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4月25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
专栏:

农村人民公社蒸蒸日上
管文蔚代表介绍江苏省大跃进的巨大成就各位代表:
我完全拥护周恩来总理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和李富春、李先念两位副总理的报告。一九五八年,我国六亿多人民,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经过一年苦战,获得了伟大的成就。一九五八年的大跃进指明了我国今后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为今后继续大跃进造成了一个有利的形势,更加强了我们为争取实现更大更好更全面的跃进的信心。江苏省和全国各地一样,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经过全省人民一致的努力,工农业生产取得了大的跃进,全省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觉悟大大提高,全省的工作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全民整风运动的伟大胜利,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我省大跃进的成就,是和全民整风运动的伟大胜利分不开的。去年,我们在全省范围内,抓住了整风这条总纲,以生产为中心、带动各项工作一道前进,掀起了整风和生产两高涨的局面。经过整风运动,全省人民内部的关系得到了系统的调整。各级领导干部大大改进了作风,打掉了官气,和群众同甘共苦,打成一片;群众对于干部的信任大为加强,干部和群众的关系更加密切。人民群众通过大鸣大放大辩论这种社会主义的民主形式,广泛深刻地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人民的社会主义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干部参加体力劳动,对于改进干群关系,起了显著的作用。全省下放干部十四万多人。在农村工作的干部,普遍带头参加劳动,种试验田,在工矿企业中,也实行了“两参、一改、三结合”。经过这样一系列的工作,领导与被领导之间,干部与群众之间,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社会主义的互助合作关系大大发展起来,到处出现了朝气蓬勃的新气象,开始形成了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全省整风运动的胜利,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合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更加适合于生产力,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激发了人民的冲天干劲,因而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飞跃前进。
去年经济建设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年;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都相应提高
一九五八年,我省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年。拿工农业总产值(包括已划给上海市的松江等七个县)来说,一九五七年比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前一年增长百分之四十一,而一九五八年就比一九五七年增长了百分之七十二点七五。其中,工业产值(不包括社办工业)增长了百分之八十二点八三,农业产值比一九五七年增长了百分之六十一点七八。全年完成基本建设的投资,为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投资总和的百分之八十四点八。财政收入比一九五七年增长百分之五十点五。
我省一九五八年的粮食总产量,比一九五七年增长百分之八十八点一。棉花总产量比一九五七年增长百分之六十点二六。林业、牧业、渔业、副业生产也都有相当的发展。我省工业的主要产品,也完成和超额完成了一九五八年的计划。钢产量增长二倍;生铁产量增长七十倍;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增长五点六倍;煤增长百分之八十七;发电量增长百分之四十;棉纱增长百分之六十七;货运量增长一点三倍。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我省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有了相应的提高。全省商品流通总量比一九五七年增长百分之二十四点四。社会购买力比一九五七年增长百分之十八点八。全省农民的平均收入,一九五八年比一九五七年增加百分之四十左右。由于就业人数的增多,失业现象的基本消灭,全省工人的收入,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在城市和农村,人民的生活一般地都得到了改善。一九五八年,我省基本上普及了小学教育,发展了中等教育,大量兴办了农业中学。高等学校由一九五七年的十六所增加到七十四所。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使教育工作的面貌焕然一新。扫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业余教育也有了很大发展。爱国卫生运动取得了很大胜利,长期以来危害人民健康的血吸虫病已经基本上消灭。
我省工业的大跃进,使历史上长期遗留下来的工业上的不合理状况,有了改变。那种只有生活资料生产,而很少有生产资料生产的状况,那种工业集中在宁沪沿线,而苏北广大地区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的状况,那种只能修配、不能制造,或者只能制造一般产品,不能设计、制造大中型的、比较高级的、比较精密的产品的状况,都有了显著的改变。我省农业的大跃进,不但原来低产地区得到增产,而且高产地区也成倍增产;不但水稻、薯类等高产作物大大增产,而且三麦、大豆等向来低产的作物,也有很大幅度的增产;不但在自然灾害较轻的地区增产,而且在遭受自然灾害较严重的地区,也减轻了受害的程度。
去年农业大跃进是群众以冲天干劲同自然灾害作了顽强斗争的结果。人们在斗争中显示了巨大的力量和智慧
广大劳动群众都深刻体会到,去年我们农业的大跃进,并不是轻易得来的,是大家以冲天的干劲同自然灾害,特别是旱涝灾害,作了顽强的斗争的结果。在抗旱斗争中,如江宁县的群众曾经经过二百多道水车,翻过一百五十公尺高的山头,将六十里外的长江水,引进了干旱地区,使产量比前年翻了一番。常州专区的山区,遭到百日大旱,全区人民在破除“有灾不能增产”的迷信后,提出“宁翻千道山,不旱一亩苗”的战斗口号,与天争粮;许多地方开山劈岭,引水上山,如溧水县群众,就挖了一条三十多里长的渠道,引湖水灌山田,保住了禾苗;正是经过这样的艰苦斗争,全专区粮食产量比一九五七年增产百分之五十四点二。像这样的英勇事迹,在广大农村中是大量存在的,它雄辩地说明了人民群众的冲天干劲,在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斗争中,具有伟大的作用。人民群众看清了前途,懂得了“几年辛苦,多年幸福”的道理,他们的劳动热情是高涨的,他们在创造历史、创造新生活的斗争中,显示了巨大的力量和智慧。
人民公社一建立就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促进了农业大跃进,工业大发展,它把人民群众引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随着生产建设的巨大跃进和人民群众觉悟的提高,在一九五八年十月,我省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参加公社的农户占全省总农户百分之九十九点七。人民公社一经建立起来,就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促进了农业的大跃进,工业的大发展,现在全省新建的社办工业,就有一万二千多所;工资制和供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的实行,使广大农民的生活得到保证和改善,农民说:吃饭不要钱,使他们放下了几千年来愁吃愁穿的心思,提起了搞好生产的心思;公共食堂、托儿所等集体事业的兴办,解放了妇女劳动力,全省七百万妇女从家务中解放出来,投入了工农业生产;人民公社对于水利建设,对于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对于农业“八字宪法”的贯彻执行 起了极其良好的作用;人民群众从各方面体会到:人民公社给他们带来了显著的利益,并将把他们引向更加美好的明天。许多社员用“九满意”、“十满意”等等的说法,表达了他们对于人民公社的热爱和拥护。他们说:千条万条,党的领导第一条;千计万计,群众路线第一计;千好万好,要数人民公社第一好。今年年初以来,我省又开展了整顿和建设人民公社的工作,坚决贯彻执行了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健全了经营管理制度,实行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级核算,处理了公社化运动中遗留下来的一些政策问题,改进了干部作风,人民公社已经更加巩固,直接推动了春季生产运动的高潮。大量的事实表明,经过一系列的整顿和建设工作,我们的农村人民公社正在蒸蒸日上。
一年来,我省大跃进的成绩是巨大的。这些成绩的获得,是由于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是由于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用两条腿走路的一整套方针的正确,是由于全省人民发扬了敢想敢说敢做的共产主义风格,在各个建设岗位上发挥了冲天干劲,进行了辛勤的劳动,还有广大干部,在过去一年中,做了大量的有益的工作,表现了作为一个共产主义者的极大的积极性。当然,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我们的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和错误,我们正在认真地加以克服。广大人民群众都认识到,这些局部的、个别的、暂时性的缺点和我们所取得的巨大成绩比较起来,只不过是十个指头中一个指头的问题,无论如何,它掩盖不了一九五八年的光辉灿烂的成就。人民群众是要在实践中逐步取得经验的,他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也是要逐步加深的。在这样一个规模巨大的、史无前例的运动中,出现一些缺点是毫不奇怪的。只要我们正视这些缺点,很好地分析它产生的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我们就一定会前进得更好。现在,全省人民正以更大的雄心、更足的干劲,积极投入了一九五九年的新的战斗任务。人民群众亲眼看到自己的国家一天天强盛起来,人民的生活一天天改善,他们情绪是充满欢乐的。
今年要更高地举起总路线的红旗,立更大志气,鼓更大干劲,满怀信心,克服困难,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
一九五九年是苦战三年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年,又逢伟大祖国国庆十周年。在这一年中,我们一定要更高地举起总路线的红旗,遵照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和七中全会的精神,根据这次大会通过的一九五九年度的国民经济计划和我省的具体情况,立更大的志气,鼓更大的干劲,力争上游,继续发扬苦干、实干、巧干的精神,充分发挥各方面的潜在力量,开展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在一九五八年伟大胜利的基础上,实现更大、更好、更全面的跃进。
我们一九五九年的任务是光荣而又艰巨的。由于基数大了,增产的绝对数也就比一九五八年大得多,因此,要实现这样一个更大的跃进,决不是轻而易举的。但是,我们充满着信心。因为我们有党中央、毛主席的正确领导,有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用两条腿走路的一整套方针,这些都是继续大跃进的最根本的保证。此外,今年我们还有许多比去年更有利的条件,我们的物质基础比过去更加雄厚了,在工农业生产方面的经验比过去更加丰富了。人民公社经过整顿和建设,它在今年农业生产的大跃进中将会显示出更大的优越性。我们继续前进的潜力是很大的。只要我们在战略上藐视困难,在战术上重视困难,充分运用大跃进以来的丰富经验,切实计算和安排各方面的关系,继续提倡“十分指标,十二分措施,二十四分干劲”,努力把困难一个一个地克服下去,我们一定会赢得更大的胜利。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今年农村的春季生产高潮超过了去年春天。有个公社的生产大队干部说:今年春天和去年比起来,有八个“更”,这就是“干劲比去年更大,出勤比去年更足,工效比去年更高,工作比去年抓得更早、更深、更细、更实、更全。”农业八字宪法的贯彻执行情况,也很良好。广大农民热情高涨,开展了大面积高产红旗竞赛,狠狠地抓三麦管理和春耕春种,力争首战胜利。只要没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我们相信,一定可以取得比去年更大的胜利。在工业战线上,现在全省职工都动员起来,坚决贯彻“全国一盘棋”的方针,为统一的国家计划而奋斗,首先保证重点建设的需要。在全省职工中,以技术革命为中心、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标的九比运动,也已经广泛开展,广大群众都以冲天的干劲,高度的劳动热情,投入了第二季这个决定性季节的战斗,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成绩。
我们深信,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下,贯彻执行这次大会的精神,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动员起来,在工作中坚决依靠群众,充分走群众路线,抓紧、抓实、抓全、抓早、抓深、抓细,我们有坚强的信心,全面地和超额地完成一九五九年的计划,从胜利走向更加伟大的胜利。


第10版()
专栏:

关于在高等学校贯彻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几点认识
张国藩代表的发言主席,各位代表:
我完全同意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和李富春副总理,李先念副总理,彭真副委员长的报告。
周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大大加强的条件下,我们按照工人阶级的世界观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原则,贯彻执行了教育为工人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从而展开了教育事业巨大的深刻的革命。”我们认为事实正是这样。在下面我打算只就关于在高等学校贯彻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谈几点我个人的认识。
深刻的革命
在高等学校贯彻执行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确实是一种革命的措施。大家都知道教育是一种上层建筑,是为政治经济服务的。资本主义的教育是为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服务的,是为少数的剥削阶级服务的,所以教育与劳动脱离,与生产脱离,与生活实际脱离。学生在学校只要学到一点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知识,从而作为自己谋生的工具就可以了,再无其他目的。而社会主义的教育是为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服务的,是要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育就必须与生产结合,与劳动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所以社会主义的教育与资本主义的教育在目的和要求上有本质的不同,因之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也必有所不同。教育与生产劳动是否结合就是一个根本的区别。
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是有悠久历史传统的。要改变这种传统就是一种深刻的革命。
首先,这要我们真正改变对教育的看法。在科举时代所谓受教育就是学一点关于文字的本领。一个人只要能写文章,能做诗词歌赋,就算有教育,就算大才。他就有资格什么事都可以做:可以带兵,可以治水,可以管漕运,等等。那一门他都是专家。到资本主义式的教育思想输入中国以后,人们对教育的观念虽然有所改变,也讲所谓德智体的教育,和专业教育;主张一个人只能学一行专一行,不能只会做文章就什么事都算会了。但就其本质来说,还没有脱离文字教育的范畴。因为这时虽然主张学习不同的专业,而学习专业的最主要依据还是书本,还是从文字中学习。只是把教育从看文史类的书籍推广到能看理工类的书籍罢了。这种书本式的教育思想在知识分子中是根深蒂固的,要超脱出来是很不容易的。
其次,这要我们真正改变对知识的看法。因为知识分子一般把书本作为知识的唯一泉源,就很自然地把能掌握书本知识的人认为有知识,不能掌握书本知识的人就认为没有知识。
“知识就是力量”,读书越多,学问就越大,知识就越高,因而自己就是最有力量的人了。所谓高级知识分子是否都有这种想法,我不敢说。但从不少高级知识分子自高自大的劲头看,其必有所本,恐怕是肯定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已经批判了,但认为书本知识重于其他知识,甚至重于革命斗争实践的知识,重于生产斗争实践的知识,这种思想是否得到应有的批判则大有问题。要改变这种只重书本知识思想也是不容易的。
再次,这要我们真正改变对体力劳动的看法。知识分子因为只重书本知识,就只习惯于从事于从书本获得知识的劳动——看书写字,同时轻视体力劳动。他们认为体力劳动简单,不能从中获得什么知识,是费力不讨好。这种轻视体力劳动的思想是与知识分子的教育思想和对知识的看法是一脉相承的,要改变知识分子的这种思想也最为困难。
但是以上这些困难,在过去一年以来,由于党的坚强的领导,由于客观形势的教育,由于实践事实的证明,很多知识分子已经初步纠正了这些错误的观点,从而接受了党提出来的新的教育方针,并正在为这个方针的具体贯彻,作不懈的努力。
三大收获
就我们天津大学的教师们,特别是一些年长的一些教师们来说,在开始执行党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时,心里是有不少怀疑的。有的想大学毕业生出去后,不是去当工人和农民,为什么要学做工人和农民的事,有的想五年时间学生要学习的东西很多,那有时间去参加劳动;体力劳动对学习专业究竟有什么好处;教学质量是否会降低,等等。
但是由于党委的正确领导,通过教学思想两条道路的大辩论,通过学校大办工厂,大闹技术革命的生动事例的教育,很多教师初步认识到脱离实际的书本知识是很片面的东西,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有一个教师感叹地说:“我的一点知识都在书架上,一到工厂就两袖清风,不知所措”。反之,看到了工人农民,他们干劲冲天,他们虽然没有掌握这么多的书本知识,但能不断地创造生产奇迹:小麦亩产几千斤,水稻亩产几万斤。土专家的发明创造也层出不穷。这些生动的事例不能不使这些教师们把书本知识看得高于一切的信念发生动摇了。加上最近一阶段的具体劳动实践,大家过去认为体力劳动很简单,不能从中获得知识的错误想法也被事实所否定了。大家开始认识到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确实是改造旧知识分子和培养新知识分子唯一正确的道路。
一年以来通过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的贯彻,我们取得的效果是很多的,最主要的有以下三点:
生产劳动改造了我们的学习。知识分子只重视书本知识,只从书本学习的缺点一通过生产劳动的考验就显示出来了。学农的人到农村里五谷不分,一般农艺操作都不知道;学工的人到工厂里见了机器不敢动手,动手就出笑话。通过最近一阶段的劳动实践的考验,知识分子才认识从实践中学习的重要性,才认识到毛主席所指示我们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确实是学习和认识客观规律的真理,从而在学习的态度上有了很大的改变。
生产劳动改造了我们的思想方法。知识分子由于书本知识比较多,思想方法就常局限于书本、语言、概念的当中,甚至产生一些“书呆子”气。知识分子为要解决一个问题或者论证一个问题,总是爱从书本到书本,从文献到文献,就是“引经据典”。引经据典越多,不但表现学问越大,并且认为更接近真理。但是这种思想方法一拿到生产实践中,就常表现知识分子的迂气,并不完全解决问题。小麦亩产几千斤,水稻亩产几万斤是从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不是从书本上查来的。在我们学校大闹技术革命的时候,有很多生动的事例也说明光依靠书本技术革命是闹不起来的。我并不是要否认学习书本知识的重要性。我们人类学习知识的源泉有二:一是自己直接的经验,这是通过自己参加劳动实践和观察得来的;一是通过学习旁人的经验,这就要通过阅读文字记载,也就是读书。完全否定书本知识的作用是不对的。问题是过去知识分子只把书本知识当作唯一知识的源泉,因而理论脱离实际,一碰到生产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这种偏向,通过这一阶段的教育结合生产劳动的实践,在我们学校里已初步克服了。在具体工作中大家开始学习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方法。
生产劳动改变了知识分子的感情。旧的知识分子认为只有自己有知识,所以认为自己很高尚,看不起体力劳动,也看不起劳动人民。通过了这一阶段的生产劳动实践,知识分子认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认识到劳动并不简单。认识到没有坚强的毅力,锐利的观察力,和与人互助协作的精神,生产劳动这项工作是作不好的。由于知识分子对劳动有了正确的认识,因而知道重视劳动,尊重劳动人民,从而爱惜劳动人民的生产成果。在过去一学期以来天津大学的学生在节约水电,节约粮食,爱护实验仪器方面比以往有很大的进步。学生开始与劳动发生了感情。这是了不起的收获。此外,学生身体健康情况也有了很大的改进:胃病减少了,神经衰弱病减少了,大家能有更坚持学习的毅力。
以上三点就是我们见到的在天津大学,一年以来,通过贯彻执行教育结合生产劳动的方针的重大收获。在其他方面取得的收获还不少,因时间的关系,在此就不多谈了。
几个问题
贯彻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革命方针,同任何一项革命事业一样,在开始时是会有不少困难的,不是一朝一夕可以一蹴而就的。我们要在教育事业中改变几千年的传统,尤其是这样。目前,教育结合生产劳动的方针,对很多知识分子来说,有了基本的认识,方向肯定了,但在具体措施上,问题还是存在的,这些问题只有在实践中,逐步求得解决,急于求成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现把我们在具体工作中碰到的一些问题,举几个来谈谈,请各位代表指正。
关于生产劳动的时间安排问题。在高等学校里,生产劳动的时间,一年之内究竟应该安排多少?五年之内应该安排多少?时间如何分布?是每天有劳动好,或是作不同形式的集中好?关于这些问题,大家是有不同的意见的。我个人的意见以为目前所实行的把假期、劳动、课堂学习大致按1∶2∶9或1∶3∶8的比例分配,基本上是合适的。因为这样,一来课堂学习时数较原有的不至削减过多,仍可保持在三千五百左右;二来每年有十周左右的劳动时间可以集中使用,以便到校外工矿部门进行生产劳动;三来五年之内有一年左右的生产劳动时间可以使学生在工艺技能方面达到三、四级技工水平,这对于学生以后作设计和施工工作,都是有好处的。至关于时间的分配安排问题,我认为应该从教学效果和生产的要求两方面来考虑。连续劳动的时间太短,于生产不利;时间过于集中,对结合教学就不紧密,也不行。一般说来把十周左右的时间连续安排在一起,是比较合适的。
关于生产劳动的基地问题。生产劳动应该在什么地方进行,在校内进行好,抑是在校外进行好?大家的意见也是不一致的,依我个人的意见,校内劳动,或是校外劳动要以专业的性质和劳动的性质为转移,不能一概而论。劳动的性质有一般性的和专业性的。属于专业性的劳动,一般来说以校内有条件,能在校内进行比较好。因为这样比较容易结合专业,学校安排时间的主动权比较大。因此国家拿出一部分投资,帮助学校建立必需的工厂是必要的。但如水利、土建类的专业性劳动,学校是很难有条件的,只有到校外去进行。这就希望企业部门给我们以大力的支持。至若一般性的劳动,则校内校外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了。
关于学校工厂的性质问题。学校为生产劳动建立的工厂是生产性质的还是实习性质的,大家也有不同的看法。依我们的初步经验,学校的工厂恐怕不可避免的要两种性质的都有:一种是以供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实习为主的。这种工厂以结合教学需要,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为主,不能过分强调生产规格的要求。不然学生就排不上队。另一种工厂是比较正规的生产工厂,供有一定生产技能的学生(主要是高年级学生)在厂内进行生产。目前在我们学校里这两类工厂还没有很好地安排出来,所以教学要求与生产要求常常发生矛盾现象,这只是暂时的。
其他类似的问题还不少。总之,贯彻执行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是一项革命的工作,也是一件复杂细致的工作,要通过教师和学生,长期作不断的努力,才能贯彻得好的。但是我们相信,我们有党的英明领导,这一项革命工作是一定能取得彻底的胜利的。


第10版()
专栏:

不要忽视书本知识 不要忽视专家作用
嵇文甫代表的发言主席、各位代表:
我完全同意大会中的各项报告。现在我提出教育上的两个问题谈一谈:
(一)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经过去年一年间对教育方针的学习讨论,特别是经过一年多来的教育实践,一般说来,大家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回想几年前,由于一部分中小学毕业生不能升学,转而从事工农业生产,好像是多么不得了的事。可是现在呢,不仅中小学生,连大学生,不仅学生,连干部,不仅行政干部,连教师,都参加了各种体力劳动。在去年工农业生产大跃进中,广大师生没明没夜,废寝忘食,热火朝天地奋战于各个战线上。通过这一锻炼,对于劳动的滋味有所体会了,对于劳动人民发生感情了。社会上显然形成一种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的新风气。这对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劳心和劳力的差别之逐渐消灭,无疑将发生深远的影响。从教育上说,这实在要算是一大革命。我们欢欣鼓舞祝贺这一伟大成就。但是应该看到,劳心与劳力分离的原则,在教育工作中统治了几千年,轻视劳动,轻视劳动人民的思想,在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是根深蒂固的。具有这种思想的人,必然会利用各种时机,采用各种形式出来反对党的教育方针。肃清这种思想,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需要经过长期的工作和斗争。因此,在今后贯彻教育方针中还必须继续强调生产劳动的重要性,继续批判那些轻视生产劳动的剥削阶级的思想观点,不要认为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不成问题了。
当然,我们也要防止这么一种偏向,即认为劳动可以完全代替教育。曾经有些学生认为反正早晚都得参加生产劳动,在校劳动还不如早回家劳动好;甚至有人把注意学习的学生说成是走“白专道路”;还有些人单纯地从解决劳动力紧张出发。很显然,这些认识都是不够全面的。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结合,劳动是学校教育中决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这并不是说,劳动可以完全代替教育。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劳动者,但是,我们要培养的是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而并不是没有文化的劳动者。我们知道,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但是,理论和实践并不是一回事,实践并不等于理论。根据这样的理解,自然我们就不应该把生产劳动的实践和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完全看成一回事,就不应该用生产劳动的实践来完全代替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就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的关系来说,一切间接知识都是从直接知识产生的。直接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不参加生产劳动实践,没有直接的经验,我们的知识就是片面的,不完全的。但是,就一个人所具有的知识来说,直接知识总是比较少数的,而大量的则是间接的知识。伟大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需要我们具有丰富的、各种各样的古代的、外域的间接知识,而这种间接知识是需要依靠认真读书和学习才能很好获得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把劳动和学习完全对立起来或完全等同起来都是不妥当的。
(二)关于教育上的群众路线问题。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多年来的一贯的工作方法。在去年大跃进中,群众的力量真是大大发挥出来了。就教育方面来看,群众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新形式。红专学校、农业中学,遍地开花,群众搞写诗作画,群众搞科学技术,群众讲哲学,一反从前依靠少数几个知识分子那种冷冷清清的局面,而造成轰轰烈烈,热闹沸腾的文化革命高潮。群众发挥起冲天干劲,敢想、敢说、敢做,打破了对于那些所谓“专家”的迷信。连过去简直不敢设想的一些尖端科学都搞起来了。有些高等学校,在编写教材中实行党的领导,教师和学生“三结合”的办法。在万马奔腾的气势下,没有攻不破的堡垒。科学卫星放起来了,大部头著作写出来了。这真是千古未有的奇观。经过这一番群众性的运动,在我们教育工作的各方面都引起了深刻的变化,它的影响也是很深远的。
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了“两条腿走路”。走专家路线而不走群众路线,这自然是不对的;因走群众路线而就忽视了专家的作用,这也是不对的。当然,那些假专家的骗人伎俩必须予以揭穿。可是我们不能否认,有真才实学的专家还是不乏其人。就一般教师来说,书本知识,基本理论,总多少还有些的。如前面所说,我们所需要的知识,不一定都得是直接知识。那些书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对于我们还是有用的。我们反对教条主义,但是不能把凡从书本上得来的都叫作教条主义,犹之乎不能因为反对经验主义,就一概反对经验;不能一见吃饭就说那是吃饭主义一样。我们要尽量吸收教师那些有用的知识,要尊重教师在教学上的主导作用。这和“三结合”,和我们走群众路线,是并不相妨的。
总之,劳动锻炼,群众路线,在我们当前教育革命中起了巨大作用,使我们感到极大的鼓舞和振奋。但是随着大跃进的新形势,也很自然地出现些新问题。我们要在当前胜利的基础上继续前进,争取新的更大的胜利。是否有当,请各位代表指教。


第10版()
专栏:

又红又专的必由之路
刘承钊代表报告四川医学院师生上山下乡的收获主席,各位代表:
我完全同意和拥护周恩来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和李富春、李先念副总理、彭真副委员长所作的报告并为实现一九五九年宏伟的跃进计划而奋斗。
四川医学院为了坚决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在去年大力开展勤工俭学,大办工厂农场,大炼钢铁以及参加防疫工作等取得胜利的基础上,于去年十二月组织了医疗、卫生、口腔三、四年级及药学系三年级部分学生一千一百五十六人,教师医生一百一十六人到凉山、西昌、雅安、乐山、绵阳五个专区(自治州)的三十五个县展开了除害灭病工作,并把部分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搬到现场进行。经过三个月实际工作的锻炼,收获很大。他们不仅对保障群众身体健康作出了贡献,而且在思想上起了比较深刻的变化,逐渐地树立起医药卫生工作必须为工农业生产大跃进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观点。同时在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和进一步改进教学方面,也摸索到了一些经验。
这批上山下乡的教师和学生,在当地党政领导下,积极开展除害灭病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师生到达各地后,立即展开了除七害、讲卫生的宣传活动,并和群众一起大搞除害灭病工作。曾受历史条件影响、卫生条件较差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在广大群众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经过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就基本上改变了过去的卫生面貌。从去年十二月到今年二月底共消灭老鼠四十八万多只,麻雀四十九万多只,以及大批蚊蝇,清理了大批污水沟,填平了大量的污坭坑,积肥达八千多万斤,修建厕所三万一千多个,使人畜分居,改变了凉山自治州千百年来“人无厕所牲畜无圈”的现象。全州从城市到乡村家家户户一般都多次打扫清洁,从来不洗脸不换衣的人开始洗脸洗衣,刷牙洗澡,改变了千百年的旧习惯,树立起讲卫生的新风气。与此同时,并进行健康普查,普查了五十五万三千四百六十四人,占该州八个县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二点二四,基本上摸清了凉山常见疾病的分布情况,提出了防治方案,并对重点疾病进行了部分防治工作。为了巩固成绩,不少地区还普遍发动群众,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订立了个人和集体卫生公约与卫生制度,并进一步帮助各地群众建立了医疗保健网。如在西昌地区工作的师生,采取讲课和带徒弟的办法为当地训练了卫生员、保健员、接生员二千三百多人,建立了保健院所一百二十一个;在凉山培训了“三员”共达四千五百二十一人,为今后发展保健工作扎下了根基。在除害灭病的同时,还积极进行了采风访贤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各地师生收集到的民间单方、验方和秘方达三万多个,各种中医中药手抄本一百七十七本,采集的药物标本近五千件。无疑,这对贯彻中医政策,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等方面都有积极意义。此外,在现场教学上,虽然由于地区分散,师资不足,但都根据具体情况和有什么教什么的原则,进行了现场教学。如洪雅、眉山县流行脑炎,教师就给学生讲解了脑炎的发病原因、症状和处理预防,并作了体症的示教和实习,使书本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效果很好。
在党的教育方针的光辉照耀下,我院一千多名上山下乡的师生,经过短短三个月的时间,无论在思想上或知识上都获得了丰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打掉了娇气,培养了顽强的意志和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这批师生所到地区多是山区,地广人稀,环境比较艰苦。这对于长期生活在城市的师生说来,是一个比较严重的考验,但绝大多数师生都经受了这个考验,在困难中把自己锻炼得更加坚强。如在西昌宁南的部分师生,由县到区后,每天起得很早,主动打扫庭院,担水劈柴,淘米做菜,受到了当地干部和群众的好评。刚去时,不少人走不来山路,走一天就走肿了足,走四、五里路就疲倦不能工作,但到后来不仅男的能走长途,而且女同学也能背着行李,翻山越岭了。三年级学生的临床课虽未入门,加上器械缺乏,在医疗上存在不少问题,但由于在工作中勤学苦钻,边学边作,许多困难都被克服了。如学生们为群众治病时,没有银针就用大头针和缝衣针先在自己身上试扎,成功后,再给病人扎,同样取得良好疗效。在治一个下肢严重软组织撕裂的病人时,器械不足,就用缝衣针作外科手术器械进行缝合,也取得良好效果。有的在抢救一个患喉头阻塞病的娃娃时,用小竹筒代替气管插管作了气管切开术,救活了病人。
2.密切了和工农群众的关系,培养了工农阶级感情,发扬了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师生深入农村和广大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一方面向农民学习了勤劳、朴实、勇敢的高贵品质,进一步认识到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改造参加劳动锻炼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也深切了解到群众遭受疾病折磨的痛苦和他们对医务工作者的迫切需要,这就更加激发了他们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培养了工农阶级感情。盐源县一个同学,为了抢救一个病孩,在夜里脱了自己的大衣裹住小孩,冒着凛冽的寒风,走二十多里山路送往县上进行急救,病孩的母亲深为感激。有些学生在沙坪区遇到一个患麻疹的病孩,公社医院的医生认为无法救了,经过大家积极抢救,通夜护理,终于将病孩从危险中抢救过来。这些事例,都深深感动了群众,他们说:“这真是毛主席培养出来的好学生。”
3.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了独立工作能力。医学三年级学生初到农村时,不少人翻开眼皮分不清砂眼是一期还是二期的。通过互相讨论,请教中医和教师,学会了查体问病,物理诊断六病,识别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治疗方法以及针灸等。有的学生说:“过去老师讲百日咳,我翻了书本上的各种症状,总是分辨不清。这次小孩来看病,咳了一声,一个同学指点我说,这是典型的百日咳症状,我就再不会忘记这种病症,比什么都记得清楚。”不仅如此,师生通过健康普查和治疗疾病,广泛地接触了各种病症,得到了不少感性知识,为今后理论学习打下很好的基础;教师们通过实践,也增长了知识。在峨眉的师生发觉了很多矿工患感冒,但不知原因,后来他们同矿工一起参加劳动,从劳动中深入了解到矿井内外的空气悬殊太大是造成疾病的主要根源,教师把这问题对学生作了讲解,并向该厂领导上提出合理化建议,改变了上述那种现象。到西昌的三年级学生虽然读过内科的基础,但还不知如何接触病人,了解完整的病史和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医学四年级学生虽读了寄生虫病传染病学和环境卫生学,但不知作大便常规检查和识别各种寄生虫卵,更从未作过预防注射、种牛痘。通过这次上山下乡除害灭病的实际工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取边工作、边学习、边应用的办法,全体学生已基本上掌握了除害灭病讲卫生的知识,同时,对于常见的一般疾病和流行病都有了实际的体会,对于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都学到了一些本领。通过采风访贤,大力收集药用野生植物,不仅锻炼和培养了同学们的采药和识别药用野生植物的能力,同时还巩固和提高了生药学的知识,充实和丰富了生药学的内容。此外,在这次除害灭病工作中,由于工作的要求和形势所迫,学生们大多独当一面的工作,这就促进他们必须进行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己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如呷咯县有三个医疗系四年级的学生原来没有看过病,但在这次仅仅两个月的时间里就看病一万多人次。
4.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的正确性。在未下乡上山之前,教师和学生对这个方针仅仅懂得一些道理,但体会不深。通过实践,他们亲眼看到了彝族同胞过去长期受着国民党反动派和奴隶制度的统治,根本没有医药卫生条件;解放后,特别是经过民主革命,打垮了奴隶主,推翻了奴隶制度,他们迫切需要医药卫生知识,对上山下乡的师生很欢迎,认为是党和毛主席对他们的关怀。这使师生受到很大的教育,认识到搞好少数民族地区的卫生工作,也就是贯彻了党的民族政策,政治意义是很大的。同时在除害灭病的工作中,接触了劳动人民,看到劳动人民由于疾病的折磨,不能参加劳动生产,特别是传染病流行时直接影响工农业生产,因而深深地懂得了医学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可能培养出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卫生干部。
以上这些收获,是我院在教育革命中的一个重大胜利。虽然这种现场教学对我们来说是比较新的问题,有些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但我深信,只要今后坚决继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并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我们一定能够在今后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胜利,为国家培养出又红又专的医药卫生工作人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