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4月4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北大西洋集团必须结束它的战争政策
朝捷两国政府呼吁实现苏联关于防止战争的建议
“意大利和平运动”书记处揭穿大西洋集团侵略实质
新华社平壤3日电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今天发表声明,表示完全支持和赞同苏联政府在3月29日发表的关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声明中所提出的和平建议。
声明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认为,实现苏联政府的这一建议不但符合世界和平的利益,而且也完全符合朝鲜人民的民族利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坚决主张,北大西洋公约参加国应接受苏联政府的这一建议,立即结束他们追求的战争政策。”
声明说:“保证世界和平和人类安全的唯一出路不是组织军事集团,而是遵守一切国家间和平共存的原则,加强和发展互相合作。”
声明说:“过去十年来北大西洋公约集团的一切实际活动明白地显示了这一机构是鼓吹军备竞赛和‘冷战’、挑拨新战争的侵略机构。”“西方帝国主义者积极利用这一机构来反对今天日益广泛发展的民族解放运动的事实,也暴露了这一机构的侵略本质。”
声明说:“朝鲜人民清清楚楚地记得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集团的大部分成员国参加了反对朝鲜人民的可耻的侵略战争,给朝鲜人民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痛苦和艰难。”声明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反对外来帝国主义侵略军队驻扎在亚洲的任何一个国家;反对把亚洲的任何一个国家或任何一个地区变成美国侵略军的原子基地;同时再一次阐明它主张在亚洲整个地区建立无原子武器区的立场。”
新华社2日讯 今天捷克斯洛伐克外交部代表政府发表声明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以来的十年充分证明,这个军事集团自其建立之日起,它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助长
“冷战”、制造各国之间的敌意、加剧国际紧张局势、加紧扩充军备的运动和准备向社会主义国家发动战争。
声明指出,美国在别国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并在这些基地上设置原子武器和火箭武器的做法,就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侵略政策无可争辩的证明。
声明特别提到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对德国问题的政策的危险性,并强调指出,由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加入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由于美国的支持,德国军国主义已迅速复活,西德成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欧洲的仅次于美国的一支突击部队,这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其他成员国也是一种危险。
声明指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政策的矛头不仅指向社会主义国家,而且还指向亚非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
声明最后说,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认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之间缔结互不侵犯条约具有重大的意义。这种条约能有力地阻止任何侵略者的活动。
新华社3日讯 据塔斯社罗马2日讯: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十周年的时候,“意大利和平运动”书记处发表了一项声明,声明揭露了这个组织的侵略性质。
声明着重指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声称它愿意致力于和平,但是,这个集团成员国的政府却反对裁减军备和缓和紧张局势方面的一切具体措施。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自命为各国人民自由的堡垒,但是大家都知道,正是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的武器的帮助下,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自由才横遭镇压,亚洲、非洲和美洲许多国家的独立被消灭或受到限制,中国人民的完全统一遭到阻挠。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宣称它是防御性组织,但是,它同时却在扩大最强大的进攻武器——原子导弹基地网。
声明说,意大利人民怀着不安和愤慨的心情指出,意大利政府对缓和世界紧张局势的各种要求的回答是:企图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范围内建立意—法—德三角联盟,阻碍任何有利于和平的进展,拒绝解决柏林问题,企图使冷战经常化,使西德的复仇主义可以任意发展。
“意大利和平运动”书记处号召意大利人民坚决反对冷战政策和军备竞赛政策,并且要特别反对在意大利境内建立美国导弹基地。


第5版()
专栏:

“黑约”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被世界人民斥之为“黑约”集团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美国控制下的帝国主义阵营的主要侵略工具。它一贯进行着侵略性活动和反人民的活动。
美国先在1948年3月鼓励英、法、荷、比、卢签订了“西欧联盟”条约,然后在“西欧联盟”的基础上,纠集加、丹、冰、意、挪、葡等共十二个国家,在1949年4月4日正式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1952年2月,美国又把非大西洋地区的土耳其和希腊拉进了这个集团,1955年5月西德也参加了这个组织,凑成了十五个国家。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理事会是这个集团的最高权力机构,每年要举行二至三次会议。由各缔约国的外交部长、国防部长和财政部长参加,有时总理也参加。理事会休会时由叫作常任代表理事会的机构来处理日常事务。
理事会下设有由各成员国参谋总长组成的军事委员会,这是这个组织的最高军事机构。它的常设执行机构叫作常设委员会。常设委员会可说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神经中枢,它可以采取重大的军事决定,并负责研究一般的战略问题。它的下面附有七个特别军事机构和三个司令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大西洋海军司令部,海峡司令部。其中的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是主要力量,它的下面分设地中海、南欧、北欧、中欧四个司令部。这四个司令部下又设有十七个指挥部。这一套军事机构,极为庞大,连前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洲盟军最高副统帅的英国元帅蒙哥马利也承认它是一个“庞杂的、笨重的、充满冗员的”机构。所谓欧洲盟军最高司令的位置从开始至今都是由美国人担任,第一任是艾森豪威尔,现任是诺斯塔德。军事委员会和常设委员会的办公处都设在华盛顿美国国防部的五角大楼内。诺斯塔德公开说,这样能使各国代表“接近美国国防部”。
从这个集团成立的时候起,美国就迫使各成员国扩军备战,部署侵略活动。这集团的成员国十年以来军事开支已达到五千亿美元。去年来,美国一直施加压力,要求将这集团的地面部队从现有的二十一个师迅速增加到“最低限度”的三十个师,其中至少有一半是拥有原子武器。美国还利用北大西洋集团建立了成百的军事基地,在这些基地上配置原子武器,妄图包围苏联。在美国的侵略计划中,建立一支以西德军队为骨干的侵略部队一直是它的中心课题。它指使西德宣布到1959年年底要建立十二个陆军师,并提出到1961年4月1日陆军兵员将达到二十万人。
美国还利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作为它控制和奴役西欧国家的工具。它通过对北大西洋集团的军事、政治的控制权,把各成员国的军队、空防、基地、交通线和资源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美国驻在各成员国的数十万军事人员,享有治外法权,肆行蹂躏各国主权,横行无忌。美国并通过这个侵略集团,支持殖民主义国家,镇压波澜壮阔的民族独立运动。
但是,美国拖着它的盟国在军备竞赛道路上前进的结果,进一步加深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使它在推行它的侵略计划时,困难重重。1950年12月北大西洋集团会议曾经通过美国拟订的扩军计划,规定到1954年建立一百个师。这个建军指标一再缩减,一次又一次地不能完成。随着经济和政治危机的发展,在东风压倒西风的总形势下,北大西洋集团内部的矛盾和倾轧进一步加剧。最近法国宣布它的地中海舰队不再受北大西洋集团的管辖,就是矛盾发展的标志之一。
(新华社)


第5版()
专栏:

北大西洋集团成立十周年黯然度过
华盛顿“庆祝”会上冷战叫嚣掩不住怨声
新华社3日讯 华盛顿消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日开始在华盛顿举行理事会会议,“庆祝”这个侵略性军事集团成立十周年。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代理国务卿赫脱在演说中竭力鼓吹这个集团十年来“取得的成就”,并且要其他成员国相信美国在今天仍然拥有“实力地位”。他们要求成员国具有“坚持不渝”的“勇气”,继续追随美国扩军备战,并且为此而作出“必需的牺牲”。他们特别呼吁成员国保持“团结”,认为这同北大西洋集团的“生命攸关”。
艾森豪威尔和赫脱的这种主调反映出,在东风压倒西风的形势下,美国“实力地位”的破产,已经使得这个集团成员国对美国产生了深重的“信心危机”。在目前,这个军事集团成员国内部的争吵和矛盾已日益表面化。就在这次会议开幕前不久,长久以来吵着要求分享西方世界“领导权”而未得到理睬的法国总统戴高乐宣布将在战时保留法国地中海舰队的指挥权,前北大西洋集团盟军最高副司令、英国元帅蒙哥马利又一次公开攻击美国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垄断地位。
赫脱在秘密会议上发言要求成员国继续扩军时,吹嘘美国的军事力量,掩饰美国目前在发展导弹方面落后于苏联的事实。他说,在“必要的时候”美国将用它的全部飞机和导弹力量来“保卫”它的大西洋公约中的盟国。赫脱大弹所谓苏联“威胁”的滥调。他说,西方今天面临的“侵略性挑战”是和十年前“一样的”,甚至比十年前“更阴险”。他继续鼓吹“实力政策”说,“军事力量以及和必要时使用这种力量的勇气”是这个军事集团“进一步取得进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理事会主席、荷兰外交大臣伦斯在发言时一方面竭力“鼓吹”冷战政策,另一方面却谈到了这个侵略集团所奉行的政策的深刻危机。伦斯承认,苏联所推行的和平外交对西方的公众舆论是有“影响”的。他说,西方公众存在着一种“厌倦”的心理。他把它叫做“失败主义”。
在谈到北大西洋公约国家之间的关系的时候,伦斯抱怨说,“我们大西洋的团结不应当仅限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地区,还应当体现在世界其他地区的问题上”。他又说,“我们在大西洋这一边的人们感到在设法解决我们的欧洲以外的问题方面,有权利获得更充分的了解和支持。”伦斯的话反映了北大西洋集团中西欧成员国对美国在亚非攫取它们的殖民利益越来越大的不满,以及它们希望更多运用这个集团的力量巩固其殖民利益的要求。
极端亲美的北大西洋集团秘书长斯巴克在会上叫嚷所谓西方面临“苏联大规模的政治攻势”。他说:“我们经不起放松努力,相反,环境要求我们比以前更警惕”。他还要求各成员国“部分地离开(那种)只管自己的政策”。
鉴于西方舆论要求改变“冷战”政策的压力十分强烈,艾森豪威尔、赫脱和斯巴克在鼓吹继续进行“冷战”的同时,也不得不作出一些愿意同苏联进行谈判的表示。(附图片)
十周年阅兵典礼 方成


第5版()
专栏:札记

“管家”的悲哀
号称美国在西欧的“管家”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秘书长斯巴克,在最近一期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文章,发出了异乎寻常的哀鸣,不得不承认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真正弱点是成员国的不团结。
斯巴克真不愧是山姆大叔的忠实“管家”,他大声疾呼要求取消所谓“联盟内顽固的民族主义和个人主义势力的反对”,作为解决不团结问题的“合理办法”。斯巴克开的这张方子,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他过去一直就叫喊要“大西洋联盟”成员国,放弃民族主义,服从所谓“超民族的控制”,以牺牲各国的主权来实现“统一”。很显然,这就是要“统一”到美国的控制之下。然而斯巴克鼓吹的“统一”并没有收到什么效果,相反的,“大西洋联盟”的许多伙伴对美国的控制的抗拒越来越强烈。这正是斯巴克的悲哀,也是北大西洋集团的悲哀。


第5版()
专栏:

伊拉克经济部长库巴谈经济政策
鼓励私人资本免受外国摧残
同社会主义国家贸易可能避免资本主义危机引起的波动
新华社巴格达2日电 伊拉克经济部长库巴今天在接见伊拉克“消息报”记者时说,伊拉克政府经济政策的最重要原则,是要鼓励私人资本活跃起来。
库巴说,这个原则是由伊拉克革命的性质所决定的。他说,“我们的革命是以全国各阶级充分合作为基础的民主革命。中产阶级将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私营部分将受到政府的注意和鼓励,并受到政府的保护,免受外国竞争所摧残。”
“消息报”记者问到,私人资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向那些根据同苏联缔结的协定而建造的工厂进行投资,库巴回答说,“根据协定建设的工厂具有不同的性质。其中有些工厂是属于重工业性质的,由于种种经济原因,这种类型的工厂当然必须属于国营工业部分。最重要的原因是这种类型的工业影响和关系到国家的重要利益。而且,这种工业需要的资本是庞大的,除了国家之外,其他任何人是很难提供的;同时,这种投资也不能很快就获得利润。轻工业或者消费品工业是政府鼓励私人投资的部门。为了这个目的,政府决定开始建造一些示范性的工厂来吸引私人资本。”
库巴说,“政府已经采取重要的实际措施来筹备建设大批小型工业,这些工程能在几个月内建成,同时只需要少量的资金。政府同某些友好国家进行了友好谈判,以便具体深入地研究这些工程。政府打算在接到这种研究报告后号召资本所有主进行全部和部分的投资”。
库巴说,伊拉克政府还要培养伊拉克的技术干部和行政管理干部,以便建设和管理企业。
库巴还回答了“消息报”记者的另一个问题:同社会主义国家签定的经济协定在目前和将来对伊拉克的经济有什么影响。库巴说,“当然,这些协定不能在一夜之间便立刻见效。同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贸易的最重要特点之一也许是使伊拉克政府有可能制定长期贸易政策,因而有可能在出口方面避免资本主义危机所引起的波动。”
这位部长又说,“重要的是,已经有了开端,贸易和私人接触日益发展,从而为有关方面带来许多良好的结果。尽管签定上述协定以来的时间很短,但是伊拉克已经同社会主义国家签定了许多重要合同,包括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的著名的椰枣交易,同苏联进行的棉花、小麦和糖的交易以及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其它许多交易。”


第5版()
专栏:

废除英国利用哈巴尼雅基地的特权
伊拉克政府限令英军七天后撤走
新华社巴格达2日电 伊拉克武装部队第三师师长哈利勒·赛义德准将1日说,伊拉克政府已经限令英国军队在七天以后就开始撤出哈巴尼雅基地。
赛义德准将在向第三师一部分军官讲话时驳斥了一些关于取消伊拉克同英国的“特别协定”和使英国军队撤出哈巴尼雅基地的措施都还没有实行的谣言。他说,制造这些谣言的目的是要引起人们的怀疑和散播不和。
哈利勒·赛义德准将谈到了帝国主义反对伊拉克的阴谋。他说,每当卡塞姆总理领导下的伊拉克政府想满足人民的一项要求、想给人民带来繁荣的时候,帝国主义者和反动派就加剧了制造阴谋的活动。他们发动第一次阴谋的时候正是伊拉克政府开始以现代化武器武装军队的时候。因为敌人不希望伊拉克的军队和人民强盛。但是那次阴谋遭到了惨败。
他接着说,策划第二次阴谋的时候正是伊拉克实行土地改革的时候。帝国主义者和反动派同封建主勾结在一起企图推翻伊拉克共和国,至少企图破坏土地改革法的执行。
赛义德准将说,最近一次阴谋是卖国贼沙瓦夫及其走狗、反动分子和野心家共同执行的。他们企图推翻伊拉克政府。
这位准将强调说,伊拉克共和国的制度是正确的制度。企图破坏伊拉克独立的任何阴谋诡计和尝试都将和先前的阴谋一样被粉碎。他号召加强人民队伍的团结,不让敌人有空子可钻。


第5版()
专栏:小统计

北大西洋集团成员国的军费、基地……
北大西洋集团成立迄今的十年来,一贯加紧扩军备战,从下列统计中可以看出参加这个集团的国家的军费开支总数是非常巨大的。
(单位:百万美元)
1949年 18,723
1950年 20,434
1951年 42,159
1952年 59,870
1953年 64,014
1954年 56,555
1955年 54,124
1956年 56,106
1957年 59,586
1958年 68,429(估计)
参加这个集团的成员国的军费开支在预算中所占比重也是逐年增加的,例如:美国在1939年才占12%,而1949年即占48.9%,到1958年已占到56.7%。
英国:1949年军费开支占预算总支出的24.2%,而1958年即占30.7%。
法国:1950年军费开支占预算总支出的19.7%,而1958年占25.3%。美国在各成员国的军事基地
西德 24
法国 11
英国 18
意大利 3
加拿大 4
冰岛 1
土耳其 20(空军基地)
(西)


第5版()
专栏:国际简讯

国际简讯
阿联要求在伊埃及教员辞职
巴格达讯:据巴格达电台2日报道:阿拉伯联合共和国驻巴格达大使馆已经要求所有在伊拉克工作的约四百名埃及籍教员提出辞职。他们接到通知说,辞职是强制性的。他们甚至收到了准备好的辞职书。
美国派特种舰队到西太平洋
华盛顿讯 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两栖舰队司令查尔斯·金3月30日宣布,一支由十五艘袭击艇、运输舰和登陆艇组成的特种舰队将在4月6日调到西太平洋。这位美国司令毫不讳言,这支舰队的任务是镇压西太平洋地区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第5版()
专栏:

北大西洋集团内部矛盾的发展
王进
十年来,美国利用和控制北大西洋侵略组织,在“共产主义威胁”的幌子下,一手拿美元榨取“盟国”,一手拿核弹恐吓“盟国”,把它们束缚在美国的战车上,从而推行为美国树立世界霸权的“实力地位”政策。但是,近年来,一方面,由于东风劲吹西风益衰的国际形势;另一方面,由于帝国主义内部力量对比所起的变化,使得美国在北大西洋侵略集团内的
“领导地位”已发生了“危机”。因之,在美国力图继续保持自己日益动摇的“领导地位”而加强控制西欧的同时,西欧“盟国”则竭力想摆脱美国的控制。这种控制和反控制的斗争愈来愈剧烈,已成为当前美国同西欧“盟国”关系中日益严重的问题。最近,美国国务院为这集团成立十周年编印的小册子,也不得不承认这个集团的成员国“在利害关系上发生的冲突”。北大西洋集团成员国间利害关系的这种“冲突”,实际上是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的表面化。
力量对比的新变化
战后十年来,资本主义内在的客观规律所起的作用比战前更大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强了,这一切集中表现在北大西洋集团内部力量对比的新的变化上。
(一)美国在西欧的“领导地位”相对削弱,西欧国家的力量则相对增强。
战后初期,西欧国家遭到了严重的削弱,而美国则在战争中又一次扩张了它的经济力量,其工矿生产占资本主义世界总额的一半以上。这是二次大战结束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表现。当时美国利用西欧国家的经济困难,竭力扩张它在西欧的势力。但是这种不平衡的趋势近年来又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西欧国家经济力量的增长,以及美国在西欧力量的相对削弱上。首先,从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额中各国比重的变化来看,战前1937年美国所占的份额为41.4%,战后初期1948年美国上升到56.4%,占一半以上,而西德、法、意、荷、比五国加在一起仅占13.7%。但到1957年,美国所占份额即下降到48.6%,英国降到8.1%,而西欧五国则上升到20.9%(西德占10.1%,法5%,意3.6%,荷1.1%,比1%),已同战前1937年这五国所占份额20.9%大致相等。
再从贸易方面来看,在资本主义世界出口总值中,战后初期1948年美国所占分额达24%,英国占12.1%,西德、法、意三国合在一起仅占6.9%。但到1957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出口中的比重则下降到20.9%,英国降到9.4%,而西德、法、意三国则占16.3%(西德占8.7%,法5.1%,意2.5%,已超过三国在战前1937年所占比重12.7%)。加上美国1958年二十四亿美元的黄金外流,使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得到了好处。结果,西欧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消除了“美元荒”,它们同美国打交道的经济地位相对加强了。这就使西欧“盟国”不愿再像过去那样受美国的严格控制了。
(二)美国“军事优势”神话的破产,以及它在全世界进行侵略活动的失败,进一步使美国的“实力地位”遭到打击。
北大西洋集团在它刚成立时,美国统治集团妄想依靠它当时的所谓原子武器方面的垄断地位在国际事务中称王称霸,同时也借此来加强对它的“盟国”的控制。但是不久,美国的“原子优势”像肥皂泡那样破灭了,苏联不仅同样掌握了原子弹,而且还有氢弹。特别近两年来苏联科学技术上的巨大成就,洲际火箭和人造卫星以及人造行星的出现,更改变了两个阵营力量的对比。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否认苏联在军事方面已经占优势了。这种情况的出现大大改变了北大西洋集团的战略形势。美国已经不是永远安全的后方了。这种形势,正像广大西欧舆论所指出,现在西欧“盟国”已经不能依托美国的“保护”,而倒是要西欧来“保护”美国了。这当然使美国的“领导地位”大大动摇。艾森豪威尔前天在北大西洋集团十周年理事会会议上的演说中着重要盟国“团结”和“牺牲”,即为美国“纸老虎”又一次表现的明证。
美国在它的“实力地位”政策破产之后,又在去年对黎巴嫩的武装干涉和在台湾海峡地区制造战争挑衅的侵略活动中,连续遭到失败。这就使原已衰落了的美国的威信进一步降低了。而美国的失败给它的“盟国”造成了一个争夺领导权的大好机会。
(三)西欧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西德的变化,有助于西德军国主义的崛起。
战前1937年,英国的工业生产占资本主义世界总额的12.5%,而当时整个德国仅占9%。到1957年,英国所占的比重下降到8.1%,而西德则上升到10.1%,已凌驾于英国之上。1958年西德工业生产上升约2%—3%,而英国则在停滞三年后又下降约3%。除西德外,其他西欧大陆国家的工业生产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再从对外贸易方面来看,1947年西德在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中居第二十六位,但自1955年开始,西德已超过法国而居美英之后名列第三。在资本主义国家出口总额中,西德所占比重,已经从1948年的1.1%上升到1957年的8.7%,而同期英国的比重则从12.1%下降到9.4%。但到了去年,西德更在制成品出口竞争中赶过了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出口国家。
西德经济力量的发展和美国的大力扶植,使它在帝国主义集团内的政治和军事上的地位也越来越加强。在西欧,西德通过各种统一欧洲的活动,如组织“煤钢联营”、“共同市场”以及德、法、意三国军火同盟等等形成了一个以西德为主力的反抗英国的波恩—巴黎—罗马轴心。而北大西洋集团内一些和英国冲突的国家也纷纷寻求西德的支持,这就使西德在西欧的力量不断加强,而英国却相当孤立。在军事上,西德正在从美国手里得到各种原子武器和导弹武器。西德的纳粹将军也高踞北大西洋集团中欧司令的要津。但是西德军国主义者并不以此为满足,他们正在企图控制北欧国家的海军,以便使西德能在北大西洋集团中的地位更为增强。
西德在经济、政治、军事力量方面的增长不能不使帝国主义集团内部的矛盾尖锐化。
经济矛盾尖锐化
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的加强,北大西洋“盟国”之间的经济矛盾和斗争越来越尖锐。
战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平行市场的出现,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大大缩小,加上美国对外实行经济扩张,西欧国家的市场问题日益严重起来。目前由于资本主义世界性危机的发展,这个问题更成为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
战后以来,美国实行“保护贸易”政策,一方面限制别国向美国输出,同时却加强自己向别国的扩张。这种情况已经引起它的“盟国”的极大的不满。英国最近在麦克米伦访美时公开对美国的这种贸易政策提出强硬的抗议。而西德也由于本国的煤业危机而限制美国煤的进口。这已引起美国的不满和反对。
在美国支持下,西德联合法、意等六国,建立西欧“共同市场”,来排挤英国势力,是这方面一个突出的例子,西德、法国等筹建
“共同市场”主要是造成西德、法国垄断资本称霸西欧的局面;并把英国排挤出西欧市场。而西欧在英国对外贸易额中占四分之一,其中“共同市场”成员国占八分之一以上,西欧“共同市场”的成立对英国当然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英国针对六国“共同市场”的挑战,提出了西欧十七国(包括上“共同市场”六国在内)的西欧“工业品自由贸易区”计划,其目的在于瓦解“共同市场”,破坏德、法联盟。使自己在西欧保有一个有利的地位,并进一步打开欧洲各国的市场。
由于这两方面矛盾的尖锐化,长期来法、德、英等国家围绕着“共同市场”和自由贸易区问题进行的谈判,不能达成任何协议而以破裂告终。接着去年12月英镑、法郎、马克都实行有限度自由兑换,使“西欧支付同盟”宣告垮台,更加剧了西欧的经济战。这场战争至今还在继续。
争夺领导权的斗争
早在北大西洋侵略组织的前身——西欧联盟筹组的时候,美、英帝国主义就为争夺西欧领导权进行了明争暗斗。尽管当时英国力量已在战争中遭到削弱,但它从不放过机会试图建立自己的军事、政治势力范围。正是在这种目的下,英国联合西欧四国组成了西欧联盟。杜勒斯在西欧联盟成立后不到一年写成的“战争或和平”一书中说过这样的话:“现在美国正以经济和军事的援助,支持一个分裂的欧洲对抗苏联共产党,要把欧洲统一在自己势力范围内”的时候,而“英国的政策是使欧洲分裂,从而使它自己成为均衡势力的核心”。从杜勒斯的话听来,不难了解西欧联盟当初有着防止美国势力在西欧扩张的一面的。
但是当时这种争权夺利的斗争范围比较小,只在英美之间。而且由于战后英国势力的削弱,这种争夺领导权的企图很容易就给美国压下去了。但是现在,当美国“实力地位”陷于破产,军事优势神话开始破灭,以及它在全世界侵略活动的失败,而西欧国家力量相对增强时,帝国主义集团内部争夺领导权的矛盾是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尖锐了。
英国在1957年乘美国处境空前困难时提出“相互依赖”的原则之后,英国争夺领导权的野心越来越厉害了。去年10月,英国元帅、已退职的北大西洋集团最高副司令蒙哥马利公开抨击英国战后把领导权交给美国。而最近这位元帅更发表文章,要求改变一切由美国领导的这种局面,而要英国站出来。目前,英国也正在利用美国在柏林和德国问题上的困境和杜勒斯的病倒以及麦克米伦的访苏,乘机要夺取西方世界的“领导责任”。这一切曾经使美国大为恼火。美国报纸和议员公开攻击麦克米伦不配当“领导人”;还奚落地说,要担任主角是“由实力的事实决定的”(美“商业周刊”)。现在这一场斗争还正方兴未艾。
西德和法国也在伺机而起。1957年北大西洋集团巴黎会议时,西德、法国等都对所谓“相互依赖”下的美英联盟独霸北大西洋集团的做法极为愤慨。西德当时联合法、意组成大陆阵线来对抗美英。他们还以“加强磋商”为名,反对美国的独断独行。不久之后,戴高乐上台,他利用西欧大陆对美英不满的情绪,提出了建立美、英、法“三巨头核心”,要跟美英平分领导权。戴高乐的这种做法曾经引起美英的震动。但是美、英估计到戴高乐力量不强,对戴高乐的这个“三巨头核心”一直表示冷淡。于是戴高乐一方面加紧同西德勾结,组成法—德轴心来对抗美英,另一方面又决定把法国在地中海的舰队自行管理,而不交给北大西洋集团的美英将军们指挥,来拆北大西洋集团的台。戴高乐的这一决定使美国极为担忧。他们深怕其他国家起而效法,导致这个侵略集团的垮台。
西德对法国这种想争领导权的企图也是不满的。但是它的主要目标是跟英国争夺第二把交椅。西德在经济方面和大西洋集团内的政治地位上虽然可以和英国决斗,但是目前在柏林问题和德国问题上英国的有利地位和西德的孤立处境,使英国能够在这个问题上向西德施加压力。因此西德就竭力拉拢法国来共同抵制英国。针对英国想当西方世界领导的企图,法、德两国公开表示:“西方联盟中(西)德、法两国伙伴不打算接受由英国首相麦克米伦代替杜勒斯来进行领导”。虽然不久前麦克米伦曾经走访了巴黎和波恩,说什么大家已取得一致意见。实际上,西德和法国对英国感到的不安“还没有完全消失。”有消息说,阿登纳特别反对麦克米伦最近提出的“冻结”军备的计划。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说:“在阿登纳看来,这等于降低西德的身份,使它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中居于第二流”。据“纽约时报”报道,阿登纳还说了这样的话:“这些英国人!他们应该知道,他们再也不能在欧洲大陆起领导作用了”。
北大西洋集团内部这种错综复杂的争夺领导权的斗争正在加深这个侵略集团分崩离析的趋势。
军事上矛盾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北大西洋集团的矛盾不仅限于政治和经济方面,而且在军事方面矛盾也在扩大和发展。
长期来美国所制订的北大西洋集团的“外围战略”由于苏联军事科学和导弹技术的优势而完全破产。为了挽救它在军事上的颓势,美国统治集团曾经提出要在西欧设立中程导弹基地的计划,来包围苏联,并分散对美国本土的打击。但是从美国提出这个计划以来已经好几年了,但一直没有达到原定的目的。北大西洋集团内一些北欧国家丹麦、挪威由于担心美国这项计划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而公开拒绝美国在他们领土上设置中程导弹基地。而法国一直故意刁难,要由法国自己来控制导弹为条件,并且以此作为让法国打入北大西洋集团领导核心和美国讨价还价的资本。因此到现在为止,只有英国、意大利等几个国家同意美国设置中程导弹基地。但是法、意等国人民正在掀起反对设置导弹基地的运动,以迫使本国政府取消这种会带来严重灾难的协定。
另一方面不但美国历年提出的扩军计划一年又一年地不能完成,而且各国越来越自行其是。一些小国不听北大西洋最高司令部的意见缩短了兵役期。法国则收回地中海舰队指挥权不算,还曾拒绝由北大西洋集团合并它的战术空军。并且戴高乐还公开表示“希望完全改变想把盟国军队合并起来的吃力的作法,而在一国一国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合作制度”。与此同时,英国元帅蒙哥马利也指责北大西洋“战略计划紊乱”,军事总部是“庞杂的、笨重的、充满冗员的”机构。他甚至也要求让北大西洋集团军队由各国自己统率。这种看法得到几乎所有西欧国家的响应。
事实证明,北大西洋集团逐步走向四分五裂的趋势正在加强。所谓“大西洋团结”只是一句谎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