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5月20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田间管理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在作物栽培过程中,田间管理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1958年的农业大丰收证明了田间管理的极大重要性,因为很多丰产的土地是和加强田间管理分不开的。例如1957年种麦季节,黄河流域长期干旱,春季又连续遭受春旱、晚霜、吸浆虫、暴风雨为害,但是河南孟县在二十五万多亩冬小麦地上实行了“五肥、七水、三锄、五耙、两拔草”坚决消灭三类苗,并猛攻旱、霜、虫、雨四关,最后获得亩产五百斤的大面积丰产。又如江苏泗阳1958年植棉二十多万亩获得大面积丰收,除其他增产栽培措施外,在棉花生长期间进行追肥六次以上,最多达到十四次,治虫十到十五次,中耕除草十次以上,抗旱灌溉二次,另外还进行细整枝晚打顶以及后期排涝、防风、防霜等措施。1958年农业生产大跃进的经验说明,只要多加一成工就能多收一成粮,因此,应当坚决贯彻“庄稼不收,管理不停”的原则。
田间管理的生理基础
田间管理的目的是在于调整作物各生育期的生理活动过程(如根系的增强,营养生长与发育过程相适应,光合作用的加强等等),给作物生育创造最优越的条件,也就是综合运用各种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以便发挥作物的最大生产力,提高产品质量。例如,要使小麦穗大粒饱,就须在拔节期给予足够的肥、水和阳光,那么,追肥和灌溉就成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管理措施。为了提高块根或块茎的含醣量,应加强叶片内同化物质的转运,那么,根外追肥将起到一定的作用。为使作物免于徒长,就应当在苗期给以氮、磷、钾适当配合的完全肥料,并调节灌溉时期和灌溉量,实行蹲苗,使麦类作物在表土下面的基部一、二节间不要过分伸长,从而减轻倒伏的危险。
不同作物各需要一套田间管理体系,其中有的是特殊的措施,如玉米、向日葵的人工辅助授粉,棉花的细整枝晚打顶,甘薯、花生的培土、压蔓、挂蔓和翻蔓,马铃薯的摘蕾、摘花,以及大部分中耕作物的间苗、定苗和补苗等,不予详述。本文仅就一般性的田间管理措施,加以讨论。
追肥和灌溉
合理追肥和合理灌溉是取得丰产的关键性的田间管理措施。特别要在苗期抓紧进行追肥、灌溉,给丰产打下稳固基础。1958年河南孟县取得冬小麦大面积丰产,就是依靠肥水措施,将三类苗提高为一类苗,一类苗提高为丰产苗的结果。追肥和灌溉是保证农作物充分发挥丰产效果的必要条件。特别是深耕和密植使单位面积上作物的植株数目大大增加,根系向纵深的吸收范围扩大,因此植株对肥、水的要求亦大为提高。如果不及时地供给作物生育各期对肥、水的要求,便不能达到健壮的生长和发育,获得最高产量。
追肥和灌溉不仅在苗期重要,在作物生育后期也非常重要。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1958年一千五百七十亩棉田平均亩产籽棉五百六十一点五一斤,比1957年增产一倍。在综合性增产措施中,铃期继续追肥和加强灌溉,对增加结铃率和铃重,均有显著效果。根据调查,后期施肥比不施肥可以多结四到六个棉铃(单株),铃重平均增加零点二七克;后期灌溉两次的单株结铃数比不灌溉的多四点二个,百铃重增加八十克,比灌溉一次的增加一点四个铃,百铃重增加六十克。
追肥应掌握分期追肥、看苗追肥和氮、磷、钾适当配合的三大原则。追肥要用速效性肥料,才能及时地为植物所利用,因此每次用量不宜过多,特别是速效性氮肥,一次用量过多,致使幼苗猛长,组织嫩弱,易于倒伏,比如每次亩施硫酸铵以二十到三十斤为宜。同时还要根据作物的生育各期对各种肥料的不同要求和幼苗的生长情况而进行追肥。稻麦等谷类作物一般按分蘖、拔节、孕穗、抽穗和灌浆各期进行追肥。例如小麦,幼苗期除需氮肥外,还需要磷、钾肥,以增加植株抗寒性;分蘖期除需氮肥外还需要磷肥,使得根系发育良好;拔节期全面需要氮、磷、钾三种肥料,其中氮肥有助于形成大穗和多粒,钾肥使茎秆坚强,孕穗期也需要氮、磷、钾三种肥料,可使子粒多而饱满,这时磷肥对养分转化的影响很大;灌浆期需氮、磷肥,磷肥可提早成熟,氮肥对种子的品质有很大影响,适当施氮肥还可增加子粒的蛋白质含量。
看苗追肥是根据苗色的浓淡、斑纹杂色的有无或其他征象而定三要素的施用量或补充某种微量元素(关于施用微量元素问题,比较复杂,兹不多述)。水稻劳动模范陈永康在晚稻看苗追肥上曾总结出“三黄三黑”的经验,很有价值。具体掌握如下:分蘖期施肥后叶色变绿(第一次“黑”)到分蘖终期圆秆拔节前退色(第一次“黄”);大暑第二次追肥(第二次“黑”);到幼穗分化开始,叶又退色(第二次“黄”);立秋后进入穗分化期第三次追肥(第三次“黑”);到出穗前三—五天叶色又转黄(第三次“黄”)。这样追肥使晚稻出穗整齐,茎秆组织坚硬,不易倒伏,反之,如出穗前叶色仍浓,则出穗延迟、且有倒伏危险。
追肥必须与另一重要的田间管理措施,即合理灌溉,紧密相结合,才能更有效地利用肥料。
灌溉可以分为水浇地灌溉和水田灌溉两方面。灌溉也和追肥一样,一般是以作物的各生育期对于水分的要求为依据的。例如马铃薯植株不同生育期的消耗水量不同。孕蕾初期消耗水量约为植株当时含水量的33%到46%,开花期为25%到35%,开花后二十天为10%到17%,雕萎初期为8%到17%。因此在孕蕾开花期应及时进行灌溉,如此期干旱,将招致严重减产。又如谷类作物浇返青水(冬季作物)、拔节水、抽穗水、扬花水和灌浆水等。
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与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于1955—1958年合作试验的结果,冬小麦进行冬灌能平抑地温、积蓄水分,使麦苗良好越冬;返青至拔节是小麦穗部形成时期,此时土壤水分充足能促进小穗分化,对麦穗增大起良好作用;抽穗至灌浆期灌水,能使籽粒饱满,产量增高,但应控制水量,以免引起倒伏。这一研究成果与群众的丰产经验,基本上是一致的。
除水稻外其他作物的灌水量,一般以保持土壤水分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到70%为宜。浇水方法应该掌握小水轻浇、勤浇、开沟浇,反对大水漫浇的原则。
在多雨地区,旱地排水防涝作业也非常重要,因为土壤水分过多,往往导致棉花的严重落蕾落铃,谷类作物的倒伏和早期枯死因而使籽实不饱满,薯类作物的腐烂或生理“硬心”,等等。因此,不同地区应该根据土壤、气象条件和作物的具体要求,切实掌握排水工作。
水田灌溉方面,为了适应水稻密植的需要,近年来在灌溉技术上有很大发展。过去,水田一般都采用“长期水层灌溉法”,现在有些地区证明这种灌溉方法不如“浅水、湿润、烤田相结合的灌溉法”为优越。因为在水稻密植情况下,长期水层灌溉法往往因株间湿度太大,土壤温度低,发根不良,影响稻棵健壮发育易引起倒伏。田间调查证明,浅水湿润烤田灌溉法比水层灌溉法,稻棵间的相对湿度小10%到20%,昼夜温差较大,根的长度较长四厘米,根的分布范围小三点二到四点八厘米(说明这种灌溉法促使稻根向纵深发展)。这些,对水稻营养物质的积累,抑制徒长,防止倒伏,减轻病害,都是有利的。
中耕除草及其他
作物的田间管理工作中另一普遍性的技术措施为中耕除草。1958年各地丰产田对于中耕、除草都给予极大重视,有的提出“见草就拔,土紧就松”的跃进口号,一般进行中耕除草都在三到五次以上,有的多至十几次。对取得丰收起到积极作用。中耕的作用在于保墒、疏松表土增加土壤含气量,使地温容易升高,促进肥料分解,根部的生理活动加强,植株生育健壮。同时中耕也起到了除草的作用。一般作物的中耕深度,根据植株及根系的生长情况,掌握由浅到深再由深到浅的原则。在施肥、灌溉或下雨之后,土表板结,只要能下地操作,就应该抓紧时间进行中耕,既能保墒又能促进根系对于养分的吸收。对于高秆作物如玉米,麻类等中耕时将行间土壤培在茎秆基部,可以防止倒伏。
非中耕作物如小麦等在密植情况下如果除草有困难,可以应用除莠剂杀灭双子叶的杂草。在大跃进中,群众在这方面也有很好的创造,例如福建建阳创造土农药除莠剂,为密植后解决除草问题,指出了方向。
此外,农田的防霜、防冻、防风也是非常重要的田间管理工作,譬如防止早霜可以增加棉花霜前花的比例,使晚熟的谷类和豆类作物子实饱满,使块根作物的含醣量增高。防霜除熏烟等措施外,灌溉和镇压(冬小麦)也有显著效果。1953年华北地区冬小麦在拔节、孕穗期普遍遭受春霜为害,霜冻前,部分水地麦区采取灌水等田间管理措施进行防霜,未受损失;在霜冻后大部分地区立即进行追肥、灌水等措施,使得麦株原有潜伏芽迅速生长,重新分蘖,正常抽穗结实,一般仍有六、七成的产量,比之毁苗改种大为有利。因此,正确的田间管理措施,对某些严重的自然灾害不仅有预防作用,而且有减轻为害保证丰收的功效。


第7版()
专栏:书刊评介

一座苏中友谊的桥梁
——介绍“苏中友好”周刊——
戈宝权
苏中友好协会为我们中国广大读者用中文出版的“苏中友好”周刊,自从1958年1月1日创刊以来,已经出满了七十期。“苏中友好”周刊是一个以介绍苏联各方面的情况和宣传苏中友好为主的通俗刊物,从它最初创刊时起,一年多来,受到我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在我国全国各地普遍发行,我国广大的读者一向把它看成是自己的良师和益友。
由于这个杂志是每周出版的,所以它能及时地反映出苏联人民生活中每一个重大的事件及其发展的情形。就拿近半年来说,周刊在去年年底前出版的各期当中,曾用了相当多的篇幅介绍了建设共产主义的宏伟纲领——七年计划和全苏联人民用共产主义的劳动热忱来迎接苏共第二十一次代表大会的情形。今年年初苏共第二十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之后,周刊又通过新辟的“在七年计划的建筑工地上”、“七年计划在行动中”、“七年计划的先进人物”等专栏和所发表的一系列的文字、照片和图表,来介绍苏联全国人民为实现七年计划而斗争的情形。像从最近出版的几期当中,我们就可以读到苏联各方面和各部门的负责同志们撰写的“七年计划中的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在七年计划中”、“莫斯科在七年计划中”、“苏联工会和七年计划”、“铁路员工和七年计划”、“我们农庄的七年计划”、“七年计划中的苏联电影事业”等许多篇专文,这对于我们了解苏联人民如何全面开展共产主义建设,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苏联和我国一样,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此“苏中友好”周刊经常用相当多的篇幅介绍各加盟共和国和自治共和国的情况,让我们了解到这些民族共和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建设成就,和他们的文学、艺术一直到风俗习惯的情形。
“苏中友好”周刊对于苏联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巨大成就,也经常有所介绍。这些文章多半出自著名的科学家之手,非常生动而有趣。它们告诉你伏尔加河旁的杜布诺原子城怎样在生活和工作;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火箭怎样为人类揭开了宇宙的秘密和打开了通往星球的道路;世界上第一艘原子破冰船怎样建造完工;电子计算机和“图——一一四号”喷气式新客机怎样在创造奇迹;它们会把你带到遥远的南极洲去旅行,到苏联南极考察队的所在地“和平村”做客人,它们会把你带到苏联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勇士号”考察船上去,让你去探测太平洋深处的奥秘;它们又会告诉你,控制热核反应问题的研究将成为七年计划中的重要任务,好让人造太阳发射出耀眼的光芒……。
通过“苏中友好”周刊上所发表的有关文学和艺术的文字,你就会知道绥拉菲摩维支的小说“铁流”中的不少人物至今还活着;你就会到“静静的顿河”的作者、著名的小说家萧洛霍夫家里和名诗人吉洪诺夫家里去做客人;你就会知道名剧作家包戈廷完成了歌颂伟大革命导师列宁的新剧本“第三首热情颂歌”;你就会知道电影“共产党员”是怎样摄制成的;你就会了解名作曲家萧斯塔科维奇的新交响乐“1905年”的主题,你就会走进全苏美术展览会的陈列室和参观在莫斯科举行的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会……。
还有一个“苏中友谊日益巩固”的专栏,通过生动的事实,来介绍苏中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和文化交流的情况。在这里,我们就知道列夫·托尔斯泰和高尔基是怎样热爱中国人民;中国三万多名志愿军怎样参加了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为保卫苏维埃政权而战;列宁格勒的爱尔米塔什博物馆里怎样收藏着中国古代的艺术品;莫斯科怎样成立了研究中国问题的科学中心——苏联科学院中国学研究所;苏联的剧院怎样上演我国的“西厢记”、“雷雨”、“马兰花”和“宝莲灯”等戏;苏联的文艺界怎样纪念我国元代的大戏曲家关汉卿;出版局怎样翻译出版毛主席的著作、我国历代的诗选、“红楼梦”等长篇小说和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人的选集;中苏两国的科学家怎样保持着密切的合作,相互交换讲学、交流研究成果、合编“华俄大辞典”;苏联的医院又怎样用了我国的针灸疗法等。
“苏中友好”周刊是一个图文并茂的刊物,内容和栏目非常丰富多彩。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党的生活”、“党的工作经验”、“在苏联的辽阔土地上”、“科学世界”、“苏联技术新闻”、“苏维埃人”“纪念日”、“访问记”、“短篇小说”、“诗歌”、“艺术日记”、“体育生活”、“书刊介绍”、“风俗和习惯”、“集邮”、“书信往来”等许多专栏,因此每一个读者,都可以从“苏中友好”周刊上找到他所喜爱阅读的东西。在不久以前,“苏中友好”周刊上又增添了一个新的栏目“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从这一栏中,就可以看到苏联人民怎样在准备迎接我们的伟大节日。由于“苏中友好”周刊的内容包罗万象,因此我们把它看成是一个介绍苏联生活和知识的百科全书式的刊物,也不算过分。
“苏中友好”周刊的总编辑罗果夫同志曾这样讲过:
“我们希望,我们的‘苏中友好’杂志在实现苏中两国人民的共同目标——建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成为一座无形的桥梁”。我想应该在这里再补充一句,“苏中友好”周刊的出版,也就是苏联人民在我们两国人民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让我们有可能通过这个桥梁更好地认识苏联和向苏联学习,进一步增强和鼓舞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
让我借用苏联名作家柯切托夫为“苏中友好”周刊所写的话来作为这篇介绍的结语:让中苏两国人民的手永远紧紧地握在一起。“朋友的手——比金子还宝贵!”


第7版()
专栏:报刊文摘

波浪式地前进
世界上的事物,虽然千差万别,五花八门,但它们却有着一个波浪式的运动规律,“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的斗争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就使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显示出曲折性来。只要你稍一留神,就可以从生活里找出成千上万这样的例子来;走路,总是跨出左脚,再跨出右脚,如果一起跨出去,就一定要摔跟斗;打仗,总是打了一仗,休整一会,再投入新的战斗,如果一直打下去,就非弄得疲于奔命,吃败仗不可,……等等。
波浪式地前进是一条客观规律。是规律,就要老老实实的承认。但是有些人却认为这样做太慢条斯理了。他们认为:大跃进么,就应该“笔直前进”、“直线上升”。什么是大跃进呢?跃者,跳也,当然不是踱八字步、慢吞吞地摇来摆去。但是,若要跳,并且跳得远、跳得高,就要先站稳脚跟,甚至还要向后退一点,才能再往前跳去。1922年,当苏联由军事共产主义改行新经济政策的一年以后,列宁曾这样说:“我们现在退却,好像是在向后退,但是我们这样作是为了先向后退几步,然后再快跑,更有力地向前跳。”我国的大跃进事实不正是如此吗?创利用系数全省最高纪录的嵊县二号炉,原来日产只三吨,工人们坐下来研究研究,动脑筋,想办法,改变风压,提高炉温以后,就由三吨升高为七吨,工人们又坐下来找漏洞抓环节,采取相应措施以后,产量又由七吨提高到八吨;慈溪五洞闸公社,在劳动十四天之后,热热闹闹欢欢喜喜地休息了一天,再投入新的劳动,效率就大大提高;干与想,苦战与休整,发展与巩固,就是这样相互转化着,推动工农业生产不断跃进的。但是有人问:笔直前进是不是更快呢?这不能一概而论,得看有没有可能。违背客观规律的
“笔直前进”,看来是快了,实则是慢了。如果嵊县二号炉只干不想,就不能总结经验教训,就不能发扬优点,堵塞漏洞,结果不但不可能步步增产,甚至还可能减产。如果慈溪五洞闸公社只苦战不休整,人的精力终是有限的,时间一长,必将影响健康,不但不能提高效率,反而要降低效率。客观规律就是这样无情,你不肯波浪式地前进,它会逼使你走更大的弯路。片面地要求“直线上升”的人,结果只能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有人担心我们的波浪式前进,会成为保守派的挡箭牌。的确,当我们每一次大发展之后进行整顿时,那些保守派就百般嘲讽,说什么“纠偏”啦,“反冒进”啦,等等。但是我们并不怕。因为“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高一浪;前浪的“伏”,正是为更大的后浪的“起”准备条件。不是吗?当你第二次跨出左脚时,你已经前进了两步了;休整以后的军队,将会打出一个更加漂亮的仗来。一句话,我们的“伏”,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不是反冒进,而是为了争取继续跃进。
波浪式前进的规律,是一门重要的领导艺术。这规律要求我们预见事物的曲折发展过程,在适当时机,自觉地把运动引到必要的曲折的方向去,防止操之过急;但是也要在适当时机,把运动提高到更高的阶段。
(摘自1959年5月8日浙江日报,作者徐正纶)


第7版()
专栏:报刊文摘

正确地认识技术革命运动
人类社会的历史,是劳动者不断地发展生产技术,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历史。人类经过了漫长岁月之后,学会了以石为器,后来又由石器时代进入铜器时代,进入铁器时代,进入机器时代,又进入电气时代以至现在已经开端的原子能时代。这一历史就是技术革命的历史。原子能时代是否就到了生产技术的顶点了呢?当然不是的,技术革命永远没有顶点,人类物质生产的历史将世世代代地发展下去,技术革命亦将世世代代地发展下去。现在,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又为技术革命开辟了无限广阔的道路,技术革命海阔天空,前程不可限量。由此可见,技术革命是不可以在某一个早上结束下来的。技术革命的领导干部,必须立大志,鼓大劲,高瞻远瞩。有了这种长期打算的态度,才能树立对技术革命运动的领导决心,才能有顽强持久的斗志,不断革命,永不厌战。
有的人说:技术革命是一个纯技术的问题。这是一种误解。技术革命诚然是一个技术问题,但它首先是一个思想问题和政治问题,人的问题,必须从始到终地把技术革命运动当作一个思想运动来指导。有些企业的领导干部整日整夜地处理成千成万的大字报,处理群众提出的成千成万的具体技术问题,这当然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仅仅这样做了,还远不能完成对技术革命运动的领导任务。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善于从经济问题中看到政治问题,从技术问题中看到思想问题,把这些问题提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上来加以考察,加以解决。
上面已经提到,技术革命当然是要解决技术问题的,因此,一切工业企业的领导干部都应当钻研技术,和工人群众一道,和技术人员一道,在三结合的共同活动中,使自己逐步地由不懂技术到精通技术。又是思想运动,又是技术运动,思想与技术相结合,思想是灵魂,技术是肢体,这就是我们对待技术革命运动的辩证观点和正确态度。
有的企业对于工人的技术教育完全忽略了。他们不懂得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没有技术提高了的人,就不可能掌握新的技术装备和新的工艺操作。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培养技术人材,有系统地进行技术教育,帮助工人群众总结先进的技术经验,并且使它上升为科学理论,用先进的科学理论武装他们。
我们这里,有所谓“六不革命”的错误论调:
一曰“缺乏原材料不能革命”。他们说,缺乏原材料,搞起技术革命也没有事情干。这是一种奇怪的逻辑。我们认为只有大搞技术革命才能克服原材料的困难。海丰、陆丰、兴宁的肥皂厂不正是这样的吗?他们用白土做成了肥皂,他们的经验说明,正因为缺乏原材料才更加需要大搞技术革命。
二曰“生产任务紧张,没有工夫革命”。现在哪个地方生产任务不紧张呢?生产任务不紧张的地方那就不会要求技术革命,正因为生产任务紧张才迫切需要技术革命。革命正是紧张形势所造成的。
三曰“只有机械行业才能革命,其他行业无命可革”。必须明确认识到:每一个行业都有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凡是有生产的地方就有技术先进与技术落后的矛盾,因此每个行业、每个企业都有技术革命的任务。
四曰“妇女不能革命,男人才能革命”。真是荒谬的论点。汕头罐头厂女工占半数以上,但是技术革命搞得并不坏。
五曰“新工人不能革命,老技工才能革命”;“新工人多,不懂技术,连螺丝扳都不会拿,怎么革命呢?”这种观念相当普遍。这是看不起新工人。大量的事实证明,新工人发动起来,不但可搞技术革命,而且可搞出重大的创造发明。揭阳五经富活性炭小组的组长只有十五岁,其中有一个组员只有十三岁。他们只是中学生而已,并非老资格。
六曰“工人不懂技术,不能革命”。这就等于干脆地说:技术革命不能大搞群众运动,创造发明只能是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的事。紫金水泥厂试验高标号水泥一百多次不能成功,原因很简单,原来是厂长只是依靠一、二个技术人员关起门来试验,根本不要工人参加,因此他们的试验就连续地失败了。
所有这些错误思想的暴露,又一次证明了先进和保守的斗争,依靠多数和依靠少数的斗争,群众路线与反群众路线的斗争,在技术革命运动中,仍然是普遍的大量的思想斗争,是持久的顽强的思想斗争,只有把这种思想斗争不断地进行下去,才能不断地克服右倾保守思想的障碍,使技术革命运动顺利开展。
(摘自广东“上游”第九期邹瑜:“技术革命高潮和党的领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