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5月2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社论

公养私养并重,繁殖家畜家禽
根据1959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家畜家禽都要有很大发展。今年要增加一亿头猪,就是说,全国生猪头数要由1958年的一亿八千万头增加到二亿八千万头,增长56%。同时,鸡、鸭、鹅也要有很大的增加。
一年之间增加一亿头猪,在我国是空前未有的。1949年,我国的生猪是五千七百多万头,到1957年为一亿四千五百多万头,八年间才增加了八千八百多万头,而今年一年就要增加一亿头,这当然是一个十分宏伟的跃进计划。全国人民公社、国营农场和全体农民,都应当努力奋斗,力争胜利实现这个宏伟而艰巨的任务。
为什么要用这样空前未有的速度发展我国的生猪饲养业呢?这是因为我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需要更多的猪,全国人民生活的进一步改善需要更多的猪,公社和广大社员要增加收入也需要更多的猪。这几方面的需要都是迫切的和必要的,因此必须用尽可能快的速度发展养猪事业。为了动员广大农民完成今年增养生猪的计划,就应当普遍地、深入地向他们讲清楚这些方面的情况。
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普遍实行深翻、密植以后,需要的肥料更多了。目前我国化学肥料产量很少,主要依靠人粪、畜粪等有机肥料。养猪正是有机肥料的重要来源。广大农民都知道,一圈猪等于一个小小的制肥厂。一头猪一年供应的精肥,足够一亩田需要的有机肥。要使我国有十六亿亩以上的耕地都有充足的肥料,我国养猪事业就还需要有几倍甚至十倍的增加,才能满足要求。这也可以看出,今年增养一亿头猪的要求不能说是太高了!
多养猪又是增加公社和农民收入的一个很重要的来源。农民把猪看成是“自己的小银行”是有道理的。据调查,一头小猪长成肥猪,成本大约需要十五元左右(精饲料一百斤,约五元左右,猪仔十元左右),卖出时的价格是五十元左右,获利三十多元。每一个农户如果每年增养一头猪,投资不多,用工很少,就可增加三十多元的收入,这当然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
猪肉是我国广大人民喜爱的食品。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猪肉的消费量是越来越多。我国是一个六亿五千万人口的大国,就以六亿人每人每月吃一斤猪肉计算,一年就要七十多亿斤,按一头猪出肉八十斤或一百斤计算,就要七、八千万头。每人每月吃肉一斤,同外国比较,还不是一个高标准。尽管今天我国人民还没有普遍达到这个水平,但是这应该是我们初步的目标,并且力争今后若干年内,吃得还要更多一些。同时,猪肉还是我国一项主要出口物资,我国每年为了从苏联和其他兄弟国家购买大批机器设备,需要出口大批农产品,猪肉是其中主要的一项。因此,为了进一步改善全国人民的生活,为了保证完成猪肉出口任务,我们必须更多地增加生猪。
我国有一亿二千万户农民,如果其中有七、八千万户农民每户增养一头猪,就是七、八千万头猪。我国有二万六千多个人民公社,每个人民公社又有上百个包产单位和公共食堂。一个公共食堂和包产单位养上十头或者几十头猪是完全应该的和可能的。这样,一个公社就可养千头或者几千头猪,全国也有几千万头猪。这还没有计算国营农场饲养的数量。在农村实现了公社化和农业生产将继续大跃进的今年,一年增加生猪一亿头是完全可能的。
要进一步发展生猪生产,使生猪养得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就必需认真贯彻集体饲养和个人饲养同时并举的方针,以便最大限度地把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民的养猪积极性调动起来。广大农村实现人民公社化以后,为了发展公社的多种经济,绝大多数的人民公社都建立了养猪场,集体养猪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这是必要的。今后还需要进一步发挥人民公社的优越性,把集体养猪事业发展得更好。但是,猪要养得多、养得快、养得好,单单依靠集体饲养是不够的,还必须大力提倡和鼓励社员个人养猪。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中曾经特别指出:社员可以保留“小家畜和家禽等,也可以在不妨碍参加集体劳动的条件下,继续经营一些家庭小副业。”猪、鸡、鸭、鹅正是这样的小家畜、小家禽。养猪、养鸡、养鸭、养鹅,正是这样的家庭小副业。我们应当用有效的办法使这些小副业大大地发展起来。
农村实现公社化以后,有些公社干部,怕社员养猪妨碍集体劳动,因此不积极支持社员养猪养鸡。这种顾虑是多余的,每户农民养一两头猪,养十只八只鸡,可以由老人、小孩等来经营,只要社员在上工前后稍加照料就够了,对集体劳动并无影响。为了使集体生产和个人生产正确地结合起来,应当制定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制度和办法,使集体生产和个人生产更好地结合起来。有很多地方已经这样作了,他们用包全年出勤天数,包全年应得劳动日数,实行小段包工、定量、定质、限期完成等等办法,有效地解决了家庭副业和集体生产的矛盾。公社的干部应当认识到,适当地发展社员家庭副业生产,适当地发展社员家庭养猪,生猪发展了,肥料积造的多了,猪肉供应更充裕了,社员收入增多了,还更有利于公社农业生产的发展,更有利于全国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提高,更有利于社员劳动积极性的进一步发挥。
要更快地发展社员私人养猪,还必须定出若干具体的办法,保证社员养猪有利可图,并认真地帮助社员解决养猪中的实际困难。四川、辽宁等许多地方规定:现金收买社员的肥猪;社员每出卖一头肥猪由国家供应若干斤猪肉;肥料按质论价,由生产队收买;公社帮助社员解决猪仔等等问题。这些作法都是必要的,可行的。
当前,发展社员私人养猪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是饲料问题。解决饲料问题的根本办法,是拨一部分土地由社员自己经营,生产饲料。至于应该拨给社员多少,可以按照原高级农业社章程的规定,按人口计算,不超过每人平均占有土地的5%;也可以按猪计算,每头猪拨给一分或者二分饲料地。究竟那种办法好,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可根据当地的情况,自行决定。这个问题解决得越快越早,就越有利于社员不误农时地把饲料地种好。至于目前需要的饲料,也是能够解决的。因为:社员家中大都存有一定数量的余粮;公共食堂经过整顿后可以节约出一定数量的粮食;公社、生产队经营的一些副业如豆腐坊、粉坊、油坊等的副产品也可以拿来作饲料。现在是夏天,正是草木繁茂生长的季节,“猪吃百样草”,社员在劳动余暇大量收集青饲料,是目前解决饲料问题的最重要的办法。
为了鼓励社员发展家庭养猪,公社和生产队还要在建立猪圈、供应猪仔、卫生防疫、交流经验等方面及时给社员以帮助。例如把公社或生产大队养猪场的猪仔合理作价卖给社员;社员暂时无力购买猪仔和饲料时,还可以采取预支工资或贷款的方式来解决;在劳动时间的安排上给社员必要的照顾,以便他们有时间收集和加工饲料。我们相信,采取这些办法,一定会进一步发挥社员家庭养猪的积极性,使集体养猪和私人养猪同时迅速发展起来。
像其他任何工作一样,作好上述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政治挂帅,依靠群众,大搞群众运动。为了给农作物准备充足的肥料,为了使全国人民有更多的肉食,为了满足工业生产和出口的需要,各级党组织应当十分重视养猪、养鸡、养鸭、养鹅的工作,作好宣传,提高群众认识,并采取切实措施,使我国的家畜家禽更快地、更多地繁殖起来。


第3版()
专栏:

公养加私养 生猪大增长
湖南攸县和京郊良乡公社认真帮助社员解决饲料、猪源等问题
本报长沙19日电 湖南攸县采取集体养猪和帮助社员私人养猪并重的办法,有效地调动了社员养猪积极性。全县的生猪已由去年年底的十万零八百头,增加到十五万五千头,其中私人养猪由一万零五百头,增加到三万九千七百头。
在发展生猪生产中,中共攸县县委组织各人民公社展开了一次讨论。经过讨论,使大家认识到,一方面要集体养猪,另一方面要发挥社员私人养猪的积极性,挖掘社员养猪的潜力,具体帮助社员解决饲料、劳力、猪源等问题。经过算细账,摆事实,还解除了一部分人不愿让私人养猪、怕私人养猪影响集体生产、与食堂争饲料地等顾虑。
在这以后,各地便在积极发展集体养猪的同时,认真地帮助社员解决养猪的饲料、猪源等问题。在解决饲料方面,最主要的办法,是利用屋前屋后、田边坎边的零星闲散土地(全县共利用这样的土地一万二千多亩)种植饲料。同时在翻耕绿肥的时候,允许养猪的社员青贮或干贮一些绿肥作饲料。为了解决精饲料的问题,县里规定,无论公养或私养,每生一头小猪,由县拨给稻谷七斤,生过小猪的母猪每头给谷五十斤。各公社也分配一些糠皮、碎米给私人养猪户。此外,各公社还规定,社员按照定量没有吃完的粮食,允许从食堂拿回去作饲料。
对于猪源问题的解决,一方面动员社员从公社购买小猪,另一方面对有困难一时拿不出钱来的社员,由公社先给他小猪,到猪长大出售以后,再还本给公社。
攸县对于集体养猪和私人养猪的收入,和所积肥料的处理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第一,养猪所积的肥料,属于养猪专业队的肥料,85%用于农业,15%用于饲料地。食堂和私人养猪的肥料90%用于农业,10%用于饲料地。肥料一律按照共同议定的价格,付给现款或者暂时记账在秋收分配时归还。第二,专业队养猪的收入,归经营单位所有。食堂养猪的收入,除了扣除饲养员劳动报酬、50%到10%的公积金和公益金外,其余全部归食堂所有。私人养猪收入全部归社员。社员出售一头肥猪给国家,可以优先购买二至三斤油,五至十斤肉。第三,各公社党委、大队总支都确定了一个书记专管畜牧经营,经常开会总结经验,有计划地培养兽医。
本报讯 北京郊区良乡公社的社员们,在公社帮助下,已有五千多户社员从公社和生产队的集体猪场,领得大批小猪回家饲养。
在三个月以前,这个公社就曾发动社员家庭饲养部分小猪。社员们利用家中原有的猪圈和部分可以利用的劳动力,把猪喂养得很好。最近,公社研究了这些社员家庭养猪的经验,认为在公社各级组织集体养猪的同时,分出部分小猪给社员私养,在解决猪圈、管理和进一步调动社员生产积极性等方面,都有很多好处,这是发展养猪事业的一个好办法。因此,决定在公社的养猪事业上,实行公养私养同时并举的方针,并且相应地规定了一系列的办法。
首先,这个公社对猪的公养和私养作了适当的分工:集体养猪主要任务是繁殖育种,社员私养,负责育肥,这样,既可以避免因母猪产仔多,建圈速度慢而产生的公养管理工作上的困难,又能以自繁自养的健康小猪直接供给社员,减少猪的疾病死亡。猪场供应猪仔一般采取了两种办法:一种是由社员以记账方式购买猪秧自己喂养,再一种办法是猪场供应猪秧,社员负责喂养,队与社员伙养。小猪育肥后,由国家依照牌价收购,并按规定发给部分猪肉给养猪的社员自行食用。
在解决了猪的公养私养并举的方针问题以后,公社各级组织还发动社员想了很多办法解决猪饲料问题。除公社按照国家规定,为社员调拨了一批猪饲料外,各生产队正在划出一部分零星土地分给社员种植饲料。有的队还把一部分储存的白薯秧分给社员,不少队正在号召社员利用院中空地开展“一户百棵瓜菜”的生产活动。很多社员已经作到“上地不空手,回家菜满篓”。现在,村头路边,到处可以看到有人在扫榆叶、槐花,许多上地干活的社员也背筐挽篮,利用休息时间采摘野菜。
社员私人养猪,会不会影响集体劳动?在加强领导以后,这个问题也解决了。肖庄生产队大部分社员家里都养了猪,但是全队出勤人数并没有减少,参加养猪的多是不能参加队内干活的老人和放学回家的中小学生。有些人手少的社员也养了猪,他们说,过去下地收工推碾子作饭还能养猪,现在在食堂吃饭了,怎能抽不出养猪的时间?
为了鼓励社员们的积肥积极性,公社还规定了积肥记分的办法,打粪时还可以预支一部分现金。现在不少老人在天刚亮时,就给猪圈起垫脚,搂柴草,垫土积肥。有的生产队还拨了大车,帮助有困难的社员拉土垫圈,有二百多户的肖庄生产队的社员们,最近就给生产队提供了七百多车圈肥。
这个有一万四千多户社员的人民公社,现在集体和私人喂养的猪平均每户已达一点七头,养猪的数量比组织公社时增加了40%左右。公社的各级组织和食堂,都建立了自己的猪场和大批猪圈。社员需要的小猪,也正在设法解决。
(王昭钺)


第3版()
专栏:

“五业”并兴(刻纸) 慈旭 宋有才


第3版()
专栏:

韩城等地解决夏收劳力不足问题
建立田间“生产点”
既可节省运输力又能避免粮食抛撒
本报西安19日电 陕西省韩城、长安等县部分人民公社今年在夏收中把麦场、仓库、畜圈、猪圈全部搬到田间,在田间建立生产点,以解决当前农村中的劳畜力紧张的问题。陕西省有关部门认为这是解决当前劳畜力困难的一个有效办法,号召各地人民公社认真研究推行。
现在,长安、兴平、宝鸡、盩厔等县的人民公社正结合夏收准备,研究安排“四到田”的设计。从当前小麦的生长状况看来,今年的夏收工作量比往年增加了一、两倍,运输量的增加更为突出。往年夏收时,各地要把村外三四里路以外的远地麦子连秆运到村边的场里脱粒。用铁轮大车拉运,五个劳力两个畜力,每天只能拉两、三次。今年韩城县芝川公社芝阳管区十三个生产大队,在边外地区建立了五十个田间碾麦场、变远地为近地,缩短了运输距离,每天拉麦子由两、三车增加到十几车,共可节省两万多个劳力和畜力。建立田间碾麦场后,担运距离大大缩短,抛撒粮食现象自然就会减少,还可做到边割、边运、边晒、边脱粒,避免因自然灾害而带来的意外损失。田间建立仓库也可避免粮食收打、晾晒时往返运输。同时,由于这些临时仓库四面通风透光,粮食容易风干、不霉坏,也便于检查。长安县郭杜公社杜家村生产队利用破旧材料,盖成田间仓库和牲口饲养棚,因陋就简,经济实用。临潼、渭南等县部分人民公社还利用崖边、地边修建畜圈、猪圈、靠近黄土高原地区挖修窑洞作饲养室和仓库。现在各地正利用田间的现有空地光场面,没有空地的地方等到大麦、油菜收割后再光场面。
紧接夏收而来的是夏种、夏耱、施肥工作,这时,远途送粪成为一项非常紧迫而艰巨的任务。长安县郭杜人民公社由大小五十二个村庄组成,七万多亩土地中有四分之一分布在离村庄四、五里路远的地方,这些远地每年施肥较少,产量不高。温国堡附近的五百四十多亩土地,是有名的“九道湾”,“一条鞭”远地,过去给这些地普遍施一次肥需要几十天时间,但把猪圈、畜圈搬到田间后,只要有原来三分之一的时间就可以普遍施肥一次。香积寺管理区把猪圈搬到田间后,因垫土方便,每头猪每年比过去多积肥二十大车。全管理区四百五十头猪,全年就多积肥九千多大车。长安县鸣犊公社马兴管理区和平生产队,把五十多头牲畜喂在离村庄很远的原地里,出勤近便,又可节省劳力畜力,仅送粪一项效率比过去提高了三倍,每年还可多积肥一千多大车,另外,还可改变原地广种薄收习惯,迅速提高粮食产量。
本报郑州19日电 河南省偃师县老城人民公社新新生产大队,采取麦地打场、调整农活等方法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保证小麦丰产丰收、颗粒还家,并保证适时种上秋庄稼。
新新生产大队将全部劳力分成收割、运输、打场、播种四个方面的专业队,以提高劳动效率。并把小学生和老人们组成拾麦小组,保证不丢穗。夏收夏种期间的秋田送粪、浇水、中耕等农活,在不妨碍秋庄稼生长的情况下,尽量提前做完。现在,新新生产大队已经全部准备好夏收夏种的“收、运、打、晒、藏、种”六项工作。从山岭到洼地,成熟期相差十天,他们集中力量,从先熟的岭地往下割,预先划好方。现在已经划好十亩到十五亩一个场,就麦地打场。做到麦子入场不烂,麦入场后铡穗,晚上打起垛。他们还搞了四十二间仓库,做到仓仓通车,每个仓搞一个滑车,以节省劳力,保证及时打完及时入仓,防湿防鼠。晚秋做到随收麦随种。
新新生产大队的口号是:收净、打净、扬净,边打、边晒、边入仓,做到丰产丰收。(张励中)


第3版()
专栏:

建议改革夏收办法
柳青
庄稼人都知道麦收时节劳动最紧张。有许多话,都是表现这种紧张程度的,如“龙口夺食”啦,“绣女下床”啦,忙得端起罐子喝水哩,等等。
今年的麦收任务更加繁重。因为深翻地、密植和肥料大,麦子长的特别厚;丰产田比往年多得多。
当然,工具改革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不仅夏收,对一切农事,都是这样。但是并不能认为工具改革是唯一的途径,除此以外,不必想别的办法。
长安县王曲公社有些地方在田间建立了生产点,即:把饲养室、打粮食的场和粮仓,都放在村外耕作区的中心,这样来节省劳力,减轻了把田禾运到村里和把粪运到地里的繁重劳动。
但是大部分地方没有这样做,有些生产队喊叫没劳力,没材料,有些生产队根本不愿这样做。对这,可以不必勉强。要他们看看做了的生产队得到了好处,他们就知道那样做好啦。把屋子里的摆设改变一下位置,家庭成员之间还有不同的想法,何况改革一种生产方法呢?
虽然这样,我想,把场放在耕作区的中心,打毕场再把麦粒和麦秸分别从容不迫地运回村,该是个好主意吧?仅仅需要去田间盘一个场,扎一个临时棚就行了。
要是这样做,思想上暂时也搞不通的话,那么在地里先垫个高一点的工台,比地面高出一尺,把麦秸子先埒在地里,然后从容一点往村里运,不好吗?这样,不是也可以把力量集中用在收割上吗?不是可以避免风雨可能造成的粮食损失吗?不是可以很快把力量用在夏播上吗?
我希望不重复1956年夏收时令人心疼的损失。要知道,我们跃进的果实,不能因为一部分人固执地坚持落后习惯而糟蹋在土地上呀!出芽麦很不好吃呀!我们是公社时代的大生产,不是单干,割倒一捆麦子,也要运到家里才放心。
我希望公社干部和公社社员考虑这个看法。有些在一个时期内把自己主观的一套强加于生产队,不容群众商量的人,在另外一个时期,他们说:什么也不能搞了,群众爱怎样就怎样好了。我绝不同情这样的干部。他们常常不是用很严肃、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我们的事业!任何时候,任何新事物,必须对群众做工作,讲清道理,才能行得通,强迫和放任都是不对的。亲爱的同志们!
(原载陕西日报)


第3版()
专栏:

苏州专区展开一场激战
两种病害基本停止蔓延
本报苏州19日电 “抢晴天,抓阴天,把小麦赤霉病、秆锈病彻底消灭在初发阶段!”这是苏州专区十五万防治三麦病虫害大军提出的战斗口号。
5月初以来,苏州地区连续阴雨,土壤湿度较高;加之气温逐渐上升,小麦赤霉病,秆锈病已开始普遍发生,个别地方发病率已达10%左右。
目前,防治大军在各级党委书记亲自率领下,以顽强的斗志,投入了最后一个战役。5月7日,雨刚住,常熟县谢桥公社党委立即发出了战斗口号,在半小时内,全社九百三十二名治虫战斗员集中起来了,他们带了六百七十多架喷雾器,在发病的麦田喷石灰硫磺合剂,这一天就在二千一百多亩发生赤霉病,秆锈病的小麦田里普遍喷了一次农药。在吴江县,有十四万多亩麦田有积水,全县出动了三万五千多人,近四千部水车和一百多台戽水机,两三天时间就把麦田积水排光。太仓、常熟等县群众,冒雨整修麦田里的排水沟,保证了雨住田干。
现在,苏州地区消灭小麦病害的最后战役正在激战中,小麦赤霉病和秆锈病已基本上停止蔓延。


第3版()
专栏:

蓬莱北马公社
辘轳抽水机齐唱歌
要叫亩产量更加多
本报济南19日电 一踏进山东蓬莱县的北马公社,到处可以听见哗啦哗啦挽水的辘轳声,风力水车迎风嘟嘟地转动,抽水机昼夜咚咚的叫个不停,人们正为夺取小麦丰收进行决战。
这个公社的四万七千一百多亩小麦已普遍浇了二次水,追了三遍肥,现在块块长得茁壮,并大部分抽穗扬花。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有一部分干部和社员产生了麻痹思想:一部分人认为只要小麦抽了穗不管理也保收;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小麦抽穗了就用不着浇大水。公社党委发现上述两种思想之后,立即在仲家大队召开了生产队长以上的干部现场会议,参观了浇水与不浇水小麦的生长情况,总结了去年正在抽穗扬花时期刮了几天西南风,浇了水的增了产,没浇水的,籽粒没攻满而减了产的经验教训。如去年仲家大队第十生产队和十一生产队,在同样条件下,十一生产队适时浇了抽穗水,结果每亩比十队多收二十斤。会议通过事实教育和鸣放辩论,到会干部思想明确了,认识了加强后期管理是小麦丰收的决定关键,纷纷批判了定局论等松劲情绪,开展了比出勤、比干劲、比先进、比质量等六比红旗竞赛运动。会后一个轰轰烈烈的小麦后期管理高潮在全社形成了。真是人、畜、工具一齐忙,决心为小麦穗大、粒多、粒饱而战。仲家大队第八生产队的生产条件比其他队较差,麦田多系高地,现在井的水位已逐渐下降,水源不足。这个队的队长孙友太和马怀利同志为了摘掉生产条件差的帽子,就带头掏井,以增加水量。因此,这个队的小麦抽穗扬花水已接近浇完。
目前这个社小麦抽穗扬花水已浇到80%,他们计划麦收之前还要浇一水。
(姜涛)


第3版()
专栏:

不让风雨夺去一粒粮
祁东县抗雨收麦
本报讯 湖南祁东县发动群众,合理安排劳动力,抓住停雨空隙,突击抢收麦子。全县出动了一万三千多人,已抢收了三千多亩麦子。
祁东县六万多亩麦子,有的已经成熟,急需及时收割。但5月份以来,阴雨连绵。中共祁东县委为了保护已经到了手的粮食,除立即召开了公社党委书记电话会,作了具体安排外,9日晚上,又召开了各公社作业组长以上干部的广播大会,提出了抓住雨后空隙,千方百计,突击抢收麦子,坚决不因阴雨损失一粒粮的号召。这些措施,立即受到了干部和群众的热烈支持。从公社到生产队,迅速确定了领导骨干负责领导这一工作。
金桥公社第二天出动一千三百二十多个劳力,冒雨抢收了四百三十六亩熟透了的麦子。
抢收回来以后,各公社又按照成熟程度确定脱粒、保管办法。对秆子硬、水分少的麦子,就放在干燥的地方堆起来。对秆子烂了、水分又多的麦子,就及时脱粒,采取晾干、风干、烘干的办法,加以处理。官家咀公社草源冲大队,有十三亩麦子已经倒伏,秆子烂了,还有二十三亩麦子未倒伏,但急需收割,大队便召开老农、干部会研究怎样处理。这个队缺少堆麦的房子,老农陈安生便提出没有倒伏的可以先收回来堆在那里,已经烂了秆的没法堆了,要马上打下来,想法搞干。社员陈安永根据往年经验,提出了三个办法:一是用锅子炒干,二是摊开风干,三是烘干;还可以把麦子过秤后分给社员保管,按湿度折合干麦收回。大队采用这些办法以后,已收的三十二亩麦子已基本上干了,不会发芽霉烂了。


第3版()
专栏:

随收随打随过秤 逐日汇总向上报
永宁公社夏收中及时核实产量
本报成都19日电 四川温江县永宁人民公社实行熟一块、收一块、打一块、秤一块的办法,并且把检查验收和评工记分紧密地结合起来,及时核实夏收产量。这一办法已在四川全省推广。
永宁人民公社原先因为缺乏必要的收割制度,以至有的菜子、麦子打下来后,没有马上过秤验收就送进仓库,结果弄不清楚产量究竟是多少。有些生产队收下大麦,秤也不过,就拿到食堂里吃了。根据这一情况公社党委立即在群众中广泛宣传精收细打和核实产量的意义,并根据群众意见,订出一套搞好夏收和核实产量的办法。他们主要是采取熟一块、收一块,打一块,秤一块的办法,并和评工记分相结合。收打和过秤时,有专人检查验收,保证收打干净,颗粒归仓,验收人员对产量绝对负责;同时,逐块田登记产量,从生产小组起,逐级建立夏收产量日报制度,随时汇总,逐级上报,验收人和保管人对所收的产量,各存一据,以便查对。所有下放干部和下乡工作干部自始至终都要参加收割验收,并协助核实夏收产量。实行以上办法后,已取得显著成果:第一,防止霉烂和抛撒,做到收打干净,颗粒入仓,克服生产无人负责的现象;第二,核实了产量,便于正确地进行分配;第三,和评工记分相结合,能够提高工效,保证收种及时。


第3版()
专栏:

通过实地操作总结小麦增产经验
河南检查验收工作组下乡
新华社郑州19日电 小麦丰收在望,河南省农业部门派出检查验收工作组,深入农村系统总结今年的丰产经验。
目前全省大部地区的小麦接近黄熟,再有十天左右即将开镰收割。河南省农林厅最近不断接到各地请求派人参加验收的电话。为了满足群众的要求,系统总结各地大面积丰产方和高额丰产田的经验,河南省农业厅、河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北京农业大学、郑州畜牧学校等单位,派出农艺师、讲师、厅局长、学生等一百四十四人,联合组成了十一个检查验收小组,先后出发下乡。
检查验收工作组将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加强丈量土地、收割、打场、过秤等工作。通过这些实地操作,以及参照小麦档案、召开小型座谈会等,总结山区、丘陵区、沙碱区、低洼易涝区、河川平原区、稻麦两熟区等不同类型地区的增产经验,总结如何因地制宜地贯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的经验,以便通过科学分析把这些经验提高到理论原则的高度,指导今后小麦丰产。为了从反面来吸取教训,工作组也将有计划地总结若干低产典型,分析低产原因,研究今后低产地区提高产量的办法。


第3版()
专栏:编后

实事求是
定出一套完善的制度,认真核实产量,有很多好处:①便于贯彻执行责任制度和包产制度;②有助于促使精收细打;③便于正确地进行分配;④便于正确地制定生产计划;⑤便于正确地总结生产经验。
实事求是,就是从实在的事情中寻求客观规律。要寻求丰产的规律和分配的规律,就必须先把收成的“事”核实,既不可高于实际,也不可低于实际。高了低了,都不可能寻出真正的客观规律,对谁都没有好处。不高不低,就合乎真理,必然对大集体和小集体、于公于私都大有好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