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排灌机械源源出厂
四月份生产66万多马力动力机械占二季度计划的66%
新华社10日讯 全国4月份排灌动力机械生产计划完成得好,共生产了六十六万多匹马力的机械,占第二季度生产计划的66%。机械的质量也有所提高。
4月中旬全国机械工业系统举行了动员完成六大设备的广播大会以后,生产排灌机械和其它机械的职工们,干劲十足,普遍地开展了红旗竞赛。4月中旬生产的排灌机械比上旬增加了70%,下旬的产量又比中旬增加了20%。
在广播大会上向全国各生产排灌动力机械厂提出友谊竞赛的天津拖拉机厂和天津内燃机厂,都完成了他们的主要竞赛条件。天津拖拉机厂提出在二季度内要生产五万四千马力的排灌动力机械。这个厂开展了比质量、比产量、比节约、比技术革命、比劳动生产率、比安全的红旗竞赛运动,4月份一个月内就生产了二万一千二百马力的排灌机械,占二季度计划的38.3%。天津内燃机厂的指标是保证在4月份完成六千七百五十马力,4月份实际完成了九千一百马力,超额二千三百五十马力。无锡柴油机厂提前两天超额完成了任务,创造了本厂历年来月产量最高纪录。山东潍坊柴油机厂职工改进生产管理后,由过去日产八个柴油机机座提高到日产十四个。南京汽车厂职工大闹技术革命,积极地节约材料,使全厂提前七天超额完成了4月份排灌动力机械的制造任务。上海诚孚铁工厂采取了层层找关键、层层破关键、定时破关键的办法,经过职工苦干、巧干与实干,提前三天完成了4月份制造排灌用的柴油机的任务。沈阳成源铁工厂职工大闹技术革命,克服了材料、设备、人力不足的困难,提前六天超额七台完成三百三十台二十马力柴油机制造任务。
许多企业都在竞赛运动中加强了生产管理,建立了检验制度,因此产品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第一汽车制造厂结合开展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批判了忽视质量的思想,建立了自己检验、互相检验、检查员检验的三检制度,以及废品检查会和模型、毛坯等划线检查制度,使4月份生产排灌机械铸件的废品率比过去降低了50%多。杨柳青动力机厂职工在生产排灌机械中提出保证台台合格,严格进行了技术检验,大大降低了废品率和生产成本,过去一台煤气机成本是一千三百五十六元,现在一台煤气机降至八百元。上海柴油机厂党委紧紧抓住提高质量这一环,发动职工大鸣大放,制定工艺规程,大力开展了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的技术革命,从而把铸件废品率降低到3.9%,其中机座废品率降到1.5%。(附图片)
大连机械一厂加紧生产排灌机械的重要动力配套设备——煤气发生炉。这是工人给就要出厂的煤气发生炉刷油。
新华社稿 王作周摄


第2版()
专栏:

生产分秒必争 用料分寸必省
天津九个厂职工争学“巧裁缝”
新华社天津10日电 天津市的锅炉厂、自行车厂、皮带运输机厂等九个工厂的下料部门的职工,向全市机电行业下料部门的职工倡议开展一个以节约材料为中心的“巧裁缝”运动。他们的口号是“生产战线分秒必争,下料工人分寸必省”,保证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第二季度节约计划用料的10%到15%。
这九个厂的下料部门的职工,在增产节约的红旗竞赛中,于4月份相继开展了“巧裁缝”运动。各厂职工采取群众性的会审图纸、合理改进工艺设计以及少用、回用等办法节约材料,已收到显著的效果。锅炉厂的张益元小组在裁三号矿车的用料前,大家会审图纸,改变工艺设计,使作一百台矿车的钢材能够作一百二十台。这个厂的通用车间的下料工人,在产品任务下达后,根据材料的规格作出样板,然后实行套裁。工人潘广坤在裁一批变换器时,就为国家节约了二十多吨好钢材。自行车厂压材工段工人,回用冲模冲下来的废料,加以压薄,用来作自行车的脚蹬外板和小闸片等十三种小零件,到年底共可节约九十吨钢材。这九个厂的下料工人,在他们提出的倡议书中,介绍了他们节省用料的措施和经验。
目前,这九个工厂的“巧裁缝”运动正在深入开展。各厂职工已着手整理历年来巧剪套裁、改进工艺设计等经验,准备交流推广。


第2版()
专栏:社论

安全发电 安全供电
保证安全发电和供电,使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能够不间断地进行生产,是电力工业经常的十分重要的任务。
几年来,电力工业的全体职工,在安全发电和安全供电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基本上保证了工业生产的用电需要。1958年,各地电业生产单位提高了设备出力,空前地提高了设备利用小时,支援了全国的大跃进。但是,电力工业的安全生产基础还是不很巩固的,安全发电,安全供电,目前仍是电力工业部门需要十分注意的问题。
为了适应国民经济飞跃发展的用电需要,使电力工业真正担负起“先行”的任务,今年电力工业的装机容量要比1958年增加得更多。这些要在今年投入生产的设备,大部分都是我国自制和试制的新产品,运行人员对它的性能还不够熟悉,而且多数人员都是新手,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而现有的设备,经过去年一年紧张的运行,延长了检修间隔,有的设备甚至一年多没有检修。这些情况,就对今年电力工业的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地电业单位必须认真地从思想上、组织上、技术上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做好新机投入运行前的准备工作,作好现有设备的维护与检修工作,使新旧设备都能正常地供给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用电需要。
电厂和供电单位都有数以百计的发电和变电设备,还有许多长达百公里乃至数百公里以上的高压输电线路。要这些设备在经常运行和进行频繁的操作中不发生任何事故,分秒不停地正常生产,是一件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才能办到的事情。经验证明,各个电业单位必须紧密地依靠群众,坚持执行已经行之有效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建立和健全必需的规程制度,才能够避免发生或少发生事故。
上海杨树浦发电厂是一个较老的厂,也是目前火力发电厂中的一个大厂。这个厂从1956年到1958年,曾经保持了两年多无事故的光荣记录。在供电单位中,一年多没有发生送电事故的有吉林、通化、石家庄等单位,没有发生变电事故的有本溪、徐州、淄博等单位。这些单位所以能够长期地保持安全生产,根本原因在于重视发动群众,把安全思想贯彻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中去,贯彻到每项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中去,贯彻到每一个操作中去,贯彻到每一个检修项目中去,使安全生产的思想真正在群众中扎下根来,使每个人都能从思想上认识保证安全发电供电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自己在操作中的一推一拉都关系着工业生产的能否正常进行,从而使安全生产获得了有力的保证。
安全发电供电在国民经济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对电力工业的全体职工来说,本来是一个毋庸置疑的问题。但是,有些单位在具体工作和实际行动中,却由于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以及工作作风上的不够细致,在某一个时期或某一项工作中,常常忽视了安全生产。有的单位在规程制度的改革中,曾出现过破多立少,对应当坚决执行的规程制度执行不严等情况,这都是对安全发电供电很不利的。因此,在各个时期,对各项工作加以全面安排,并且在采取任何措施时能够考虑到安全和经济的效果,而不是干了这个丢了那个,这对于保证安全发电供电,多快好省地全面完成电业生产任务是十分重要的。
为了多发电、多供电、安全发电,在电力工业生产中,必须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在去年大跃进中,电业生产单位的职工,以敢想敢干的精神,在高压送电线路上推行了带电作业,在发电设备上推行了带负荷冲洗叶片、冲洗凝结器等新技术,从而大大保证了设备的安全运行,也多发了电,多供了电。各地电业生产单位必须继续推行这些经验,并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地发展这些新的技术,使所有发电和供电设备,尽可能的在不停电、不停炉、不停机器的情况下,消除可以消除的一些设备缺陷。根据当前电力工业的生产特点,电力工业生产中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应该围绕检修设备、修订规程制度和迅速提高职工技术水平几个方面。在设备检修方面,要通过改革工具、革新检修方法,在保证检修质量的前提下,大力缩短检修时间。在技术规程制度方面,应该根据设备性能和运行情况,发动群众加以修订,并在工作中认真地贯彻执行。在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方面,应该采取各种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缩短培训时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设备运行规律,保证安全发电供电。
要保证安全发电供电,还要善于根据设备在运行中的变化规律和在向事故作斗争中所取得的经验教训,用不断革命的精神,及时地向全体人员指出新的方向,提出新的要求,把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起来,为实现这些要求而努力。这是安全发电供电的重要保证。这样做,就能防止松劲思想和自满情绪,使安全基础越来越巩固;就能做到未雨绸缪,防微杜渐。
今年第一季度,各地电业生产单位都采用了上下检查相结合,思想检查与设备检查相结合,全面检查和安全检查相结合,电业部门检查和用户检查相结合,大干、苦干和巧干、细干相结合的群众运动方法,对新旧设备的运行情况,对检修工作、人员培训以及技术管理、规程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大检查。我们认为,这种从各方面找出事故根源,采取措施,杜绝事故的做法,不仅可以收到立竿见影之效,而且可以赢得时间,争取主动,为全年安全生产打好基础,更好地保证安全发电供电。各地电业单位应该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依靠群众,总结安全检查经验,继续解决在检查中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同时认真贯彻在去年大跃进中形成的一套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在全国电力生产单位中,立即掀起一个以“多发少用、多供少损、确保安全生产”为中心的生产竞赛运动,以更大的成绩来迎接伟大的国庆十周年纪念。


第2版()
专栏:

建立原料据点 革新工艺设计 充分利用废品
轻工业增产节约门路多
新华社10日讯 全国轻工业部门的职工,在增产节约运动中,采取各种措施多方增加原料和材料的来源,促进轻工业品增产。
许多轻工业企业根据本身条件,用土法上马或洋土结合的办法,生产自己所需要的原料材料。上海华丰造纸厂职工经过三个多月的辛勤劳动,用废旧钢铁材料、石料、水泥和木材等,在一块荒地上建起一座酸碱厂,可以年产二千吨纯碱、三百一十吨二硫化碳、日产一吨半硫酸,供本厂造纸用。像这样自己搞酸碱生产的造纸厂,现在已经不在少数。有的企业与有关部门或人民公社联系,建立了原料生产基地。上海造纸工业同浙江、江苏及上海市郊区挂钩,建立八十七个原料供应据点,预计每月可以得到草浆等原料一万余吨。辽宁省许多酿酒厂、罐头厂和人民公社联系,建立原料生产基地,增产造啤酒用的大麦,造果酒用的各种水果和造罐头用的肉类。
许多轻工业行业采用革新工艺、改进产品设计、调整配方等方法,节约了大量原料材料。日用金属制品工业用精密铸造的方法铸造部分零件,免除了加工损耗,能节省大量金属材料。如青岛自行车厂,精密铸造自行车上的十一种零件,一年节约下来的钢材可以制造自行车一万五千辆。天津制革厂革新工艺,增加了“绷板”工序,使每张牛皮能多出二平方公尺皮革。这个厂原来因为原料不足,完成计划有困难,现在有把握超额完成计划了。胶鞋工业普遍采用海绵底、炭黑大底、微孔大底以后,一年节约的生胶能增产一千余万双胶鞋。
各地各行业还提出“变废物为黄金,化无用为有用,化少用为多用”的口号,派人四出寻找代用品,组织废品回收,挖掘地方资源潜力,为轻工业生产“筹粮”。现在已经寻找到可以制纸浆的草类纤维三十多种,可以制酒的代用品三十一种。玻璃工业以芒硝代替纯碱,制革工业推广猪皮制革,造纸工业以竹帘代替铜网,已经相当普遍。许多造纸厂还利用人民银行整理出来的废旧帐册、单据,邮电局整理出的汇票存根以及废旧杂志等作纸浆。上海造纸公司采取这种办法,一季度虽然木浆、苇浆、竹浆的供应量比去年同期减少很多,但是纸张产量却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7.5%。过去一向当作废料的杂木、杂竹、破布、麻绳头、废橡胶、废塑料、破铜烂铁等,现在都回收起来作为轻工业原料。有的工厂还翻仓倒库,清理死角,把凡是能够利用的物资都利用起来。
在“全国一盘棋”的思想指导下,各地、各行业、各企业大搞协作,综合利用原料,并且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如许多地区的糖厂把榨糖后的蔗渣供造纸厂制纸浆,供酒厂制酒精。不少地区的轻工业部门与商业部门签订了原料产品订货协议书,由商业部门协助收购和调配原料。


第2版()
专栏:

焙烧矿石 多嘴大风 除硫增矽
焦南钢铁厂高产优质有妙计
生铁合格率达百分之百成本下降三分之一以上
新华社郑州10日电 在小高炉的炼铁过程中采用“精耕细作”的办法,可以保证高产优质,这是河南省焦南钢铁厂的一个成功的经验。
这个厂今年1到4月份所产的一万一千多吨铁,含硫量平均在0.07%以下,合格率占百分之百,全部达到能炼好钢、能铸造机件的要求。
焦南钢铁厂自投入生产以来,铁的产量逐渐上升。但是过去铁的质量不够高,去年第四季度生产的铁含硫量平均在0.18%以上,高的达到0.25%。追其原因,主要的是有些人认为高产和优质有矛盾,“高产不能优质,优质不能高产”。厂党委根据这种情况,认为要达到高产优质的要求,必须首先解决思想问题,统一职工对高产优质的认识。于是便发动职工群众,针对“高产能不能优质”的问题,广泛地展开了鸣放和辩论。辩论结果,一致认为过去的不顾炉温高低,冶炼强度如何,单纯为了高产而多向炉内加料和拼命提高负荷,是高产不能优质的症结所在。随后,职工们提出了一千五百三十二条合理化建议,这些建议有本厂的、也有外地的先进经验,归纳起来就是:焙烧矿石、多嘴燃烧、加大风量、少吃多餐、分粒入炉和除硫增矽。厂里的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经过共同讨论研究以后,把这些好办法定为高炉“精耕细作”的操作规程和制度,在冶炼过程中认真加以贯彻。
在炉料管理方面,除了入炉前必须经过焙烧以外,他们还根据小高炉身短力弱、冶炼周期短、矿石难熔化、炉缸容易凉等特点,把矿石、焦炭的粒度缩小一半,并且采用小批勤上的办法,使八到五十四立方公尺的四种小高炉少吃多餐、细嚼细咽。这样就使料入炉内透气性大,比较容易熔化,瓦斯的热能利用率比过去提高。在加大风量提高炉温方面,他们采取了多机并联的办法,把以前供给五十四立方公尺高炉用的三台鼓风机和三个热风炉,并联起来集中送风,使风温经常保持在六百度以上。
此外,他们还建立了一套对炉料和产品的化验制度,炉料在入炉以前都经过化验,对于每个炉子流出的铁和渣都进行严格的化学分析。
焦南钢铁厂采取以上细致扎实的技术措施以后,不仅保证了铁的质量,而且产量也步步上升,今年1月份日产七十多吨,4月份提高到日产一百六十多吨。同时,劳动生产效率也比过去大大提高,成本也比过去降低三分之一以上。


第2版()
专栏:

衡阳钢铁厂增产无缝钢管
支援重点建设工程
据新华社长沙10日电 新投入生产不久的衡阳钢铁厂无缝钢管车间,产品产量和质量在迅速提高。它目前正在成批生产的直径为七十六公厘的无缝钢管,第一季度总共才生产了二十六吨,目前每天就能生产二十吨,而且产品合格率达到90%以上。它所生产的大批无缝钢管,都依照国家的统一调拨计划支援了重点厂矿基本建设工程。


第2版()
专栏:

鞍山市供电局一次变电所
创千日安全供电纪录
本报讯 鞍山市供电局一次变电所职工,在党委领导下,通过大鸣大放大字报和大辩论,扫除了某些人员存在的“人还有个天灾病热,一次变电所这么多的设备那能不出事故”的保守思想,自1958年大跃进以来,先后掀起三个围剿设备缺陷的战役,围绕安全供电大闹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广泛地推行了带电操作法。经过全所职工长期苦干巧干,共消灭了七万六千多件设备缺陷,其中属于重大设备缺陷的有一千五百余件。与此同时,一次变电所职工又严格地执行了“定期进行设备鉴定和巡视”、严格安全系统人员的配备”、“严格安全检查”等“五定”、六严格”制度,到1959年4月11日,创出了一千天安全供电的纪录。一次变电所保持一千天的安全供电,对保证鞍钢安全生产起了重大作用。(附图片)
阜新发电厂透平分厂青年红旗运行一班司机长马长田经常认真、细致的检查设备,已经六年多没有发生任何事故。
新华社记者 李福德、孙丕永摄


第2版()
专栏:

辽宁札记
张沛
十二小时和二十小时
4月中旬,正是媚人的仲春时节,记者从北京乘京沈直达快车北行,开车时间是下午七时。第二天一早六时五十五分就到了沈阳,“里七外八”共约一千五百里路,只走了十一个多小时。一个晚上,闭上眼睛出发,睁开眼睛就到,这样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现在人们乘京沈快车,并不觉得速度大大提高了,好像火车本来应当就是这样快。可是,事情就怕比较。我第一次来往京沈道上,是十年以前的1949年。记得那时,南来北往车行都将近二十个小时。十年中间,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千千万万件的新变化,这些变化加在一起,构成了我们国家的巨大的发展和进步。二十小时和十二小时,这个不被人注意的火车时间表上的小变化,也给我们国家的发展速度,落上了一个微小的然而是有说服力的注脚。
第一把交椅
到了辽宁省,你处处会感觉到一种强烈的工业的气氛。浓烟滚滚的烟突、鳞次栉比的厂房、巍然高耸的铁塔、枢纽站上密如蛛网的铁路……,它们向你示意:这儿,是我们祖国的一个强有力的工业基地,一个典型的工业比重很大的省份。从地图上数一数,有十个城市,可以加上工业城的头衔。它们向全国输送:钢铁、煤炭、机械、人造石油、火车头、海轮、化工产品,一直到柞蚕丝绸、玻璃器皿和罐头食品。在这些工业城中,应当特别提一提鞍山。
谁不知道鞍山?是的,全国各地都熟悉鞍山,都知道鞍山是我国第一个巨大的钢铁生产的中心。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曾用人力、物力、财力支援过鞍山的建设。现在鞍山变得怎样了?也许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它的近况。
没有去过鞍钢的人,可能以为它不过是一个大的工厂罢了,其实不然,它是由四十多个大的厂矿组成的联合企业,它的专用铁路线比南京到上海还要长。你即使乘着汽车跑,要看完所有厂子,也得好几天。现在,鞍山拥有我国最大的现代化的炼铁高炉和炼钢平炉。我国自己制造的十号高炉每昼夜的炼铁能力可以达到三千吨左右。这就是说等于三千个日产一吨铁的小高炉。那末,多少人来管理它呢?包括炉长、煤气工、炉前工一起,一个班只有十一、二个人,一昼夜三班加在一起,也不过三、四十人。它的大型平炉,人们叫它“平炉王”,一昼夜的炼钢能力达一千多吨。一个炉子,等于一个中型炼钢厂的全部产量。可是,设备越大越现代化,越需要人的智慧和技术,越需要人灵敏地掌握它。否则,炉子不听你使唤,大和现代化就变得没有意义。鞍山的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员,在党的领导和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已经征服了这些在世界冶金业中也是少有的大家伙,让它们乖乖地为中国人民效劳。现在人们站在鞍山的大高炉和大平炉群跟前,看着火红的铁水和钢水从炉中倾泻出来的时候,在人们的思虑中,只是如何炼出更多更好的铁和钢,并不觉得这种大高炉、大平炉有什么特别新鲜了。可是,1948年就在鞍山或者曾经在那时到过鞍山的人,他们的记忆并没有消失。面对着今天的繁荣景象,想想刚刚解放的1948年,鞍山,在十年中间,跨过了一个多么巨大的时代啊。一个残破的、僵死了的鞍山,在工人阶级手里变成了一个宏伟的、生气勃勃的鞍山。那时,斩钉截铁地认为共产党只会种高粱而绝不可能办好这样一个大钢铁厂的先生们,现在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如果他能再来看看,他也许会多少改变一下自己愚蠢的观念。其实,那时所说的“大钢铁厂”,和今天比较已经是两回事了。那时最大的高炉和平炉,现在变成小弟弟了。1943年,是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时生产的最高峰,那一年生产了八十四万吨钢。1958年,鞍山生产了四百二十万吨钢,四百二十万等于八十四万的几倍,是很容易算出的。去年鞍钢的钢产量占了全国现代钢铁企业全部钢产量的一半左右。
巨石投入水中,激起的绝不是一个浪花,鞍钢大发展的影响不只停留在鞍山,它正在更宽阔的范围内发生作用。鞍山供给全国无缝钢管、重型钢轨、各种型号的钢板、钢材……,这只是它的作用的一个部分或者一个方面。它的作用的另一个方面(人们有时容易忽视它),是钢铁原野上的播种者。它向许多冶金工业处女地,输送掌握高炉、平炉、轧钢机的人材。仅仅1958年,鞍钢送出了两万六千个技术工人,四千个工程技术人员(其中有五百个工程师),八千个管理干部。从江汉平原到玉门关外,都有来自鞍山的男女。只要想一想,再过十年,这些人又将发挥出多么巨大的作用,又将培养出多少接班人。我国现代化的黑色冶金工业的建设从鞍山开始,而它的前景呢?人们现在还无法预测它最终的规模,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鞍山为我们建设强大的钢铁工业创造了条件。
1959年,鞍山在一千八百万吨钢中,占有一个巨大的数字,现在鞍山,在我国钢铁企业的行列中,无可争辩地坐着第一把交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十几万鞍钢职工,正在高举着1958年大跃进的红旗,为创造更高的日产水平在英勇地战斗着。
人人都知道
沈阳,这是一个闻名全国以机械工业为核心的大工业城。仅仅工业企业的职工就有五十多万人。可是,这样大的工业城,要在短短的三几个月的时间里,完成六大设备的制造,却也挺吃力呢。会举重的大力士,不一定擅长打篮球,游泳健将对于打乒乓球可能是个外行。同样,能造大型、精密的机床的机床厂,对于小小的看起来挺简单的农田排灌用的柴油机,在开始时也会觉得很不好办。沈阳有个著名的第一机床厂,这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起来的全新的机床厂,它生产着好些种类的现代化车床。在六项重点设备的突击中,除了发电设备外,它还承担了四百台柴油机的制造任务。起初,人们觉得能造出那样头等的自动车床,造柴油机总不会有什么问题,可是第一批柴油机造出来,试验时,总是着不了火。柴油机不着火,等于机床上的小马达不动弹一样,是死家伙,这怎么行呢?以后发动群众,人人想办法,才过了技术关。看起来,技术不论高低大小,都绝不可轻视它。
可是,发动群众过技术关以及其它的什么关,首先要过一道政治关。这种政治关,并不需要谈多少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大道理,而是要用最简明的方法让每个工人都知道当前的形势和任务。沈阳市的六大设备的生产从3月以后,进度加快,原因之一就是沈阳市委通过各种会议形式,把突击制造六大设备的任务和完成任务的重要意义告诉了每个工人。人人都知道,为什么要突击,这一下就好像增加了几万马力的动力。沈阳矿山机械厂提前完成了八十台洗煤机的生产任务,他们的经验之一就是向全厂大宣传、大动员、大赛大比大检查,使得人人都知道都记熟两个数目字:七千万和七百万。这两个数字是什么意思?七千万,是八十台洗煤机的年生产能力能洗煤七千多万吨。七百万,是提前一个月完成八十台洗煤机,就能使国家增产近七百万吨洗煤。看起来这不过是一种鼓舞,但鼓舞能够迅速变为促进生产的巨大力量。
革命,是群众自己的事,建设,也是群众自己的事。群众自己的事要群众自己办。要办得好,就必须让群众懂得为什么要办。当人人都知道为什么要办的时候,问题可以说解决了一半。党的责任在于引导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而不可能代替群众去办。
无名的炼钢英雄
报纸上、画刊上、电影镜头中,经常出现炼钢厂钢花四溅的雄伟景色。看到这种图片、画幅、镜头时,人们总会为那些在高温前穿着帆布衣、戴着暗色的镜子,手执铁钎的炼钢工人的英勇形象所激动。他们脸色黝黑,汗水淋漓,然而他们是最美丽的人。
但是,许多人还不知道和炼钢炉发生密切关系的,还有另外一部分英勇而伟大的人,他们是护炉工人。护炉工人工作的时候,往往是在炉子生产不正常或者停止生产进行检修的时候,因此,报刊上,电影镜头中,不常容易见到他们。可是他们是无名的炼钢英雄。
这是一个普普通通修炉的场面。鞍钢二十四号大平炉在检修,我们正好去访问它。炉子大概已经停止生产一两天了,六、七个修炉工正在炉子里紧张工作,我想,现在炉子内大概不热了,你看,他们不是安详地不动声色地在工作吗?于是我也钻了进去。炉内确实不是什么高温,因为已经停火一两天了,可是,仍然回荡着一股热气,有如南方炎热的夏天的中午。我大概只待了五分钟就出来了,而那些护炉工人呢?照样不动声色在埋头工作,而且一直要工作几小时。他们把炉子修好以后就走了。虽然照片中没有他们,可是他们为炼钢准备了条件。
在革命时代和建设时代,都有成千成万在报刊上、电影中不大看得到的无名人物,但他们却对革命和建设作了出色的贡献,他们是勇敢的人、英雄的人。没有他们,革命和建设都不能成功,就像没有护炉工人,就不可能使钢水常流一样。
建设蓝图中所没有的
大连造船厂,是我国北方最大的造船厂。不久以前,它的万吨海轮的船体下水了。这个造船厂本来是只造船,不造机器的。它的主要工艺是铆和焊。不管多大的船,总是用钢板铆焊起来的,所以要讲铆焊技术,造船工人是顶刮刮的。可是,现在国家交给它重型轧钢机和发电设备的制造任务。
两套七五○/五五○的轧钢机,每套有六万个部件。一个大部件热剪机重三十二吨,一个铸钢件重二十几吨,一个人字齿轮吨把重。这对于造船工人来说,是个大难题。一来,没有这样多更没有这样大的机械加工设备;二来,这里的人只懂得船的性格,根本不摸轧钢机和汽轮机的脾气。
条件很不利,可是条件是可以改变的。造船厂勇敢地挑起了担子,而且发动群众来挑,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方法来挑。九十三套专用胎具制造出来了,65%的轧钢机加工量靠自己制造的简易设备加工出来了,大部件、小关键都过了关,虽然每一个关都是不容易过来的。这一来,困难的形势走向它的反面。人们本来以为这一切努力,只不过是为了完成国家任务,可是没有想到由此带来了丰富的副产品:通过轧钢机和发电设备的制造,机械加工能力大大提高了,技术水平大大提高了,一个建设蓝图中所没有的专用工段在不知不觉中建设起来了,为既造船又造机器提供了条件。
困难可以转化,问题在于创造条件。不要怕困难,但要积蓄战胜困难的“资本”——创造必需的条件,这样,客观规律就在你的掌握中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