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59-04-27

1959-04-27新闻联播 文字版

莫把破烂当珍宝

第8版()<br/>专栏:<br/><br/> 莫把破烂当珍宝<br/> 梅碧华<br/> 据印度报业托辣斯穆索里消息:印度总理尼赫鲁二十四日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不同意中国方面对于印度扩张主义分子的指责。他说:“我从来自北京的报道中发现,他们深受西藏过去的历史的影响。毫无疑问,那时的英国政府在西藏的确是那样行事的。”(四月二十六日人民日报)<br/> 英帝国主义的所作所为,我们是十分清楚的。我们现在想说的倒是:英帝国主义在统治印度期间留下了一大堆不光彩的遗产。在英国被迫退出印度之后,印度的爱国者、正义人士和民族主义者要把这堆不光彩的遗产当作破烂丢进印度洋里去。但是,英帝国主义在长期统治印度的期间也培养了一批印度扩张主义分子。这批人就甘愿违反印度人民的愿望,硬把破烂当珍宝,大言不惭地说是要继承英帝国主义对西藏的“垄断权利”。<br/> 这么一批印度扩张主义分子,是别具肺腑、心术不端的,大概他们也不会忘记“过去的历史”。让我们抄一点历史片断吧。<br/> 民国初年,英国曾经企图阻止当时的中央政府在西藏行使主权。在英国的威胁下,当时我国中央政府曾经派出人员到印度的西姆拉城举行会议。1914年1月12日,英方在会上提出提案六条,其中包括不许我国政府在西藏行使主权,不许把西藏改为行省,不得在西藏驻军等等。此外,还有极端无理的两条:“中国与西藏有纷争时印度政府得判决之”(第四条),“西藏内政暂由印度政府监督”(第六条),如此等等。<br/> 我们抄录这些条文的目的,是在于请今天的印度的一些扩张主义分子深思一番:你们已经把自己推回到1914年,并且和当时的英帝国主义并排坐在一起了。<br/> 最近一个月来,印度扩张主义分子为了策划西藏叛乱,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请看:在印度议会里公然讨论中国西藏问题,政府人员迎护西藏叛乱分子,外交官员散发所谓“达赖喇嘛的声明”,某些报纸提出召开什么圆桌会议,那些扩张主义分子甚至居然组织什么“支援西藏委员会”,所有这些活动,看来是在煞有介事地妄想对中国内政“判决”一番、“监督”一番了。这就不能不引起中国人民的极大的愤怒。<br/> 我们可以回答尼赫鲁总理说:“那时英国的政府在西藏的确是那样行事的”,现在的印度扩张主义分子,又何尝不是继承了这份破烂,在“那样行事的”呢?从前,英国占领了印度之后,它并不想就在印度踏步不前,它总是妄想以印度为跳板,跳上西藏,使西藏成为“印度之续”;今天,如果扩张主义者甘愿和帝国主义并排坐在一起,其结果一定也会和英帝国主义一样,落得一个人人唾骂的下场。

一文不值

第8版()<br/>专栏:<br/><br/> 一文不值<br/> 钱辛<br/> 关于西藏问题,目前美帝国主义采取的据说是“战略性的沉默政策”。<br/> “沉默”而有所谓“战略性的”,这就不免叫人想起东方的一句谚语:老虎蹲下来决不是发慈悲。<br/> 合众国际社透露,美国所以要保持“战略性的沉默”,是根据这样的设想:亚洲非集团国家的人说的一个字要比美国政府说成千上万个反共字眼还要有价值。<br/> 一个字当真比成千上万个字的价值大?这要看是什么字。如果是真理和正义的声音,一个字当然大过千言万语的反共谰言。如果是说谎和诬蔑,是帝国主义的陈腔滥调(例如“西藏独立国”之类),那么不管出自谁人之口,不管是一个字还是一百万字,在人民的眼中,其实都是一文不值的。<br/> 谁都知道,西藏总共只有一百二十万人口,参加叛乱的不过是一小撮反动分子。开罗的一家“晚报”却把这一小撮人的叛乱说成“三百万人反对中国统治的革命”。另一家“今日消息报”的想像力更丰富了,竟说什么叛乱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政府在西藏强迫在家庭生活中实行共产主义制度”,而这种“家庭生活中的共产主义制度”据说是“丈夫将没有固定的妻子,谁也没有固定的儿子”。<br/> 说这些话的也算是“非集团国家的人”,而且远远不止说了一个字。但是像这种常识以下的造谣和诬蔑,就是说上几火车,又有什么价值之可言呢?

炮弹之谜

第8版()<br/>专栏:<br/><br/> 炮弹之谜<br/> 天马<br/> 在所谓“达赖喇嘛的声明”里说,“3月17日,迫击炮朝着罗布林卡宫打了两三炮。幸而炮弹都落到附近的一个池塘里去了。”<br/> 尼赫鲁说,“……据声明(按即所谓达赖喇嘛的声明)说那些炮弹或者什么东西落在他的宫殿上……”<br/> 池塘和宫殿,<br/> 相距不很远,<br/> 有天把话拉,<br/> 互相问寒暖。<br/> 宫殿先说话:<br/> “老兄可危险,<br/> 听说你的家,<br/> 落下三炮弹”。<br/> 池塘听此言,<br/> 瞪起一双眼:<br/> “老兄开玩笑,<br/> 说话失检点。<br/> 我家很平安,<br/> 从未落炮弹。<br/> 倒是我听说,<br/> 你家遭灾难。<br/> 说你运不好,<br/> 身上中炮弹;<br/> 或者啥东西,<br/> 落在你上面。”<br/> 宫殿打哈哈:<br/> 这是胡扯淡,<br/> 你眼又不瞎,<br/> 看我可健全?<br/> 什么怪东西,<br/> 那样玄又玄?<br/> 看又看不到,<br/> 听又听不见!”<br/> 说完一席话,<br/> 彼此心放宽:<br/> 炮弹及其他,<br/> 原来是胡编!

寄给拉萨的亲人

第8版()<br/>专栏:<br/><br/> 寄给拉萨的亲人<br/> 喻石风<br/> 劳役压着,唱不完的歌。<br/> 节日相逢,跳不完的舞。<br/> 三千年来苦中乐,<br/> 谁有你们更倔强地活着!<br/> 绿壁、红柱,百鸟的归宿。<br/> 毛毯、围裙,百花的园圃。<br/> 花鞋、花帽、花衣服,<br/> 谁有你们更热爱彩色的生活!<br/> 汗孕育河谷的土地,<br/> 扛大树当桥,背石板当路。<br/> 谁有你们更努力地工作<br/> ——变故乡为幸福的乐土!<br/> 毛主席的恩情解放军的歌,<br/> 太阳散尽了高原的云雾。<br/> 男女老少相见歌,拉萨好快活!<br/> 谁有你们理解得深刻解放的欢乐!<br/> 太阳温暖的光芒,<br/> 被上层反动派的黄袍遮住。<br/> 解放的歌声,被反动派的高墙堵隔。<br/> 谁有你们郁积得更多三千年奴隶的愤怒!<br/> 如今,阴霾扫尽了,<br/> 解放军彻底扫除了拉萨千年的渣滓,<br/> 市区充满了“吉祥如意”的祝福!<br/> 谁有你们更迅速<br/> 从封建社会跨上社会主义的大路!<br/> 亲人啊!<br/> 请用你们竹签的彩笔,<br/> 写下建设新西藏的史书。<br/> 请用你们勤劳的双手,<br/> 铺平建设新西藏的道路。<br/> 让拉萨河畔长青!<br/> 让拉萨山林长绿!<br/> 让拉萨亲人长歌——社会主义进行曲!<br/> 让拉萨亲人长舞——社会主义进行脚步!<br/> 让五光十彩的拉萨啊,<br/> 永远成为祖国边疆的<br/> 一只欢乐的孔雀!

亮宝会里的乐器

第8版()<br/>专栏:<br/><br/> 亮宝会里的乐器<br/> 毛继增<br/> 文成公主入藏时,还带去了一个乐队,这个乐队所遗留下来的乐器,一直被西藏人民珍贵地保存在拉萨大昭寺里。由于西藏气候干燥,乐器至今没有多大损坏。这些乐器平时都锁在盖有漆印的大仓库里,只有在每年藏历二月三十日的亮宝会上,这批乐器才和保存在这座寺庙里的其他文物一齐搬出来。在拉萨城里游行亮宝的时候,人们便能观光到。乐器色泽鲜艳,制作精美,共有五十多件,(据说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内杂有藏族乐器),绝大多数都是弹拨乐器,有的像新疆乐器“哈龙”,有的像保加利亚民族乐器“札杜尔卡”……<br/> 现在我国保存的唐代乐器,已经不多,这批乐器在我国音乐史上是一笔不可忽视的宝贵财富,对它的整理和研究,应该是今后藏汉音乐工作者的一项光荣任务。

文成公主入藏记

第8版()<br/>专栏:<br/><br/> 文成公主入藏记<br/> 锦华<br/> “正月十五那一天,<br/> 文成公主来到了西藏。<br/> 不要怕过宽大的草原,<br/> 那里有一百匹好马欢迎您!<br/> 不要怕过高大的雪山,<br/> 有一百匹驯良的牦牛来欢迎您!<br/> 不要怕涉深深的大河,<br/> 有一百只马头船来欢迎您!<br/> 这是一个很好的地方,<br/> 名字叫北规雄;<br/> 文成公主带来的粮食种子真多呀,<br/> 共有三千八百种!”<br/> 这是藏族人民最爱演唱的民歌“唉马林几”。文成公主,多少只藏族歌子歌唱她!多少个说不完的故事赞颂她!<br/> 长安求亲<br/> 当藏王(当时称为吐蕃王)松赞干布十六岁的那年,他听说内地唐朝皇帝有一个文成公主,这位公主,美丽非凡,才能出众,不但广读诗书,而且还会多种手艺。各地到长安来向这位公主求婚的人不计其数。皇帝唐太宗一心要为公主选择一位聪明能干的女婿。藏王松赞干布是一位雄才大略、英武俊秀的人,手下又有许多如噶尔等能文善武、明达干练的群臣,于是他就派了噶尔,率领一百名骑士,带着琉璃宝甲等金银宝贝作为聘礼,前往国都长安求婚。噶尔和一百骑士,跋山涉水,备受旅途辛苦,终于来到了长安。<br/> 这时,另外还有四个地方也派了使者前来求娶公主。于是,皇帝把他们请来,说道:“你们有五位使者来求婚,为了避免争执,只好请你们来比比智力,谁最聪明,就把公主嫁给谁的主人。”五位使者都认为自己最聪明,因此同声答应。接着,一场有趣而紧张的比赛开始了。<br/> 五试婚使<br/> 第一次,皇帝叫人拿来一颗碗大的九曲明珠,让他们将一根丝线,从弯曲的明珠孔中穿过去。别处的四位使者,想尽了办法也没有成功,最后噶尔找了一只大个儿的蚂蚁来,将丝线系在蚂蚁的腰上,放入孔中,吹了三口气,蚂蚁顺着孔从另一边爬了出来,丝线穿过去了!<br/> 第二次,皇帝叫马夫赶来了一百匹骡马和一百匹马驹,要他们辨认出它们的母子关系来。别处的四位使者,有的在研究毛色,有的在研究特征,但都得不出要领。噶尔便悄悄地跑到马夫跟前,装作闲谈的样子,向马夫请教。马夫早就听说松赞干布王聪明英俊,又见噶尔虚心诚恳,因此就悄悄地替他出了主意。然后,噶尔便叫把所有的马驹全关在马厩中,只喂料,不饮水。到第二天,才放开马驹,赶入骡马群中,马驹一天未见滴水,口渴难忍,都急忙去找自己的母亲吃奶。噶尔从容地指出了它们的母子关系。<br/> 第三次,皇帝令人给这五个使者每人一百坛酒和一百只羊。要在一天之内喝完酒,吃完羊肉,还要把羊皮揉好。其他四位使者和他们的随从,匆匆忙忙地把羊宰了,弄得满地又是毛、又是血,接着大碗大碗地喝酒,肉还没吃完,就已喝得酩酊大醉,哪里还顾得着揉皮子!只有噶尔,有条不紊地,让带来的一百骑士排成队,杀了羊,一边小口喝酒、小块吃肉;一边揉皮子。这样,很快就喝光了酒、吃完了肉,皮子也揉好了。人没有醉,地上也干净利索。<br/> 第四次是在一个晚上,宫中突然敲起鼓来,皇帝传召要各处使者马上来宫中议事。噶尔想到,初来国都,道路不熟,为了不致迷途,就在要紧的地方做了记号。等到到了皇宫后,皇帝又叫他们立即回去,看谁先到自己的住处。噶尔沿着自己事先作好的记号,很快就回去了。其他四位使者,因来时慌张,毫没注意途径。这时只想早点到家,在宫中乱钻乱撞,结果都迷了路。<br/> 经过几次比赛,噶尔都取得了胜利,使者们都叹服他的聪明,甘拜下风,情愿让噶尔将公主迎回西藏去。但是皇帝还要最后考一考他们,便让文成公主和许多宫女,一共二千五百名,穿上同样的衣服,戴着同样的首饰,打扮得一模一样,集合在一起,让使者们去挑认。谁认出了公主,谁就可以把公主迎去。这二千五百名青年女子,个个服装华丽耀目,环佩叮当悦耳,脸如十五的月亮,体如箭一样端庄。一见到她们,不但其他四位使者没了主意,就连机智的噶尔也意乱心慌。他想,眼看大功就要告成,哪能前功尽弃,可是自己既没见过公主的面,又没听说过公主有什么特征,怎么办呢?<br/> 这时,他忽然想起,旅店的女主人,曾说她服侍过公主,还是去问问她公主的模样儿。女店主一来听说藏王青年英俊,二来见噶尔和蔼可亲,早就赞成这门亲事,因此一五一十地把公主的特征全告诉了他。噶尔回到广场时,见四处使臣都已挑好,幸而都不是公主,噶尔松了一口气,就去挨个儿挑认。到七个时,只见这位姑娘脸蛋儿白里透红光,全身清香扑鼻,左腮隐隐有云采花纹,右腮好似有莲花一样,脑门正中有个红点,红点上端坐着一尊菩萨像,噶尔左看右相,见和女店主说的特征不差分毫,便把公主认了出来。<br/> 公主入藏<br/> 皇帝见噶尔如此聪明,更可想见藏王的英明,今天能成为佳婿,自然满心欢喜。于是准备了丰盛的嫁妆,备办了器皿、药物、汉诗、经史,和记载各种生产技术的书籍——艺林三百六十法宝鉴,工艺六十法,和乐队、乐器、谷种、蚕种、释迦牟尼佛像等,并且派遣了大批工匠随同文成公主一齐进到西藏去。<br/> 文成公主到了拉萨,和松赞干布王举行了隆重的婚礼。从此,夫妇恩爱,同心协力共同治理西藏。那些随着文成公主入藏的工匠,很快地把种植、纺织、建筑、造纸、制墨、酿酒、制陶、冶金、农具制造和碾磨等技术传布开来。藏王松赞干布和许多西藏人,也换下了毡裘衣,穿上了绫罗绸缎。<br/> 不久,松赞干布根据文成公主的意愿,在拉萨寺中心修建了大昭寺。在建庙的时候,填平了湖,搬掉了山,烧成了砖,制成了瓦,最后连一只通灵的山羊都来参加了填湖奠基的工作,至今还能看到羊头露在大昭寺的墙外哩!有一天,文成公主到大昭寺修建工地来检查,工人们热烈地看着文成公主,正在雕第一只狮子的雕塑工人,看得忘乎其形,竟失手把狮子的鼻子削去。后来,为了一律,就使所有的狮子都失去了鼻子。现在人们在大昭寺里所见到的,就是这些没有鼻子的狮子。<br/> 千年遗响<br/> 大昭寺建成后,文成公主便把带去的那尊释迦佛像供奉了起来,并且常在大昭寺门前,向藏族人民演讲,介绍祖国内地生活方式和生产经验。由于文成公主笃信佛教,松赞干布受了她的影响,也大大提倡佛教了。从此,佛教在西藏大盛。如今,年复一年,多少藏胞们虔诚地到大昭寺去朝拜大昭寺里的这尊佛像!去瞻仰大昭寺门前的公主柳——那文成公主亲手栽植的,有人说,就是她的头发变成的“唐柳”啊!<br/> 文成公主感到没有文字就难于普及教化,劝松赞干布创造文字,松赞干布听了她的话,创造了藏文。<br/> 文成公主又帮助松赞干布制订了惩恶扬善的法律,采用了天干地支的纪年法。规定必须惩罚的杀生、偷盗、奸淫、欺诈、挑唆、咒骂、造谣、嫉妒、恶念、违叛等恶行十则,和奖励言语忠实、行为笃厚、敦睦亲族、帮助邻人等善行的“十六要”。<br/> 从此,文成公主就成为西藏人民的亲人,西藏同汉族人民之间的兄弟关系,也更加亲密了。(附图片)<br/> 这是供在拉萨大昭寺的松赞干布(左)和文成公主(右)塑像<br/> 上面两幅照片,是西藏觉木隆剧团演出的藏戏剧照。演的就是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左图是藏王派去求婚的西藏官员们。右图是文成公主到拉萨时,藏王松赞干布在迎接她,两人互献哈达。

背水(图片)

第8版()<br/>专栏:<br/><br/> 背水(国画) 黄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