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4月18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关于红光公社劳动力问题的初步调查
  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北省宁津县农业经济调查组
随着工农业生产大跃进农村出现劳动力紧张
随着1958年工农业生产的大跃进,农村出现了劳动力空前紧张的情况。1959年是我国苦战三年中有决定意义的一年,工农业生产将继续大跃进,劳动力紧张和进一步大跃进的需要不相适应的矛盾也就更加突出。合理地安排使用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就成为当前农村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为了了解农村劳动力紧张的情况和解决劳动力不足的办法,我们在河北省宁津县红光人民公社作了一些初步的调查。
红光人民公社地处平原,全社九十五个村,一万一千二百九十四户,四万六千八百七十二人,其中整劳动力九千七百六十个,半劳动力九千一百九十八个,耕地十二万七千六百亩,平均每个劳力负担八点八亩。
该社自1958年生产大跃进以来,在劳动力需求上出现相当紧张的现象。1958年农业总用工数是三百六十六万个,按过去劳力出工情况计算,当时只能提供二百五十万五千个,还缺工一百一十五万五千个,占农业总用工数的31%。
为什么劳动力会这样紧张呢?从红光社的情况来看,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
一、种植作物精耕细作程度的提高和再生产规模的扩大,需要投入更多的劳动量。该社在1958年积极地贯彻了农业“八字宪法”。以深翻土地一项来看,1958年就比1957年多用十七万五千五百个工,增长九倍。
  要求耕深质量 平均每亩用工量(工/亩) 全社用工(个)
  1957年 1958年增长% 1957年 1958年增长% 1957年 1958年增%长
  深耕 4—5寸 1—1.5尺 125—2000.2—0.32—390019,500195,000900
(注:1957年全部是犁耕;1958年33%用深耕犁耕,25%用拖拉机耕,42%人掘。)
各种主要作物的栽培也都较以前增加了用工量。下面是1958年与1957年几种作物每亩平均用工数的比较:(单位:工/亩)
  年份 小麦 棉花 甘薯 玉米
  1957年 1.5 15 15 14
  1958年 7 25 2 1.5 17.5
  增长% 366 66 43 25
(注:小麦亩用工指播种至封冻前一个阶段内的每亩用工数。)
在各项措施中,“水”、“肥”、“土”三项用工量增加的最多。如该社西曹村生产队小麦“水”、“肥”、“土”三项两三年来每亩平均用工增加的情况如下:(单位:工/亩)措 施56—57年57—58年58—59年(计划)增 长水06121倍(58—59年与57—58年比)肥1.56127倍(58—59年与56—57年比)土0.5159倍(58—59年与56—57年比)
此外,该社在1958年的农田基本建设方面也用了不少工。据不完全的统计,在兴修水利方面(包括修水库、水渠、水塘、打机井等)就用了十七万三千五百个工,占农业总用工的4.7%以上。
二、支援国家工业建设和发展社办工业、进行多种经营及部分劳力外迁外流,使农业劳动力数量下降和劳动力的结构发生变化。1958年9月至12月,该社共抽调了一千九百八十六个青壮劳动力分赴承德、天津、邯郸、内蒙古等地支援国家工业建设,又抽调了一千零二十一名青壮劳动力转入社办工业;又抽调了一千零二十一名转入多种经济,另有四百多个劳动力外迁外流。这不仅使公社劳动力数量下降,而且引起结构变化,因而使农业劳动力更加紧张。
  1958年9—12月全社劳动力结构变化
  1958年9月占总劳动力比重 1958年12月占总劳动力比重 增减%
  男 整 35 25 -10
半 15 16 +1
  女 整半 34 32 -2 16 27 +11
此外,由于人民公社刚成立不久,新的劳动组织和管理制度还没有建立和健全起来,因而在劳动力的安排使用上还不够完善,还存在窝工、浪费的现象。如去年第六管理区在小麦播种时,因没有按照党委要求的规格进行调畦,结果调畦后不能浇水。全区又动员了50%的劳动力,用了二至三天的时间重新调畦,浪费了四至六千个工。类似的情形还有不少。
劳动力紧张给生产带来了困难,但它也大大地促进了生产
劳动力紧张,是公社生产大跃进中遇到的一个困难。但是它也反映了人民公社生产建设的突飞猛进和宏伟规模。正如刘少奇同志所说的:“……在我们六亿多人口的大国中感到了劳动力紧张,证明我国的工农业生产正在大发展,国民经济正在一日千里地繁荣起来”。从红光社可以清楚地看到,1958年的生产大跃进固然使劳动力很紧张,但这种紧张却带来了非常丰硕的果实。全社粮食作物平均亩产一千二百一十二斤,比1957年(平均亩产四百一十斤)增长196%。随着农产品的增加,公社的公共积累增多,达到一百四十万八千元。公社办起了机械厂、电机厂、化肥厂等大小二百四十六个工厂,制造出了柴油机、电动机、水泵等许多机器,1958年产值达到一百一十四万六千六百元。
此外,劳动力的紧张,对于下面几件事还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一)促进了人人劳动、各尽所能这一原则的实现,基本上做到了使所有的人都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1957年时,许多村还感到劳动力有些过剩,有时社员向队长要活干,而队长感到活少人多没法安排。1958年大跃进以来,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真可以说是达到了“个个都劳动,户户无闲人”的程度。如庞家寺生产队过去出勤率仅为60%,而到1958年后期,则经常达到百分之百。(二)促进了妇女的彻底解放,使广大妇女在公社成立的食堂、托儿所、缝纫组等公共福利事业的帮助之下,摆脱了繁琐的家务事,而出来从事公社的生产劳动。妇女劳动力的这种解放,不仅给生产战线增加了生力军,而且由于参加劳动之后各自领得工资,经济上得到独立,她们在社会上和家庭中的地位也进一步提高了。(三)推动了群众性的工具改革运动。红光公社在1958年共制造、改制、修配和推广了各种农具(包括提水工具、运输工具)七千五百四十六件,这些工具一般提高工效从半倍到十几倍。如1958年收甘薯的任务很大,时间紧,劳力少;然而在这种形势逼迫之下,群众很快地将双铧犁、深耕犁改装为刨薯工具,比用镐刨提高工效三倍以上,解决了当务之急。仅仅这一项就节省五万余工。(四)劳动力的不足,就要求劳动力的充分合理的利用,提高工作效率。正是在这种形势要求下,公社很快实现了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大协作、劳动专业队等新的劳动组织形式也相继产生。这不仅提高了劳动效率,而且锻炼和加强了农民群众的组织性、纪律性。
广大社员对劳动力紧张的意义是理解的。社员们说:“忙是好事,有活干,才有饱饭吃。”“日本鬼子占东三省时,工人失了业,不忙;旧社会要饭的、无地的,不忙;可谁愿意过那种日子?”“在旧社会是忙着给地主富农扛活、打短工。现在是忙着大跃进、大建设,给自己的幸福生活打基础,怎能不高兴!”
尽管如此,劳动力的紧张,也给生产带来不少困难,例如去年的秋收工作,就因劳力不足而有些粗糙,秋收“尾巴”拖得较长,影响了作物的实际收获量。如因甘薯和棉收得较粗糙,丢到地里很多,后经复收得甘薯一百六十五万斤,棉花十七万六千斤;花生也因收获不及时,受冻达五十多万斤,因此而降低了出油率的11%。另外,还有少数甘薯、花生损失在地里。红光人民公社为了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解决任务大和劳力不足的矛盾,采取以下一些办法:
解决劳动力不足的几项办法
首先,根据今年的生产计划要对全社的劳动力摸底算账,进行全面的、适当的安排,在保证农业增产所需的劳动力的同时,也要保证发展副业、工业和生活服务等方面所需的劳动力。
大搞工具改革和技术革命
浇水是红光公社用工较多的农活之一。现在主要是靠水车(还有少数用辘轳),机井很少。辘轳每人每天浇半亩,水车每人每日浇零点七至一亩,而机井比水车效率高九倍。浇小麦,若按一年浇十二水计算,辘轳亩用工需二十四个,水车需十五个,而机井只用一点五个就够了。全社即将投入生产的七十六眼机井,和1959年下半年将投入生产的五十眼机井,全年共可节省二十万五千个工。再加上计划改造动力水车四百架,及其它提水工具,全年可节省八万个工。前后两项共节省二十八万五千个工,就可解决全年农业缺工数的28%以上。
深耕地也是用工量较多的一项农活。掘一点五尺深,每人每天能掘一点五分多地,用深耕犁一天可耕一点五至二亩。1959年能制造深耕犁六百张,再加上计划增加三台拖拉机深耕地,全年可节省八万一千三百个工。
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运输量越来越大。人挑日工作量为一千八百市斤华里;手推车比人挑提高零点七七倍(日工作量为三千二百市斤华里);胶轮车比铁轮车提高一倍(前者日工作量二万市斤华里,后者为一万市斤华里),如把铁轮车换上轴承,可以比原来提高半倍。1959年计划制造七百套轴承,可节省工二万六千个。全社准备增加二千辆手推车,可节省六万四千个工,加上七十辆胶轮车和三十部拖车,总共可节省十万二千四百个工。
薯、米加工占用人力也很大,全社二百六十七个磨面厂,占用四百零四个人,二百六十七个牲口,全年用十三万三千多个工,八万八千个畜工。全社如果使用庞家寺创造的动力磨,只要五至六台就够用了。每台日磨五千斤以上,按推广一半算,可节省人工六万五千七百个,畜工四万四千个。
全社还计划其它工具改革,如铡草机、浇稀水车、密植宽幅耧、食堂用具、补苗器等中小工具二万件,可节省十五万个工。
据该社计算,进行工具改革,可以节省六十八万四千多个工,解决总缺工数的67.7%。
改善劳动组织与管理,提高工效。
全社除去对各方面事业进行了劳力安排以外,还在春节前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划区调地工作,共划分了一百一十三个生产方,调整了劳力少、土地多和劳力多、土地少的不平衡现象。如龙谭村,每个劳动力平均负担三点八九亩,而大郭庄每个劳动力平均负担九亩,相差一点三倍。经过这次调整,土地和劳力的分配达到了平衡;同时使90%以上村的土地靠近了生产队。龙谭村最远的土地离村五至六里,现在最远的不超过三里,这就避免了许多劳动时间的浪费,社员们说:“不用说送粪和往家拉庄稼,就是来回走路,可以省多少工啊!”“从前一天能送四车粪,现在能送十车以上,再也不愁送粪难了。”在划区的基础上进行了劳动力编队工作,根据生产需要和量才使用的原则,各生产队组织了专业队。专业队在统一领导下,分工合作。专业组织便于钻研和熟练业务,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加强责任心。西曹村组织专业队后,临时等着派工的现象没有了,组长摆脱了事务主义,钻研了业务,同时也易于固定农活和包工。
加强责任制,推行定额管理,既可减少浪费,也可以加强工效。过去有些管理区和生产队对责任制贯彻不够,造成部分人力上的浪费。如第六管理区1958年因种麦不够规格而毁种了二百四十七亩,每亩浪费六至七个工,共损失一千四百至一千七百多个工;需要补苗的四百多亩,每亩用四至五个工,共多用一千六百至二千个工。而有些生产队加强了责任制后,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铁杨庄在浇麦时,进行小包干办法,责任确定到人,公社要求十天完成浇麦工作,该队六天就完成了。有些社员不打钟就下地干活,社员杨玉良怕落在后面跑着下地。为了加强责任制,该社在整编生产队,划分耕作区,进行四固定(固定耕地、劳力、牲畜、农具)的基础上,实行了“三定一奖”制,即定跃进指标、定上交任务、定投资开支,实行三级核算,对超产者和节约者实行奖励。生产队对小组实行四到田(措施到田、指标到田、责任到田、管理到田),小组对社员实行了四定(定项目、任务、质量、时间)。这样可以逐级加强生产责任制,克服生产上返工和浪费劳动力的现象。进行定额管理也是该社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该社已全面推行了定额管理制度,已收到了好的效果。如后刘生产队以前浇麦,十天才能浇完一遍水。实行定额后,八天浇完了一遍水,提高工效20%。部分社员超过定额的5%至15%。
在制定额当中现在有几种方法:一种是小段定额制,即根据当前任务,灵活规定临时定额,好处是制订容易,修改灵活,但必须跟上检查验收制度。另一种是一包到底的定额制,即按一种作物生长期或一个季度的积肥任务,全包下去,中间进行几次评比检查,这种方法能发挥被包者的主动性灵活性,减轻干部的事务工作。第三种办法是孙华门生产队群众提出的“以工定级”(即每人每月按完成定额数评级)和“以级定工”(按不同级别给不同的定额)。这两种方法经讨论大部分社员同意前一种,因为它能发挥社员的积极性和潜力,如孙义青老大爷说:“我虽然是三级,要用第一种办法,不一定比青年人少干”。后一种方法的缺点是易于产生完成定额了事的现象。
为了保证出勤率,各生产队都建立了考勤制度。目前大部分生产队采用旷工一天,扣罚一天工资的办法。
改进积肥造肥办法,提高肥料质量,增加细肥,减少运输量。
据该社估算,肥料用工一般要占全年农业总用工量的20%至30%。农业生产的大跃进,要求成倍地增施肥料,而肥料中绝大部分是粗肥,细肥很少;因而积肥运肥所消耗的劳动量甚大。红光公社1958年每亩施粗肥一万一千斤,细肥二十六斤;全年共施粗肥十三万九千七百万斤,细肥三百三十万斤。按计划,1959年每亩要施粗肥三万一千斤,细肥二千七百一十九斤。全年共施粗肥三十六万一千四百六十万斤,比1958年增长一点六倍;细肥三万一千七百零四万斤,比1958年增长九十五倍(占1959年总施肥数的8%)。从肥料运输量来看,只粗肥一项就要比1958年增长一点六倍。显然按照这样的粗细肥比例,每年总施肥量又成倍地增长,单肥料一项用工就会使得农村劳动力愈来愈紧张。因此,如何改进积肥造肥办法,提高肥料质量,增加细肥,就越来越成为缓和农村劳力紧张的一个重要方面。
红光公社主要采用了下面两种办法:
一是大搞土化肥,以细肥代替部分粗肥。全社1958年底到今年2月,已办起土肥厂一百二十九个,已经做到“队队造化肥,村村建立化肥厂”。今年还准备扩大生产规模,全年计划造肥三亿斤(现已生产出五千五百二十万斤)。这三亿斤土化肥,可以折合粗肥二十九亿斤,全年大约能节省运肥工三万个。可见,这种群众性的大搞土化肥运动,是提高肥料质量、缓和农村劳动力紧张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是推广就地积肥,试行养猪到田。农村劳动力紧张的原因之一,是粗肥运输量过大。为了减少粗肥的运输量,全公社各个生产队都采用了地头积肥造肥(熏肥、沤杂肥),就地施用的办法。据估算,全公社一个冬天共积肥一百一十六万六千斤,可以减少全年运肥工四万多个;如果再计算上运送原料回村,泥土垫圈,采用地头积肥造肥、就地施用的方法,比过去要少用四分之三的人工。当然,这种地头积肥,往往发酵慢,肥效差,还需要注意提高积肥质量。另外,张安村正在试行养猪场到田。将来如能加以推广,也是节省运肥用工的一个办法。
在生活服务部门和非农业生产人员中逐步实行抽男换女,以弱代强,充分发挥妇女劳力、辅助劳力和其它社会人力在生产上的作用。
为了尽可能增加青壮年劳动力,红光公社正在生活服务部门和非农业生产人员中逐步实行抽男换女,以弱代强的办法。从全公社各工厂、事业单位劳动力的分配情况来看:在工业、供销社、食堂、牲畜饲养、会计、缝纫制鞋、理发、邮电所、幸福院、幼儿园、妇产院等部门的三千五百一十三个劳动力中,青壮年全劳动力有三千零六十五个,占87.3%(其中:男劳动力一千六百九十个,占青壮年数的55.15%,女劳动力一千三百七十五个,占44.85%)。经过调整,可以换出青壮年全劳动力七百二十人,青壮年劳动力所占的比重将从原有的87.3%降到66.75%(其中:男劳动力从55.15%降到23.65%;女劳动力从44.85%升到76.35%)。调整后换出的七百二十个青壮年劳动力中,大部分是男的。这样,就可以使农业生产战线增加一批骨干力量。目前,公社正在逐步进行调换。
成立公社以后,实行了生活集体化和部分托儿互助化、缝纫机械化,解放出一大批青壮年妇女劳动力和辅助劳动力参加生产。但现在托儿所、幼儿园还没有普遍地建立起来。据第六管理区调查,全区一至七岁的小孩共一千八百零六个,已入托的八百九十七个,占49.6%;还有九百零九个孩子在家,他们要使三百多个妇女不能经常参加劳动。如果使他们全部入托儿所和幼儿园,就可以完全解放出二百多个妇女(占管理区妇女劳动力总数的10%),经常参加生产。此外,建立缝纫做鞋工厂,也是彻底解放妇女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约有70%至80%的衣服是用手工做;做鞋基本上还是靠一家一户的手工劳动。这就不能不影响妇女的劳动出勤率。据1958年11月8日在张户头村抽查,有十八个妇女请假做衣服。从全公社来看,仅以缝衣为例,一般妇女用手工一天只做一件单衣;而用机器一天可做六件,工效提高五倍。全公社四万六千八百口人,以每人一年做一套半衣服计算,用机器比用手工可节省十一万多个工。
随着大批妇女从家务事中解放出来参加生产,妇女劳力在整个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她们在生产上的作用也愈来愈大。但是,由于过去的实践经验不够,一般说她们技术水平和劳动熟练程度较差,工效较低。因此,如何从各方面迅速提高这批妇女劳动力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熟练程度,就越来越成为农村劳动组织和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农忙时,动员和组织非农业生产劳动力以及其它社会人力参加生产,对于缓和季节性的劳动力特殊紧张,也有一定的作用。据调查,全公社有机关干部、学生、工人、供销、食堂、邮电、医院等非农业生产人员一万零三百四十八人。机关干部和各事业单位的人员,按农忙季节抽二分之一的人参加一个月的劳动,学生按规定义务劳动时间计算(低年级学生五折一,高年级学生三折一),则全年共可增加十二万个工。
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动群众是提高劳动积极性、解决劳动力紧张问题的保证
加强党的领导、实行政治挂帅、充分发动群众、走好群众路线,这是提高社员劳动积极性、实现以上几项提高工效措施、从而顺利解决劳动力紧张问题的根本保证。我们通过调查深深感到,只有加强党的领导,实行政治挂帅,在干部和社员中深入地进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批判各种错误思想,使大家从思想上明确方向,识别利害,才能不断提高社员的思想觉悟和劳动热情,勇于克服各种困难,完成生产任务。大跃进以来,生产战线上的无数事实,都有力地证明了只要加强了党的领导、实行了政治挂帅,群众的思想觉悟和革命干劲高涨起来,许多看起来不能完成的艰巨任务都能超额完成。如去冬今春庞家寺村为了使二千三百多亩地基本上实现水利化,计划打一百九十二眼土井。当时天寒地冻,水冷刺骨,困难很多。但是由于领导上事事坚持“兵马未动,政治先行”的原则,思想发动工作做得较好,群众的干劲冲天,斗志昂扬。原规定两人两天打一眼井,结果却不到两天就完成了。全村群众在前后一个月的时间,共打了一百九十二眼土井,一百三十五眼砖井,还修了三个小水库。又如庞家寺村1958年第四季用工量较过去同一时期增加三倍以上,任务重与劳力不足之间的矛盾甚大。但由于村党支部书记刘清河同志亲自挂帅,同群众一起研究、讨论技术革命的意义,发动大家想办法,结果造出了日切二万斤的甘薯切片机及深耕犁、调畦板、自动化立磨等工具,大大缓和了劳动力的紧张状况。
在去年的生产运动中,有些队存在这样的缺点:生产一忙、劳力一紧张就“顾不得”或放松了做政治思想工作和有事开会同群众商量。这样好像可以使群众有更多的时间干活,实际不然。正如有的社员说:“有时只开五分钟的会,光交任务,不讲道理,大家心里不亮堂,怎么能多干活?”的确是这样,有的村当社员不相信深翻地能增产的思想没有解决的时候,掘地效率每人每天只四厘,而当支部领导群众辩论了“为什么要深翻地?”大家认识到小麦增产的重大意义之后,翻地效率就上升到每人每天挖二分以上,并保证了质量。这就说明,越是生产忙,劳力紧,就越不能放松做政治工作和走群众路线。这样做,好像是“耽误”了劳动时间,实际上却会大大节省劳动时间。
开展评比竞赛,是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鼓舞群众的劳动热情和提高劳动效率有极大的作用。红光公社在公社化后的紧张生产任务中,发现工作一般化,立即在六个管理区中展开了力争上游、争夺红旗的竞赛,使深翻地由日进六百五十亩提高到二千六百亩,赢得了全县的冠军。现在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已经成为社员们的行动口号。“种好梧桐树,迎接凤凰来”,成了社员们想见毛主席的互相传闻的佳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