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6月17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积制精肥 增产粮食
山西采用高温速成法沤肥
山东利用废物大制土化肥
本报太原16日电 山西省各地人民公社紧紧抓住当前肥源多,腐烂快的大好时机,开展了夏季积肥造肥运动,千方百计解决复播作物和大秋作物的肥料。
晋北地区今年夏秋作物的种植面积,比去年扩大了五十万亩。为了保证做到勤追肥,多追肥,实现多种多收,全专区各地都大力开展了高温速成沤肥,大制土化肥和细菌肥料。仅宁武、河曲、阳高、朔县、忻定等县,在半个月内生产出的土化肥和细菌肥料,就相当于过去四个月的生产量。全区结合锄苗已给三百四十万亩秋田作物普遍施了一次追肥。晋东南地区近月来,采用高温堆肥法制肥,并大量搜集农家肥、厩肥和杂肥近一百亿斤。十五万亩底肥不足或受风雹侵袭的秋苗,都增施了追肥。许多地方的人民公社还因地制宜地积极建立了田头沤肥坑,修建厕所、牲畜圈,进行长年积肥。
各地人民公社在积肥运动中,妥善地安排了劳动力和时间,建立了积肥造肥责任制度,实行干部包片,社员包干地块,保证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任务。同时贯彻了按劳付酬等办法,大大促进积肥运动的开展。晋中地区各人民公社社员们在积肥的同时,还实行了上地捎担肥的办法,已经把一千多万担复播作物的肥料提前送到地头。
本报济南16日电 山东省夏季积肥、造肥初步形成高潮。现在全省参加积肥、造肥的劳力已增加到二百七十多万人,在完成春播施肥后的一个多月内,又积制了七百多亿斤追肥。
今年山东省一万二千多万亩春夏作物,每亩需再追施标准圈肥二千斤。为了在夏秋之间的短时间内,积制出几千亿斤圈肥和大量土化肥,山东省各级党委都加强了积肥工作的领导,开展群众性的积肥、造肥、种肥、保肥运动。聊城、临沂两专区的积肥专业队,采取大搞土杂肥和各种化肥、养猪积肥、积人粪尿等办法,半个月内就沤积土杂肥二百五十八亿斤,制造大量菌肥和土化肥。齐河、高唐、范县、聊城等县市的人民公社,还抓紧麦收前的空隙,开展了一次人人动手,户户积肥的突击周。
在大搞积肥、造肥中,各地党委都很重视土化肥的生产。现在全省的土化肥厂每月共可生产优质土化肥五到十亿斤。在制造土化肥中,各县的化肥厂还采取靠山取矿,沿海取卤,平原提硝、烟中取氮,废物利用等因地制宜的办法,就地取材,就地制造,就地利用,大大提高了土化肥的产量。
为了帮助人民公社提高肥料质量,改进积肥、保肥和施肥的方法,各级党委积极组织农业、商业部门,省、专、县农业科学研究机关及高等院校的农业技术干部,深入到人民公社同群众一起总结和推广提高肥效的经验。烟台、聊城、临沂专区的人民公社,还推行了密封粪堆、改变人粪晒干的办法为浇稀办法,防止肥分挥发流失。在施追肥的方法上,氮磷钾适当配合,有机肥与无机肥适当配合,速效肥与迟效肥适当配合,根据不同性质的土壤施用不同性质的肥料,并采取沟施、穴施、集中施的办法,充分发挥了肥效,防止了土壤盐碱化。
(姜涛、宋杰)
内蒙古各族农民为五千万亩农作物备追肥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讯 内蒙古自治区各地人民公社结合夏季田间管理,普遍展开积肥造肥运动。目前,从西辽河流域到黄河后套平原,蒙古、汉、回、朝鲜等族社员,积极挖掘各种肥源,为刚种好的五千多万亩农作物准备追肥,保证今年农业大面积增产。
夏季积肥运动进展较快的科尔沁左翼中旗、敖汉旗、卓资县等地,最近已积攒人粪、畜粪、炕土、草木灰等肥料六亿五千万斤。在畜牧业比重较大的翁牛特旗,各公社发动牛羊放牧员随身带上粪筐,一边放牧,一边就在牧场上积肥。清扫牲畜棚圈和厕所,积了九百万斤粪肥。阿鲁科尔沁旗、赤峰市郊区各公社的土化肥厂,利用当地多种多样的造肥原料,正在赶制大量氮磷钾、骨粉、固氮菌、抗菌素等化学肥料。
内蒙古各地一般都注意采取常年积肥与季节突击积肥相结合,集体积肥与个人积肥相结合的方法。因此,积肥数量多,质量好。
新地公社建立肥料管理制度
晚造肥料能及时供应
本报南宁16日电 广西苍梧县新地公社题铺大队,建立一整套细致的肥料管理制度,基本上做到随时用、随时有,保证了晚造的需要。
这个大队经过几次突击,肥料是不少的。但是粗肥多精肥少,很多土肥杂肥也没有经过沤制,题铺大队最近在改进经营管理中,突出地抓肥料管理,效果很好。
牛屎、牛尿,是重要的精肥,过去这个队由于责任不明确,造成饲养员不积牛屎,不接牛尿,粪坑没人管,精肥流失很大。三十七个粪坑,也无人管理。现在,大队采取“耕牛定肥”的办法,适当规定每头牛每天出多少肥;超额部分由生产队出现金收买。对粪坑的管理则采取“粪坑配牛”的办法,即所有粪坑按“耕牛定肥”任务,计算出各个粪坑该下多少肥,然后按粪坑大小搭配耕牛,包给饲养员管理。按粪坑远近、积肥多少,付给积肥工分。这样做一可全部收上牛粪;二可保证个个粪坑沤上肥料,三能发挥饲养员积肥积极性。这个办法实行的第一天超过了原定积肥任务。
家肥,也是精肥之一。过去不少干部认为数量少,不足道,同时不愿等价交换,因此挫伤了社员积肥积极性。现在这个大队坚决贯彻了“等价交换,定价收买”的原则,由生产队设专职肥料员,按质作价,收买社员农家肥。这样做后社员很满意,积极性大大提高。第一生产队一天便收得精肥一千三百多担,其中有不少是社员存下的精肥;很多社员还自动建起污水坑和便桶来积肥。
上述办法,只解决了部分精肥的供应。对一年两造的秧根粪(底肥),还必须进一步妥善解决。题铺大队决定采用“任务到户、包干制肥”的办法。具体做法是:“生产队按计划订出一年两造需要底肥的数量,然后按劳动力强弱包任务、包质量、包工分到户,使社员利用早晚空余时间和家里附带劳动力积、沤、晒肥。
为了保证上述办法的实现,这个生产大队还建立了“肥料档案”由专人管理。根据需要,每个生产队设肥料员一至二人,每人每月补助工分三十分,并规定肥料员的具体任务。同时还建立肥料账簿,公布完成任务情况、应发工分,借以推动社员积肥。
(刘远修)(附图片)
河北唐县望都镇公社化肥厂生产大批的粗细化肥。这是工人在翻晒肥料。 袁浩摄(河北日报供稿)


第3版()
专栏:

既要多种 又要种好
李久泽
多种,是多收的前提;但多种的结果却不一定就是多收。如果种得不好,管得不好,收得不好,就达不到多收的目的。当前种好,再加上今后管好、收好,多种才能多收。单纯追求小片土地上的高额产量,而忽视保持一定的播种面积,当然是一种片面性,不能保证增加总产量;反之,如果认为多种的面积问题一解决,多收就没有问题了,那也同样是一种片面性,也不能保证增加总产量。
若干地区今年原定的夏季播种计划面积较小,最近迅速扩大了。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给夏种工作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如肥料不足、种籽不够、水源不充分等等。夏种的准备工作原来是按照比较小的盘子打的,现在盘子大了,就要求各项准备工作相应地跟上来。而当前各项农事活动又非常繁忙,夏收和田间管理都不能放松。面对这种情况,对于多种能不能种好这样一个问题,在一些人的脑子里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问号。
由此看来,在扩大夏种面积的同时注意夏种质量,是当前工作中的一个迫切问题。
多种是为了多收,要多收首先必须种好。这一点是不会有人反对的。目前的问题出在怎样才能种好。种好,当然不是十分容易的事。面积大,工作量大,时间又紧迫,当然会有不少困难。看到了困难,把它们一个个摆出来,交给广大干部和群众去讨论,去分析,去想办法出主意,困难就会一个个被克服。就怕看不到困难,闭着眼睛,马马虎虎把种籽播在田里。那就糟了!
在多种的要求下,怎样才能保证种好呢?江西省抚州专区的消息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抚州专区今年夏种面积增加了五十多万亩,比原计划扩大28%。这是个不小的比例。这个专区现在夏播工作基本结束,晚稻栽插也安排停当。他们及早地看到了今年夏种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针对这些情况和问题,毫不犹豫地采取了有效措施,从各方面积极准备。这就是善观形势,当机立断。如果看不到今年夏种工作中的新的问题,以为太平无事,一切都好,那就会在思想上解除了武装,麻痹起来。如果看到了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却不能当机立断,采取措施,而是优柔寡断,在困难之中摇摆不定,那就会坐失时机。抚州专区各级党委把观察形势和当机立断结合起来,就主动地克服了夏种中的各种困难,打了胜仗。抚州专区及时地抓夏种的质量,抓得很好。在任务重、困难多、时间紧的情况下,质量问题最易被人忽视。及早抓这个问题,向人们敲起警钟,提起注意,这就争得了主动,赢得了时间,促使人们想出办法,克服困难,保证质量。
要种好,要克服夏种中的许多困难,必须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正确的领导方法是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多种为什么必须种好?怎样种好?要种好有什么困难?怎样克服?……江西抚州专区各地领导干部把这些问题拿到广大群众中去讨论,和广大群众商量,大家出主意想办法,从而把多种而又种好的要求变成了广大群众的实际行动。
为了保证种多种好,各地要根据本地区夏种的进展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提出不同的要求。正在种的地区,必须精细整地、施足底肥,块块种好。正在准备种的地区,必须争取时间,积极做好劳力安排、肥料、水利等方面的准备工作,为种好创造条件。已经种下的地区,要普遍检查一次播种质量,对播种质量不合要求的,迅速采取补救措施,及早加强田间管理。


第3版()
专栏:

多种为多收 块块要种好
抚州专区从水肥劳力各方面保证夏种质量
本报南昌16日电 江西省抚州专区在积极扩大夏种面积的同时,千方百计提高播种质量,力争全部长出一类苗。
抚州专区由于认真贯彻多种多收的方针,全区一季晚稻、二季晚稻和杂粮播种面积已由原计划一百八十万亩,扩大到二百三十万亩。夏种面积扩大之后,中共抚州地委立即指示各地:要争取多收,不仅要种的多,而且要种的好,切实保证播种质量。现在全区七十万亩一季晚稻田,已全部插上了秧苗;二十万亩杂粮作物已经结束了播种。播种质量都基本达到了精整土地、施足底肥、密植适宜的要求。此外,全区二季晚稻秧田也提早整理就绪,并全部浸下了种籽,为栽插二季晚稻做好了准备。
抚州专区提高播种质量的首要一环,是保证播种的劳力需要。由于播种面积的扩大,全区各地、尤其是山区的劳动力不够分配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各地发动群众出谋定计,找到了不少解决劳力不足的办法。主要的办法:一是全面的合理安排劳动力,进一步挖掘劳动潜力;二是建立与健全生产责任制;三是加强对社员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鼓舞社员的生产积极性;四是组织干部、学生和城市居民突击支援夏种;五是开展夏种工具改革运动。黎川县在夏种运动中,采取挤、换、压等办法,从社办工业、食堂中抽调出五万个劳动力,用50%的劳动力搞早稻田间管理和积肥,其余劳动力根据因人因活分工的原则,分别组成各种专业队投入夏种,并成立了一千多个青年参加的突击队,哪里夏种任务艰巨,就到哪里突击。这样,全县缺少的二十万个劳动力就得到解决,提前十天完成了全县一季晚稻和杂粮的播种任务。
为了加快播种进度,全专区在夏种运动中还推广了播种机和新式犁耙等先进工具达三十五万件,平均提高工效一倍以上。
随着夏种面积的扩大,需要的肥料大大增加。因此,全专区各地积极开辟肥源,掀起了夏季积肥高潮。积肥造肥的主要办法是:一、割青叶、青草沤肥;二、用谷壳拌地皮泥熏肥;三、土窖焖肥;四、烧石灰、挖石膏;五、烧草木灰、火土灰;六、油菜、小麦稿秆还田沤肥;七、结合搞清洁卫生积肥;八、收肥(收集野粪)、换肥(换墙、灶土);九、积牲畜肥;十、大造土化肥。至今,全区已为夏种作物积造了一亿九千万担农家肥料,二万九千多吨土化肥;一季晚稻平均每亩施了一百多担基肥,每亩杂粮作物施了二十担底肥,比去年增加了一倍。
此外,各地通过组织协作互相调剂、节约使用等办法,还解决了扩种后种子不足的困难,使丘丘田地播下了足够的种子。
这个专区春季雨水多,秋季雨水少,因此保证夏种作物的充分水利灌溉,便是多种之后争取多收的一个重要措施。因此,全区各地抽出一批人马,在扩种的田地旁新建了一百多座水利工程,整修了一千多座山塘、水库,使全区今年扩大了七十七万亩灌溉面积、改善灌溉面积二十一万亩,可以基本消灭水旱灾害。临川县龙溪公社为了解决夏种作物的水利设施不足,社员们找到如下四个办法:一、突击修建小型水库、水塘;二、选出老农担任放水员,科学用水,提高用水率;三、添置水车提高工效;四、开展协作,队与队、组与组之间调剂用水。这些办法执行后,龙溪公社扩种的二千多亩夏种作物,水利不足的困难便完全得到了解决。
抚州专区提高夏种播种质量的另一个方面是实行合理密植。播种前,全区在总结今年早稻密植经验的基础上,各个公社、生产队先后召开了干部、老农、技术员三结合的密植规划会议,经过充分的民主讨论,根据各个地区具体情况分别制订了不同的合理密植的规格。播种时,各地又组织了上千个检查组巡回检查播种质量,保证了密植规格的彻底执行。 (刘光辉)(附图片)
河南太康县过去是黄水泛滥的中心,现在全县二百多万亩耕地已基本实现水利化。这是农民们正抓紧夏种时机栽插水稻。 新华社记者 徐振炎摄


第3版()
专栏:

浙江各级领导干部
带动群众复打夏熟作物
陕西渭南县组织专业队搜集散失麦穗
本报杭州16日电 浙江各地对已经收割脱粒的夏熟作物,正重新进行复打细收。从5月23日到6月6日半个月中,全省已有一百万亩大小麦、油菜和蚕、豌豆复收重打一次,共收回粮食、菜籽和豆类六百五十二万多斤。
中共浙江省委十分重视春花重打复收工作。5月下旬以来,省委多次指示各地党委充分发动群众,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各样办法,做好细收细打、颗粒还家工作。省委第一书记江华、书记处书记林乎加、李丰平都到生产队参加和检查春花重收复打。全省先后有地委书记十人、县委书记一百四十四人和公社党委书记、大队的支部书记一万多人,参加了复收重打工作,带动广大干部和社员复查细打。
目前浙江省春花复打复收工作还在继续开展。
据新华社西安15日电 陕西渭南县在小麦基本上收完以后,立即开展群众性的第二次拾麦运动。从6月7日到12日,全县共出动四万多人,拾回麦株二百十五万多斤、麦穗一百零七万多斤,扫回麦颗二十四万斤,以上共可碾麦子一百九十多万斤。
为了确保丰产丰收,渭南县各地组织了学生和辅助劳力进行第二次拾麦。各地普遍地召开地头会议,用算细账的办法对群众进行颗粒还家、丰产丰收的教育。同时组织拾麦专业队或专业组,划片包干,先拾马上要种秋的地,后拾休闲地。拾麦中,各地都做到地里净,道路净,村边净,场边净。


第3版()
专栏:

淮河边上的麦收
本报记者 于明 石正章
淮河大堤像一堵城墙,牢牢地卫护着安徽怀远县沿淮十万亩小麦。站在淮堤上朝大河湾一望,波浪滔滔的麦海一直伸向远方的天边。这几天来,这个“海”里从月亮一露头,就是一片欢腾,丰收的歌声荡漾,社员们日夜挥舞着镰刀抢收小麦,收割机声??地响着,道路上烟尘滚滚,拉麦子的牛车、马车和板车来往不绝。把这个沸腾的“海”和堤外的淮河对比一下,淮河成了一条静静的小河。
我们在大河湾里走着,沿途随便问那些赶车的人,他们都这样回答:“嗬!俺没有拉过这样的麦子,往年一车能拉两、三亩,今年一亩也拉不完!”红旗公社委山大队的三个七十多岁的老年人,兴致勃勃地在和麦子比高低:何保贵站在麦地里,麦子高过了他的眼眉毛;何保君在墒沟里一站,麦子漫过了他的头;何保国的妈妈摸着粗壮的麦穗儿,连声说“好麦,好麦!”何保贵高兴的说:“眼看麦子长得这样好,再活七十岁也不嫌多。”这几位老年人听说今年湾里的麦子格外好,早就想来看看,队长金文元知道了他们的心事,趁着牛车下河湾的机会,就把他们带来分享丰收的眼福来了。我们来到一块麦地上,一伙青年男女正在收割过的麦地上唱歌跳集体舞,他们的心情是多么欢乐呵!接着,一声号令:“割麦了!”好整齐的队伍,好快的速度!竞赛的战斗展开了。队长陈玉伦告诉我们,这块二百多亩麦地,普遍深翻一尺多,耙耱得细,下种量比以往大大增加,光底肥每亩就施千担以上,从种麦开始,十几个人便搭起了草棚住在地边上,捉田鼠、赶老雁,追肥、锄草,一直住到今年2月,老雁飞走才离开田头;以后,又是打药治虫八九次……,真是费尽了心血。
“收了大河湾,富了半边天”,人人都被这片好麦子吸引住了。我们夜宿在田间的指挥棚里,星月当空,哪个地方出现了磨刀声?它惊醒了全河湾露宿的人们。机关、部队的人们也从庄子里赶来了,谁都不肯迟进麦田一步。食堂炊事员把饭菜也送来了。
解放军的官兵们特别受到了群众的喝彩。一个老年人,笑眯着眼睛,他这几天已成为解放军同志的志愿磨刀手了。二分队四连的一个副班长陈学章,带着战士们到地里一看,片片麦子长得密密麻麻,倒有点使人无法下手了。陈班长和战士们一商量,就把这块麦田当成台湾来进攻,他说:“同志们,咱们从四角展开围剿吧,蒋介石就在麦子当中!”顷刻间战士们喊声震天,从四边投入了战斗,全连第一日割麦八十二亩,第二天就提高到一百二十六亩。战士们和群众水乳交融,他们的苦干精神令人感动得流出眼泪。
收割机紧张地在工作,机手田子朴满头大汗。为了收打干净,他经常检查自己收割的质量,并征求群众的意见。这些收割机手是从黑龙江来帮助麦收的。田子朴对我们说,真没有想到淮河沿岸的麦子长得这样好。
大风大雨袭来了,可是湾里的小麦还有二万多亩没有收割,人们站在风雨里干得越来越起劲,在许多麦田里立刻堆起了一座座的小山头,坚决不让风刮走麦子,雨淋坏麦子。傍晚,麦子堆好了,人们才跑回庄上去换掉湿透的衣服。晚上风刮得更凶,雨下得更大。到河湾的道路,泥水没脚,走一步拔一步,十分困难。可是,就在这种情况下,天一亮,人们又冲向河湾去了,在大风大雨中开始了夺粮战斗。人们穿着棉衣也被雨水淋透了,有的战士索性脱光了上身沐浴。雨越下越猛了,那里来的唱戏声?原来是妇女张兰英,正领着全组社员边唱边割。她们唱四季推子、泗洲戏、淮北花鼓,一个接着一个,小麦也一片接着一片地割下来了。


第3版()
专栏:

顾问小组
“七一”杂志记者
清明节早过去了,襄阳县伙牌公社后园小队的棉花地里的棉秆还没有拔,几块要插中稻的水田也没有起坂。有些年轻人大白天甩着手在村子里闲逛。正在这时候,从襄阳地委农村工作部下放到燎原管理区当副主任的张树栋同志,到了这个小队来帮助工作。
社员一见这位上边派来的干部,你一言,我一语,说开了。老奶奶李国全说:“这样下去不行,我们1959年还要大跃进呀!”老张听了很着急,找了几个队干部谈了谈,没谈出个路数来。一天,吃午饭,社员们又议论开了,一位老年人说:“打铁打不到刀刃上,怎么得了?!”一位年轻人听了这话,瞪他一眼说:“你们老家伙,干活不积极,光说破坏话。”另一个老汉把刚才说话的那位老年人的袖子拉了一下:“少说一句吧,老家伙不‘主贵’啦!”老张心想,这两位老年人也许是老把式吧?他打听了一下,果然不错,先说话的那个叫张顺来,外号“老田精”,后说话的那个叫张吉双,也是老把式。
饭后,张树栋和张顺来、张吉双三个人蹲在树荫下,张树栋说要向两位老人家学做庄稼。张吉双说:“我们是老保守,谁不知道?说错了就‘刮杆’(‘刮胡子’的意思)。生产的事别问我们,你还是去找队长吧。”张顺来说:“我们老家伙见到这情形,不说话心里过不去,说了,挨‘刮杆’,干脆,一退六二五,干部怎么布置就怎么搞。”看来,这两位老人家都不大愿说真心话。为什么呢?去年这个管理区的总支副书记张玉法,公开提了一个口号,叫作“谨防老家伙”,老农议论生产,常常受打击。因此,张树栋再三劝说这两位老人家大胆地讲,张顺来才说:“你看得起我们,就提一点吧。我们要求不高,一百句,听我们一两句,对大跃进也有好处。”接着他就摆起这个小队当前生产上的问题来:“‘清明前好种棉’。清明早过去了,春花还有四十多亩没种,粟谷地五十多亩没犁……。说老实话,这么些话憋在肚里,哪睡得着觉!我们队长是转业军人,从小剃头,生产不大在行,手忙脚乱一身汗,庄稼也没种下去。”这时候,蹲在一边的老农张兴发也插上来:“想生产大跃进,肥料也该来个大跃进吧!要不,你哄地,地哄你。”张树栋看到老农们句句话都说到了要紧的地方,就邀他们参加当晚的队委会。张树栋一走,老农们说:“今年怎么又看上我们老家伙了?有门(有办法的意思)!”
张树栋找到队干部和青年积极分子,说老农们的意见如何长短,
马上受到“围攻”。队长张从山说:“那些死保守,看着这不好,那不好。要听他们的可就‘坏菜’啦。”妇女组长九菊跟着说:“唉,他们夜里怕开会,重活不想干,意见还多哩!”积极分子张如英见张树栋没把这话听进去,就又在一边“说服”他:“你看,我们搞新技术,他们一边嘀咕。我们开会,他们撇嘴。能让他们发表意见?运动要突击,任务要完成,谁有时间跟他们商量。”张树栋反问了一句:“你们说,老农的意见没一条对的?”有人说:“也有。”张树栋说,“这就行。有一条也好。”人们虽然没有再说什么,可是心里没想通。
晚上开队委会,几个老农来了,远远地在屋角蹲着。张树栋招呼他们坐到灯前边来,张顺来算是去了,张吉双说:“这是我们的老场子,靠墙角坐着美气。”开头,干部、青年积极分子抢着说了一通。三个老农眯起眼听着,笑笑,不说话。张树栋说:“老同志们也说说。”张吉双就说了句:“棉花,该种下去吧?”张顺来跟着说:
“‘娶不上媳妇一辈子,种不上庄稼一季子’。”一听这话,干部们恼火了,队长张从山说:“这么说干部就天天转着玩,没干活?”迎头这一杠子,老农的话头又给打断了。妇女队长何存英接着就派起活来,抢种棉花的事一字没提。几个老农看到又没安排种棉花,也气了。张顺来站起来说:“我有病,熬不得夜,先走一步。”共青团员郭福全说:“老年人,瞌睡多,要走就走吧。”张顺来拍拍屁股走了。张吉双和张兴发也跟着溜了。这次会就算不欢而散。张树栋追着大家说:“棉花还是抢种一下。”队长说:“行,不管三七二十一,明天都给我去种棉花。”
第二天,几十个劳动力拥在三亩棉花地里。这块地的棉秆没拔,没上粪,社员也没牵一条牛来。干部和社员光喊:“搞哇!搞哇!”就是挨挨挤挤,放不开手。有的社员说:“嗬!这真是杨家将,一齐上。”这时,张树栋同张顺来牵着牛来了。张顺来在地边上站着一望,就自言自语的说:“会打铁的三下二锤,活就出来了,不会打铁的也是叮叮当,就是光出汗,不出活。”张树栋听了,招呼干部来开个田头会,要张顺来提个意见,再把活分派一下。张顺来和他们合计着,把人分成四个班子,有的拔棉柴,有的犁地,有的送粪,多余的人另派了活。这样,人手都用上了,看上去眼里清爽,心里利落,再不是一窝蜂,胡隆隆了。
当晚再开队委会,队长不好意思的说:“昨夜派工有缺点,白天乱了群了。”有人听着笑了起来。张树栋说:“大家再研究吧。”队委们这时都望着几个老农。张兴发高兴了,一边往灯前凑,一边说:“照我看,活多得很,就看队长怎样安排。”队长又有点沉不住气,他说:“张同志让你们说嘛,你叫我说个球!”妇女队长也说:“让你们说,你们就说嘛!”张吉双说:“我看粪得捣(弄细)吧?……”“组长安菊听着不顺耳,他截着问:“不是捣过了?”吉双说:“捣过了?像秤它,大牛粪一盖,出苗?”安菊没话了。吉双指指张顺来说:“‘老田精’说说吧。一听喊“老田精”,张顺来乐了,他客气了一句:“唉,我也说不到啥。”接着就一股劲摆下去了:“春花晚了,还是得种,粟谷、高粱也该安排,红薯芽要浇水,秧田要壮苗,……”他一连提出十二种活路,接着又说:“活路多,先拣要紧的拾掇。我看棉花、粟谷、高粱是大头。棉花又最吃紧,要先突击。”说完了,他又笑笑,“我这算胡说,还是队长决定。”他这一讲,听的人口服心服:“不亏人家多穿了几年牛裆裤。”这个会开得有劲,散会的时候,一看,桌上的小闹钟过夜一点了,几个老农,没有一个打瞌睡的。
有了这一场,疙瘩解开了。干部和青年积极分子对老农的看法变了一个样,没人再喊“老家伙”、“老保守”了。张树栋就和几个队委商量,成立了个“顾问小组”。在队委会领导下工作。这个小组有五个人,老农有张顺来、张吉双、张兴发,中年的有何存英,郭福全是个年轻人(共青团员)。他们选出了“老田精”当组长。郭福全在技术队搞过,当了副组长。成立顾问小组的时候,张顺来说:“事多了,做不了,我们就在三件事上尽点力。第一,啥季节干啥活,那先那后得有个讲究。第二是管评工分。第三件是技术活多伸伸手,给年轻人做个样子。”
老农的话有人听了,他们就越有劲头了。张顺来说:“再不好好出点力,可真对不起毛主席。”说到做到,他的口讲手做,事事能、样样鲜,真是会打蛇的往“七寸”上使劲。一天晚上研究小段包工工分,张顺来说:“活有轻重,有粗细,工分该高的就得高点。整田的工分比不上薅草的,谁愿整田?”队委一商量,这话对,按活路又评了工分定额。工分一合理,重活、脏活人们都抢着干了。郭福全说:“原来重活派不动,是没找到这个窍。”
张顺来主动包管了红薯芽子。插秧时,队里没派他的活,他仍然不顾自己的黄肿病,跳下田,把着手教新手插秧。跟着他学的有老有少,还有中学生。头一天,有六个人,一天才插了一亩七,后来青年学生张从俊,一个人一天就插了一亩四分,还栽的竖成趟,横成行。近边有三个生产小队,后园小队头一个完成了插秧任务。五丘荒了几十年的水田,这次顾问小组提出来,也栽上了中稻。
说起来也怪,过去青年人和老农顶牛的时候,谁有缺点也不认账,这时候老农也认错了。张顺来说:“我也看出来了,庄稼密点有好处。去年我说‘走牛的高粱,卧牛的棉花’,不是保守是个啥?”
“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光说薅粟谷、高粱这件事,原说要二十天,几个老农给一比划,六天就搞了个光光净。大家又是一番议论,干部说:“早先懵着干,落得个上级批评,群众不满,老婆埋怨,三面不讨好。这回,群众叫好,老婆点头,就等上级奖个大红旗了。”社员们说:“巧事,夜里开会不‘熬鹰’,白天干活没‘刮杆’,活可干的欢了。”路子一走对,腰板就挺起来了,心胸也高了,后园小队提出了“超湾子(邻队)、赶张店(邻近的先进小队)”的口号。张顺来说:“看吧,这么商量着办事,不吹牛,一亩多打一两百斤,是在手心里攒着。”
好事传千里,管理区要来后园小队开现场会了。后园小队像箭一样朝前赶,张店小队队长张广明有点发慌,逢人就问:“啥窍,后园小队变得这样快?”啥窍?窍就是干啥活路,干部、老农、青年共同商量。
(原载湖北日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