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5月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我喜欢泰戈尔的国家
  冯心
我喜欢泰戈尔的作品,我也喜欢泰戈尔的国家。
每当读“吉檀迦利”或“新月集”的时候,我的心便浸沉在诗人笔下的奇妙天地里:辽阔而喧闹的大海,炎热而多雨的气候,浓绿的椰子树、槟榔树、香蕉树、贾克果树……,馥郁的茉莉花、白莲花、金色花、劫丹波花……,头上顶着瓦罐、披巾在风中飘扬的妇女,在海边欢乐嬉戏着的天真无邪的儿童,还有那带着淡淡悲哀的醉人的音乐……。
这就是印度,古老而美丽的印度。
在近代历史上,印度遭受了为时三百五十年之久的残酷蹂躏。从公元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印度人民就在英国殖民主义者的黑暗统治下过着悲惨的生活。资本家巧取豪夺,榨干了他们的精髓,饥馑和死亡伴随着他们。一个英印总督谈到当时印度贫困情况,也不得不承认:“印度棉织工人的白骨,把印度平原的土地都漂白了。”这是强盗们不打自招的口供。十九世纪初叶和中叶,印度人民奋起抗击英国殖民主义者。“泰晤士报”竟发出疯狂的叫喊,要拿一百座印度教寺的土地,来抵偿一所被破坏的基督教会;要用一千个起义者的生命,来抵偿一个被打死的欧洲人,虽妇孺也决不怜惜。血,印度人民的血,在这块古老而美丽的土地上流着。
泰戈尔没有忘掉这些。他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他在人间寻求着“自由的天国”。他呼唤着灯火,期待着黎明。他说:“我不知道那目的要更合理地分配财富的社会主义思想是否会有实现的一天;如果没有,那上天的安排实在未免太残忍了,而人也真是一种太不幸的生物。”他用诗句唤醒同胞用那“火焰般放光,雷霆般沉重”的巨剑斩断羁勒,没有畏惧地向黑暗统治进行斗争。后来,他到苏联访问,热情地称赞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和它相比。”他谴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临逝世前还关怀着中国抗日战争的情况。他是诗人,思想家,也是一个为和平事业而奋斗的伟大战士。
正是为了独立与自由,民主与和平,英勇的印度人民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怒潮,前仆后继地同英国统治者决斗着,终于用鲜血换来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我赞美泰戈尔,我也赞美坚决反对帝国主义、珍视中印友谊、爱好和平的泰戈尔的同胞们!


第8版()
专栏:

  雨夜
  单超
拉萨的春天,是不常下雨的;要是下起来的话,却不是一般一掠而过的小雨。发放农业贷款的同志们,对这点有些疏忽,大多数人出门没有带雨具。
虽然是阴雨连绵,还是要一村一村地去发放种籽,这正是下种的好机会啊!
农贷组来到堆隆西卡(村名)时,天色已经暗下来。整个高原,像是扣上了一口大黑锅,大家都在采力拉姆大娘的家里住了下来。这些年来,农贷组的同志总是住在她家里。在拉萨的机关部队里,采力拉姆大娘已经结识了十几个像亲儿子一样的亲人。
同志们吃饭以后,有说有笑的谈论明天发放粮种的事。大家都说今年增加这么大的数字,够所有缺种户用了。小组长吕煜并没有积极参加这次谈论,他有些头昏脑胀。眼前一阵阵昏乱,身上一阵阵发冷,被雨淋了,感冒啦。
雨,不停地下着。采力拉姆趁同志们吃饭的时候,就已经熬起萝卜汤来。按照她的经验,经过雨打风吹受了凉的人,喝两碗萝卜汤就会好的。这时,她并不知道吕煜害病的事,只是按照惯例,当同志们住下后,必需喝她的萝卜汤,不然的话,她就不给同志们解决其他问题。
采力拉姆悄悄地端着铁锅跨进了屋门。眼前的情景使她惊愕起来。大家都围在吕煜旁边叹气。她忽然想起吕煜刚刚那副没精打采的样子,一定是感冒了。她又把萝卜汤端回灶房去。
采力拉姆顺手抓起一件破羊皮披在身上,脱掉靴子,淌着水往门外走去。股股轻风裹来阵阵密雨,带来了袭人的寒气。采力拉姆连打了几个寒噤,转眼来到了萝卜窟的旁边。她在湿滑的泥土里,摸出了一大块生姜。
回到灶房以后,又找到了几个鸡蛋,采力拉姆想:“光是喝辣汤,嗓子可不好受啊!有几个鸡蛋搅混着,就会减轻姜汤的辣味。”
吕煜尽力忍耐着,虽然他感到脑袋简直像小山那么大,但他尽力不哼出声来。他挣了挣劲说:“大家都睡吧,白熬着干什么,我觉着轻松多了!”
但他是瞒不住医生的:
“你的热度还在增加,我再陪你一会;别的人休息去吧!”但谁也没去睡。正在这时,同志们听到有人呼吃呼吃在后面喘气,回头一看,采力拉姆双手捧着个盛着鸡蛋姜汤的大木碗,大家赶快把碗接过来,有的又忙着替她擦脸上的水珠。
“阿妈啦(藏语‘妈妈’),你快把靴子穿上,不然也会受凉的。”吕煜含着泪珠说。
“等你喝下去,我立刻去穿上靴子。”
吕煜没有仔细品尝姜汤是什么味道,连整个的鸡蛋也只嚼了几下就咽下去了;他感到一股爱抚和友谊的温暖随着这姜汤传遍了全身。一会,大概是姜汤见了效,汗发出来了,吕煜也确实觉得轻松多了。
大家还没有躺下的时候,采力拉姆又端来了萝卜汤,谁要不喝,就莫想睡觉……。


第8版()
专栏:

  五丰岗
  海波
来到红安县,最大的愿望是参观学习这里同志们种的试验田。大概主人们完全理解我们的心情,进门后还没有来得及放下手提包,县委负责同志就热情地谈起他们的试验田了。并且答应派人领着我们去参观。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随着带路的同志,向红安城东走去。红安县城很小,几步路就出了城,东面便是起伏相连的山岗。引路的同志用手指着前面的一个山岗说:“哪,那就是五丰岗,县委同志的试验田就在那里。”
我们顺着这位同志的手向前看去,啊!好一个美丽的五丰岗!这是在一个山脚下面的山岗,岗前一条小河,河水终年不断,河边的杨柳已经吐出嫩叶,各种野花红的、黄的、紫的、斑斑点点星散满地。山岗上试验田里的小麦已有三尺多高,成为一片绿色海洋了。油菜长得更好,它那闪闪发光的黄色花儿,在翠绿欲滴的麦田之间,显得更加好看。同时,太阳也来凑热闹,那淡红色的朝霞正把自己的光彩轻轻抹在春天的大地上。这一切把五丰岗装饰得活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我们加快了脚步,来到了山岗上。整个山岗到处插满了试验田的牌子。这里原来是一个荒凉的山岗,只有几户人家,所以原来叫作五房岗。过去的五房岗是个土质很坏的荒山野坡,虽然有些地方种上了庄稼,但收成很差,每亩不过几十斤百把斤。从1957年起,这个山岗发生了巨大变化。那年春天,党号召干部参加生产领导生产。于是中共红安县委第一书记程鹏和其他一些县委负责干部,脱了鞋袜,拿起锄头来到这个山岗上,与技术人员和老农结合起来,在那粗沙薄地上撒下种子,种下了我国干部的最早的一块农业试验田。结果,这块薄地的庄稼破天荒第一次获得了丰收,同时,全县也获得了丰收。接着,这块地方就简直成了圣地,从国内到国外,前来这里取“经”的人络绎不绝,不知有多少万人的脚印印在这个山岗上,不知有多少万人的惊奇的眼睛看这块土地。而且有如风起云涌的试验田之花迅速开遍了全国每个角落。于是,全国农业生产大跃进了,工业生产大跃进了……我们整个国家大跃进了。五房岗成了我们党千百万干部又红又专道路上的第一块阶石,成了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英雄的山岗。
但是,原来的五房岗这个名字已经不能客观反映迅速改变着的面貌了。它已成了五谷丰登的象征。因此,种试验田的同志商量了一下,就把这里改为五丰岗。意思是明显的:把荒凉的山岗变成五谷丰登的山岗,把不毛之地变成人民幸福的乐园。
现在,五丰岗像一个大花园,又像一个科学研究所。根据几年来的经验,试验田的干部今年把各种试验搞得更加丰富多采。现在的小麦和油菜试验田,每一块都有自己的特点:密度不同,季节不同,施肥不同……这一切都有详细纪录。我们来到这里时,试验田的主人正在一块高度密植的小麦试验田的田头搭挡风墙,以防小麦倒伏。这块小麦每亩一百多万株,已长得大半人高,已经抽穗了。在小麦、油菜试验田的前面,还有一大片长得整齐可爱,已经吐出绿叶的苹果树、梨树,再有半月就会开花,今年就可以在树上结出累累的水果了。


第8版()
专栏:祝你健康

  谈谈“吃辣椒”
  傅连暲
辣椒是很多人喜爱的一种食物,因此,吃辣椒有益或者有害也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了解辣椒的主要成分和作用。
辣椒中含有一种成分叫做辣椒素,它就是辣味的来源。辣椒的种类很多,大凡形大、肉厚、富于水份的如大家熟知的柿子椒等,辣椒素的含量比例少,辣味不浓。反之形小、肉薄、水份含量少的,辣椒素相对的比例就大,辣味也强,例如羊角椒。成熟后的辣椒胎座(即俗称的辣椒心子)和种子,富含辣椒素,如在食用前洗去,可使辣味减轻。
辣椒素是一种健胃剂,适量食用能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和胃肠蠕动,有助于消化功能。它又具有增进循环的作用,食后每有面部发赤出汗的现象,使人有一种温暖的感觉。按中医的说法它有“袪风、行血、散寒、解郁、导滞”的性质,对于风寒感冒,用之可以与姜汤同样奏效。将辣椒作成油膏,能治未溃烂的冻疮。
二十多年以前,在中央革命根据地,一度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灭绝人性的封锁,药物补充困难,辣椒曾常常被用来为革命战士和解放区的人民治病。那时食盐也曾因封锁而一时缺少,辣椒又被用来代替食盐成为很好的调味品。长征过雪山草地时,天寒地冻,奇冷异常,战士们更采用了吃一点辣椒来御寒的办法。我记得曾经反对过吃辣椒的人,在雪山草地途中,也破例的借助了辣椒。可见,辣椒在当年的作用可谓大矣。而我们很多人与辣椒也就有着一种“患难之交”的历史渊源。
今天,我们已无须用辣椒来代替食盐,我们的医药条件也越来越好,辣椒在治疗上的作用也不重要了。然而为了我们生活得更健康和幸福,还有必要用卫生的观点,来检验一下我们吃辣椒的习惯。
辣椒的营养价值应该肯定,新鲜的辣椒富有甲种和丙种维生素,特别是丙种维生素,居菜蔬中之首位。但是人们可以不指望辣椒作为取得丙种维生素的主要来源,因为丙种维生素广泛分布于蔬菜和水果之中。例如苋菜的丙种维生素含量,虽然仅及辣椒的三分之一,但是人们不难吃下一斤苋菜,而吃完四两辣椒却不那么容易。一斤苋菜所含的丙种维生素的绝对量比四两辣椒就要多,所以没有吃辣椒习惯的人,也就不必向隅兴叹了。
干腌辣椒维生素损失颇多,只能用来调味,而没有甚么营养价值。辣味入口,唾液大增,使食糜润滑,易于下咽,固然有增进食欲之功,但如果过份的依赖了辣椒来佐餐,就将减少对于其他营养物的摄取;况且辣椒引起的过量唾液分泌,并不完全是消化所必需的现象,而主要是一种生理的保护性反射,因为分泌过量唾液,是为了稀释辣味和减轻对局部的刺激。如果辣椒吃得太多,在胃内将有与口腔类似的分泌亢进以及过度充血,蠕动增剧而引起腹痛的感觉,这就是从生理现象转化到了病理的阶段,医学上称之为“急性加答儿性胃炎”。至于吃辣椒的量,多少为适宜,多少可以致病,则是因每个人的习惯和耐受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患有疾病的人,除前述几种辣椒治之有效的疾病而外,一般均不宜吃辣椒;尤其是各种炎症、某些血管系和胃肠疾病,如许多热性病、肺结核、皮肤炎、溃疡病、慢性胃肠炎、痔疮和高血压等,因为辣椒能增强血管的兴奋和对肠胃的刺激,对于这些疾病有不利的影响。
辣椒既有健胃作用,又有一定的营养价值,所以,对于有吃辣椒习惯的人,是少吃有益,多吃有害;没有习惯的人,也无须提倡,而某些疾病患者则应禁食。


第8版()
专栏:百花坛

  听川剧音乐有感
  王竞
前几天,四川省川剧演出团为北京音乐界举行了一次演出。节目是以音乐为重点而选择的,有现代戏“一人商店红旗飘”、“丁佑君”等,有历史剧“双拜月”、“三击掌”等。名演员陈书舫、许倩云等同志都参加了演出。虽然演出的只是一场、一片断,但通过她们宛转的歌喉,使听众感受到川剧高腔音乐中的精华。
说起川剧高腔音乐,音乐家们对它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记得1952年全国第一次戏曲会演时,有一些音乐家认为川剧高腔音乐只是一些“朗诵调”,单调、贫乏,甚至算不得音乐。这或者是由于无知,或者是由于洋教条思想在作怪,总之是对于民族艺术遗产的一种轻率的态度。这几年来,经过不断的演出、推广和介绍,经过对继承民族艺术遗产问题的讨论,大家对于川剧高腔音乐有了更进一步的看法;这次川剧在京的演出受到大家热烈的爱好和欢迎,就是一个证明。
但过去对于川剧音乐的一些批评,即令是有所偏颇,却推动了它的革新和不断进步,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和1952年会演时相比,今天演员们在艺术上更臻成熟了。例如陈书舫同志表演的丁佑君在就义前的一段歌唱,慷慨激昂,振奋人心。这也说明了川剧高腔音乐在表现现代英雄人物方面,有很多积极因素可以被利用。此外,过去唱腔只是锣鼓伴奏,现在尝试加上弦管乐器伴奏;过去是由鼓师帮腔,现在有了专门的女声帮腔……这些也都是很明显的改进。
女声帮腔,音域比较合适,使帮腔艺术得到专业的分工,所以大家一致赞成。有人觉得帮腔队中还是可以加进男声(按照他们正常的音域),以丰富音色和音域上的变化。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意见。当然,加进男声,也不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男声对女声和帮腔的曲调都会引起一些变化,会有一些困难。但不妨进行一些慎重的、有计划的尝试。
增加弦管乐器伴奏,却有两种不同的反映:一种赞成,一种反对。赞成者说,这使得川剧高腔音乐的表现手段更为丰富,大有可为;反对者说,这脱离了高腔音乐的传统,实在要不得。
的确,从这次展览性的演出节目来看,高腔加伴奏也有各种做法,并不是每一个节目都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有些节目,例如“孔雀胆”中的一段,由于伴奏运用不当,影响了唱腔,损伤了演员的原有风格。但另外的一些节目,在伴奏的运用上都做了一些可贵的尝试,取得了一些积极的经验。而且据川剧演出团的同志介绍,这些不同的做法,只是一种摸索和试验,他们并不打算把所有的节目都加上伴奏,许多传统节目还保持原有的演出形式。这些不同的做法,都获得了观众的支持;有些观众,对于无伴奏的和有伴奏的高腔,都是喜欢的。
我拥护川剧演出团这种勇于革新和尽力争取广大观众的精神。
有些反对者认为没有弦管乐器伴奏便是高腔音乐的传统,加了伴奏便是破坏传统。他们举一些不成熟的伴奏为例,证明高腔是绝对加不得伴奏的。这种看法值得商讨。在我国戏曲发展中,许多剧种在开始时都是没有伴奏的,有了伴奏以后,乐器的种类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如果认为有无伴奏或应由哪几件乐器伴奏作为一个剧种固定不变的传统,那么如何来解释我国戏曲的发展历史呢?川剧名演员阳友鹤同志说得好:“关于加管弦乐伴奏问题,主要是根据剧情的需要,如果加得好,便有益无损,既有高腔的味道,又能遮丑,并且能对剧情起陪衬烘托的作用。”他主张加与不加伴奏两种做法“可以并存,使之在广大群众当中经过长期的考验,才能得出较正确的结论,而不应该单凭个人偏爱,对任何一种作法有所排斥”。(戏曲音乐工作讨论集,第40页)我以为,这种看法是公允的,并且是真正懂得戏曲和懂得观众的。


第8版()
专栏:

  工地女会计(木刻) 周国芳


第8版()
专栏:

  繁忙的建筑工地(国画)    尤有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