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6月13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基层党组织怎样发挥堡垒作用
新乐县城关公社东紫烟生产队党支部取得好经验
本报讯 生产队的党支部怎样改进工作方法,怎样依靠党员和群众做好工作?河北省新乐县城关人民公社东紫烟生产队党支部,在这方面提供了良好的经验。
依靠党员作好工作
东紫烟生产队党支部,很注意发挥党组织的堡垒作用。他们对一切问题的处理,都认真坚持了党的原则,坚决按照党的政策办事,有事请示上级党委,多同群众商量。他们认为,怎样从组织上来保证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是一个重要问题。因此,他们首先认真分析了过去常常因为分工不清,有的工作支委们都抓,有的工作没人管的原因,从中吸取了教训。经过摸索,终于找到了组织好全面进行工作的办法。从支委到党员都作了明确的分工。在支委会的统一领导下,支书除了掌握全面工作以外,着重抓政治思想工作。对生产、多种经营、群众生活、宣传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实行了支委包队(生产小队各有一名支部委员兼任政治副队长),党员包组(生产小组)的办法。同时,支部还同党员共同讨论制定了每个党员都要在“生产中起带头作用,做好宣传鼓动工作,……”等五项任务,规定这五项任务作为“五好”党员和“五好”干部的评比条件,定期检查评比。通过“五好”竞赛,大大鼓舞了党员和干部的工作热情和生产积极性。
他们在开展“五好”党员竞赛中,还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党员的缺点,认真耐心地帮助他们改正。如在一次评比中,有人反映支部委员刘大山参加劳动不够积极,支委会针对这个问题,提出
“支委干部为什么落在群众后边?”让支委会讨论,经过讨论,提高了大家的思想认识。刘大山感到很惭愧,他在党员大会上作了深刻检讨,表示了他要力争第一的决心。自此以后,他表现很好,因此当再次评比的时候,刘大山被评为“五好”党员了。在落后的积极赶先进,先进的力争更先进的友好互助竞赛中,全生产队小队以上的干部四十三人,被评为五好的十人,四好的二十三人,三好的十人。
为了充分发挥每个党员的专长和骨干作用,支委会有计划地把全生产队四十个党员和三十个团员的工作作了适当的调整,把他们分布在各生产小组、副业摊子、大车队、牲畜棚、食堂等单位,形成了一个纵横贯通的工作网。这样,党的每项新的政策,支委会布置的每一项新的工作,很快就可以通过党员和群众见面。党在群众中的威信日益提高,党和群众关系更密切了,不少社员编了歌谣来歌颂党支委会领导有方,群众的生产热情非常高涨。
学会走好群众路线
这个队的党支部在各项工作中,强调事事走好群众路线。他们说:“干部只能做群众的勤务员,不能当群众的‘官’,重大问题一定要经过发动群众,大家讨论同意,才能去办。”队里为了真正作到民主办社,充分发挥群众智慧,搞好生产,支委会经常注意采用以下几种办法。
登门拜访。支委会凡是要讨论比较重要的问题时,支部委员们总要事先分头征求群众的意见。今年小麦改变了耕作方法,队干部对浇小麦返青水早浇还是晚浇,争论很大。怎样才能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呢?唯一的办法是找群众去请教。经过支部委员们登门拜访有经验的老农,找到了“头水早,二水晚,三水赶”的浇麦方法。实践证明,群众的经验是适合当地情况的。头水早可以增加地温,促使麦苗早日返青;二水晚些浇,可以使苗长得茁壮;三水以后应该紧接着浇,以便充分保证麦苗需要的水分。
开“诸葛亮会”。支委会在遇到一些比较难解决的问题或重大问题时,也常常召开“诸葛亮会”——老农座谈会或社员代表会来商量。春耕播种期间,公社党委对白马牙玉米播种要求行距尺八,株距尺五。党支部把这个要求交给社员群众去讨论;社员们根据本队土质多沙碱的特点和历年来的种植经验,认为行距按尺八可以,株距尺五应改为五尺三棵。党支部把这个意见呈报给公社党委,公社党委认为群众的意见体现了因地制宜的精神,党支部应当建议生产队按照群众的意见去办。这样做了以后,社员们感到满意,有的人说:“种庄稼由庄稼人自己拿主意,党再帮着出个道道,今年的大丰收就更有指望了。”
大鸣大放大字报,已经成为这个生产队的群众对工作提意见的主要形式。自春节到现在,光零星贴出的大字报就有三千多张(在一项工作中集中发动群众大鸣大放的大字报没算在内)。党支部对群众的每一条意见,都坚持了边鸣放边改进的作法。支部书记张滚子经常对社员们说:“一条意见一斤粮(意思是群众提意见改进工作可以多打粮食),千条意见谷满仓。”今年初春,有的干部家属出工不积极,群众通过大字报提出了批评。支委会立即召开了干部家属座谈会,按照群众提出的意见,启发大家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一些出工不积极的人,当场作了检讨,纷纷表示要坚决改正。现在这些人都达到了满勤,多数被评为“七好”社员。
这个党支部在各项工作中都注意争取主动。对今年的夏收夏种,他们通过群众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作到了妥善安排。群众共贴出大字报二千二百多张,党支部归纳了群众的意见,帮助生产队调整了劳力,划分为夏收夏种和大秋作物管理两条战线。事前就把麦子包到生产小组和户,还订出了就地收割就地打场的办法,保证随割随打,减少运输劳力和时间。大字报在这里已经成为党支部广泛发扬民主、不断改进工作的一种工具。有的社员歌颂大字报的作用时说:“大字报,是法宝,那里用它那里好。”
提高开会质量
群众会、干部会不开不行,关键问题是怎样作到少开会和把会开好。过去,一是可开可不开的会太多,群众不满意,集合起来慢慢腾腾;二是讲话的人太多,群众听起来很厌烦,群众休息不好,第二天干活没精神。经过反复和群众商量,结合以往情况,支委会确定:可开可不开的会坚决不开,对一些非开不可的会,要事先作好充分准备,按照党的中心工作把各部门要向下布置的任务,由支部汇总起来指定一个人去讲,最多不超过两个人;群众大会要少开,规定一月一次(这个会主要是总结、部署生产工作,评比发奖,表扬模范社员)。一般的工作由生产队的干部到小队去布置,或由党、团员按包户的规定串门去传达。这样作以后,群众很满意。现在这个生产队开群众大会,有十几分钟就能集合起来,最多不超过一个半小时就散会。这种作法受到了社员的欢迎。
抓先进也抓落后
这个生产队的党支部,对全队各项工作的政治思想领导,除了采用支委包小队,党、团员包户的办法以外,还采用了抓重点带一般的方法。一是抓先进带落后。第二生产小队各种工作搞的好,支委会派了两个委员经常在那里帮助小队干部计划工作,创造和总结各种先进经验,及时召开现场会议向全生产队推广。从春节到现在,他们在第二小队召开的生产、生活、小队经营管理、牲口饲养等现场会议共七次,每一次现场会议结束后,先进经验就在全生产队迅速开花结果,对推动工作起了很大作用。再就是抓落后赶先进,这个办法也很有效。第一生产小队过去工作比较落后,支委会派了支部副书记王九保和支委王经儿去进行具体帮助,除了帮助生产小队的干部找落后原因,想措施解决问题外,还突出地抓工作中的一个落后环节召开现场会议,教育落后,教育大家,推动全局。今年春播时,第一小队的土地平整得不好,就在那里召开了生产小组长参加的现场会议。这个会对所有到会人员的教育意义都很大。会后第一小队的工作也很快赶上来了。
(张治平、焦魁海)


第6版()
专栏:编后

学习这个好经验
在公社化以后的新情况下,如何加强农村党支部对基层工作的政治思想领导,如何充分发挥它在各项实际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这是个新问题。大家都在探索经验。今天介绍的新乐城关公社东紫烟生产队党支部紧紧依靠党员群众、千方百计作好党的工作的经验,是个比较好的经验,值得所有生产队党支部参考和学习。我们深信,在实际工作中,一定会有比这里介绍的更生动更好的经验,希望各公社党委注意及时总结,认真推广。这样,党的支部工作就会有更大的跃进。


第6版()
专栏:谈心书

人民教师是光荣的岗位
——写给本届高中毕业同学的一封信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 刘佛年
同学们,每年到了这一个时候—高中学生快要毕业的时候—我就要向准备投考高等学校的青年朋友们谈谈师范专业。你们也许会说,每一项专业都是国家所需要的,都是重要的,因此就不必特别强调教师工作的重要性。我并不想把教师的工作说得比其他的一切工作都重要。我也知道教师工作只是国家全部建设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是,我认为人们对它的重要性是认识不足的。我发现有些人有一种见物不见人的倾向。他们认为,我们的国家要走向共产主义,就要发展生产,而要发展生产,就要靠原料、机器等物质条件。他们常常忽略了另一个因素,那就是人的因素。你们知道,同样的原料和机器掌握在不同的人的手里,往往会产生迥然不同的结果。因此我们的党、政府和整个的社会,才那么重视人民的教育问题。
谁都知道,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受教育的时期,是可塑性最大的一个时期。我们的理想、信仰、观点、爱好、习惯等等,往往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以后虽然还会有改变和发展,但我们总是可以从一个人身上,看到他在青少年时期所受的教育的影响的。在青少年时期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无论对一个人以后的工作或是对他进一步的学习来说,都是有很大的作用的。所以,应该尽一切努力把年青的一代,教育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目前国家既需要数量很大的教师,还需要许多非常优秀的教师。因为我们的学校教育不仅要发展,而且要提高。没有优秀的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是不可想像的。所以,我觉得应该向广大的青年同学们,说明教师工作在国家建设中的意义,以供同学们在选择专业时参考。
说起教师这个专业,你们一定会觉得这是比较熟悉的一种专业。因为从小学起,你们就接触了教师,你们和教师在一起生活了多年,当然知道教师做的是一些什么工作。但是,大家都知道,人们并不因为经常接触某些事物,就能真正理解这些事物。因为我们往往只看到现象,而看不到本质。有些青年学生对教师工作的性质就有种种的误解。例如,有些青年认为教师工作很平凡。青年们喜欢干轰轰烈烈的事业,你能说这是不好的事情吗?我看,恰恰相反,这是好事情。青年学生应该是朝气蓬勃,奋发有为,怀抱雄心大志。但是,他们只看见教师每天上课、改本子、辅导、做日常思想工作,就觉得这些工作很平凡、很琐碎;他们没有看到,正是通过这样一些具体的、细致的工作,年青一代才一天天地成长起来。经过若干年的教育,青年长大了,他们在思想上、知识上逐渐成熟了,他们成了各种工作岗位上的积极分子、先进人物和模范人物,对国家作出巨大的贡献。在这时期,教师多年来辛勤培育的幼苗开花了,结果了。培育工作做得越细致、具体,花儿开得越茂盛,果实结得越丰硕。你们想想看,这难道不是一种极其轰轰烈烈的工作吗?我们培养了一代代的人去改造自然,改造世界,这难道不是一种旋转乾坤的伟大事业吗?
也有些青年觉得教师的工作很单调、枯燥,并不需要什么了不起的知识、本领和素养。因此他们认为上师范大学毫无意义。在我看来,这还是只看到了一些表面的现象。对一个真正认真负责的教师来说,教师工作是一种最吸引人的工作。优秀的教师,对他的学生总是抱着很大的希望。他为自己学生的每一点、那怕是很小的进步而感到兴奋,也为他们仍旧存在的缺点感到忧虑。学生的成长变化,经常激动着他们的心灵。一堂课上得很好,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学生的眼睛里放出了喜悦的光芒,脸上发出会心的微笑。经过调查,证明学生已经掌握了你所授给他们的知识,这时候,教师在备课时所经受的辛劳,全都消失了,充满他的心胸的只有快乐。教师对他的那些有着缺点的学生感到忧虑,但是他对他们永远不失去信心,还坚韧地对他们进行工作。也可能往往工作了一个相当时期还看不到任何效果,他也许会苦恼,但是毫不动摇。由于他的努力,这些学生终于变成了好学生,缺点克服了,优秀的品质发扬了。这时候的教师是幸福的。世界上是否有人比他更幸福呢?也许有。但是教师自己感到他是世间最幸福的人。
同学们,有些青年可能还受着旧社会的思想影响。在旧社会教师是常常被人看不起的,认为干这种工作的人是没有出息的人。但是,现在的青年难道还要让这些旧的思想把自己拖住吗?社会变了,一切都变了。教师被人看不起的情况,在我们这个国家中一去不复返了。在我们这里,教师是受到充分的尊重和关怀的。教师的工作是光荣的工作。
我不能不结束我的信了。请让我以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向你们当中决心参加人民教师伟大行列的青年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原载“解放日报”)


第6版()
专栏:

勤学苦练 精益求精
北京文艺工作者大力提高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新华社12日讯 “勤学苦练,精益求精”,北京文艺工作者正在千方百计地提高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以适应人民的文化要求。
突出了鲁大海的反抗性
曹禺再次修改“雷雨”
剧作家曹禺最近修改了“雷雨”。这个剧本是作者在1933年写成的。是我国话剧史上优秀剧目之一。剧本通过对一个资产阶级罪恶大家庭的揭露,无情地讽刺、抨击了旧中国的家庭和社会。
长时期以来,曹禺总感到原作中对煤矿罢工领导人鲁大海的处理是一个“疙瘩”。鲁大海的思想不够鲜明,性格不够统一。这次修改中,作者着重刻划了鲁大海同周家之间的阶级矛盾,而把鲁大海同周萍、周冲和四凤之间的个人纠葛摆在次要的地位,从而就突出了鲁大海的反抗性,加强了戏剧主题。曹禺说,这回算是把“疙瘩”去掉了。
作者在“雷雨”第三幕增添了几句简练、有力的对白。鲁大海为了解除鲁妈怕他到矿上“闹事”的顾虑,对鲁妈说:“我们要闹出个名堂来。不要看他们这么霸道,周家这种人的江山是坐不稳的。”鲁妈说:“孩子,你老实点吧,妈的命够苦了!”大海却说:“妈,你别这样劝我了,我们不能认命……”。寥寥几笔,鲁大海同资产阶级势不两立的态度就更加明朗化了。
原作最后一幕中,周萍和四凤的恋爱关系揭开,大海曾经因同情他妹妹四凤的处境而同意周萍把四凤带走。这样处理,同大海一贯对周家嫉恶如仇的阶级感情是不相符的。曹禺把这个情节改成大海让鲁妈先把四凤带回家去,然后用仇恨的眼光瞪着周萍,咬牙切齿地说:
“我们是人,不是畜生……”。此外,作者还删掉了周萍向大海坦白他同后母繁漪的不正当男女关系等不大符合剧情发展逻辑的情节。曹禺以前曾经修改过“雷雨”。他对记者说,这次修改是否得当,还有待艺术实践的考验和观众的评价。
矛盾更集中 剧情更连贯
“赤壁之战”重新改编
中国京剧院吸收广大观众意见,最近又一次修改了大型历史剧“赤壁之战”,并且把修改后的“赤壁之战”剧本交戏剧出版社出版,以便进一步征求各方面的意见。
修改后的“赤壁之战”,人物、场次有所变动。去掉了刘备,突出了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和黄盖,使场次更精练,矛盾更集中,剧情更连贯。
改编者使诸葛亮的性格有所发展。在原来“群英会”、“赤壁之战”的“打盖”一场中,作为东吴国宾的诸葛亮始终是坐视一旁,不给黄盖讲情的。现在改为:周瑜打黄盖时,诸葛亮饮酒自若,不予理睬;可是当周瑜要杀黄盖时,诸葛亮却语意双关地劝阻说:“都督正在用人之际,只可以赦,不可以斩”。后来鲁肃问诸葛亮为什么不从开始就讲情、把人情送到底?诸葛亮幽默地答道:“若把人情送到底,人家的苦肉计就用不成了。”有人认为:填了这几句说白,诸葛亮的性格就鲜明起来,也使他的作为更切合自己的身份。
改编者删去原“赤壁之战”中周瑜饯别黄盖的“壮别”一场。尽管这场戏十分动人,但因它有碍于全剧剧情的发展。为了突出黄盖自我牺牲的英雄气概,新加上黄盖赴战途中的“壮行”一场戏。原来“壮别”中黄盖慷慨激昂的大段快板和许多精彩的身段,也都移植到“壮行”一场里来。
全剧的演出时间可以比修改前缩短近一小时。鞭挞了封建社会黑暗势力“大雷雨”将搬上舞台
俄罗斯戏剧大师奥斯特罗夫斯基的“大雷雨”这一世界名剧,将首次同北京观众见面。
“大雷雨”早在1921年就由翻译家耿济之介绍到中国来。1937年,上海业余剧人协会首次公演了这个戏。此后,青岛剧社、留蓉剧人协会、留渝剧人协会、新中国剧社等先后在全国很多地方演出过。这个剧本通过俄罗斯旧式家庭主人公的爱情悲剧,深刻地揭露和鞭挞了俄罗斯封建社会的黑暗势力,对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寄予深切的同情。在抗战期间,这个名剧曾深受命运相仿的中国人民的欢迎,因而创造了当时外国名剧演出的最高纪录。
中央戏剧学院实验话剧院这次重新排演“大雷雨”,由孙维世任总导演,耿震和林韦任导演。导演同演员们钻研了剧本和“奥斯特罗夫斯基研究”等著作以后,力求更精确地把握原作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在排演中,他们作了不少新的尝试。以前演出中的鲍里斯和奇虹,往往被处理为软弱无能或傻里傻气的人物,引不起观众应有的同情,从而削弱了人们对旧社会制度的仇恨。这次导演和演员将进一步刻划出爱情悲剧的总根源——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这个戏的排演得到苏联专家热情的支持,舞台美术由雷柯夫专家设计,使全剧具有俄罗斯民族风格。
为了学得更多本领
杜近芳谙文习武
在中国京剧院的练功场里,记者看到著名青年旦角杜近芳正在汗流浃背地练武功。她练完圆场、云步、碎步、趋步这些基本功,又拿起“大鼎”(双手着地倒立),大打出手,动作矫健,精力充沛。
杜近芳长于青衣和闺门旦,缺少武功的功底。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她从一个月前开始练武功,决心做到“一专多能”。他的教练李金鸿说:“杜近芳练功很认真,她一个月前还立不起“大鼎”,现在每天练功时能拿四次“大鼎”,每次可以倒立一分多钟”。正谈着,杜近芳又开始了她的新课目——“十杆枪”,练的是刀马旦必须掌握的投枪、接枪、踢枪功夫。这个课目要求演员眼明手快,做到“险、巧、稳、准”。只见四个男演员围着杜近芳,互相把十杆花枪交替地投来投去,令人眼花缭乱,人们很担心杜近芳会不会偶然“失手掉了枪”,可是她却纵身一跃,劈开双腿,干净、利落地把掷来的双枪踢向两旁。这时四周“观战”的人们齐声喊好!一小时的练功就此结束。
杜近芳一边擦汗一边对记者说:“对于武功,我还是个小学生,练起来真要咬紧牙关,使尽全身力气。但是为了演好旦角,就必须下苦功掌握更多的本领”。她还兴奋地说,练武功以后,体力增强,关节灵活,“气脉”也更足了,这对演文戏时运用身段和改进唱功都很有好处。(附图片)
话剧“大雷雨”的总导演孙维世同志(右),在排练中帮助演员姚向黎(她在剧中饰卡杰林娜)刻画角色的内心情感。 本报记者 纳一摄
著名京剧演员杜近芳在积极练工 李金鸿摄(新华社稿)


第6版()
专栏:

不满蒋军统治 决心回到祖国怀抱
金门蒋军中士班长贺业臣向我军投诚
新华社福建前线12日电 11日早上,蒋军二十七师七十九团一营一连中士班长贺业臣携带美制手枪一枝,从大金门岛泅水回到大陆,向人民解放军投诚。
贺业臣是山东省原牟平县仁和乡北贺家村人,今年三十四岁。他感到在蒋军中没有出路,决心冒死回到祖国怀抱。他受到福建前线人民解放军的热情欢迎。


第6版()
专栏:

勤勤俭俭过日子
家家有计划 处处都节约
哈尔滨经纬通江街居民勤俭成风
新华社哈尔滨12日电 曾经连续三年被评为社会节约先进单位的哈尔滨市道里区经纬通江街的居民们,最近在勤俭持家方面又取得了新的成绩。
经纬通江街共有九千多户居民,大部分是劳动人民。他们在街道党组织的经常教育下,家家生活有计划,用粮、用布、用煤、用电等处处注意节约,勤俭持家、艰苦朴素成为他们生活的美德。这条街第八十六居民组的二十户居民,家庭主妇都是五十多岁的老年人,她们开展节约竞赛,做饭比谁出饭多,用煤比谁用得省。谁作得最好,就受到大家的尊敬,都来向她学习,她也毫不保留地把自己节约的方法教给别人。居民们还随时注意堵塞浪费粮食的漏洞。2月份是二十八天,居民们自动提出小月不吃大月粮,全街在这个月就少买了四万四千多斤粮食。粮食供应部门供给一些大豆给居民做酱,不做酱的户都自动不买大豆。从1月到5月,这条街按粮食定量计算已节约粮食五十八万多斤。在节约棉布方面,全街居民普遍做到量体裁衣、大衣小衣套着裁、用旧翻新、以大改小等办法。她们说:拆拆洗洗,帮帮补补,自己省了钱,国家省了布,对国家对自己都有好处。第七居民委员会居民李桂云有一套裁衣服省布的经验,就主动帮助东邻西舍裁衣服,现在她已经教会了很多人。从今年1月到5月,全街已节约棉布八万一千多尺。
这条街道的居民由于勤俭持家,有计划地安排生活,生活过得都比较好。全街九千七百二十六户中,除了十一户因为没有劳动力和有其它特殊困难需要政府救济以外,其余各户日子都过得很好,并且养成了良好的储蓄习惯。第七十居民组居民张伯芳一家七口人,每月收入八十二元,由于花钱有计划,生活安排得好,平均每月都储蓄十元。
毕春花带动居民节约粮食
旅大市西岗区广和街,有个老大娘,她的名字叫毕春花,是共产党员,曾出席过全国妇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毕春花同志很会过日子。她家共九口人,四个学生。在她已执行了四年多的家庭生活计划上,具体地规定了节约的指标和措施。如,她以接(小接大的)、补、翻、改四种办法节约用布,每年节约布票三十六尺交给国家。另外,每月全家还节约二十七斤半粮食。她每月按计划开支,储蓄八元。
她不仅一家人节约粮食,还带动广大居民节约。她住的大楼共有七十七户,从去年妇女参加生产劳动后,定量提高了,有些妇女对粮食有些浪费。她就找了两个典型人物,来教育大家。她说,建设国家不是哪一个人的事,人人都有责任,每个人都要有个艰苦的思想、节约的思想,一时一刻也不能忽视,一忽视就会造成浪费。经过她的教育,过去喊着粮食不够吃的户,现在变成了余粮户,每月总能节约十四、五斤。这样,这三百多个人的大楼,粮食定量由过去每人每月平均二十七斤多,下降到二十五斤七两,成为该街道节约粮食比较突出的大楼。
教育孩子勤俭
旅大市中山区天津街居民于桂珍,九口之家,有七个孩子,靠她丈夫每月收入八十多元维持生活。于桂珍持家勤俭,把家庭生活安排得很好。她还善于以身作则,教育孩子爱劳动,注意俭朴。
于桂珍听说学校老师正在教育学生爱惜粮食,就抓紧这个机会,在七个孩子围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向孩子们讲了节约粮食的意义。孩子们的自尊心都比较强,有时,吃饼子撒下点饼渣子,妈妈说:“看谁眼前没有饼渣子。”孩子们连忙把撒下的饼渣子捡起来吃了。妈妈吃饼子时,吃多少掰多少,孩子也都学会了,连过去最爱要大块的三周岁多的老七,也知道先拿小块的吃,吃了不够再拿。苗地插图
韩大娘坚持储蓄十三年
旅大市沙河口区民权街韩玉卿大娘,已坚持储蓄十三年了。还在旅大刚解放的时候,国家号召群众节约开支,她就积极响应。当时,老大娘家只有老大爷一个人干活,每月收入五、六十元,养活九口之家,还供几个孩子上学念书,生活不算富裕。但是,主人翁的责任感,促使老大娘更精细地过日子。煤、粮、布、水、电、车费等各项开支,她都做到了精打细算,把可以不用的哪怕是几分钱,也都积攒下来,每月储蓄几元到十几元,支援国家建设。
这几年来,韩老大娘亲眼看到国家一年比一年兴旺,人民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更有了劲头。虽然老大爷去世了,但她的儿女都已能担起家庭经济生活的担子。老大娘把每月五十多元的收入,除有计划地节约开支外,全部都储蓄起来。万一不够用,就在活期存款里取出几元钱来弥补。她说:定期储蓄时间长,可以让国家多用些时候;自己实在不够用,拿两个活期钱对国家影响小些。(附图片)
长春市重庆街第七居民委员会,是长春市储蓄的模范单位。这是银行的储蓄员乔桂英(左一),到职工家里办理储蓄的情景。
新华社记者 刘忠摄苗地 插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