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3月6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发扬松树风格
——读“松树的风格”一文以后
文修华
“松树的风格”是一篇很好的杂文、是一篇激励人们意气昂扬、热情奋发的好文章。我连读三遍,爱不释手。杂文,大概一般是指那些有所感触、抒发情怀、不拘形式、信手拈来的短文章,报上发的不少,但有的知识分子味道太浓,有的与长篇理论文章无甚区别,有的又过于杂了,气魄不大,读后不能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打开别人心灵的钥匙,是作者自己的内心。”陶铸同志在“松树的风格”一文中,就是这样在读者面前坦开了他那像水晶般透明的心灵,抒发着高尚的情操,把我们引入了一个崇高的内心境界。
陶铸同志用鲁迅先生的“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一句话,来作为松树的风格的写照,我看,这也是对我们革命前辈的风格的写照,对那些为人民事业“鞠躬尽瘁”的人的写照。在生活中,这样的人是很多的。红军老团长方和明同志解甲当农民,与群众一道克勤克俭地建设家乡的模范事迹,不正是这种风格么?在二十多年的革命斗争中,爬雪山、过草地、流血流汗,他把这些看成只不过是一个共产党员份内之事。胜利了,与农民一样享受胜利,毫无特殊要求。“过去需要打仗,我就去打仗,现在需要劳动生产,我就回来耕田。”他觉得一个红军团长去当农民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松树风格。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宋学义同志,以一个普通复员军人的身份,回到家乡,忍受伤残身体的隐痛,领导群众建设家园,八年之久,从没有向人们夸耀过自己。这又是一种多么崇高的松树风格啊!
松树这种伟大的自我牺牲风格,不畏严寒酷暑的坚定风格,松树的乐观主义精神,都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永远学习的。也只有那种富有伟大自我牺牲的人才是最坚定的人,最乐观的人,宋学义同志便是光辉的典范。他感到最大的快慰,就是得到群众的信任。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正如毛泽东同志教导我们的:只要有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革命前辈们的崇高风格和品质,时刻鼓舞着我们前进。虽然我们距革命前辈所希望的那样具有崇高的松树风格的要求还差很远,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们一定要以此来经常的鞭策自己——做一个好比大松树冬夏长青,永远是年青的革命者。
我们殷切期望着各个战线上的革命老战士们,都能像陶铸同志那样,用杂文或其他形式,抒发崇高的情怀,形成社会主义时代的新文风,激励大家。


第8版()
专栏:

为新生活铺道路的人
——苏联电影“共产党员”观后感
 刘白羽
一个人看一部电影、看一幅画、读一首诗或听一曲音乐,不只是看看听听、“赏心悦目”而已。更重要的是这些艺术品在他心中引起了什么反应:是不是留下鲜明的、深刻的印象?是不是引起你心灵的激动、无限的深思?艺术的魅力应当是这样深透人心的。我觉得“共产党员”就是一部很有感染力的影片。它通过古班诺夫这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负伤归来的红军战士,把人类生活中第一个新世界的黎明,表现得那样丰富多彩、真实动人。
影片中的古班诺夫是一个有血肉、有生命、有性格的人物。想一想开场的几个镜头吧!当古班诺夫来到这建设工地附近的村庄敲着人家的玻璃窗求宿时,当他走进那小屋顶下立刻揭开渣滓和蛀虫们的丑恶面孔时,当他在党的会议上要求更艰巨的工作时,电影展示给我们的是多么典型的新建设时期的场面和典型的性格啊!人们从一开始就被引进了急剧斗争的激流。是的,我们的新生活哪一点不是从斗争中得来的呀!共产主义者和劳动人民从来是在斗争中前进的。斗争!多响亮的诗的字眼啊!这部电影的作者、导演、演员,紧紧抓住这一条线索,不仅把它安排在建设生活中间,而且把它推进到人的精神领域;不仅展开了斗争生活,也展开了爱情生活。不论有多少艰难困苦,多少流血牺牲,甚至主角古班诺夫最后在我们面前付出了生命,但一个新世界的早晨升起来了。我想这是我们看完这部影片后的主要的感受。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电影里充分地展开了对敌人破坏所作的英勇斗争,但又没有停留在这一点上,而更前进一步,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极有创造性地表现了阿纽达通过爱情而走向新生。事实上,电影中最令人激动的:一个是古班诺夫和阿纽达的爱情;一个是古班诺夫受命去抢运粮食。正是通过这两条线索,表现了古班诺夫的精神面貌。
请想一想,工地陷于绝粮境地,人们处在饥饿线上,生命危急了。那一场党的会议是深刻的,党委托给一直默坐在旁边的古班诺夫的是关系着千百人生命的任务。你想想看!古班诺夫接受任务后一个人向远处走去的背影,是多么动人。一个人赤手空拳,不知道粮食在哪里,怎么办!?可是在他找到粮食列车而又不能说服司机之后,一个人进入树林砍伐树木,他,古班诺夫的忠诚的性格,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顶点。那绿森森的树影,那叮叮的伐木声,那吁吁的喘气,连大闹情绪的司机都感动了,难道还没有感动我们吗?有人责备这是“个人突出”,我倒觉得正是这肯于牺牲自己的普普通通的个人,在缔造革命的艰难时期,为后来的幸福生活在安放基石,铺平道路。电影里大胆的夸张,完成了现实主义的艺术任务,树立了一个用自己肩膀肩负着闸门而让千千万万人进入新世界的形象。在古班诺夫与阿纽达的爱情上,古班诺夫正像一道新的光明闯入了阿纽达的暗沉沉的生活领域,这爱情显然不是轻浮的,而是带有新与旧两个世界斗争的意义的,阿纽达一个被压迫的妇女的心是在这爱情的阳光下解冻的。这一点难道不正是使我们流出愉快的同情之泪的地方吗?其实正是在这一点上,电影中的爱情表现是真正服从于革命思想,服从于共产主义道德的。如果相反:阿纽达在虐待下垂首屈服,而古班诺夫又置阿纽达于水深火热而不顾,我们看电影的人岂不要大大的不平不满吗?连托尔斯泰伯爵手下的安娜·卡列尼娜都唤起我们许多同情,我们有什么权利不同情十月革命后一个妇女奔向自由呢?要知道,在革命初期(当然不止于革命初期),正是革命的洪流冲激到穷乡僻壤,把吃人的旧礼教冲破,人们才开始从旧礼教的屈服者变为叛逆者,请问:有革命良心的艺术家衡量道德的标准是什么?自己应该站在哪一边?显然,这部电影是站在真理与正义这一边的。正因为如此,在古班诺夫和阿纽达身上充满了新的觉醒者的光彩和芬芳。何况艺术家还在电影中表现了古班诺夫在一定时期的坚强克制与阿纽达在影片结束时那无畏的形象呢!总之,电影中古班诺夫这样一个普通红军的性格是可爱的,真实的。他有简单与急躁之处,但这个问题的正面正是他爽朗、坚强、嫉恶如仇。因此,他在众人生死攸关的关头上,可以捧献出自己的生命。
正是这样无数普通的苏联的、中国的、遍及于全世界各地的共产党员,在火线上,在监狱里,在地下斗争中,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勇敢地穿过黑夜,踏破晨光,迎接太阳。
看了“共产党员”,不能不使我回想到难忘的十月革命初期;也使我想到我们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期,而且还使我想到我们正在跃进的今天。我觉得我们应当有这样的文学艺术作品,使人们记住我们的革命的胜利果实是怎样得来的,胜利不是轻而易举地取得的,胜利是千辛万苦创造出来的。这使我想到一个艺术创作方面的问题,我们应当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来对待生活,对待世界,看到生活的本质,看到时代的精神,看到未来的希望,才能有理想、有创造。一个艺术家的任务,不是把世界割裂为许多零件似的“真实”的碎片,而是通过一段生活,把那整个现实世界,时代精神,一下把握住,反映出来。我们不能满足于图解式的画片,而要的是真正有生命的艺术创作。我们对于从头到尾冷漠地激不起一点热情的作品常常感到厌倦,但在另外一种作品里,看着看着,就像中间有一种力量忽然拨响你的心弦,一下就吸引着你,激动着你,提高你,使你觉得这不仅仅是在转动的电影拷贝,而是人的现实生活的闪光,思想的闪光与智慧的闪光,这才有了艺术魅力,而这一切必需从深厚的人民斗争现实生活土壤中才能产生。在这意义上,我觉得“共产党员”是历史的,描绘了社会主义黎明的图画。社会主义生活在日新月异地前进,但那庄严欢乐的黎明却永远令人不能忘记。(附图片)
老战士话当年〔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会作品〕
阿尔巴尼亚 扎伊米


第8版()
专栏:诗情画意

我愿变只多情鸟
江西民歌 米谷画辫儿跳动脸绯红,百斤担子快如风,我愿变只多情鸟,随风飞到妹家中。(附图片)


第8版()
专栏:

“无形粮站”
南京鼓楼区交通运输公司经理 韩玉珽
我们三大队有个出名的第二十班,十九个工人的平均年龄在四十岁以上,都拉了十几二十年的大型板车。二十班的任务是专为几十家工厂、机关和学校运输粮食。大跃进的去年,这个班的运输量翻了一番还多。载重量由每车一吨增加到一吨半以后,进而又到了两吨;车辆周转率也加速了不少。
班长为了让工人们能有足够的休息时间,经常不顾疲劳,深夜跑到各家去送次日的任务通知单,工人们也想尽一切办法来提高服务质量。例如,有时车到了厨房,刚巧炊事员准备淘米煮饭,他们就拆开车上的米袋,倒米入箩,帮助淘米。至于像义务打扫储藏室、灭鼠、修理炊具、补麻袋以及带出垃圾等工作,倒成了他们的副业。
很早我就听说:这十九个人有的在学文化,有的在学打算盘。可是有一件事使我许久弄不懂:他们竟对“调查研究”这个与板车工人业务无关的工作感到极大的兴趣。他们几个人为一组,利用业务上的便利,分头包干对各托运单位的伙食情况作详细的了解,并且还提出要做到像该单位的伙食管理人员一样的“心中有数”。
有一次,我问他们当中的一个人,为什么要搞这个?他笑着说:“为了今年更大的跃进嘛!”我再追问,他含糊其词地说:“我们全班都下了决心,要让那些搞总务的人拿出更多的精神去搞好工人、干部和学生的生活问题。这不也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好处吗?”说完他就走了。因此,我对他们的这种行动还是不清楚。直到这次公司开展评比运动才解开了这个谜。这次评比,二十班被他们大队评为先进集体的候选者。但是,有两个同队的“安份守己”的工人有意见,他们认为二十班的干劲虽大,但是喜欢胡搞一套,违反制度。将这样的班评为先进集体有些不妥当。
“他们时常自己作主,将各托运单位的粮食东扯西拉的。譬如:拿这个厂买的米借给那个学校吃;拿这个学校的米借给那个机关吃。这不是超出运输工人的业务范围,乱管闲事吗?”其中的一个说。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干?总有个原因吧!”我问。
两个人互相望了一眼,半分钟没说话。我又催他们回答。另一个不得不结结巴巴地说:“有些厂一次买好几万斤米,要作一批提出来。他们存米的地方小,不怎么好堆。二十班就给胡借一气,等于是……找地方存米。”
“这样作对二十班的同志来说,是既费脑筋又费事,也可以说是额外的负担。你们看看!对托运单位是好还是坏?”我从抽屉中拿出几封最近收到的表扬二十班的信,给他们看,他们才满意地走了。
二十班得到了各托运单位的信任,并且掌握了全部粮食提单,根据各家的消耗和贮藏情况,从中调剂周转。往往有这样的事:他们给没有买米的单位送去了米,这才使管理人员发觉明天的米不够了。因为二十班会准时送米来顺便还提醒快去买米。这样一来,人家都管他们叫“无形粮站”。运输队同时也起了粮站的作用,亏得他们敢想敢为。这些不肯“安份守己”的人是多么可爱啊!


第8版()
专栏:

喜听库吉克的演唱
郭乃安
苏联人民演员、爱沙尼亚著名男中音歌唱家齐特·库吉克在北京的访问演出,使我们有机会欣赏到这位天才歌唱家的卓越的演唱,实在令人兴奋!
这位以优美的歌喉著称的歌唱家,给了我们极为深刻的印象。他的声音是热情和圆润的巧妙结合,是感情体验的深刻性和形象的明朗性的巧妙结合;他对声音对比的运用真可谓刚柔相济,恰到好处。他以高度完善的声乐技巧和多方面的才能,真实地表现了他的节目的艺术内容。
我们都十分赞赏齐特·库吉克演唱的李姆斯基—科萨可夫的“不是高处吹来的风”,他唱这首著名的抒情曲时,全部是用轻柔的弱音来处理的。在这个节目中,我们惊叹的不仅是他演唱弱音时高度的技巧控制,更主要的是我们被他引进了作品的美妙的精神境界。但是,他接着又唱的李姆斯基—科萨可夫的抒情曲“海边”,却是另一种决然不同的境界。这里充满着不可抑止的热情,恰恰同“不是高处吹来的风”构成强烈的对比。
齐特·库吉克卓越地解释了德国作曲家舒曼的歌曲
“我不怨恨”和“两个掷弹兵”。在“我不怨恨”这一节目中,他用圆润而又坚实的声音,毫无夸饰地表达了深刻的感情体验。在“两个掷弹兵”中,不仅表达了感情的丰富性,并在后部突现了英雄性的高潮。整个曲子处理得那么丰富、完整而且动人。
歌唱家演唱的两首爱沙尼亚民歌,使我们对爱沙尼亚人民的生活习俗有了栩栩如生的亲切感受。还有爱沙尼亚作曲家阿·卡普的抒情曲“沿着林间小径”和爱·卡普的抒情曲“召唤”的演唱,一个是深邃幽远的诗情,一个是热情的召唤,表现的都是那么恰到好处。通过这些节目的表演,使我们大大地增加了对爱沙尼亚人民的了解。
作为久经舞台锻炼的歌剧演员的齐特·库吉克,在歌剧角色的扮演上有着多方面的才能。而且,他无论演唱那一类的作品,都没有那种常常出现在歌剧舞台上的过火的夸张和追求表面效果的作风。他的演唱总是善于揭示剧中人物性格的精神特征,并且通过完善的、形象鲜明的手法表现出来。
他唱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的费加罗的咏叹调和抒情曲,轻松而不流于轻薄,确切而生动地表现了费加罗的机智、开朗和乐观的性格。他唱古诺的歌剧“浮士德”中梅菲斯托斐尔的小夜曲时,那些轻蔑的笑声,正是叛逆精神的深刻的表现,一点也不过火。
同样的,在他唱比才的歌剧“卡门”的“斗牛士之歌”时,那昂扬的歌声,不仅表现了他的完善的技巧,而且更主要的是他在艺术创造上对于艺术的真实性和形象的鲜明性和完整性的统一的表现。
对于这样一位卓越的歌唱家,他的艺术成就远不是我这篇短文所能概括的。他的访问演出使我们得到了不少的教益。


第8版()
专栏:

山外青山楼外楼(歌词)
放平
一山外青山楼外楼,松柏长青水长流,你修水库我种树,万花丛中盖高楼。高楼插入重霄九,云彩挂在大门口,站到楼顶看一看,左看右看看不够。二山外青山楼外楼,英雄抡起铁拳头,大喊一声“我来了!”金山银山低下头。金山银山把门开,金驹银驹下山来,扬扬眉毛挥挥手,宝贝跟着我们走。三山外青山楼外楼,少男少女舞红绸,秧歌扭向云中去,红旗卷过树梢头。千城万社喝喜酒,锣鼓喧天庆丰收,有吃有穿心花放,再也不用担忧愁。四山外青山楼外楼,万里鹏程在前头,我为祖国多流汗,我为祖国争上游。迈开大步甩开手,高歌猛进雄赳赳,要问前程有多好?明日江山更风流!


第8版()
专栏:文化街头

好书还得巧打扮
秦犁
得到一本书,有时是先知道了书名特地到书店买来的;有的时候,却又因为在万书丛中无意间发现了一本装帧别致的书,然后翻检内容后购来的。
买到一册内容很精彩的书,但那装帧却粗俗不堪,读书时总有点不愉快的感觉。有时遇到一本原来没想马上要读的书,却为它那精致的装帧吸引,觉得书的外型与内容结合起来简直就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结果就增加了阅读的兴趣,立即爱不释手地先读了它。
最近我在书店买到一本新出版的小书“控诉法西斯”,装帧朴素而精致,封面有一幅季米特洛夫的素描像,是他在莱比锡法庭上讲话的写照,画面并不庞杂,书的底色是雪白的,也只用了两种颜色,但在一堆大红大绿的书中却显得十分不寻常。
现在的出版物的装帧是不是都像这本小书一样地讲究、认真呢?这方面,读者还是颇有遗憾的。有的书太不结实。有的精装书买不多久,封皮就翘起来了;要不“皮”与“肉”就分了家。平装书呢?有的摊在桌上摊不开、放不平;有的书封面太难看;有的字太密,上下天地留得太小,看时十分吃力!
当然,提倡讲究书籍装帧艺术,并非一定要求每本书都绸面烫金、豪华富丽,或是要套印得颜色越复杂才越好,其实那样反会增加了读者的负担。我们提倡的是,在物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要尽量发挥装帧人员的创造性,既要花钱少,又要十分精致可爱、结实耐看。这一点是容易做到的。“控诉法西斯”不就是一个例子吗?
顺便说一声,鲁迅先生是最讲究书籍装帧艺术的,他不仅亲自装帧自己的著书,也还代人装帧设计许多书刊杂志的封面,对于书的排版格式,以及所用字号等等,也都亲自设计毫不放松,在这一点上,学习鲁迅先生的一丝不苟的精神也是很必要的。(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