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6月1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反对繁文
吴晗
通过文字来表达意见,提出建议,决定措施,拟出方案,讲清道理,批评表扬等等,本来是件好事。因为第一可以比较有条理,经过思考,写在纸上,比口头说会更清楚些,扼要些;第二可以节省时间,书面的东西看起来要比听的省事些,省时些;第三口头讲有空间的限制,只能面对面讲,书面的不受距离的限制;第四对某些工作忙的人来说,书面的东西要比口头讲话更易于安排时间,及时解决问题;第五对某些重要问题,书面的东西要比谈话好,因为可以保存起来,作为档案材料,以后便于查对、参考。总之,好处甚多,不一而足。
但是,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恰恰因为好处多,毛病也出来了。因为方便,拿笔一写便是,比之约会面谈,必须对方有工夫才行,这样,文字便满天飞了,连可以面谈解决的也用文字代替了,其病在多。因为文章由自己写,不受时间限制,便不大考虑对方的精力,越写越多,再加上一套例行公式套语,起承转合,其病在长。也正因为是在写文章,有的人不免要卖弄才华,多方引譬,或者引经据典,借此说彼,开头要讲些客气话,冠冕一番,绕了圈子,一圈再一圈,甚至再来几圈,才入正题,说出本意,最后归结,还得照样绕圈子,其病在空。多,长,空,这三条合起来就是文牍主义的罪状。
文牍总是要的,不管是什么社会,什么时代,总得有文牍。但是,一成为主义就坏事了,非反对不可。
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文牍主义者,据说秦始皇看公文,“衡石量书”,文书多到论石秤,一天要看多少斤文件。隋文帝看公文,连吃饭的时间也在看,“卫士传餐而食”,看来很可笑。仔细一想,倒不怎么可笑了。原来秦始皇的时候纸还没有发明,他看的公文只能是竹子或者木头的简牍,一片写不了多少字,那么一天看个几十百把斤,并不算多。隋文帝时已经有纸了,不必论斤,他有时候忙一些,吃饭时带着办点事,也是理所当然的,总不会顿顿如此,要不然非闹胃病不可,但史书上并无这项纪载。看来这两人都不能算是闹文牍主义。
真正的文牍主义者是明太祖,这是有史料可查的。据明太祖实录的纪载,以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9月间的收文为例,从这月14日到21日,八天内,内外诸司奏札凡一千六百六十件,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件事情。他平均每天要看或者听两百多件报告,要处理四百多件事情。他陷在文牍的汪洋大海中,四望无边,而且无穷无尽,实在苦恼得很。
吃了苦头,就要反对,就要斗争。明太祖吃了文牍主义的苦,成为文牍主义的坚决反对者了,他把犯有空而长罪状的文件叫作繁文,有一次大大发作了一顿,打了人,整顿了一下。故事是这样的:历史上有些文人好上万言书,有一个叫茹太素的刑部主事,举人出身,好弄文墨,写了一万七千字陈说时务的意见,明太祖叫人读给他听,读了六千三百七十字,还没有说出具体事实,只是空洞地说朝廷用的人都是迂儒俗吏。明太祖大怒,把他叫来,问你在刑部,刑部有两百多人,谁是迂儒?谁是俗吏?指的是谁?再三盘问,回答不出。越发生气,把他打了一顿。第二天晚上,又叫人再读,一直听到一万六千五百字以后,才讲到本题,建议的五件事情,其中有四件是可行的。这五件事情一共才五百多字。他一早起来,就叫人把可行的四件事情办了。还表扬茹太素是忠臣。说:“今朕厌听繁文而驳问忠臣,是朕之过。”承认了打人的过失。也指出茹太素把五百多字可以讲清楚的事情,却写了一万七千字,这是繁文之过。为了改正这种毛病,他规定了建言格式,公布全国,自己把这事情的经过写成序文,印在前面。(明史卷一百三十九茹太素传,明太祖文集卷十五建言格式序)。这是洪武九年(公元1376)的事情。但是,过了八年,到了1384年,他每天还得看两百多件文件,看来,空而长的毛病也许好一些了,多却没有改。
反对繁文的另一著名人物是海瑞。海瑞也是举人出身,却和茹太素相反,主张简省文移。有人可能这样想,茹太素是写给人看的,就写得多,海瑞是看人家的文字的,就主张少写了。不过,我倒用心研究过他的文集,他的文章,信札,奏疏,条约,的确不长,也不空洞。他在万历三年(公元1575)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一上任就发出条约(布告),其中一项就是改革文移,条约说:
今日诸弊,不能尽革,大概在文移过繁。本院一时不能尽言,各官自行酌量,一以简省为主。凡事不必抄写前案许多,紧急者略节用之。府县所自议,说话一句而尽者止用一句,二三句而尽者用二三句,当用片纸者用片纸,当用长纸者用长纸,止使事情不遗便是。要官自作稿付吏誊,不可尽付吏书,以致繁琐。其有供招,一如刑部例,简切数语,起草付吏誊案。若识机括,事本不劳,不必用吏书行移,用许多说话也。省之,省之!事由于官,不由吏书,风清弊绝有日矣。(海瑞备忘集卷三)。
总括起来,也不过几句话,第一要简单扼要,引用前案只拣重要的节录。第二不要说空话,说一句可以明白的就说一句,片纸可写的就写片纸,只要讲清楚不遗漏就行。第三要亲自动手,要官自作稿,不可假手吏书,吏书只能帮着抄写。这几条很明确,很具体,不但适合当时情况,在今天来说,也还是有点参考意义的。


第8版()
专栏:

战斗的生活,勇敢的创造
郭乃安
由于工作的关系,好久没有进城去看演出了。昨晚,狠一下心,把事情暂时搁下,去看了一次全军第二届文艺会演沈阳部队业余文艺代表队的演出。回来后,很兴奋,那些生动活泼的形象总在我的头脑里萦回。我还在想,在那些节目中,究竟是一些什么东西吸引着我呢?
我不由地回想起去年在乡下劳动时的感受来。记得去年夏天,就在我们村子边上,一个横竖十来里的平原水库很快地修起来了。在修水库的时候,真是人山人海,热火朝天。白日里红旗处处,到晚来明灯万盏。打夯的歌声,连成一片。那时我就在想:这冲天的干劲,壮丽的景象,应该得到艺术的表现。昨天晚上的舞蹈“水库的夜晚”中,我又看到了灯火的海洋,穿梭的人群。那沸腾的热情,劳动的壮美,吸引了我,也吸引了所有观众。也许有人看来,这不过是扭秧歌一般在台上绕圈子、变队形;而且把许多小灯装在土筐边、车轮上,未免有失真实。但是我想,或者可以说这样的东西和艺术的舞蹈还有距离。然而,它却是一种真正的舞蹈艺术的新芽。在这个热情洋溢的节目里,我们不但看到了战斗生活的真实体验,也看到了勇敢的创造精神。正是那些小灯,把我们带到了明灯万盏的水库夜景,也是那些小灯,衬托那沸腾的劳动热情。不管你把它算作舞蹈也好,不算作舞蹈也好。就在这朴素而又新颖的形式里,战士们再现了劳动的欢悦,歌颂了劳动的光荣。
再看看他们的那些男声小合唱和女声小合唱吧。这都是战士们自己创作或改编的作品,一些带表演的歌曲。在这些节目里,充满了活泼的生活气息,乐观主义的情绪。其中有一首叫“我要报名当演员”的女声小合唱,由四个人摹拟不同人物(小姑娘、老太太、小伙子、老头子)的表情,分别演唱歌剧“小二黑结婚”的小芹独唱、“真是乐死人”、“歌唱人民公社”和“建设新国家”各一段,合唱则不过是将它们贯串起来而已。大家看了,都非常高兴。欢迎他们再表演了一次。我又在想了:带表演的小合唱这种形式,近年来在群众中很受欢迎。但是我们搞音乐的人中却常有一种看法,总觉得这不是一种“正道”,因为它不是靠音乐来感动观众。再像这样东一段、西一段地凑在一块,哪像个音乐创作呢?然而,作为一个观众的我,却被这个节目深深地吸引了。在这个节目里,我看到了一种崭新的生活,一种充满了乐观情调的、富有文化的生活,一种使群众的智慧和才能得到空前发挥的新生活。同时我也为他们的勇敢创造精神所吸引。或者这只能算是一种“音乐集锦”,抑或者只能算是一种“音乐表演”吧。无论算什么都行,何必拘泥在已有的框框里哩!勇敢地创造,我看这就是他们的特征。
朗诵诗“火人的故事”真是一个动人心魄的节目。这是一首英雄的赞歌,它叙述了志愿军英雄们在火海中不惜牺牲自己坚守了阵地,打击了敌人的英雄事迹。在铿锵、洗练、充满崇高的思想和火样热情的诗句中,表达了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宏伟气魄。这是一首带表演的、有单人朗诵也有集体朗诵的诗篇,还有音乐伴奏。这样的形式,我过去是没有见过的。他们为了表演这样一首壮烈的英雄诗篇,把诗、音乐和表演恰当地结合在一起,给观众以强烈的感受。这也是一种勇敢的创造。
他们演出的东北二人转“欢度国庆唱公社”也有新的创造。它已不是孤零零的两个人在台上转,而是在二人之外还加了集体的歌舞,这对表演欢乐的节日气氛也是很恰当的。
从他们的演出节目里,使我深深体会到。战斗的生活,对于艺术的创造来说,是何等的重要。如果在今天的艺术创作里看不到我们祖国欣欣向荣的新生活,看不见我们新时代人民的精神面貌,该是多么没劲!同样的,勇敢的创造精神,也是我们的艺术创造中需要大力发扬的。如果我们的艺术创作总是在既有的格式打圈圈,永不敢越雷池一步,观众不能在演出中获得一些艺术感受,翻来复去老是那一套,也是泄气的事。
当然,并不是说他们的节目就完全是成功的了。他们的节目从艺术加工的程度上来说,自然还有许多缺点。但是,他们毕竟是业余爱好者的创作,不能过分苛求的。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些节目比起1952年会演的节目来,进步是显著的。


第8版()
专栏:

采茶姑娘回村庄
徐锁
含笑的太阳落山岗,
采茶的姑娘回村庄,
下山就像那下楼梯呵,
一路说笑一路唱。
黑姑娘说茶叶儿壮,
巧姑娘夸茶十里香;
翠姑娘赞茶卖钱多,
人人都添花衣裳!
大姐本不爱讲话,
忍不住那喜悦也开腔:
茶好别忘了咱的党,
还有那战士守边疆;
咱把嫩叶选两筐,
送给北京送边疆;
山高水长表心意,
姑娘们意见怎么样?
姑娘们都夸好主张,
幸福的歌儿飞远方,
采茶的姑娘下了山呵,
食堂的钟声响叮当……


第8版()
专栏:

你知道吗?
*世界上最深的捕鱼区是在苏联千岛群岛附近,人们是把深海曳网放到一千二百公尺的深海里去捕捉的。
*世界上最大的一次冰雹是1928年降落在美国波特城里,其中有些冰雹重量有六百克。
吕音


第8版()
专栏:

上街的事
林碧
无事不上街,
上街早回来。
这是四川新繁县崇义乡墙壁上的一条标语。十个大字,每个字大约有三、四尺见方,人们还没进街,老远就能看得到。
大字标语,这是人人见惯了的。无论在工厂矿山,人民公社,或是机关学校,经常能看到激励人心、鼓舞斗志的大幅标语。人们当碰到困难的时候,抬头望望那些标语,就会自然而然增加一股劲头。至于像川东那样,把“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用大字写在临江山坡上,绵亘达几里之遥,使川江上过往旅客人人注目,那更是为江山增色不少了。
新繁县的这条标语,给人的是另外一种感觉。它不同于那些号召生产的壮志凌云的口号,寥寥十个字,同样也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而又那么娓娓动听,亲切动人。人们看到这条标语,仿佛见到一位同群众完全打成一片的党委书记或是公社社长,坐在地头上跟大家话家常。丰收了,收入增加了,心怀舒畅了,在劳动以后,想上街蹓跶蹓跶,用四川话说,找几位哥子摆摆龙门阵,这是很自然的事,谁也不反对。可是,你一看到那一幅标语,就像有位好心的同志在那边劝着了:“大哥呀,没有什么事,早点回家不更好吗?休息休息,看看报,到俱乐部听听收音机,下下棋,不比在街上闲荡更有意思吗?你看对不对呢?”
这么一看,这么一想,你就会怀着一种温暖和感激的心情往回走了。你也就会想:党呀,你真是比亲娘还关心我们,教我们学会怎样安排生产,还教我们学会怎样安排自己的生活。再说,现在农活不是忙得紧,人家城里的工人、学生、干部还赶下来帮忙收割哩,时间可真是个宝啊!
领导人抓生产、关心生产,是保证生产大跃进的重要因素之一;抓生活,关心群众生活,同样也是保证生产大跃进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们不是经常把领导人称为“当家人”吗?既是当家人,就得样样都管,包括像上街这样的小事。


第8版()
专栏:

淮北的海
——安徽书简
石方禹
离开海滨有四年的时间了!你知道我时常怀念海洋,有时在睡梦中也会仿佛觉得自己沐浴在海水之中,随着碧波荡漾浮沉。
那一年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海边的城市,在火车里凭窗远眺那海天相接处的一片蔚蓝。当时,我们曾经争辩过一个问题:哪里的水最蓝。我说最蓝最蓝的水莫过于青岛沙滩外面的万顷碧波,你却对香港浅水湾的苍茫朦胧赞不绝口。
在这以后,我又走过很多地方。不论我到哪儿,我总没有忘怀于最蓝最蓝的水;离开海边越远,我就觉得最蓝最蓝的水也离我越远了。
可是,大出我的意料,今天我竟找到了最蓝最蓝的水——在离开大海遥远遥远的地方,最蓝最蓝的水,竟在淮北平原上。
请你不要笑话我,说这是痴人说梦。不是的,我是非常严肃地跟你谈这件事。你总听说过关于淮北河网化的事情吧。到淮北来以前,我就听说这里的河水蓝得像海水。当时乍一听来,我也不以为然,不敢轻易置信。河是人工挖出来的,而且挖在平原的无边的黄土层之中,想像中一定是夹泥带沙混浊不堪。当时我这样想,相信此时你一定也会这样想。
其实不然。这是怎么样的水啊!这是北方秋季万里无云的晴天的颜色,这是晶莹的翡翠,这是风平浪静皓月当空时沉睡着的海水的颜色!
看到淮北平原的河水,我解脱了对于海洋的如饥如渴的思念。
平原上纵横每一公里,就是一条笔直的河,这就是河之为“网”的来由。每条河宽十来公尺,深七、八公尺。因为挖得深,从淮河引来的水,和地层底下的泉水接通了,河水的碧清蔚蓝,其秘密就在这里。
我划着船从一条河驶进另一条河。我用双手舀起碧清的河水,就像舀起天河瑶池里的琼浆玉液。海水的颜色诚然蓝得可爱,但其味苦涩;淮北的碧蓝的河水,其味却是甘甜的。用这样甜美的琼浆玉液,怎能不灌溉出茂盛的庄稼呵!
然而,水,过去却是淮北人民的大祸害。你记得我们在孩童时代就常常唱的那首诉说十年九荒的歌吗?那时我们住在遥远的南方海边,但歌里唱的却是淮北的事。从歌谣流传之广,可以想见它的灾害之剧。不是旱就是涝,而且旱和涝都是一眨眼之间的事。这里群众有句非常生动的话:三日无雨,地干裂缝;然而,只要蛤蟆屙泡尿,便又淹了一大片。农民们终年辛苦,到头来常常是颗粒无收。
解放以后,虽然灾情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但真正找到彻底解决旱涝问题的途径,还是去年的事情。在1957年水网化的基础上,党提出了河网化的计划。河的深度、宽度和间隔都有一定的规格。朝朝暮暮,淮北平原上千军万马努力奋战,淮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终于在自己的这个多灾多难的平原上扭转了乾坤。
去年挖了河以后,接着不久,便是七十天的干旱,滴雨未下。淮北平原经受了考验:河水不干;有史以来在平原上第一次出现的水稻田里,稻株茁壮,香飘千里。今年5月中旬,有一天一昼夜之间降雨一百二十七点二公厘,据说要在过去,连地都会漂起来;然而现在麦子却分毫无损。淮北平原再一次经受了考验。
如今站在河堤上纵目远眺,望着四周围汹涌翻腾着的波浪,我仿佛觉得我又沐浴在大海之中了。请你不要误会,我说的不是青岛沙滩外面的万顷碧波,我说的是另一种大海:金黄色的波浪,金黄色的小麦的海洋。


第8版()
专栏:

小园春秋
鲁南
我家门前那块两丈见方的小菜园,原是一块杂草丛生的空闲地,把它开辟成为园田,是最近一年以来的事情。
去年春天,我们机关干部下放时,为了使自己能够彻底改变“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状况,我曾三番五次向组织提出申请,要求下乡当社员。但是由于工作需要,最后我还是被留在机关了。对于领导上这一决定,尽管自己是愉快地服从了,但是每当我想到失掉了一个劳动锻炼的好机会,心里总感到是一种损失。
大约是为了弥补这一损失吧,就在那当儿,我找了把镢头,翻开了这块草地,按照自己的计划把它分成小畦,每条畦埂都挂过线,力求横竖成行,整齐美观。每块畦里都种上了适时的蔬菜。虽然小白菜和萝卜因种的不得法而出得不齐,像是癞痢头,但番茄秧毕竟栽活了。
每天一有工夫,我就守着那几棵番茄,恨不能助它一臂之力,让它马上开花结果。
由于不知道适时浇水,更不懂得怎样施肥,番茄秧不但长得缓慢,而且又瘦又黄。这时候我才真懂得了这句话的意思:庄稼也有感情,你要是不好好地伺候它,它是会给你颜色看的。如今,我果然看到它的“颜色”了。
没法,我只得拜访附近菜园的老农。从那里我学得了一点蔬菜栽培常识。几次肥水一上,番茄秧果然由黄色变成了绿色,夏天,又终于结出了累累的果实。等到我吃到自己种植的番茄时,我真乐得了不得,就连番茄的酸味也变成甜的了。
一年来,我尝到了许多自种的新鲜菜蔬,学会了常见蔬菜的栽培方法。
如今,小园里春意正浓,各种菜蔬正在茁壮地生长:红萝卜胀裂了地皮,山药蔓正沿着竹架攀缘直上,番茄也已结了青果。每当工余饭后,我和我的两个孩子来到小园里,给它浇浇水,锄锄草,感觉到劳动的乐趣无穷。
我相信,春华之后,必有秋实;而我加倍相信,在今后的劳动中,自己一定会在思想上得到更多的收获。


第8版()
专栏:

在工地上(木刻) 王悟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