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3月9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春风时雨
翟文
2月28日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邓广铭先生等写的
“新的师生关系鼓舞着我们前进”一文,读后很感动。这是一篇反映了客观实际,很有启发性的文章。
在高等学校里,现在出现了和祖国新面貌相适应的新的师生关系,这是一种师生相爱、教学相长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是鼓舞师生共同在党的领导下携手前进的一种力量,而且是促进劳动人民更迅速地走向知识化的一种力量。
师生关系就是教与学的关系,两者是对立的统一。本来师生应该相爱,教学应该相长。也只有师生相爱,教学才能真正相长。但在旧社会里,师生之间能真正谈得上相爱的是很少的,所以教学相长一般说也只是一种理想。在封建社会,诚如邓先生等所说,师生是依靠虚构的伦常关系的结合。这种结合,当然是很少谈到真正的师生相爱。在资本主义社会也诚如邓先生等所说,师生主要是商品关系的结合,这种关系是为名利所左右的,同样是很少谈到真正的师生相爱。所以不论在封建社会也好,资本主义社会也好,师生间一般地说既不能谈到真正相爱,教学相长的事例一般说也是很少的。在解放以后的年代,高等学校中社会主义路线在不断战胜资本主义路线,无产阶级的思想也在不断战胜资产阶级思想,就在这两条路线两种思想的不断斗争中,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就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但在整风反右和教育革命以前,这种变化还是不显著的,这是因为在这以前,学校的政治思想面貌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整风反右以后,特别是在教育革命以后,党对高等学校的领导进一步巩固加强了,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运动中进一步发展了,革命引起了各方面的深刻变化,师生关系也就有了显著的改变。而改变的程度和师生政治思想上的进步程度成正比例。革命把人们的感情联系起来,师生的结合既不再是虚构的伦常关系的结合,也不再是商品交换关系的结合,而是血肉相连,相敬相爱,这是只有在社会主义时代里才能产生的一种伟大的纯真的爱。
我们所以说它伟大,因为彼此相爱的出发点是宏伟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彼此都以尽快地成为共产主义新人相要求;我们所以说它纯真,因为这是一种崭新的平等的同志关系,彼此在真理面前一律平等,在错误面前也一律平等,凡是真理不论先生学生都要坚持,都要服从,凡是错误也不论先生学生都要改正,都要批评,这是真正同志的关怀,同志的爱;教师看到学生的缺点严正的提出,是热望学生尽快地成为共产主义新人,学生看到教师的缺点诚恳地指出,也是热望教师成为全面的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有了这种相互关怀,教学还能不相长吗?这种亲密关系可以加强巩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的创造性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发挥,真正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对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就会主动的去考虑,对学生提出来的疑难问题,也会乐于和学生共同研究解决,对学生某些点上超过自己的见解也就会觉得高兴,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批评和意见,也就会从求得帮助的立场上去考虑;学生也就会因此而更热爱教师,更尊敬老师,认真地去学习老师之所长,彼此毫无戒心,以诚相见,为探讨真理而自由争辩。
古人称颂老师,往往爱用“如坐春风,如沾时雨”一类的字句。在我们看来,只有在今天,党的光芒照耀和师生之间的纯真的同志爱,才是真正的春风和时雨!


第8版()
专栏:

新的家(外二章)
顾工
骆驼的驼峰间,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家庭用具:长凳、床板、座钟、被盖……。有的驼峰侧边,还在拾棉用的棉篓里,盛着还不会走路的孩子。孩子的双手抱着红旗——这是他的爸爸、妈妈,用汗珠,用革新的方法,用辛勤的手,夺取来的。爸爸、妈妈,一路上一直在叮嘱他:“拿好,拿好,举高些……”
跟在骆驼前后的人,没有一个不是喜笑颜开的。是啊!搬家了,搬进新房子了,谁能不高兴呢!
有人还在一再地回头望望,望望那片旧的家。
旧的家,已经不容易望清楚了,因为没有围墙,也没有屋脊,那是一片地窝子。只在那进来出去的门洞口,有个遮雪的苇棚;只在那洞里的天窗旁边,立着矮矮的烟囱。往日,他们就在那地窝子里炒菜,摇摇篮,学文化,记一天的工分,写保证书,写家信……
那片旧的家,也是自己亲手挖的,亲手建立起来的呀!怎么能不回头望望,再回头望望呢!
可是啊!新的家,也已经清晰地在眼前显现了:一排排的新房,像是洁白的羊群,安静地卧在那里——远远地、远远地似乎传来一股新锯的松木的香气;一扇扇玻璃小窗,迎着太阳,眨着眼睛,闪着光。房屋四周种满了小白杨树,一株株像是倒插在地上的毛笔,再过些日子,这笔梢上就像蘸满浓浓的绿色的汁液呢!
啊!新的家,多美的家!
孩子在向新的家呼唤;父母在向新的家招手。
是啊!我们的手,是可以招来多少宫殿,多少梦幻,多少数不完也道不尽的幸福!
融雪天
一条条白亮亮的小路,变得黑油油的。
在车棚里保养了一个冬天的拖拉机,奔驰出来。它似乎已经憋足了力量,大地在链轨下面震动起来。
拖拉机要赶在太阳的前面,到田野里去!
驶过了丘陵,驶过了林带,驶过了小桥,在一片翻浆地区,拖拉机深深地、深深地陷了下去。
机车上的两位姑娘都跳了下来,她们焦急地走动;她们不安地望着越来越透明的天空……
春天的早晨,这是出击的时间,这是冲锋的时间,这是分秒必争的时间。田野,在等着麦种;田野,在等着耙齿;田野,在等着马达的欢呼和劳动的脚步……
姑娘在泥浆里面踩来踩去,在机车前后绕来绕去。她们的眉,越蹙越紧;她们的心,越跳越急——突然,她们望见了桥板!
对,桥板,拿它来铺平整个的道路。
她俩抬起了桥板,抬起了桥板,把它放到链轨的前面。
她俩又跳上机车,机车又轰轰地吼叫起来,滚滚的压过了桥板。
她俩又跳下机车,抬起桥板,再把它放到链轨前面。
拖拉机就在这条漫长的泥泞的道路上,一寸寸地前进,一尺尺地前进……。到太阳照亮整个田野的时候,两个满脸满身污泥的姑娘,却早已在田野里得意洋洋地高唱起来……。
牧马人
他曾经骑着马,追击过在沙漠上逃命的匪徒;他曾经骑着马,踏遍了帕米尔国境线上的雪峰;他曾经骑着马,参加过新疆人民最欢乐的库尔班节的赛马会;他曾经在马上,获得了胜利品、奖章、和路边小姑娘献上来的花束……。
马啊!从小到大都是他的伙伴。
在复员的前夜,各人谈着各人的志愿:开拖拉机去;挖石油井去;采矿去;种棉花去……可是他呢?他眷恋地望了望马厩里的战马,呐呐地说:“我最好还是牧马去!”
多好啊!他现在就是公社里的牧马人。
多少匹强健的马啊!他都叫得出它们的名字:大头、白鼻子、花蹄、长脖子……;多少匹新添的马啊!他都了解它们的性格:烈性子、小滑头、捣蛋鬼、大懒货……。马,在他的胯下,没有不驯顺的;马,听到他的口哨,没有不亢奋的!
他爱马呀!他爱社;他爱社呀!他爱马。
深夜,马棚里只要有一点点动静,他就会立即惊醒:大头在顿蹄子;白鼻子在打喷嚏;长脖子在呜咽……于是,他就提着一盏马灯起来了。
他用手拍着马头,他用耳朵贴着马腹——像医生在听病人的心脏——他很快就明白了。望着马,那苦痛的眼神,他就轻轻责怪:“白天你喝水喝得太猛啦!”然后,他就解下了缰绳。
常常是这样的:在星光满天的时候,他还牵着病马,在戈壁滩上溜啊!溜。这时,在他内心也盘算着好多事情:又要添小马驹了!马棚该扩大了!秋后还要多割些马草呢!


第8版()
专栏:

仇恨的种子
从越南寄来的信田间同志:
我以非常痛心和愤怒的心情向你报告美帝国主义走狗吴庭艳在越南南部制造的野蛮的屠杀事件。
1958年12月1日,吴庭艳集团在土龙木省富利集中营放毒药同时杀害一千多个爱国者。这个集中营有六千多人,多少年来由于非常野蛮的监狱制度,每天杀死成百人,目前余下四千多人的生命,人人非常担忧,因为敌人正想办法,用冲水,开枪,烧毁集中营,想把他们分散到别处。
田间同志,过去你曾经揭露美蒋和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罪恶,并曾到朝鲜参加过抗美斗争,我相信当你听了这个消息之后,你一定非常愤恨。希望你以创作揭露美帝国主义和吴庭艳的罪恶,这是越南人民等待着的回音!
越南诗人 济享

田间越南诗人济享:接读你的来信,我看见白纸上,每一个字都是仇恨。白纸化成了火星,在我的眼前飞迸;我在这里高呼,必须制止暴行!仇恨这是种子,在大地上生根;谁种下这仇恨,恶果他自己吞。我要寄语集中营,一千个被害的人,请把鲜血捧起来,淹死万恶的瘟神!


第8版()
专栏:

雨夜
肖夫
乡委会召开干部会议,直开到天擦黑。我和李书记刚跨出乡委会门口,不想天上正在哗哗地下着大雨。
“看,”他伸手接了些雨水,擦在紧皱的脑门上,接着说,“冬雨,凉森森的,比清凉油还好。”他的话,提醒了我,一个念头在脑子里一闪,我说:“能用这雨来造肥,更好!”
我的话刚出口,他忽的站住,高兴得跳起来:“是啊!要是今夜把村东那五千车土,堆成一个个围子,中间下上雨水,和上池子里的尿,水土尿一搅合,又湿,又匀。那不是上好的速效肥吗!这一来,能省出上千的人工哩。”
他想的和我想的完全一样。可是,我一转念说,“咱俩这个计策是好;不过,雨不等人,人马必须立刻全部出动才行!”
老李的劲上来了,他没让我说完,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拉着我跑起来,一边跑一边说:“机会不能放我们跑回去,马上召集动员大会……”他越跑越急,喘得上气不接下气。
我村离乡委会有十来里路。跑到村前,溅了一身泥水,天也全黑啦。咦,大黑夜,村前却是亮闪闪的一片,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急欲解开这个谜,索性连伞也不打啦,就飞快地奔到前边去了。
我擦了擦沾满雨水的眼睫毛,一幅雨夜奇景出现在我眼前:汽灯在树枝上高照,条条银丝中,人影穿梭,扬锨舞镢,雨声,夹着语声。小伙子们像蛟龙出海,把一桶桶尿往土围子里倒。啊!还有妇女,她们毫不示弱,一人挑着两大桶尿,在稀泥里走得又轻又快。啊!老大爷们也出马了!那不是张大爷吗!他头顶草笠、身披蓑衣,活像一位披甲戴盔的将军,正舞着铁锨,扯着嗓子,在指挥妇女们干!
往前看,一个个土围子排开去,像一串池塘。池水、灯光交相辉映。嘿!工程完成一大半啦!我站在雨里,看呆了。李书记的话惊醒了我。“老王,看,”他把手用劲一挥,“我们不用回去开动员会啦,人马全出动了!”忽然,那边一个大喇叭似的嗓子喊起来,一听就知道是党员赵明琴的声音“喂——乡亲们!剩下的活不多啦,党、团员留下干。冬雨凉,受不住,妇女、老人都回去!”
他的话才落音,姑娘们尖尖的、厉害的声音响起来:“你们受得住,我们就受不住?”我和李书记重被这声音惊醒,互相看了看,从心里笑了。我俩扔下伞,几个箭步,蹿到这雨夜沸腾的人群中……。


第8版()
专栏:

田间托儿所
陈希仲(天津美术出版社供稿)


第8版()
专栏:祝你健康

什么是再生不良性贫血?
木风
1月25日人民日报“认真贯彻党的中医政策”的社论中,曾提到许多疾病的名字,其中有“再生不良性贫血”,这究竟是个什么病呢?
血液是很宝贵的东西,它在身体里负担着运送氧气、二氧化碳,运输营养料、某些废物、内分泌素和调节身体体液的酸碱性的重要任务。人体的血液总量约等于体重的8%,比如,你的体重是一百斤,就有八斤血,大约是四千CC。血液的红颜色,主要来自红血球,因为它含有红色的血色蛋白。成年男子每一百毫升血液中有十三克左右,女子有十二克左右。
一个人的红血球也有一定数目,大约每一立方毫米内有红血球四百五十至五百万个,一个人全身的红血球如果一个挨一个地排列起来,就可以绕地球赤道三圈半!
身体有制造红血球的工厂,在胎儿时期工厂的厂址是肝脏和骨髓,成年人就全部由骨髓负担了。供给工厂造红血球原料的有食物,(包括铁质、维生素、蛋白质)、消化液……等等。
如果一个人的血液总量少于原量的三分之一,或血色素少于十一克,红血球每立方毫升少于三百万个,我们就说是患了贫血了。
贫血的原因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急性或慢性的失血、营养不良,不能供给足够的造血原料等等,还有,虽然造血原料没缺,但造血工厂出了毛病,造不出产品——红血球来,也可以引起贫血,后一种情况就是“再生不良性贫血”。
西医治疗贫血,主要是针对病因,比如,缺少造血原料,就给病人铁质、维生素B12,肝精……等等,但是,对于“再生不良性贫血”,由于原因还不明了,很难应付,除去输血以外,可以说是很少积极的办法。
中医治疗原则主要是根据症状,也就是平时所说的“辨证施治”,只要有症状,就能治疗。不管你是缺铁性贫血也罢、再生不良性贫血也罢,甚至其他非贫血疾病也罢,只要表现出苍白、心跳、头晕、出血的症状,就可以用同一原则来治。
中医认为苍白、心跳、头晕等等是血虚,气短、气迫、无力是气虚,而出血则是血热所致。因此治疗原则是补气、补血、清热等等。根据这个原则,已经有很多过去被认为是绝症的再生不良性贫血得救,有些患者恢复健康后甚至还成了运动员。
祖国医学确实是一个大宝库,但是,要诊断再生不良性贫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需有骨髓、血液……等等检查。为了丰富现代医学,更好地为人民的健康服务,中西医互相结合,互相取长补短,确实大有必要。


第8版()
专栏:文化街头

为了孩子,也为了别人
秦犁
我看到一对中年夫妇,带着一个三、四岁的孩子看戏。戏一开始,孩子不停地指着舞台上的剧中人,一个一个的问:这是好人吗?这是坏人吧?过那么一会儿,台上总是这几人,便引不起孩子更多的兴趣了;于是,孩子一会儿从爸爸身上换到妈妈身上,一会儿又从妈妈身上爬到爸爸身上。爸爸妈妈只好又是糖又是饼的哄着孩子,自己也看不好戏。等戏演到正热闹的时候,孩子也在爸爸臂弯里呼呼的睡起觉来了。
看到这种情景,已经不是头一回了。不免想为孩子,为剧场的秩序说几句话。
在更大的跃进中,好好利用文化休息的机会,看一出好戏,这的确是快意的。好心的爸爸妈妈常常会想,让孩子也一起去玩玩吧。他们却容易忽略这不但要破坏孩子的生活常规,影响他们的健康,而且那些孩子看不懂的电影或是戏剧,有时还可能给他们不良影响,特别是孩子罗罗嗦嗦的问话,甚至是更小一些的孩子的哭声、叫声,要妨碍别的同志静心观赏,剧场的良好秩序也没法维持了。
剧场秩序关系到几百个、甚至上千个观众的观赏。为了孩子的健康,也为了不妨碍更多同志在剧场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刻,让我们每一个作观众的人,共同来为剧场的良好秩序尽一份力吧!


第8版()
专栏:

奇牙怪舌
有一些动物的牙齿和舌头长在一起,例如企鹅就是这样,整个舌头上长满了尖刺(牙齿),因为它主要靠吃鱼生存,而这些尖齿可以帮助它逮住溜滑的鱼食。
在美洲有一种普通的果园蜗牛,它生长着一百三十五排牙齿,而且每排是一百零五个。当它要“咬穿”地下的穴道时,就要靠它这一万四千一百七十五个牙齿。
动物中舌头最长的要算食蚁兽,它的头就像一个长长伸出的象鼻子,但是这样长的“袋子”也还装不下它的舌头,因为它的舌头不是生在嘴里,也不是在咽喉里,而是长在胸骨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