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5月27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过去的农奴变成了掌握现代技术的工人
迪庆藏族自治州建起大批工厂
本报讯 记者马烈、张廷干报道: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在实现民主改革后的一年间,许多工厂建立和发展起来,并已形成了一个具有冶金、机械、电力和轻工业的现代工业雏型的地区。过去,迪庆地区基本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不仅没有工业,甚至连手工业都还没有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直到民主改革后,才正式结束了本民族没有工业的历史。
迪庆藏族自治州从1958年进行民主改革后,藏族人民在党的领导和内地汉族支援下,已经跨越了几个历史时期,建立了自己的炼铁、炼钢、炼铅和电力、机械、毛纺、皮革等工厂,并开始开采原煤和烧制砖瓦。这些工业的建立和迅速发展,对藏族人民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已经发挥了显著作用。目前,自治州自己炼的土钢和生铁可以自给有余。自治州机械厂第一次为藏族农民大量生产了锄头、轻便步犁、四行播种机、牛车、马车(胶轮是内地支援的)等。仅今年第一季度,他们就生产了近一千部步犁。藏族农民使用自己造出的犁头、锄头和步犁,已经把二千万多亩耕地,由过去只耕二、三寸改变为普遍深翻六寸到一尺以上,大、小中甸等高原坝区已经大量使用马车、牛车和手推车积肥运肥,使绝大部分耕地由过去不施肥发展到今年的普遍施底肥两万斤以上。许多藏族农民的家里已经铺上了自己工厂制造的毛毡,男女藏民们穿上了自己工厂出产的特别适于雪山行路的长统藏靴。藏族人民对于自治州有了自己的工厂感到非常自豪。
过去,居住在这个高原上的十万藏族同胞,世世代代过着残酷、黑暗、落后的农奴生活,许多贫苦的藏胞,从来没有听说过“工厂”这个字眼;就连棉布也很少有人见过。他们普遍使用的农具是木锄和木犁(犁尖也是木头做的)。藏族男子腰上挎着的刀,平时上山用来砍柴和防御野兽的袭击,战斗时又成为武器,在生产上有时又被当做锄头和犁头使用,被称为万能的工具。这几乎就是藏族人民唯一的铁制工具或农具。民主改革前,党和政府为了帮助这里的藏族人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曾经经过七八天的路程,成批地从内地运来了铁制农具和藏靴等生活资料。但终因交通不便,难于满足要求。在民主改革期间,中共自治州工委为了逐步改变依赖内地支援的状况,决定逐步建立自治州自己的工业,并首先从内地请来了几个汉族铁匠,建立了自治州最初的两盘铁匠炉。去年,一批到炉子上来学习的藏族工人决定就用这两盘炉子自己制造车床。但是,全州只有汉族电机工人余忠祥曾经看见过车床,他凭着自己的印象,摸索着绘制了一张车床的草图,四个只会盖房子的藏族木工照着这张草图,经历了多少次的失败,做出了木制车床的模型,藏族工人们又用红糖水拌砂土解决了不会做翻砂模型的困难,用“钢梁磨绣针”的精神,在石头上磨光铸件,克服了没有刨床的困难,终于制成了自己的第一台车床。用这些办法,现在他们已经制出了五台车床、八台老虎钳和两台钻床,建成了第一个初具规模的小型农具机械厂。随着工业生产的建立和发展,自治州现在已经有了藏族的第一代一千多个工人,他们许多都是过去的奴隶或农奴。最初参加工作的几十个藏族工人,现在已经成了这些厂里的第一批师傅;祖祖辈辈当奴隶的藏族工人松玉梅,现在是自治州机械厂的厂长。


第7版()
专栏:

废除封建农奴制 走上合作化大道
阿坝藏族人民建设美好家园
本报讯 记者周祖佑报道: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农村的民主改革是在1956年春天完成的。千百年来饱受剥削压迫的农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于民主改革后,立即走上了共同富裕的合作化大道。仅仅两年多时间,全州就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并在去年秋天建起一批人民公社。1957年,全州粮食总产量达二亿零九百多万斤,比1956年增加7%。而民主改革前,从1949年到1952年,全州粮食总产量只增加近6%。去年,全州粮食总产量更跃升到三亿一千多万斤,以农业人口计,平均每人有粮近一千斤。全州已消灭了缺粮户,人人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现在,一个争取今年粮食丰收的规模空前的生产高潮,正在全州汹涌澎湃开展着。全州一百多万亩土地的播种,已经基本完成,播种时间一般比去年提早七至十天左右。70%以上的土地,深耕在八寸至一尺以上。过去绝大部分很少施肥、灌水的土地,今年每亩平均施底肥达二至四万斤,有水利设施的土地,也增加到二十三万余亩。去冬今春,全州每个乡都建立了农具厂,大量制造深耕犁、播种器、锄头等新农具。“二牛抬杠”的旧木犁,已经全部绝迹。另外,农民们还抛弃了撒播的方式,普遍推广了合理密植、宽幅条播、定向播种等先进播种方法。现在,从高山到河谷,青稞、小麦和玉米都长得很好。藏族农民说,这是从来没有见过的好庄稼。
过去,这里全部土地、森林、草山和绝大部分耕牛、农具等都被土司、土官、寺庙等封建主占有。农奴可以被他们任意买卖、赠送和屠杀。压在农奴头上的差役和租粮,将近百种。每户农奴每年一般要用50%到70%的时间给封建主当差,而各种租粮,往往超过农奴全部收入的70%。在这样残酷的剥削下,农民们根本无力发展生产。许多地区只能用牛角耕地,白籽下种。一年的收成,只有播种量的两三倍。解放后,封建主的特权虽然有所削弱,人民生活开始得到改善,但广大人民仍受着封建主残酷的经济剥削与政治压迫。人民政府大量发放贷款、无偿发放农具和救济款,帮助人民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封建主却趁机逼租逼债,甚至侵吞中饱。人民政府领导群众兴修水利、开荒和开展打猪、挖药等副业生产时,封建主却利用宗教迷信进行阻挠和破坏。他们还采取各种手段打击、威胁群众中的积极分子和藏族干部。三千多名毫无人身自由的奴隶,更过着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
1956年春天,阿坝自治州完成了民主改革,三千多家人、娃子和广大藏胞,分得了土地,获得了解放。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愿望,许多农民在民主改革之后,紧接着就提出建立合作社的要求。蓬勃的生产高潮,随着在全州各地出现。现在,全州已有90%以上的农民参加了高级农业社或人民公社。民主改革前,因为封建主的残酷剥削和多方阻挠,每年兴修的水利工程,只能增灌几千亩土地。如今,广大农民在去年兴修的水利工程灌溉面积,就达到十六万亩以上,相当于千百年来所修水利工程灌溉面积的两倍。马尔康县白湾乡石广东社的农民,多年前就渴望修条水沟,封建主却用破坏神山的罪名,加以禁止。民主改革后,农民们组织了合作社,才实现了多年的愿望。


第7版()
专栏:

烈军属和残废复员退伍转业军人积极分子向党表示决心
全力以赴建设伟大的祖国
新华社26日讯 全国烈属、军属和残废、复员、退伍、转业军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23、25和26日继续进行大会发言。代表们在发言中衷心地感谢党和国家对他们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并表示永远记住党和毛主席的指示:“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永远站在革命和建设的最前线,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
在朝鲜战争中失去双臂的四川省残废军人黄川仁的发言,充满了对党的热爱和感激。黄川仁负伤失去双臂以后,医院的党组织不断地对他进行帮助和鼓励,给他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无脚飞将军”等书。黄川仁在党的关怀和教育下,在英雄事迹的鼓舞下,决心使自己成为身残志不残的人。他没有手,就顽强地学会了用嘴含笔写字和画画。他学会写字后,给党写了一封信,信上说:“我虽然残废了,但心和脑子还未残废,以后还能为人民服务,为党工作。”党组织在这时又不断地鼓励和帮助他,使他更加坚强。黄川仁回到家乡后,终日辛勤地用嘴画宣传画,写快报和标语,并编了很多诗歌,成为农村大跃进中的出色的宣传员。他在会上发言说,我在宣传工作上做出的一点成绩,首先应归功于党。他就在会上朗诵了一首他自己写的诗,诗中说:“亲爱的党,我是你亲手培养出来的一名战士。我虽然失去双臂,但我有一颗火热的心,我要用全身之力,建设那美丽的家乡。”
山东省复员军人耿凤鸣从部队回到烟台汽车修理厂参加生产以后,工厂的党组织很关心他的生活,并常鼓励他在劳动中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努力创造新的成绩。去年,他在试制汽车上的主要机件“自润滑石墨青铜轴承”时,因为没有经验和资料,碰到很多困难,因而他的情绪时高时低。党支部书记和厂长知道了这件事情,就具体地帮助他,鼓励他大胆试验,终于在四十多天中试制成功过去要靠外国进口的“自润滑石墨青铜轴承”。在党组织的关怀和鼓励下,他还创造了“圆弧铣床”等机件。他在发言中说,通过生产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有了党的领导和关怀,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云南省残废军人赵松林在发言中介绍了他怎样由一个没有学过医的军人变成一个为民造福的出色医生。赵松林腰部残废以后,党组织不断地鼓励他做一个残而不废的人。他养好伤回到家乡后,党组织又鼓励他学习医务,为群众治病。他在工作上遇到困难时,党组织又鼓励他发扬人民军队的艰苦奋斗的作风,努力克服困难。两年来,他在党的不断鼓励和教育下,共自学了中医诊疗、新内科学等十九本医书。由于他能够勤勤恳恳地为群众治病,深受群众爱戴。他说,我能学到一些医疗常识,替人民作一点事情,主要地是党的教育和群众支持的结果。
大会发言的人中还有一些是优抚工作先进单位的代表。这些先进单位和烈属、军属、复员军人等有密切的联系,很关心他们的生活,并积极组织他们参加劳动生产,支持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更大的贡献。这些代表在发言中介绍了他们作出的这些成绩。
在这三天中,还有杨礼平、何瑞生、林有福、哈万智、陈光华、谢巧月、周云鹤、张有义、宋学义、申纪兰、吾甫沙德克、胡占芳、金英淑、抵目果果、孟和巴雅尔等在大会上发言。他们一致表示:决心争取更大光荣,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永远做一个社会主义建设的先进生产者和先进保卫者。他们在发言中还谈到了优抚复员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绩,并衷心感谢各地各单位党委和行政领导上对他们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


第7版()
专栏:

昔日野菜充饥 今天粮食自给
十万大山瑶族人民生活水平逐步上升
新华社南宁26日电 散居在广西僮族自治区南部十万大山的瑶族人民生产和生活水平逐步上升。
十万大山瑶族人民聚居在上思县的三个乡里,有六十五个村庄,解放前几乎与外界隔绝,整个十万大山没有一所学校,瑶族人民也没有一个读过书的。生产上长期保持“刀耕火种”原始方法,粮食产量极低。据调查,较富的米强乡龙因屯,1949年平均每人有粮食一百七十二斤,全屯十三户八十九人只有蚊帐两床、棉被两床、衣服九十六套;较穷的常隆乡米岩屯每人平均只有粮食七十六斤,全屯没有一床蚊帐和棉被;最穷的南桂乡米楼屯,人们除有随身衣服外一无所有,到处飘泊,全靠挖野菜充饥。这些过着悲惨岁月的瑶族人民,如饥如渴地盼望解放。1948年中国共产党地下游击武装进入十万大山时,瑶族人民积极支援,优秀的瑶家儿女李广德等参加了游击队,和汉族、僮族人民一起并肩作战。
解放几年来,十万大山的瑶族人民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和汉族、僮族人民的支援帮助下,生产和生活水平逐步上升。1956年大部分瑶族农民都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去年秋天,在全国人民公社化高潮中,他们高举红旗、敲锣打鼓地到当地党委会申请加入人民公社。从此,三个瑶族乡和邻近的两个乡,联合成立了团结人民公社。这一年,瑶族乡的耕地面积扩大了,并加强了田间管理,采用了密植、施肥、早耕等先进技术措施,十万大山瑶族人民的粮食已能自给。同时,三个瑶族乡建立了七所小学,并且举办了扫盲训练班,开始在瑶族人民中进行扫盲。公社还成立了一座医院,经常有医疗人员下乡治病。今年,瑶族人民根据十万大山的实际情况,修订了增产计划,对一些落后的生产习惯进行了改革,继续实现大跃进。


第7版()
专栏:

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内蒙古文化事业欣欣向荣
据内蒙古日报消息 内蒙古自治区的文化艺术事业随着生产的大跃进,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改变了内蒙古文化落后的面貌。解放前,内蒙古各族人民根本享受不到文化生活。解放后,内蒙古的文化艺术事业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特别是各民族的文化艺术,在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的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人民公社化以后,民办文化事业有了巨大发展,从人民公社到自治区,逐级建立了文化机构,全区已基本上形成了文化网。
民族文化艺术,是在为生产服务的方针下,进行创作和演出的。如反映蒙古民族新生活的“鄂尔多斯”、“挤奶员”等舞蹈和反映区内少数民族生活的“鄂伦春”、“索伦”、“哈库麦”等舞蹈,都受到各族人民的热烈欢迎和称赞,而且在国外也有声誉。为了继承民族传统艺术和文化艺术的交流,吸收老艺人参加专业文艺团体工作,让青年文艺工作者向老艺人学习,发掘民族文艺遗产;同时,给在旧社会到处流浪的艺人以工作的条件,发挥了他们的力量,创作出充满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作品。如毛依罕的“铁牤牛”、巴杰的“互助合作好”,受到广大牧民群众的欢迎。
内蒙古的电影艺术事业也有了欣欣向荣的发展。全区不仅各大中小城镇有了电影院,而且常年看不到电影的农村、牧区、林区甚至最偏僻的鄂伦春和鄂温克猎区的广大群众都能看到电影了。特别是在兄弟厂——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大力帮助下,有了反映内蒙古人民生活的艺术片,如“内蒙古人民的胜利”“草原上的人们”“牧人之子”等,以及大型纪录片“前进中的内蒙古自治区”等影片。1957年开始筹建的内蒙古电影制片厂,现在正在赶制很多艺术片和纪录片。内蒙古电影机器厂,去年试制成功移动式三十五毫米放映机和其他电影机器。
几年来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是空前的。特别是蒙文书籍的出版,已能出版从小学到高中的蒙译课本。为了便于民族干部阅读理论书籍,几年来出版了“毛泽东选集”“共产党宣言”“列宁主义问题”“社会发展史”“论党”等书,并翻译了“保卫延安”“我们的太阳毛泽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阿Q正传”等的文学著作,大大地便利了蒙族干部的直接阅读。
内蒙古的年轻的美术工作者们,几年来深入牧区、农村、工厂创作出许多动人的、丰富多彩的美术作品。
在全面跃进的1958年,内蒙古的文化艺术工作也更加迅速地发展起来。全区各族人民也开展了蓬蓬勃勃的群众业余文化活动。蒙族、朝鲜族、达斡尔等族群众在休息时间跳舞、唱歌已成为风气,而且这些文化娱乐活动都密切结合了生产和中心工作,宣传了党的政策,从而也有效地推动了生产和中心工作。


第7版()
专栏:出版消息

“逻辑问题讨论集”
“哲学研究”编辑部把近几年来关于逻辑问题的讨论汇编成了一册“逻辑问题讨论集”,全书约四十余万字。在讨论中涉及的范围是比较广泛的,但争论的中心,都是形式逻辑与辩证法的关系问题。这本书分成四编。第一编选入的文章,是关于形式逻辑的认识作用问题的争论;第二编主要是关于形式逻辑的对象与客观基础问题的争论;第三编是关于辩证逻辑的对象问题,争论的焦点在于辩证逻辑与辩证法是否一个东西;第四编主要是关于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在认识中的相互关系问题的讨论。
虽然在这部集子里还没有把所有的逻辑文章都选入,但还是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我国哲学界在解放以来关于逻辑问题讨论的主流。这本书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昌)


第7版()
专栏:出版消息

“少年先锋队的十年”丛书
为了纪念中国少年先锋队建立十周年,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正在编辑一套“少年先锋队的十年”丛书。这套丛书是反映真人真事的文艺作品,它记录了十年来少先队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发展成长的史实,向少先队员和少年儿童进行热爱党、热爱队组织的教育,并推动共产主义儿童运动的发展。这部丛书将在10月份出版。
丛书的内容共有十二个方面,包括:党对少先队的领导和关怀;共青团和少先队;解放军(或志愿军)和少先队员的友谊;老少先队员(曾参加少先队而现在成为先进人物)的回忆;少先队在各项政治运动中的活动及队员受到的教育;小五年计划(包括三项活动、支援四十条、支援一千零七十万吨钢);少先队员好好学习;在劳动中学习;丰富愉快的队生活;少先队员的优秀行为;少先队友谊集体的成长;国际少先队员的友谊等方面的故事。通过特写、故事、回忆录等形式,生动、真实地反映少先队的成长和队员的优秀品质,特别是体现出党对少先队的领导和关怀。少年儿童出版社正在积极进行编辑组稿工作。
(少)


第7版()
专栏:出版消息

“曹操集”
目前学术界正在讨论有关曹操评价的问题,大家都希望能读到曹操本人的作品。但是,曹操的诗文从前都收辑在一些总集或选集中,近年来尚无专集重印。中华书局为配合这次学术讨论,便利研究者和广大读者查考,最近已将曹操的诗、文及其孙子注加以整理校点,编定成集出版,书名“曹操集”。这本书除曹操诗二十多首、文三卷和孙子注十三篇外,还附录了“三国志”、“武帝纪”和裴松之注和原来发表在今年“历史研究”第三期上的一篇“曹操年表”。
(中)


第7版()
专栏:

“阿诗玛”编成歌剧
本报讯 云南圭山撒尼族著名叙事长诗“阿诗玛”(原名可怜的阿诗玛)经撒尼族农民编成歌剧搬上舞台。这首诗是通过阿诗玛和阿萨的爱情故事,反映出撒尼族人民与剥削阶级的斗争。这个歌剧采用了本民族流行最广的调子,来表现剧中各个特定情景中的人物情绪。又采用了本民族的乐器,增加了浓厚的民族气息。这个歌剧在云南省艺术节目会演大会上得到了好评。
“阿诗玛”这首诗原是撒尼族人民口头上长期广泛流传的诗篇。1950年8月间,曾由杨放译出过片段,登载在同年9月号的“诗歌与散文”上。云南军区京剧团曾将“阿诗玛”改编成京剧演出。云南省人民文艺工作团曾抽调部分同志组成一个工作组,到路南彝族自治县圭山区进行了“阿诗玛”的发掘和整理工作。1954年12月,“阿诗玛”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谢浩忠)(附图片)
云南军区国防京剧团演出的“阿诗玛”中的一个场面
新华社记者 吴化学摄


第7版()
专栏:

字音铿锵利落 舞蹈刚柔并进
梅兰芳公演“穆桂英挂帅”
新华社26日讯 新华社记者智洁纹报道:梅兰芳主演的京剧“穆桂英挂帅”,25日晚上在北京公演。这是梅兰芳在解放以后排演的第一出新戏。
“穆桂英挂帅”,是表现穆桂英解甲归隐二十年后再度出征的故事。前半出戏中,梅兰芳运用青衣的表演手法,以稳重的唱腔和韵白,以及许多洗练的动作表情,揭示出穆桂英对宋王朝的愤懑和深切关怀国家安危的复杂情感。当他唱过“穆桂英二十年来未临战阵”以后,舞台上气氛突变,随着打击乐的音响提高,顿时把观众引入“铁骑突出刀枪鸣”的意境,使人感到风云变色,山雨欲来。这时,舞台上的穆桂英,虽然还梳着大头,穿着蓝花帔,可是她的眉头由敛而舒,面容由嗔作喜,长袖麾舞,比划出刀枪式子,一来一往,掠影翩翩,就好像在旌旗中驰骋大漠。唱腔的韵味也有着相应的变化,一段流水板,有如珠走玉盘,每个字音都铿锵利落。梅兰芳在这里所表现的声、色、形、神、唱、念、动作,都和谐一致地达到了京剧艺术的高超境界。下半出戏表述了穆桂英挂帅后的情形。梅兰芳这时以刚柔并进的舞蹈动作,边唱、边作,显示了穆桂英不减当年的英武气度。他唱一句,观众们就不由得鼓掌一次,人们深深地为这位老艺术家深湛的演技所感动。
同梅兰芳合作多年的姜妙香在戏中扮演了杨宗保,表演也很动人。梅兰芳的一儿一女在这个剧中也扮演了穆桂英的一儿一女。
梅兰芳在四十多年前,即从二十岁起,就扮演穆桂英这个角色。他早期演出的“穆柯寨”“枪挑穆天王”两剧中,曾经塑造了英武、天真、干练的青年穆桂英的英雄形象。现在全民大跃进和艺术界百花争艳的形势,加上他加入共产党后非常振奋的心情,都鼓舞了他创作的热情。他表示决心要在自己晚年的舞台生活中,塑造出中年穆桂英的英雄形象。在创作过程中,他认真钻研了豫剧、川剧、京剧、电影等有关穆桂英的戏,从中吸取了别人表演的长处。在记唱词时,他经常一个人关在房子里背了一遍又一遍。表现了他在表演艺术上一丝不苟的创作精神。


第7版()
专栏:

瑶麓山上好风光
新华社记者 鲁兴伦
贵州的少数民族大都居住在偏僻的山区。只有一万多人的瑶族住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广西僮族自治区接壤的瑶麓山。别看这座瑶麓山深谷接着深谷,山头接着山头,就在这个高山深谷之中,瑶族人民开始建立了美丽的乐园。
5月里,瑶麓山上的景色,使来访者应接不暇。秧田里的稻秧一片油绿;坝上黄熟了的小麦被微风吹起金色波浪。田间一群群穿着黑色民族服装的瑶族男女,有的在收割小麦,有的正在犁田准备栽秧。豪放的瑶族歌声伴随欢笑声、喝牛声在山间回荡。
田坝中间是一片瓦房,屋前屋后到处立着大小不同的“禾浪”(瑶族人民挂糯稻穗、玉米穗等用的空房架和木架子),挂满了新从地里割回来的油菜。在几个岔道口,还有一座座小粮仓。
瑶麓山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许多瑶族老人常常诉说,几年以前,瑶麓山的一千三百七十多亩土地,一半以上被十二户地主、富农占据着,80%以上的人都过着雇工的痛苦生活。那些年月,瑶族人民不得不使用木犁、木耙耕田,很少施肥或不施肥,从来不会种小麦和油菜。解放以后,人民政府连年发放无偿农具和贷款,又派了不少农业技术人员帮助瑶族人民发展生产。到1956年,瑶族人民在完成民主改革的基础上,建立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他们都用铁制农具和新式农具耕种,普遍学习了汉族人民先进的生产技术,粮食连年丰收,瑶族人民再也不愁吃穿了。1956年,平均每人收入四十六点八四元,1958年增到七十二点九五元。山上的二百零九户人家已添制了三百五十三床棉被,二百多床蚊帐,个个都制了新衣服,许多青年人还穿上了球鞋或皮鞋。二十八岁的瑶族贫农韦志超,解放前长到十八岁还没有裤子穿,兄弟三人夏天躺在柴禾堆里,冬天围着火堂过夜,无衣无被,贫苦不堪。现在韦志超结婚了,一家四口人有四床棉被,干活时有干活的衣裳,逢年过节还有新衣,一年到头有粮食吃,生活过得很好。现在,瑶麓山上除了两户人家住的是草房外;其余二百零七家都是住的瓦房。
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瑶族人民已经培养了自己的干部。瑶麓山上的光辉人民公社的党委书记、管理区主任及生产队长,都是瑶族人。瑶胞们不仅积极建设家乡,还把子弟送到内地支援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四十六个瑶族青年已经到贵阳、北京、内蒙古等地参加工作。其中有三十人进了工厂。
在瑶麓山上,可以看到瑶族人民美好的文化生活。他们演出的打猎舞,今年2月在都匀市参加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民间文艺会演时,获得了一等奖。这个边远的山区,现在和内地的村庄一样,每天有邮递员送来书刊和报纸,无线电收音机把祖国各地大跃进的消息播送到每个角落。山区还有电话和山下城市取得密切联系。


第7版()
专栏:

全国射箭锦标赛
解放军男女队获冠军
新华社26日讯 由十二人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男、女射箭队,今天赢得了1959年全国射箭锦标赛的团体冠军。他们的总成绩是一万一千七百一十五环,比第二名上海男、女射箭队多了一千四百零五环。团体第三名是北京男、女射箭队,总成绩是七千一百八十八环(北京男、女队只有十一人)。
解放军十七岁的女护士杨型姣,这次以二百八十八箭命中一千零八十二环的成绩(满环二千八百八十环),取得了女子个人全能冠军。获得男子个人全能冠军的是上海选手张浪水,他射二千八百十八箭共命中了一千一百一十七环(满环二千八百八十环)。
在这次为时四天的锦标赛中,射手平均年龄二十二岁的解放军男、女射箭队,占了很大优势。他们在男子个人全能前六名的名次中,占了四个;在女子个人全能前六名的名次中,占了三个。
获得男子个人全能第二名到第五名的,全是解放军选手。他们是:徐开才(一千一百零七环)、张殿武(一千零四十二环)、王其贞(一千零四十环)和余光龙(一千零三十四环)。第六名是上海选手姚水泉(一千零一十五环)。
获得女子个人全能第二、三名的,也是解放军选手。她们是:胡青梅(一千零五十五环)和贺兰蕙(一千零二环)。第四名到第六名分别是:上海的单红英(九百五十环)和赵素霞(九百三十四环),以及辽宁的杨英杰(八百八十三环)。
这次锦标赛第一次采用了国际射箭规则,男、女射手都是在四个规定射程中,比赛谁射准的总成绩最好。男子四个射程是九十、七十、五十和三十公尺;女子是七十、六十、五十和三十公尺。每个射箭队十二名射手(男、女各六人)成绩的总和,就是这个队的团体总分。


第7版()
专栏:

在民族团结的大家庭里
右图:云南佧佤族人民“镖牛祭鬼”的习俗逐渐改变后,各村寨的耕牛繁殖很快。这是在佧佤山上放牧的牛群新华社记者 王传国摄
下左图:新疆北部克拉玛依油区的一支女子“三八”采油队是由维吾尔、哈萨克、回、汉四个民族一百二十余名队员组成的,她们大部分是工人的家属,现在已能独立管理八个选油站,队员们在工作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图为汉族女队员尹桂琴(右)教维吾尔族的阿共汉操作分离器苏俊慧摄(新华社稿)
下右图:西南民族学院文化一班各民族的学生在一起娱乐新华社记者 黄陆衡摄
下图: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亹源回族自治县草原上的苏吉滩人民公社实行定居放牧,藏族牧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任诗吟摄(新华社稿)
上图: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高峰人民公社社员劳动休息时,能歌善舞的彝族姑娘们在田间为大家表演撒麻舞 王冀南摄(新华社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