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5月2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谈“绝”
易和元
看戏曲表演或球类比赛,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当一个角色刻划得维妙维肖,或一个运动员的表演特别出色的时候,观众就会发出这样的称赞:“这个戏真是演绝了!”“这一手真是绝招!”
所谓“绝”,就是独一无二,无人能及的意思,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我不是一个爱吹毛求疵的人,对别人的喝采也要去研究一下是否有语病,但是,时常听着这样类似的喝采,倒也引起了一些联想。
我爱看川剧,称得上一个“迷”字,每当看到某些川剧名演员演的戏,演得恰到好处时,也忍不住鼓掌叫绝。可是,以后又多次看到同一演员演的同一个戏,却一次比一次演得好,对人物的刻划一次比一次深刻,演员没有故步自封,认为自己的戏已经登峰造极,演绝了,没有奔头了,而是精益求精,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可见这个“绝”字认真研究起来,用得并不那么妥当。常言道“学无止境”,“学到老,学不了”,我想艺术也是这样。
看同一个角色演的相同的戏多了,于是又想到另外一个问题。看这些演员的戏是一种很大的享受,那是没有话说的,可是心里又想,这样水平的演员多一些不好么,不能老是那么几个人呀。“人生七十古来稀”,自然规律是不能违背的,他们的艺术后继无人,岂不真的“绝”了么?
然而,这只是我的杞忧而已!
前些时候,四川省的川剧演出团在北京演出,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青年演员增多了,他们虽然年轻,却演得相当熟练和美妙。可见培养接班人的工作,已经或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且有的已经实地作起来了。
最近看了京剧、徽剧和河北梆子,这些剧种都涌现了不少出色的有前途的青年演员。5月16日“文汇报”登载的一条消息,更使人兴奋不已。这条消息说,上海戏曲界正在大抓培养青年演员的工作,上海京剧、昆曲、越剧、沪剧、淮剧、评弹和杂技艺人们都在党的直接领导下,根据各剧种不同的情况,对培养青年演员的工作采取了有效措施。许多著名的老艺人如俞振飞、丁是娥等,都加强了培养学员的教学和艺术指导工作。报纸大字标题是:“前辈无保留地教,后学者苦心地练,上海戏曲界接班人在成长”。
这个标题标得好。“前辈无保留地教”,这在旧社会恐怕是很难做到的,师父教徒弟,总要留那么一手,怕的是徒弟超过了自己。因而很多宝贵的技艺随着人老归山,进了棺材,后继无人,真的“绝”了。而现在能做到无保留的教,生怕自己的本事接班人没有学到,“绝”了,这其中有多么深刻的思想变化啊!一句话,这叫做政治挂了帅。他们知道,把自己的技艺无保留地传给后人,这就是对社会主义的文化艺术事业贡献了力量,是无尚的光荣。因此他们看到徒弟学会了自己的本事,甚至超过了自己,就不但不嫉妒,反而感到欣喜和骄傲,因为在徒弟的成就中,就包含着老师的多少心血啊!
有了前辈无保留的教,耐心的培养,后学者又苦心地练,接班人一定会成长壮大起来的,而且可以预料,他们会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使他们的前辈们欣喜不已。
这难道只是戏曲艺术是如此么?扩而大之,看一看我们的工业、农业战线,文化教育战线,科学、体育、卫生等各条战线吧,有多少园丁在为培养接班人而辛勤工作着啊!
社会上新人成批成批地涌现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如一日千里地飞跃前进,当我们庆贺这些成就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感谢党的英明领导,同时也要向这些辛勤的园丁们致敬,他们为培养接班人做了多么有意义的工作!


第8版()
专栏:百花坛

读画偶感
竹音
小与大、多与少
宋人画册中,“长桥卧波”一画,尺幅小品,景物虽简,但给人的感觉是:咫尺千里,波涛浩渺,其艺术性并不低于宏篇巨幅;“耕获图”也是尺幅纨扇,却概括了农忙、丰收的情景,有来龙去脉,故事连贯,富有节奏感。也有寥寥数笔画出秋高气爽者。由此可见,作画可以小中见大,笔简意繁,以少胜多。但是,这是不是说,凡画“大”则必小,凡画“多”则必少呢?非也。过去,有不少画长卷,画大场面的,如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现代王盛烈的“八女投江”,场面越是复杂,主题越是鲜明,人数越多,重点越突出,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不仅如此,而最根本的问题是深刻地反映了社会面貌和人的精神状态,这一点特别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
在一次美术创作草图观摩中,有些画不适当的追求“大”,故意把画幅拉长,好像大才有气魄,为了“大”,东抓一把,西凑一勺,无选择的堆砌原始素材,既可以从这端把一些人拉出来塞到那端,又可以从那端把人物搬到这端,何主何宾、谁实谁略,缺乏有机的联系。结果,貌似伟大,而内容空虚,或貌似神离,空有躯壳,这种不适当的为大而大之风,不是一种好现象。
当然,为了表现我国伟大的现实生活,我们不但需要长卷巨幅,而且更需要艺术家像诗人似的豪迈豁达的思想感情。艺术家完全有自由在祖国辽阔的原野上,精力充沛地让感情骋驰,来歌颂我们伟大的祖国一日千里的社会面貌和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
真实与美感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八字宪法,肥料当先”。为了增产粮食,人们不怕脏不怕臭,而夜以继日地想方设法积肥造肥,这是中国人民勤劳勇敢的表现之一。这样的题材自然是值得表现的。但是,这也不等于说,可以照抄自然“如实描写”。有作者在画面上,表现一妇女手提马桶去倒粪,甚至连洗马桶的刷子等都画得非常细致,还有作者画群猪正在屙粪,人在候接。对于这样一些细微末节作逼真的刻画,叫人看后不禁引起条件反射作用,作者忽略了最主要的东西——人的思想感情和冲天干劲的描写,而突出了本来应该或者可以隐蔽的东西——粪、脏、臭。
艺术家是用艺术的语言,用美去感染和影响欣赏者的,那怕是画反面人物,也无必要去夸张那些与本质无关的令人作呕的东西,如果用丑、脏、臭这些东西,而不是用美感去影响观众,那就值得商榷了。在这里,不仅暴露了作者把应着重表现的对象本末倒置,而且也看出了作者与欣赏者的心理和愿望缺乏合作。我们传统年画的作者,对群众喜欢什么,忌讳什么这一点,是有深入研究的,我们应引为借鉴。
也许有人会说,你怕臭,是对肥料缺乏正确的感情,你这是打击表现积肥的积极性。如果这样提出问题,那实在是有不白之冤。我们可以看看:有一张木刻“积肥”也是表现积肥题材的,但是,他强调的是树林中来往忙着积肥的人的活动,那金黄的树叶和人流,把欣赏者领进了诗意的境界,犹如亲历其境,整个画幅的形象和色彩优美清新,通过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描写,吸引观众也想到那里去参加积肥。又有一幅“月夜送肥”的木刻,为了增加生产,人们在月光下忘我的劳动,车如流水马如龙,表现出人们在农业生产战线上的冲天干劲和热烈的气氛,它能鼓舞人的斗志,提高人的精神。
同是积肥作品,艺术效果绝然不同,问题在那里?(附图片)
耕获图 长桥卧波


第8版()
专栏:

红光社的油菜超过一人高了!
李亚群
1958年3月16日午后六时左右,毛主席视察川西平原上的郫县红光农业社,在一块油菜田里和农民们闲话。毛主席一手摸着油菜尖,一手比到胸部的高度问:“能不能长这么高?”又比到齐颈的高度问:“能不能长这么高?”最后一次比着一人高的模样,问道:“能不能长这么高?”……(见1958年4月12日人民日报“毛主席使红光社大放红光”)因为去年这块田的油菜只有半人高的样子。
过后,农民们命名这块田为幸福田,以作纪念。而当时的民歌中则有这样的反映:
三月阳春好风光,
四川出现双太阳!
青山起舞河欢笑,
人民领袖到农庄。
最近我们去看红光社今年的小春作物。啊,今年这块田的油菜,已经大大的超过毛主席当时的设想了!我去跟油菜比高低,伸手还摸不到油菜尖。我是中等个儿,又换了一位比我高的同志去比,才勉强摸到油菜尖。油菜枝干横斜,茂密已极。我们怕损毁了它,只能站在边上比,要是挤到中间去,保险是伸手不见掌的。
社干部们还没有预测油菜籽产量的经验,究竟能够亩产多少,还要待收割后才能确定,他们只说跟去年的情况相比,大致要强两、三倍。
因为肥料的关系,该社今年大面积的油菜,比起这块田要差一些,但是也比去年好得多,而与该社邻近的新都县,今年大面积的油菜,也几乎可与幸福田的油菜抗衡。兴奋之余,不禁学唱一首山歌:去年油菜高及腰,今年壮比一人高。寄语观潮成癖者:时机莫失快观潮。
1959年4月31日


第8版()
专栏:

头条消息(小小说)
黑龙江牡丹江市 乔川
大跃进以来,我们这儿的邮递员一直是这样:天刚蒙蒙亮,不管你起床没起床,他就把报纸从门缝塞进来。大跃进以来,梁厂长就有了这么个习惯:报纸一掉在地上他就醒。他拿起报纸先看人民日报大标题,然后看市报。可是最近几个月,他看报纸的顺序改变了:先看市报;而且是先看二版上的一个小专栏。那里每天都发表各厂完成指标的情况。他用手指着厂名一格格向下找,找到红星机械厂之后,再看旁边的顺位。
3月中旬,市委召开了一个全市厂际竞赛动员大会。会前厂里作了充分准备,算了各方面的细账,采取了十几项措施,可以使第一季度生产指标提前五天完成。在大会上,梁厂长的发言震动了全场。因为还没有一个厂提出提前五天完成第一季度生产计划的。他一下台就被两个记者围上了。这个问措施,那个问办法。市报记者小个子老于最能追根问底。甚至连厂长每晚睡几个小时觉都问到了。梁厂长费了半个小时的时间才回答完了他们的问题。
第二天,报纸的二版头条登出了红星机械厂计划提前五天完成第一季度计划的消息。这一下子更鼓起了全体职工的干劲。从那天开始,红星机械厂就在二版专栏里名列前茅了。
昨天,他们接到工具厂一份挑战书。说是要在第二季度赶过红星机械厂。梁厂长有些担心。因为他们两个厂过去一直是在完成计划上相持不下的。他们连夜召开了一个干部会,彻底研究了不让工具厂压过去的办法。开完会已经夜十一点了。散会后,梁厂长又和党委书记老何下了一盘象棋,睡觉时,就在十二点以后了。
今天早晨照例在报纸送来的时候醒了。他打开报纸一看,楞住了。第一位是工具厂,第二位才是红星机械厂。完成计划百分率的差数很悬殊。
“出鬼了!”他一边穿衣服,一边自言自语地说:“你们都是神仙吗?”他穿好衣服,只刷了刷牙,洗了洗脸,就向厂子奔去。爱人在后边只管喊他吃饭,他都根本没听见。
党委书记老何正在洗脸,一见梁厂长气吁吁地进来,就笑着说:“嗬,去找你的人刚走,你就来了。”
“我看是报社把数字搞错了。”梁厂长把手里的报纸递给何书记说。
“这个我看过了,不会搞错的。”何书记把脸盆从椅子上端下来,然后把椅子擦了擦推给梁厂长说:“我说的是另外一件事。刚才工具厂党委书记老刘打电话来说,他们新接到一项生产几台大型精密机床的任务。据说有国际意义,必须在‘五一’前送到北京。现在万事俱备,只欠……设计力量。打算向咱们借一位设计师和三名八级车工。怎么办?”
“向咱们借?”梁厂长皱着眉头说。
“对,向咱们。”
梁厂长沉思了一会:“我们在搞竞赛。现在就已经落后了,如果再支援他们……”他也知道这种想法是见不得人的,但事实上厂里几名设计师没一个能抽出来。“昨晚的会上不就是感到我们的设计力量缺乏吗?”他说。
“是啊,可是昨晚咱俩最后那局棋不就是因为你舍不得那个顶头炮才输了全盘棋吗?”
“这……”梁厂长刚说出一个字就停住了。他听了何书记那句话先脸一红,然后笑了。“好,有了,”梁厂长停了会像说什么秘密似的小声说:“为了一盘棋,为了不影响咱们的生产,我还可以马马虎虎顶个设计师用。”
“如果我有你那两下子我也去。”何书记笑迷迷地说,“老刘非把你‘供’起来不可,他们就希望去干将。唉,你去主要是搞大协作,另外,捎带搞点‘副业’,看看他们怎样跑在咱们前边去的。”
“妙!”梁厂长两手一拍说。
“嘭嘭嘭”,随着叩门声记者老于出现在门口了。看样子挺着急,满头大汗。厂长看了一眼党委书记说:“他们作记者的真有办法,任你跑到天涯海角也能把你找到。”
“这回你来得可不凑巧,我们厂长马上要去支援工具厂,”何书记摆了摆手,“你这回抢不到头条了,空手回去报账吧。”
“厂长出马搞大协作?”老于认真地问。
“对……”书记把详细情况一五一十地讲了一遍,老于马上提高嗓门说:“好嘛,要报,要报。我的何书记,这就是最好的头条消息。”说着从衣袋里掏出笔记本来。……


第8版()
专栏:知识小品

颈子
刘博夫
初学画画的儿童所画的人是没有颈的,脑袋直接搁在躯干上。初学画画的儿童可以这样画,但从人的身体上说来,颈子却是我们身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是联接中央政府——脑和地方机关——躯干、四肢的枢纽;是从口、鼻接收站运送食物、水、空气等到胃、肺等工厂的运输线。这个枢纽和这条运输线如果被割断,人的生命也就完了。
颈在人体中如此重要,那么在动物中又如何呢?有没有没有颈的动物呢?
太低等的动物且不谈,它们很多都只是混沌的一团,连头都弄不清楚在哪儿,颈,就更不用提了。
在比较高等的动物昆虫中,如蜜蜂,已经有了显著而较小的颈,叫做“颈横缢”,使头和躯干部区别开来,头可以在纵轴上自由转动。而螳螂的颈则很长,因此雌雄螳螂在交尾之后,雌的得以扭转头来,把雄的吃掉。
在脊椎动物中,鱼是没有颈的。好在鱼生活在水中,借助水的浮力,便能回旋转折,灵活自如。
两栖类,如青蛙,开始有了陆地生活,头的活动问题便提到“日程”上来了。与此相适应,蛙就有了一个略胜于无的颈椎骨。可是,颈椎骨既然只有一个,头部活动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
爬行类的动物,颈部大都很明显,颈椎数目也增加了。例如蜥蜴就有颈椎八个。头可以灵活转动,顾盼自如。
爬行类中,蛇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它的附肢和胸骨都已经萎缩,因此蛇的所有脊椎形状都差不多,一般只将它们分为躯干和尾两部分。很难分出一个颈部。
鸟类的前肢变成了翅膀,前肢的一些机能为头所代替,因此鸟颈长而灵活,颈椎少的也有十一个,多的多到二十五个。每个颈椎都呈马鞍形,头可以转动一百八十度。因此,鸳鸯可以交颈;鹤颈虽长,在飞行的时候,也可以折叠成“S”形;鹅、鸭等可以用嘴巴从尾部啄出油来梳理羽毛。至于鸡喝水时要仰脖子,那是因为它的食道肌肉不发达,不能把水吞进去,只好把水倒进去。
哺乳动物中,以颈命名的有长颈鹿。据达尔文说,长颈鹿的祖先的颈也不太长。只是有的长一些,有的短一些。碰到饥荒年岁,颈长一些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枝叶,这样颈长的生存机会就多一些。一代传一代,颈就越来越长了。
一般说来,脚长的动物颈也长,马和骆驼都是这样。它们的头上没有甚么重的负担,所以颈长点也没有关系。可是牛头上有笨重的角,要举起来就比较费劲。好在牛颈的肌肉特别发达,颈椎上的棘也特别高,因此牛也可以转动脖颈。
象的头更重,光是象牙就有百几十斤,如果象的颈也很长,要把头举起来,就很吃力了,幸亏它有灵巧的长鼻来代替长颈,使头的重心得以后移。
前面说过,鱼生活在水中,借水的浮力,可以行动自如,颈也就没有必要了。那么哺乳动物再回到水里去的又怎样呢?再回到水里去的哺乳动物有鲸。鲸的颈短到从外面看不出来,几乎和鱼一样。由此可见,适应同样环境的动物机体,形态基本上是相近的。
总的说来,各种动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配合身体的整个构造,因而有着各种各样的颈——包括没有颈在内。


第8版()
专栏:

运香蕉(套色木刻) 陈经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