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4月22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牡丹花开放了
——西藏新民歌选
太阳和月亮
毛主席像太阳,
毛主席像月亮,
太阳出来万物能生长,
月亮出来黑夜行人有方向。
毛主席的恩情
毛主席的恩情,
像冬天的阳光,
我们沐浴在里面,
充满了幸福和希望。
来了亲人解放军
来了亲人解放军,
发放了无利贷款,
苦难深重的人们,
走向吉祥如意的世界。
我们的亲人
关心我们的是领袖毛主席,
无利贷款的是人民解放军,
压迫我们的是帝国主义,
帮助我们的是救星毛主席。
我们心里明白:
谁是我们的亲人,
谁是我们的仇敌!
牡丹花开放了
祖国的西方有块最好的地方,
在那里长的有最美的牡丹花;
但是在过去牡丹花从未开放,
——因为水深火热。
现在牡丹花开放了,
毛主席引着我们从花
丛中走出来。
不雕的花朵
同一父母生下来的孩子呀,
本来就是亲兄弟。
生活在毛主席的太阳下,
愿我们万寿无疆。
山头上开了千年不败
的牡丹花,
人们生活在鲜花里,
愿它永远不雕谢。
跟着解放军
白天见了解放军,
如同见太阳!
黑夜见了解放军,
如同见月亮!
永远跟着您呵,
大道儿明光光!


第8版()
专栏:

祝拉萨平乱告捷
魏传统
群魔鼓噪露凶焰,
跳梁迷魂漫九天。
妖骨难抵铁扫帚,
螳臂岂可当车辕!
巍巍昆仑非昔比,
茫茫大地换人间。
喜看藏史翻新页,
同歌共舞福无边!


第8版()
专栏:

朋友和领袖
——纪念列宁诞辰八十九周年
林陵
人们已经习惯用这样概括的字眼称呼伟大的列宁:全世界劳动者的领袖和朋友。朋友——这是多么亲切的字眼!
列宁之成为劳动者的领袖,首先是他生活在劳动者中间,做了劳动者的亲密的朋友。列宁一生最注意和群众联系,他从群众那里了解情况,他向群众学习,他给群众提出自己的意见。列宁能谦虚和耐心地倾听别人的意见,也能坦率和亲切地向别人提意见。这就使他容易成为群众的朋友。他的热情可亲和冷静善断,使接触他的人立刻把他当作最好的朋友而不愿意离开他。克鲁普斯卡娅说:“他不是用傲慢的教师的态度对待工人,而首先是做工人的朋友和同志”。列宁早期的一位战友卡尔宾斯基回忆说:“这才真正是党的领袖,同时又是这样一个可以接近他并向他倾诉心中一切的普通同志。”
列宁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和工农群众谈话。开什么会,他总是要找来参加会的群众交谈。群众向他反映的情况,经过他周密的分析,成为他在政治理论和革命战略方面作出结论和决定的重要依据。
在十月革命之前,列宁大部分时间侨居国外,但是他甚至比刚从俄国来的任何人都更全面地了解国内的情况。因为他每遇到一个国内来的人,就如获至宝似地“追问盘查”,同国内许多党员和群众维持密切的通信关系。
通信是列宁工作方法中极重要的一项。他习惯于亲自动笔写信,即使在十月革命后,管理全党全国的事务,十分紧张,也很少用口授的方式写信写指令。1922年底,他的右手麻痹不能写字,他曾学习用左手书写。他身后留下了大量的书信,单是公布在列宁全集里的,就有一百多万字。
列宁甚至在监狱和流放地,也从不间断和同志们通信。通过信函,列宁了解情况,观察形势,作为考虑问题的根据,解决理论问题,指示革命斗争。他的老战友克尔日札诺夫斯基回忆说:“我们大约每周接到他两封信,因此知道他自己的工作情况以及他由于通信面广而得来的消息。……他对涉及的问题的本质,总能给以简练的、经过深思熟虑的答复。……接到一封信,他可以回信作激烈的论战,但是也可以对他认为完全不应该提的问题置之不理。”
学习无产阶级伟大领袖列宁的工作方法,密切联系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多找群众谈话,多和群众通声气,这是我们永远应该记住的。


第8版()
专栏:大家谈

好求甚解
廖彦
郭沫若同志在一篇文章中说过这样几句话:……以前的读书人有一种毛病:“好读书、不求甚解”今天的读书人似乎有人又有一种毛病:“不读书、好求甚解”。我们好不好来一个辩证的统一:“好读书、好求甚解”呢?
这很值得我们深思,最后那个问号,我们是应该深刻体会一下的。
“好读书、不求甚解”,把书本上的东西生吞活剥地装进肚子里,不消化,装得再多也没有用,甚至因噎成疾、贻害不浅。然而,“以前的读书人”都是往往以此为满足的。他们掌握一些书本上的资料,生吞活剥,一知半解,却要穿凿附会地大发“议论”。历来一些史书典籍上的谬误,往往会把人引进考证的迷途,我想这还不是上了那些“五柳先生”们的当吗?当然,没有真正先进的世界观、观点和方法为指导,要做到“甚解”也是不可能的。
我们反对“五柳先生”的“不求甚解”,但是却不能反对“好读书”。今天我们有些“读书人”,确实有“不读书、好求甚解”的毛病。书不读,怎能求其“甚解”呢?这不是不合逻辑吗?当然,也不是一点书都不读,读是读一点的,但不多。因此要去求其“解”,也只好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了。这种“解”也往往是建立在牵强附会、断章取义的基础上,有点近乎可怜无补费精神了。
读书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获得对客观真实认识的一种手段,也即获得知识的一种手段。因为一般说来,书本知识是前人对于客观现实认识的成果,是实践的总结。我们除了实践以外,还应该很好地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应该“好读书”。但是书本知识并不全是正确的,它的正确与谬误,要通过自己去“求甚解”才能辨别,才能把正确的东西吸收变为自己的东西,并从而有所创造和发现。因此,应该是:“好读书,好求甚解”。


第8版()
专栏:

列宁永生
——影片“列宁的故事”观后
虞棘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无产阶级革命和人类解放的事业。他的不朽的形象,已在许多部苏联影片中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出来。“列宁的故事”这部影片,则更像一篇亲切动人的回忆录。通过两个不同性质的生活片断,展示了列宁的“像真理一样质朴”的思想风貌。
第一个片断,叙述的是十月革命以前的事。1917年“七月事变”以后,资产阶级和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人勾结在一起,向布尔什维克猖狂地进攻:捣毁了“真理报”编辑部,污蔑列宁是“德国间谍”,接着便是下令逮捕列宁。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决定,列宁暂时离开彼得格勒。他经过几度转移,直到隐蔽在拉兹里夫湖边那个永远有纪念意义的小草棚里。列宁在这里和党中央保持着密切联系,准备武装起义;并且在那被他称做“露天办公室”的荒草丛中、老树根上——像我们在一幅名画里看到的那样——写了许多篇论文,一分钟也不停止地同敌人进行战斗;使得无产阶级及时地听到了自己的领袖的声音,正如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感受的那样:“虽然列宁不见了;但是他就在近旁。”“国家与革命”这篇不朽的著作,也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诞生的。对敌人说来,列宁的存在就是最大的危险。于是,他们妄想用无休止的诽谤把列宁的名字和人民分开,妄想用不间歇的搜查从人民手里夺去人民自己的领袖。然而,人民却用自己的行动回击了敌人这种卑鄙而愚蠢的伎俩。党员叶米里扬诺夫和列宁的小“哨兵”——那巧妙地掌握了“特殊联络信号”的小谢廖沙哥儿俩,机智、勇敢地保卫了列宁的安全。他们的行为,反映了全体党员和劳动人民的意志和愿望。
这个故事,真实地展现了列宁的洞察万物的智慧、乐观豪迈的性格和顽强斗争的精神,反映了列宁与人民的血肉相连的关系;同时还描写了列宁的真理的钥匙,如何打开了一个被蒙蔽的心灵。故事中穿插了敌人士兵穆欣的思想演变过程:他从列宁的俭朴的家庭生活中接触了真理,从列宁和他夫人的那对铜戒指的来历中认识了真理,尤其从布尔什维克对“土地”问题的主张中,更使得真理扎进了他的心里。于是,他从一个搜捕列宁的敌兵一变而站到列宁的这方面来。这个小小的插曲,展示了列宁的真理是不可战胜的力量。
这个故事,写到列宁又从拉兹里夫迁往芬兰的时候结束了。
第二个片断,叙述的是列宁一生中最后几个月的生活——从病重到哥尔克休养,直到1924年1月21日这个为全世界劳动人民所痛悼的时刻。
这个故事,是作者根据史实和丰富的想像结构成的一个“充满真正诗的灵感的作品”。作者描写的不只是列宁的病榻生活,而是真实地反映了列宁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热爱生活、关心人、永不疲倦地为无产阶级的胜利而斗争。不是叙述列宁的逝世,而是歌颂列宁永生。
作品中有这样几个激动人心的场面:当护士莎沙向工人们介绍列宁病况时,车间的气氛一直是忧虑、焦急和难忍的不安,直到莎沙宣布列宁病情好转,已经能每天早晨出来散步了——霎时,人们的情感节奏立刻起了急剧的变化,人们流着泪、鼓着掌、唱起“国际歌”来为列宁的健康祝福。这个场面,真切地表达了劳动人民和列宁共安危、同呼吸的真挚的感情。
在这个故事里,也穿插着一支优美的富有戏剧性的插曲,就是护士莎沙的爱情事件。当莎沙毫无拘束地向列宁倾吐自己的烦恼时,使人感觉到:仿佛是一个小女儿正在向父亲诉说衷肠。列宁安慰着她、鼓励着她,并且以自己的名义批准了她和郭里亚结婚。与解除莎沙的烦恼同时,列宁也突破了贝洛夫(负责警卫工作的同志)的“封锁线”,得到了他最关心的一切。好心的贝洛夫,为了保证列宁的“绝对安静”,他给护士莎沙定下的律条是:“没有医生的许可,不能让任何人来看他(指列宁);无论如何不能对他谈政治。不给他读报,不对他讲国内外的事件。他绝对需要安静。”然而,列宁能容忍这样的“安静”吗?这一点,贝洛夫在后来也得出了明确的结论:“不!列宁不能这样生活;因为他是列宁!”
就在这个时候,反对派利用列宁卧病的时机大搞分裂活动。他们叫嚣着要取消党的机关,恢复派别组织,等等。帝国主义的宣传工具也趁机捣乱,大肆造谣污蔑苏联。列宁听到了这些情况,毅然回到了莫斯科,参加了一个工厂的辩论大会。正当机会主义者在摇唇鼓舌地进行着反党的叫嚣,列宁出现了,他那钢铁般的声音又在工人们耳边响起来了。他用犀利的语句戳穿了反对派的阴谋。他说:“要求派别活动,就是想要毁灭战斗的无产阶级政党!……这绝对办不到!不许动我们的党!”不许动我们的党,这是列宁毕生为保卫党而发出的战斗号召。
对敌人的无情和对人民的热爱,是列宁的鲜明的性格特征。即便在他养病的时候,我们还看到了他为当地孩子们布置的新年枞树;听到了他和乌拉尔代表团的亲切谈话。当他看到穆欣(第一个故事里的那个士兵)已经当了车间的工长,他说:“高炉、平炉、钢材,这当然都很好。但最主要的还是这个穆欣!”也就是说最主要的是人的成长。列宁就是这样地热爱生活、热爱人,直到他走完了自己一生的道路。
列宁逝世了。但是,他的光辉的形象却永远活在人们心里。让我们勇敢地面向着自己的未来,像列宁那样战斗吧!


第8版()
专栏:

列宁(素描)苏联 茹可夫


第8版()
专栏:

革命的史诗写在画面上
王琦
看了“匈牙利革命艺术展览会”,我深深地感到:匈牙利人民在风暴岁月里的苦难经历和坚强不屈的斗争,始终没有从匈牙利艺术家的视野和笔下疏忽过去,恰好是被他们以那样激动的心情,把那些感人的诗篇转化成为生动有力的艺术形象。匈牙利艺术家已经担负了他们应尽的历史责任,创造了无愧于那个时代的光辉的艺术。
这些艺术作品,由于它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给我们留下了难以忘却的印象。
德柯维奇·久拉是一位出身自劳动人民的杰出的画家,一生痛苦的折磨并没有挫折他的革命意志和艺术才能。他的艺术是在革命的烈火中产生的;是革命热情和天才的结晶。“1514”组画是激动人心的一套木刻画。艺术家以迸发的热情和强有力的表现手法,表现了1514年匈牙利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农民群众为了挣脱奴役的锁链而掀起了汹涌澎湃的革命怒潮。他们的不可阻挡的愤怒情绪和战斗意志,都从画面上充分地表现出来。这套组画在1930年9月1日的群众示威游行中,曾经被人们高举着前进。看了展览会上陈列的宣传画的原作,不难想见这件作品在当时广大群众中是发挥了怎样巨大的鼓动作用。
匈牙利艺术家乐于运用组画的体裁,以版画的形式来表现历史上有名的革命斗争事件。大家应该记得1956年10月反革命事件给匈牙利人民带来的黑暗与恐怖这是令人永世难忘的惨痛教训。艺术家自然不会放弃这样重要的主题,以十月事件为题材的作品,我们看到有艾克·山道尔的“纪念品组画”和伐里·佐尔丹的“1956年10月23日”组画。这些画面是惊心动魄的历史的真实记录;是匈牙利革命人民的血泪与壮烈的诗篇。如果把这两套组画和卡达尔·久吉的“集中营组画”和乌以慈·贝拉的“卢德将军组画”联系起来一看,人们便非常清楚地了解帝国主义法西斯匪徒们给全世界和平人民究竟带来些什么。自然,以尖锐的艺术形象来戳穿这些国际杀人犯的阴险丑恶面目的作品,还可以举出展览会上其他许多艺术家如倪亚里·洛兰、幸茨·久拉、毕洛·米哈依、沙拉·狄波尔那些可敬的名字。
所谓“革命艺术”的范围,当然不只意味着在题材上限制在直接描写革命的斗争。那些掌握了革命斗争武器或是在思想上经过革命武装的人民、甚至是不甘受统治者的奴役和压迫的善良人士,描写他们的工作、劳动、以及日常生活的细微末节,如果经过艺术家巧妙的处理,也会显得具有革命的现实意义。匈牙利艺术家由于其广泛的取材和多方面的表现手法,使这个展览会更显得丰富多彩。
芬涅·阿道芬的“母亲”,描写了贫苦妇人的崇高母爱,作者以紧凑的结构、简洁流畅的艺术语言,表现了母子相依为命的不可分离的亲密感情,并对他所描写的人物寄予了深厚的同情。鲁德那伊·居拉的“逃亡者”是描绘一个动乱的场面,作者运用了光的效果来表达那些骚动人群的紧张恐怖的表情,画面上形成了一股动荡不安的悲惨的气氛。克恩斯多尔·卡洛伊的“在工厂食堂里的鼓动者”,是经过了严密构思的完整的构图。这位艺术家是以善于洞察人物心理活动和刻划性格特征著称的,我们不妨留心一下在面对着鼓动者的一组人物中,两个裸着上身的工人那样入神和意志坚定的目光,和那个衣冠楚楚的正在犹豫不决的人物比起来,他们之间不同的地位和身份,不正是那样截然分明么?
这个展览会使我们看到匈牙利人民的斗争历史;欣赏到匈牙利艺术家们的才能,特别是他们那种使艺术紧密联系人民、联系革命斗争现实的精神和刻划人物的高超技巧,这是中国美术家们应该十分感谢的。


第8版()
专栏:

桂林桃花江 (国画)李可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