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5月1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制订指标措施要同群众商量
临川湖南公社包产指标经过议论在群众中生根
桐城和郫县红光社群众尽情讨论寻求密植规律
本报南昌17日电 江西省临川县湖南人民公社充分发动群众讨论和修订包产指标,使包产指标定得既积极可靠,又有超产余地,从而真正在群众中落脚生根。
湖南公社最近以生产队为单位就包产问题开展了一次民主讨论。讨论的原则是:第一,以去年的实际产量做为今年包产的基础和依据。第二,总结去年生产的经验教训,摸清今年的增产条件和措施。最后,把田亩划片分等,确定今年各生产队的计划产量,并以低于计划产量的10%到15%左右作为包产产量,以使各生产队经过努力以后可以超过、有奖可得。由于这样,从干部到群众都感到真正是“千斤担子万人挑了”,事事都非常认真。如春光大队去年由于精耕细作稻谷平均每亩产量达到了八百八十斤,是历年来未有的丰收。今年原订粮食包产指标要求再翻一番。在这次讨论时,大多数社员认为,去年产量已经快翻了一番,今年增产潜力虽然还很大,但要再翻一番有困难。另外少数社员还存在着增产到顶的思想,主张仍以去年的实际产量作今年的包产指标。因此,人们对今年能不能增产、能增产多少,展开了热烈争论。争论的结果,各生产队都肯定了以下几个主要增产条件和措施:一、去年有部分远田瘦田施肥不足,而今年的肥料普遍比去年积得多施得多,并且现在还可以继续积肥造肥,从而能争取更加平衡地增产。二、去年密植有的不够合理,今年推行了合理密植,可以进一步提高水稻单株产量。三、进一步加强田间管理,争取今年全部不出三类苗。四、细收细打,避免浪费。据此,各生产队大多数社员的共同意见:今年比去年每亩再增产40%—50%是可靠的,不会赔产。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各生产队又选出有经验的老农协同干部一起深入田间,对田亩进行评比,划片分等定产。最后分别确定了今年的生产指标和包产指标,包产指标比生产指标稍低。这样,社员都非常满意。(马钟明、吴刚健)
本报合肥17日电 为了争取今年早稻更大丰收,桐城县发动群众总结了去年密植的经验,进一步因地制宜实行合理密植。
早在早稻育秧以前,桐城县就在各区、乡、社层层召开干部会议、社员会议,用回忆、算账的办法总结去年密植经验,研究今年如何进一步合理密植。在总结中绝大部分干部和社员都认识到,去年早稻获得大面积丰收,实行合理密植是重要原因之一。去年早稻98%是插三乘六寸的规格,密植得合理,因而达到块块丰收,队队丰收。去年晚稻中有少数田插的是一乘一寸、二乘二寸、一乘三寸、或二乘四寸,由于插得太密,产量就不高。鲜明的对比,使很多社员得到深刻的教育,他们说:“一定要密植,但是密植一定要合理。”在总结讨论中,有些人只片面地看到去年少数密植不当,因而减产的事例,就认为密植不好,不同意今年再搞密植;有些人认为密植太费工、太费肥,要求今年密植不能搞得太多;也有少数人只片面地看到成绩一面,主张越密越好,希望今年再密一点。根据这些情况,各地在总结和讨论中着重批判了那些不赞成密植的保守思想,同时也批判了那些认为越密越好的不切实际的想法。
在充分讨论、统一认识的基础上,桐城县委根据各地情况,吸收去年密植经验,决定今年因地制宜地实行合理密植。全县四十五万亩早稻和四十万亩晚稻的密度,大部分实行经去年各地证实了的产量最高、最可靠的三乘六寸的规格。现在全县四十五万亩早稻已基本插完,其中三乘六寸密植占90%以上,二乘五寸和三乘五寸密植将近两万亩。目前全县各地人民公社已转入田间管理,各公社和生产队还根据本地情况订出了具体的管理办法。
本报成都15日电 四川郫县红光人民公社第二耕作区,用组织全体社员摸经验、找规律的方法,讨论水稻密植问题。经过讨论,他们已按照土壤肥瘦,栽插先后,订出各种不同的密植规格。
人们都承认水稻密植比“稀大窝”好,但是,到底应该多密多稀才算恰到好处,保证增产呢?大家的说法不一。为此,红光公社第二耕作区党支部采取了民主讨论的方法,把各队有经验的老农,和勇于接受先进技术的青年,以及一般中年农民,组织在一起,让他们各舒己见,尽情讨论。
讨论时,大家都认为应该根据每块地的土壤特性,因地制宜地进行合理密植。老农刘海洲说:种庄稼要看天、看地、看工夫,去年同样的土,每亩密植三万窝的,收成很好,可是按“满天星”十万窝的栽法,就减收。他认为今年仍旧应该保持三万窝的密植规格。一些青年农民同意了刘海洲的过密不好的说法。但是,认为应该看到今年肥料、除虫、技术等条件的改善,还是可以比去年再密一些。讨论的结果,大家都同意要把老经验和新技术结合起来,并且把田亩排队,具体规划出每块田亩的合理密植规格。
通过群众的详细调查,他们把全耕作区的九千六百多亩耕地,分作五种类型,即油沙田、泥田、二泥田、冷浸田、下湿田。然后根据省委的指示,结合当地具体条件进行密植。例如,油沙田土壤最肥,具有热性,秧子栽下去肯发兜,因此宜栽稀些,他们采取了三乘六、三乘七、每亩三万窝以上的密植规格。土壤比较冷浸,要薅过二道秧泥土才软的冷浸田,秧子不大容易发兜,可以栽密些。据此,他们采用了三乘七的双行条栽规格,每亩栽四万五千窝左右。为了不发生顾此失彼的现象,这个耕作区对和密植有关的种子、肥料、防治病虫害、栽种季节等,都合理地进行了安排。


第3版()
专栏:

让大家都来议论密植问题
曾志
正在春播、夏收、准备夏种的大忙时期,许多人民公社的干部和社员都在大谈特谈密植问题。这证明人们对这个问题很重视、很关心。为什么要大谈这个问题呢?第一、从生产季节来说,播种正是春季生产的中心,要播种,自然就会涉及种多种少、种稀种密的问题。第二、从实行农业八字宪法来说,在去年已经深翻了土地,今年的水利条件已有进一步改善,肥料、种子等备耕工作又作得比去年更细致、更充分以后,“密”字在增产中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第三、去年有许多地方因合理密植而增产,也有极少数地块因密植不合理而增产较少甚至减产,人们取得了极可贵的经验和教训,在今年的生产中自然要很好地参照这些经验和教训行事。因此,究竟怎样实行“密”字,自然便成为当前人们注意和议论的一个中心了。
关于密植,群众中究竟有些什么意见呢?只要每个干部留心,大约都可以听到这样几种意见:有一部分人坚决主张密植,并且认为愈密愈好;有一部分人则主张稀植,认为密植要减产;还有一部分人肯定密植可以增产,但是觉得太密了也不好,究竟要多密才算合理,他们之中有的人有在各种不同的条件下得到的经验,有的人则拿不定主意。这些意见,大体上代表了青年、老年和中年农民对密植问题的看法。青年农民缺少实际的生产经验,但是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感觉比较锐敏,勇于接受新技术;因为缺少实际经验,又带有一点盲目性。老年农民有丰富的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但是多年来小农经济的影响,稀植的习惯势力的影响,使他们对新技术又有一定程度的抵触。中年农民有一定的生产、生活经验,也受了一些旧的习惯势力的影响,因此,他们在处理问题、接受新事物时较青年人谨慎,反应没有那样快;但是,由于他们受旧的影响较老年人为少,所以他们又比较容易接受新技术。可以说,这三种人都各有短长,领导者的责任就是把三者的长处完善地集中起来。
密植既然是今年能否增产的关键问题,关系到公社每个人的生活和国家的建设,当然应该让所有的社员群众都来发表意见,特别是要让各有特点的老年、中年、青年人都来发表意见。让这三种人聚于一堂充分发表意见,对于领导来说,既可以防止因只听某一部分人的意见而产生的片面性,又可以启发领导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来考虑问题,使领导干部从各种不同的意见中,汲取到对工作、对生产有益的东西,集中起来,正确地领导群众实行合理密植。这对于提高领导水平大有好处。对于群众来说,也可以通过研究议论,互相受到教育,互相取长补短。


第3版()
专栏:

农村干部要学习科学技术
赣县和铜仁县干部钻研技术形成风气,领导生产更加有力
本报赣县14日电 江西省赣县广大农村干部积极学习生产技术,为更好地领导生产创造了条件。
公社化以后,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生产内容日益复杂,生产技术步步革新,为了使干部能更好地领导生产,中共赣县县委制定许多措施,在广大干部中掀起了个个学技术、人人搞试验的学习生产技术的热潮。全县干部经过刻苦学习钻研,现在都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生产技术。许多干部通过试验,还掌握了一些较复杂的生产知识和技术。
赣县干部学习生产技术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实践证明,以下五种方法能够普遍推行,效果最好。一、公社设立干部红专学校,每星期上一次至二次生产技术课,由农业技术干部和有经验的农民讲课,课程内容是以“八字宪法”为中心,当前做什么农活就学什么技术。二、向有经验的农民学习。生产队支部书记以上的干部,每月亲自召开一次农民座谈会,以吸取各种生产经验。三、按照季节,定期举办各种技术训练班,轮流组织干部进行技术训练。四、各级干部都参加种试验田。五、精读县委根据本县情况编印的“农历通书”、“农业技术操作规程”两本书;并规定自学时间至少每周有五个小时。
赣县过去没有种过棉花,今年计划种棉一万六千亩。为了攻破植棉技术关,县委副书记黄德援精读了十多本植棉技术书籍,访问了上十个农业技术干部,之后,又调查了全县各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并召集了几次农民座谈会,听取了他们的意见。黄德援经过反复研究,提出了一套关于当地植棉技术措施的意见。按照这些意见做的结果,今年播种的棉花苗与邻县先进植棉区的棉苗长得一样好。
干部从头到尾熟悉了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学到了许多极为有用的生产知识和生产技术,大大提高和增长了他们领导生产的勇气和信心。吉埠公社党委第一书记董力平以前不懂生产技术,对领导公社实现今年生产大跃进缺乏足够的信心。如今,董力平的劲头却越来越大,他和全体社干部、群众经过多次开会讨论、商量,满怀信心地制订了今年继续跃进的计划和实现这个计划的措施。目前,董力平经常同社员一起搞田间管理,力争早稻丰收。 (刘光辉)
本报贵阳14日电 贵州铜仁县干部学技术已经形成风气。全县四千多名生产队长以上干部,每人都学会了十项以上农业生产技术。对水稻、玉米、小麦和各种杂粮的种植操作技术,一般都能掌握。干部走到田里,已经不是外行的领导者,而是以内行的普通劳动者的姿态领导生产,有力地推动了当前的生产运动。
干部掌握了一定的农业生产技术以后,领导农业生产更加切实有力。在春耕生产中,这个县已因地制宜地制定了种植水稻、玉米等十二种作物的技术操作规程,研究推广了三百九十多项春播技术,鉴定推广了五十二种、九万多件春耕春播工具,使整地、施肥、播种、插秧等比往年做得扎实细致。在这些生产活动中,干部们不但学到了技术,而且传播了技术。如江口公社党委书记黄荣华,学会了制造几种土化肥后,立即召开了现场会议,在全社推广。随后,县委又组织了两个制造土化肥的技术表演队,在全县范围内巡回表演。
铜仁县各级干部人人钻技术的风气,是中共铜仁县委会带头开展起来的。在去年大搞技术革新运动中,县委会的领导同志深深体会到领导带头是鼓舞广大群众学技术和全面贯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的重要关键。县委书记姚洪显同志,在江口公社一年中学会了一百三十多项农业生产技术,从而迅速地打开了干部、群众学技术的局面。县、公社、生产队各级干部,迅速掀起了“人人钻技术,个个懂科学”、“到一处,学一处,做什么、学什么”的热潮。现在,除县委和公社党委成立了技术革新委员会外,管理区、生产队共成立了九十五个技术传授站,一百零四所农业技术夜校,一千三百六十个农业科学研究小组。
(赵家烈)


第3版()
专栏:

玉林梧州两专区农民热心学科学
本报南宁17日电 广西桂东南平原的许多农民,发挥勤奋学习的精神,已经逐步学会运用科学道理来指导农业生产。
桂东南平原包括玉林、梧州两个专区。这里的农民学习科学的兴趣很大,据玉林、贵县、平南等六个县的统计,由农村青年和农民自觉组织起来的农业科学研究小组就有一千八百多个。研究内容有农事季节活动,肥料制造,土壤分析,品种培植,杂交嫁接,禽畜良种繁殖,工具改革等。岑溪县樟木青年农场以大面积丰产为中心,开展科学技术研究活动,他们一共搞了七个研究试验基地。他们勤奋学习,并且与当地技术推广站挂钩,定期请技术员传授科学技术知识,并聘请技术员当顾问。岑溪县上游公社青年突击大队,聘请广西著名的良种青年专家蒋少芳作函授指导。博白县东平公社塘龙大队的农民在技术员指导下,目前正在研究肥素搭配和防水稻倒伏等问题。
桂东南平原广大农村青年和农民,还把学到的科学知识和自己的生产经验结合起来运用到实际中去指导生产。平南县六陈公社青年丰产队学会了识别土壤的结构和性质后,在去冬今春深翻地改良土壤时,就能根据土壤分析提出改良土壤办法。在积制肥料时,他们研究了肥料的氮、磷、钾三要素之后,就利用土办法造出钾肥、混合肥、酵母肥和保温肥,以适应禾苗各个生长期的不同需要。这个青年丰产队还利用野生植物熬制了十多种土农药,提早准备预防病虫害。藤县蒙江公社农业科学研究站,把花生和菜豆、茄子和辣椒等进行无性杂交已经成活。鸡鹅无性杂交已获得成功,孵出的六只杂种鸡,很像鹅的性状,脚粗大、稍高、羽毛细、体大、腹部下垂,比没有杂交过的鸡重且大。
(巫维杰)


第3版()
专栏:

选好留足夏收作物新良种
农业部通知各地发动群众做好选种工作
新华社17日讯 农业部16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发动群众,作好夏收作物选种留种工作。
通知说,夏收季节即将到来,在夏收中作好选种留种工作,是争取明年更大丰收的重要准备工作之一,又是贯彻种子自选、自繁、自留、自用方针的根本措施,因此,各地应该组织人民公社及早动手,妥善安排,切实做好这一工作。
通知要求:凡是夏季收获的作物,各地都应根据下一季度或下年播种计划和密植程度的需要,制定选种留种计划,并且及早安排,选好留足。为了预防自然灾害或因生产计划临时改变而发生缺种少种情况,还应适当多选留一部分后备种子。省、专、县、市为了相互调剂或扩种所需要的种子也应及早安排。选留的种子,要尽量做到干、净、纯、饱。
在选留种子的方法上,对已建立种子地(田)的,收获前须进行田间检验,除去杂株。在收获前除了穗选(株选)一部分供作下季或下年种子地(田)播种的种子外,其余单收、单打、单藏留作大田播种;没有建立种子地(田)的在收获前可以结合丰产评比、产量调查、良种鉴评等工作,选择纯度较高、播种适时、生长整齐、病虫害少的地块,加工管理,去杂去劣后,留作种用。在劳动力的组织方面,已经有专业组织的选种留种工作由他们负责进行;没有建立专门组织的,也可根据情况在生产队内组织临时的选种队(组),由其包干负责选好留够。
通知说,在选种留种的同时,也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进行农家良种的评选工作。在良种没有普及地区要组织有经验的老农和青年积极分子通过田间观察、座谈等方式,评选农家良种,以加速良种繁殖推广;良种已经基本普及的地区,要注意评选产量更高,质量更好,抵抗病虫害而又适合当地耕作制度的新的良种,并注意品种的合理搭配,防止品种单一化。
通知指出:随着水、肥、土、密等生产条件的改变,需要更多的穗大、粒多、抗逆力强的新良种。为了逐步满足这个需要,在夏收季节,各地要发动有经验的社员和公社的农业科学研究单位,结合田间管理,注意发现选拔穗大、粒多、粒重、抗倒伏和具有特殊优良特性的单株单穗,单独收获,单独种植,加工培育,仔细观察比较,这是群众性培育新品种多、快、好、省的方法,各地应加以特别重视。
通知在谈到种子保管时指出:每个公社需要的种子,品种多、数量大,保管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凡有条件的人民公社,要尽可能作到指定专人,分品种储藏;有专门的种子仓库,建立必要的保管制度,定期检查翻晒,严防混杂、霉烂。(附图片)
广西僮族自治区博白县沙河八一公社沙河生产大队的社员们在麦田里选种
翁守悦摄(新华社稿)


第3版()
专栏:短评

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
今天本报刊登了两条有关干部学习农业技术的消息。一条是贵州铜仁县的,一条是江西赣县的。这两个县的干部都因为学习了农业科学技术知识,提高了领导水平,有力地推动了当前生产。铜仁和赣县的事实再一次证明:干部学习自然科学,学习农业生产技术知识,是越来越重要了。
早在十年前,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就告诉我们:“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习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十年后的今天重温这段话,更感到它的深刻意义。在大跃进中,在农业战线上出现了许许多多新经验和新问题。有工作作风方面的,有工作方法方面的,但更多的是属于生产方面,属于农业科学技术方面的。去年一个大跃进,我们找到了农业增产的钥匙——八字宪法。但是,怎么样才是最好地贯彻执行八字宪法?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探索。生产发展的需要提出了这些问题,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干部帮助他们迅速解决这些问题。正像铜仁县和赣县干部们说的,干部用老的经验和工作方法领导农业生产已经不行了。这就是形势逼人。要在农业继续大跃进中实现有效的领导,就必须增加新的本领,就必须学习生产技术和农业科学知识。
党的八届六中全会要求“经济工作一定要愈作愈细致”。细致是什么?是符合实际,是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在农业生产上说,就是掌握农业生产的发展规律,并且按照农业生产的发展规律办事。要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并且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需要认真去实践,去直接参加生产。但是仅仅有个人的实践还是不够的,因为自己的、个人的实践总是有限的,还需要向别人学习,向书本学习。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曾经指出:“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例如,对密植能增产仍抱怀疑态度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是密植到什么程度才是合理的?只有进一步掌握了农业生产发展规律,提高了农业科学技术知识水平,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它。
铜仁和赣县的经验也证明:农业科学知识并不神秘,而且人人可学,关键在于方法对头,有决心,能坚持。这两个县的农村工作干部,认清了在农业大跃进形势下干部的责任,决心学习农业生产科学技术知识,他们用参加生产、开技术座谈会、读书等等办法,只几个月的时间,就已经大见成效,领导水平提高了,工作也更顺利了。可以预期,只要他们坚持下去,定会与日俱增地显示其更大的效果。
铜仁、赣县的同志们的实践给我们学习和掌握科学技术知识树立了榜样。希望所有的农村工作干部,都能够重视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用一切办法加强对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


第3版()
专栏:

青海高原种水稻
本报讯 自古以来不产大米的青海,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从1956年开始试种水稻,去年在老牙公社和高庙公社获得成功。
今年乐都县计划扩种水稻三百亩,各公社党委很重视。去年秋季大抓深翻和施足基肥,播种前又突击平整土地和作好种子处理。目前,湟水两岸呈现一片繁忙的景象,人们欢乐地把更多的稻谷种在青海高原上。 (步文达)


第3版()
专栏:

老模范猛攻科学关
本报记者 刘宗棠
四川简阳县棉丰公社社长张泗洲,是个棉花生产能手。从1951年起,年年被评选为劳动模范,两次到北京出席全国农业先进生产者会议,因此,人们见面时都亲热地称他“老模范”。
张泗洲最初几年的工作比较顺利,凭他那一手老经验,领导大家兢兢业业地苦干,从互助组到初级农业社,步步高升,连年增产。这个以土地贫瘠出名的产棉区,每亩棉花产量由1951年的十四斤(皮棉、下同),提高到1955年的四十六斤。
光靠老经验不够用了
1956年成立了高级农业社,社的力量更加雄厚,社员的干劲更足,棉花地的翻犁、施肥、除虫等工作比前几年都做得细致扎实,大家断言这一年的棉花产量一定会超过以往的几年。可是,结果完全出人意料。
开始棉花确实长得不坏,种下两个多月就长到一尺多高,枝壮蕾多,逗人喜爱。谁知6月下旬正当棉花大量开花结铃时,忽然下起连绵大雨,哗啦哗啦一气下了十几天。块块棉田都水汪汪的,花蕾和花瓣落得满地都是。社长张泗洲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分昼夜带人抢救。但是因为事先没有准备,棉田又多,临时抢救已经来不及了。气得他两眼冒出泪水,不住地叫苦说:“老天爷真可恶呀!这下全完啦!”
随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张泗洲到简阳棉花试验站参观,这一看,使他大吃一惊。遭遇的是同样的自然灾害,站里的棉花却没有多大损失。“这是咋回事?”追根求源一了解,原来是这样的:试验站根据省、县和自己的气象站预报以及历年来站上有关雨量记载,经过分析研究,早已知道要有连阴雨。他们尽量提早播种,使盛花期和大雨集中期错开;在播种时就挖好了排水沟,能做到雨停地干;此外还储备了大量速效肥,雨期一过就及时施到地里,促使棉花多开秋花多结秋桃。结果,试验站的棉花平均亩产七十九斤,最高的达到一百二十五斤,比上年增产很多。张泗洲凭自己几十年的老经验,也晓得这年雨水多;可是一下子比通常年景多了一倍,而且又集中在6、7月之间,他是无从判断出来的。这时,他深刻地体会到县委书记有次和他讲的几句话太重要了:“现在我们要解决的已经不是一亩产几十斤的问题,而是几百斤甚至更多的问题,光靠老经验不够用了,还要懂科学才行。”
社里那年棉花平均每亩产三十二斤,比上年减产30%。社员思想一时有些混乱,情绪低落。张泗洲心里也很难过:“工作上出点差错,给党和群众带来多大损失呵!”当然,多数社员对他还是积极拥护的,并且鼓励他说:“今年搞坏了,也不能怪你,没关系,明年再来过!”可是,张泗洲自己知道,这不是不可避免的,这和自己不懂科学有很大关系。
下狠心钻研科学
就在他严厉地进行自我批评的同时,一个新的坚强的信念在内心点燃:“下狠心钻科学,马上动手!”
长工出身的张泗洲,十五岁就给地主放牛,从没摸过书,解放后的前两年还写不出自己的名字,1954年才脱离文盲状态。他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始了攀登科学高峰的艰巨行程。
谁都知道他是社里最忙的人,不论是社内生产和社员的生活,他都要过问,同时还要参加劳动。一天之内要想静下来读点书,只有等到夜间十一点以后才有可能。张泗洲就把钻研科学书籍的工作固定在这个时间。每天当社员们都已上床熟睡的时候,他拖着满身疲劳,独自伏在昏暗的煤油灯下,阅读起科学书籍来。如此每天照例学习两小时,几年如一日,没有间断过。
除了固定的学习时间外,他随身带书,有空就学,不懂就问。每逢乡、社开会,当人还没有到齐的时候,他也利用时间活动。你看他一时挤到这里,一时挤到那里向别人请教:“同志,请你帮我讲讲这个道理。”社里的中学生和试验站的专家都做过他的老师,几个下放的农业技术干部更是他经常请教的对象。一天夜里,外面正在刮风下雨,驻社干部陈先全忽然被喊声叫醒。他以为出了什么事情,却听张泗洲从门缝里说道:“打扰你,有个化学方程式把我难住了。”张泗洲常常为钻研一个问题深夜不睡,第二天还照常到地里干活。为了不让他熬夜熬得过久,他的爱人可费了不少口舌。但每当催促得紧时,他总是像小孩一样地恳求说:“我不是不愿睡,实在是睡不着呀!”
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张泗洲阅读了一百多本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从小学校的自然常识起一直读到大学农学院的课程。他现在正在阅读“农业化学实验指导”和“农业研究中的示踪原子”。按他的规划,再过两年,就要把农学院学生必修的基本课程读完。在他住的屋子里,桌子上、凳上堆满了书报杂志、作业簿、笔记本、温度计、比例尺等一般农家少见的东西。
他学习的一大特色是边学边作试验。他特别喜欢把自己过去的感性经验加以整理,提高到理论的高度来理解。去年夏天有几次在发生雷雨的时候,别人都忙着到屋里暂避,他却拿着本子两脚黄泥到处跑,细心地记录雷电轰击田地的次数和情况。不知内情的人以为他是在瞎忙乱,其实他是为了寻找一个“谜”的答案。很早以前,这里就有一句俗话:地雷出黄金。张泗洲曾多次观察,发现田地上打过炸雷后庄稼长得好,但始终不知什么道理。这次在学习气象学中明白了雷电能固定空气中的氮气,雷电发生过程中,空气中一部分氮气和氧气化合,返回土壤,促进作物生长。但是,他并不以此满足,又把挨过雷的和没有挨过雷的土地进行化验分析,直到完全弄透彻为止。
工作主动多了
张泗洲在钻研科学中付出了巨大的劳动,科学也给了他相应的报酬。他的老经验一与科学相结合,立即闪露出新的光辉。
“我觉得现在工作起来主动多了”,张泗洲在谈起几年来学科学的体会时对这点感受很深,“拿施肥来说吧,那块田土如何,氮磷钾各种肥该施些啥子,按啥子比例,过去我们是全靠眼力看,自然拿不稳。现在,社里田土由我们亲自参加全都作过土壤普查,每块田土还设立了科学档案,该咋个施肥,施多少,清清楚楚。”他举了去年施肥中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例:“往棉田里上肥,刚施上去就遇到下雨,不好,肥料容易被冲跑,施上去老久不下雨,也不好,肥料不容易分解;最理想的是施上去后晒两天太阳,然后下雨。去年6月份施第二次追肥,我们参照社里气象站的预报,又找了些有经验的农民座谈,土洋一凑,结论是四天以后要下二、三十公厘雨。跟着马上发动全体社员把一切工作停下来,全力施肥。结果按计划两天上完,刚好晒了两天就下起雨来。社员们反映说:这个火候拿得好,真是好钢用在刀口上。”当年,棉丰社一千九百多亩瘦薄棉田平均亩产皮棉一百六十五斤,创造了低产区高额产量的新纪录。这个成绩的取得,同领导工作主动、有预见性是分不开的。
谈到今年的生产,他更是充满了信心:“早些年我们说要收好多棉花,多半要靠碰运气,现在却不同了。”说着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本子,指着小本上密密麻麻的数字说:“我们已预测到今年四、五、六三个月雨水很少,要及早防旱抗旱。我们除了深耕、早播,增加棉苗的抗旱能力外,还加劲蓄水保水,不准放走一滴水。我们还腾出30%的田囤水备用。”他谈到这里停了一下又笑着说:“今年天老爷还想像1956年那样打我们个措手不及,已经办不到了。”
大胆的试验
我是第一次来这里采访,在简阳下了火车向两个挑粪的农民问路,这两个正在路边休息的青年谈起张泗洲的情况,熟悉得使我有点惊奇。“你们又不是一个社里的,为什么对他那么熟悉呢?”“嘿,我们没好久才打他那里开现场会转来的嘛。你看那里冒烟的家伙,就是人家老模范发明的。”我朝他指的山坡下看去,约摸有半亩大的一片土地,地下面挖了许多条烟道,一头烧起火,另一头冒烟。“这是不是报上登的棉花育苗用的‘地火龙’?”“就是它。”他们见我对这个东西感兴趣,以为我是来“取经”的,主动给我介绍说:“十年早,十年好。要棉花种得早收的多,这家伙最管用。种子放上去,三天能出苗,一个星期能移栽,比往年能提早四十天播种。”没等同伴说完,另一个小伙子就接上来:“好处多啦,做起来简单。不用花钱,弄些破砖旧瓦就行。我们回到社里做个样子给社员一看,大家拍手叫好,跟着都搞起来。噢,现在周围都推广开来啦!”这时我恍然大悟,回想起在火车上见到两旁起伏的丘陵地上,到处烟雾腾腾,原来都是张泗洲的“地火龙”在抖威风。
最近,张泗洲又在进行一项更大胆的试验。我到他们社里第二天,他就兴致勃勃地把我带到一块命名为“百年大计”的试验田里参观。这块棉田与众不同,田的中间有一排砖砌的烟囱,烟囱下面和地下挖掘的条条通道相连,这些小坑道均匀地分布在地的下面,出口在地的两端。他告诉我,这个东西叫“地下冷热两用气管”,地温低了,就从旁用火烧;地温高了,就从烟囱灌水下去降温,使地温经常保持在最适宜棉花生长的温度。他们现在已经初步做到,啥时候要叫棉花出芽,它就出芽,一年四季都能生长。他说当前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地面上的气温还无法操纵。这些日子,他参照一些有关书籍,日夜都在苦思如何用土办法解决这个难题。他准备在棉田装上自己设计的竹制人工降雨器和活动遮风棚等。他说:“我们过去搞‘地下活动’多,今后要‘大闹天空’。要是把地上的气温也能掌握住,那棉花的产量不知要比现在高多少!”
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农民,用科学武装起来以后将产生怎样的威力,人们开始可以在张泗洲身上看到一些迹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