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5月1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上海两个翻砂厂的鲜明对比:
生产条件相仿 质量高低不同
顺昌厂:领导重视管理严格质量良好
大明厂:放松领导缺少制度废品率高
本报讯 据解放日报消息:上海顺昌翻砂厂和大明翻砂厂,生产条件相仿,而废品率却高低悬殊。原因就在于这两个厂对质量重视的程度不同,对使用土铁的态度不同。
顺昌与大明两厂的技术设备条件与生产规模大致相仿,产品基本上都是六大设备任务中的通用性机械,生产所用的土铁土焦成份也差不多。可是大明厂从去年12月份以来,废品率一直很高,1、2、3月份每月的平均废品率,都在百分之十几,最高的达到20%以上;而顺昌厂的质量情况却一直很稳定,一季度平均废品率只有2%,4月上半月下降至0.7%。
顺昌厂去年年底废品率也曾一度达到过20%以上,领导干部分析原因,认为主要是质量问题还没有引起干部和群众的足够重视,于是便及时加强教育,发动群众掀起一个提高质量的群众运动,做到人人关心质量。同时,他们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和组织措施,来保证和提高质量。如在生产的关键部门建立专人负责制,加强技术检查工作,生产组长负责检查小组的产品质量,车间主任负责检查首批制作和造型、工艺、浇铸、配料等主要环节。进来批量较大的土铁,及时送请铸锻公司化验,以便正确掌握它的成份。对生产准备工作也很重视,凡是批量较大、技术要求较高的铸件或特别大的铸件,图纸一到,先由车间主任和生产组长组成的技术小组详细研究,向客户提出制作翻砂木模的要求,客户将木模送到,便由技术小组研究制订工艺操作规则,由生产组长向操作工人详细交代,使大家能够紧紧掌握工艺操作的要求。这样,顺昌厂虽使用了大量土铁,质量仍能逐月提高。
可是大明厂的情况就不然。这个厂早在去年底,就在铸锻公司的帮助下,在炉上装热风装置来去除土铁中的硫。因为当时厂内所用的大部分还是好生铁,领导对这项试验工作一直不重视,一拖再拖,直到3月下旬才在厂内共青团小组的突击下初步试验成功。因此生产就很被动。这几个月来,领导干部对废品率不断提高的情况,虽然已经开始重视,但是却没有采取有力的技术和组织措施,没有建立必要的生产责任制度。下料时,对好坏料不作严格区别,所投炉料也都不过磅,全凭眼力估计,质量分析制度也没有建立,因而质量长期不能提高。


第2版()
专栏:

云南小高炉大面积丰收
平均利用系数0.9生铁合格率达到80%到90%
本报讯 云南省以飞快的步伐迈进了全国小高炉生产的先进行列。这个省在今年头四个月里,月月都完成了生铁计划。第一季度,全省小高炉生铁计划完成了102.8%,平均利用系数达到了零点七八,焦比降到一点二一;4月份,全省生铁计划完成了120.1%;利用系数提高到零点九;焦比降到一点一六;生铁质量也有显著提高,合格率达到了80%至90%,生铁成本大大降低。
云南小高炉获得大面积丰收的重要经验,是中共云南省委对小高炉的建设和生产抓得早、抓得紧。早在去年年底,省委就在“小土群”的基础上,积极组织了“五定”“两化”,对重点钢铁基地进行了小高炉的建设规划,及早抓住了小高炉的设备制造和配套工作,重点摸索小高炉的建设和生产经验。因此,不少小高炉从去年年底陆续投入生产后,生产都比较正常。
为了让座座小高炉铁水长流,云南省委在今年1月召开了全省小高炉会议。会上交流并总结了1958年小高炉生产的经验,肯定了小高炉的技术操作规程,提出了小高炉的奋斗目标。特别是在全国小高炉会议之后,像昆明燎原铁厂等许多单位,都在不断提高工人操作技术水平的基础上,从原料管理到高炉操作,采取了全面措施。在原料管理方面,规定了原料要“过三关”
(料场检验关、称秤检验关、布料检验关),要“五不下”(有灰、有杂质、不干、不均匀、不合秤等都不下炉),并规定矿石必须经过手选和焙烧等等,从而在技术上保证了小高炉大面积丰收。今年1月,云南省的小高炉利用系数才零点六二,焦比也在一点三一以上,不到三个月,小高炉的利用系数就上升到零点九,焦比降低到一点一六。
云南各级党委对小高炉生产都抓得很紧。他们采取了计划和群众见面“一竿子插到底”的办法,按月、按旬、按班地把计划交给群众,动员群众克服困难,保证计划的完成。昆明市委就有两位书记全力抓钢铁,组织巡回检查组深入基层,建立了按日汇报制度,发动了各炼铁单位开展了“比数量、比质量、比革新、比干劲”的群众性红旗竞赛。


第2版()
专栏:

班前布置 班中检查 班后小结
大冶一号电炉优质高产
新华社武汉14日电 大冶钢厂红旗一号电炉的工人,在5月上旬做到按日按班完成计划,实现了日日红、班班红。在这个月的前十天里,这个电炉的工人们,平均超额5%完成日生产计划,比4月下旬的平均日产量提高15%左右;钢的质量全部合乎规格,并且做到了按品种生产。
红旗一号电炉的工人能实现优质高产,主要是由于他们实行了“人人抓计划,班班抓计划,炉炉抓计划,道道工序抓计划”的办法,并且围绕着计划和生产关键,合理调整劳动组织,实行定人、定位、定任务,建立“班前布置、班中检查、炉前分析、班后小结”等制度,加强了生产管理,使保证生产数量和质量的措施,环环扣紧、落实。如5月2日,吴全福班第一炉钢没有达到计划要求,全班工人便立即开会检查,发现炉底涨渣,缩小了容积,他们马上冒着高温清洗了炉底,第二炉的产量就超过了计划,最后还超额完成了班计划。
学习最新冶炼技术和兄弟炉的经验,加强相互之间的协作,也是红旗一号电炉工人达到优质高产的原因。5月上旬,电炉工人们针对熔炼和精炼时间长的关键,学习了“同炉渣混合炼钢”等五项重大先进技术和先进操作法,使每炉钢的平均冶炼时间由4月份的三小时缩短到两小时半以下,利用系数由4月份的十七点五提高到二十一点五以上。电炉三个班的工人,在生产中除了坚决按操作规程办事以外,并且严格执行了上班为下班创造条件的制度。他们一发现有不正常的情况,立即检修或采取护炉措施,决不因为怕影响本班任务而拖延。(附图片)
做好护炉工作是保证电炉优质、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这是大冶钢厂一号电炉的工人在作护炉工作。 新华社记者 杨礼门、邓邦钧摄


第2版()
专栏:编后

百尺竿头再进一步
作为小高炉生产的后起之秀,云南省已经和安徽、江苏等省一起迈进了全国小高炉生产的先进行列,获得了全省小高炉大面积丰收的辉煌战果。
云南省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有利的条件,他们的一条基本经验,是党委重视,亲自动手,认真地贯彻执行了全国小高炉会议所通过的
“小高炉技术措施方案”,又总结了自己的经验,因而产量、质量逐步上升。
云南的成绩是巨大的;我们希望云南小高炉全体职工再接再厉,继续提高生铁质量和利用系数,百尺竿头,再进一步,为创造更大成绩而努力。


第2版()
专栏:

受欢迎的检查员
械工
太原矿山机器厂装配检查组,是一个面向生产、联系群众的检查组。他们边检查、边生产,主动配合车间解决问题,受到了职工的好评和欢迎。全组八个人都受到过工人的表扬,称赞他们“既搞检查,又搞生产;既完成任务,又培养徒工”。工人们还称呼检查员吴长红和王守义是“红色检查员”。
为什么他们能够获得这样的好评呢?
“边检查、边生产”是他们在大跃进以来采取的新的工作方法。他们以检查为主,在搞好检查工作的基础上参加生产。有检查任务就检查,没有就生产。工人们很欢迎这样作法,说他们“以前是指手划脚,现在是和我们一起苦干巧干”。
由于采取边检查边生产的方法,他们掌握和了解机器内部结构,从而便于进行检查工作,保证产品质量。如机器上漏装了零件,检查员主动装上;装错了就主动纠正过来;哪些地方不合格,就自己动手修理……。总之,只要他们能干就干,真正作到了既是检查者,又是生产者。
他们进行检查工作的特点是,主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防止产生废品。找问题有两种形式:一是通过资料消化,寻找图纸上的问题;一是通过生产,寻找实际中的问题。生产前,他们要消化图纸,尤其对新产品的图纸更是反复消化。这样,既掌握了机器的性能和机构,又可以找出图纸中的差错,对预防废品起了很大作用。检查员王守义和吴长红,通过资料消化发现移送机减速机图纸设计错误,反映给设计科后,立即进行了修改。在生产中他们将图纸和实物对照着找问题,发现机构不灵和配合不当等情况的时候,就设法加以解决。
他们不仅主动地找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及时解决。如检查员周子珍发现装岩机机箱铸造时,因芯子对口皮缝太大,造成气路不通,就立即告诉铸造车间,防止了大批废品的产生。
当生产上遇到技术关键,尤其是新产品技术关键的时候,他们就主动协助车间,想尽一切办法,改进工具,改进操作,和工人一道,苦干巧干,直到攻下关键为止。检查员何长兴,发现润滑设备密封圈用小刀下料质量太差、效率很低,成为完成任务的障碍。他便刻苦钻研,终于用废锯条改成了无齿锯,提高效率八倍。当试制摩擦压力机油泵遇到困难时,他又和工人一起,日夜寻找毛病,亲自修、亲自装、亲自试,终于找到了毛病,使油泵早日试制成功。检查员吴祯,发现20型打眼机在试车时经常发生毛病,不是这不对,就是那有问题。他就根据这些毛病,找出了装配需要注意的地方,保证了试车成功。
检查人员多数是高级工匠,加之事先进行过资料消化,对机器的结构和性能比较了解,这就使他们具备了技术指导的条件。他们经常向低级工匠和徒工进行示范和讲解机器什么地方精密,什么地方粗糙,什么地方是重点,什么地方是一般,以及各种零件、部件的作用……。检查员何长兴除经常指导一般徒工外,还专门培养了两个徒工,使他们学会了装配减速机等产品。检查员李贵元专门带了四个徒工,除在工作时间指导外,还在业余时间经常教徒工看图和操作,使徒工掌握了很多技术。
由于他们在提高质量和完成任务方面作出了成绩,因而在第一季被评为厂的先进小组。


第2版()
专栏:

把住这一关
雨丰
产品质量优良,人民欢迎,国家满意,生产单位也可因此更好地达到增产节约的目的。反之,产品质量不好,不仅直接浪费原材料、工时,使成本增高,而且还给使用部门造成浪费和麻烦。因此,在增产节约运动中,紧紧把住产品质量这一关,就显得十分重要。
怎样把好这一关?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严格执行从原料、材料、半成品直到成品的质量检验制度。原材料进厂固然要有专人负责检验,产品出厂也要有专人负责检验。而生产过程中每个部件和零件是否合乎规格,更需要注意检验。如果每个厂把一进一出的两个关口都掌管好,同时又把当中一段管好,那末,次品就不能随便进出,产品质量就有了基本保证。但是,应当看到质量问题是个复杂的问题,绝不能以为有了检验制度,一切就万事大吉了。检验制度并不能直接解决操作过程中碰到的一些影响质量的具体问题和关键问题。要解决这部分问题,还需要依靠生产工人、技术人员、领导干部三方面结合起来,到劳动现场具体研究,深刻分析,然后对症下药,解决问题。东鞍山精矿含水量过高的问题,北京起重机器厂齿轮废品率过大的问题,都是通过三结合的形式解决的。
产品质量的改进和提高,涉及的方面很多:有实际操作问题,有技术理论问题,也有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思想方法问题。光靠技术人员,或者只凭借少数人的经验来处理这个问题,常常容易失之片面,难以圆满解决。所以,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全体有关生产工人,到劳动现场,面对产品,就使问题集中,目标明确,解决问题也就比较容易。因为直接从事生产的工人熟悉生产设备情况,有丰富实际操作经验,他们人人都会提出大量的具体实际的意见;对生产情况不如工人熟悉,而技术理论水平较高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很多问题从技术理论上加以说明。领导干部的亲自参加,可以充分发挥工人和技术人员的特长,辨别情况,及时作出决定。这样,就使问题发生的原因,能够比较深刻、全面地被揭发出来;订出的措施办法,也易于符合实际,切实可行,并且为全体工人所了解。这就可以大大鼓舞群众的积极性。
“具体问题必须具体的分析”,在生产各个环节里做好检验,是保证质量的根本方面;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三结合”现场会诊,针对质量关键问题集中众人智谋,从而作出提高质量的具体措施,这又是一个方面。紧紧抓住这两个方面,并且做好政治思想工作,那末,我们的产品质量可以确有把握地达到是优等的。


第2版()
专栏:

北京汽车制造厂附件车间
产品质量由最差到最好
关键是开展了“十知道”活动帮助徒工提高了技术
本报讯 北京汽车制造厂附件车间在徒工中开展“十知道”活动,大力帮助徒工提高技术水平,两个月来,这个车间在完成生产计划的同时,废品率月月下降,获得全厂质量第一的红旗。
附件车间在3月份以前,是北京汽车制造厂质量最差的一个车间。车间里的一部分老工人去支援新厂建设,留下的生产工人中有十分之八是徒工。由于生产上的迫切需要,这些徒工没有系统地学习基本操作知识,就开始顶班生产。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常常造成产品质量低劣的现象。
为了改变这个情况,车间党支部一面向徒工提出了提高产品质量、厉行节约、降低成本的号召,一面决定开展“十知道”活动,来帮助徒工提高技术水平,保证产品质量。“十知道”活动的内容是:一、知道所加工零件的名称;二、知道所加工零件的用处;三、知道所加工零件的尺寸;四、知道所加工零件的质量要求;五、知道加工零件所需的工时定额;六、知道加工零件该用什么工具;七、知道加工的正确方法;八、知道加工的合理步骤;九、知道所使用的设备的性能;十、知道加工零件的价格。
“十知道”活动展开后,在徒工中掀起了一个学习操作技术、提高质量的热潮。目前,七百七十多个徒工,绝大部分都已知道一个零件的加工过程和基本知识。车间的团支部为了深入展开这项活动,还组织一个优质经验传播队,由装配工人、老工人、质量检查员和优秀徒工组成。又组织了优质竞赛,形成了人人关心产品质量的风气。
这个车间的废品率规定不得超过0.45%,在徒工中开展“十知道”活动后,4月份废品率已下降到0.15%,并超额8%完成生产任务。


第2版()
专栏:

“三结合”大放异彩
本报记者 鲁蛮 孙铭惠
东鞍山铁矿的夜班工人上班很久了,上白班的谢起良工长同几个工人还在机器旁边忙碌。他们时而钻进圆筒形的过滤机里检查机件,时而侧着耳朵静听水泵运转的声音。他们为了解决精矿含水量过大的问题,已经忙了好多个夜晚。
这些日子,老谢总是早来晚走。领导上曾一再劝他好好休息,可是说什么他也不听。也不怪老谢固执,从开工以来,别的工序都好,就是他的工段出了问题:过滤出来的精矿粉,像稀粥似的,含水过多,不能烧结。看到这种情形,老谢又着急又惭愧。着急的是:东鞍山矿今年要供应鞍钢炼出一百万吨以上优质钢的精矿粉,而照这样下去,任务就没有把握完成;惭愧的是,精矿粉含水过多的问题,迟迟不得解决。虽然这样,老谢和许多职工可并没泄气,都在昼夜想办法,非把水分降下来,把产量跃上去不可。
青年工人张志民就是昼夜想办法的一个。一天晚上,他睡下以后,又突然披起衣服,在地上来回走动。多少天来,为了解决精矿含水问题,他不是爬进机器里调整设备,拿起水管冲洗过滤布,就是跑到楼上测量矿浆浓度,下班以后他还去图书馆里找资料。可是总是得不到要领。这天晚上他睡下以后,忽然想起过去几天里,每当他冲水洗过滤布的时候,过滤出来的精矿就多,含水量就低。这是什么道理?是布还是水的关系?
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张志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同班工人董庆臣。小董听了就鼓励他赶快试一试。小张在工作中,集中精力注视着过滤机,出来的精矿粉含水量一高,他就拿起水管往过滤布上冲水。说也怪,过了十几分钟,精矿粉的水分就降低了。这样一连试了多次,小张心里可真高兴极了。就在张志民想到加水这个办法的同时,另一个班的工人耿传珍也想到了同样的办法,试验的效果同小张的一样。董庆臣和好多工人都学起来,效果也都很好。
这期间,谢起良工长和一些工人在改进设备和操作方面,也有了一定效果;加上加清水的办法,生产上的确好了几天。可是过些时候,加水的办法不好使了:有时加水后,精矿含水量反而高起来。改进了设备和操作,也只是好了几天。这是为什么?工人们都在猜疑。有人就说,技术人员都干什么去了,为什么不来帮助分析分析?
其实,技术人员也在为精矿含水量过高而苦恼。
浮选车间技术员李人娟和矿里技术员王政廉,都是青年人,工作热情很高,一发现精矿水分高,同工人一样发急。就在工人们积极想办法降低水分的时候,李人娟在试验室里摆了一大堆瓶子,里面装着矿浆、水、硫酸錏铁、石灰、卤水等化验用料。她一会儿把石灰加在矿浆里,一会又把硫酸錏铁、卤水等加在矿浆里搅拌。忙了一气,看起来加硫酸錏铁的效果较好。她便跑到现场去试验。工人们看到技术员来了,都帮着把一袋袋试料从一楼搬到三楼上来。她一次次地往矿浆里加料。可是,流动的矿浆同试验室里的
“死”矿浆毕竟不同,加了硫酸錏铁,过滤机出来的精矿还是像稀粥一样!
在李人娟进行试验的前后,王政廉和别的技术人员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多次试验都没有成功,他们便怀疑是不是操作上有问题。于是他们拿着仪器到现场测量机器转数、真空泵的真空度和矿浆浓度,又叫工人拧这拧那,但仍然不见效!
一天,王政廉来到张志民操纵的过滤机前,发现精矿粉很干。就问是用了甚么办法。小张把加水的办法告诉了技术员,并且说明有时加水也不好。王政廉也在一台机器上试了一下,果然不错。这些日子,技术人员和一些干部同工人一起进行操作,在参加劳动的过程里,耿传珍等工人加水的方法也被发现了。加水的办法引起了重视。这时候,来矿上帮助工作的冶金工业部郑司长和矿党委刘书记,要求技术人员认真研究一下为什么有时加水好有时又不好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提出,像开了一扇窗子,于是开始了加水试验。
郑司长、矿口的干部和冶金工业部的李工程师等技术人员,同工人一起在七号过滤机上作试验。经过试验,摸清了工人们迷惑不解的问题。原来,要使加水收到效果,必须根据一定的矿浆浓度;过去所以加水有时好有时不好,就是因矿浆浓度和真空度不同。根据试验所找到的规律,订出了一套操作规程,推广了加水的经验。
在总结和推广加水经验的前后,干部、技术人员同工人又一起总结和推广补过滤布(过滤布有时出现洞孔,用针线缝补)等经验。这样一来,精矿含水量从过去15%左右降到13%左右;产量由原来的一千多吨提高到两千吨以上。职工们正想在这个基础上组织高产战役,不想真空泵又出了问题。本来应该由离心泵送回精矿浓缩池里的滤液,却被真空泵连泥带水吸了进去。真空泵有了泥水,不但容易损坏设备,而且也影响它抽出过滤机的水。真是一关刚过,又遇一关。
为了解决这个新的问题,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都整天整夜找原因、想办法。检修工人守在机器旁,出了毛病马上就修。董庆臣、张志民等许多工人还组织了一个“破关小组”,逐个检查设备。
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员经过多次试验研究,发现由过滤机吸到水汽分离器里的滤液,离心泵不能及时抽完,是因为真空泵和离心泵能力不平衡:离心泵能力小,本来应该由离心泵抽走的滤液,却被力量大的真空泵吸了过去。怎样增加离心泵的能力?有人主张采纳谢起良、姚升官等老工人的意见:把水汽分离器由现在的卧式改为立式。很早以前,谢起良等老工人就提出了这项建议,但当时有人却说有的选矿厂用了这种办法,效果并不好,所以一直没有采纳。一阵热烈争辩,一些技术人员认为老谢等工人的建议有道理;但是把卧式改为立式,虽然距真空泵高了些,能力恐怕还不够;经过郑司长等领导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反复研究,决定把水汽分离器搬到楼上,这样距离就会更高些。搬到楼上一台进行试验的结果,效果十分好。接着,工人们只用了三天时间,就把全矿二十六台水汽分离器全部搬到了楼上。从这以后,离心泵能力不够的问题解决了,全矿精矿含水量一直在13%以下,日产量由二千多吨上升到五千多吨。
现在,烧结车间的工人们又敲锣打鼓地送来了大字报。不过这回不是批评而是祝贺。过滤工段的工人见了人再也不低头了,老谢迈起步子也比过去更有劲了。小董等一些工人现在参加了党;张志民等青年工人入了团。但是,职工们谁也没有把功劳归在自己身上,他们都说:这是党提出的“三结合”的胜利。(附图片)
杨文秀 张隆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