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5月20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葛罗米柯在外长会议上剖析“一揽子计划”
西方力图堵塞缔结对德和约道路
博尔茨指出苏联对德和约草案符合德国民族利益
新华社19日讯 据塔斯社日内瓦讯:外长会议18日会议由葛罗米柯担任主席,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外交部长博尔茨首先发言。
博尔茨发言
博尔茨指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代表团已经仔细地研究了西方三国的计划和苏联政府提出的对德和约草案。他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政府已经不止一次地声明,从国际法方面来看,德国人民对于和约有着无可争辩的权利。德国人民坚决主张尽速缔结和约,以便最终勾销第二次世界大战,建立持久和平的巩固基础,使德国人民有可能得到没有任何限制的自决权,使德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的关系正常化。
和约应该使所有的德国人得到和平和自由。只要和约能阻止西德军国主义分子重新把德国人民拖入战争,这一和约就符合上述宗旨。
此外,和约还应该解决一系列急待解决的问题,如一切外国军队撤出德国,西德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退出华沙条约组织以及消除德国领土上一切外国军事基地等问题。
博尔茨接着说,对德国人民来说更为重要的是:缔结对德和约是恢复德国国家统一的一条捷径。
博尔茨在进一步谈到德国重新统一的道路时着重指出,两个德国是沿着两条根本不同的道路发展的:在西德是沿着军国主义道路,而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是沿着反军国主义的道路,因此不可能机械地统一德国。要解决全德问题,没有两个德国代表之间的谈判是不可能的。
博尔茨继续说,德国重新统一问题不属于日内瓦外长会议权限范围之内。
博尔茨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代表仍然准备与联邦共和国代表团就德国在和约问题上的共同立场进行会谈。德国的重新统一是德国人民自己的事,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德国人解决这一问题。
博尔茨进一步说,缔结和约也是解决西柏林问题的一条好道路。
博尔茨坚决拒绝了西方的计划,因为这一计划不但不取消西柏林的占领制度,反而要把这种制度扩大到整个柏林。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代表团认为,对这个干涉它的内政、破坏它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建议,甚至连讨论都是不可能的。
他接着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代表团认为,苏联提出的对德和约草案以及使西柏林局势正常化的计划,是在原则上符合我们对保证和平的要求、因而也符合德国人民的民族利益以及所有欧洲人民的和平愿望的计划。
赫脱发言
继博尔茨发言的是赫脱。他就苏联的对德和约草案发表了意见。
美国国务卿企图使人相信,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公正地和持久地同德国媾和。他硬说,从战争结束那个时候起,美国一直关心使同德国的媾和能够名符其实,使自由和统一的德国同世界其他国家能够通过郑重的国际保证建立起可以确保世界和平的关系。
赫脱避而不谈德国战后的分裂是西方三国的行动和政策所造成的这个确凿的事实,反而毫无证据和不顾事实地一口咬定,所以没有同德国最后媾和,责任在苏联身上。
赫脱在分析苏联的和约草案时顽固地无视目前存在着两个德国、而重新统一德国的任务是德国人民自己的事情这样一个事实。赫脱硬说,从法学观点看来,和约只能同统一后的德国缔结。然而大家知道,美国自己和其他西方国家一直在制造重重障碍,阻挠德国在和平民主的基础上统一起来。
赫脱最后说,美国已经研究了苏联提出的对德和约草案,他还说,研究草案时非常仔细,希望也许能够为永久性地同德国媾和开辟出一条道路。赫脱说,如果苏联的建议是这样的话,美国就会表示欢迎了。他说,可是相反,这个建议中包括着可能成为未来的争执和冲突的原因的因素。
葛罗米柯发言
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接着发言。
葛罗米柯说,在美、英、法三国政府提交我们的会议研究的建议中,许多问题一个跟一个互相纠缠在一起,三国计划不是把东西方之间的矛盾逐个解决,而是把这些矛盾缠成一个紊乱的大结。在西方建议中,单单是使对德和约和柏林问题从属于德国统一这一点,就使这个计划成了空想的、仅仅迎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那些极端分子的心意的计划,这些极端分子今后也要抵制就已经成熟了的问题达成协议的可能性,不让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
苏联外长指出,西方国家事先明明知道苏联对在这次会议上研究恢复统一德国问题的态度。但是,西方三国的分阶段计划却偏偏又重新把统一德国问题提到了中心地位。
葛罗米柯指出,在当前情况下,统一的德国只有通过已经走了几乎十年的独立发展道路的两个德国达成协议才能出现。苏联政府认为,另外的道路是没有的,也是不可能有的。
葛罗米柯在谈到计划中所说的四大国应当建立全德混合委员会那一点时着重指出,当然,苏联并不反对建立全德混合委员会的主张。但是,这个问题应当由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来解决,它们自己能够确定全德机构的任务和成员。
在谈到会议上关于四大国对解决德国问题和重新统一德国所负的责任的言论时,葛罗米柯说,四大国对解决德国问题负有一定的责任。四大国的职责就是保证准备和缔结对德和约。在目前情况下,这又是四大国对统一德国的事业的最有效的贡献,此外,四大国可以促进两个德国的接近,并促使两个德国就重新统一德国的途径达成协议。苏联代表团主张,四大国相应的保证可以作为补充条款或条款,列入和约或和约议定书之中。
苏联代表团团长接着说,研究了西方国家所提出的计划之后就会明白,计划的全部内容,计划中所提出的所有措施的实现,事实上都要服从于一个先决条件——同意在四大国监督之下进行全德选举,这样就使这个计划成为不现实的和没有根据的了。我们不反对选举,但是,这个问题应该由德国人自己来解决,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干涉他们的这种内政。
葛罗米柯接着着重指出,苏联政府认为,西方三国的计划无论如何不能作为研究会议日程上的那些问题的基础。但是这并不是说,西方国家的计划中毫无可以单独拿来进行研究的部分,譬如说,有些部分可以按照适当程序在将来讨论欧洲安全问题或裁军问题的时候联系起来研究。
葛罗米柯接着指出,苏联政府绝对不反对逐步地、分阶段地解决已成熟了的国际问题。但是我们认为这次会议的任务是分出这样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影响最大,而且目前已经有可能取得接近的观点。如果要分什么阶段来解决国际问题的话,那么首先必须提出对德和约和柏林问题。
在谈到西方对缔结对德和约的态度时,葛罗米柯说,西方三国在它们那个估计要几年才能完成的洋洋大观的计划中,把缔结对德和约挪到最后一个阶段,不仅如此,西方国家在计划中还搬出了在目前的国际局势中所能想得出来的一切障碍来堵塞通向缔结对德和约的道路。
葛罗米柯提醒注意这样一个事实:三国的文件中根本就回避谈到对德和约的内容问题。他说,不管如何反复阅读这个文件,也找不出一个字是谈到这一点的。
苏联代表团团长接着指出,三国计划中的具体建议,实质上是为了保持欧洲目前这种孕育着危险后果的紧张局面。他说,从三国的建议可以看出,它们希望,即使在和约签字后,德国境内仍然保留有外国军队和外国军事基地,而且期限还不是暂时的、有限制的,据说是要认真和永久地保留这些军队和基地。可见,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外国永久占领德国的计划。
葛罗米柯驳斥了那种认为苏联的和约草案是为了
“把西德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中拉出来”的说法。他说,虽然我们认为,两个德国分别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是有好处的,但是我们不反对在对德和约签字后的某段时期内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仍然分别留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内。
葛罗米柯接着谈到了西柏林问题。他说,西方三国关于柏林问题的建议,从头到尾都是不能接受的。三国关于柏林问题建议的实质,不仅是为了使西柏林的占领制度固定下来,而且还要把它扩大到整个柏林。西方国家不折不扣地想并吞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首都,并使整个城市置于外国控制之下。它们的方案无非是企图粗暴地破坏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基本主权,当然,这是不能容许的。
苏联代表团团长接着分析了美英法三国计划中关于欧洲安全的那部分。他指出,计划起草人把这个计划中提出的其他问题,首先是德国统一问题的解决作为在欧洲安全方面实现任何步骤的前提。仅此一端就已表明,计划的目的是为了使欧洲有效安全的建立,或是使这方面的某些局部措施的实现都无法前进一步。苏联代表团团长说,三国计划起草人的主要和唯一的目的是,保障自己能在德国领土上也像在欧洲其他国家领土上一样驻扎军队。
葛罗米柯说,三国计划规定有关欧洲安全的任何措施只有在全德政府成立以后,也就是只有在德国统一以后才能实现。这说明,计划中提出的有关欧洲安全的整个问题只不过为了装饰门面。
葛罗米柯说,西方国家若是不把欧洲安全问题同自己的其他建议纠缠在一起,并且同苏联以及其他有关国家共同努力来建立欧洲安全的有效制度,那它们就是做了一件好事。葛罗米柯说,至于苏联,它将十分愿意通过适当方式单独讨论旨在巩固欧洲安全的任何明智的建议,其中包括西方三国计划中提出的某些建议。
葛罗米柯在谈到西方国家计划中提出的裁军问题时说,西方国家使裁军问题也成为这个计划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并且使这个问题的解决取决于其他问题,首先是德国统一问题的解决。仅此一端,就足以说明,西方国家看来并不想打破这些问题的僵局。
葛罗米柯追述说,长期以来,无论是整个裁军问题,或是它的各个部分都在联合国讨论过,苏联政府曾再三就禁止原子武器、大量裁减各国常规军备和武装部队等问题提出建议。苏联政府曾提出同时解决裁减各国武装部队和军备、禁止使用核武器和销毁储存的核武器的建议,禁止原子武器或放弃使用这种武器的单独建议以及裁减常规军备的建议。但是,西方国家没有接受其中
任何一个建议,这样一来,西方国家就把自己锁在牛角尖里。西方国家目前的计划使得从这个牛角尖中走出来更加困难了,必须坦率地说,简直是不可能的。
葛罗米柯继续说,在仔细地研究了三国计划以后表明,这一计划不符合外长会议的主要任务——筹备同德国媾和和谋求一致同意的解决办法来解决西柏林局势正常化这个迫切问题。西方计划只能使会议无法讨论真正有可能取得进展的一些问题。这一计划的基础实质上是西方国家过去提出过的建议,这种建议实际上无非是“冷战”计划,奉行“实力地位”政策的计划。
苏联代表团对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外长博尔茨就对德和约问题和柏林问题提出的建设性主张表示满意。他说,西方国家向我们提出的计划不可能作为讨论制订相互能够接受的解决办法的基础,但是,在三国计划某些部分中的个别条款和主张,如果进行单独研究而不包括在故意制造的整体中的话,那是值得讨论的。他说他这里指的是这样一些条款和主张,如四大国发表关于用和平方法解决一切国际争端、不给侵略者以援助的宣言,某些裁军问题、建立限制军备区。不过,他说,我们的会议应当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关于对德和约和关于西柏林这两个刻不容缓的问题上。


第4版()
专栏:

美国代表的发言 方成


第4版()
专栏:

“赤旗报”抨击外务省“外交蓝皮书”
岸政府赤裸裸暴露卖国立场
新华社19日讯 东京消息:日本共产党机关报“赤旗报”今天发表评论,抨击岸信介政府外务省在16日发表的“外交蓝皮书”。评论指出,这个文件肯定岸信介政府的屈从美国的外交政策,并且充满露骨敌视苏联和中国的论调。
岸信介政府的“外交蓝皮书”分析了1958年的国际形势。它在最后表示拒绝使日本采取中立的立场,并且重申“加强自卫力量和建立日美安全保障体系是(日本)外交的基本路线”。
“赤旗报”的评论指出,岸信介政府的这项“外交蓝皮书”是在企图使它修改日美“安全条约”的阴谋合法化,并且否定使日本走中立的道路,从而赤裸裸地暴露出它的卖国立场。
“赤旗报”指出,岸信介政府几年来一向用来当做招牌的“外交三原则”(即:以联合国为中心;同自由国家合作;坚持亚洲成员的立场)在这项蓝皮书中却只字未提,这是因为岸信介政府执行露骨的敌视中国和阴谋建立以侵略中苏和亚洲各国为目的的军事同盟的政策,使这个所谓“外交三原则”越来越失去亚洲各国的信任。
评论驳斥了岸信介政府在这项“外交蓝皮书”中厚颜无耻地提出的所谓日本政府“为了确保世界和平”,“避免了任何干涉他国内政和刺激国民感情的言行”的虚伪说法。在这方面,评论特别提到岸信介本人就曾经到台湾去鼓励蒋介石“反攻大陆”的干涉中国内政和同中国人民为敌的事实。
“赤旗报”指出,这项“外交蓝皮书”还歪曲事实,在谈到日中关系时说什么岸信介政府采取了“建立友好关系”的立场。评论指出,岸信介政府的这种说法是企图把日中关系陷入僵局的责任推到中国身上,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实行独立的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政府,来欺骗日本人民。


第4版()
专栏:

岸政府拟订五年扩军计划
新华社18日讯 东京消息:岸信介政府正在拟订一项新的五年扩军计划,来进一步复活军国主义和实行核武装。
这个五年计划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改善”日本军队的“质量”,加强“反对侵略”的体制。根据这个计划,日本陆军1965年将要扩充到二十万人。海军将配备有潜水艇、驱潜艇、航空母舰和载有导弹的驱逐舰。空军所有的飞机要装备美国“响尾蛇”式空空导弹。


第4版()
专栏:

西德反对原子武装组织致函外长会议
西德原子武装妨碍德国统一
新华社19日讯 据塔斯社波恩18日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全体反对原子武装人士常设大会”主席团写信给参加日内瓦会议的苏联、美、英、法和两个德国的外交部长、坚决抗议西德进行原子武装。
信中说,用原子武器装备西德国防军和在西德领土上驻扎用核武器装备的外国军队,是对德国人民的生存的致命威胁。信中说,德国人民渴望两个德国通过谈判来改善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协商重新统一的初步步骤,而西德的原子武装则是这方面的障碍。
这封信件号召西德公民共同行动起来为反对西德原子武装、争取在欧洲建立无核武器区而斗争,从而对“日内瓦会议的成功、对德和约的谈判的成功作出贡献”。
新华社17日讯 据塔斯社日内瓦16日讯:西德“德国科学家维护研究自由协会”寄给日内瓦外长会议参加者一份呼吁书,希望会议参加者在关于对德和约和解决西柏林问题的谈判中取得有益的结果。
呼吁书指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卷入原子军备竞赛使国际局势急剧恶化了,大大增加了原子战争的危险。”(附图片)
西德居民在签名反对核武装  德意志通讯社稿(新华社发)


第4版()
专栏:

印度“团结报”指出
印度的反华喧嚷违反印度利益
印人民社会党头子继续恶毒攻击我国
新华社新德里19日电 “团结报”今天发表评论指出,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发动叛乱后在印度掀起的攻击中国的运动,“肯定是违反印度的利益的”。
这家报纸指出,在印度就西藏叛乱事件掀起的“喧嚣”是有意制造出来的。它说“有些人发表反对中国的煽动性的演说,撰写激烈的文章,发表充满仇恨的谈话,他们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印度,也不是为了西藏。”
这家报纸说,“西藏争端实际上是由于为反对中国当局而组织的叛乱引起的。这种叛乱是由控制着大寺院的大地主以宗教为名发动的。”报纸指出,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发动叛乱,是“企图使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
新华社新德里19日电 据“印度快报”18日消息,利用西藏叛乱事件攻击中国特别疯狂的印度人民社会党头子克里帕拉尼在马德拉斯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又发表谬论说,“西藏问题的症结在于:西藏是印度和中国之间的一个缓冲国,我们本来就不应该毫无异议地让西藏独立遭到破坏。”
克里帕拉尼信口雌黄地说,“我们本来就不应该承认中国对西藏的‘侵略’”。他一再重复西藏是印度和中国之间的一个“缓冲国”的谰言,还胡说什么为了印度的“安全”,西藏作为“缓冲”的地位原是必须加以保持的。
他还说,“如果中国人要得到印度人民的友谊,那么他们原不应该先开始进行狂野的、恶毒的反对印度人的宣传。”
克里帕拉尼反诬“中国人已经辜负了印度人民的友谊”。
克里帕拉尼再次暴露他的丑恶面目说:“他们(中国)在西藏所采取的行动,不仅伤害了东南亚人民的感情,而且还使东南亚人民愈来愈转向美国。”前已报道,克里帕拉尼在借西藏叛乱事件攻击中国的同时,曾经不断鼓动亚洲国家投入美国的怀抱。
克里帕拉尼并不掩盖他一贯采取的反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态度,他援引他近年来在各种场合所发表的有关西藏问题的谬论时说:
“潘查希拉是在罪恶中诞生的,是在一个民族丧失它的自由的前夕宣布的。”
对西藏叛匪怀着浓厚感情的克里帕拉尼到马德拉斯去是为了在那里组织所谓“救济西藏难民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将附属于4月
中旬在德里成立的所谓“中央救济西藏人委员会”。另外,还决定在孟买、加尔各答等大城市成立规模更大的这种性质的“委员会”。


第4版()
专栏:

扫荡蒋帮残余部队
缅军发动大规模攻击
新华社仰光18日电 据“民族报”今天报道,缅甸地面部队和宪兵部队16日向盘踞在缅甸北部瓦邦的蒋介石集团残余部队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攻击。
消息说,这次攻击是在缅甸空军部队,其中包括喷气式战斗机的支援下进行的。在这次战斗中,蒋介石集团残余部队伤亡很重。
这家报纸说,缅甸军队已经占领了蒋介石集团残余部队所占据的一个飞机场。


第4版()
专栏:

工资下降 物价上涨 失业增加
南斯拉夫经济千疮百孔
匈牙利“人民自由报”发表文章揭露
新华社19日讯 匈牙利“人民自由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南斯拉夫经济的若干问题”的文章。
文章说,翻开南斯拉夫报纸和统计刊物,就可以看到,里面有许许多多关于物价不断上涨和工资变动的消息。这已是多年的老问题了。南斯拉夫政府已经在1955年、1957年和1958年数次调整物价和名义工资,但是,至今还没有收到稳固的效果。
主要的困难在于,实际工资跟不上物价的不断上涨,甚至有时名义工资也在下降。据1957年9月南斯拉夫统计杂志“指数”中的资料,1957年工人每月平均工资(其中包括利润分配额)为一万二千四百九十第纳尔,而1958年上半年则减少到一万一千八百八十六第纳尔。全年的资料暂时还没有,但是,从“工人报”的消息中可以看出,一年来没有发生重大的变化。这家报纸写道:“名义工资减少了,同时由于生活费的高涨和消费信贷的减少(购买力也随之减少),实际工资也部分地下降了。”
但是,要充分了解南斯拉夫劳动者的收入,仅仅分析平均工资是不够的。因为,劳动者至少还有两个收入来源。一是较高的子女补助金,其次是副业生产,也就是“第二职业”的收入,这种现象在资本主义国家很流行。由于这些贴补才使劳动者的收入达到较正常的生活所必须的水平。
文章指出,在南斯拉夫现金收入虽然每年都在提高,而其实际价值有时却显著地下降。1958年9月份的“指数”杂志表明,从1956年到1957年,实际工资增加了7%,但在1958年上半年又减少到1957年水平的94.5%。很明显,实际工资的这种波动证明物价很不稳定和猛烈上涨。
在南斯拉夫物价的确定,基本上是很自由的。工厂确定自己产品的价格,并且常常有这样的事情,即在不同工厂制造的同样质量的商品有多种价格。在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的各个共和国之间,物价也有很大的差别。在工业方面比较发达的克罗地亚,工业产品价格是一个样子,而在落后的马其顿又是另一个样子,这里的价格特别高。
文章说,南斯拉夫在消费量方面几乎还没有达到1948年的水平。根据一个给国民议会议员准备的、并在后来公布了的经济资料统计,总消费量以及个人消费量的情况如下:
总消费量 个人消费量1948年  100  1001952年  92.2  88.01953年  94.2 87.61954年  101.4  92.61955年  108.7  97.51956年  107.7  94.9
从这些资料中可以看出,在1956年以前的几年中,个人的消费量没有能够达到1948年的水平。1957年由于大大提高了工资,在某些方面达到了1948年的水平。不过,由于那时以来实际工资降低了,1958年的个人消费量多半还低于战后水平。
消费量降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不足。在南斯拉夫占整个耕地面积30%的一项重要作物——玉蜀黍在1934—38年平均每公顷收获量为十八公担,而在1948年——52年降到十三点四公担;1956年为十三点一公担。直到1958年为止,农业总产量尚未达到战前水平。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南斯拉夫不得不进口主要的粮食,因而也不可能提高粮食的消费量。
文章说,一个工人家庭在伙食方面要花费大约56%的收入,在服装和购买工业用品方面只用15%的收入,虽然国家对大量的工业用品实行分期付款办法。中等收入的劳动者只有在分期付款的条件下才能购置重要的消费品。分期付款预支了工资的大部,结果使劳动人民债台高筑。
文章指出,除了自由规定价格外,物价上涨的另一个原因是:多年来生产消费品的工业部门没有获得应有的发展。南斯拉夫政府在增加消费品生产方面虽然曾经作了一些努力,但是,消费品的增长并没有达到必要的速度,这从1958年投资额大大削减的事实中也可以看出。
投资(单位:十亿第纳尔)
1955年四二二·二
1956年四三四·四
1957年五一四·五
1958年三八一·二
根据官方材料,南斯拉夫没有失业者;这是因为官方把没有工作的人称为“要求就业的人”。几年来,这种人平均每月的数目如下:
1955年六万七千二百三十三人
1956年九万九千三百三十八人
1957年十一万五千九百零四人
1958年(头八个月的平均数)十二万九千九百三十九人
失业人数大约占就业人数的7%。许多南斯拉夫经济学家说,失业是健康现象,并认为它有重要的经济职能,例如:加强劳动纪律、把工资保持在相应水平上等等。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采用这种原则。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实际上是在建立一个经常性的失业大本营,以便保持很低的工资水平和加强纪律等等。
文章最后说,南斯拉夫政府企图再向西方取得贷款来克服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困难。据美联社发自贝尔格莱德的消息,南斯拉夫要求美国和英国再贷款三亿美元。根据1958年12月22日签定的协定,美国到目前为止已答应贷款九千五百万美元,其中六千九百二十万美元是长期贷款,一千四百二十万美元是援助,其余的一千一百四十万美元是“美国政府为自己准备在南斯拉夫使用的”。从1950年开始,南斯拉夫获得了九亿美元的经济援助,七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在经济援助中美国向南斯拉夫提供的是剩余农产品。据1958年8月30日的英国“经济学家”周刊材料,截至1955年,南斯拉夫政府从美国、英国和法国获得了八亿英镑(按官方牌价折合二十二亿美元)的贷款。虽然这笔援助和贷款的数目巨大,但它在南斯拉夫的经济上的积极作用并没有怎样显示出来。贷款的偿还现在已经是、将来仍然是一项极其沉重的负担。这同时也是南斯拉夫生活水平情况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4版()
专栏:外论摘要

美国控制下的伊朗
原载五月十一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编者按 近来伊朗人民反美情绪日益高涨,3月底在伊朗大不里士由于一名美国士兵无理殴打伊朗警官,激起群众公愤,有两千多群众在美国领事馆前示威,高呼:“美国佬滚回家去。”这里摘载“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的一篇报道,也透露了伊朗人民对于美国及其代理人的强烈不满情绪。
盛产石油的伊朗国内局势,正在迅速出现许多紧张的迹象。
美援正在涌入伊朗,以支持亲西方的政府。在这个国家里工作的美国文职人员三千多人,在伊朗部队工作的美国军人数目更多。在每一项建设项目中,也都有美国顾问和工程人员。
你只要在这个国家逗留几天,就会发现情况不妙了。表面上,没有骚乱,没有反政府的示威。街道平静。但是,这种平静只是假象。
就像在去年夏天革命前的伊拉克一样,在这里你也会感觉到一般人是对政府不满的。人们对于达官显贵的腐败堕落愤愤不平,抱怨没有民主自由、贫富之间生活悬殊。产生革命的基本因素都已经存在了,假如不久以后爆发革命,谁也不会很惊异的。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正在给予伊朗政府巨大的军事经济援助。美国已经给予伊朗三亿九千四百六十万美元技术援助、发展贷款和赠予。此外,美国又提供了二亿五千万美元训练和装备伊朗部队。一个一度是英国“势力范围”之内的国家,现在已经变成美国的“势力范围”了。
在伊朗,到处都可以发现美国人。甚至在皇宫里,也会碰到穿着便服的美国人到处走动。这些人是国王宫廷的“技术顾问”。驻德黑兰的美国空军,有自己的广播电台,二十四小时通宵广播。伊朗人深夜打开收音机就会听到宏亮的美国口音:“这是德黑兰”。目前正在计划开设美国空军电视广播台。
在伊朗人之间,可以听到许多对美国人的批评。最普通的是美国人抬高了物价和房租,美国人生活奢华。诚然,许多美国官员都有私人游泳池。人们都感到美国人的生活和本地人相距太远。
在反对国王的伊朗人的心目中,美国和国王是串通一气的。例如,一家反国王的报纸编辑由于攻击美国,就受到了国王的惩办。直接攻击国王当然是不允许的,但是这位编辑似乎以为,只要攻击美国人,读者便会明白,他的真正目标是美国人的好朋友——国王。
自然,伊朗目前情况和革命以前的伊拉克的情况有所不同。但是,在伊朗的表象下面仍有许多沸腾的迹象,可能导致爆发一场骚动。
国王自己自从伊拉克革命以后已经更加认识到国内的不满及其可能产生的结果。国王颁布了一大堆“改革”法令。议会内部没有反对党,国王就指定了两个政党做“反对党”。
这一切并没有能改变人们根深蒂固的不满情绪。大多数人民生活水平仍然很低。许多人都怀念摩萨台当政的那些日子(指1951—1953年执政的摩萨台政府,这个政府实行石油国有化政策,被美国策划的军事政变所颠覆——译者注)。甚至在当年反对摩萨台的人都说:“关于摩萨台,有一件事你得承认,那就是他的政府是伊朗有史以来最诚实的政府”。
(子超摘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