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4月19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春日争开戏曲花
  梅兰芳
不平凡的1959年刚过了三个月,各方面的跃进劲头比去年更大。首都的戏曲活动,也和春天里名胜园林的百花一样,争先恐后地呈现着芬芳烂缦气象,北京戏曲界,正在如火如荼地赶排新戏。最近来北京演出的川剧、豫剧、越剧、上党乐子、河北梆子……,都给了广大观众以很高的艺术享受,使他们精神得到调剂,增加了干劲。
回忆1952年全国戏曲会演的时候,川剧团是以短小精炼的折子戏为主,当时有些人还以为川剧不擅长于表演故事完整的本戏,最后他们拿出“柳荫记”来,一鸣惊人,大家才知道川剧的整本戏也是非常精彩的。此后川剧每次来京,都有新的本戏、折子戏和观众见面,像这次演出的“望江亭”、“玉簪记”、“拉郎配”、“焚香记”、“芙奴传”、“打红台”以及其他折子戏等等节目,虽然大部分都曾在北京上演过,但有的是演员换了,有的是表演提高了,并且看到了青年一代的演出正在幼苗成荫,新枝怒放,都给人一种清新的诗意的感觉。
安阳豫剧院的“对花枪”、“陈三两爬堂”,都是久经锤炼的好戏,崔兰田同志创造了令人难忘的姜桂枝,陈三两的人物性格,从出场到进场都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豫剧的吐字清楚,在演出时给观众以绝大的便利,这不能不使我们想到正确使用戏曲共同语言——中州音的好处,我们京剧也是用中州音来歌唱的,这方面值得我们进一步地揣摩学习。
中国京剧院青年剧团建团的纪念演出,使我们看到了在党的培育下的接班人已经绿叶成荫地成长起来,他们不仅在政治、文化上学习得很好,而且还有踏实的工底,具备了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条件。
北京京剧团新排演的“赵氏孤儿”、“青霞丹雪”,评剧院久演不衰的“苦菜花”,都在不断加工中提高。还有不少的值得推荐的各式各样的兄弟剧种,老老少少的好演员,因为限于篇幅,我就不一一胪列了。
我们剧团正在排演“穆桂英挂帅”。我记得初次接触穆桂英这个剧中人物,那是我第一次到上海时,我才二十岁,演的是“穆柯寨”,从此,我也就不知不觉爱上了这个角色。几十年来,也不知扮演了多少次穆桂英,我和穆桂英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做了她青年时代的化身。因此,我也总想尝试一下刻划中年的穆桂英的形象。我们的剧本是根据豫剧的本子改编的,马金凤同志已经创造了鲜明的形象,我们现在企图用京剧的特点并创造一下。我对于“穆桂英挂帅”的处理,前半出是尽量运用青衣的表演法则,以表现穆桂英被朝廷摈弃因而退居多年的抑郁情绪,但当她听到金鼓齐鸣的一刹那、马上又回复到青年时期的活跃心情,这里用节奏轻快的唱腔和比较夸张的动作来显示穆桂英的壮心未已。整出戏除了寇准以外,都是杨家的以佘太君为首的人物,他们争先恐后地奔赴疆场,救国杀敌,里面还穿插了穆桂英治军将将的才能,于是杨文广的少年骄气,就受到了元帅的训责。
“穆桂英挂帅”这个戏,顾名思义,好像是一出武戏,但是我们最后没有开打的场面,因为从出征时的浩荡军容和乐观情绪,已经可以想像到敌人的溃败后果,所以无须对阵交锋了。同时,这出戏的结构,是意在表达杨家将一门的爱国精神,因此,以穆桂英、杨宗保并马出征作了有余不尽的结尾。


第8版()
专栏: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宣
当八十五岁的伟大的科学家牛顿临终的时候,他非常谦逊地说道:“我不知道世人对于我是怎样看法,不过我自己只是觉得好像在海滨玩耍的一个小孩子,有时很高兴的拾着一颗光滑美丽的石子,但真理的大海,我还是没有发现。”然后他又说:“如果我所见的比笛卡儿要远一点,那是因为我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缘故。”俄罗斯著名的寓言家克雷洛夫,当他的朋友赞扬他的书写得好,书籍销行的册数很高时,也谦卑地回答:“不,不是我的书写得好,是因为我的书是给小孩子们看的,孩子容易把书弄坏,所以版次印得多。”从这两人的话里,我们看见了一个虚怀若谷的谦逊的崇高形象。这对于我们是有多么大的教育作用呀!
党和毛主席不断地告诉我们要谦逊。谦逊是共产主义者的一种美德,正是这种谦逊精神,引导我们继续前进。
谦逊是“远大目的”和“崇高理想”的“大树”所结出来的甘美果实。一个人如果没有一个远大目的与崇高理想,往往便使生活蒙上一层灰暗的罩纱,失去了生命的光辉。唐代诗人王之涣所写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便含意浑厚地说明了这个真理。鼠目寸光,只希望看见鼻尖下区区事物的人,何必要登楼呢?只有“欲穷千里目”的人,才有兴趣和毅力去“更上一层楼”。
工人阶级是要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我们中国的工人阶级是要在我国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我们每个有觉悟的人,都应该自觉地为这个伟大的理想而献出一切力量。因此,自矜和骄傲是与工人阶级的风格完全水火不相容的。在工人阶级看来,因为某一件小小的成绩而骄傲起来,是一种低级趣味的表现。如果一个人套上了“低级趣味”的“镣铐”,那么,他就不可能“更上一层楼”了。当然,谦逊不是妄自菲薄,因为妄自菲薄是一种奴性的表现,而谦逊是崇高的共产主义品质的结晶。
一个人是否有谦逊精神,有时也可以用是否勇于在真理面前低头,是否虚心听取他人意见,接受他人批评这把“测量器”来衡量的。具有谦逊精神的人,也总是服从真理,勇于正视自己的缺点、“闻过则喜”的人。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把“暴风雨所诞生的”第一卷原稿寄给萧洛霍夫审阅的时候,写道:“你读完之后,必须说出你的意见,但是要说诚实话,如果你不喜欢就可以骂!……夸奖,只能糟蹋一个人。”(见“奥斯特洛夫斯基演讲、论文、书信集”,318页,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这种欢迎他人意见的态度,正是有极大的谦逊精神的表现。
毫无疑问,一个具有谦逊精神的人,自然也就不会因为有了小小的成绩而自满起来,更不会产生浮夸和自我吹嘘的毛病了。
忘我地工作,无比的谦逊,把资产阶级遗留下来的“骄傲”、
“自矜”、“自鸣得意”等思想垃圾都化为灰烬——这是我们事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保证,也是“更上一层楼”的动力!


第8版()
专栏:

  锦江饭店
林伯渠
  何人不爱锦江春,
  到处红旗报喜信。
  几番说明钦款洽,
  适时论语鼓群情。
  巫山截浪崇明阔,
  瀛海正风歇浦清。
  棋布全盘争一着,
  总因先后掌平衡。
一九五九年四月五日在上海


第8版()
专栏:大家谈

  “抓紧三春灭鼠雀”
  吕冽泉
二十多年以前,我在北京上小学,有一次正赶三月里出安定门去玩,看见树上贴着红纸条,上面写着“劝君莫打三月鸟”。当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请教长者,才知道三月是禽鸟繁殖的盛期,那时候所谓“善人”们,对鸟非常关怀,恐怕杀其母而害及其子,因此劝谕人们不要在三月打鸟。这对禽鸟来说,也算是大加体悯了,然而,被衣食所迫以打鸟为生的人,不打鸟吃什么呢?
其实在旧社会,这样的事并不新鲜。社会制度决定着人们的道德观念。
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人们的道德观念也改变了。在今天的社会里,一切都是从人类的幸福着想,不光“买鸟放生”的事看不见了,就是连“劝君莫打三月鸟”这样的话,青、少年们也未必听见说过。
当然,现在我们也不完全反对劝人别打鸟,因为鸟也不一样,有对人类有害的鸟,也有对人类有益的鸟;有一般的鸟,也有比较珍异的鸟,不能一概而论。不过,要像麻雀那样,以啄食五谷为生、糟塌粮食为能被列为“四害”之一的害鸟,要趁阳春三月大力捕杀,倒的的确确是消灭雀害的大好时机。春天是万物化生的季节,不光禽鸟在这时候繁殖旺盛,麻雀如此,老鼠也是这样。看来,“劝君莫打三月鸟”这句话,改成“抓紧三春灭鼠雀”就比较适时而且合理了。


第8版()
专栏:

  绿树丛中的工厂
一簇簇白云,一丛丛绿树,林荫道上,孩子们在散步。这里不是公园,也不是疗养所,而是山西经纬纺织机械厂的厂房和住所。
谁会想到,在一九五二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凉的旷野,春天,风沙袭人;夏天,赤日炎炎,哪里有绿荫可寻?一九五二年,在建立经纬纺织机械厂的同时,全厂职工就开始了植树造林。经过六、七年的辛勤劳动,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就是这成丛成林的松柏和杨柳,……风沙和烈日,在这里已失去了当年的威风了。
(梁毅摄)
  (附图片)


第8版()
专栏:读者·作者·编者

  党的工作报道些什么
有些读者来信,要求本报加强党组织工作经验的报道。我们的打算是,目前着重报道党在厂矿企业、人民公社、学校中的工作经验。主要报道方面有:适应“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情况,公社党组织如何进行工作;厂矿、公社、学校中的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进一步改善领导方法、工作方法的经验和成效;经过整社、经过领导干部参加生产劳动后,公社和厂矿的干部如何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发展新党员,对预备党员的教育;党在增产节约、技术革新运动中的政治思想工作,等等。最近已经陆续有一些报道见报。希望读者为本报撰写一些这方面的稿件。
 编者


第8版()
专栏:读者·作者·编者

  要像张江考那样积极劳动
江西宜丰县新昌人民公社党委会刘聚祥同志来信说,4月3日本报三版所载“生产队长张江考能文善武”一稿,对他们很有启发。山西金星人民公社的这位生产队长在做好队的领导工作的同时,全年还做了六百一十个劳动日。刘聚祥同志说,在他们公社4月8日召开的公社干部、生产队长和会计会议上,大家学习了这篇报道。经过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表示要向张江考同志看齐,生产队长蔡禄才等当时就订出了劳动的规划。
我们觉得新昌人民公社的同志们这样认真阅读报纸,虚心向先进人物学习,是很好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先进人物的报道在实际生活中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们正在注意增加这方面的报道。希望广大作者给我们以支持。 编者


第8版()
专栏:读者·作者·编者

尽可能加上必要的注释
4月4日第一版上“盩厔县全面围剿小麦条锈病”这篇新闻报道中有一条注释:“盩厔读舟至zhou zhi,元和志注:‘山曲曰盩,水曲曰厔’,盩厔县在陕西西部,南依秦岭,北濒渭河,因山环水绕而得名。”我觉得这样的注释很好。如果报上的新闻和文章,能够把生僻的地名、姓氏,以及一些不易懂的专门术语等加上必要的注释,对读者的便利是多么大!近来,人民日报上这样的注释越来越多了。但是,有时也还有一些需要注释的地方没有注释。例如在同一天人民日报第四版上有几篇关于匈牙利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报道和文章,好几处提到“每霍尔特土地”的收成。但是我们不知道一“霍尔特”的面积究竟是多少,这就妨碍了我们更好地了解兄弟国家的成就。 一凡


第8版()
专栏:读者·作者·编者

  一个建议
编者按:一凡同志的意见很好。我们当努力这样做。同时希望作者同志们同我们一起共同满足读者的要求。在你们写稿的时候,遇有一般读者不易看懂的地方,请加上必要的注释。
希望报纸适当地报道些革命老干部和工农出身的同志,在攀登科学高峰中的生动事迹。这对青年学生和工农干部,都有很大的教育作用。
 北京 陈道廉


第8版()
专栏:

  无畏的战士
  薛恩厚
去年我随北京市文艺界赴福建前线慰问团到前方慰问鱼雷快艇部队的时候,听到过不少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当时,我们都有一个共同感觉:这些英雄事迹在戏剧舞台上还很少反映。
最近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演出的“无名岛”,正是反映了福建前方海军的英勇斗争事迹,使人看了感到非常新鲜,是一个可喜的演出。
“无名岛”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人民海军的英雄形象,并揭露了敌人的丑恶嘴脸。有很多地方的戏非常感动人,如戏一开始就描绘出我上尉指导员王永智,鱼雷手林茂才和全艇指战员用自己的快艇炸毁了敌人“太成”号军舰后,跳入惊涛骇浪。一般地说,表现这样的惊险场面在戏剧舞台上是有困难的,然而经过了青艺舞台美术工作者的创造,当时的舞台气氛是很真实的,烘托了海军英雄与大海搏斗的英雄气魄,使人感到惊心动魄。当王永智和林茂才以不懈的毅力战胜了大海爬上礁石,在礁石上把同时落海的敌人击毙,俘获了敌舰炮长的时候,就在这仅容三人的礁石上展开了对敌斗争;作者笔下的英勇无畏、谈笑风生的海军战士,与贪生怕死、丧魂失魄的敌人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王永智、林茂才的英雄形象立即跃然触目,充分地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乐观主义精神。
更动人的是王永智在生死关头、万分危急之际,依然坚决地执行了党的俘虏政策。他们把干粮和水先让俘虏吃;把救生衣让给俘虏穿;随时对俘虏进行阶级教育。在他们的言行感化之下,使俘虏从畏惧、动摇、逃跑到坚决地投降。这里,充分地描绘了英雄人物的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作者巧妙地将敌我斗争安排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这就使戏剧冲突愈显得惊险、尖锐,从而进一步地刻划了英雄人物的英勇机智。在敌众我寡、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创造出以少胜多的战斗奇迹。
通过“无名岛”上的英雄行为,使我们进一步体会到英雄的特色是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作到听党的话,如王永智对俘虏政策的执行,并且很成功。对敌斗争必须在党的指导思想下正确地进行:那就是顽强的斗志与冷静地分析敌情相结合;同时要依靠群众,如剧中所表现的依靠渔民,从王永智、林茂才的行动中可以看到,他们不管在任何困难的情况下,根本没考虑过个人得失,他们的最崇高的品质是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
谈到这里,又联想起去年我们接触战士时,向他们道辛苦的时候,战士们总是异口同声的回答:“为人民服务!”看了“无名岛”以后再回忆起这句话的意义就更加深刻了。“无名岛”中的英雄人物写出了这些高贵的品质。因此给人对共产主义风格的认识有很大的启发和教育。
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同志们用了很短的时间排出了“无名岛”,这种干劲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觉得“无名岛”在结构上尚嫌松散,不够集中;反面人物除敌舰炮长孙贵写的较完整外,其余的人物刻划的还不够鲜明。希望进一步加工,使这个戏更加完整。


第8版()
专栏:

  工人疗养院(国画)
  南京晨光机械厂工人 王维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