保证夜班工作者身体健康的最重要的一条。定时睡眠,定时进餐,可以在大脑里建立起一种时间性的条件反射,从而使人的神经系统和各个器官有弛有张有节奏有规律地活动,这无疑最有利于健康。如像我们白昼工作的人,每天约隔四小时吃一顿饭,到了时候就会饿,为什么饿呢?是人体的营养品都消耗光了吗?不是的,营养品在体内还有相当的储备,而饥饿的感觉就是一种条件反射的现象。隔了四小时,大脑的食欲中枢就兴奋了,血糖也降低一点,胃肠也开始活跃起来,于是形成一种饥饿的感觉。晚间没有吃饭习惯,即使十几个小时也不会饿。定时睡眠的重要性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夜班工作者,应该很好安排自己的生活,养成一种新的时间性条件反射规律。在一定的时间吃饭,到了时候就会饿,饥者易为食,吃起来就香甜,一定时间入睡,到了时候就会困,困者易睡,睡起来就安稳。如果与此相反,生活上杂乱无章,今天早晨睡,明天下午睡,吃饭又是饱一顿饿一顿,早一顿晚一顿,这就使新的生活规律性不能形成,以致该吃的时候吃不下,该睡的时候睡不着,这当然对健康不利,但它不能归咎于上夜班的不好,而只能说是自己的生活安排太乱了。
从前在老解放区进行游击战争时,差不多都是晚上活动,二万五千里长征也可以说是将近两年的夜行军。经过那些艰苦岁月的人,现在很多都是老年了,像徐特立同志已经有八十多岁的高龄。况且那些时候根本无法考虑我上面提到的一些卫生问题,而今天却有许多有利条件。所以在今天从事夜班工作的人,完全不必顾虑能否健康长寿的问题了。
另一面,也应该承认,白昼工作是有许多很好的自然条件。夜间工作是比较辛苦一点,把可以在白天做的工作安排在晚上是不必要的。特别是年老体弱的人,白昼睡眠难以得到安静的休息。所以大凡不是在工作必需的情况下,应该把主要工作时间安排在日间。


第8版()
专栏:风土新志

哈萨克人的婚礼
沈石
牧民哈斯木结婚的那一天,牧业社的党支部书记约我去参加他的婚礼。
我们骑马前往天山深处的牧场,途经巩留县的莫合沟,沟的两岸,尽是野生的苹果林。马在林中穿行,过了两个多钟头,还没有走出这片树林。
苹果花缀满枝头,白色、浅红色的花瓣铺满地面,马蹄践踏着落花,像踩在天鹅绒毡毯上。浓郁的花香,随着阵阵清风,不时地袭来,令人熏熏欲醉。鸟声、蜜蜂声,充满林间,远处还传来杜鹃的啼声。深山闻杜鹃,感到格外亲切,我几疑回到了江南的家乡。
党支部书记告诉我,每到秋天,树林里落了很厚一层苹果,附近有座农场,当苹果快成熟时,把猪赶进苹果林,几个月后,猪长得膘肥肉厚。住在这一带的俄罗斯人,家家养蜂,每到苹果花开时,他们把蜂箱移到树林周围,每年可割取丰盛的蜂蜜。我在莫合时,曾访问过一位满族农民,他有丰富的养蜂经验,养蜂的收入,维持他全家人的生活。牧业社成立后,他仍操旧业。社里的柯尔克孜人也跟着他学养蜂。
像这样野生的果林,在伊犁河谷还不止莫合沟一处。它自然地成林,果实自生自灭,说起来多么可惜。记得自治区党委王恩茂同志视察伊犁时,曾再三叮嘱当地的同志要逐步改良野生的果树,要充分利用野生植物。恩茂同志的指示,已经引起当地同志的重视。富饶的新疆,在天山南北可资利用的野生植物真是取之不尽,像塔里木河流域四处丛生的罗布麻,像天山的雪莲、紫草、贝母、蘑菇……,如果充分地加以利用,当为国家增添多少财富!
我们到了山腰,瞥见一大群马,拴着前蹄,蹒跚地在林中踱来踱去,隔不多远,有十多顶蒙古包撑在空旷的草地上。这些牧民住在花丛中,可说别有一番风味。蒙古包旁边堆着许多马鞍,几只凶猛的猎狗用铁链拴住。孩子们蹬着马靴,在草地上互相追逐。老年人坐在树底下,边谈天,边抽着马合烟。年青的哈萨克姑娘,头戴插有鹰毛的皮帽,身穿华丽的衣裙,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有说有笑。
我们快到蒙古包跟前,一群人赶忙迎上来,经过党支部书记一一介绍后,被邀入蒙古包。主人见有远方的客人来参加婚礼,非常高兴,他一面倒奶茶一面对我们说:“你们要早一天来这里就好了。”原来,在新婚前一天,他们把蒙古包四周的羊毛毡拆去,参加婚礼的青年男女分别坐在蒙古包里,互相唱和,这样要一直唱到深夜。可惜我们来的迟了,没有赶上这个动人的场面。
新婚喜宴开始的时候,我们遵照哈萨克人的风俗,先洗手,用主人准备的毛巾揩干,然后按照年龄的长幼围坐在地毯上,用酥油炸好的点心,香喷喷的羊肉盖着油腻的米饭,一盆接着一盆递进来。殷勤的主人笑着说:“到这里来作客,就不用客气啦!”哈萨克人是好客的,客人吃得越痛快,主人越高兴。吃罢手抓羊肉,一大盆马奶又出现在客人面前。说起喝马奶,在座的哈萨克人莫不眉飞色舞。他们喝完一碗,又添一碗。初喝马奶的人,喝过后,全身发热,喝的过多,也容易醉人。
宴会结束,紧接着举行“特银”。“特银”,是在地上挖一个坑,将新娘送的银币或针织品放在坑内,要在马上把它拾起来。马一匹跟着一匹,接近坑时,马不得停留,谁能拾得礼物,就要看他在马上的本领。
“特银”过后,青年人骑着马把新郎、新娘住的蒙古包团团围住,他们喊着:“年青的新娘呵!请你拿出一只羊来,让我们刁羊吧!”
新娘答话了:“刁羊虽然好,可是还得注意节约哩!”
双方坚持了十多分钟,客人不愿散去,最后,新娘的女友出来解围了,她们建议举行“姑娘追”来代替刁羊,小伙子们才满意地离开了。
我们随着这伙年青人来到了高山上的草原,“姑娘追”紧接着开始了。只见一对对青年男女并辔徐行,这时,小伙子可以尽情地向同行的姑娘谈情逗笑,姑娘不得拒绝。在回来的路上,男女纵马奔驰,假若姑娘追上了小伙子,可以用马鞭抽打,小伙子不得反抗。他们返回时,我见到有几个小伙子的头上挨了马鞭哩!
黄昏时分,我们才离开牧场。一路上,支部书记向我们谈起了这对新婚夫妇,我才知道他们过去都是穷苦的牧民,现在是社里的积极分子。解放前,哈萨克人结婚,男方要送很厚的聘礼,多的达百几十头牛羊,穷苦的牧民结不起婚。新婚姻法传到牧区,过重的聘礼取消了,牧民的生活也有很大的改善,像哈斯木这些过去结不起婚的人,现在都能成家立业了。我衷心地为他祝贺。


第8版()
专栏:

一个别致的读书会
王馥
前些日子,我参加了一个少先队员的读书会。读书会的规模不大,但却很别致。参加会的都是些十几岁的孩子,他们用各种形式表达读“雪花飘飘”这本书的体会。会开得非常生动活泼。
读书会一开始,小主席讲过话,一个梳辫子的小姑娘走到主席台前,向大家讲述了“雪花飘飘”的故事。当她叙述到小百岁变成孤儿的时候,孩子们深深地感动了;当她讲到小百岁用铁锨砍死国民党的黑胖子兵,救下八路军老边时,全场的空气顿时紧张起来,小朋友们都被她那激动的声音紧紧抓住了。直到小百岁和他的爸爸团聚,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接着,有的用诗歌联唱,有的说快板,最后,有一个化装表演结束了这个座谈会。这个化装表演的情节就是书中小百岁救老边的那段事儿。小演员们刚上台还有点紧张,但很快就把感情全部沉浸到剧情里了。化装虽粗糙,布景、道具也很简单,可他们演得却很认真、富有感情。从演出的逼真程度看,他们对书中人物的精神是领会很深的。
这个读书会的时间不算长,但会开的这么丰富有趣,这是孩子们创造性的活动。这种形式的读书会可以提高孩子们读书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的艺术欣赏和艺术表达能力。孩子是喜欢新奇和好动的,这个读书会适合孩子们的这种特点,把课外文娱活动和读书紧紧地结合了起来。孩子们的智慧是丰富的,更新颖的形式一定会层出不穷,愿读书会的形式也百花齐放!


第8版()
专栏:

兄弟情谊
——赠一位德国汉学家
赵瑞蕻
请听一曲竹枝词,
且将古调写新诗;
此地山中无翠竹,
但从画里看风姿。
粉墙上有墨竹横,
满壁图书是汉文;
竹下畅饮莱因酒,
灯前谈笑各抒情。
“我愿溪边翠竹栽,
茂林深处有亭台;
洞箫声自青峰下,
梅花落尽桃花开。
春光烂漫竹林里,
仕女齐着锦缎衣;
复活节日踏青处,
裙裾飘舞胜虹霓。”
“我愿黄河两岸间,
遍植白桦撑苍天;
座座高楼道旁起,
钢铁工厂冒浓烟。
广阔公路穿城乡,
汽车来往通四方;
邀请德国歌舞团,
小城剧院好登场。”
语罢举杯同祝贺,
葡萄美酒竹枝歌;
文化交流自古有,
兄弟情谊今日多!


第8版()
专栏:

苗族人物素描
黄永玉
 民兵
在敬老院里
学习
休息


第8版()
专栏:

劳动后  单伯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