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3月27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群众路线的胜利
——京西木城涧煤矿大华采区全面大跃进的调查报告
傅冬 朱立荣 袁丁 莫艾
旧的矛盾刚刚消失,新的矛盾又诞生了,事物在矛盾中运动着和发展着。京西木城涧煤矿大华采区的全面大跃进,正是这个客观规律的反映。这个采区在伟大的群众运动中,不断揭露矛盾,让群众认识它,掌握它,进而解决它;而且是,一个课题刚刚结束,另一个课题又通过典型实例在向人们发出动人的召唤了。来自群众的新事物,经过党的领导和组织,就很快成为一面鲜明的红旗,在发展生产力的长跑中,引导着全采区的职工不断向前跃进。
1958年,这个采区跃进的步子是很大的,在人员减少、设备没有增加什么的条件下,煤产量由1957年的二十七万多吨上升到四十五万多吨。除质量、回采率两项指标稍差外,其余各项指标在京西矿务局所属各矿中,都名列前茅:全员效率——每工每天产煤一点九二吨,成本——每吨煤为六点六五一八元,安全生产——全年无死亡事故,重伤事故一人,轻伤事故比1957年减少一半以上。它是京西矿务局所属各矿中的一面红旗。
“文明活地”打开了跃进的大门
轰轰烈烈的大跃进是怎样形成的?矿工们在回忆这个问题的时候,认为1956年是他们的“抬头年”,1957年是“起身年”,“抬头了,起身了,1958年就大跃进了!”原来,这个复盖在一片荒山下的采煤区——中型急倾斜厚煤层矿井,是1951年冬建成的。最初两三年完全用手工开采,人力推车;1954年增添了一部分风锤、电钻等机械设备,同时改用马拉车运煤。在这期间,由于煤产量的基数小,因此增长速度还快,每年的煤产量都成倍地上升:1952年产煤三万多吨,到1954年上升为十四万多吨。
以后几年虽然设备和人力都年有增加,但是煤产量的增长速度却很慢,1955年和1956年只分别增长了一万五千吨和四万吨。
井下的杂乱状况,是当时影响生产效率提高的一个主要原因。由于煤质酥松,巷道中,上头的煤拼命往下压,底下的煤一股劲向上凸,两壁煤则向外乱挤,因此,有些新架的棚子,才过四、五天,就被压得七扭八歪,又窄又矮,每天一百多个修护工修都修不过来。工人进出巷道常常得爬着走。巷道两旁扔满了废坑木、石头,有时,一个钉子接连扎坏两三个人的脚也没人理睬。
1956年底,在上级党委的指导下,回采二组的工人搞起“文明活地”来了。他们每天下班后把矿井里打扫干净才走。许多老工人过去在旧社会受尽折磨,他们的伙伴有很多就是被煤、石砸死的,现在的劳动环境和从前大不一样了,但是磕手碰脚的小事故还不断发生。他们非常赞同搞“文明活地”。但是也有人反对,他们说:“自古以来,煤矿就不干净,哪有毛坑屎不臭的?”“搞文明活地谁给钱?”领导上发动大伙讨论:“文明活地好不好?”“搞安全生产是为了谁?”讨论结果,绝大多数人都赞成,只有少数人的思想还不全通,那时工资是按件计算,搞“文明活地”不计件,因此,钱就在一些人的思想里作怪。经领导反复地讲解:目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工人们的思想才基本上统一了。
二组这样作了一个时候以后,全组没有发生什么工伤事故。领导上就有意识地表扬他们。别组有些人不相信,也不服气,领导上组织他们去二组参观,果然一根折梁断柱都没有,人在煤巷里畅通无阻地进进出出,干活不那么累人了。经过多次的参观辩论和评比,“文明活地”就先后在全采区搞起来了。
实行“文明活地”以后,工人干活痛快,安全较前更有保证了。据统计:实行一年后,事故少了一半,产量提高了五分之一,坑木节省了十分之一。而更重要的收获,是从这里打开了跃进的大门。干部们开始认识到,只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来搞,再大的难题,也能搞成功。
实行“班组验收”的风波
过了一个时期,有些人又松劲了。工人接班时,发现上一班交下来的活地不像以前那么干净了,工程质量也不好。向对方提出意见,对方不是摆客观困难,就是吹胡子瞪眼:“验收员都收了你管得着。”闹得两班工人不团结。
这样,问题就从“文明活地”的验收,发展到工程验收的问题了。那时是验收员检查工程质量,验收员技术水平不高,加上活地多,验收不过来。做的活儿不合格,下一班只好重新做。结果国家多花钱,还影响出煤。
老工人崔玉生看着心疼,建议领导上把验收工作交给群众管,由下一班的班长和工人验收上一班的“文明活地”,同时验收工程的数量和质量。
怎样保证井下工程的质量,当时正是领导上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这个问题不解决,生产就上不去,“文明活地”也不能巩固。崔玉生的这个建议恰好解决了这个矛盾,于是就给它取了个名字,叫“班组验收”,并决定在采区普遍推行。
开始推行的时候,有些工人对质量要求过严,常常不肯给上一班工人干的活验收签字,很多人忙了一天,一个钱也拿不到,他们说:“这简直是工人卡工人”,反映很大。
这个办法能不能实行,有些人犹疑了。上级党委知道后,指出这是群众参加管理的一种好形式,应该坚持下去,但不能放开手不管,对目前的情况和问题应作具体的分析。这个采区的党组织下去一摸底,才知道出偏差的原因主要是思想工作做得不够,办法也交代得不具体,党对这件事缺乏领导。工人们的认真验收是他们当家作主、认真负责的表现,应该支持,但也要注意两种情况,一种是许多工人的技术水平确实不高,一种是有些工人在验收时要求不适当,有互不验收的现象。党总支立即召开了党员、班长和老工人等一系列的座谈会,问题放到桌面上一讨论,就弄清楚了。工人们都认为提高井下工程的质量是当前生产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不能马虎。但是应该明确制定验收的规格标准。领导上接受了工人们的意见,同时规定,如果真查到不合格的工程,不只要提出问题,还要指出原因和解决办法,使上一班的工人知道缺点好改进。为了使班组验收有领导地进行,又规定,假若验收和被验收两班意见不一致,那就以段长为主吸收老工人和两班班长组成检查小组去进行鉴定。
这样作了以后,工人很满意。他们说:“自己检查,就得负责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钱白白扔掉。”从一年后的统计数目字中可以看出:产量提高72.5%,事故减少90%,坑木节省27.3%,成本降低44.5%(当然,这些成绩和以后搞的“工程部署交底”也有一定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许多工人的技术水平,随着班组的严格验收提高了。如五组工人唐子庄搭的棚子两次验收不合格,验收时给他指出原因和办法,以后他作的棚子都合乎规格了。干部们收获更大,他们谈起“班组验收”时总是这样说,这件事又帮助我们长了一个经验,作任何事不但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而且还要到群众中去领导群众。
三结合的好形式——“工程部署交底”
不久,采区连着发生了两件事:四○二南槽有个地方塌顶了,四二八大槽也碰到同样的情形。这是为什么?工人说:“我们像算盘珠子似的,领导上拨到哪里,就到哪里,不了解情况,心里没底,怨不得我们!”领导呢?一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这个段长跑来说:“没活地了,群众向班长要任务,班长催我,我只好来向上面要。”那个段长说:“计划不完全符合实际,下井后,新开了一个回采工作面,原来的设备和工具都不够用了,工人正停工等工具,请领导想办法。”
怎么办?成天坐在办公室不能解决问题呀!为什么不把工程部署交给群众出出主意呢?班组验收制不就是群众提出来的吗?那不是很解决问题吗!
他们想出了工程部署交底的办法:每年、每季、每月的生产计划和工程部署在领导干部中讨论拟定后,逐级交给工人讨论,补充修改,最后经领导批准执行。
工人很高兴。他们说,现在心里清楚得像一面镜子,每天作多少,在哪里作,用什么法儿作,都明明白白,不像以前那样,下到井里才临时分派任务。工人们非常积极,每天上班前都开十五分钟的“施工会”,把活计搞清楚以后才下井。因为心里有数,效率、成本样样都算计,碰到自己有权解决的问题,自己就想法解决。班长刘来全、刘俊兴在四二八东一石门看见过去一个开过的塘,根据他们的经验判断,里面还有煤,就建议领导开斜坡,由南面反过去?塘,经领导批准执行后,结果多开采了两个星期的煤。
这样作以后,生产日日上升,领导很高兴。他们说,现在不要整天在办公室打转转了。领导想得不周到的地方,群众都给提出来了。领导能常常下井检查工作,工作主动了。班长和工人也很高兴,他们说,工程部署交底以后,思想解放了,碰到自己职权范围内的问题,自己就动手解决。实行没多久,许多工人已学会画工程草图,技术提高了。
“走群众路线没错!”干部们在一连串的事实面前,更坚定地相信这个真理了。
政治工作和物质利益的统一——“劳动卡片”
去年10月,全采区改计件工资制为计时工资制。头两个月,大伙的心气足,任务完成得好。到12月,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回采工作面的破方掘进和修护工作都完不成计划,大伙都乐意去回采。回采出来的煤有数目,成绩写到账面上,谁都能看得见。个别班长验收时,看见搭的一些棚不合格,也不积极提意见,他们心里想:“干好干坏都拿那么多钱,何必去得罪人呢!”
这样下去不行呀!工人们说,得想办法,不然谁干得好,谁干得不好,谁有什么优点,谁有什么缺点,大伙都不知道,没个督促的,那怎么前进呀!
老工人毕文明夜里躺在床上琢磨:想个什么法儿,能让国家计划完成得好,能让工友们都前进呢?
搞个个人计划怎么样?每天下井前每人都谈谈个人的计划,今天要完成多少,收工时查一查实际完成多少,把成绩登记到劳动卡片上,这样谁不好好干,大伙都知道,在班的生活会上可以讨论。完成好的,给予表扬,鼓励他先进再先进。
毕文明想了十几天,心里有点头绪了,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领导。
计件工资改为计时工资后,找一种什么形式来发扬工人的积极性,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毕文明提供的劳动登记的办法,不仅在政治上对工人有教育意义,而且可以作为以后评奖评级的参考,这是一个好办法。领导支持他的倡议,同时让他们小组开会讨论。会上,大伙异口同声地说:“对!就这样办,谁脸上没两块肉,谁也不愿老叫人批评呀!”
定额多少,现在大伙没有顾虑了。以前实行计件工资制的时候,干得太多了,怕提高定额,现在可以敞开提了。修护工说,他们在大巷里支的棚子,定额可以由三架、五架改成已经达到的十架到十五架。掘进工说,过去一天掘一点八公尺,现在可以掘二公尺或二公尺五。谁都愿意走在前头。
毕文明提的办法很快就在全采区推行开了。工人们根据已往的生产情况,自报定额,民主评议。他们除在上班以前举行十五分钟的“施工会”外,下班以后还开十五分钟的“收工会”,在“收工会”上,班长把各人的劳动量登记在卡片上,逐名向工人们提出报告。这些报告成为每周生活会上讨论的主要资料:谁劳动得好,谁劳动得不好,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怎样改进,工人们就这样在会上互相帮助,互相砥励。
今年1月份实行后,只一个月,成绩就显出来了:和去年8月比较,产量提高30.5%,事故减少了80%,成本降低18.2%。
生产上一度落后的工人也赶到前面去了。如四组的掘进破方工人,去年9月实行计件工资制时,一工掘进零点九二六米,改计时工资后,12月一工只掘进零点三米,效率降低了三分之二,今年1月实行个人劳动登记后,掘到一点零零六米,比计件工资时还要好得多。
计时工资加“劳动卡片”,并以“劳动卡片”的纪录作为评奖、评级的参考,这就把对职工的政治工作和职工的物质利益统一起来了。
找到了发展生产力的新途径
从搞“文明活地”、“班组验收”、“工程交底”到实行“个人劳动卡片”,都是一环紧扣着一环,每一环的出现和形成,又都把群众运动引向深化,使生产水平大进一步。这个采区1957年前半年的煤产量是十三万多吨,而1958年前半年的煤产量则迅速上升到十九万多吨了。但是,生产上的潜力是不是已经挖尽了呢?不!一连串的革新和胜利,鼓舞着干部和群众继续寻求发展生产力的新途径。他们在上级党委召开的一次跃进会议上,听到了一个掌子面可以组织高产的经验以后,一些新的想法立刻在他们的脑海中翻腾:本采区的生产组织状况能令人满意么?在矿井里,为什么人和设备都还有窝工的现象……?煤炭工业和其他许多工业有所不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受制于设备、原料等等的程度较小,人的作用特别大,多发挥一个人的效率就能多出不少煤,可以说是“有人就有煤”。因此,发挥每个生产工人的潜能,提高他们的劳动生产率,就成为煤炭工业中开展丰产运动中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他们决定通过开展大面积丰产运动,调整劳动组织,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标下,把生产管理工作全面地带动起来。
试点工作迅速在四组、一组接着又在六组开始。过去,这三个组是分散在各为六十公尺长的三个掌子面上,现在,这三个组在分别完成了各组掌子面的开采任务后,就先后把人力集中在一起,通盘安排在一个一百二十公尺长的掌子面和运输道上,根据正规作业的要求,在较前大大开阔了的掌子面上,有步骤、有秩序地向煤层开战。工人们说:现在可以“甩开膀子来干”了。他们的积极性更加高涨,运输工人向回采工挑战说:“采下的煤运不出,我们做检讨,没煤给我们运,你们得负责!”回采工人说:“保证叫你们来回不得闲,腿酸腰也酸!”运输工三个人干五个人的活,省下两个人去采煤。分别在南北坡上回收木柱的安政德和高景仁,谁都想先把木柱回出来,好抢先使用电钻多采一些煤,结果安政德刚拿到电钻,高景仁也及时取到电缆,电钻电缆不配套,谁也使不成,落在以往这两个小伙子谁也不会让谁的,可是,这一天,高景仁却把电缆送到南坡安在安政德的电钻上,并帮他在煤层上打眼,随后安政德也到北坡和高景仁一同操作。
生产上的这一改革,把生产水平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第一,开采面拓宽以后,使在急倾斜厚煤层条件下的先进采煤法——多塘回采法,在生产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产煤量可以因此显著上长;第二,采煤速度加快,巷道维修时间就相应地缩短,消耗在这方面的坑木,维修工和其他维护费用可以大大节减;第三,更重要的,是劳动力集中使用后,在部署合理的条件下,除可以大大发挥每个工人的劳动效率外,还可节省出一批人力。这三个组在改革前的下井人数为一百零七人,改革后为九十三人,如果调整得更合理些,还可能节省出更多的人力。此外,还节省出三分之一的电钻、电缆等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也较前方便了。下表就是这三个组在改革前(1958年1月至6月)和正式改革后(1958年9月至1959年2月)几项主要指标的对比:
四组的工人吹响了更大跃进的号角:大面积丰产的理想试验成功,更大的跃进开步了。全采区从3月份起,决定完全消灭万吨产量以下的掌子面,在坚决完成国家计划七十万吨煤的年产量以后,再为国家增产五万吨煤!也就是说,今年每个职工平均每天要为国家生产三点五八吨煤,这个数字比1957年提高203%,比1958年提高84%。
人是实现大跃进的决定因素
1958年和1957年相比,1958年除开拓任务比1957年较少以外,其他条件都基本相同,为什么这两年的生产水平却相距这样大呢?
是人起了作用,人的思想起了变化,党的领导水平提高了,干部能够联系群众了。而这一切,是和全民整风运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全采区七百四十三名职工中,有三分之二是解放前的老矿工,他们是这个采区的骨干。大跃进中干劲最足的是他们,提出许多重要建议的也是他们。他们觉悟高,技术好,加上这几年全国大跃进形势的鼓舞,解放了思想,敢想敢说敢干,在生产上和历次运动中起的作用很大。其中,也有少数老矿工还残留着过去“走小窑”时期的散漫状态,他们也有保守的一面,例如对于搞“文明活地”等这一类新事物,一开始时还不容易接受,但只要党组织一解释,他们的看法就逐步改变过来了。另外三分之一的职工,绝大多数也都是好劳动者,他们在老矿工的影响和帮助下,特别是在整风运动以后,他们的阶级觉悟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下表是整风前后全体职工阶级觉悟情况的统计:
这批有阶级觉悟的老工人,是这个采区去年大跃进的重要基础。但当工人们分析大跃进的总的原因时,却异口同声地说,是党的正确领导和整风运动的结果。
这个采区的党总支共有委员七人,除书记原是地方干部外,行政领导干部、工会主席、共青团书记和其他委员都是矿工出身。他们都谦虚地说自己的文化低,理论差,工作经验不多,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和工人有密切的联系,对工人的思想、感情有很深的了解,加上上级党委及时而具体的领导,因此,党总支委员会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得很突出:
第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过去一两年中所进行的一些重大改革,大都直接来自群众的建议,或者是在群众创造的启示下所采取的。有些是上级的意图,但也往往通过典型试验,让群众有了实践的感性知识后,才在群众中普遍推行。
第二,政治思想工作抓得紧、抓得好。党内有经常的批评和自我批评,错误的思想一抬头,党组织就讨论开了。四组刘来全班生产成绩比较好,党员副班长唐凤桐因此就认为他这一班了不起,“别的班追也追不上”,在这种情绪支配下,班内的出勤很差,而另外两个班却悄悄地赶过去了。党总支立即以反对骄傲自满为题,在干部中进行检查,唐凤桐在党的帮助下,端正了认识,不久全班的生产就又赶上去了。有一天,一个工人在会上用象棋中的“将”和“车”的关系,批评采区个别段的领导干部缺乏“一盘棋”的思想。他把采区领导人比做“将”,说他只能在“将”的行走格格上行动,而段的个别助理却像一只“车”,任意横走直行,不照顾全局。党总支根据群众的这个反映,结合干部思想上存在的一些问题,立即在党员中进行了对本位主义的检查和批判。许多错误的思想和倾向,就在这“作云未成雨”的时候消散了。
第三,在群众中,有一些很好的组织和制度,来保证党的政治思想领导在群众中贯彻执行。这个采区的各个基层组织——生产班,都建立了以党员为领导,有班长、老工人、积极分子参加的核心小组,全班的生产业务技术问题和对职工的思想教育,都首先在这个小组内酝酿,然后分别提到全班工人大会或每周一次的生活会上去讨论。工人们在会上表扬好人好事遇到干劲不足或思想作风不对头的人,就根据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坦率地帮他揭发错误,指明方向,积极地始终一贯地帮助他改进。这种组织和制度,使正气风发,邪气不能抬头,党的方针、政策得到坚定的贯彻。
但是,所有这一切,都是和干部作风分不开的。干部作风的主要特点,就是和群众打成一片,不摆架子,凡事能和群众商量,并且自己带头动手干。当工人在井下紧张战斗时,领导也汗流浃背地和他们一起挖煤、推车。当群众犯了错误或是思想苦闷时。领导就会出现在他们身边,耐心地说服教育他们。甚至谁家夫妇或婆媳吵嘴打架了,领导也来劝解,天大的事,叫领导几说几劝,乌云就消散了。工人说:“领导比我们的亲人还了解我们,还亲我们。”
全采区一共只有二十九名脱产干部,占职工总数4%还弱。干部少,办起事来挺痛快,党组织一经研究决定,党政工团的干部就分头去办,一个方针,一齐出动,一下子就贯到底。
这些好作风,好像一座桥,把党的心思和群众的心思联系起来了。
党的群众路线的胜利
大华采区全面大跃进的经验是很丰富的。它突出地指明:在大跃进中,及时发现和总结群众在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和经验,发现、掌握和解决实践中提出的矛盾,是推动和组织群众不断跃进的一个中心环节。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政治挂帅的基础上,首先教育干部在思想上树立相信群众的观点,在工作方法上坚持群众路线,在生活作风上和群众打成一片。大华采区的党组织在上级党委的具体领导下,正是抓住了这一条链子,所以在伟大的群众运动中,能够及时发现新的矛盾,提出适当的解决办法,把生产推向新的高峰。
大华采区的全面大跃进,证明了党的群众路线的胜利。
当然,事物总是从粗浅逐步走向深入,从不完备逐步走向完备。大华采区大跃进的经验虽然是丰富的,但还是粗浅的和不完备的。要走向深入和完备,还有待于整顿、巩固和提高,有待于群众的再实践和再丰富。还须看到,这个采区在大跃进的过程中,虽然成绩很大,但还存在着一些可以避免的弱点,比如生产准备工作有时还做得不够好。特别重要的是,1959年的跃进计划很大,但措施还没有完全落实,计划还不能按旬、按日、按班地完成。这些都是一些具体问题,只要认真落实地抓起来,困难会被克服,问题将会迅速得到解决。
有阶级觉悟较高的工人队伍,有能够密切联系群众的干部,有全面大跃进的丰富经验,有非以往任何一年可以比拟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条件,可以相信,在职工们的积极努力下,一个更大更好更全面的跃进,是可以计日程功的。(附图表)


返回顶部